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2月 27, 2015
駁木蘭非漢人說
駁木蘭非漢人說 容乃公
楊典在他書中有女侵略者一文,其見解是來自很多學者對花木蘭為北魏
時的故事.這個說法,很有趣,但是未必可以把花木蘭是中國人心目中的民
族英雄一下子抹去:
1 女侵略者
吳藕汀《藥窗詩話》之「木蘭從軍」一則云:「一個女子參軍,自古
稀少,歷史上除了少數民族,很難找到。因此,只要提到為女人爭一
口氣,就不屑將侵略者借來一用」。又云:「像這樣一個侵略者的幫
兇,我們漢族人竟然把一篇侵略者頌揚自己有功之人的文字作為張本
(指《木蘭辭》),當做一個抵禦外敵的英雄來崇拜」。花木蘭的籍
貫模糊,而她所從之軍是北魏還是前秦,也不清楚。但有一點是肯定
的:她是來打中國的「女侵略者」,而絕非什麼「民族英雄」。中國
歷史上,大凡「民族英雄」最後都不得好死,而花木蘭戍邊十二年後
回鄉得以善終,這哪裡會是中國(漢人)的事。
註:花木蘭究竟是北狄還是漢人,歷來說法不一。如《河南通志》:
「隋木蘭,宋州人,姓魏氏。恭帝時發兵御戍,木蘭有智勇,代父出
征,有功而還」。有人說姓朱,有人說複姓木蘭,有人說是姓魏,不
一而足。明人馮夢龍在《智囊》中稱她是前秦人,而徐渭《四聲猿》
中則雲其姓花,名木蘭,父花弧(一說朱文祿),姐花木蓮,幼弟花
雄,母親姓袁。但無論如何,她是北魏人,北魏(鮮卑族拓拔氏政權
)與柔然之戰,與中原漢人關係不大,故花木蘭本身是個「外國鬼子
」。
乃公對此說不以為然:
1.《木蘭詩》中之戰事,當發生於北魏與柔然之間,照說她沒有參加過打漢人的
戰事。
《木蘭詩》產生的時代眾說紛紜,但據其最早著錄於陳釋智匠所撰的
《古今樂錄》,可證其產生之時代不晚於陳。詩中稱天子為「可汗」
,征戰地點皆在北方,則其產生之地域在北朝。詩中有「旦辭黃河去
,暮至黑山頭」,「但聞燕山胡騎聲啾啾」語。黑山即殺虎山,在今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去黃河不遠。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
共和國杭愛山。據此,《木蘭詩》中之戰事,當發生於北魏與柔然之
間。柔然是北方遊牧族大國,立國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間,與
北魏及東魏、北齊曾發生過多次戰爭。而最主要之戰場,正是黑山、
燕然山一帶。429年,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車駕出東道,向黑
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北史‧蠕蠕傳》,蠕蠕即
柔然。)
此詩收入《樂府詩集》的《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中,至唐代已
廣為傳誦,唐人韋元甫有擬作《木蘭歌》,可以為證。因此,學者們
大都認為,民歌《木蘭詩》產生於北朝後期。[1] [10]
2.說花木蘭為突厥族人,只能算是推想:
《內蒙古晨報》2009年10月14日第10版 作者:張昊文 原
題為:花木蘭是鄂爾多斯准格爾旗人.他認為木蘭是突厥族人.
日前,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史志辦楊玉銘根據民國年間編纂《綏遠通
志稿》,並查閱漢魏至隋唐有關征戰的記載,對照《木蘭詩》記述的
古地名考證現地名,認為花木蘭為隋代勝州屬地突厥族人,即今內蒙
古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境人。這個論文並沒有提到直接証明說花木蘭代
父從軍的木蘭是突厥族人,若果是,她到底出征打誰?
3.可汗不是胡人專利.漢人也可稱為可汗
《木蘭詩》中只見「可汗」不見「單于」。「單于」,為漢
代北方匈奴部落首領之稱,「可汗」則是隋唐時柔然、突厥等北方遊
牧民族首領之名。
漢人君主也稱可汗,但非自稱,
《樂府詩集‧木蘭詩》是漢字的成品,而且
唐朝貞觀四年,擊敗東突厥後,西域各國君主在長安尊唐太宗為「天可汗」,貞觀
二十一年滅薛延陀第二次在靈州被15部鐵勒諸部酋長尊為天可汗,其地位在
遊牧民族語義中比聖人可汗還高,「天」在突厥語中具有很高尚、有權力的含義,其後
在中亞掌權的突厥國王吐火羅葉護、石國吐屯王也稱唐玄宗為「天可汗」,在安史之亂後唐代宗也
被回紇人藥葛羅稱為「天可汗」
對於北魏陝人花木蘭,代父北征柔然還有待進一步考證。明代鄒之麟
著《俠女傳》說:「木蘭,花姓,陝人也」,北魏太武帝年間,替父
從軍,參加了北魏兵伐柔然的戰爭,屢建戰功。花木蘭家在陝西延安
城南萬花鄉,1984年,萬花鄉還修復了木蘭陵園。從地理方位考證,
木蘭代父出征的路線無大的偏差。
4.有人說《木蘭詩》
而木蘭的家鄉在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
,不能確認。因為《商丘縣志》引用《大清一統志》載:「隋恭帝
時,募兵戍北方,木蘭代父行,歷十二年,樹殊勳,人不知為女子」
。查閱《中國歷代紀年表》,隋恭帝楊侑在位僅六個月便禪讓於唐,
並無十二年之紀。
不過,可能她出征十二年中也發生在唐太宗時.十二年未必可以說大清一流志
的資料有誤.
木蘭為準格爾旗人之證據不足最主要是詩中用了胡騎一辭.沒聽說胡人自稱
別人為胡.把花木蘭說成胡人,光這個字就指明這是全然胡說
是隋將韋雲起討伐契丹的戰場。因此木蘭才能「旦辭黃河去,
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從木蘭行軍的地理方位考證,楊玉銘推斷出木蘭的家鄉在勝州附近啟
民可汗所屬牧地,木蘭買鞍馬鞭轡之城有東、南、西、北四市,便是
隋朝設置的勝州城,今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北的十二連城古城
遺址。當年人口眾多、市井繁華,盛極一時。《木蘭詩》後文「爺娘
聞女來,出郭相扶將」,也說明木蘭的家在勝州城內。至於詩中開篇
的「機杼聲」,再次驗證了木蘭的家離勝州城不遠,突厥人的遊牧生
產方式因勝州城漢族人的影響逐步漢化了。
楊玉銘以突厥人己經漢化,而有買馬鞭轡在東,南,西,北四市為隋朝設的
勝州城.這理論也很怪.
也許木蘭是漢化的胡人,勝州為胡地的建城.其實四市未必可以看成胡人
趕集.古時有市朝一夫,指市場的大小如一夫之地,即方百步,東西、
南北各長140 米左右 就是完全按照《周禮》的原則設計的.
清雍正元年(西元一七三二年)又由當時的諸羅縣分出
,設立一彰化縣,《台灣府志》就當時置縣之情形做了一簡單描述:
「半線街,分東西南北四市」。小小台灣彰化都可以有四市,不待隋朝
去化外特別建設成不胡不漢的商場.
由於文化落後,遊牧民族留下的典籍少得可憐。楊玉銘無法找到可以
佐證互見的實物。儘管如此,他依然堅持自己的推斷,花木蘭就是隋
勝州啟民可汗所屬突厥女子。隋煬帝大業初年(公元605年),啟民可
汗點兵助隋煬帝討伐契丹,花木蘭代父從軍。平定契丹後,跟隨煬帝
征伐高麗。大業十年(公元614年),高麗投降才班師回朝,花木蘭不
受策勳之賞,退伍回鄉,與家人團聚。
不過,就算楊玉銘的說法有理,也看不出花木蘭是個像楊典說的,一個
打漢人的鬼子, 最多她只是個打鬼子的女鬼.
中國歷朝有將近一半時間都不是漢人管的.問題是,從來,外來的政權在還沒
有入關,就己經努力漢化.這個事實不待史家去爭辯.而且其中漢化胡人多
于胡化漢人也是不爭的事實.有時,沒有全面漢化的胡人也有意無意以漢人
正朔自居.看京劇四朗探母就可見旗人要比漢人更漢.西太后自導的這出
京劇中,她無意把自己比為蕭太后,可是這個戲講的是漢人流落番邦的困境.
慈禧特別創造一個腳登「寸子」的旗鞋的蕭太后走外八字的 身段,而全戲番
邦的稱呼全然不忌.其實她也十足是個鬼子.
星期六, 12月 26, 2015
荷蘭漢學家高羅佩在渝期間交遊考
荷蘭漢學家高羅佩在渝期間交遊考
作者簡介:施曄( 1965-) ,女,江蘇人,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
院教授,博士,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小說研究。
施曄
( 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上海200234)
摘要:
高羅佩是名揚世界的漢學家,其漢學研究的核心宗旨是想成為一個建
功於時、吏隱於世的中國傳統型士大夫。為此,他不僅潛心於對中國
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的研究,而且廣交各界名士及文化精英,以期充
分融入中國士人階層。作者在廣羅文獻資料的基礎上,輔以高氏後人
及同事的回憶,以期揭開這段塵封的歷史,重現二戰時期高羅佩於陪
都重慶的交遊。
荷蘭漢學家高羅佩1畢生鍾情於中國古代士大夫文化,不僅醉心於琴
棋書畫及漢學研究,還熱衷於結交各界名士,詩詞唱和、琴瑟協律,
譜寫了一段段士林佳話。然而,對高羅佩在渝期間的交游情況,目前
國內學界一直無人能作較為詳盡的考證,主要原因是相關資料的欠缺
。雖然 2011 年 3 月剛出版的《大漢學家高羅佩傳》所引之高氏日
記有一些記錄,但因相關人士,如郭沫若、於右任、徐悲鴻等人的年
譜均失收他們與高羅佩的交往情況,因此該傳記有限的數據無法支撐
起具有說服力的考證。
所幸的是,筆者於 2011 年 8 月在荷蘭萊頓大學東亞圖書館訪得沈
尹默先生題籤的冊頁《巴江錄別詩書畫冊》及天風琴社成立紀念照、
天風琴社與渝都各界餞送荷蘭高芝台博士及水世芳夫人回荷紀念照、
二戰時期荷蘭駐華使館成員與中國官員合影照各一幀,還發現了一部
分題有款識的書畫及藏書,並走訪了高羅佩長子高惠聯教授及《大漢
學家高羅佩傳》的作者萬蓮琴2女士,獲得諸多珍貴資訊。筆者擬以
上述資料為線索,並結合高羅佩傳記及相關中外人士的年譜、回憶錄
及作品集,對高羅佩在渝期間與各界名士的交遊作一詳細考證。
高羅佩於 1943 年 3 月 15 日抵達重慶,〔 1 〕 (P98) 擔任荷蘭
駐華使館一等秘書。當時的重慶是抗戰正酣的中國國民政府的陪都,
盡管滿目瘡痍、物資匱乏,卻聚集了各界精英,這就給熱衷於結交中
國名士的高羅佩一個極好的契機:
「在重慶度過的歲月,對我在學術和藝術方面的研究,具有了不可估
量的價值。來自中國所有重大文化中心的最優秀學者和藝術家都聚集
在這裡,而因為實際上沒有其他娛樂,放鬆自己的主要活動是每天的
茶話會,以及就中國文化中任何想象得到的話題進行沒完沒了的交談
。」〔 1 〕 (P98 ~ 99) 據高惠聯回憶,他父親不願搬到安全係數
高的山上寓所,寧願住在市中心以便訪友及了解中國社會。
從 1943 年 3 月到 1946 年 4 月,高羅佩利用這 3 年時間參加了
重慶天風琴社,以琴會友、切磋技 117 藝; 並經常參加文學界、書
畫界人士的雅集,以文會友,交流字畫鑒賞、古董收藏之經驗,風流
余韻,傳播至今。
現將高氏在渝期間之交遊考述如下。
沈尹默
沈尹默 (1883 — 1971),原名君默,齋名秋明、匏瓜,號「東陽仲
子」,浙江吳興人。沈尹默不僅為現代教育家和詩人,還是一代書壇
巨擘,其書法古勁秀逸,深得二王神韻,民國初年就與於右任享有「
南沈北於」之美稱。1939 年,沈尹默因日軍侵滬西遷重慶,由此結
識高羅佩,過往頗頻。戴自中所編《沈尹默年譜》記載:
1944 年甲申年六十二歲《世界美術大辭典》主編,荷蘭駐中國大使
一等秘書,漢學家高羅佩,稱先生為「民間第一大書家」。並撰對聯
一副求教於先生。〔 2 〕 (P91) 而高羅佩日記對與沈的交往也有記
錄,如 1946 年 3 月 12 日的日記:
5 點和巴克曼3去了沈尹默 (知名書法家,古文字書寫領域專家 )那
兒,借了硯石。
這段君子之交因高羅佩調回荷蘭而不得不中止。
也就在當月,沈尹默題籤《巴江錄別詩書畫冊》4 (圖 1),並贈《
臨江仙》詞作別高氏夫婦:
圖 1 沈尹默題籤《巴江錄別詩書畫冊》新燕交飛渾未慣,輸他舞袖
輕盈。年年南陌復東城。一尊花下,長記別時情。麗日和風游更好,
朝來忘是清明。煙波江畔踏青行。春愁如草,已向岸邊生。
詞後題款曰: 右《臨江仙》詞一闋錄請芝台先生正之。落款「尹默」
,下鈐「東陽仲子」朱印。
此外,高羅佩家族收藏有多幅沈尹默書法作品,其中一幅抄錄了陸游
《北園雜詠》三首,上款題曰: 「高羅佩先生方家雅鑒」,下署「甲
申秋初尹默」,鈐「沈」及「尹默」印兩枚。
筆者還走訪了萊頓大學民族學博物館,該館收藏的高羅佩文物中有沈
尹默書法作品兩件,5其中一幅「樓依水月觀,門接海潮音」6的楹
聯有題贈芝台先生之上款。因該館大部分高羅佩藏品收於另一處庫房
,不對公眾開放,故筆者無緣親自過目,只能參照博物館網站7的相
關圖片,介紹收於該館的高藏沈尹默、馬衡、徐悲鴻等人的書畫作品
。
高羅佩與沈尹默之弟沈兼士也有來往,有高
氏日記為證:
1943 年 5 月 9 日: 早上在一把扇子上作畫,3 點半拜訪了沈兼士
教授,6 點回家。〔 1 〕 (P102) 沈兼士為我國著名的語言文字學
家、教育學家,與其兄沈士遠、沈尹默有「北大三沈」之美稱。
于右任
于右任 (1879 — 1964),別署「騷心」、「髯翁」,晚號「太平老
人」,陝西三原人。他早年追隨孫中山參加同盟會,後長年在國民政
府擔任高級官員,同時也是中國近代書法家及教育家,因首創「標准
草書」而被譽為「當代草聖」。
抗戰爆發後,國民政府各院部於 1937 年陸續遷渝。年逾六旬的監察
院長於右任也於次年抵達山城重慶。監察院是個徒有虛名的機構,作
為國民黨元老,於右任只是蔣介石裝點門面的牌子。
因此,在渝期間,他常與友人同道詩酒唱酬,揮毫潑墨,鼓琴抒懷,
其中當然少不了與高羅佩的交往。高羅佩在日記中說: 「我加入了幾
個文學協會,其中最重要的是『天風琴社』,在那兒我遇到了很多於
右任那樣的知名學者和像『信仰基督教的』馮玉祥將軍那樣的很有趣
