星期六, 1月 31, 2015

柯文哲的兩國一制

柯文哲的兩國一制
http://yijingsearcher.blogspot.ca/2015/01/blog-post_31.html


柯文哲談到台北的一些老設施時, 認為被殖民的地方要比沒被殖民的
地方好. 比如新加坡就比香港好, 而香港比台灣好, 然後台灣比大陸
好.

這種說法我很早就聽過. 有很多學者就認為英國人和荷蘭人在東南亞
殖民, 留下很多好的制度和設施.

也有人認為英國殖民比美國殖民好. 美國人在統治其他地方, 比如菲
律賓, 就把菲律賓搞得亂七八糟, 甚至沒法和老西班牙比. 美國人也
在菲律賓留下很多不好的影響. 我認為是美國人並沒有殖民別人的習
慣. 而且美國人也沒用心去搞殖民, 因為他自己曾經就是殖民地.


關于柯文哲的說法, 我覺得有些道理. 比如台灣, 國民黨在台灣連總
統府都還在用日本人蓋的總督府建築, 連台北賓館, 台大醫院, 全由
日本人蓋的. 從前台灣大學由日本人設計, 美侖美奐, 可是後來就亂
加東西 . 現在台大校園就一點美感和精神都沒有. 我想國民黨在台
北沒想過蓋另一個氣派的東西是因為一心想反攻大陸, 而日本人郤一
心想永遠統治台灣, 在台灣永遠留下來. 這就是柯文哲說的殖民主義
心態. 國民黨早年沒想在台灣永遠蹲下來.

不過話說來長. 其實老式的統治只是因為老. 日本人沒有經過革命,
而且國內沒被人統治過, 和英國一樣, 所以可以好整以暇去統治. 舊
式的帝國時代, 不論英國、日本、都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傳統, 所以顯
得有氣派和氣質. 這是台灣人一心想念日人統治的原因. 文化基礎可
以讓一個統治者用心經營國土. 我讀近代史, 我發覺滿清時代人才要
比北洋好, 文化高, 而北洋要比國民黨好. 國民黨的政治要比共產黨
好. 你看共產黨的對文化人就知道, 連文化大革命都弄得出來了, 這點你
沒法反駁.

在北伐前後, 中國地方軍閥的政治很多地方都很出色, 比如山西, 滿洲
, 廣東, 山東, 到處都可看見好的教育, 經濟, 基礎建設. 看大陸描
寫國民黨的蔣介石, 好像只專心在用軍事統一中國, 其實也有些道理.. 我有
一回, 在舊書攤買到一本東北張作霖政府的醫院醫生名錄, 連地方診
所用的都是留洋博士, 非常驚訝. 若當時中國由軍閥統治, 或殖民統
治, 可能會比國民黨統治高明多.

但是等到聽到柯文哲說, 將來要不要一國兩制, 而是要兩國一制時
. 我們就不得不用另一個角度來看問題.

我們都明白,他要的兩國一制,是大陸要和台灣看齊.

大陸的統治, 在過去和國民黨一樣, 就是想打倒舊社會和去除貧窮和
不平等. 說實話,搞吃飯都很不容易,更不用談氣派.
但是這兩個政權, 一前一後, 都曾有很辛苦的路. 台
灣在過去二三十年, 搞民主建設. 但是在國家建設, 很明顯, 大陸是
後來居上. 我相信將來他們的民主建設也有自己的一套. 我想說的是
, 把殖民主義看成一種福祉,可能是錯誤的.

柯文哲的話, 在二十年前, 可能會有很大的說服力. 當時大陸仍在一
跛一拐在向前走. 不過這二十年來, 大陸己非昔日阿蒙. 在短短時間
的建設只能用非常驚人來說明. 台灣的經濟和基礎建設己遠遠被大陸
趕上, 而台灣相信大陸會拿台灣的民主政治當模本, 可能也是自我感
覺太良好而己. 從大陸人的言談, 我一點都看不出來有這可能.

全世界在向前進時, 都曾將過去社會最精彩的東西一路拋棄, 包括殖
民主義和封建政治留下的善美, 因為殖民主義本身是惡. 社會要取得
最多人的利益時, 可能改革和革命有其必然性. 最後我們發現最後上
來的社會, 革命最烈的社會,常因為科技文明而迎頭趕上, 甚至超前.
中國大陸現在在提倡中國的夢, 是想用絲路文明把中國和世界連起來
. 你跟他說將來一個一制用台灣的,可能很難有說服力.

中國大陸還在談一國兩制, 我以為不如: 只去談一個共同的理想,而不是制度.
其實大陸和台灣在向前跑時, 都會發現同時因為社會進步的結果而失
去了文化的品質,那是人類對過去的記憶.這兩個社會應該可以在
思索中找去一些仍可以找回來的共同記憶, 那是一個使用同一種語言
的人唯一可以找到共同點. 那才是未來唯一會把台灣和大陸連
在一起的東西.

星期五, 1月 30, 2015

後馬克斯經濟的未來

後馬克斯經濟的未來 (容乃公)
http://yijingsearcher.blogspot.ca/2015/01/blog-post_30.html

有內行朋友告訴我油價大跌是因為美國人搞鬼. 油價到底高或低可能
和供需無關. 從老美一向做事的行徑, 我相信這話有道理.
若以此類推, 人類一向所有經濟的問題, 以及因為經濟不均而引發的
戰爭, 都可能是人為的瞎搞, 為的是別的目的.
我一直不會理解, 若經濟問題可以被理解, 我們幹嗎要這麼多經濟學
家. 目前看來, 有多少個經濟學家可能就有幾個答案.. 簡單的說,
就是沒答案.人類歷史上發生的戰爭, 和敵對, 常和經濟無關.
比如目前西方和穆斯林的相抗, 不一定會全是生活問題, 反而是信仰
的問題.
馬克斯並沒有發現人類可能會進入一個另一類全然和他理解的情況相
反的時代. 人類會面臨生產過剩而產生的問題.
馬克斯一生一直為錢所困. 他無法生養他生下的七個孩子, 其中大多
幾乎沒吃飽而死. 在倫敦那種又冷又凍的環境, 三餐不繼, 他看世界
當然是是灰暗而不和. 他一定不會想到在一百年後, 另一個世界, 被
他影響最大的中國, 雖然仍然穿著他發明的階級鬥爭的小外套, 己經
進展成最少數富人掌控最多財富的超級資本主義的社會.
他更不會想到,這個社會很快會進入一個:
生產者要付錢給消費者, 而不是消費者給生產者的後馬克斯的消費關
係. 這個社會, 不但沒有奴隸, 而且勞力可能變成一種特權. 因為社
會的勞力被自動化取代, 勞力變成享受.
思想者和其他服務的報答不是經濟的滿足, 而是社會的肯定. 中國目
前仍因為馬克思的信仰, 而極度崇拜財富, 不過很快他們會發現那種
快感太沒意思. 將來中國的鉅富會開始也會群體效仿走利益眾生或慈
善事業.
人類消費行為將發生革命性的變化, 而未來人類可能只要對付一個最
不好搞的問題, 那就是宗教信仰. 不過, 未來, 宗教, 和人類因為吃
飯而發生的意識形態, 最後也會被消滅.

星期四, 1月 29, 2015

何謂大師

何謂大師
http://yijingsearcher.blogspot.ca/2015/01/blog-post_29.html

最近看到一則京劇演出廣告: 說某某京劇大師要來加拿大
表演. 京劇在藝術上要比其他行業講究師承. 而這位所謂
大師好像不但尚未開宗立派, 自己沒標榜師出何門. 讓我
覺得大師之名用得很唐突.


何謂大師?《辭海》這樣解釋︰「大師」指有巨大成就而
為人所景仰的學者或藝術家。大,顯其宏博,世人難及;
師,顯其傑出,足可為世人師。

在五四運動初, 蔡元培先生曾說過︰大學者,不
是因為有大樓的緣故,而是因為其中有大師的緣故。大師
,本是指有巨大成就而為人所崇仰的學者.
蔡元培有這個解說是因為五四時, 新文化帶來很多學問專
家, 個個被稱為大師, 令蔡校長納悶 (也許他心中說最少
也要像我, 開新學之風的人才可以算在內 ).
比如到底如王國維、魯迅、齊白石、黃賓虹等,我們稱之
為大師。人家說這些人不是自己炒出來, 而是經得起歷史
檢驗的德藝雙馨者。但是到底誰才算大師, 各說各話吧.
其實蔡元培可能是對所謂國學大師一辭感冒. 當時最被稱
道的大師就是國學大師. 而國學大師中有二種, 一種是自
己有國學基礎, 又提倡新學. 另一種像是王國維, 章大炎
等精通中學, 略通西學. 除外, 也有舊學不精, 但仍被奉
為大師的.


按蔡元培說法,國師大師得有有學術根底.
  有根底就是有家學淵源或出身書耕人家,從小必須經
過私塾教育,即是說要從「小學」做起。小學即文字學.
章太炎先生在《國故論衡?小學概說》裡則正重地強調:
「蓋小學者,國故之本,王教之端,上以推校先典,下以
宜民便俗,豈專引筆畫篆、繳繞文字而已。苟失其原,巧
偽斯甚。」可見「小學」雖小,卻是「大師」之先覺條件
。
另外, 大師得要弘博大氣象
  所謂「博大氣象」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指學術研究範圍廣博。所做的不是一兩門學問,
或是精於一門學術,而是舉凡經、史、子、集,無所不通
,真正做到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二是學術心胸、學術視野寬廣。在學術研究領域不存
門戶之見,不迷信權威,相容並包,兼收並蓄;學術視野
寬闊,以發展的眼光和世界的眼光來搞研究。

  三是寬厚風度,道德文章。接人對事,仁愛淳厚,寬
容大度,內斂低調,既不作學閥,也不作學丐,以道德文
章為師為業。

以上是說舊學根基, 另外大師也要: 開新興風氣、具豐碩
創獲、育才俊精英.

這些解釋有些是傳統也接受的, 比《漢書》,「山東大師
,無不涉《尚書》以教」。這裡的巨大成就專指經學研究
而言,後來擴充到其他領域,專指在某一領域裡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開宗立派,在學術或藝術上有祟高地位的領
軍人物.

一千多年來, 大師是先被佛家用去了. 因為佛家有門戶開
山之制度. 所以佛門多出師. 為了這名稱, 台灣佛光山 開
山大師星雲曾告誡門徒:

『何謂大師?大師,是佛門的稱謂,有其規範。佛教裡還
有法師、論師、禪師、經師、律師等等,因為有佛法內涵
,以法為師,或論議、或講經、或參禪、或持律弘律等等
而得名』。

在公元 527 年, 菩提達磨(乘舟)經於三載,至於廣州
,刺史蕭昂出迎,聞奏梁帝,梁帝下詔赴京師,武帝親駕
車輦,迎請『大師』昇殿供養.
星雲客氣地說, 叢林裡,大師並不一定指偉大或年紀大者
;大師也指發大心的人、有學問的人等。(注意, 這是客
套話啦 ).

當然這只是星雲對學生們開導而說的. 依佛教傳統, 他應
該可以稱為大師.
不過現在因為蔡元培的說明, 不但大師沒變少, 反而變多
了. 到今天一些沒有正式名師教過, 或在國師有起馬訓練
的『知識先進』曾寫一些雜文, 又在媒體當名嘴的人, 也
堂而皇之被恭奉為大師, 被請到著名大學去演講. 在台灣
各電視屢屢被大聲尊呼為大師.

也許有人會感嘆斯文掃地了.

孔子一生被稱為先師, 但好像沒被叫過大師. 不過大師這
名稱他算是最早用的. 比如在論語:
微子第十八: 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 ---
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

在論語中, 大師指的是樂班的指導, 而少師指的是樂班的領頭. 孔子
在禮記中, 對音律發揚而不見於四書中比比皆是. 周禮定義大師的職
責就是管音律的人. 大師 (要唸太 ) 職官名。掌理音律,樂工之長
。下大夫。屬春官宗伯。諸侯亦有此官。《周禮春官, 大師》:「掌
六律、六同,以合陰陽之聲。……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
,曰雅,曰頌。」

鄭玄註:「教,教瞽矇也。」

《儀禮大射儀》:「乃席工於西階上,少東。小臣納工。
工六人,四瑟。僕人正徒相大師,僕人師相少師,僕人士
相上工。」

鄭玄註:「工,謂瞽矇善歌諷誦詩者也。六工:大師、少師各一人,
上工四人。四瑟,禮大樂眾也。」按少師即小師。大師、少師均稱為
工。大師、少師亦以瞽矇者為之。《大射儀》為諸侯之禮,是諸侯亦
有此官職。這麼說, 古時大師還得要有視力不良者才可以做. 中國命
理對通音律者為瞽矇. 這個傳統從古時即開始, 不是孔子發明的. 舜
的父親瞽瞍本來就是音律師. 那時宮內管音律的有時數以百計, 都叫
瞽瞍. 並不是說大家都犯綠內障百內障嚴重近視, 而是根據命理金木
相剋之理. 八字金多木少, 木多金少, 人就會像一張古琴 . 這種人
通音律. 運氣不好, 果然就全盲或半盲了. 但不一定說是一定得眼科
醫師開証明有視力問題才可以考音樂系. 古時的人有辦法一下看出來
, 近代通命理者也可以看出.


這道理和八字犯平頭煞的人有出家命相同. 聽說很多出家
大家, 比如虛雲, 年輕時被看中, 就被料到以後會出家.
易經有漸卦講到鴻漸, 被拿來給陸羽當名字, 就是將他從
水中檢出來時, 和尚就己經算出他以後會成為佛門大弟子
. 他命和漸卦有關, 終身致力茶道. 而易經鴻漸於陸和陸
羽名字相符也是未發生即被看出.
 

除外,大師也是官名.古時大師屬三公,主持國政。
《詩經小雅南山》:「赫赫師尹」,「尹氏大師,維周之
氏,秉國之均,四方是維。」
 

毛傳:「師,大師,周之三公也。」
《詩 大雅 常武》:「大師皇父,整我六師。」
鄭玄箋:「南仲,文王時武臣也。」
鍾鼎銘文亦有大師,如《師望鼎》:「大師小子師望。」
' 《師●鼎》:「●蔑磿伯大師,丕自作小子。」詳「太
師」。
 

 

不過易經有師卦, 說到大師克, 也說師出以律. 這也指明
要當三公的大師, 不但會帶兵, 也要會音樂, 而古時法律
和音樂也多方相通.
 