的人物。」〔 1 〕 (P99) 筆者找到兩份資料證明高羅佩所言:
一是天風琴社成立紀念照。重慶天風琴社於
1946 年 1 月 13 日成立,主要成員合影留念,二排右三為於右任,
二排左三為馮玉祥,馮玉祥的左邊即為高羅佩。
二是高羅佩家族保留至今的於右任所贈楹
118 第 3 期上海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 年聯: 「看
山愛竹了公事,焚香掛畫似神仙。」楹聯上款題曰: 「高羅佩先生正
之」,署「於右任」,下鈐「右任」印。
馮玉祥
馮玉祥 (1882 — 1948),原名馮基善,字煥章,安徽巢縣人,民國
時期著名軍事家、愛國將領及民主人士。
馮玉祥與高羅佩的交往集中於 1943 至 1946 年間。當時,馮在重慶
的活動以督練軍隊、籌措抗戰資金為主,與重慶各界的交往非常廣泛
。除政治活動外,出身行伍的馮玉祥熱衷於參加重慶詩人、琴士、書
家的雅集,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
在重慶天風琴社成立的紀念照上,他恰好站在高羅佩的左側,兩人的
身高及威儀不分伯仲。馮玉祥是琴社的積極分子,據著名琴家楊清如
8回憶,「何老師在渝時父親組織了天風琴社,抗戰期間有古琴家徐
元白、馮玉祥,還有荷蘭人高樂佩9等琴友經常聚會彈琴,我每次參
加」。十故琴社餞別高羅佩夫婦的紀念照上當然也少不了馮玉祥,他
位於前排左四,而前排右五、左五分別為高羅佩及夫人水世芳 (圖
2)。
圖2 1946 年天風琴社與渝都各界餞送高羅佩夫婦回國
高羅佩家族收藏有馮玉祥的書法作品一幅:
「萬國睦,人民樂。既壽而康,承天之和。」上款題曰: 「羅佩先生
法家。」落款為「馮玉祥,三五年二十九日」。下鈐姓名印一枚。
此外,馮玉祥還於 1946 年 3 月 25 日手錄《詩經‧小雅‧鹿鳴》
中的詩句作為「羅佩先生賢夫婦回國紀念」,收在《巴江錄別詩書畫
冊》中。
馬衡
馬衡( 1881—1955 ) ,字叔平,浙江鄞縣人。
中國著名金石學家、考古學家和書法篆刻家,「工書、喜刻印、精鑒
賞,收藏書畫碑版甚豐」。〔 3 〕 (P148) 高羅佩常與馬衡、沈尹
默、王世傑等人切磋書畫鑒賞方面的心得,他也收藏了不少馬衡的墨
寶及印章,如有上款題贈芝台先生的楹聯「樂不在聲而在道; 德不在
手而在心」□瑏□等。對高羅佩收藏的許多古籍字畫毀於兵燹,馬衡
深感惋惜,為此給高羅佩的書齋題名「猶存庵」,並識曰: 「芝台先
生酷愛吾國文化,所收書籍文物半成劫灰,幸宋琴等攜以自隨,猶得
無恙。因號所居曰猶存庵,屬為題額即希。」以此說明書齋得名「猶
存庵」的緣由。
此幅書法作品現為高羅佩子女收藏。
在《巴江錄別詩書畫冊》中,馬衡題「游於藝」三字贈送給高氏夫婦
,並識曰: 「芝台先生以荷蘭外交家而精研謹學,好古敏求,多才多
藝,博雅士也。今將偕其夫人歸國,題此贈別藉留別後之思。」署名
「叔平馬衡」,下鈐姓名印一方。而在天風琴社送別高氏夫婦的紀念
照上,馬衡位在高羅佩之後。
郭沫若
郭沫若 (1892 — 1978),原名郭開貞,字鼎堂,祖籍福建汀州寧化
。郭沫若是中國新詩的奠基人之一,中國歷史劇和唯物史觀史學的先
鋒,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及社會活動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
曾任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
員會主任等職。
抗戰時期,郭沫若於 1938 年 12 月抵渝,〔 4 〕 (P411) 擔任國
民黨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一職,後改任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郭
沫若在重慶期間非常活躍,廣泛團結文化界進步人士從事抗日救亡活
動。但是《郭沫若年譜》及《郭沫若在重慶》等書均未提及他與高羅
佩的交往。然而雁過留聲、人過留痕,以下是郭沫若與高羅佩交遊的
證據:
一是《大漢學家高羅佩傳》作者之一巴克曼回憶說: 「雖然我在學術
上絕對是個新手,但他 (指高羅佩 )還是把我介紹給了他的幾個學者
和藝術家朋友。他們當中只有一位我在很久以後,即在 1962 年,在
北京又重新遇見,他擔任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很高的職位,其中之一的
職位是中國科學院院長。他就是著名的文人、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和
馬克思主義者郭沫若。當時,在重慶時,他 119 施曄: 荷蘭漢學家
高羅佩在渝期間交遊考一邊用意味深長的目光看著高羅佩的印章和古
書,一邊勸我不要只研究古代中國,而主要應該研究新中國。」〔 1
〕 (P123) 二是《巴江錄別詩書畫冊》中郭沫若的題詩:
五年戎馬亦棲遑,秋菊春荼取次賞。
澤畔吟余星殞雨,夷門人去劍橫霜。柔
荑已折傳香海,蘭佩空捐憶沅湘。屹立
嶙峋南岸塔,月中孤影破蒼茫……
冊頁上款識雲: 「芝台先生雅正,書以志別。」下署: 「丙戌春日,
郭沫若。」
郭沫若在此錄了兩首詩,前一首為寫於 1942 年 4 月 1 日之《偶成
》,後一首為作於 1941 年 7 月 16 日之《和老捨原韻並贈三首》
之第一首。□瑏瑢在此郭沫若合二為一,題寫於冊頁贈別高羅佩。華
東師範大學蘇淵雷教授的年表也記載了 1946 年 3 月郭沫若、田漢
等人題詩送別高羅佩之事:
荷蘭駐華大使館一等秘書高羅佩博士參觀缽水齋招飲,郭沫若、田壽
昌等人同座,即席題詩送高羅佩。□瑏瑣三是在天風琴社與渝都各界
送別高氏夫婦的照片中,郭沫若位於後排左一。
田漢
田漢 (1898 — 1968),原名壽昌,湖南長沙人。田漢是中國現代戲
劇的奠基人,同時又是著名的詩人、小說家、歌詞作家、文藝批評家
和社會活動家。
抗戰開始後,田漢作為中國文藝界的骨幹人物奔走各地宣傳抗日,創
作了大量抗日歌曲和劇本,並且親赴戰地勞軍,同時擔任由郭沫若領
導的國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廳第六處處長,掌管藝術宣傳,輾轉於武漢
、重慶、桂林、貴陽、昆明各地。
《田漢年譜》〔 5 〕雖未提及他與高羅佩的交往,但記載了他由昆
明抵達重慶工作的確切時間,即 1946 年 2 月 10 日,這便為他與
高氏的短暫交往創造了可能。上文已提及高羅佩與郭沫若、田漢等人
於缽水齋雅集及郭、田題詩送別高氏夫婦之事,《巴江錄別詩書畫冊
》中田漢的題詩為:
細雨微波清水河,堤邊柳下覆車多。
後車不引前車鑒,故轍依然可奈何。
下署「大軍西遷舊句錄答芝台先生並以贈別,田
漢」。該詩寫於1937 年,題為《經清水河》,收錄
於《田漢全集》第十一卷。
另外,在天風琴社送別高羅佩夫婦的紀念照中,田漢位於第二排右四
。
徐悲鴻
徐悲鴻 (1885 — 1953),江蘇宜興屺亭橋人,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
奠基者,傑出畫家和美術教育家。
高羅佩日記記錄了他與徐悲鴻在渝期間的交往:
1945 年 2 月 10 日,早上和楊大鈞一起在公園裡散步。很晚吃午餐
。與大鈞一起訪問了潘天壽的美術學校,然後在學校裡拜訪了徐悲鴻
。〔 1 〕 (P116) 而徐悲鴻也有水墨畫馬之作贈於水世芳,現藏於
荷蘭民族學博物館。此畫的上款為: 「世芳夫人清賞,卅五年歲始。
」署名「悲鴻」,下鈐「徐」印。
許世英、王芃生
許世英 (1873 — 1964),字靜仁,號俊人,晚號雙溪老人,安徽秋
浦人。他是清末民國間重要政治人物,1936 年任中國駐日本大使,
抗戰爆發後奉召回國,任職於內政部、行政院等部門,1950 年去台
灣。
王芃生 (1893 — 1946),湖南省醴陵縣 (今醴陵市 )人,國民政府
重要官員,外交和對日情報工作專家。
許世英、王芃生與高羅佩是多年的老朋友。
早在 1936 年高羅佩於荷蘭駐日大使館開始他的外交生涯不久,他就
拜訪了中國駐日大使許世英。
在日記中他描述許世英道: 「一位瘦小的老先生,是精明的中國學者
的完美典範,在清朝晚期就已經出名了。」〔 1 〕 (P47) 許世英在
《明末義僧東皋僧師集刊》中亦回憶與高氏相識的經過說: 「余於二
十五年春奉使日本,遇於江戶,嘗在雪樓與芃生共座講道論詩。」〔
6 〕許世英指定公使館三等秘書孫湜給高羅佩講中文課,兩人因而亦
成至交。而時任公使館參贊的王芃生是日本問題專家,與高羅佩交往
亦相當頻繁。
1943 年,他們在渝重逢,「我在東京結識的中國大使許世英,現在
擔任國民政府要職,他原來的參贊王芃生現在是位將軍,領導外國情
報部的工作。由於我們在東京時就是老朋友了,所以現在的合作可以
說是親密無間。他在中國被日本占領 120 第 3 期上海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 年區裡有一個非常好的間諜網路,對那兒的
情況熟悉得令人吃驚,我由此受益匪淺。除此之外,他對日本占領的
荷屬東印度的形勢也特別了解」。〔 1 〕 (P98) 許世英對他們在重
慶的相逢亦喜出望外: 「翌年羅佩游吾國,益精漢學,並獲古琴以旋
,今者同為抗戰,從其使者以來渝州,讀其編輯,誦其敘言,益見其
德業之日以進修也。」□瑏瑤許世英還是天風琴社的成員,琴社成立
及送別高羅佩的紀念照上都有他的肖像,前一張照片他位於於右任左
側,而後一張他位於婁翁克□瑏□左側,可見重慶期間他與高羅佩的
交往頗為頻繁。
而高羅佩與王芃生的關係除詩文同好外,亦是合作夥伴。當時重慶因
戰爭需要聚集了一批日本專家,「高羅佩、比爾‧阿克爾和其他的一
些人屬於這個圈子,他們在盟國情報機構裡擔任職務,他們經常聚會
,定期與王芃生聯繫」。〔 1 〕 (P117) 王芃生還是高羅佩和水世
芳愛情的見證人。
1943 年 9 月 11 日高羅佩與水世芳訂婚,三天後他們在王芃生家度
過了中秋節:
6 點王芃生的汽車來了,接了世芳,然後接了比爾‧阿克爾等。因為
是中秋節,在王芃生家裡進行了賞月聯歡。〔 1 〕 (P104) 王芃生
亦描述當日的聚會雲:
頃者中秋佳夕,月明人靜,承偕其未婚妻水世芳女士與美國東方學者
艾維廉博士翩臨茅舍。嘉陵江畔,瓜果清供,君鼓宋琴,艾吹鐵笛,
引吭高歌,賡相酬唱,管弦既協,逸興遄飛,七載以來,無此清福。
□瑏□ 1943 年 12 月 18 日,高羅佩與水世芳在重慶基督教思恩堂
舉行婚禮,王芃生夫婦贈對聯「華國芳荷被懷琰,高山流水鼓鳴琴」
以賀「芝台先生、世芳女士花燭之喜」,王妻鐘賢英還是這對新婚夫
婦的介紹人之一。水世芳回憶說: 「王先生 (指王芃生 )在東京已經
很熟悉我的丈夫,在重慶他作為中國外國情報部門負責人,幫助了我
們通過『地下管道』,把我父親對我們婚姻的認可轉達到重慶。」〔
1 〕 (P106) 1944 年 9 月,高羅佩第一個兒子威廉出生。11 月 1
日,兩夫妻在埃維拉爾德陸軍上校家舉行了化裝舞會慶賀孩子滿月,
王芃生夫婦等 40 位賓客參加了舞會。〔 1 〕 (P115) 王芃生常去
高羅佩家作客,在水世芳的記憶中,他是個身材魁梧、性格開朗的人
,他和高羅佩常用日文交談,「他們的話我聽不懂,他們當然常常要
討論政治秘密。」〔 1 〕 (P117) 王世傑王世傑 (1891 — 1981),
字雪艇,湖北省崇陽人。他是我國著名法學家,國立武漢大學首任校
長,還歷任過民國教育、宣傳、外交部長等要職。
抗戰期間,王世傑隨國民政府遷往重慶,擔任國民政府外交部長等要
職,是蔣介石政治決策的主要參與者。除繁忙公務外,王世傑熱愛字
畫收藏,據王世傑之女王秋華回憶: 「父親是在遷居南京後開始收藏
我國古字畫,並漸漸對字畫培養出幾乎如癡如迷的酷嗜。抗戰期間大
家日子都過得很苦,但是父親只要稍有餘款,就用來買字畫……父親
有一個圖章,上刻『雪艇王世傑氏為藝林守之』,這枚章只蓋在他認
為最珍貴的字畫上。」〔 7 〕王世傑外交部長的身份及其對古代字
畫的愛好,使他與高羅佩有了相交的契機。高羅佩在 1943 年 5 月
12 和 18 日的日記中分別記載道:
12 點半王世傑和馬衡來吃午餐,繼續交談到 3 點,4 點拜訪了葉秋
原,談到了 6 點。買了硯石。
王世傑來觀看中國卷軸畫。〔 1 〕 (P102) 可見他們常在一起鑒賞
字畫古董。對此,王世傑日記也有記載:
午後荷蘭使館高羅佩 R . van Gulik 君來予郊外寓地閱予所藏書畫
及銅器。
此君似有語言學天才,其漢文僅在日本學習若干年,居然能作草書,
能作篆刻。
( 民國三十二年八月八日) □瑏瑧
王世傑該日日記所載恰與高氏日記吻合:
8 月 8 日: 3 點王世傑派他的汽車來了。到他家去了,在那兒喝茶
並欣賞畫作。〔 1 〕 (P104) 王世傑與高羅佩不僅是書畫同道、外
交界同僚,還是高羅佩和水世芳的介紹人□瑏□,可見他們在渝期間
過從甚密。
章士釗
章士釗 (1881 — 1973),字行嚴,筆名黃中黃、爛柯山人、孤桐等
,湖南長沙人,著名作家、律師、教育家和政治活動家。
121
施曄: 荷蘭漢學家高羅佩在渝期間交遊考
抗戰爆發後,章士釗於 1939 年 2 月由香港赴渝,並在國民參政院
擔任參政員,與張君勱、張瀾、陳獨秀、毛澤東、周恩來、於右任、
沈尹默、杜月笙等政、商、文化界名人廣有交往。然章士釗與高羅佩
交往的記載卻並不多,目前能找到的唯有《巴江錄別詩書畫冊》上章
士釗的贈別小詞《臨江仙》:
未必不來人竟到,笑言依舊愔愔。
案頭殘墨便摹臨。書家垂顧藉,揮灑各成林。記得文官花發日。主人
詩思難禁。城門垔此日又紅侵,一年同入蜀,輸是酒杯深。
詞後識曰: 「右臨江仙一闋錄奉,芝台、世芳賢伉儷同賞。」落款:
「丙辰三月同客渝州,孤桐章士釗。」
徐元白、徐文鏡徐元白 (1983 — 1957),號原泊,別署原白,浙江
臨海人,善詩文、書、畫,工山水及蘭,尤精古琴,能譜曲、斫琴。
他與弟徐文鏡幼年受其父徐月秋 (琵琶、古琴名手 )熏陶,愛好文學
、藝術、音樂。
後徐氏兄弟拜清末浙派大琴家、杭州雲居山方丈大休上人為師,盡得
浙派精髓,被譽為現代浙派琴家的代表。
徐文鏡 ((1895 — 1975),別署鏡齋,元白弟,著名書畫篆刻家、現
代浙派古琴大師,晚年定居香港。
抗戰時期,元白、文鏡流亡重慶,得遇高羅佩,並與章士釗、沈尹默
、馬一浮、張大千、齊白石、傅抱石、馬衡、商承祚、董作賓等藝術
名流來往頻繁。
1943 年,元白、文鏡與楊少五、查阜西、於右任、馮玉祥、裴鐵俠
、胡瑩堂、高羅佩等人在重慶組織天風琴社,元白任社長,他們經常
切磋琴藝、相互砥礪。天風琴社成立紀念照上,元白位於前排右一,
高羅佩位於二排左二; 天風琴社送別高羅佩夫婦的紀念照上,徐元白
則位於前排右三。
而在《巴江錄別詩書畫冊》中,徐氏兩代三人作畫贈別。徐元白作山
水畫「巴江送別」,題詩曰: 「高閣臨江渚,孤帆去碧空。離情與別
意,都在畫圖中。」上款識雲: 「芝台社兄偕世芳仁嫂由渝都返荷蘭
,天風社友設餞於隱園,各有題贈,因作此圖綴詩慰別。」落款為:
「中華民國三五年春徐元白寫意。」下鈐「臨海徐氏」及「徐元白印
」。
又畫夫妻蕙一幅,題曰: 「芝台賢伉儷,春暖返鄉去。別後長相思,
留贈夫妻蕙。」識曰: 「巴山送別芝台、世芳作,徐元白。」識語下
鈐「徐」及「元白」
印兩方。徐文鏡則作國畫「手揮五弦目送飛鴻」,識雲: 「芝台先生
賢伉儷歸國作此贈之。」落款:
「丙戌上巳鏡齋徐文鏡於渝州。」下鈐「徐文鏡印」
及「鏡齋」。
徐元白之子,11 歲的徐匡武亦作國畫一幅,畫中一人一琴,頗具古
風。署「徐匡武,十一歲畫」,並鈐「徐」印一枚。
另據陳之邁《荷蘭高羅佩》一文記載,1967 年初,高羅佩去柬埔寨
訪吳哥窟,返途經香港拜訪了琴友徐文鏡。高羅佩還將 1951 年寫給
徐文鏡的一首詩抄錄給陳之邁〔 8 〕:
漫逐浮雲到此鄉,故人邂逅得傳觴。
巴渝舊事君應憶,潭水深情我未忘。
宦績敢雲希陸賈,游蹤聊喜繼玄奘。
匆匆聚首匆匆別,更泛滄浪萬里長。
這是高羅佩傳世的極有限的詩作之一。
此外,高羅佩家族還收藏有徐氏兩兄弟之畫作。徐元白有「蘭花圖」
題詩曰:
手培蘭蕊兩三栽,日暖風和次第開。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
下識「芝台大方家屬寫,乙酉春弟元白」。下鈐姓
名印。徐文鏡則在其山水畫上題詩曰:
天風浪浪,海山蒼蒼。
一別萬里,長無相忘。
詩後款識曰: 「荷蘭高羅佩博士深浚學善,右琴相與,結天風琴社於
渝,過從甚歡,茲將攜眷言旋,因寫斯圖以示憯別,並乞教正。」落
款為「丙戌花朝臨海徐文鏡記」,下鈐姓名印。
荷蘭萊頓大學東亞圖書館高羅佩特藏室中還
存有徐文鏡《西湖百憶》□瑏瑩一冊,扉頁題有「高羅佩先生教正」
七字,下署「徐文鏡敬贈」。此書有徐文鏡丙申「西湖百憶自敘」及
丁酉序,應出版於 1957 年左右,故亦能證明離開重慶後高羅佩與徐
文鏡仍有交往。
楊少五、楊大鈞
楊少五 (1894 — 1959),四川重慶人,著名蜀派琴家,家藏唐、宋
、元、明、清各代古琴二十余床。〔 9 〕 (P106) 楊大鈞 (1913 —
1987),河北保定人,著名琵 122 第 3 期上海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
社會科學版 )2012 年琶演奏家和音樂教育家,長期從事音樂教育工
作,曾創作有琵琶曲《蜀道行》、《巴山夜雨》,二胡曲《步月吟》
、《雙鶯對語》等名曲。〔 10 〕 (P133 ~ 134) 高羅佩日記記載
了其在渝期間與楊少五、楊大鈞的交往:
1945 年 2 月 9 日: 9 點半與梁在平和楊大鈞一塊兒去了北岸,散
步去楊少五的農莊。12 點半抵達那兒,吃了午餐,與楊少五和石紹
夫老先生一起彈奏古琴和琵琶。
1945 年 2 月 25 日: 11 點楊少五和楊大鈞來了,一起乘車去了楊
少五的家,在那兒舉辦了盛大的午餐會,以慶賀天風琴社成立。下午
是彈奏音樂度過的,吃晚餐後欣賞燈籠。〔 1 〕 (P116) 此外,英
國漢學李約瑟在他的游記中也記載了高羅佩與楊大鈞的交往:
(1944 年 12 月 1 日 )與高羅佩夫婦共進晚餐……楊大鈞先生也在
座,他吹奏了笙,這是一種多管集合而成的樂器。〔 11 〕 (P252)
在天風琴社成立紀念照及送別高羅佩夫婦的合影中,楊少五分別位於
前排左一及二排右七。
而在《巴江錄別詩書畫冊》上,楊少五贈詩一
首曰:
圭璋深聞望,萬里識君遲。
傾聽龍唇響,翻慚驥尾隨。
時清懷故國,恨別賦新詩。
揮手鯨波去,停雲無限思。
上款識曰: 「芝台、世芳賢伉儷行將歸國,賦此相贈聊為別後之紀念
雲耳。」下款為: 「民國三五年春,學弟楊少五。」下鈐「少五」印
。
李約瑟、畢鏗
李約瑟 (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 1900 — 1995),
英國近代生物化學家、科學技術史專家,以研究中國科學史著稱於世
,被譽為「當代利瑪竇」,其七卷本《中國科學技術史》填補了西方
漢學研究的空白。
1942 年秋,李約瑟受命於英國皇家學會前往中國援助戰時科學與教
育機構,他於 1943 年 3 月抵達重慶,並於 6 月建立中英科學合作
館,由此結識了包括高羅佩在內的大批學者及科學家。李約瑟把與高
羅佩的交往記載在他的游記中:
1944 年 12 月 1 日,重慶。與高羅佩夫婦共進晚餐。看到了他保存
的有 850 年歷史的中國古琴———七弦琴,木頭部分因年久而發出
優美的光澤。還有兩位彈琴的先生在座。中國航空公司的張先生以古
典風格彈奏古琴,他會制作並吹奏笛子; 舒先生則以現代風格彈奏古
琴,他也會制作古琴。張、舒兩位先生以及高羅佩本人高雅的演奏真
是使人美不勝收。〔 11 〕 (P251 ~ 252) 李約瑟與高羅佩在重慶
還經常參加當地文人的雅集。學者蘇淵雷在重慶創辦的「缽水齋」書
店成為當時陪都文化名人的沙龍,「 (缽水齋 )搬到重慶之後有美國
特使馬歇爾,郭沫若、沈尹默、汪東、田漢、高二適,英國李約瑟博
士,荷蘭漢學家高羅佩……尤其是兩位洋漢學家都能讀古文,寫文言
文,普通話、四川話都能講,後來《中國科技史》、《中國古代房內
考》等煌煌大著問世,影響深遠」。□瑐琉蘇教授還回憶道: 「 (缽
水齋 )重點舉辦文化交流、圖籍出版、學術座談、書畫展覽。在此期
間,英國李約瑟、荷蘭高羅佩二博士數與接席。」〔 12 〕 (P168)
此外,兩人在漢學研究方面也相互提攜。如高羅佩在《秘戲圖考》對
中國道教房中術有過誤解,認為這是對女性的一種「性搾取」 (
sexual vampirism) 。李約瑟糾正了他的看法,認為從中國家庭制度
的背景看,古代房中術總體來說是有益於兩性關係和提高婦女地位的
。〔 13 〕 (P145) 畢鏗 (Lawrence Ernest Rowland Picken,
1909 — 2007),英國動物學家,劍橋大學教授。
1944 年 9 月隨英國議會科學使團來到重慶,在聽過古琴大師徐元白
的演奏後,他迷上了中國古琴,並開始終其一生的唐朝音樂研究,有
《唐宮遺音》等專著存世。
據畢鏗回憶: 「我到重慶當天,高羅佩夫婦為幾位中國音樂家、李約
瑟夫婦和我安排了一個午餐會,梁在平、查阜西和徐元白都到了……
」〔 14 〕 (P9) 畢鏗買了古琴,成為徐元白的弟子,並加入了重慶
天風琴社。1945 年初,他前往成都沙堰山莊拜訪古琴家裴鐵俠,「
高羅佩給我寫了介紹信……拜訪裴鐵俠時,高羅佩托我完成一項 123
施曄: 荷蘭漢學家高羅佩在渝期間交遊考使命: 他交給我一部《莊周
夢蝶》古琴譜,讓我請裴老先生加注節拍符號。這份琴譜是高羅佩用
他那一手典雅工整的楷書親筆抄就的。幾個月後我收到裴的回信,信
封內夾著高羅佩托我帶去的手抄本。他說他很抱歉不能給琴譜加注,
因為他從未從老師那裡學過這首曲子」。□瑐□出於對中國古典音樂
的共同愛好,畢鏗與高羅佩在重慶結下了一段「琴緣」。
查阜西、梁在平
查阜西 (1895 — 1967),名夷平,字阜西,號鎮湖,江西修水人,
著名琴家。1936 年,他同彭祉卿、張子謙等人分別於蘇、滬兩地創
建今虞琴社,並主編《今虞》琴刊。抗戰時,於昆明、重慶、成都結
識裴鐵俠、管平湖、胡瑩堂、喻紹澤等多名琴人。
梁在平 (1900 — 2000),河北高陽人,著名琴家,尤工於古琴、古
箏與琵琶。1949 年後移居台北。
抗戰期間,梁在平抵渝,「入『天風琴社』,得益於徐元白、徐文鏡
,並結識荷蘭及英籍漢學家高羅佩與畢鏗等人」。〔 10 〕 (P118)
而查阜西早已名揚琴界,與徐元白等人相交多年。高羅佩日記及畢鏗
回憶錄都提到了他們兩人與高氏的交往。□瑐瑢此外,據《金陵訪琴
》一文的篇末小記記載:
「老人 (張充和 )向我憶起 1940 年前後的重慶時代,查阜西和荷蘭
漢學家高羅佩常常一同切磋琴藝,她就在一旁聽琴、學琴,並曾與高
羅佩、查阜西一同登台獻藝———她唱昆曲,他們彈奏古琴。」〔
15 〕 (P48) 萊頓大學東亞圖書館藏有高羅佩收藏的《今虞》琴刊一
冊,扉頁題曰: 「芝台先生教正,查鎮湖敬贈。甲申長至日於陪都。
」下鈐「查鎮湖印」。
該圖書館還收藏有梁在平所編之《擬箏譜》一冊,此書是梁在平贈給
查阜西,查再轉贈高氏的。扉頁題有兩人的贈語,分別為: 「阜西我
兄指教。弟在平贈於昆明。二十八年三月二十七日。」下鈐姓名印一
枚。「甲申臘月十八日自昆明付郵轉贈芝台社兄。查阜西識於遠遊前
五日。」
鈐印「阜西」。甲申為 1944 年,查於 1945 年赴美考察,故有「於
遠遊前」云云。
由此可見,高羅佩與查、梁兩位琴家的交往相當密切,多與切磋琴藝
、贈送琴書有關。
甘濤
甘濤 (1912 — 1995),字漢波,江南笛王甘貢三次子,傑出的二胡
、京胡演奏家和指揮家,享譽海內外的江南絲竹大師。
甘濤與高羅佩交往的資料鮮見,目前僅存高氏家族收藏的一副楹聯,
是甘濤為高羅佩新婚准備的賀禮:
鳳凰于飛梧葉秋風喜顧曲,
琴瑟協律高山流水締知音。
楹聯前識上款「羅佩先生、世芳女士結婚志喜」,落款「弟甘漢波敬
賀」。此聯不僅祝願高氏夫婦鳳凰于飛、琴瑟和協,而且也暗含作者
與高羅佩的知音之誼。
陳其采
陳其采 (1880 — 1954),字藹士,號涵廬,浙江吳興人。他長期任
職於國民政府銀行界,曾兼任立信會計專科學校董事長兼校長,1949
年赴台。
抗戰期間,身為總統府國策顧問的陳其采隨國民政府西遷重慶。他與
高羅佩交往的具體經過不詳,但高氏家族藏有陳其采所贈楹聯一對,
上聯為: 「枕邊書卷有餘味」,上款識「芝台先生屬書東皋禪師聯句
」,下聯為: 「徽外琴聲妙入神」,落款「民國第一乙酉冬陳其采」
。鈐「陳其采」及「涵廬」印兩方。
葉秋原
葉秋原 (1907 — 1948),原名葉為耽,字秋原,筆名林竹然、凌黛
等,浙江杭州人,著名法學家、人類學家和記者。因英年早逝,故關
於他的傳記資料罕見。
筆者從高羅佩日記中捕捉到一些蛛絲馬跡,如上文已提及高氏 1943
年 5 月 12 日的日記記載拜訪葉秋原事。另外《大漢學家高羅佩傳
》也提到 1943 年 6 月高羅佩結識水世芳後,常去葉秋原夫婦家作
客,高羅佩從葉家了解到世芳的家庭及教育背景。〔 1 〕 (P104)
此外,陳之邁《荷蘭高羅佩》附錄之一,方豪的《續談荷蘭高羅佩先
生》一文也提及: 「他 (指高羅佩 )和秋原是由談書法、談刻印、談
文學而結交的。秋原在藝文方面的興趣很廣,擅英文,時任立法委員
,曾在香港為孫哲先生所創辦的英文『天下』雜誌協助編輯。」〔
16 〕 (P63) 124 第 3 期上海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
2012 年吳國楨吳國楨 (1903 — 1984),字峙之,湖北建始人,國民
政府重要官員,赴台後因與蔣家父子政見不一,被開除國民黨黨籍。
1984 年 6 月病逝於美國。
1938 年 10 月,武漢淪陷,時任漢口市市長的吳國楨調任重慶市市
長。其辦事認真、不講人情的作風深得蔣介石信任。「 1942 年,吳
國楨任外交部政務次長,兼任蔣介石侍從秘書,負責接待外國高級官
員。」〔 17 〕 (P432) 這為他結識高羅佩創造了契機。在荷蘭駐華
大使館拍攝於 1943 年 4 月 23 日的合影中,吳國楨位於前排右二
,他的右邊兩人分別為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和荷蘭大使婁翁克,高羅佩
位於後排左三。
而高羅佩日記也記載了他與吳的交往:
2 月 23 日: 7 點半在吳國楨家吃晚餐,在康先生家裡與中國藝人跳
舞,彈奏古琴。〔 1 〕 (P116) 洪陸東洪陸東 (1893 — 1976),浙
江黃巖人,國民政府司法界重要官員。1949 年初赴台,同年秋辭政
務次長,隱退執教東吳大學,主講中國文學。
有關高、洪交往的線索,目前發現洪陸東贈高氏楹聯一副、書兩冊及
《巴江錄別詩書畫冊》上的一首詩。楹聯雲:
雲影匯方塘魚游天上,
竹蔭浮短榻人臥雪中。
聯前上款題「芝台吾兄雅屬」,聯後落款「洪陸東」
並鈐姓名印。
另,洪陸東贈高氏《易培基等侵佔故宮古物
案鑒定書》上下兩冊,內封題曰: 「芝台吾兄存查,
洪陸東奉贈。」下鈐「陸東」印。
此外,洪陸東在《巴江錄別詩書畫冊》中抄錄宋人石介《泥溪驛中作
》詩贈別高羅佩,並識曰:
「芝台博士偕世芳夫人歸國書此話別,洪陸東。」
下鈐姓名印一方。
陳之邁
陳之邁 (1908 — 1978),筆名微塵,廣東番禺人。他長年活躍於國
民政府外交領域,精通英、法、德語,雅好京劇書畫,收藏廣博。
陳之邁與高羅佩不僅是工作夥伴,而且是詩文書畫同道: 「我和他在
戰時重慶相識,相交二十四年,中間曾兩度為外交同事,可惜時間都
是那麼短暫。」〔 16 〕 (P57) 1947 年,陳、高各以駐美大使館參
事身份相遇於華盛頓,「我們相別三年,異地重逢,頗有他鄉遇故知
之感。在這個時期,我們交往很密,雖則我們的工作都很繁重,不易
找到時間長談。那時他以其所著《琴道》一書見贈,並蒙親筆題識」
。〔 16 〕 (P15) 1966 年秋,18 年未見的他們又相遇於日本東京
,久別重逢,歡洽異常,過從甚密。
高羅佩去世後,陳之邁協同荷蘭駐日大使館參事傅立思 (W . Ch .