 

又古時國王親自帶兵, 即稱為大師: 王自出征伐曰大師。
王不自出征伐之師為小師。
 


《周禮夏官大司馬》:「若大師,則掌其戒令。」鄭玄註
:「大師,王出征伐也。」《周禮? 秋官? 小司寇》:「
小師,蒞戮。」鄭玄註:「小師,王不自出征之師。」
 


總之, 大師本來指的就是會音律的人, 通常要有點視力有
問題, 但是也會算命. 古時政教合一, 國王會占算, 會易
經是正理. 上回我說到梁武帝, 這號人物我說的這本事他
都會一點, 但是他太專心佛學, 又不去開山立宗. 所以他
也不配稱為大師了, 而只能稱達摩為大師了.
曾被認為最有資和稱大師, 甚至後來被共產黨人捧為國師
的文人魯迅按蔡元培的定義仍不算是大師. 這位曾刻薄過
寫《隨園詩話》的清代文學家為幫閒扯淡, 自己不自知也
被人捧為大師. 他不像民初文人會票戲愛聽戲. 寫過中國
戲曲史, 怛音律的認識平凡, 遠不及王國維, 被貼上大師
的標籤, 也許非常多的人都以為實至名歸, 不過不論按蔡
元培, 星雲大師, 或孔門的說法, 實在差得太遠了.
至於在北京大學拿了大師名銜去叫賣淺薄的思想, 更不必
說通不通音律的一票人 , 可以得意一時, 真配得稱為大
師嗎. 天曉得.

星期日, 1月 25, 2015

胡蘭成心經隨喜第四章



胡蘭成論柳宗元 (錄自胡蘭成著心經隨喜第四章) 
http://yijingsearcher.blogspot.ca/2015/01/blog-post_25.html

 受不光是受恩,亦指承受侮辱。與現在的年輕人受委屈後立刻本能的反彈不同
,古代武士面子受損時,有時亦不能當下拔刀斬殺對方。不得已而受侮辱,這種
受侮辱是比受恩更難。

  孔子說「以德報德,以直報怨」,那是事後的態度,問題在於平白受侮當時
的心情,能無怨無悔嗎?佛經裏有個忍辱仙人,可這又是什麼呢?(譯註:釋迦
如來,於因位為忍辱仙人,修忍辱之行,為歌利王支分其身。事見《金剛經》。


  我應好友宮田武義之邀,在高輪泉岳寺的慈航觀音會上,演講與佛教最有關
聯的唐朝詩人柳宗元的事蹟,卻深切感到像是在講我自身的事情。

  柳宗元的好友王叔文因與東宮太子的關係,順宗皇帝一即位就被任命為宰相
,柳宗元與劉禹錫等八人也都官居要職,由於當時唐朝已走向衰弱,他們期望君
臣同心來挽回時勢與天命,果斷地奪取宦官的兵權,禁止宦官在宮內買賣,減輕
百姓的賦稅,召還被宦官譖廢的前朝名相陸贄,起用忠直之士陽城為諫官,政治
立時重歸清明與威嚴。宦官們憤恨之餘用毒藥毒啞皇帝,迫使他讓位於年幼的太
子,下一個皇帝即位之日,王叔文與柳宗元即遭貶逐,王叔文不久被處死,柳宗
元先後被貶為南方的永州司馬和柳州刺史。宦官的權勢捲土重來,當時史官的記
載與文化人的輿論一致對王叔文一黨柳宗元等口誅筆伐,韓愈亦是其中一人。

  柳宗元只有被動承受世人的非難,毫無辯解的餘地。即便如此,他仍以文章
萬古留名。及至後世,蘇東坡敬佩地說,「柳宗元的詩婉麗純正,在韓愈之上。
」但連蘇東坡亦在寄給某人的信上評論柳宗元為「肆無忌憚的小人」。唯范仲淹
一人,重新查閱史實,稱王叔文、柳宗元等人是正當的。范仲淹不愧為詩人且又
是大政治家。

  世上公認為柳宗元最難得的朋友韓愈,在文章上雖是泰斗,可政治目光非常
短淺,因一度被貶官,甚至懷恨這是王叔文一黨對自己不友好所致。韓愈愛惜柳
宗元的才華,同情柳宗元的遭遇,傲然勸諫柳宗元的親近佛教,最後還為柳宗元
廟作碑文,但他在另外的著作《憲宗朝實錄》中將柳宗元的名字列入王叔文一黨
,並毫不客氣地攻擊其為「陰險小人」。神廟碑中有「中原之人道君是非」一句
,韓愈自身即是中原一人。(譯註:此神廟碑即《柳州羅池廟碑》,查原文,此
句應是「北方之人兮為侯是非,千秋萬歲兮侯無我違。」)韓愈是人所公認的同
時也自認是儒家大師,他且被公認是柳宗元最大的知己,他的攻訐對柳宗元尤為
不利。

  我讀過幾封柳宗元給韓愈的回信,非常感慨。他對韓愈表達了適當的感謝,
但沒有任何多餘的情緒。他四十九歲在柳州刺史任上臨終時,對柳州百姓留下遺
言,「若吾死而為神,可建廟以祀我」,對自己一生的莊嚴與清明懷有一種自信
。(譯註:韓愈神廟碑《柳州羅池廟碑》中道「嘗與其部將魏忠、謝寧、歐陽翼
飲酒驛亭,謂曰:『吾棄於時,而寄於此,與若等好也。明年吾將死,死而為神
。後三年,為廟祀我。』」)柳宗元的是非歷經千年猶難定論,那不也是很好嗎


  我因與汪精衛先生的關係,比王叔文一黨的柳宗元更是被動地遭受世人的非
難。在被動中反省自身,懂得人事真實,天道悠遠,我為宮田氏的《柳州羅池廟
參拜記》題書、

    人謀竟不敵天意
    惟有南荒水石知
    今日好風來遠客
    是非已盡讀韓碑

承受侮辱之身謙虛而不卑屈,這即「受」亦是「空」。

  我認為中華民族承受來自日本軍部的侮辱、輕蔑與恫嚇,直至最後接受挑戰
,其堅忍的承受度是偉大的。同樣的,日本民間敗戰當時受到的侮辱、非難與苦
痛,其堅忍的承受度亦是偉大的。梅田女士說:「敗戰後的兩三年間,日本人變
得實在謙虛,這築波山附近的百姓甚至說,就連小至爐灰這樣的東西,都屬於麥
克阿瑟元帥,他們是如此心無一物的謙虛。」這就像柳宗元的詩一樣婉麗純正,
柔和美麗。今人愛說現在是福利國家的時代,民主的時代,認為大可不必受恩受
辱,但比起個人,誰敢說整個民族哪天不會再度成為殘暴對待的承受者?

星期六, 1月 24, 2015

從「欸乃一聲 」談到韓愈趕蛇--胡蘭成心經隨喜序文讀後感



-----------------------------------------------------------------------------------------------------

從「欸乃一聲 」談到韓愈趕蛇--胡蘭成心經隨喜序文讀後感
http://yijingsearcher.blogspot.ca/2015/01/blog-post_96.html

我見過胡蘭成, 也親身經歷到他在朱家看到人們玩碟仙, 親身問汪精
衛和老蔣的關係等事. 我好像也在場. 我覺得胡蘭成沒反對請仙, 但
他人和他的文章一樣, 相當 "乾淨", 和民間迷信似乎沒緣. 所以我
看他寫宗教, 是一路將宗教當文學寫. 所以我讀心經, 好意要將他拉
回一點.

我曾在傳記文學中讀到蔣介石通靈的記事. 他每天寅時一定打坐, 而
他老婆的家是中國當年印聖經發跡的. 憑這一點關係, 他去天天打坐
, 非同小可. 只是他一生就是軍人和政治家.

不過我讀了心經隨喜後, 相信, 人人都有宗教性. 比如魯迅和他弟弟
寫的文章每每都可以和宗教扯一點, 只是要逮到好機會, 都可以看到
, 喜愛他文章的人都會知道我說什麼.

胡蘭成的心經, 談佛家的忍辱, 等等, 都己經扯到鬼神的門前了. 所
以我不放過機會.


胡蘭成在心經隨喜第四章原是寫他自己的遭遇.不過初讀他寫韓柳恩怨,
郤幫我打開了一種讀中國文學的門路,只是這種門路只有在現在信息時代
才可去辦到.我覺得韓柳的關係沒像他講的那樣,經過一番查考,發現
柳宗元在湖南的年歲,可能有太多我們以前不曉得的,比如他可能是通
靈,可能是神明降世,他可能也和孔明一樣,學了不少中國少數民族的
法術.考查一個人的生平,可能不能光從文獻,文章去找.


胡蘭成終究是民國人物. 他不一定是範兒, 但是他未必比魯迅兄弟更
傳統, 因為後者不忌怪力亂神.

我覺的我的文章可以帶動一點後民國的習氣. 我很不喜歡民國範兒的
名稱, 因為那是一種眨. (容乃公附註2015 1 月 25 日 )



 「欸乃一聲」談到韓愈趕蛇

胡蘭成心經隨喜
序文讀後感容乃公寫於 2011 年 6 月 4 日

從「欸乃一聲」談到韓愈趕蛇


  胡蘭成心經隨喜序文讀後感容乃公寫於 2011 年 6 月 4 日

古琴曲中描寫山光水色曲子不多, 其中最好聽的是「欸乃」. 當年古琴大
師管平湖走近平民生活, 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將古琴曲《欸乃》
打譜完成. 這首曲子是古琴曲中少數描寫山光水色僅次於瀟湘水雲的
寫意名曲. 「欸乃一聲山水綠」原是從柳宗元的名句: 「漁父夜傍西
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消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回看天
際下中流,崖上無心雲相逐。」古代是眾多有「欸乃」二字出現於有
關漁夫船夫之作。比如《春江花月夜》中《欸乃歸舟》一段。關於這
些見於詩文音樂中的「欸乃」《二字的讀音,除琴人在說琴曲《欸乃
》時讀「欸乃」《靄迺》(ai 三聲 nai 三聲)之外,幾乎人們都讀
為之為「襖矮」(ao 三聲 ai 三聲)。可能這兩個字從唐朝以前就
被用過 , 但在柳宗元的詩中寫漁夫用漿最為傳神. 這二字最好和古
代琴人而讀為「靄迺」才對. 因為柳宗元曾直接就將「靄迺」寫在詩
中. 《項氏家訓》曰:「《劉蛻文集》中有《湖中靄迺曲》」,劉言
史《瀟湘詩》有「閒歌噯迺深峽裡」,元次山有《湖南欸乃歌》,三
者皆一事,但用字異耳。從這兒我們可以看到不但欸乃即靄迺, 而且
也可以看出這二字不但流傳在湖南而且可能己被制式化為一種歌曲
genre, 就像京劇的《二黃》. 總之, 「欸乃」最好讀《靄迺》, 而
不要讀成詏口 (拗口 )的「襖矮」. 從前乃公與台灣琴人過往, 泰半
聽的都是《靄迺》, 而不彈琴的文人大多說「襖矮」. 欸乃是搖櫓(
槳)的聲音,而柳宗元將它描繪成漁翁一搖櫓,連山水都變綠了。我
曾在二十年前初聽管平湖錄音, 想模仿其由七弦一路劃到四弦的漿聲
, 至今仍未得其中竅門. 曾在長江看過拉縴的拉夫一面拉一面唱, 聲
音與欸乃略為不同.