E . A . de Vries) 夫婦共同整理、收檢、裝運了高羅佩的遺物,
並撰寫了第一本高羅佩傳記《荷蘭高羅佩》。
程獨清
程獨清 (1894 —?),字蜀青,齋名憶鶴庵,浙江紹興人。□瑐瑣他
曾供職軍界。1935 年曾與徐元白、查阜西、黃鞠生、徐文鏡、王藹
南等人創建南京清溪琴社。抗戰時流亡重慶,亦為天風琴社成員之一
。
《巴江錄別詩書畫冊》錄有程獨清贈別高羅佩長詩一首與水墨畫一幅
,詩名為《高芝台先生返荷蘭祖國贈別》:
海東海西千萬程,同文共軌期可能。
調絲勒石書剡籐,客窗落日燒寒燈。
研鑽古紙秋天蠅,案頭干殺車公螢。
目光炯炯流晨星,罅隙靡不成通明。
……
詩後署: 「蒼崖程濁清貢拙,歲在丙戌暮春。」下鈐
「蒼崖」印。
方豪
方豪 (1910 — 1980 ),字傑人,筆名茅廬、聖老、絕塵等,浙江杭
縣人,著名歷史學家及宗教界人士。
據蘇雪林《悼念方豪神父———兼記抗戰時我和他一段交誼》一文所
述,方豪於 1937 年抗戰爆發後輾轉抵達昆明,在《益世報》任總主
筆及副社長,後又到重慶復旦大學任教,兼任《益世報》編輯。〔
18 〕 (P48 ~ 50) 方豪是在葉秋原家認識高羅佩的。
據方氏《續談荷蘭高羅佩先生》一文記載:
後來我聽過他幾次彈琴,也到過他那圓洞門的書齋; 他對明朝非常偏
愛,服飾、居處、習俗、書畫、行樂等等,無一不 125 施曄: 荷蘭
漢學家高羅佩在渝期間交遊考推重明朝。現在台灣的楊家駱先生也曾
邀他到北溫泉參觀「漢洗」和藏書,然後我們在一山洞中聽到 (疑為
他 )鼓琴。
高先生有一習氣,他認為真正的知音決不會多,所以人多的場合,或
地點的氣氛不適合,他是不肯輕易彈的。□瑐瑤方豪還回憶說,高氏
結婚前,他們的交往較多,但 1946 年高羅佩離開重慶後,他們再未
碰面。
筆者於萊頓大學東亞圖書館還發現高羅佩收藏有方豪所著《拉西文傳
入中國考》一書,封面上題有「羅佩先生指謬」字樣,落款為: 「弟
方豪謹贈,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廿七日北碚。」而高羅佩也回贈方豪《
明末義僧東皋禪師集刊》一冊,扉頁題: 「傑人司鐸指正,高羅佩謹
呈。」下鈐「高羅佩」
印。這些都印證了方、高兩人在重慶的交往。
蘇淵雷
蘇淵雷 (1908 — 1995),字仲翔,晚署缽翁,又號遁圓,浙江平陽
人,著名學者、教育家,「文史哲兼擅,詩書畫三絕」,〔 19 〕 (
P221) 被人尊稱為「平陽三蘇」 (即蘇步青、蘇淵雷、蘇昧朔 )。
蘇淵雷雅好文藝,兼擅書畫,筆墨灑脫。1943 年在重慶創辦「缽水
齋」書肆,以文會友,舉辦書畫、文物展覽,開展學術討論,廣交中
外名流。當時文學、書畫界名流,如吳稚暉、馬一浮、沈尹默、郭沫
若、田漢等經常光顧缽水齋,因此亦創造了他與高羅佩相識並交往的
契機。據《蘇淵雷先生年表》記載,1946 年 3 月,「荷蘭駐華大使
館一等秘書高羅佩博士參觀缽水齋招飲,郭沫若、田壽昌等人同座,
即席題詩送高羅佩。邀郭沫若、田壽昌小聚寓齋,高羅佩亦在座,席
間聞郁達夫海外凶耗,作詩感歎」。□瑐□據林勇《缽水點滴見精神
》一文描述: 「興酣之時,郭老操日語誦唐人《楓橋夜泊》詩,別調
獨彈; 田漢唱京劇《打漁殺家》,令人蕩氣迴腸; 高羅佩則以古日語
吟詠芭蕉俳句,其聲嗚嗚然。」〔 19 〕 (P103) 此後,蘇淵雷為即
將歸國的高羅佩題詩雲:
海國煙帆遠,情移一往深。
紅桑驚老眼,綠綺抱秋心。
同作巴山客,長為越舄吟。
明時志有待,珍重惜離襟。
詩後題款曰: 「芝台先生返國即席與正,淵雷。」下
鈐姓名印一方。
劉泗英
劉泗英 (1986 —?),字懷園,四川南川人,著名報人,國民政府官
員。1949 年赴台。
劉泗英與高羅佩之交遊少有記載,目前唯有《巴江錄別詩書畫冊》中
劉泗英《送和蘭大使館秘書芝台先生歸國》一詩能作憑證:
從來蘭學啟東瀛,藥石膏肓用最宏。
和蘭初傳醫學於日本,古日人通稱歐化曰蘭學。古調君能追曠叟,新
詩我亦送晁衡。千鐘酩酊摹張草,君善琴善飲兼善書畫,與徐元白先
生尤相善。萬里扶搖返帝京。何日重登天隱閣,更邀明月話歸程。
詩後署「懷園劉泗英於重慶文雋樓」,下鈐「懷園」印。
仇鰲
仇鰲 (1879 — 1970),字亦山,晚年自號半肺老人,湖南湘陰縣人
,國民政府官員,新中國建立後,曾任湖南省軍政會副主任、全國政
協委員等職。
仇鰲與高羅佩的交遊不見於傳,但仇鰲在《巴江錄別詩書畫冊》中留
下摘自《詩經‧國風》中的「風雨」詩作別高氏夫婦: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詩後題曰: 「此吾國好賢之詩,至愖現玩味。芝台世芳夫婦行將返國
,書此贈之,湖南仇鰲時客渝城。」下鈐「仇鰲」之印。
胡庶華
胡庶華 (1886 — 1968),號春藻,湖南攸縣人,現代實業家、教育
家。新中國成立後,胡庶華仍於北京鋼鐵學院擔任教學與科研工作。
胡庶華與高羅佩交往經歷同樣不見於傳,但在《巴江錄別詩書畫冊》
中,胡庶華抄錄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贈別高羅佩,並識雲: 「錄
古詩送芝台、世芳伉儷,攸縣胡庶華。」下鈐姓名印一方。
余韶
余韶 (1891 — 1962),原名斐生,號述虞,湖南平江人,民國期間
任職軍界,新中國成立後任湖南省政府參事室參事。
余韶出身行伍,雅好古琴、古箏,曾師從九嶷山人楊宗稷學琴。閒居
重慶時,他曾聘請當時有名的斫琴師傅在家制作古琴,還與古典音樂
教授 126 第 3 期上海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 年程
午加一起研究古琴的制造和改進。對古琴的共同愛好使余韶、高羅佩
有緣相識。余韶在《巴江錄別詩書畫冊》贈詩作別高氏夫婦:
仙眷偕歸笑語親,飛車滿載漢經綸。
黃虞調古欣同賞,別去天涯若比鄰。
上款題: 「芝台、世芳儷賞」,後署「余韶送別草,下鈐「余韶」之
印。詩中「黃虞調古欣同賞」句正說明瞭他們雅樂共賞的知音之誼。
楊永浚
楊永浚 (1894 — 1960),字叔明,號菽庵,四川崇慶人。楊永浚出
身於書香門第,書畫詩文皆工。
他與高羅佩的交遊未見於傳,但在《巴江錄別詩書畫冊》中作畫一幅
並題詩一首相贈,盛讚高羅佩是「萬里東來正壯游,神州文物耐研搜
。心交好藉琴書聚,丰度長隨輸墨留」的文化交流使者。
詩後又題款曰: 「芝台先生旅華既久,沈潛於琴書文藝,所至深且精
。會將返國,諸友祖餞於天隱閣。率畫小幅並系一詩以資紀念,並祈
教政。三十五年三月卅一日,叔明楊永浚識。」下鈐「叔明」
之印。
吳忠本
吳忠本 (1884 —?),字植誠,四川綿陽縣人,中華民國最高法院推
事、行政法院評事。□瑐□吳、高交往的相關資料較少,目前能找到
兩種,一為鮮英□瑐瑧、吳忠本題於清劉沅《明良志略》一書封面的
贈言。贈言前題「芝台先生存閱,鮮英、吳忠本敬贈」,下鐫「吳忠
本」印。贈言正文向高羅佩介紹劉沅的著述及成就,文後署: 「民國
三十五年吳忠本謹識於重慶吟月庵,時年六十二歲。」可見吳忠本造
訪過高羅佩在重慶的寓所。
此外,吳忠本在《巴江錄別詩書畫冊》上亦留有贈別詩曰:
聖學精微集大中,悟從至善見神聰。
憑君廣播升平種,八表同風進大同。
詩後識曰: 「芝台、世芳賢伉儷返國紀念,植誠吳忠本。」下鈐姓名
印。
李鴻文
李鴻文 (1880 — 1968),號子范,山西霍縣人,民國重要官員。
李鴻文與高羅佩的交往資料鮮見,目前唯有《巴江錄別詩書畫冊》李
氏贈別詩一首為證,詩曰:
航海梯山萬里程,學通中外久知名。
家雞野鶩渾忘卻,珍重先生此日情。
題款曰: 「芝台世芳夫婦行將返國,書此贈之。霍山李鴻文。」下鈐
「李鴻文」印。
許麗樗
許麗樗 (1907 — 1992),江蘇鎮江人。許麗樗革新指頭書法技巧,
融匯各大書家風格,自成獨具一格的許氏指書,其書法作品被海內外
人士廣為收藏。
高羅佩家族收藏有許麗樗指書一幅,所錄為石達開《入川題壁》詩,
詩後題款曰: 「高樂佩先生方家教正,許麗樗爪錄石達開句。」下鈐
姓名印一方。卷軸外另寫一行小字: 「高樂佩先生惠存,三十四年十
月。」這說明許、高兩人相遇於戰時重慶,但並非深交,因為許誤寫
高之姓名為「高樂佩」。
鄭曼青,陳方
鄭曼青 (1902 — 1975),原名岳,字曼青,號曼髯,浙江永嘉人,
精通詩、書、畫、拳、醫,世稱「五絕大師」。赴台後,他曾創立時
中拳社,與於右任結詩社,同時又是七友書畫社成員之一。
陳方 (1898 - 1962),字芷町,號荒齋,江西石城縣人,歷任蔣介
石機要秘書、國策顧問等職。工書善畫能詩文,尤精於墨竹,所畫之
竹遒勁秀逸,出塵絕俗,被張大千先生譽為「當代第一」。晚年寓居
台北,與鄭曼青、馬壽華等人組成七友書畫社,對中國書畫在台灣的
傳承產生了極大影響。
鄭曼青、陳方與高羅佩的交往未見於傳,目前僅存兩人合作之梅竹圖
,為高羅佩子女收藏。此畫題詩曰:
故交寒瘦只青松,又伴梅花過一冬。
鳳不能來寧結實,冰天寒地獨蔥蘢。
款識如下: 「乙酉初春芝台先生雅屬。」曼青寫梅
石並題句,陳方補竹並書。
劉含章
劉含章 (1880 — 1952),字促纘,號婉蒼,閩縣人,定居南京,民
國期間任職司法界,雅好書畫、古琴。
琴棋書畫應是劉含章與高羅佩相交的媒介。
劉含章特作「天隱樓話別圖」一幅贈送高羅佩以
示別情,畫面墨韻清潤,筆力雄健,具有傳統文人
畫風。畫作右上側題款曰: 「丙戌春芝台、世芳伉
127
施曄: 荷蘭漢學家高羅佩在渝期間交遊考儷回國,寫此奉贈,劉含章
。」下鈐姓名印一方。
黃溓
黃溓 (1887 —?),字鞠生,號大願居士,□瑐□福建閩侯人。民國
期間,他任教於陸軍大學及黃埔軍校。他工詩善書,尤擅畫梅,與嶺
南名家談月色多有合作。
黃溓亦是天風琴社成員之一,1945 年,「楊結武 (疑為楊少五 )、
徐元白在重慶組織成立『天風琴社』,成員有王普生、高羅佩 (荷蘭
)、畢鏗 (英國 )、馮玉祥、程午嘉、楊大君 (疑為楊大鈞 )、何群
儒、楊清如、徐文鏡、梁在平、徐芝蓀、黃鞠生等,徐元白曾任社長
」。〔 20 〕 (P348) 因此黃溓與高羅佩既為琴社社友,又都傾心於
書法丹青,所以他們的相識是必然的。《巴江錄別詩書畫冊》錄有黃
溓以古籀寫就、首句為「古調今人多不彈,據梧四顧興長歎」的贈詩
,因文章篇幅所限,不再全錄。該詩題款曰: 「高羅佩芝台兄回荷蘭
賦贈,中華民國三十五年丙戌春,鞠生黃溓 (槁 )」,後鈐「大卍」
印。
徐惕冰
徐惕冰,生卒年不詳,江西人,畫家。1940 年曾與左聯戰士、貴州
話劇的開拓者蕭之亮等人成立「萍舸書畫社」。抗戰期間,徐惕冰流
寓遵義,與魏西雲、歐陽樛等畫家經常舉辦國畫展銷。□瑐瑩徐惕冰
客寓重慶的具體時間不詳,但可以推測他與高羅佩一定因書畫結交。
徐惕冰贈給高羅佩一幅山水畫,上款題雲: 「芝台先生雅賞畫之,丙
戌暮春之初,徐惕冰客渝。」下鈐「惕冰」之印。
高惠聯提及其父在渝期間還與著名畫家齊白石、傅抱石有過交往,因
未見於傳,且暫時無緣得見兩人題贈高氏之字畫,故未將兩位大家列
入本文的考證。《大漢學家高羅佩傳》提及的高羅佩在渝期間結識的
其他人士如康先生、孫先生等,有姓無名,亦無法考證; 另,《巴江
錄別詩書畫冊》中王藹、鵬九、連璧、岳園等人因生平無考也暫未列
入本文,留待學界同仁補闕。
萊頓大學何四維教授在《高羅佩訃告 1910 — 1967 》一文中精闢地
指出,高羅佩的收藏實際上圍繞著一個主題,即「一個關於中國古代
士大夫的人生前途以及興趣的問題」。〔 21 〕 (P3) 同樣,高羅佩
在重慶選擇並交往的也是一群文化精英,或者說現代士大夫。這為他
深入了解中國文學、書畫、音樂的精髓創造了一個不可多得、再難複
製的機遇。
本文得到荷蘭萊頓大學圖書館東亞分館館員高柏 (Drs P . N .