柳宗元曾因為政治原因被貶到永州, 直到 815 年離開永州,柳宗元
在永州生活了 10 年,在這期間,柳宗元轉而在哲學,政治,歷史,
文學等方面進行鑽研,並遊歷永州山水,結交當地士子和閒人,他寫
下《永州八記》,《柳河東全集》得 540 多篇詩文中有 317 篇創作
於永州。管平湖是江蘇人. 不過他的琴的風格並沒有他家鄉吳派風味
. 他琴藝精湛,曾得「九嶷派」楊宗稷、「武夷派」悟澄老人及「川
派」秦鶴鳴等名琴家之真傳,他能博取三派之長,並從民間音樂中汲
取營養. 在他彈的「欸乃」曲中我們明白的看到當年柳宗元長住湖南
永州親自聽到的「欸乃」一聲, 山水變綠的景像. 柳宗元(773 年-
819 年),字子厚,唐代河東郡(今山西省永濟市)人,唐代著名文
學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
篇文章,經後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
人稱柳河東,又因終於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與韓愈同為中唐
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並稱「韓柳」。(維基 )我們不曉柳宗元在永
州住了近十年, 會不會說湖南話. 但是他和近代文學家沈從文一樣,
對湘江文化有用心. 他在被困在永州時, 無所事事, 就地取材吸收了
大量的民俗材料, 真有資格被咱們湖南老鄉毛澤東同志封為人民文學
始祖. 永州的生活艱苦, 住在永州時 " 百病所集,痞結伏積,不食
自飽。或時寒熱,水火互至,內消肌骨 "。直到 815 年離開永州,
柳宗元在永州生活了 10 年,在這期間,柳宗元轉而在哲學,政治,
歷史,文學等方面進行鑽研,並遊歷永州山水,結交當地士子和閒人
,他寫下《永州八記》,《柳河東全集》得 540 多篇詩文中有 317
篇創作於永州。柳宗元一生苦民所苦, 而且深入民間, 將所見所聞寫
下傳世千古的精彩文章. 韓愈和柳宗元年齡相近,不僅認識,而且非
常熟識,還都有被貶的經歷。不過因為柳宗元曾參與了好友王叔文的
政變, 而與韓愈在思想上背道而馳. 韓愈非佛, 而且忌恨王叔文一派
人, 不過二人不但在大部份的想法不二致, 而且二人共同倡導並開創
了唐代的古文運動、儒學復興運動,他們是首屈一指的領袖人物,所
以並稱唐宋八大家. 所不同的是,韓愈先後被貶兩次,但被貶的時間
較短,起起落落;而柳宗元卻一貶不起,最終死在被貶地柳州。但即
便是在被貶的漫長歲月裡,韓愈與柳宗元的通信也從未中斷,始終保
持著思想的交流,所以並稱韓柳. 但兩人開始生差異心始於韓愈任史
官一事. 韓愈任史館修撰時,心態複雜。柳宗元直言韓愈因無史志而
有虛榮之心、利慾熏心、提心吊膽、心灰意懶,進而導致無史才。柳
宗元回應昌黎的〈與韓愈論史官書〉,認為信中「退之宜守中道,不
忘其直,無以他事自恐」的說法,表達了「不滿韓愈畏懼寫史的態度
」. 韓愈在任職史館修撰之後曾寫信給當時給柳宗元,柳宗元當時因
為永貞內禪這一政治鬥爭而遭貶於永州司馬,韓愈在這一封信中告知
柳宗元曾寫過〈答劉秀才論史書〉。而這一封現在已經佚失的「與退
之往年言史事」的信,因為與〈答劉秀才論史書〉的差別太大,所以
才激起柳宗元寫〈論史官書〉詰問韓愈。信中詳辯韓愈所言如何不妥
不當,言辭急切而嚴正,似乎倆人情誼已經產生裂痕。這件事可以算
是中國文學史一段羅生門. 韓愈〈答劉秀才論史書〉的寫作年代約在
元和八年(CE. 813),收信者是劉軻,《全唐文》載劉軻「字希仁
,元和末進士」,根據信中「辱問見愛,教勉以所宜務,敢不拜賜」
等語,可知韓愈於元和八年三月任史館修撰以後,劉軻曾經對此提出
個人的意見,韓愈才回覆了這封信。而根據柳宗元在元和九年(
CE.814)正月二十一日所寫的〈與韓愈論史官書〉所述:獲書言史事
,雲具〈與劉秀才書〉,及今乃見書蒿,私心甚不喜,與退之往年言
史事甚大謬。……今人當為而不為,又誘館中他人及後生者,此大惑
已。不勉己而欲勉人,難矣哉!不過二人並不如世人所想有到了君子
小人之爭的地步. 後來在同年柳宗元的〈與史官韓愈致段秀實太尉逸
事書〉他反而對韓愈表示好意. (前者書進退之力史事,奉答誠中吾
病,若疑不得實未即籍者,諸皆是也。退之平生不以不信見遇。……
太史遷死,退之復以史道在職,宜不苟過日時。習與退之期為史,志
甚壯,今孤囚廢錮,連遭瘴癘羸頓,朝夕就死,無能為也。)兩封信
同出於柳宗元之手,前後態度相去不可以道里計,則韓退之在元和九
年回覆柳子厚的信中,必定詳論了韓愈心中對於寫史的最深刻想法,
柳宗元從此釋懷,並且承認了自己對韓愈的誤解,甚至以司馬遷為例
勉勵之,期許韓愈能將段秀實的事蹟記錄流傳。最主要的一個原因並
非是因為柳宗元忍辱低頭. 韓愈從頭對柳除明白直申政治立場與史學
和做人的看法, 他對柳宗元大都敬意與善意兼有, 而少有惡意. 韓愈
說柳宗元正直、真誠,不計利害,為理想奮不顧身。柳宗元的這種品
性正遺傳自他的父親柳鎮。韓愈和柳宗元還有一層不為人知的關係。
韓愈雖然年長柳宗元五歲,但是兩個人卻差了一個輩分。因為韓愈的
兄長韓會與柳宗元的父親柳鎮有交往,是很好的朋友。所以柳宗元給
韓愈寫信時,總是很謙虛地稱呼韓愈為「丈」,就是前輩、長輩的意
思。按中國人的倫理道統, 居晚輩的人對大五歲的父摯挨打不反嘴不
能看成是忍辱. 韓愈一生有個興趣, 就是幫死人寫紀念, 即墓誌文.
柳宗元在元和十四年(819)卒於柳州。他一生那位亦 (師 )亦友的
老同學韓愈在他死時寫了《祭柳子厚文》、《柳州刺史柳君墓誌》,
唐代著名書法家沈傳師(769-827)正書《墓誌》。稍後,在柳州的
廣西老鄉遵照他之遺囑建廟於羅池之畔,又遣人上京,再請韓愈撰文
,題為《柳州羅池廟碑》. 這個碑文來頭不小
. 是由當時大書法家,沈傳師正書。這個碑文只有拷貝傳世, 後來被
羅振玉帶去日本. 韓愈為了早他離世的宗元老弟寫了《羅池廟碑》.
柳州羅池在現在是壯族自治區的地方. 民風如何可想而知. 廟碑提到
一件很怪異的事, 正文中有一段涉及死亡說:宗元曾和部將魏忠、謝
甯、歐陽翼飲酒驛亭,告訴他們說他會在明年死, 而且死後變成神.(
你現在知道為何宗元不和韓愈豁在一起搞類似《反孔批林》的謗佛運
動 )-- 因為他也許在住進柳州時 , 跟當地族人學了密宗的法術, 可
以看到自己三世, 預知死期. 他要他的部下在他死後在羅池建廟祀他
. 乖乖, 還指定是壯族自治區的羅池.( 柳侯公園內羅池. 唐代柳宗
元衣冠墓. 唐開元寺遺址. 柳侯祠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柳侯公園
內 ). 這事還不算玄. 在柳宗元三年後的孟秋辛卯果然死了. 柳宗元
跟部下歐陽翼托夢要他們在羅池為他建廟. 等廟成大祭, 割牲置位,
酌酒祭公,郡人畢集。有過客賓州軍將李儀還京,入廟升堂鬧場。儀
大叫僕於堂下,腦鼻流血,出廟即死。這一傳出去, 郡民愈害怕而生
畏謹。柳的部下謝甯入京見韓愈,要他寫求廟碑。韓愈推辭你們別太
迷信了, 子厚 (即宗元 )一生愛人民,死必有後福。」謝寧說, 你別
太鐵齒啦, 柳公死後:「神威甚肅。」不迷信的韓愈問其故,謝寧說
:「有人若或過廟不下,致祭拜態度不嚴謹,有蛇會走出廟庭,或有
異物現出,見到的人見即死。」韓愈也會點法術, 要他將他的祭文燒
了,別給人看見 (講得和密宗大師林雲口氣很像 )。」謝寧就回去讀
了韓愈祭文. 而後蛇就不再出現了. 有人以為李儀「醉酒」,飲酒過
度,竟得急性酒精中毒症,因此「即死」. 但最可能是中了邪. 但是
韓愈最清楚. 韓愈雖然謗佛, 但並不是真的搞古代另類《反孔批林》
, 他曾說過: 「又凡鬼神事,渺茫荒惑無可準,明者所不道。退之之
智,而猶懼於此。」


中國人一向將活人死後當神來祭敗, 通常這個活人是意外死的才可以
. 比如關公, 媽祖等
. 依中國民俗, 鮮少壽終正寢的人死後被當神來祭拜, 而文人又沒凶
故的更少. 但是柳宗元是個文人, 被後人拿來當神來供, 多少是因為
自己封聖的. 韓愈若是要數落得罪過他的柳宗元, 應該不會在祭文裡
對他這些事熱心去傳揚才對. 罵都來不及了. 光從他願意這麼寫柳宗
元, 可見兩人是君子, 也是君子之交. 至於柳宗元到底何方神聖呢.
從來廟都會有蛇來守護. 柳宗元曾住永州, 這地方有一個特產在台灣
民俗即以暗語稱為柳 (蛇 )。人們知道永州,大多因為柳宗元那篇《
捕蛇者說》的開場白:「永州之野產異蛇……」後來他被眨柳州, 也
是蛇多之地,時在「孟秋」七月. 有人以為在立廟時去鬧場而得罪了
柳宗元的那位軍人,應被毒蛇咬死。「腦鼻流血」,其蛇毒極為猛烈.
不過我覺得從宗教的原理看, 羅池廟的蛇若不是柳宗元顯靈, 就是靈
蛇顯聖. 總之, 柳宗元寫了一篇傳世之作, 說明他或許在生前己經和
蛇精結緣, 生後化育為蛇神. 而略諳道術的韓愈在生前整不過他, 死
後寫了祭文 , 用他祭鱷魚文的同樣手法整了一下很多人相信在生前厭
惡的死敵. 果然靈光. 不過這想法也許太過份玄妙了. ------------
--

附錄一


 胡蘭成心經隨喜第四章


胡蘭成論柳宗元 (錄自胡蘭成著心經隨喜第四章)
http://yijingsearcher.blogspot.ca/2015/01/blog-post_25.html

 受不光是受恩,亦指承受侮辱。與現在的年輕人受委屈後立刻本能
的反彈不同,古代武士面子受損時,有時亦不能當下拔刀斬殺對方。
不得已而受侮辱,這種受侮辱是比受恩更難。

  孔子說「以德報德,以直報怨」,那是事後的態度,問題在於平
白受侮當時的心情,能無怨無悔嗎?佛經裏有個忍辱仙人,可這又是
什麼呢?(譯註:釋迦如來,於因位為忍辱仙人,修忍辱之行,為歌
利王支分其身。事見《金剛經》。


  我應好友宮田武義之邀,在高輪泉岳寺的慈航觀音會上,演講與
佛教最有關聯的唐朝詩人柳宗元的事蹟,卻深切感到像是在講我自身
的事情。

  柳宗元的好友王叔文因與東宮太子的關係,順宗皇帝一即位就被
任命為宰相,柳宗元與劉禹錫等八人也都官居要職,由於當時唐朝已
走向衰弱,他們期望君臣同心來挽回時勢與天命,果斷地奪取宦官的
兵權,禁止宦官在宮內買賣,減輕百姓的賦稅,召還被宦官譖廢的前
朝名相陸贄,起用忠直之士陽城為諫官,政治立時重歸清明與威嚴。
宦官們憤恨之餘用毒藥毒啞皇帝,迫使他讓位於年幼的太子,下一個
皇帝即位之日,王叔文與柳宗元即遭貶逐,王叔文不久被處死,柳宗
元先後被貶為南方的永州司馬和柳州刺史。宦官的權勢捲土重來,當
時史官的記載與文化人的輿論一致對王叔文一黨柳宗元等口誅筆伐,
韓愈亦是其中一人。

  柳宗元只有被動承受世人的非難,毫無辯解的餘地。即便如此,
他仍以文章萬古留名。及至後世,蘇東坡敬佩地說,「柳宗元的詩婉
麗純正,在韓愈之上。
」但連蘇東坡亦在寄給某人的信上評論柳宗元為「肆無忌憚的小人」
。唯范仲淹一人,重新查閱史實,稱王叔文、柳宗元等人是正當的。
范仲淹不愧為詩人且又是大政治家。

  世上公認為柳宗元最難得的朋友韓愈,在文章上雖是泰斗,可政
治目光非常短淺,因一度被貶官,甚至懷恨這是王叔文一黨對自己不
友好所致。韓愈愛惜柳宗元的才華,同情柳宗元的遭遇,傲然勸諫柳
宗元的親近佛教,最後還為柳宗元廟作碑文,但他在另外的著作《憲
宗朝實錄》中將柳宗元的名字列入王叔文一黨,並毫不客氣地攻擊其
為「陰險小人」。神廟碑中有「中原之人道君是非」一句,韓愈自身
即是中原一人。(譯註:此神廟碑即《柳州羅池廟碑》,查原文,此
句應是「北方之人兮為侯是非,千秋萬歲兮侯無我違。」)韓愈是人
所公認的同時也自認是儒家大師,他且被公認是柳宗元最大的知己,
他的攻訐對柳宗元尤為不利。

  我讀過幾封柳宗元給韓愈的回信,非常感慨。他對韓愈表達了適
當的感謝,但沒有任何多餘的情緒。他四十九歲在柳州刺史任上臨終
時,對柳州百姓留下遺言,「若吾死而為神,可建廟以祀我」,對自
己一生的莊嚴與清明懷有一種自信。(譯註:韓愈神廟碑《柳州羅池
廟碑》中道「嘗與其部將魏忠、謝寧、歐陽翼飲酒驛亭,謂曰:『吾
棄於時,而寄於此,與若等好也。明年吾將死,死而為神。後三年,
為廟祀我。』」)柳宗元的是非歷經千年猶難定論,那不也是很好嗎


  我因與汪精衛先生的關係,比王叔文一黨的柳宗元更是被動地遭
受世人的非難。在被動中反省自身,懂得人事真實,天道悠遠,我為
宮田氏的《柳州羅池廟參拜記》題書、

    人謀竟不敵天意    惟有南荒水石知    今日好風
來遠客    是非已盡讀韓碑

承受侮辱之身謙虛而不卑屈,這即「受」亦是「空」。

  我認為中華民族承受來自日本軍部的侮辱、輕蔑與恫嚇,直至最
後接受挑戰,其堅忍的承受度是偉大的。同樣的,日本民間敗戰當時
受到的侮辱、非難與苦痛,其堅忍的承受度亦是偉大的。梅田女士說
:「敗戰後的兩三年間,日本人變得實在謙虛,這築波山附近的百姓
甚至說,就連小至爐灰這樣的東西,都屬於麥克阿瑟元帥,他們是如
此心無一物的謙虛。」這就像柳宗元的詩一樣婉麗純正,柔和美麗。
今人愛說現在是福利國家的時代,民主的時代,認為大可不必受恩受
辱,但比起個人,誰敢說整個民族哪天不會再度成為殘暴對待的承受
者?




褉的習俗

http://yijingsearcher.blogspot.ca/2015/01/blog-post_0.html

褉的習俗





褉的習俗被放在日本文化架構, 可以從兩方面思考: 從人類學看, 任何民族都有 
水可以去穢和消惡的作用. 日本人愛洗澡, 也許更表現出這個文化對罪惡去除的 
用心. 和它的源泉中華文化相比, 日本宗教和洗滌更形重要. 

「日本神道教自古認為人有罪穢,可到河水、海水中洗滌乾淨,謂之褉。 
廣義的褉還包括祓,即向神祈禱悔罪,以消除身上的罪穢」。 

「神道教儀禮最注重潔淨,不得沾染絲毫不潔之物;凡觸及不潔者,需行褉祓之禮。 
每年舉行兩次全民性的潔淨儀式,節期定於6月30日和12月31日」。 
(謝?亞?托卡列夫《世界各民族歷史上的宗教》,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年出版,294頁)。 



有的民族,洗罪的儀式甚至是每遇必要情況即可隨時進行。在印度東北部的曼尼 
普爾邦,邦主遇到重大緊急情況時,常常用洗滌的方式清除自己的罪並把罪轉嫁 
給一個囚犯。邦主和他的妻子穿上漂亮的袍子,在市場的一個架子上用水沖洗自 
己的身子,那個囚犯就蹲在架子底下,接收帶罪的洗澡水。(弗雷澤《金枝》, 
大眾文藝出版社 1998 年出版,769 頁。)正是水和洗的儀式幫助邦主解除了罪 
惡,消解了原罪感。) 

日本人並無原罪的觀念. 因而, 與其說褉文化在日本表現西方人類學家看到的, 
不如說它全然反映中土文化對褉的重視. 從夏朝或更早即產生的中國人從與水相 
處而發展出來的水袚 (即褉 )的文化. 這個文化太重要, 也太大, 因而中國的宗 
教 , 文化, 民俗, 有一半可能和它有關. 用短篇文章去談袚和褉 -- 是相當輕 
率的. 


日本人把每年的 3 月 3 日定為祈禱、祝福女孩子茁壯成長的節日——「女兒節 
」。因為此時正值桃花盛開,所以又稱「桃花節」。「女兒節」在日本已有 600 
多年的歷史。(讀者可以參加容乃公寫過林黛玉八字的說桃花, 其中有很長的關 
於三月春水泛桃花的傳說和神話 ) 

在「女兒節」這天早上, 日本父母會將桃木雕刻的小偶人 (玩具娃娃 )悄悄地放 
在孩子的床頭,希望此物作為保護神,為自己的女兒驅鬼鎮邪、消災滅病。這個 
活動即是三月三日的褉. 