Kuiper) 先生在相關資料方面的大力協助,在此表示感謝。
註釋:
1高羅佩 (Robert van Gulik,1910 — 1967),任職荷蘭駐日大使
館期間,因住在東京芝公園附近山坡上,故取字「芝台」,又取「一
笑百慮忘」之義,自號「笑忘」。
2萬蓮琴( H. de. Vries) ,女,前荷蘭外交官。
3巴克曼 (Carl Dietrich Barkman,1919 - 2006),荷蘭外交官,
1946 至 1948 年在荷蘭駐華使館任職,曾與高羅佩共事。「天風琴
社與渝都各界餞送荷蘭高芝台博士及水世芳夫人回荷」照片中,巴克
曼為後排中間最高者。
4《巴江錄別詩書畫冊》是 1946 年春高羅佩夫婦回荷前夕,重慶各
界人士題寫書畫以示送別的一本冊頁。沈尹默為冊頁題籤並落款「丙
戌暮春尹默題」。
5編號分別為5262 - 3 及5265 - 6a、6b。
6編號5265 - 6a、5265 - 6b。
7http: / /www. rmv. nl /collections /home. aspx。
8楊清如( 1913—1994) ,天風琴社創始人之一楊少五之女。
9即高羅佩。
十天風琴社社刊《天風古琴》第一期,2008 年,第40 頁。
□瑏□現收藏於萊頓民族學博物館。
□瑏瑢參見郭沫若《潮汐集》,作家出版社,1959 年,第362 頁及
391
頁。個別字不同於原詩。
□瑏瑣蘇淵雷: 《蘇淵雷全集‧佛學卷》之附錄三「蘇淵雷先生年表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年,第328 頁。
□瑏瑤高羅佩: 《明末義僧東皋僧師集刊》,許世英序。
□瑏□婁翁克( A. H. J. Lovink) ,二戰時荷蘭駐華大使館大使
。
□瑏□高羅佩: 《明末義僧東皋禪師集刊》王芃生序。
□瑏瑧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料研究所: 《王世傑日記( 手稿本)
》
第四冊,1990 年,第126 頁。
□瑏□萬蓮琴女士收藏有高羅佩、水世芳結婚證書一份,內容如下:
「高羅佩荷蘭國人( 生於公元一九一零年八月九日) ,水世芳江
蘇人( 生於民國八年九月二十四日) 。渥蒙上帝鴻恩盟訂白
首,謹遵救主基督一夫一妻成為一體、相親相愛互助互尊之聖
訓,於本日四時在重慶基督教思恩堂舉行結婚典禮,恭請張海
松會長證婚。此證。結婚人: 高羅佩、水世芳; 證婚人: 張海松;
介紹人王世傑、王鐘賢英; 主婚人: 羅芬克、水鈞韶( 張守謙
代) 。中華民國三十二年十二月十八日。」《大漢學家高羅佩
傳》在第106 頁說王世傑為高羅佩、水世芳的證婚人,有誤。筆
者查閱了《王世傑日記》,民國三十二年( 1943) 十二月十八日,
王世傑正在英國訪問,赴Stafford 參觀一個軍需制造廠。參見
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王世傑日記手稿本》第四
冊,第213 頁。
128
第3 期上海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 年
□瑏瑩徐文鏡《西湖百憶》,香港紫泥山館出版,英雄印務公司承印
。
□瑐琉林勇編: 《泓缽集———蘇淵雷紀念文集》,第70 頁。
□瑐□〔荷蘭〕高文厚著. 徐康榮譯《中國古樂之復活———畢鏗采
訪
錄》,《世界音樂文叢2》,第10 - 11 頁。
□瑐瑢參見吳贛伯《二十世紀中華國樂人物誌》「楊少五、楊大均」
及
「李約瑟、畢鏗」條。
□瑐瑣今虞琴社編: 《今虞》( 琴刊) ,1937 年5 月,第236 頁。
□瑐瑤陳之邁: 《荷蘭高羅佩》附錄一《續談荷蘭高羅佩》,第64 頁
。
□瑐□蘇淵雷: 《蘇淵雷全集‧佛學卷》之附錄三「蘇淵雷先生年表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年,第328 頁。
□瑐□參見劉壽林、萬仁元等《民國職官年表》,中華書局,1995 年
,第
1298 頁。另據裴艷《留學生與中國法學》一文載,中國民國法
學會第三屆年會於1945 年4 月5 日在江蘇旅渝同鄉會來蘇堂
舉行,吳忠本參加了此次會議。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 年,第
236 頁。
□瑐瑧鮮英( 1885—1968) ,字特生,四川西充人。民盟創始人之一
,著
名民主人士。
□瑐□今虞琴社編: 《今虞》( 琴刊) ,1937 年5 月,第236 頁。
□瑐瑩參見《遵義市志》,中華書局,1998 年,第1880 - 1881 頁
。
參考文獻:
〔1〕 巴克曼C D,德弗裡斯H. 大漢學家高羅佩傳〔M〕. 施輝
業,譯. 海口: 海南出版社,2011.
〔2〕 戴承元. 三沈研究〔M〕. 西安: 西北大學出版社,2008.
〔3〕 王朝賓. 民國書法( 1911—1949) 〔M〕. 鄭州: 河南美術出
版
社,1989.
〔4〕 龔繼民,方仁念. 郭沫若年譜1892—1978〔M〕. 天津: 天津
人民出版社,1992.
〔5〕 張向華. 田漢年譜〔M〕. 北京: 中國戲劇出版社,1992.
〔6〕 高羅佩. 明末義僧東皋僧師集刊〔Z〕. 上海: 商務印書
館,1945.
〔7〕 王秋華.回憶我的父親王世傑〔J〕.湖北文史,2009,( 2) :
163.
〔8〕 陳之邁. 荷蘭高羅佩〔J〕. 傳記文學,1969,14( 1) : 41
.
〔9〕 唐中六. 巴蜀琴藝考略〔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6.
〔10〕吳贛伯. 二十世紀中華國樂人物誌〔M〕. 上海: 上海音樂出
版社,2007.
〔11〕李約瑟,李大斐. 李約瑟游記〔M〕. 貴陽: 貴州人民出版
社,1999.
〔12〕陳左高. 文苑人物叢談〔M〕. 上海: 上海遠東出版社,
2010.
〔13〕李零。高羅佩與馬王堆房中書〔A〕. 湖南省博物館. 馬王堆
漢墓研究文集———1992 年馬王堆漢墓國際學術討論會論
文選〔C〕. 長沙: 湖南出版社,1994.
〔14〕高文厚. 中國古樂之復活———畢鏗采訪錄〔A〕. 徐康榮,
譯.
人民音樂出版社編輯部. 世界音樂文叢2〔C〕. 北京: 人民音
樂出版社,1993.
〔15〕蘇煒. 金陵訪琴〔A〕. 散文海外版編輯部. 大愛無邊2007
—
2008 散文精品〔C〕. 天津: 百花文藝出版社,2009.
〔16〕陳之邁. 荷蘭高羅佩〔M〕. 台北: 台北傳記文學社,1972.
〔17〕 文旻. 蔣介石的密友近臣〔M〕. 北京: 中國文史出版
社,2004.
〔18〕石評梅,丁玲,冰心,等. 夢似飛花: 中國現代才女真情美文
〔M〕. 北京: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8.
〔19〕林勇. 泓缽集———蘇淵雷紀念文集〔M〕. 上海: 華東師範
大
學出版社,2008.
〔20〕易存國. 中國古琴藝術〔M〕. 北京: 人民音樂出版社,
2004.
〔21〕Hulsew□ A F P. N□crologie R. H van Gulik ( 1910—
1967 )
〔J〕. T』oung Pao,Leiden 1968,vol. LIV.
Robert van Gulik』s Social Contacts in Chongqing
SHI Ye
(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s,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234,China)
Abstract: Robert van Gulik was a famous Dutch sinologist.
The core purpose of his Chinese studies was to be a typical
Chinese
scholar - official,who wanted to pursue political
achievements while enjoying a private life of a hermit.
For that purpose he
not only focused on the studies of Chinese poems,lute -
playing,chess,calligraphy and painting,but also socialized
with the
Chinese cultural elites of his days. Based on the rich
documents he left and the memories of Gulik』s family and his
colleagues,
the paper aims to give a sketch of Robert van Gulik』s social
activities in Chongqing during World War II.
Key words: Robert van Gulik,Chongqing,social contact
( 責任編輯: 吳澄)
http://wenku.baidu.com/view/712b8005f12d2af90242e6e5.html?re=view
作者簡介:施曄( 1965-) ,女,江蘇人,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
院教授,博士,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小說研究。
施曄
( 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上海200234)
摘要:
高羅佩是名揚世界的漢學家,其漢學研究的核心宗旨是想成為一個建
功於時、吏隱於世的中國傳統型士大夫。為此,他不僅潛心於對中國
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的研究,而且廣交各界名士及文化精英,以期充
分融入中國士人階層。作者在廣羅文獻資料的基礎上,輔以高氏後人
及同事的回憶,以期揭開這段塵封的歷史,重現二戰時期高羅佩於陪
都重慶的交遊。
荷蘭漢學家高羅佩1畢生鍾情於中國古代士大夫文化,不僅醉心於琴
棋書畫及漢學研究,還熱衷於結交各界名士,詩詞唱和、琴瑟協律,
譜寫了一段段士林佳話。然而,對高羅佩在渝期間的交游情況,目前
國內學界一直無人能作較為詳盡的考證,主要原因是相關資料的欠缺
。雖然 2011 年 3 月剛出版的《大漢學家高羅佩傳》所引之高氏日
記有一些記錄,但因相關人士,如郭沫若、於右任、徐悲鴻等人的年
譜均失收他們與高羅佩的交往情況,因此該傳記有限的數據無法支撐
起具有說服力的考證。
所幸的是,筆者於 2011 年 8 月在荷蘭萊頓大學東亞圖書館訪得沈
尹默先生題籤的冊頁《巴江錄別詩書畫冊》及天風琴社成立紀念照、
天風琴社與渝都各界餞送荷蘭高芝台博士及水世芳夫人回荷紀念照、
二戰時期荷蘭駐華使館成員與中國官員合影照各一幀,還發現了一部
分題有款識的書畫及藏書,並走訪了高羅佩長子高惠聯教授及《大漢
學家高羅佩傳》的作者萬蓮琴2女士,獲得諸多珍貴資訊。筆者擬以
上述資料為線索,並結合高羅佩傳記及相關中外人士的年譜、回憶錄
及作品集,對高羅佩在渝期間與各界名士的交遊作一詳細考證。
高羅佩於 1943 年 3 月 15 日抵達重慶,〔 1 〕 (P98) 擔任荷蘭
駐華使館一等秘書。當時的重慶是抗戰正酣的中國國民政府的陪都,
盡管滿目瘡痍、物資匱乏,卻聚集了各界精英,這就給熱衷於結交中
國名士的高羅佩一個極好的契機:
「在重慶度過的歲月,對我在學術和藝術方面的研究,具有了不可估
量的價值。來自中國所有重大文化中心的最優秀學者和藝術家都聚集
在這裡,而因為實際上沒有其他娛樂,放鬆自己的主要活動是每天的
茶話會,以及就中國文化中任何想象得到的話題進行沒完沒了的交談
。」〔 1 〕 (P98 ~ 99) 據高惠聯回憶,他父親不願搬到安全係數
高的山上寓所,寧願住在市中心以便訪友及了解中國社會。
從 1943 年 3 月到 1946 年 4 月,高羅佩利用這 3 年時間參加了
重慶天風琴社,以琴會友、切磋技 117 藝; 並經常參加文學界、書
畫界人士的雅集,以文會友,交流字畫鑒賞、古董收藏之經驗,風流
余韻,傳播至今。
現將高氏在渝期間之交遊考述如下。
沈尹默
沈尹默 (1883 — 1971),原名君默,齋名秋明、匏瓜,號「東陽仲
子」,浙江吳興人。沈尹默不僅為現代教育家和詩人,還是一代書壇
巨擘,其書法古勁秀逸,深得二王神韻,民國初年就與於右任享有「
南沈北於」之美稱。1939 年,沈尹默因日軍侵滬西遷重慶,由此結
識高羅佩,過往頗頻。戴自中所編《沈尹默年譜》記載:
1944 年甲申年六十二歲《世界美術大辭典》主編,荷蘭駐中國大使
一等秘書,漢學家高羅佩,稱先生為「民間第一大書家」。並撰對聯
一副求教於先生。〔 2 〕 (P91) 而高羅佩日記對與沈的交往也有記
錄,如 1946 年 3 月 12 日的日記:
5 點和巴克曼3去了沈尹默 (知名書法家,古文字書寫領域專家 )那
兒,借了硯石。
這段君子之交因高羅佩調回荷蘭而不得不中止。
也就在當月,沈尹默題籤《巴江錄別詩書畫冊》4 (圖 1),並贈《
臨江仙》詞作別高氏夫婦:
圖 1 沈尹默題籤《巴江錄別詩書畫冊》新燕交飛渾未慣,輸他舞袖
輕盈。年年南陌復東城。一尊花下,長記別時情。麗日和風游更好,
朝來忘是清明。煙波江畔踏青行。春愁如草,已向岸邊生。
詞後題款曰: 右《臨江仙》詞一闋錄請芝台先生正之。落款「尹默」
,下鈐「東陽仲子」朱印。
此外,高羅佩家族收藏有多幅沈尹默書法作品,其中一幅抄錄了陸游
《北園雜詠》三首,上款題曰: 「高羅佩先生方家雅鑒」,下署「甲
申秋初尹默」,鈐「沈」及「尹默」印兩枚。
筆者還走訪了萊頓大學民族學博物館,該館收藏的高羅佩文物中有沈
尹默書法作品兩件,5其中一幅「樓依水月觀,門接海潮音」6的楹
聯有題贈芝台先生之上款。因該館大部分高羅佩藏品收於另一處庫房
,不對公眾開放,故筆者無緣親自過目,只能參照博物館網站7的相
關圖片,介紹收於該館的高藏沈尹默、馬衡、徐悲鴻等人的書畫作品
。
高羅佩與沈尹默之弟沈兼士也有來往,有高
氏日記為證:
1943 年 5 月 9 日: 早上在一把扇子上作畫,3 點半拜訪了沈兼士
教授,6 點回家。〔 1 〕 (P102) 沈兼士為我國著名的語言文字學
家、教育學家,與其兄沈士遠、沈尹默有「北大三沈」之美稱。
于右任
于右任 (1879 — 1964),別署「騷心」、「髯翁」,晚號「太平老
人」,陝西三原人。他早年追隨孫中山參加同盟會,後長年在國民政
府擔任高級官員,同時也是中國近代書法家及教育家,因首創「標准
草書」而被譽為「當代草聖」。
抗戰爆發後,國民政府各院部於 1937 年陸續遷渝。年逾六旬的監察
院長於右任也於次年抵達山城重慶。監察院是個徒有虛名的機構,作
為國民黨元老,於右任只是蔣介石裝點門面的牌子。
因此,在渝期間,他常與友人同道詩酒唱酬,揮毫潑墨,鼓琴抒懷,
其中當然少不了與高羅佩的交往。高羅佩在日記中說: 「我加入了幾
個文學協會,其中最重要的是『天風琴社』,在那兒我遇到了很多於
右任那樣的知名學者和像『信仰基督教的』馮玉祥將軍那樣的很有趣
的人物。」〔 1 〕 (P99) 筆者找到兩份資料證明高羅佩所言:
一是天風琴社成立紀念照。重慶天風琴社於
1946 年 1 月 13 日成立,主要成員合影留念,二排右三為於右任,
二排左三為馮玉祥,馮玉祥的左邊即為高羅佩。
二是高羅佩家族保留至今的於右任所贈楹
118 第 3 期上海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 年聯: 「看
山愛竹了公事,焚香掛畫似神仙。」楹聯上款題曰: 「高羅佩先生正
之」,署「於右任」,下鈐「右任」印。
馮玉祥
馮玉祥 (1882 — 1948),原名馮基善,字煥章,安徽巢縣人,民國
時期著名軍事家、愛國將領及民主人士。
馮玉祥與高羅佩的交往集中於 1943 至 1946 年間。當時,馮在重慶
的活動以督練軍隊、籌措抗戰資金為主,與重慶各界的交往非常廣泛
。除政治活動外,出身行伍的馮玉祥熱衷於參加重慶詩人、琴士、書
家的雅集,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
在重慶天風琴社成立的紀念照上,他恰好站在高羅佩的左側,兩人的
身高及威儀不分伯仲。馮玉祥是琴社的積極分子,據著名琴家楊清如
8回憶,「何老師在渝時父親組織了天風琴社,抗戰期間有古琴家徐
元白、馮玉祥,還有荷蘭人高樂佩9等琴友經常聚會彈琴,我每次參
加」。十故琴社餞別高羅佩夫婦的紀念照上當然也少不了馮玉祥,他
位於前排左四,而前排右五、左五分別為高羅佩及夫人水世芳 (圖
2)。
圖2 1946 年天風琴社與渝都各界餞送高羅佩夫婦回國
高羅佩家族收藏有馮玉祥的書法作品一幅:
「萬國睦,人民樂。既壽而康,承天之和。」上款題曰: 「羅佩先生
法家。」落款為「馮玉祥,三五年二十九日」。下鈐姓名印一枚。
此外,馮玉祥還於 1946 年 3 月 25 日手錄《詩經‧小雅‧鹿鳴》
中的詩句作為「羅佩先生賢夫婦回國紀念」,收在《巴江錄別詩書畫
冊》中。
馬衡
馬衡( 1881—1955 ) ,字叔平,浙江鄞縣人。
中國著名金石學家、考古學家和書法篆刻家,「工書、喜刻印、精鑒
賞,收藏書畫碑版甚豐」。〔 3 〕 (P148) 高羅佩常與馬衡、沈尹
默、王世傑等人切磋書畫鑒賞方面的心得,他也收藏了不少馬衡的墨
寶及印章,如有上款題贈芝台先生的楹聯「樂不在聲而在道; 德不在
手而在心」□瑏□等。對高羅佩收藏的許多古籍字畫毀於兵燹,馬衡
深感惋惜,為此給高羅佩的書齋題名「猶存庵」,並識曰: 「芝台先
生酷愛吾國文化,所收書籍文物半成劫灰,幸宋琴等攜以自隨,猶得
無恙。因號所居曰猶存庵,屬為題額即希。」以此說明書齋得名「猶
存庵」的緣由。
此幅書法作品現為高羅佩子女收藏。
在《巴江錄別詩書畫冊》中,馬衡題「游於藝」三字贈送給高氏夫婦
,並識曰: 「芝台先生以荷蘭外交家而精研謹學,好古敏求,多才多
藝,博雅士也。今將偕其夫人歸國,題此贈別藉留別後之思。」署名
「叔平馬衡」,下鈐姓名印一方。而在天風琴社送別高氏夫婦的紀念
照上,馬衡位在高羅佩之後。
郭沫若
郭沫若 (1892 — 1978),原名郭開貞,字鼎堂,祖籍福建汀州寧化
。郭沫若是中國新詩的奠基人之一,中國歷史劇和唯物史觀史學的先
鋒,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及社會活動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
曾任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
員會主任等職。
抗戰時期,郭沫若於 1938 年 12 月抵渝,〔 4 〕 (P411) 擔任國
民黨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一職,後改任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郭
沫若在重慶期間非常活躍,廣泛團結文化界進步人士從事抗日救亡活
動。但是《郭沫若年譜》及《郭沫若在重慶》等書均未提及他與高羅
佩的交往。然而雁過留聲、人過留痕,以下是郭沫若與高羅佩交遊的
證據:
一是《大漢學家高羅佩傳》作者之一巴克曼回憶說: 「雖然我在學術
上絕對是個新手,但他 (指高羅佩 )還是把我介紹給了他的幾個學者
和藝術家朋友。他們當中只有一位我在很久以後,即在 1962 年,在
北京又重新遇見,他擔任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很高的職位,其中之一的
職位是中國科學院院長。他就是著名的文人、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和
馬克思主義者郭沫若。當時,在重慶時,他 119 施曄: 荷蘭漢學家
高羅佩在渝期間交遊考一邊用意味深長的目光看著高羅佩的印章和古
書,一邊勸我不要只研究古代中國,而主要應該研究新中國。」〔 1
〕 (P123) 二是《巴江錄別詩書畫冊》中郭沫若的題詩:
五年戎馬亦棲遑,秋菊春荼取次賞。
澤畔吟余星殞雨,夷門人去劍橫霜。柔
荑已折傳香海,蘭佩空捐憶沅湘。屹立
嶙峋南岸塔,月中孤影破蒼茫……
冊頁上款識雲: 「芝台先生雅正,書以志別。」下署: 「丙戌春日,
郭沫若。」
郭沫若在此錄了兩首詩,前一首為寫於 1942 年 4 月 1 日之《偶成
》,後一首為作於 1941 年 7 月 16 日之《和老捨原韻並贈三首》
之第一首。□瑏瑢在此郭沫若合二為一,題寫於冊頁贈別高羅佩。華
東師範大學蘇淵雷教授的年表也記載了 1946 年 3 月郭沫若、田漢
等人題詩送別高羅佩之事:
荷蘭駐華大使館一等秘書高羅佩博士參觀缽水齋招飲,郭沫若、田壽
昌等人同座,即席題詩送高羅佩。□瑏瑣三是在天風琴社與渝都各界
送別高氏夫婦的照片中,郭沫若位於後排左一。
田漢
田漢 (1898 — 1968),原名壽昌,湖南長沙人。田漢是中國現代戲
劇的奠基人,同時又是著名的詩人、小說家、歌詞作家、文藝批評家
和社會活動家。
抗戰開始後,田漢作為中國文藝界的骨幹人物奔走各地宣傳抗日,創
作了大量抗日歌曲和劇本,並且親赴戰地勞軍,同時擔任由郭沫若領
導的國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廳第六處處長,掌管藝術宣傳,輾轉於武漢
、重慶、桂林、貴陽、昆明各地。
《田漢年譜》〔 5 〕雖未提及他與高羅佩的交往,但記載了他由昆
明抵達重慶工作的確切時間,即 1946 年 2 月 10 日,這便為他與
高氏的短暫交往創造了可能。上文已提及高羅佩與郭沫若、田漢等人
於缽水齋雅集及郭、田題詩送別高氏夫婦之事,《巴江錄別詩書畫冊
》中田漢的題詩為:
細雨微波清水河,堤邊柳下覆車多。
後車不引前車鑒,故轍依然可奈何。
下署「大軍西遷舊句錄答芝台先生並以贈別,田
漢」。該詩寫於1937 年,題為《經清水河》,收錄
於《田漢全集》第十一卷。
另外,在天風琴社送別高羅佩夫婦的紀念照中,田漢位於第二排右四
。
徐悲鴻
徐悲鴻 (1885 — 1953),江蘇宜興屺亭橋人,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
奠基者,傑出畫家和美術教育家。
高羅佩日記記錄了他與徐悲鴻在渝期間的交往:
1945 年 2 月 10 日,早上和楊大鈞一起在公園裡散步。很晚吃午餐
。與大鈞一起訪問了潘天壽的美術學校,然後在學校裡拜訪了徐悲鴻
。〔 1 〕 (P116) 而徐悲鴻也有水墨畫馬之作贈於水世芳,現藏於
荷蘭民族學博物館。此畫的上款為: 「世芳夫人清賞,卅五年歲始。
」署名「悲鴻」,下鈐「徐」印。
許世英、王芃生
許世英 (1873 — 1964),字靜仁,號俊人,晚號雙溪老人,安徽秋
浦人。他是清末民國間重要政治人物,1936 年任中國駐日本大使,
抗戰爆發後奉召回國,任職於內政部、行政院等部門,1950 年去台
灣。
王芃生 (1893 — 1946),湖南省醴陵縣 (今醴陵市 )人,國民政府
重要官員,外交和對日情報工作專家。
許世英、王芃生與高羅佩是多年的老朋友。
早在 1936 年高羅佩於荷蘭駐日大使館開始他的外交生涯不久,他就
拜訪了中國駐日大使許世英。
在日記中他描述許世英道: 「一位瘦小的老先生,是精明的中國學者
的完美典範,在清朝晚期就已經出名了。」〔 1 〕 (P47) 許世英在
《明末義僧東皋僧師集刊》中亦回憶與高氏相識的經過說: 「余於二
十五年春奉使日本,遇於江戶,嘗在雪樓與芃生共座講道論詩。」〔
6 〕許世英指定公使館三等秘書孫湜給高羅佩講中文課,兩人因而亦
成至交。而時任公使館參贊的王芃生是日本問題專家,與高羅佩交往
亦相當頻繁。
1943 年,他們在渝重逢,「我在東京結識的中國大使許世英,現在
擔任國民政府要職,他原來的參贊王芃生現在是位將軍,領導外國情
報部的工作。由於我們在東京時就是老朋友了,所以現在的合作可以
說是親密無間。他在中國被日本占領 120 第 3 期上海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 年區裡有一個非常好的間諜網路,對那兒的
情況熟悉得令人吃驚,我由此受益匪淺。除此之外,他對日本占領的
荷屬東印度的形勢也特別了解」。〔 1 〕 (P98) 許世英對他們在重
慶的相逢亦喜出望外: 「翌年羅佩游吾國,益精漢學,並獲古琴以旋
,今者同為抗戰,從其使者以來渝州,讀其編輯,誦其敘言,益見其
德業之日以進修也。」□瑏瑤許世英還是天風琴社的成員,琴社成立
及送別高羅佩的紀念照上都有他的肖像,前一張照片他位於於右任左
側,而後一張他位於婁翁克□瑏□左側,可見重慶期間他與高羅佩的
交往頗為頻繁。
而高羅佩與王芃生的關係除詩文同好外,亦是合作夥伴。當時重慶因
戰爭需要聚集了一批日本專家,「高羅佩、比爾‧阿克爾和其他的一
些人屬於這個圈子,他們在盟國情報機構裡擔任職務,他們經常聚會
,定期與王芃生聯繫」。〔 1 〕 (P117) 王芃生還是高羅佩和水世
芳愛情的見證人。
1943 年 9 月 11 日高羅佩與水世芳訂婚,三天後他們在王芃生家度
過了中秋節:
6 點王芃生的汽車來了,接了世芳,然後接了比爾‧阿克爾等。因為
是中秋節,在王芃生家裡進行了賞月聯歡。〔 1 〕 (P104) 王芃生
亦描述當日的聚會雲:
頃者中秋佳夕,月明人靜,承偕其未婚妻水世芳女士與美國東方學者
艾維廉博士翩臨茅舍。嘉陵江畔,瓜果清供,君鼓宋琴,艾吹鐵笛,
引吭高歌,賡相酬唱,管弦既協,逸興遄飛,七載以來,無此清福。
□瑏□ 1943 年 12 月 18 日,高羅佩與水世芳在重慶基督教思恩堂
舉行婚禮,王芃生夫婦贈對聯「華國芳荷被懷琰,高山流水鼓鳴琴」
以賀「芝台先生、世芳女士花燭之喜」,王妻鐘賢英還是這對新婚夫
婦的介紹人之一。水世芳回憶說: 「王先生 (指王芃生 )在東京已經
很熟悉我的丈夫,在重慶他作為中國外國情報部門負責人,幫助了我
們通過『地下管道』,把我父親對我們婚姻的認可轉達到重慶。」〔
1 〕 (P106) 1944 年 9 月,高羅佩第一個兒子威廉出生。11 月 1
日,兩夫妻在埃維拉爾德陸軍上校家舉行了化裝舞會慶賀孩子滿月,
王芃生夫婦等 40 位賓客參加了舞會。〔 1 〕 (P115) 王芃生常去
高羅佩家作客,在水世芳的記憶中,他是個身材魁梧、性格開朗的人
,他和高羅佩常用日文交談,「他們的話我聽不懂,他們當然常常要
討論政治秘密。」〔 1 〕 (P117) 王世傑王世傑 (1891 — 1981),
字雪艇,湖北省崇陽人。他是我國著名法學家,國立武漢大學首任校
長,還歷任過民國教育、宣傳、外交部長等要職。
抗戰期間,王世傑隨國民政府遷往重慶,擔任國民政府外交部長等要
職,是蔣介石政治決策的主要參與者。除繁忙公務外,王世傑熱愛字
畫收藏,據王世傑之女王秋華回憶: 「父親是在遷居南京後開始收藏
我國古字畫,並漸漸對字畫培養出幾乎如癡如迷的酷嗜。抗戰期間大
家日子都過得很苦,但是父親只要稍有餘款,就用來買字畫……父親
有一個圖章,上刻『雪艇王世傑氏為藝林守之』,這枚章只蓋在他認
為最珍貴的字畫上。」〔 7 〕王世傑外交部長的身份及其對古代字
畫的愛好,使他與高羅佩有了相交的契機。高羅佩在 1943 年 5 月
12 和 18 日的日記中分別記載道:
12 點半王世傑和馬衡來吃午餐,繼續交談到 3 點,4 點拜訪了葉秋
原,談到了 6 點。買了硯石。
王世傑來觀看中國卷軸畫。〔 1 〕 (P102) 可見他們常在一起鑒賞
字畫古董。對此,王世傑日記也有記載:
午後荷蘭使館高羅佩 R . van Gulik 君來予郊外寓地閱予所藏書畫
及銅器。
此君似有語言學天才,其漢文僅在日本學習若干年,居然能作草書,
能作篆刻。
( 民國三十二年八月八日) □瑏瑧
王世傑該日日記所載恰與高氏日記吻合:
8 月 8 日: 3 點王世傑派他的汽車來了。到他家去了,在那兒喝茶
並欣賞畫作。〔 1 〕 (P104) 王世傑與高羅佩不僅是書畫同道、外
交界同僚,還是高羅佩和水世芳的介紹人□瑏□,可見他們在渝期間
過從甚密。
章士釗
章士釗 (1881 — 1973),字行嚴,筆名黃中黃、爛柯山人、孤桐等
,湖南長沙人,著名作家、律師、教育家和政治活動家。
121
施曄: 荷蘭漢學家高羅佩在渝期間交遊考
抗戰爆發後,章士釗於 1939 年 2 月由香港赴渝,並在國民參政院
擔任參政員,與張君勱、張瀾、陳獨秀、毛澤東、周恩來、於右任、
沈尹默、杜月笙等政、商、文化界名人廣有交往。然章士釗與高羅佩
交往的記載卻並不多,目前能找到的唯有《巴江錄別詩書畫冊》上章
士釗的贈別小詞《臨江仙》:
未必不來人竟到,笑言依舊愔愔。