除了送偶人,日本人也在三月三日傍晚,去河邊「流放偶人」。 

「流放偶人」與中國古代的「袚褉」儀式相似。日本人在紅紙衣的偶人和供品放 
在圓蓋上,然後慢慢放入河中,任其漂游遠去。「流放偶人」是希望偶人能代替 
自己與病痛災難一起遠遠地漂走。這個習俗在中國各地, 在台灣, 都有類似做法 
. 不過放偶人可能用別的方式取代. 

中國的褉俗在夏朝以前即有, 但一直到魏朝後被訂在三月三日成為上巳節. 中國 
的上巳節和清明節常被放在一起, 因為發生的原因和時間相同. 陰曆三月上旬的 
巳日人們到水邊嬉游,以消除不祥,叫做「修褉」。 

(中國人的節日,單的都和驅鬼關.三月三,在命理三為喪,是死的意思.而巳字, 
原是易經繫辭的 

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 
艮。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絜齊也. 

易經巽即巳,是以褉,對號人座,對齊,即清潔之意.清潔不是身上無泥塵,而是 
找出失去的魂,對齊回來.這才是淨身原本的宗旨. 



  禊,示旁,非衣旁(衣旁為褉,讀如謝,短襖)。古代春秋兩季在水邊舉行 
祭祀活動,用以消除「妖邪」。這個代表衣服的字若你要想研究,可以從杜 
甫《麗人行》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 
肉勻。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頭上何所有?去發明.衣部的禊也不 
見金文和甲骨文, 但和褉相同. 關於服飾與褉俗可能也有它的深度, 絕對可以成 
為博士論文. 


褉俗最出名的當是王羲之《蘭亭集序》:「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 
褉事也。」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 (水最旺之年, 也是最容易有水厄之年 ),暮春 (春水泛, 
亦為水鬼最猖狂時 )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 
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 
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王羲之《蘭亭集序》:「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褉事也。」 

東晉有一個風俗,在每年陰曆得三月三日,人們必須去河邊玩一玩,以消除不祥 
,這叫做 [ 修褉 ]。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共四十一位, 
到蘭亭的河邊修褉。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詩。作完了詩,大家把詩蒐集起來, 
合成一本【蘭亭集序. 現代文人都忘了當年王羲之的蘭亭修褉成為後世文人雅集 
之宗. 我想和他一生奇怪命運有些關係. 這篇中國國寶的下場也很奇怪, 因為後 
來被唐太宗拿去殉葬, 可知他的文字鬼氣有多旺. 

中國文人最津津樂道的高禖祓禊,曲水流觴. 春秋時, 曾子在孔子面前得到三個 
臉書的讚說;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 風乎舞雩, 詠而歸 
。」 

或詩經寫男女求歡相聯繫,送芍藥、唱情歌 

《詩 鄭風 溱洧》便是寫得上巳節男女相會: 
溱與洧,方渙渙兮。 
士與女,方秉□兮。 
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 
洧之外,洵吁且樂。 
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溱與洧,瀏其清矣。 
士與女,殷其盈矣。 
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 
洧之外,洵吁且樂。 
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 

這都是褉俗變化的一種形式. 祓禊則是在水邊祛除邪氣、淨化身心的儀式,而發 
展出的游水戲水的活動. 

從文字發生來看,褉字名堂要比上巳習俗多. 

祓楔 - 祓楔 
」鄭玄註:「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釁浴,謂以香熏草藥沐浴 
。」漢應劭《風俗通》:「禊者,潔也,故於水上盥潔之也。」漢張衡《南都賦 
》:「暮春之禊,元巳之辰,方軌齊軫,祓於陽濱。」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企羨》劉孝標注引晉王羲之《臨河敘》:「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 
禊事也。」漢至唐代,賦詠極多,如東漢篤、《祓禊賦》、晉張協《洛禊賦》、 
隋盧思道《上巳禊飲詩》、唐沈佺期《上巳日祓禊渭濱應制》,皆寫此事。 


褉字並不存在金文與甲骨文, 可見和上巳節一樣都是先秦以後的發明. 依我推測 
, 褉字最可能是古字棄字的變體. 

棄是容器, 就是箕, 不過這玩意在古時有特別作用, 是流放嬰兒用的. 
為何流放? 可能是傳統, 也可能有別的作用. 我記得中研院院士李亦園曾與我談 
論過人類學家張光直研究殷商廟號發現可能商人有殺女嬰習俗, 因為商人廟號少 
有列女姓名. 我認為殺女嬰習俗一定不光是為了廟號, 可能還包括其他因素, 但 
殺嬰習俗古來即有, 殺的方式我以為可能包括流放. 為了判斷到底人們生小孩 
是否男女平均在不同日子, 張光直教授還作了一個愚笨但有說服力的調查, 他去 
美國某些醫院調出生育記錄, 証明男女出生是平均發生在同一個日字的. 
到目前, 我沒讀到商朝殺嬰的方式的論說, 但是流放倒是一個很可能的選擇. 

而這個習俗可能就是褉俗的來原. 

古時女人小不心懷了子孩, 為了被發現, 最容易的方法就是流放. 周朝的周的始 
祖後稷,名叫棄。關於他的出世,還有一個非常神奇的傳說。 
他的母親是有邰氏部族的女兒,名叫姜原。 

姜原是帝嚳的正妃。她嫁出後才十五六歲, 如眾所周知, 她不小心外出時和聖母 
瑪莉亞一樣, 足登了大人跡 (可能是誤踩了恐龍化石的足印 ), 感動了身體, 發 
生了 immaculate conception( 基督教稱為聖母無原罪, 但文字可看成無精受孕 
), 姑娘生了小孩 . 因為怕人知道不好意思, 她用了各形各色手段要把小孩搞走 
, 當然包括當時可能最流行的水中流放, 結果這孩子像是被迪斯耐卡通公司劇本 
寫的, 連放在加州高速公路上都沒被壓死 . 最後邰後投降了, 沒再有搞掉小孩 
的念頭, 順手將小孩托養在朋友家, 順便取了當時也很流行的流放兒的名字, 稱 
為棄. 棄就是周朝的祖先. 

棄字後來發展成褉. 

關於流放小孩之俗也是個大題目.這個題目應該是中國民俗的最重要的根原. 

先讓我瞎扯一段你可能聽過的閒話. 幾年前, 我在汀州路跟一些喝茶的朋友講易 
經. 不曉為何居然朱天文會鬼使神差來聽一次稀罕的一次容乃公易經. 當天我講 
易經漸卦, 談到了江流兒. 

她那時正在寫巫言, 不過我說的東西未必是她來的目的. 不過至今我仍不解其由 
那天她為何而來. 

我曾提過鍾信仁筆名江兒, 那天我談到玄奘, 陸羽, 虛雲法師都是被母親流放的 
江流兒 -- 這本是玄奘的外號. 江流兒是有宗教緣的. 陸羽師父以易經漸卦辭取 
名鴻漸, 這是出家師父取的. 易經漸卦的漸是死去的鬼, 而卦辭說到的都是河邊 
的事, 擺明是講古來棄字的傳統, 也是褉俗的傳統. 以後我曾經在講牡丹亭時也 
發生過在演講時有人打電話要我幫忙招魂的事, 這是題外話. 總之, 在水岸 
做一些宗教的活動, 或改裝成文化, 比如上巳節的活動, 都是為了驅鬼和招魂. 
褉這個字原是指對號入座. 其實褉合即人出去找失去的陰魂. 褉又是指約束, 和 
古琴的琴由禁引出, 禁邪氣也, 而約束在文法上也是正反面同意的 oxymoron, 
一面約束陰鬼不可亂來, 也約束人心要正 (即後來說的洗淨儀式 ), 才可以避邪 
. 

其實這個褉文化低蘊包括一個古人在儀式時最重要的踏的動作. 關於古代的踏歌 
, 題目要比褉俗更大, 二者實在是不可二分的. 因為它是中國舞踏史最重要題材 
之一, 資料很多. 我先在這兒打住吧. 若你一定要我指出那一門派最受用, 先讀 
任半塘的書. 



玩家的話

老玩家的話(容乃公):

到目前,文字檔放在dropbox的話, .txt的文字可以用,但不能用在 google drive (雲端硬碟)
或 microsoft 的 onedrive 雲.若是檔案一向用 word,doc,就可以用在後二個.我目前覺
得dropbox 最友好.iphone 的朗讀也好像有點問題,iphone6的朗讀最慢只能調到一般速度,而
在iphone 4等級的,郤可以調到很慢.自從用iphone6後,我開始不用眼睛看書,書的文字全
用iphone播放.非常清楚.甚至可以放在口袋,一面做事,一面聽.因為省時,我讀書的
功夫又加大了.而外語更容易.現在我也不看LINE或wechat中的長信了,全用朗讀,很
省事。
我覺得dropbox 傳送資料非常快,幾乎不用時間。但google drive (雲端硬碟)和onedrive
好像差很多。
其實目前app太多了,幾乎沒有問題不能解。若要找答案,不用去google,因為沒有幫助。
老夫現在一有問題,不去用google了,全去youtube.什麼鬼玩意都有答案。每想到當年
youtube的發明者之一是台灣小孩,yahoo也是。我實在覺得台灣孩子真行。可惜沒後力支持。
馬雲聽說是靠台商支持才成長的。現在我們台灣應該也有很多馬雲,可是他們要找誰靠呢,
鎷媽馬的,靠.

我從前用Samsung 3s,我覺得它太有自己的主張,越來越不好用。我因而開始要反韓。
反而郭台銘機(inFocus)的媒體內建,外型,音樂水準,影像,相片,以及流暢,都比同樣是
安卓的三星好。唯一是內建記憶容積太小。不過我發現也不妨事。若開始怪怪的,不
給你裝新的app,反正重新回復原廠即可。目前很多卓的小手機,開始越來越好。
我想不久,三星iphone,可能會面對勁敵。 現在手機可以不必買太多memory,有錢,不如買
dropbox的雲端空間。

聽說windows 10要開始免費,這是必然的。以後可以pc也會被消滅了。

昨天自己找了幾個好東西,若用iphone的人,可以參考:
mp3 player: PlayerXtreme
檔案管理:filemanager
文字處理:wps office

星期二, 1月 20, 2015

為何古琴量辭稱一床


為何古琴稱床
http://yijingsearcher.blogspot.ca/2015/01/blog-post_20.html

http://yijingsearcher.blogspot.ca/2014/04/blog-post_3649.html

琴的創始由來,向有二說,一、說始自伏羲,《琴書》說:「伏羲削
桐為琴。」《琴操》說:「 ... 一張琴大抵上可以分為「琴面」、「
琴底」、「槽腹」(琴面板和底板間的中空部分)三部分;然後這三
部分膠合而成,合稱為「琴床」。 ... 一為散音,即是右手彈絃所發
的音。

古琴為何稱床呢?古人用一床常和睡覺或死人有關.

禮記‧喪大記》:「設床襢第,有枕含一床,襲一床,遷屍於堂又一床,
皆有枕席,君大夫士一也。」


尸為屍通。禮記曲禮:「在床曰屍,在棺曰柩。」

易經有專講床的卦, 即山地剝. 可能這個剝的事和做古琴有關係. 古
時可以稱得起床的, 最早可能就是祭司作法, 而床的功能是放死人的
. 古琴在古時, 未必會全是樂器, 而且彈奏方法也未必和現在相同,
  大抵用泛音,少用按音.

有人可能會因為木工而產生聯想, 以為任何將木片合組即可稱為床.
比如, 四管筆的合裝也可以稱床.。清郝懿行《證俗文‧筆曰床
》:「今人為筆床架筆,亦四管為一床也。」這種說法似有點道理,
也合床的大意.


全部樂器的異稱。《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因他一床樂
器都會,一府裡人都叫做 李樂娘 。」

我認為後來中國樂器被稱床, 和胡人有關. 因為中國人的樂器大都從
胡人傳來,除了古琴.

《後漢書五行誌》寫道:「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
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貴戚皆競為之。」

可知胡人把樂器和床一同傳到中國, 所以一路上凡胡物都可以稱床.
我曾考証過, 古人的床其實就是隨身帶的椅子. 因為古琴也是樂器,
所以跟著一路稱為床. 不過我比較相信, 床字用易經的卦相解釋比較
合理, 也就是放在平面, 祭司為了處理死人時的工具. 因為和床同放
, 所以也稱為床. 易經說到床的卦, 比如剝床以足,蔑貞, 巽在床下
,用史巫紛若,吉。旡咎。
剝床以足,蔑貞,凶。
都是講製作古琴的方法,和處理屍體的方法.

我曾經寫過井和床的關係, 說到井是墓和棺材. 其實古人做棺材的,
也可能會做古琴. 從前我拿過一張廓板, 請林立正幫我做一張琴, 後
來沒消息了. 聽說棺板做的琴特別好,

http://blog.xuite.net/kiddypark6/twblog/135682285



星期一, 1月 19, 2015

考試作弊是否可以變成一種建制(institutionalized)

考試作弊是否可以變成一種建制(institutionalized)
http://yijingsearcher.blogspot.ca/2015/01/institutionalized.html

中國人最了不起的發明就是考試制度, 而且是文官考試制度. 世界上
很多國家也都有文官考試, 而自從有了文憑後, 考試也成為學習的重
要建制.

總之,考試己是現代人家常便飯.

中國用考試選拔人才, 是那時開始很不好說. 我研究宗教和命理, 發
現很可能中國人考試不一定全是政治的手段和發明, 而是因為宗
教. 會這麼想是因為中國人的神的世界, 幾乎和官吏制度完全吻合.
在地上有一個官名, 天上也會有一個. 古時皇帝在宮殿看考試卷子選
人, 同時也忙著給天上的神封官位. 最有名的關公, 幾乎每個皇帝都
去給他封一下, 弄得關先生的抬頭有如一篇文章那麼長.

古時科舉和孔老夫子很有關係, 因為考題都關于他的學問. 不過, 孔
老夫子自己熱衷求官, 郤不必經過科考, 反正在列國君王前耍耍
嘴皮子就可以. 他開補習班, 好像也沒有發文憑, 也沒考試. 可見科
舉這件事未必會合他老人家的風格.

中國的科舉是從隋唐開始. 我想那時的人相信道教, 而道教最愛搞封
神, 封神榜是講先秦的事, 可能是神明先有考試, 封官, 才輪到人間
. 既然人死了都會有官做, 在生時過過官癮亦不為過也. 所以就有科
舉的事.

中國人的算命術據說從唐朝就開時, 有個叫李虛中的道士根據人的生
辰發明了八字, 後來在宋朝發揚光大, 變成子平法, 就是現在八字算
命, 原來就稱為祿命法, 白話說, 就是為了求問升官發財而設的玩意
. 八字算命講財官比劫印傷, 這些名堂全是為了考試做官而產生的.
不過, 八字算命的基礎是建立在漢朝京房易經, 這些名辭是京房先用
了的 -- 原來是占卜用的. 而漢朝並未有科舉. 可見, 祿命法的文化
要比科舉早.