案頭殘墨便摹臨。書家垂顧藉,揮灑各成林。記得文官花發日。主人
詩思難禁。城門垔此日又紅侵,一年同入蜀,輸是酒杯深。
詞後識曰: 「右臨江仙一闋錄奉,芝台、世芳賢伉儷同賞。」落款:
「丙辰三月同客渝州,孤桐章士釗。」
徐元白、徐文鏡徐元白 (1983 — 1957),號原泊,別署原白,浙江
臨海人,善詩文、書、畫,工山水及蘭,尤精古琴,能譜曲、斫琴。
他與弟徐文鏡幼年受其父徐月秋 (琵琶、古琴名手 )熏陶,愛好文學
、藝術、音樂。
後徐氏兄弟拜清末浙派大琴家、杭州雲居山方丈大休上人為師,盡得
浙派精髓,被譽為現代浙派琴家的代表。
徐文鏡 ((1895 — 1975),別署鏡齋,元白弟,著名書畫篆刻家、現
代浙派古琴大師,晚年定居香港。
抗戰時期,元白、文鏡流亡重慶,得遇高羅佩,並與章士釗、沈尹默
、馬一浮、張大千、齊白石、傅抱石、馬衡、商承祚、董作賓等藝術
名流來往頻繁。
1943 年,元白、文鏡與楊少五、查阜西、於右任、馮玉祥、裴鐵俠
、胡瑩堂、高羅佩等人在重慶組織天風琴社,元白任社長,他們經常
切磋琴藝、相互砥礪。天風琴社成立紀念照上,元白位於前排右一,
高羅佩位於二排左二; 天風琴社送別高羅佩夫婦的紀念照上,徐元白
則位於前排右三。
而在《巴江錄別詩書畫冊》中,徐氏兩代三人作畫贈別。徐元白作山
水畫「巴江送別」,題詩曰: 「高閣臨江渚,孤帆去碧空。離情與別
意,都在畫圖中。」上款識雲: 「芝台社兄偕世芳仁嫂由渝都返荷蘭
,天風社友設餞於隱園,各有題贈,因作此圖綴詩慰別。」落款為:
「中華民國三五年春徐元白寫意。」下鈐「臨海徐氏」及「徐元白印
」。
又畫夫妻蕙一幅,題曰: 「芝台賢伉儷,春暖返鄉去。別後長相思,
留贈夫妻蕙。」識曰: 「巴山送別芝台、世芳作,徐元白。」識語下
鈐「徐」及「元白」
印兩方。徐文鏡則作國畫「手揮五弦目送飛鴻」,識雲: 「芝台先生
賢伉儷歸國作此贈之。」落款:
「丙戌上巳鏡齋徐文鏡於渝州。」下鈐「徐文鏡印」
及「鏡齋」。
徐元白之子,11 歲的徐匡武亦作國畫一幅,畫中一人一琴,頗具古
風。署「徐匡武,十一歲畫」,並鈐「徐」印一枚。
另據陳之邁《荷蘭高羅佩》一文記載,1967 年初,高羅佩去柬埔寨
訪吳哥窟,返途經香港拜訪了琴友徐文鏡。高羅佩還將 1951 年寫給
徐文鏡的一首詩抄錄給陳之邁〔 8 〕:
漫逐浮雲到此鄉,故人邂逅得傳觴。
巴渝舊事君應憶,潭水深情我未忘。
宦績敢雲希陸賈,游蹤聊喜繼玄奘。
匆匆聚首匆匆別,更泛滄浪萬里長。
這是高羅佩傳世的極有限的詩作之一。
此外,高羅佩家族還收藏有徐氏兩兄弟之畫作。徐元白有「蘭花圖」
題詩曰:
手培蘭蕊兩三栽,日暖風和次第開。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
下識「芝台大方家屬寫,乙酉春弟元白」。下鈐姓
名印。徐文鏡則在其山水畫上題詩曰:
天風浪浪,海山蒼蒼。
一別萬里,長無相忘。
詩後款識曰: 「荷蘭高羅佩博士深浚學善,右琴相與,結天風琴社於
渝,過從甚歡,茲將攜眷言旋,因寫斯圖以示憯別,並乞教正。」落
款為「丙戌花朝臨海徐文鏡記」,下鈐姓名印。
荷蘭萊頓大學東亞圖書館高羅佩特藏室中還
存有徐文鏡《西湖百憶》□瑏瑩一冊,扉頁題有「高羅佩先生教正」
七字,下署「徐文鏡敬贈」。此書有徐文鏡丙申「西湖百憶自敘」及
丁酉序,應出版於 1957 年左右,故亦能證明離開重慶後高羅佩與徐
文鏡仍有交往。
楊少五、楊大鈞
楊少五 (1894 — 1959),四川重慶人,著名蜀派琴家,家藏唐、宋
、元、明、清各代古琴二十余床。〔 9 〕 (P106) 楊大鈞 (1913 —
1987),河北保定人,著名琵 122 第 3 期上海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
社會科學版 )2012 年琶演奏家和音樂教育家,長期從事音樂教育工
作,曾創作有琵琶曲《蜀道行》、《巴山夜雨》,二胡曲《步月吟》
、《雙鶯對語》等名曲。〔 10 〕 (P133 ~ 134) 高羅佩日記記載
了其在渝期間與楊少五、楊大鈞的交往:
1945 年 2 月 9 日: 9 點半與梁在平和楊大鈞一塊兒去了北岸,散
步去楊少五的農莊。12 點半抵達那兒,吃了午餐,與楊少五和石紹
夫老先生一起彈奏古琴和琵琶。
1945 年 2 月 25 日: 11 點楊少五和楊大鈞來了,一起乘車去了楊
少五的家,在那兒舉辦了盛大的午餐會,以慶賀天風琴社成立。下午
是彈奏音樂度過的,吃晚餐後欣賞燈籠。〔 1 〕 (P116) 此外,英
國漢學李約瑟在他的游記中也記載了高羅佩與楊大鈞的交往:
(1944 年 12 月 1 日 )與高羅佩夫婦共進晚餐……楊大鈞先生也在
座,他吹奏了笙,這是一種多管集合而成的樂器。〔 11 〕 (P252)
在天風琴社成立紀念照及送別高羅佩夫婦的合影中,楊少五分別位於
前排左一及二排右七。
而在《巴江錄別詩書畫冊》上,楊少五贈詩一
首曰:
圭璋深聞望,萬里識君遲。
傾聽龍唇響,翻慚驥尾隨。
時清懷故國,恨別賦新詩。
揮手鯨波去,停雲無限思。
上款識曰: 「芝台、世芳賢伉儷行將歸國,賦此相贈聊為別後之紀念
雲耳。」下款為: 「民國三五年春,學弟楊少五。」下鈐「少五」印
。
李約瑟、畢鏗
李約瑟 (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 1900 — 1995),
英國近代生物化學家、科學技術史專家,以研究中國科學史著稱於世
,被譽為「當代利瑪竇」,其七卷本《中國科學技術史》填補了西方
漢學研究的空白。
1942 年秋,李約瑟受命於英國皇家學會前往中國援助戰時科學與教
育機構,他於 1943 年 3 月抵達重慶,並於 6 月建立中英科學合作
館,由此結識了包括高羅佩在內的大批學者及科學家。李約瑟把與高
羅佩的交往記載在他的游記中:
1944 年 12 月 1 日,重慶。與高羅佩夫婦共進晚餐。看到了他保存
的有 850 年歷史的中國古琴———七弦琴,木頭部分因年久而發出
優美的光澤。還有兩位彈琴的先生在座。中國航空公司的張先生以古
典風格彈奏古琴,他會制作並吹奏笛子; 舒先生則以現代風格彈奏古
琴,他也會制作古琴。張、舒兩位先生以及高羅佩本人高雅的演奏真
是使人美不勝收。〔 11 〕 (P251 ~ 252) 李約瑟與高羅佩在重慶
還經常參加當地文人的雅集。學者蘇淵雷在重慶創辦的「缽水齋」書
店成為當時陪都文化名人的沙龍,「 (缽水齋 )搬到重慶之後有美國
特使馬歇爾,郭沫若、沈尹默、汪東、田漢、高二適,英國李約瑟博
士,荷蘭漢學家高羅佩……尤其是兩位洋漢學家都能讀古文,寫文言
文,普通話、四川話都能講,後來《中國科技史》、《中國古代房內
考》等煌煌大著問世,影響深遠」。□瑐琉蘇教授還回憶道: 「 (缽
水齋 )重點舉辦文化交流、圖籍出版、學術座談、書畫展覽。在此期
間,英國李約瑟、荷蘭高羅佩二博士數與接席。」〔 12 〕 (P168)
此外,兩人在漢學研究方面也相互提攜。如高羅佩在《秘戲圖考》對
中國道教房中術有過誤解,認為這是對女性的一種「性搾取」 (
sexual vampirism) 。李約瑟糾正了他的看法,認為從中國家庭制度
的背景看,古代房中術總體來說是有益於兩性關係和提高婦女地位的
。〔 13 〕 (P145) 畢鏗 (Lawrence Ernest Rowland Picken,
1909 — 2007),英國動物學家,劍橋大學教授。
1944 年 9 月隨英國議會科學使團來到重慶,在聽過古琴大師徐元白
的演奏後,他迷上了中國古琴,並開始終其一生的唐朝音樂研究,有
《唐宮遺音》等專著存世。
據畢鏗回憶: 「我到重慶當天,高羅佩夫婦為幾位中國音樂家、李約
瑟夫婦和我安排了一個午餐會,梁在平、查阜西和徐元白都到了……
」〔 14 〕 (P9) 畢鏗買了古琴,成為徐元白的弟子,並加入了重慶
天風琴社。1945 年初,他前往成都沙堰山莊拜訪古琴家裴鐵俠,「
高羅佩給我寫了介紹信……拜訪裴鐵俠時,高羅佩托我完成一項 123
施曄: 荷蘭漢學家高羅佩在渝期間交遊考使命: 他交給我一部《莊周
夢蝶》古琴譜,讓我請裴老先生加注節拍符號。這份琴譜是高羅佩用
他那一手典雅工整的楷書親筆抄就的。幾個月後我收到裴的回信,信
封內夾著高羅佩托我帶去的手抄本。他說他很抱歉不能給琴譜加注,
因為他從未從老師那裡學過這首曲子」。□瑐□出於對中國古典音樂
的共同愛好,畢鏗與高羅佩在重慶結下了一段「琴緣」。
查阜西、梁在平
查阜西 (1895 — 1967),名夷平,字阜西,號鎮湖,江西修水人,
著名琴家。1936 年,他同彭祉卿、張子謙等人分別於蘇、滬兩地創
建今虞琴社,並主編《今虞》琴刊。抗戰時,於昆明、重慶、成都結
識裴鐵俠、管平湖、胡瑩堂、喻紹澤等多名琴人。
梁在平 (1900 — 2000),河北高陽人,著名琴家,尤工於古琴、古
箏與琵琶。1949 年後移居台北。
抗戰期間,梁在平抵渝,「入『天風琴社』,得益於徐元白、徐文鏡
,並結識荷蘭及英籍漢學家高羅佩與畢鏗等人」。〔 10 〕 (P118)
而查阜西早已名揚琴界,與徐元白等人相交多年。高羅佩日記及畢鏗
回憶錄都提到了他們兩人與高氏的交往。□瑐瑢此外,據《金陵訪琴
》一文的篇末小記記載:
「老人 (張充和 )向我憶起 1940 年前後的重慶時代,查阜西和荷蘭
漢學家高羅佩常常一同切磋琴藝,她就在一旁聽琴、學琴,並曾與高
羅佩、查阜西一同登台獻藝———她唱昆曲,他們彈奏古琴。」〔
15 〕 (P48) 萊頓大學東亞圖書館藏有高羅佩收藏的《今虞》琴刊一
冊,扉頁題曰: 「芝台先生教正,查鎮湖敬贈。甲申長至日於陪都。
」下鈐「查鎮湖印」。
該圖書館還收藏有梁在平所編之《擬箏譜》一冊,此書是梁在平贈給
查阜西,查再轉贈高氏的。扉頁題有兩人的贈語,分別為: 「阜西我
兄指教。弟在平贈於昆明。二十八年三月二十七日。」下鈐姓名印一
枚。「甲申臘月十八日自昆明付郵轉贈芝台社兄。查阜西識於遠遊前
五日。」
鈐印「阜西」。甲申為 1944 年,查於 1945 年赴美考察,故有「於
遠遊前」云云。
由此可見,高羅佩與查、梁兩位琴家的交往相當密切,多與切磋琴藝
、贈送琴書有關。
甘濤
甘濤 (1912 — 1995),字漢波,江南笛王甘貢三次子,傑出的二胡
、京胡演奏家和指揮家,享譽海內外的江南絲竹大師。
甘濤與高羅佩交往的資料鮮見,目前僅存高氏家族收藏的一副楹聯,
是甘濤為高羅佩新婚准備的賀禮:
鳳凰于飛梧葉秋風喜顧曲,
琴瑟協律高山流水締知音。
楹聯前識上款「羅佩先生、世芳女士結婚志喜」,落款「弟甘漢波敬
賀」。此聯不僅祝願高氏夫婦鳳凰于飛、琴瑟和協,而且也暗含作者
與高羅佩的知音之誼。
陳其采
陳其采 (1880 — 1954),字藹士,號涵廬,浙江吳興人。他長期任
職於國民政府銀行界,曾兼任立信會計專科學校董事長兼校長,1949
年赴台。
抗戰期間,身為總統府國策顧問的陳其采隨國民政府西遷重慶。他與
高羅佩交往的具體經過不詳,但高氏家族藏有陳其采所贈楹聯一對,
上聯為: 「枕邊書卷有餘味」,上款識「芝台先生屬書東皋禪師聯句
」,下聯為: 「徽外琴聲妙入神」,落款「民國第一乙酉冬陳其采」
。鈐「陳其采」及「涵廬」印兩方。
葉秋原
葉秋原 (1907 — 1948),原名葉為耽,字秋原,筆名林竹然、凌黛
等,浙江杭州人,著名法學家、人類學家和記者。因英年早逝,故關
於他的傳記資料罕見。
筆者從高羅佩日記中捕捉到一些蛛絲馬跡,如上文已提及高氏 1943
年 5 月 12 日的日記記載拜訪葉秋原事。另外《大漢學家高羅佩傳
》也提到 1943 年 6 月高羅佩結識水世芳後,常去葉秋原夫婦家作
客,高羅佩從葉家了解到世芳的家庭及教育背景。〔 1 〕 (P104)
此外,陳之邁《荷蘭高羅佩》附錄之一,方豪的《續談荷蘭高羅佩先
生》一文也提及: 「他 (指高羅佩 )和秋原是由談書法、談刻印、談
文學而結交的。秋原在藝文方面的興趣很廣,擅英文,時任立法委員
,曾在香港為孫哲先生所創辦的英文『天下』雜誌協助編輯。」〔
16 〕 (P63) 124 第 3 期上海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
2012 年吳國楨吳國楨 (1903 — 1984),字峙之,湖北建始人,國民
政府重要官員,赴台後因與蔣家父子政見不一,被開除國民黨黨籍。
1984 年 6 月病逝於美國。
1938 年 10 月,武漢淪陷,時任漢口市市長的吳國楨調任重慶市市
長。其辦事認真、不講人情的作風深得蔣介石信任。「 1942 年,吳
國楨任外交部政務次長,兼任蔣介石侍從秘書,負責接待外國高級官
員。」〔 17 〕 (P432) 這為他結識高羅佩創造了契機。在荷蘭駐華
大使館拍攝於 1943 年 4 月 23 日的合影中,吳國楨位於前排右二
,他的右邊兩人分別為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和荷蘭大使婁翁克,高羅佩
位於後排左三。
而高羅佩日記也記載了他與吳的交往:
2 月 23 日: 7 點半在吳國楨家吃晚餐,在康先生家裡與中國藝人跳
舞,彈奏古琴。〔 1 〕 (P116) 洪陸東洪陸東 (1893 — 1976),浙
江黃巖人,國民政府司法界重要官員。1949 年初赴台,同年秋辭政
務次長,隱退執教東吳大學,主講中國文學。
有關高、洪交往的線索,目前發現洪陸東贈高氏楹聯一副、書兩冊及
《巴江錄別詩書畫冊》上的一首詩。楹聯雲:
雲影匯方塘魚游天上,
竹蔭浮短榻人臥雪中。
聯前上款題「芝台吾兄雅屬」,聯後落款「洪陸東」
並鈐姓名印。
另,洪陸東贈高氏《易培基等侵佔故宮古物
案鑒定書》上下兩冊,內封題曰: 「芝台吾兄存查,
洪陸東奉贈。」下鈐「陸東」印。
此外,洪陸東在《巴江錄別詩書畫冊》中抄錄宋人石介《泥溪驛中作
》詩贈別高羅佩,並識曰:
「芝台博士偕世芳夫人歸國書此話別,洪陸東。」
下鈐姓名印一方。
陳之邁
陳之邁 (1908 — 1978),筆名微塵,廣東番禺人。他長年活躍於國
民政府外交領域,精通英、法、德語,雅好京劇書畫,收藏廣博。
陳之邁與高羅佩不僅是工作夥伴,而且是詩文書畫同道: 「我和他在
戰時重慶相識,相交二十四年,中間曾兩度為外交同事,可惜時間都
是那麼短暫。」〔 16 〕 (P57) 1947 年,陳、高各以駐美大使館參
事身份相遇於華盛頓,「我們相別三年,異地重逢,頗有他鄉遇故知
之感。在這個時期,我們交往很密,雖則我們的工作都很繁重,不易
找到時間長談。那時他以其所著《琴道》一書見贈,並蒙親筆題識」
。〔 16 〕 (P15) 1966 年秋,18 年未見的他們又相遇於日本東京
,久別重逢,歡洽異常,過從甚密。
高羅佩去世後,陳之邁協同荷蘭駐日大使館參事傅立思 (W . Ch .