所以我相信, 中國人的考試制度, 或者說, 中國人發明考試制度, 是
為了實現算命的祿命法, 甚至是為了實現先天注定的命運論. 顯然,
有考試這件事, 不是為了求公平, 而是為了反映中國人的命運觀.

古時文獻, 戲曲, 筆記, 充滿了科考和命運相關的材料. 到了清朝,
科舉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皇帝干脆設一本登科錄. 任何考上殿試
的新科都要向皇帝報告生辰八字和考試前發生在自己身上任何異象或
特別和命運有意思的事蹟, 連做夢的內容都不能漏掉, 全記在登科祿
中.這是目前存在台灣故宮博物館的重要檔案.

古時皇朝重視考試, 幾乎到了神經質的程度. 看起來好像是為了求公
平, 可是從考試出題就完全有另一個考慮, 因為考試題目, 除了策論
, 都是考些和為官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 到了清代, 甚至扯到更離譜
, 弄出了個八股文, 好像更想証明考試不是為了取才, 而是証明天道
和命運的邏輯. 從前進考場, 門口考官會大聲喊, 有冤報冤, 有仇報
仇, 說明考生會不會當選,全看後天因果報應.

總之, 古時的人並不求考試公平. 可是另一方面, 郤把考試把關到了
有如要違反天理.清朝很多抄家滅族的案子都和考試作弊有關.

現在民主時代, 要選材, 或在學校中評定學生成學習成果, 也因循過
去科舉時代的作法.不過少了一些因果報應的理念.但是對付考試作弊
的作法, 一樣忌惡如仇. 而現代人對于考試的正當性, 也和古人一樣
, 很少反省. 到底一次考試是否真的能查出學子的本事, 或一場選人
的考試是否真的選到稱職的人,少有檢討.

更少人去想, 是否考試也要加一點機會主義. 機會主義要比信命可以
被人接受, 和果報離得遠些. 本來, 一場考試因為題目的涵蓋和選擇
, 甚至考官,評審,都有機會因素.而考生的能力與答題技巧也影響了
結果.而考前猜題能力,原就是投機,和被認為不道德的作弊相比,前者
成為一個人聰明才智機巧的表現,而考試作弊郤被認為可恥和拙劣的
行為.這一個原則應該是無可置疑有普世價值.

不過, 我們可以對考試這事全盤審視. 到底這事有無必要那麼全面被
接受為我們對學習成果評斷的唯一選擇, 或我們可以開始想想, 孔子
那麼學術輝煌的時代, 好像考試和他們生活一點關係都沒有, 是否有
必要將作弊閞放成和考前猜題一樣, 變成一個學子, 求官者, 求職者
, 能力的一部份.

我的建議聽來荒唐. 但是以現在 GAMing 的理論, 將擊敗出考題者成
為考試活動一部份, 若作弊者被逮,那得受罰, 但若是成功了, 也算
是一種能量的表現, 是不是也可行呢. (其實我們真的可以設計多樣
的作弊模式, 加在考試的活動上, 也是一種創舉).

我想, 我的說法未必可以將可惡的考試從我們快樂的生活人完全去除
, 但將我們可以把考試變得比較沒有那麼天經地義, 可能也很符合當
年像孫文那些痛恨八股而去搞革命的人的義舉.


毛澤東語錄中曾說:(深得我心)
考試可以交頭接耳,甚至冒名頂替。冒名頂替的也不過是照人家的
抄一遍,我不會,你寫了,我抄一遍,也可以有些心得。



星期日, 1月 18, 2015

論大寒

論大寒
http://yijingsearcher.blogspot.ca/2015/01/blog-post_28.html


陽曆在1 月20 (丑為大寒) 大 寒 (國曆一月廿日、廿一日)

這個節氣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冷到極點的冬天,比小寒還要冷,所
以叫做大寒。

「大寒小寒冷成一團。」可見這兩節氣是一年中最冷的。

「大寒見三白,農人衣食足。」這是說在大寒天裡,最好是常常下雪
,就可把蝗蟲幼蟲殺光了,來年就不會鬧蟲災,當然豐收就有希望。
(三白就是說下三場大雪)害蟲不作怪農作物豐收有望,農民就可以
豐衣足食了。

「大寒不寒,人畜不安。」大寒日如果天氣不寒冷,人和畜都會多災
難、多病痛。

「大寒日怕南風起,當天最忌下雨時。」從前的農村,都很重視大寒
日的天氣,農人認為大寒日吹北風天氣冷,來年就是大有年,如果吹
南風天氣暖,就會歉收。要是當天下雨,可就不是好兆頭,來年可能
氣候不正常,農田不免遭殃了。

在大寒時,古人很多事不做.比如古人不在特別節氣彈古琴.

古琴音樂之所以能夠給予人們一種曲調高古的意境,這是因為古人對
於彈琴的時機、心情、儀容以及氣氛等,甚至在對象的選擇上,是非
常講究的。有所謂 " 六忌、七不彈 " 之說。" 六忌 " 是指大寒、
大暑、大風、大雨、迅雷以及大雪六種天象氣候,"

禁在傳統意義來說指的是人身修養. 不過, 按道法, 禁也是可以指避
邪氣. 天氣冷, 在大寒的節氣, 彈琴, 不合音律之道.

五行說:小寒火絕卻言水,大寒金土兩存形;土金的寒氣最傷.因為丑是存
在人體最深處.連拔罐針灸都不能搞定.若小小心,著了邪,可能要很久才可以
去除.所以丑月發生的災咎特別凶險.八字土金多,又少火的人,要補身.

大寒時,要殺雞避邪.吃羊肉補身.

大寒節氣在丑月之中氣.丑在五行含土金.古人為了防邪氣,特別在
寒冬臘月﹐除了土牛送大寒之外﹐古人還在門戶上做文章﹐殺雞祭祀
門戶。東漢應劭《風俗通義》記時俗風尚﹐錄下許多風俗史料。“風
俗”一詞即源自該書。
古書說雞者﹐東方之壯也﹐歲終更始﹐辨秩東作﹐萬物觸戶
而出﹐故以雞祀祭也。”太史丞鄧平說﹕“臘者﹐所以迎刑送德也﹐
大寒至﹐常恐陰勝﹐故以戌日臘。戌者﹐土氣也﹐用其日殺雞以謝刑
德﹐雄著門﹐雌著戶﹐以和陰陽﹐調寒暑﹐節風雨也。”以門引文﹐
三條材料各言其說。第一條為東漢時民間的說法。雄雞啼晨﹐大門黃
昏關閉早晨開啟﹐以這時間方面的相似點做為中介﹐說明“門戶用雞
”。第二條引《青史子》﹐將雞歸為“東方之牲”﹐也同雄雞司晨相
關﹔舊歲的終了﹐新歲的開始﹐在於太陽東昇﹐“萬物觸戶而出﹐故
以雞祀祭”。


  小寒是農曆十一月底或十二月初的節氣,過了冬至,太陽雖漸向
北移,氣候仍然漸趨寒冷。小寒與大寒,亦如小暑與大暑,是比較而
定名的,小寒雖寒,但還不算最冷,故稱小寒。
古人以暑為陽﹐寒為陰。大寒之時﹐人們不希望陰氣望陰氣過於旺盛
﹐所以先擇屬戌的日子舉行臘祭儀式。地支十二﹐戌屬土。在臘月的
成日殺雞﹐意在送走刑殺之氣﹐迎接將至的春氣。因為﹐十二地支中
西屬金﹐金主刑殺﹐而雞為西的屬相。古人相信﹐在這特定的日子裡
﹐殺雄雞懸于大門﹐殺雌雞懸于房門﹐可以“和陰陽﹐調寒暑﹐節風
雨”﹐求得來年風調雨順。現代的人吃的雞都是由機器殺, 有點不合
天理.也只好用替代品.可以改用圖片掛在門上.



容乃公聽古琴兼音樂史家吳釗講述與音律的不解之緣

http://yijingsearcher.blogspot.ca/2015/01/blog-post_18.html
容乃公聽古琴兼音樂史家吳釗講述與音律的不解之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U0GwKeyyFw

這個片子中文字幕有很多問題.也許因為古琴是個特殊的學問,不能要求太高,
不過制作原不必加中文,加了中文又不去考証,可能吳釗先生自己也要負點責.
片中把易經的近取諸身寫成朱身,是很白目的.不過琴本來就是模擬朱雀,也算
誤打誤撞.別有意趣.

吳先生說到孔子用古琴教學,這種說法很可以探究.片中將弦歌亂植為懸歌,看來
令人心驚.自古連高歌赴死的燕趙之士都沒有唱過這種大約只能放在黃俊雄木偶
戲的懸歌,也實在太大意了(我是說吳老大意).另外,吳老引弦歌之說証明孔子以
古琴教學,也許他也沒太了解弦歌的型式.目前在學術界,有不少爭論.主要在于
弦歌是否可以邊走邊唱.

學界認為弦歌有三種形式:

一、依琴瑟而詠歌。
「三百五篇, 孔子 皆弦歌之。」
意思是詩經三百五篇,皆可聲之琴瑟。詠其辭,而以琴瑟和之,所謂弦歌也。

二、指禮樂教化。《問政書院記》:「弦歌以和其心,誦讀以探其義。」  

三、《論語‧陽貨》記 孔子 學生子游任武城宰,以弦歌為教民之具。

但是孔子以弦歌教民,可能是指從古琴譜引出來的調子,清唱給學生聽,不一定
邊彈邊唱.我比較贊成這說法.若這說法成立,吳釗說孔子以古琴教書是值得商榷.

吳老對某位古人說:且能自彈自唱,這個且字也太加強了.片中引紅樓夢,連林黛玉都
自彈自唱,在古時這和當今周董吉他的本事相當平常.不必加且字可矣.

稽康說的古琴性極靜被寫成性急靜,工作人員有點急就章.

至于將吟猱寫成銀撓,豈不成是繞著銀徽繞指,別有一番情趣.

容乃公年歲暫大,耳根子淺,不過細聽背景音樂好像就聽不出來吳景略彈的.若果,吳老也
對師長太不敬.我聽了半天,好像其中是吳門吳兆基的玉玲瓏十八拍.若果,光憑這點就該給
吳釗十八拍家法.因為他背祖認宗,只為了個吳字.若容乃公聽錯,我會自己打耳光認錯.

希望孫公門人多提倡孫門琴韻,這是正理.他的理論可以給大陸琴家參考.

中國,最早提出琴「性極靜」的是嵇康。崔遵度在《琴箋
》中也提出了「清麗而靜、和潤而遠」的審美思想。吳釗說琴的「靜」
是建立在「清麗」的基礎上


這樣邊彈邊唱,被稱為「弦歌」。而用來彈奏《小雅》等這些音樂的琴,
就被稱為「雅琴」。 琴從這裡開始,走向了獨立,走向


這樣邊彈邊唱,被稱為「弦歌」
《莊子》述孔子「弦歌鼓琴」非指孔子同一時刻既弦歌又鼓琴,
而是綜述,是歌、 ..... 在室燕居時置琴,於孔子這樣的的大夫來說更
是不足為奇且明明有史可稽。 ... 既然「鼓琴」意為彈琴,那麼,將「弦歌」解釋為邊彈琴邊唱歌就會使「弦歌鼓琴」於理難通。 ..... 邊彈邊唱很多人都能做到,假使未見過邊彈古琴邊詠唱者,也見過有名的 ...

弦歌有三種典故:

一、依琴瑟而詠歌。《周禮‧春官‧小師》:「小師掌教鼓□、柷、敔、塤、簫
、管、弦、歌。」 鄭玄 註:「弦,謂琴瑟也。歌,依詠詩也。」《史記‧孔子
世家》:「三百五篇, 孔子 皆弦歌之。」 宋 蘇軾 《和王勝雲》之二:「齋釀
如澠漲綠波,公詩句句可弦歌。」 元 李治 《敬齋古今黈》卷一:「古《詩》三
百五篇,皆可聲之琴瑟。詠其辭,而以琴瑟和之,所謂弦歌也。古人讀詩皆然。
」 郭沫若 《洪波曲》第四章三:「差不多整天都有弦歌之聲在浩蕩地激揚著。
我們的門禁並不森嚴,外來群眾是可以隨意出入的。」   

二、指禮樂教化。《論語‧陽貨》:「 子之武城 ,聞弦歌之聲, 夫子 莞爾而
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子游 對曰:『昔者 偃 也聞。』諸 夫子 曰:『君
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子 曰:『二三子, 偃 之言是也,前言
戲之耳。』」《史記‧儒林列傳》:「及 高皇帝 誅 項籍 ,舉兵圍 魯 , 魯
中諸儒尚講誦習禮樂,弦歌之音不絕,豈非聖人之遺化,好禮樂之國哉?」 唐
劉禹錫 《國學新修五經壁記》:「俾我學徒,弦歌以時。」 明 李東陽 《九橋
書屋為京學陳教授作》詩:「猶有弦歌遺業在,誤疑家塾是黌宮。」 清 劉大櫆
 《問政書院記》:「弦歌以和其心,誦讀以探其義。」  

三、《論語‧陽貨》記 孔子 學生子游任武城宰,以弦歌為教民之具。後因以「
弦歌」為出任邑令之典。《晉書‧隱逸傳‧陶潛》:「謂親朋曰:『聊欲弦歌,
以為三徑之資,可乎?』執事者聞之,以為 彭澤令 。」 唐 秦韜玉 《送友人罷
舉除南陵令》詩:「共言愁是酌離杯,況值弦歌枉大才。」

琴歌,即撫琴而歌,是古琴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利用古琴彈奏的指法特點
與樂器本身所呈現的音色特質,與詩詞韻文等吟唱聲腔相互合擬,而體現出別具
一格的韻致,能夠較好地表現古琴富於歌唱性的特點。

在古琴音樂發展過程中,保存下來大批的琴曲和琴歌。琴曲發展了器樂的獨奏性
能;琴歌則融合歌唱與古琴的韻味,兩者各有其藝術特色。先秦時代弦樂器很少
,所以琴、瑟就成了當時重要的弦樂器,人們常常一邊彈琴,一邊唱歌。《尚書
-益稷》記載:「博拊琴瑟以詠。」《琴史-歌聲》中曾提到:「歌則必弦之,
弦則必歌之。」又說:「子夏彈琴以歌先王之道。」《論語-陽貨》記載:「子
之武城,聞弦歌之聲。」這些記載說明古人喜歡和著琴、瑟歌唱。所以,這種形
式又稱為「弦歌」。現存最早的詩歌集——《詩經》就曾經是「孔子皆弦歌之」
(《史記》)。

漢魏南北朝時代,弦歌仍然盛行不衰。文人雅士常常借琴歌抒情言志,修身養性
,聊以自娛,如陶淵明不願為五斗米折腰,歸田不仕後,就整日徜徉於琴書之中
,他「載彈載詠,爰得我娛」。嵇康在《琴賦》中列舉了許多弦歌曲目。到了唐
宋時期,文人的創作,更將琴歌發展推向心的階段。如唐代王維晚年信奉佛教,
退隱山林,與琴為伴。他「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自彈自吟,樂此不疲。
宋代大文豪蘇軾也擅長彈琴,推崇琴歌。他與琴家崔閒合作的《醉翁吟》,就是
當時很受歡迎的作品,曲譜與詩詞一直流傳到今天。像這些文人創作或與琴家合
作的琴歌作品曾經不斷湧現。

至今,古譜上保存下來的琴歌約三百多首,現在最早的琴歌是南宋姜白石的《古
怨》(1202)與陳元靚《事林廣記》(1269)上的《黃鶯吟》。明清兩代出現了
一些專門的琴歌譜,如明代有龔經《浙音釋字琴譜》(1491前)、謝琳《太古遺
音琴譜》(1522)、黃士達《太古遺音》(1515)、黃龍山《新刊發明琴譜》(
1530)、楊表正《重修真傳琴譜》(1585)、徐時琪《綠綺新聲》(1597)、楊
掄《太古遺音伯牙心法》(1609前)、劉朝箴《燕閒四適之一琴適》(1611);
清代有蔣興儔《東皋琴譜》(1676前)、程雄《松風閣琴譜》(1677)等等。而
有些以琴曲為主的琴譜中,也收了不少優秀的琴歌作品。像《胡笳十八拍》、《
蘇武思君》、《陽關三疊》、《精忠詞》等,各種古譜上保存的琴歌各自呈現著
獨特的風貌,而不同作家創作的不同題材的琴歌作品又都有著各自的形態特徵及
獨特的音樂風格。

星期四, 1月 15, 2015

也談『錦繡裏華麗的人』---從合肥四姐妹談起

也談『錦繡裏華麗的人』---從合肥四姐妹談起
http://yijingsearcher.blogspot.ca/2015/01/blog-post_15.html


作者容乃公

張愛玲有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有骨,三恨紅樓未完。

乃公人生說恨要比張愛玲多, 恨西湖遊客太多, 恨吃魚翅不但沒有正統鎮江醋佐
食 (假貨太多 ), 還得看環保人士臉色, 恨現在年輕人寧可養狗養貓, 而不去結
婚養小孩. 我可以再舉上千百條比有骨的鰣魚更可恨的事, 但是若有一恨事終我
一生都一提再提的, 那就是恨當年文革時老毛將文人雅士下放, 不令他們去教紅
五類們一些風雅事, 反而要他們去挑糞, 做苦役, 去向工農學習, 而這些風雅事
始終都還是被保留在文人雅士階級裡. 這些人, 其中還不少是真的貴族, 現在正
被當做國寶懷念. 而像我們出身貧下農黑五類身上仍然標著與風雅之事不與另一
種『皂羅袍』.

(『皂羅袍』是昆曲牡丹亭遊園驚夢的曲牌.)

何謂文雅. 也許各有各的說法, 但最近一本名為金安平的『合肥四姐妹』與章詒
和的『最後的貴族』 (『往事並不如煙』 ), 掀起一陣懷古風潮. 當年譚鑫培父親志道演
老旦,有「叫天」之稱,故鑫培藝名為「小叫天」。時人有「家國興亡誰管得,
滿城爭說 ' 叫天兒 '. 今天自從金安平寫了合肥四姐妹的英文著作一出世, 文
學界也是贏得滿城爭說合肥姐, 或說滿城爭說昆腔好.


有人讀合肥四姐妹,居然也感性地嘆道:

『以前的人,像是活在重重疊疊的華麗錦繡中。死後,他們也是錦繡裏華麗的人。』
(朱天文語)

重重疊疊的華麗錦繡好像該說的是主持過江寧織造的曹雪芹家族的夢裡世界, 那個
世界裡的人, 包括曹雪芹自己, 家世本是張羅皇族錦衣羅袍, 看盡天下華麗錦繡
, 最終郤是落魄到要穿富貴衣的地步 (在戲曲裡, 討飯的的戲服 )--

再怎麼說都不算死後也有錦繡華麗可言. 不過被滿城爭說的『錦繡裏華麗的人』
, 就是合肥四姐妹, 除了少數曾也吃過苦, 也有到了比曹雪芹晚年更不堪的境地
. 但是金安平寫的這四位出身是貴族的姐妹, 倒是真的到死後都是錦繡華麗. 四
小姐張兆和的老公叫沈從文, 這位名的作家, 為了政治原因, 差點自殺, 最後識
相不去談湘西趕屍, 而去埋首在中國歷史的錦繡 --- 完成了洋洋大作『中國古
代服飾研究』, 四小姐幫過老公完成了這大作, 算是最有資格稱為死後也是錦繡
裏華麗的人.


大姐張元和因為嫁了一位唱昆曲的小生顧傳玠. 唱戲在台上是扮死後的人, 所以
也是那種死後錦繡裏華麗的人.

老二出了《中國歷代才女詩歌鑒賞辭典》張允和, 不但專攻昆曲, 早年和紅學大
家俞平伯搞了昆曲社, 網羅了當時社會精英. 這個小昆曲社會員你看了也不得不
正視. 她曾寫下昆曲社日記, 提到來的人有:

周恩來、陳叔通、張奚若、錢昌照、葉聖陶、雷潔瓊、趙樸初、張伯駒、匡亞明
、鄭振鐸、王崑崙、顧頡剛、俞平伯、王力、朱德熙、丁西林、文懷沙,以及海
牙國際大法官倪正等社會賢達、文化名流的身影.

死後,她當然也是錦繡裏華麗的人。在 1950 年代末, 曲會響應號召寫現代戲,
演現代戲。張允和挖空心思寫了一出《人民公社好》, 其中有一場寫公社的供銷
社," 樓上有綢緞, 樓下有蔥蒜 " 完全是她想像中的供銷社模樣。在那個時節當
然沒人有膽子在身子上包錦裹繡, 不過樓上可能放了的若不是備而不用的戲裝,
或許是想像給貧下農們裝扮的另一種榮華, 榮華的夢吧.

另一個和這四姐妹有血緣關係, 甚至算得上是上和她們有同祖同宗的名作家張愛
玲, 沒死之前郤己發出不同凡響, 照說她要比這四姐妹血液還藍, 郤在生前
發下這句名言:

人生是一襲華麗的袍,裡面爬滿了虱子?

張愛玲的祖父,就是那位大意把越南拱手讓給法國人的張佩綸.

張愛玲相信華麗的袍子並不那麼美好, 她一生郤愛設計衣服, 這個天性據考可能
來自她祖父的遺傳。史載張佩綸「儀容俊偉」,「喜穿竹布長衫,當時士大夫爭
效之」(見鄭逸梅《藝林散葉》第 2363 條)。

張愛玲死後也是身後哀榮, 只是她的團團圓圓的錦繡華麗裡或是爬著一些虱子?

這位一生活著也是重重疊疊, 死後也可歸類另一種錦繡裏華麗的人 -- 那怕是爬
滿了虱子的華麗 -- 祖母是李鴻章的女兒. 而合肥四姐妹其實也是李合肥 (李
鴻章 )家人的後代.


合肥四姊妹的祖父,即書中提到的張華奎,張華奎的父親張樹聲曾經短期代理李
鴻章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他生前和張愛玲的祖父張佩綸曾有過節.

張樹聲有三子:張華奎,張華軫和張華鬥。張華奎無子嗣,過繼堂弟兒子,就是
四姊妹的父親張武齡。華奎一八八四年中舉人,五年後中進士,辦事有智謀,並
長於交涉。在四川任官期間政績卓著,一八九八年過世。


張華軫沒中過第,好藏佛典小說詩詞,常與妻子識修(領養充和之叔祖母,父
親是李鴻章之弟李蘊章)研讀。識修博雅篤學,思想開通,教充和讀書認字,是
充和的啟蒙老師 ).

潘光旦教授 < 中國伶人血緣之研究 > 提出戲曲傳承中的內群婚配現象、戲曲傳
承中的師徒關係、戲曲傳承中師徒間的經濟環鏈等問題, 對中國戲曲的傳承及其
傳統的藝術思維做一定的觀察和思考, 來窺察中國戲曲傳承的奧秘. 在書中提到
中國伶人很多都和地緣與血緣發生關係.

比如梅蘭芳原來自安慶地區的懷寧縣,是京劇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它的治所石牌
鎮有一種「石牌腔」,又名「吹腔」,後來演變為京劇聲腔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黃。懷寧和附近地區出過許多京劇名人,如程長庚、楊月樓、楊小樓以及葉氏
家族(葉春善、葉盛章、葉盛蘭、葉世長等)、楊氏家族(楊朵仙、楊小朵、楊
寶忠、楊寶森)等。梅蘭芳的祖先做過懷寧的父母官,可見這個家族同京劇的淵
源了.


張華軫沒中過第,好藏佛典小說詩詞,他老婆的父親是李鴻章之弟李蘊章. 這個
女人一生吃素, 愛讀書, 也愛教人家讀書. 她把張充和領去照料, 又教她讀書.
我們可以看出合肥四姐妹中的張充和是正式受教於李合肥李鴻章的弟弟家人
, 而李鴻章不就是張愛玲外曾祖父嗎. 說來說去, 她們都是一家人.


張充和(1914年5月17日-),祖籍安徽合肥,生於上海。

張充和父親是近代教育家張武齡,母親陸英。9 歲時,師從朱謨欽,學古文、書
法。1934 年,入讀北京大學中文系。1930 年代起,活躍於文壇,曾於報刊發表
詩歌、散文、小說。抗戰爆發,前往重慶,供職教育部音樂委員會,從事古典音
樂和崑曲曲譜研究,師從書法家沈尹默。勝利後,在北京大學教授崑曲及書法。
嫁「老實、靠得住」的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並赴美定居,在美國加州大學圖
書館工作。1962 年傅漢思受耶魯大學東亞系聘為教授,張充和則於同校美術學
院講授中國書法,1985 年退休。

而傅漢恩是美國漢學界泰斗史景遷的恩師. 今天史景遷的老婆金安平寫了合肥四
姐妹, 是給恩師家人作傳. 反正寫來寫去都是自己人. 她的書寫得再不好, 也會
有趣. 因為這都是因為血緣關係的一群人給自己臉上擦粉.

最近在溫哥華見到一位從杭州來的女士, 在北溫看豪宅. 這是那種正要下手買至
少三百萬加元的房子的大陸新移民. 這位女士一口方言口音, 打扮就是個十足鄉
巴佬, 很謙虛對我說,:「 我這個人是沒文化的」.
我想她樣子是可能沒太多教育. 當然人不可貌相, 不過她和很多內地來的朋友一
開口, 就讓人知道教養的底蘊, 就是會說 -- 「我貴姓楊」 -- 之類的. 這離文化太
遠.

聽說現在在上海, 有人吃飯除了山珍海味, 講最排場的就是就人吃飯時, 弄個雅
聚, 聽人唱昆曲. 什麼是昆曲呢, 那就是在琴棋書畫中外加一道最夯的玩意.

談到貴族,章詒和著的『最後的貴族』,要談得更早.

她書中談到幾個人:

正在有情無思間──史良側影
兩片落葉,偶爾吹在一起──儲安平與父親的合影
君子之交──張伯駒夫婦與我父母交往之疊影
最後的貴族──康同璧母女之印象
斯人寂寞──聶紺弩晚年片斷
一片青山了此身──羅隆基素描

按乃公的標準, 在史良, 儲安平, 張伯駒, 康同璧, 聶紺弩, 羅隆基中真正可算
是貴族的只有張伯駒. 而這些人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也是張伯駒莫屬. 章詒和寫康
有為的後人吃西餐彈鋼琴, 在西方算是很平民的活動, 和貴族八桿子打不上. 但
是張伯駒不但琴 (古琴 ), 棋, 書法樣樣精通, 他的古物收藏算是天下數一數二
, 一幅圖送給了毛澤東, 連毛澤東都不敢據為己有, 至於張伯駒的戲曲 ---- 他
是和余叔巖平起平坐的.

按乃公的標準,其實只有張伯駒一個人夠算是最後的貴族.

張伯駒,1898 — 1982 年,河南項城人,生於官宦世家,與張學良、溥侗、袁
克文一起稱為「民國四公子」。是我國老一輩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鑒賞家、書畫家
、詩詞學家、京劇藝術研究家於一身的文化奇人。

張伯駒的父親張鎮芳,字馨庵,河南項城人。
他是光緒三十年進士,袁世凱哥哥的內弟,歷任長蘆鹽運使、直隸按察使等職.


乃公一向不愛看華人用英文寫的書, 包括林語堂論中國文化的著作, 因為老覺得
像是吃麵只落得湯吃, 吃來很不過癮. 我要在加拿大長大的女兒看看金安平寫的
書, 女兒曾出過中文書, 而英文幾可說是她的母語, 不過這位大學專攻英文的年
輕人很狂傲; 說, 我看過很多關於合肥四姐妹的書評, 風評普通而己. 我想我可
以寫得更好.

很好, 年輕人未必要才氣, 但有志氣. 值得嘉獎.

我回她一句,"the subject matter counts. it is the subject that matters"

用一句中文俗語說, 就是有些作品是戲保人, 也就是說這書說得事是人人想知道
, 而且也是很有意思的事, 再如何寫都有人看, 何況寫的人也算是她們圈內人.

潘光旦寫中國伶人血緣和地緣關係, 但是另一個與血緣也相關的題目就是長壽基
因, 他沒提. 李合肥鴻章八字是仁壽格,長命之格也. 李家的後代己有很多人出專書當宗親學
研究. 合肥四姐妹這書中大多主要人物都有個特色, 就是個個活得長命.

要給這些人作傳, 若不是有個好題目,(subject matter), 否則不免會很得很乏
味, 因為他們活著時間太長了, 就算天天寫字, 天天讀書, 天天唱昆曲, 也會把
他們會的家當唱完. 昆曲的曲牌有四五千種, 但平常唱來去, 也就是遊園驚夢的皂羅袍等
等. 可是這種可能相當 uneventful 的人生原本就是風雅生活的本質.
或許常人在讀這部現代人的長命神仙傳時,必得要有的認知.



張元和(1907 年 11 月 26 日- 2003 年 9 月 27 日),出生於安徽合肥的世
家,父親是近代教育家張武齡,母親陸英。十歲時遷居蘇州。因母親的關係,喜
好崑曲,幼年得到尤彩雲的親授。張元和嫁崑曲名家顧傳玠。大陸易幟,夫婦遷
居臺灣。1965 年,顧傳玠病逝。1972 年移居美國,繼續培養崑曲人才。

生於吉時己卯辛亥丁未八字木旺元和於二零零三年九月二十七日在美國逝世,享
年九十六歲。

顧傳玠(本名顧時雨,後改名顧志成,1910 年 1 月- 1965 年 1 月 6 日),
江蘇蘇州人,崑曲名家、傳字輩演員。1921 年 8 月進入崑劇傳習所學習崑曲,
師承沈月泉,工小生。[1] 在此期間,他成績優異,在上海灘號稱「第一小生」
。[2] 後在嚴惠宇資助下,考入金陵大學農科,是崑曲傳字輩中唯一進入高校學
習的。1939 年與張元和結婚。1949 年 5 月,舉家移居台灣台中市。1965 年因
肝硬化及肺炎併發症去世。[


只活五十五歲 在這個神仙傳人物集中算是夭折



張允和(1909 年 7 月 25 - 2002 年 8 月 14 日),出生於安徽合肥的蘇州
世家,父親是近代教育家張武齡,母親陸英,崑曲研究家。
她一生活了九十三歲

張允和的丈夫是中國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

允和二零零二年八月十四日允和在北京逝世。她的丈夫周有光今年一百零一歲,
身體仍然很健康。周有光的夫人是張允和(1909 年 7 月 25 日— 2002 年 8
月 14 日),崑曲研究家 2: 周有光的老婆張允和是九十三歲去世,

傅漢思的妻子張充和是合肥四姐妹之一,故他也是崑曲名家顧傳玠、語言學家周
有光和知名作家沈從文的連襟。

張充和(1914 年 5 月 17 日-),祖籍安徽合肥,生於上海。她現在己經快一
一百歲了.

傅漢思
Hans H. Frankel
傅漢思(英語:Hans Hermannt Frankel,1916 年- 2003 年 8 月 26 日),
德裔美國籍猶太人,著名漢學家、耶魯大學東亞語言文學系教授,精通德語、法
語、英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漢語等多國語言。[1] 逝世  2003 年 8 月
26 日(87 歲)

沈從文(1902 年 12 月 28 日- 1988 年 5 月 10 日),原名沈岳煥,漢族,
生於中國湖南省鳳凰縣(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他的祖母是苗族,母親是
土家族。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文學家、小說家、散文家和考古學專家。活了八十六
歲.

張兆和九十三歲去世。


星期三, 1月 14, 2015

梁父吟是祭鬼的古琴曲




梁父吟是祭鬼的古琴曲
http://yijingsearcher.blogspot.ca/2015/01/blog-post_14.html


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裡。
裡中有三墓,纍纍正相似。
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
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
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

這首古曲,是——漢代古辭《梁甫吟》,也就是現人也彈的古琴曲,《梁父吟.》

陳壽在《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一句「好為《梁父吟》」。

這個好為的為字,
有人把「為」字理解為「做」,即寫詩,認為是諸葛亮寫了《梁父吟》這首詩;
有人認為,「為」就是朗誦,即,諸葛亮喜歡朗誦前人所寫的《梁父吟》這首詩


從字用法, 為被當做唱詩或做詩都很勉強, 就像男女交媾被今人淺薄稱為做愛一
樣無趣無知.

應該有別的意思
. 乃公以為這兒為可能是英文的 perform, 即做法或做儀式. 三國演義最令人印
象深刻就是孔明借東風, 和祭燈做法. 準此, 諸葛亮好為梁父吟應該是指做梁父
吟的法事.讓我解釋梁父吟的背景即明白.

梁父吟做為古琴的曲,原是配詩相和歌‧楚調曲,又名《泰山梁甫吟》。
「甫」亦作「父」。郭茂倩《樂府詩集》解題云:「按梁甫,山名,在泰山下。
《梁甫吟》蓋言人死葬此山,亦葬歌也。」這首古辭從寫墳開始,保留了葬歌痕跡,

原來梁甫是在泰山下, 專門埋葬為國捐驅數以萬計的無主孤魂的墳. 梁父吟, 說
白了,就是為了祭鬼而唱的宗教歌曲.

三國演義中提到易經神算管輅命不好,早死而去泰山治鬼.可見泰山多鬼,到底
多到什麼程度呢? 從梁父吟的原始功即看出,它是一個專為安撫為戰爭而死的
人的法事科儀.古時一打就要死幾十萬人,這些亡魂在南方就稱為王爺,即大眾爺,
即無主的大數目的孤魂.要祭這種鬼,是道士的責任.

諸葛亮會易經,太乙神數.現在我們坊間賣的太乙神數就是諸葛寫的.奇門他也會,
當然祭鬼的事是他的專長.

寫到這我們不免要問,諸葛是跟誰學的?他學的是道家那一門呢?

我想古時會易經道法的人都必然會被請去做一件事...就是處理死的的事.孔子自稱少
賤,故多能,其實他說的賤包括幫死人洗屍等等,即現在禮儀公司,所以孔子寫了禮
記.現在滿街教易經孔道的人很少專講禮記,尤其是祭禮,孔子是個專家.

諸葛亮出身荊州, 但原藉郤是山東省沂南縣, 即臨沂. 不過這個臨沂和白居易在
長恨歌提的

臨邛道士鴻都客,
能以精誠致魂魄;

地點不同.只不過他可能學的道術是四川的臨邛,而不山東的臨沂.

諸葛他與當時的荊州名士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有結交。後來他應了黃而變
成黃的女婿, 娶了黃的黃頭黑色丑女.

黃氏父女會很多法術,全都教給了諸葛亮.

不過諸葛亮自己也有一套,那可能是少時在山東或從山東長輩學到的祭王爺的
科儀,也就是現在古琴家們彈的古琴曲,梁父吟.

古琴原本是道家的玩意,而且是做科儀驅鬼用的.為什麼廣陵散那麼邪,像孫毓芹
一生忌彈它, 因為那是驅鬼的東西, 不小心會遭邪. 這曲子原是道家的東西, 但
是在六朝時, 被曹家, 像精通佛曲的曹家人, 包括稽康, 加了工, 變為不道不佛
的音樂.

話要說回頭,孔明為何愛做梁父吟呢.先從曲子歷史談起:


史上把梁父吟從法術,到藝術,到很自然用儒家的想法,拉到政治,以致原來功能
不清楚了.

原本是葬歌的東西,被改為一首詠史詩,

所詠為齊景公用國相晏嬰之謀,以二桃
殺三土的故事。因為景公,無罪而殺士,君子傷之,如聞《黃鳥》之哀吟。


據《晏子春秋‧諫下篇》記載:

春秋時齊國勇士田開疆、古冶子、公孫接同事齊
景公,各有殊功。一次國相晏嬰「過而趨之,三子者不起」,這使晏嬰甚為難堪
,便在景公面前進讒,說三人「上無君臣之義,下無長率之倫」,乃「危國之器
」,應該除掉。景公以為然,便由晏嬰設計,以二桃賜三人,讓他們自己表功爭
桃。公孫接、田開疆先自報功勞,各取一桃,最後古治子說:「我的功勞比你們
都大,桃子該給我吃。」說罷抽劍而起。公孫接、田開疆聽了都感到羞愧,認為
自己功小爭桃,是貪,爭得不對又不死,是無勇。於是二人退還桃子,自殺而死
。古治子見自己動武爭桃而使二人羞愧以死,也自責不仁不義接著自殺。

文化模式一向人類學原型最後變成文化,過程史家常以文化,即典故當先,而原始
宗教儀式功能被講為後來的事.其實梁父吟應該先是民間即流傳的祭鬼的曲子,
後來被晏子春秋之類解為齊景公二桃殺三士的典故.二桃殺三士也成為中國戲
曲的模型.(京劇即有二桃殺三士一劇).



諸葛亮為何喜歡朗誦《梁父吟》一詩,有人認為,他是為了抒發對山東老家的思
念,梁父即泰山;有人認為,他是在表示對齊國三士的同情;有人認為,他在表
達對晏嬰的景慕。

諸葛亮為何喜歡朗誦《梁父吟》一詩? 諸葛亮雖然是琅邪陽都(今天山東沂南
縣)人,他父親也曾經做過太山(即泰山)郡丞,但諸葛亮很小就成了孤兒,跟
著叔父諸葛玄,在豫章(江西南昌)、荊州(在今湖北省)等地生活,

跟孔子一樣, 少時賤, 可能在山東就看過祭梁甫山的科儀, 甚至也學會了, 所以
經常沒事就自己擺設陣法, 演習祭鬼儀式. 吟彈起梁父吟.

在漢代詩歌中也有同類例子,例如《薤露》、《蒿裡》。原本都和祭鬼有關.

乃公不但通古琴,而且是目前少數精通易經的人.我曾專文談過八字吊客三國時
吊客的傳統.大家看了一下就明白,為何孔明好為梁父吟.


(八字命理有所謂流行遇到弔客不好. 命書《三命消息賦》說:" 喪弔臨人,變
宮商為薤露。薤露原自晉崔豹《古今注》卷中:
「《薤露》、《蒿裡》,並喪歌也。說的是田橫門人,橫自殺,門人傷之,為之
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滅也,

這歌曲和弔客都有共同的來頭.三國時曹操曾作過

薤露行

  薤露行
  三國?曹操
  惟漢廿二世,所任誠不良。
  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強。
  猶豫不敢斷,因狩執君王。
  白虹為貫日,己亦先受殃。
  賊臣持國柄,殺主滅宇京。
  蕩覆帝基業,宗廟以燔喪。
  播越西遷移,號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

這詩原本是祭田橫之鬼而寫.也要用古琴配. 也是道教的科儀用到的古琴曲.

乃公曾專文寫中國古琴最偉大的古琴大師蔡邕甚至為了完成科儀的要求, 故意去
收董卓屍體而犧牲. 從宗教學來看, 人為了宗教儀式去成就祭鬼的科儀要求, 現
代人不會理解, 而今時自稱為琴人的音樂家們更不會理解.

星期二, 1月 13, 2015

容乃公生活易經文錄


容乃公生活易經文錄---請向台北遠流出版社訂購


★EQ︱︱把人們自IQ迷思中解放出來  
重新審視「能力」的定義  
情緒管理與情緒解讀能力
★VQ︱︱全盤掌握環境的能力  什麼是VQ︱︱價值商數  了解「環境」,改善自己與環境之關係  「認知」能力如何產生? 腦神經語言學習法 心的恆性 萬物之情為恆 沒有心機的學習 感情是學習的潤滑劑  了解時間,創造自我價值  與時間共舞的價值觀 時間決定價值 塑造時間  與環境形成同理心  應付危機的VQ能力  鏡像模仿驅鬼法 最佳的模仿︱︱觀  神祕的「相鄰」
★{易經}︱︱最高的VQ原理  中國智慧的根源︱︱{易經}  {易經}最初的面目  最
高明的VQ︱︱
利用鬼神  重新正視中國文化的鬼神經驗  數大就成業,業大就生吉凶  最簡易有效的{易經}原理 感應原理 交錯原理 左右互動原理 取代原理 交易原理 移位原理 轉換原理 變異原理 對應原理 反抗原理  再創中國文化消災驅鬼的精神 重點辭彙小索引 直覺 床 觀 命 辨 鬼 養 朋 孝 左右 EQ----把人們自IQ迷思中解放出來 VQ----用中國人的文化思想更進步解放另一種迷思 (易經價值的創造原理) 重新審視「能力」的定義
以往社會上將智力商數(IQ)視為一個人成功的必備因素,可是現在 大家卻認為,除了智力之外,懂得情緒管理也許更重要。因此 EQ ( 情緒商數)取代了 IQ,成為大眾關注的主流。因為「人生」是一個 很大而且複雜的範圍,所蘊含的問題千變萬化,很多問題可能是以前 從來沒有發生過,或從來就沒想到的,這些問題沒有特定的解決公式 可套。尤其在現今講求人際關係的社會,懂得管理情緒與具備良好的 溝通能力,自然就比課業成績的表現更顯得重要。歷史上有許多天才 人物最後以自殺收場,現在也常見因為婚姻不諧、經商失敗而尋短見 的例子,其中不乏高智商者,過去曾發生兩位北一女高材生相偕結束 生命的事件,就極具代表性。因為 IQ 高只能說是在智慧方面較具天 分罷了,並不代表能好好處理人生的問題。智力商數與大腦結構有關 ,情緒商數牽涉的範圍就更廣泛了。以目前醫學對腦部的了解,腦前 額(左、右葉)、杏仁丘或神經系統、內分泌活動……等,都與情緒 有關。通常外部資訊是經神經接收後,送至腦皮質,再由腦皮質釋出 正常的內分泌,但如果外部刺激太大,我們來不及消化、吸收,並做 出適當的反應,就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例如現今大家追求金錢遊戲, 股市幾個漲停板、跌停板就有人心臟負荷不了送醫急救,甚至就此一 命嗚呼,如果這些人懂得情緒管理,就能減緩衝擊,避免不幸的發生 。
情緒管理與情緒解讀能力
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很複雜的,股票只是眾多環境刺激中的一個小因素 而已,因此有必要在人與環境的關係上擴大研究範圍,並且去理解哪 些時候會發生哪一種種衝擊,如此就能提高自己預防衝擊的能力。關 於這方面的探索,EQ 理論可以有很大的幫助,它的論點是:一個人 要認識自己的優缺點和自己的情緒,要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 IQ 高的人不見得懂得這個道理,他往往不知道自己的缺點,自以為是, 於是不該搞政治的跑去選舉,不懂經營的跑去做生意,結果導致失敗 。 EQ 高的人就不會去做不適合自己的事,他們擅於管理情緒、懂得 與人為善,並能隨時激勵自己,尋求各種資源解決問題。但該生氣時 還是會適當宣洩,他的生氣恰到好處、正面而且有用;情緒對他們而 言是一種商品、動力,而非負面的包袱。 EQ 高的人並非只活在自己 的世界裡,他不僅能知道、能解讀別人的情緒,甚至有可能比對方更 了解對方。
每個人所透露的情緒訊息往往蘊含了其他的內在訊息與意義,有時候 外表看起來像在生氣,其實可能是在「要求」;看來雖然是要求,其 實又有準備要撤退的意思。好比太太撒嬌的「生氣」,如果先生不懂 ,真以為太太在發脾氣,就是「溝通不良」︱︱訊息的傳送和接收所 得的結果不一致,人與人之間的誤會於焉發生。因此,必須懂得解讀 人類千變萬化的情緒,才能了解他人情緒中隱藏的實質意義。
EQ 的高低往往決定了處理人際關係的優劣,EQ 高者能夠了解別人, 知道對什麼人要用什麼方法,更能恰到好處的把外界訊息引為己用。 這種人對外界充滿好奇、有自信、能自制,每分鐘都在與別人、環境 溝通,人際關係自然很好。相反的,EQ 低者只沈浸在自己的世界, 完全不顧別人的想法和感受,即使旁人已對他極度不滿,他也毫無知 覺,最後部屬叛離、家人求去,他還搞不清楚怎麼回事。因此人際關 係好,有領導力、能處處為人排難解紛、懂得自我激勵者,是高 EQ 的表現,EQ 高不見得 IQ 高,他不一定極端聰明,但他在處理問題 上卻能運作自如,因而能借力使力,逐漸把自己拉抬到高位上。除了 「解讀」能力,EQ 高者的「視覺」也和一般人不同,他能眼觀四面 、耳聽八方,細心、敏銳的觀察週遭環境。此外,最重要的就是他有 同理心︱︱能設身處地的替人設想。這種能力不是人人都有的,有些 人永遠用自己的情緒去定義別人的情緒,用自己的價值標準去定義別 人的價值標準,所以永遠不了解別人,因而憤世嫉俗。一個人是不是 具有「同理心」也許是天生的,但也可以學習、培養。
現在醫學很發達,有時藉外科手術可改變一個人的性格,使原本不快 樂的,轉變成快樂。還有一些抗憂鬱藥物可使人不沮喪,讓人整天洋 溢著快樂的情緒。從這些事情看來,情緒似乎可以藉由藥物加以管理 ,因此有人認為既然如此,我們何必再特別去學習呢?但是,真的這 麼簡單嗎?人生的問題是不是只有我和你、一加一等於二這麼簡單?
一般 EQ 理論只注重自己與腦部結構及與第二者間的關係,因此 EQ 理論還隱藏有一個大問題,就是它對人與環境的定義不清楚,對人與 環境的關係缺乏深入研究。關於這一點,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易經} ,反而做到了,{易經}可以說是中國式的 EQ 理論︱︱或者可以說 是 VQ 理論。

康有為找容乃公算命實錄

康有為找容乃公算命實錄
http://yijingsearcher.blogspot.ca/2015/01/blog-post_13.html
容乃公相談室

以下命理相談之紀錄,是一個為了便利說明而虛擬的個案研究 ---即現代流行
case study. 當事人未和容乃公會面過.但是本文談到當事人之生辰八字、
遭遇、時間、都有所本.既然本欄是以命相為主,讀者還是把焦點放在命理,
而不是真實故事才有意思.

   容乃公識 

個案名稱:興頭敗尾

相談者:康有為---戊戌政變之主角
相談時間: 民國四年 某月
地點:上海市靜安寺路 容乃公命相館
           
==================================================================
康有為(以下簡稱康):容乃公,我的一個妾不幸在今年一月十九日患猩紅熱而與
世長辭,我們感情很好,她的亡故令我痛不欲生.想請容乃公看看到底我的八
字是怎麼一回事?

容乃公(以下簡稱容):據我所知, 從前
參與政事,發起在北京考生上書皇帝要求政治改革,就是「公車上書」事件.
在當時,據說有叫蔣立言,號太乙子,的命相家算過命,說你在公車上書是「興頭敗尾」,
你會在己丑年十七歲中舉,而且他也預料中您
會中進士,而中進士後第三年戊戌年有殺身之禍.這些都已被他一一料中,您功名只到
進士, 最重要的是您果然和梁任公發動戊戌政變失敗,差點沒命.

有賢人告訴您的前程,一一印証了, 怎麼你不聽他的話還是搞起了戊戌政變呢?

:是別人好事拿我八字給太乙子算的,這事我不知道.至於戊戌政變是梁啟超
的同事去問的,我也全然不曉.當時以為是個穩定成功的事,沒想到失算了.
不過,今天我要問的不是以前這件事,而是想知道為什麼我的老婆那麼早死.

:你是肖馬的. 所以一生妻財旺.據乃公所知,您一生妻妾六房.

:這在命理上是什麼意思?

:這表示您妻財旺,因為您是春天生的,木以生火,火源源不絕.照說不至於剋
  ,或者說,不至於這麼早遇到喪妻運.其中有些奧妙要從命理來思考.主要是
  過世的配偶和其他的妻妾有許多不同之處.

您是水日生,照八字命理,是水命的人,生在戊午年,又行火運.水以火為妻,所以,
妻財很旺,但是命中的金氣受損,所以也不能有太美麗的愛情.偏偏在走金運時桃花
特旺,所以豔福不淺,被一個比你小三十三歲美貌又多才的小姑娘愛上了.
1907年丁未火最旺的年,是金火相照,是個桃花年,果然交了桃花運.


:我與何旃理的確是在1907 到美國訪問在舊金山演講時相識相愛而後成
  婚的. 我最後一次的婚姻是革新作風而完成的,這也証明我是個思想開明的
  保守派.

:因為您是在不同的大運時和最後一位老婆相合,所以她和您其他五位配偶
很多地方不同. 年輕時您是行火運,是財旺妻旺,但是在五十歲以後,走到金運了,
這時相結合的人會和以前的幾位不同. 在不同的運上,得到的情緣自然不同.

:這也算是命理的觀察嗎?

:沒錯.一個人在不同的運上,所得到的婚姻也不同.比如從前行火運,遇到
的老婆是在得財中得妻.走金運時,是同時得子,而且得到一個如花似玉的小老
,這是因名得妻.二者的來去在命運上顯現自然不同.而這所有的都是造化.

:的確沒錯,她和我相合時才十七歲. 而且一直生長在外國.像我這樣一 個在
故紙堆之生活的人,又是個保皇黨,   郤會被一個年輕貌美,完全受西方教育的
小姑娘愛上,連我當事人都還是中頭霧水. 恐怕連我們那位思想激烈的同鄉孫文
知道了也會說不可思議.

:其實您不但思想開明,而且也是開風氣之先的人.在學問上,您的思想
   的革命性遠比他要厲害得多了.

  當今能對未來中國的前途產生的影響的,無人能比得上您.主要就是您思想開明進步,
才會吸引何旃理這麼可愛的女子.

:
我是驚於她的才貌雙全,才愛上她的. 她通英法德中四國語言,對我以後的事業很有幫助.


:因為她和您相識是您開始走金運時,而不是走火運時,所以我們嚴格說來,
只是您的桃花運,兩人的關係就不能從夫妻來看.但是您生在乙卯月份,木神
太旺,是剋桃花的,所以這個愛情註定是不能有好的結果.而且這個愛情在遇到
金木相沖之年,一定有劫.您應該知道這今年份的五行是木旺的.而您又正
走到辛酉金旺之地.是大剋特剋的.

:,今年是乙卯年,把我的桃花合走了,難怪何旃理要因病而死.經乃公這麼一說,
   我真是恍然大悟, 原來一個人出生的月份也會造成緣份的分離.
  
:人的主要特質最容易從出生的月份看出.您出生的月份是乙卯桃花,才見文章
蓋世.可是也因為文章好,才會有這一段緣短的愛情.


:這麼說,我和何旃理註定只能有十年不到的姻緣?

:你最後一個老婆和其他老婆最大的不同是,除了她是在外國
娶的,而又是個才女,年齡又比你小得多.這在命相上是老配少,
「有妻如女」.從八字中看父女的關係也可以知道兩人的緣份.
 如果你和其他妻子緣好,那麼和這位來路不同的老婆就會有些問題.


:我粗通易經,也學過大六任,子平八字略知一二.但從未聽說這個理論.只是
   如今聽來似頗合理.

:今年是民國四年,歲次乙卯,是木旺之年,你的印星被合,這是晚輩受
剋的現象,所以年輕的小老婆病死了.


:我了悟了. 原來我命中的印星不明,也就是沒有做長輩的能耐.居然因此連照
   應一個年紀輕的小老婆的福氣也沒有.這是逃不掉的囉?

:除非您和何旃理結合之後不回國.您的八字氣太洩,一生註定要在天涯海角
  流亡.如果不回國搞政治,而在國外長居,很可以享受到一生真正的愛情,
  而且何旃理也不能和您在國內住.

:我們回國定居只一年,她就過世了.

:這和您回轉到國內發展很有關係.命中在國外奔波的人,一回頭,常會造成傷剋.


:
  
   說到剋字,在您的命中有特別的意義,因為您在篆刻方面的造詣,尤其是金石的研究,
   也是天下獨一無二,但是這也是註定何旃理要早走的原因, 因為您攻金石,印刻得太
   ,在相學上,就是「剋」()了印,所謂印,就是和有類似長少的關係.而命中
   有妻若女的何旃理就因而受累,您八字印少,單單一個庚金最怕受傷,這種命格的人
   是不宜搞篆刻的.

   從這一點來看,您一生之中也因而要剋傷晚輩.

:難道說天會篆刻的人都會剋人家不成?

:這不能以一概全,要看是那種命.不過像您「印」的氣太薄的
  還是怕刻得太過.如果做人不「刻薄」的話,也可以積到一些福氣給別人.
  格說來,您和何旃理有十年的姻緣,也是平日待人寬厚所積的福氣.只是可以再
  多加一點.否則也不至於在有今年喪妻之痛了.
  因為印星受刻,今年不但傷了妾,而且堂上也不寧,因為在您的命中,年輕的桃
 花和女性長輩都是在同時會受損的.

:可是一點都沒錯,真神奇.兩年前,家母大人才辭世的.

:當然,印傷也是不利子息的.

:果真如此,難怪,在早年,我曾經得到兩個男嬰,可嘆都夭折了.

:不過和何旃理結婚之後,因為印星高照,應該會得子才對.因為您八字少金,好在
   到中晚年走金運,不但桃花運來,而且也是子女運來了.

:這麼一說,全明白了.我果是在和何旃理結婚後第二年, 除了和何旃理生了一
   個男孩,也在同年和二太太梁夫人生了一個男孩.原來印星的作用有這麼大.
  
:不過您的印星太少,最好不要搞太多金石的東西,免得傷了金氣,否則以後
   還會有傷剋. 而且今年何旃理去世只是其中一個情況,在未來,
   您的金氣還是受損,恐怕晚輩會有血光傷剋之事.

:這麼說,我這一生當我的子息和晚輩都辛苦囉?!

:命學的玄妙在於從小處著眼,才可知幾鑑微.命學所說的比喻在內行人的眼光之
   下都是充滿含意的.比如太乙子蔣立言當初評您「興頭敗尾」,其實也說明了您其
他的許多事.比如妻妾之中最後一個是尾,是早死.而戊戌政變中您和梁啟超帶頭,
您們當頭的 自己事發了跑到外國避風頭,而跟你們
一同起事的六君子:楊銳、 康廣仁、 林旭、 譚嗣同、 楊深秀、  劉光第
被捉殺了,這難道不也是「興頭敗尾」嗎? 您命中是子午相沖,衝到了兄弟,所以
令弟康廣仁也成了六君子一.


:原來八字還可以扯到那麼多?

:當然.如果你仔細想想.可能這還會是一生中很重要的命格特色呢!

:這話從何說起?

: 貴八字傷官見官,不應在官場.反而令高足梁任公啟超君的官運
比你亨通,他在官場得意是說得通的.因為他命旺,而走官運, 所以官運亨通.
您和令高足梁任公啟超官運自是不可同日而語,他可是青出於藍,而勝于于藍.

:說得不錯,他和我都是保守派,可是一換了朝代,在宣統退位不出兩年,就被
 北洋政府請去當司法部總長和幣制局總長.而我郤在官場如此失意.當初自已也
 給自已看八字,相信是傷官傷盡,是從兒成格,一定大貴.沒想到郤看走眼了.

 :其實古今命學家談命理都愛看特別的格局,所以學算命的人也只會看特別格局.
    困所以讀書人學算命很少學得精的.其實不管命多貴,多特別,還是當普通格局
    反而看得清楚.當年您就是不拿自已當普通命格看,就是水命身弱,用金生水.
    您命雖然貴,七情六慾可是和任何人沒有不同的啊!

    梁任公啟超的命是旺,所以在官場得意也是合理的.
    照他的八字看,明後年他還要以文人掛劍,去當統帥
    的軍師呢.這不只是我容乃公算出來,普通的相命家也可以看出來.

:有這等事.他會作大官我不奇,會去掛劍帶兵,可是難以置信.

:他八字是丙午羊刃生的,羊刃特旺,,是主兵權.不過,水太少了,
   所以最多幹一兩年,意思意思.

:這可要讓他自已曉得.

:沒有用的,這些他老早就知道,但是他為了提倡新思想,對這些一概不信.
  以後還要為了這種固執吃虧.

:乃公是說會在政治上失敗?

:不止如此,而且和他身體有關.他的八字是火太旺,沒水,如果他不過勞,
   以後怕傷了腎元,要非常注意.而且在最近幾年,最好明哲保身.否則會連累到
   別人. 您也許有先見之明,可以引之為戒,因為您們師徒的命格也有幾些
   雷同,他以後的遭遇可能也是您要慎防的.

:乃公是否可以說明白一點.

:閣下一生敗在「興頭敗尾」四字,以後怕是重蹈覆轍,而您的八字是
   水命流於木,流太多,水就乾,所以也要守腎元.只要不迷風月,應該沒問題.
   而任公妻妾少,就怕教書,或公事過勞.

:關於風月,我這把年紀己沒啥戲唱了,但是啟超常寫文章熬夜,而煙酒不斷,
   有時也來個通宵的方城之戰,是相當嚴重的.


:我想少賣關子,直接說出來吧.你是當今天下最聰明的人、所以被稱為康聖人.
你的頭腦當然是天之所賜,可以以後可要注意「興頭敗尾」呀.

:謝謝乃公的指點.今天可是收穫良多. 對我的未來,還有什麼高明之見呢?

:您知道,易經最妙的是可以借題發揮.當年太乙子說您公車上書是「興頭敗尾」,
乃公可以從這四個字借題發揮一下,從這事可以料定您以後會不利於子息.這種比
喻對常人未必可以牽強附會,但是一命格是子午沖羊刃,而且是精銳太洩,以後
會剋到子女.既然您命怕水火沖,命中帶火的女子就得心了.

:談到火,我倒是想提一件怪事.我在1911辛亥年,也就是四年前,和何旃理生了
個女兒,是十一月生的.出生時,何旃理夢火入窗而生, 故起名同琰.我想她八字 
缺火,取名同琰也合易理.

:這是合乎取名的道理. 但是您最忌水火沖,所以不宜在水火上做文章,
   而且您的八字是以庚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庚金為首,火為尾,以火為名
   是敗相,不吉也.

:那麼我的身體狀況呢?

:還是興頭敗尾四個字.尾是後代,所以要注意和後代有關的病.

:比如說呢?

:比如生殖的器官,您的八字水太少,但是只要水暢其流,人要跑動,
八成就沒事.但是那天 人不愛動了,不像從前在國外跑,就得注意腎元.您的命是
「動則風流,靜則悲」 參透這句話,可化凶為吉. 別忘了水見木則流,
見土則至.以後見土,是您要千 萬小心的.

:請問何時見土.

:您今年才五十六.行辛運.到了七十歲是有五年是戌運.戌是土.過去戊戌年,
   天干地支都是土,您們師徒搞政變,怎能搞得起來呢?以後真不好再見到土了.

:還有其他的看法嗎?

:因為見土則止,所以那天您不愛動是就是開始有問題了.


:我將把這些話牢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