E . A . de Vries) 夫婦共同整理、收檢、裝運了高羅佩的遺物,
並撰寫了第一本高羅佩傳記《荷蘭高羅佩》。
程獨清
程獨清 (1894 —?),字蜀青,齋名憶鶴庵,浙江紹興人。□瑐瑣他
曾供職軍界。1935 年曾與徐元白、查阜西、黃鞠生、徐文鏡、王藹
南等人創建南京清溪琴社。抗戰時流亡重慶,亦為天風琴社成員之一
。
《巴江錄別詩書畫冊》錄有程獨清贈別高羅佩長詩一首與水墨畫一幅
,詩名為《高芝台先生返荷蘭祖國贈別》:
海東海西千萬程,同文共軌期可能。
調絲勒石書剡籐,客窗落日燒寒燈。
研鑽古紙秋天蠅,案頭干殺車公螢。
目光炯炯流晨星,罅隙靡不成通明。
……
詩後署: 「蒼崖程濁清貢拙,歲在丙戌暮春。」下鈐
「蒼崖」印。
方豪
方豪 (1910 — 1980 ),字傑人,筆名茅廬、聖老、絕塵等,浙江杭
縣人,著名歷史學家及宗教界人士。
據蘇雪林《悼念方豪神父———兼記抗戰時我和他一段交誼》一文所
述,方豪於 1937 年抗戰爆發後輾轉抵達昆明,在《益世報》任總主
筆及副社長,後又到重慶復旦大學任教,兼任《益世報》編輯。〔
18 〕 (P48 ~ 50) 方豪是在葉秋原家認識高羅佩的。
據方氏《續談荷蘭高羅佩先生》一文記載:
後來我聽過他幾次彈琴,也到過他那圓洞門的書齋; 他對明朝非常偏
愛,服飾、居處、習俗、書畫、行樂等等,無一不 125 施曄: 荷蘭
漢學家高羅佩在渝期間交遊考推重明朝。現在台灣的楊家駱先生也曾
邀他到北溫泉參觀「漢洗」和藏書,然後我們在一山洞中聽到 (疑為
他 )鼓琴。
高先生有一習氣,他認為真正的知音決不會多,所以人多的場合,或
地點的氣氛不適合,他是不肯輕易彈的。□瑐瑤方豪還回憶說,高氏
結婚前,他們的交往較多,但 1946 年高羅佩離開重慶後,他們再未
碰面。
筆者於萊頓大學東亞圖書館還發現高羅佩收藏有方豪所著《拉西文傳
入中國考》一書,封面上題有「羅佩先生指謬」字樣,落款為: 「弟
方豪謹贈,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廿七日北碚。」而高羅佩也回贈方豪《
明末義僧東皋禪師集刊》一冊,扉頁題: 「傑人司鐸指正,高羅佩謹
呈。」下鈐「高羅佩」
印。這些都印證了方、高兩人在重慶的交往。
蘇淵雷
蘇淵雷 (1908 — 1995),字仲翔,晚署缽翁,又號遁圓,浙江平陽
人,著名學者、教育家,「文史哲兼擅,詩書畫三絕」,〔 19 〕 (
P221) 被人尊稱為「平陽三蘇」 (即蘇步青、蘇淵雷、蘇昧朔 )。
蘇淵雷雅好文藝,兼擅書畫,筆墨灑脫。1943 年在重慶創辦「缽水
齋」書肆,以文會友,舉辦書畫、文物展覽,開展學術討論,廣交中
外名流。當時文學、書畫界名流,如吳稚暉、馬一浮、沈尹默、郭沫
若、田漢等經常光顧缽水齋,因此亦創造了他與高羅佩相識並交往的
契機。據《蘇淵雷先生年表》記載,1946 年 3 月,「荷蘭駐華大使
館一等秘書高羅佩博士參觀缽水齋招飲,郭沫若、田壽昌等人同座,
即席題詩送高羅佩。邀郭沫若、田壽昌小聚寓齋,高羅佩亦在座,席
間聞郁達夫海外凶耗,作詩感歎」。□瑐□據林勇《缽水點滴見精神
》一文描述: 「興酣之時,郭老操日語誦唐人《楓橋夜泊》詩,別調
獨彈; 田漢唱京劇《打漁殺家》,令人蕩氣迴腸; 高羅佩則以古日語
吟詠芭蕉俳句,其聲嗚嗚然。」〔 19 〕 (P103) 此後,蘇淵雷為即
將歸國的高羅佩題詩雲:
海國煙帆遠,情移一往深。
紅桑驚老眼,綠綺抱秋心。
同作巴山客,長為越舄吟。
明時志有待,珍重惜離襟。
詩後題款曰: 「芝台先生返國即席與正,淵雷。」下
鈐姓名印一方。
劉泗英
劉泗英 (1986 —?),字懷園,四川南川人,著名報人,國民政府官
員。1949 年赴台。
劉泗英與高羅佩之交遊少有記載,目前唯有《巴江錄別詩書畫冊》中
劉泗英《送和蘭大使館秘書芝台先生歸國》一詩能作憑證:
從來蘭學啟東瀛,藥石膏肓用最宏。
和蘭初傳醫學於日本,古日人通稱歐化曰蘭學。古調君能追曠叟,新
詩我亦送晁衡。千鐘酩酊摹張草,君善琴善飲兼善書畫,與徐元白先
生尤相善。萬里扶搖返帝京。何日重登天隱閣,更邀明月話歸程。
詩後署「懷園劉泗英於重慶文雋樓」,下鈐「懷園」印。
仇鰲
仇鰲 (1879 — 1970),字亦山,晚年自號半肺老人,湖南湘陰縣人
,國民政府官員,新中國建立後,曾任湖南省軍政會副主任、全國政
協委員等職。
仇鰲與高羅佩的交遊不見於傳,但仇鰲在《巴江錄別詩書畫冊》中留
下摘自《詩經‧國風》中的「風雨」詩作別高氏夫婦: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詩後題曰: 「此吾國好賢之詩,至愖現玩味。芝台世芳夫婦行將返國
,書此贈之,湖南仇鰲時客渝城。」下鈐「仇鰲」之印。
胡庶華
胡庶華 (1886 — 1968),號春藻,湖南攸縣人,現代實業家、教育
家。新中國成立後,胡庶華仍於北京鋼鐵學院擔任教學與科研工作。
胡庶華與高羅佩交往經歷同樣不見於傳,但在《巴江錄別詩書畫冊》
中,胡庶華抄錄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贈別高羅佩,並識雲: 「錄
古詩送芝台、世芳伉儷,攸縣胡庶華。」下鈐姓名印一方。
余韶
余韶 (1891 — 1962),原名斐生,號述虞,湖南平江人,民國期間
任職軍界,新中國成立後任湖南省政府參事室參事。
余韶出身行伍,雅好古琴、古箏,曾師從九嶷山人楊宗稷學琴。閒居
重慶時,他曾聘請當時有名的斫琴師傅在家制作古琴,還與古典音樂
教授 126 第 3 期上海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 年程
午加一起研究古琴的制造和改進。對古琴的共同愛好使余韶、高羅佩
有緣相識。余韶在《巴江錄別詩書畫冊》贈詩作別高氏夫婦:
仙眷偕歸笑語親,飛車滿載漢經綸。
黃虞調古欣同賞,別去天涯若比鄰。
上款題: 「芝台、世芳儷賞」,後署「余韶送別草,下鈐「余韶」之
印。詩中「黃虞調古欣同賞」句正說明瞭他們雅樂共賞的知音之誼。
楊永浚
楊永浚 (1894 — 1960),字叔明,號菽庵,四川崇慶人。楊永浚出
身於書香門第,書畫詩文皆工。
他與高羅佩的交遊未見於傳,但在《巴江錄別詩書畫冊》中作畫一幅
並題詩一首相贈,盛讚高羅佩是「萬里東來正壯游,神州文物耐研搜
。心交好藉琴書聚,丰度長隨輸墨留」的文化交流使者。
詩後又題款曰: 「芝台先生旅華既久,沈潛於琴書文藝,所至深且精
。會將返國,諸友祖餞於天隱閣。率畫小幅並系一詩以資紀念,並祈
教政。三十五年三月卅一日,叔明楊永浚識。」下鈐「叔明」
之印。
吳忠本
吳忠本 (1884 —?),字植誠,四川綿陽縣人,中華民國最高法院推
事、行政法院評事。□瑐□吳、高交往的相關資料較少,目前能找到
兩種,一為鮮英□瑐瑧、吳忠本題於清劉沅《明良志略》一書封面的
贈言。贈言前題「芝台先生存閱,鮮英、吳忠本敬贈」,下鐫「吳忠
本」印。贈言正文向高羅佩介紹劉沅的著述及成就,文後署: 「民國
三十五年吳忠本謹識於重慶吟月庵,時年六十二歲。」可見吳忠本造
訪過高羅佩在重慶的寓所。
此外,吳忠本在《巴江錄別詩書畫冊》上亦留有贈別詩曰:
聖學精微集大中,悟從至善見神聰。
憑君廣播升平種,八表同風進大同。
詩後識曰: 「芝台、世芳賢伉儷返國紀念,植誠吳忠本。」下鈐姓名
印。
李鴻文
李鴻文 (1880 — 1968),號子范,山西霍縣人,民國重要官員。
李鴻文與高羅佩的交往資料鮮見,目前唯有《巴江錄別詩書畫冊》李
氏贈別詩一首為證,詩曰:
航海梯山萬里程,學通中外久知名。
家雞野鶩渾忘卻,珍重先生此日情。
題款曰: 「芝台世芳夫婦行將返國,書此贈之。霍山李鴻文。」下鈐
「李鴻文」印。
許麗樗
許麗樗 (1907 — 1992),江蘇鎮江人。許麗樗革新指頭書法技巧,
融匯各大書家風格,自成獨具一格的許氏指書,其書法作品被海內外
人士廣為收藏。
高羅佩家族收藏有許麗樗指書一幅,所錄為石達開《入川題壁》詩,
詩後題款曰: 「高樂佩先生方家教正,許麗樗爪錄石達開句。」下鈐
姓名印一方。卷軸外另寫一行小字: 「高樂佩先生惠存,三十四年十
月。」這說明許、高兩人相遇於戰時重慶,但並非深交,因為許誤寫
高之姓名為「高樂佩」。
鄭曼青,陳方
鄭曼青 (1902 — 1975),原名岳,字曼青,號曼髯,浙江永嘉人,
精通詩、書、畫、拳、醫,世稱「五絕大師」。赴台後,他曾創立時
中拳社,與於右任結詩社,同時又是七友書畫社成員之一。
陳方 (1898 - 1962),字芷町,號荒齋,江西石城縣人,歷任蔣介
石機要秘書、國策顧問等職。工書善畫能詩文,尤精於墨竹,所畫之
竹遒勁秀逸,出塵絕俗,被張大千先生譽為「當代第一」。晚年寓居
台北,與鄭曼青、馬壽華等人組成七友書畫社,對中國書畫在台灣的
傳承產生了極大影響。
鄭曼青、陳方與高羅佩的交往未見於傳,目前僅存兩人合作之梅竹圖
,為高羅佩子女收藏。此畫題詩曰:
故交寒瘦只青松,又伴梅花過一冬。
鳳不能來寧結實,冰天寒地獨蔥蘢。
款識如下: 「乙酉初春芝台先生雅屬。」曼青寫梅
石並題句,陳方補竹並書。
劉含章
劉含章 (1880 — 1952),字促纘,號婉蒼,閩縣人,定居南京,民
國期間任職司法界,雅好書畫、古琴。
琴棋書畫應是劉含章與高羅佩相交的媒介。
劉含章特作「天隱樓話別圖」一幅贈送高羅佩以
示別情,畫面墨韻清潤,筆力雄健,具有傳統文人
畫風。畫作右上側題款曰: 「丙戌春芝台、世芳伉
127
施曄: 荷蘭漢學家高羅佩在渝期間交遊考儷回國,寫此奉贈,劉含章
。」下鈐姓名印一方。
黃溓
黃溓 (1887 —?),字鞠生,號大願居士,□瑐□福建閩侯人。民國
期間,他任教於陸軍大學及黃埔軍校。他工詩善書,尤擅畫梅,與嶺
南名家談月色多有合作。
黃溓亦是天風琴社成員之一,1945 年,「楊結武 (疑為楊少五 )、
徐元白在重慶組織成立『天風琴社』,成員有王普生、高羅佩 (荷蘭
)、畢鏗 (英國 )、馮玉祥、程午嘉、楊大君 (疑為楊大鈞 )、何群
儒、楊清如、徐文鏡、梁在平、徐芝蓀、黃鞠生等,徐元白曾任社長
」。〔 20 〕 (P348) 因此黃溓與高羅佩既為琴社社友,又都傾心於
書法丹青,所以他們的相識是必然的。《巴江錄別詩書畫冊》錄有黃
溓以古籀寫就、首句為「古調今人多不彈,據梧四顧興長歎」的贈詩
,因文章篇幅所限,不再全錄。該詩題款曰: 「高羅佩芝台兄回荷蘭
賦贈,中華民國三十五年丙戌春,鞠生黃溓 (槁 )」,後鈐「大卍」
印。
徐惕冰
徐惕冰,生卒年不詳,江西人,畫家。1940 年曾與左聯戰士、貴州
話劇的開拓者蕭之亮等人成立「萍舸書畫社」。抗戰期間,徐惕冰流
寓遵義,與魏西雲、歐陽樛等畫家經常舉辦國畫展銷。□瑐瑩徐惕冰
客寓重慶的具體時間不詳,但可以推測他與高羅佩一定因書畫結交。
徐惕冰贈給高羅佩一幅山水畫,上款題雲: 「芝台先生雅賞畫之,丙
戌暮春之初,徐惕冰客渝。」下鈐「惕冰」之印。
高惠聯提及其父在渝期間還與著名畫家齊白石、傅抱石有過交往,因
未見於傳,且暫時無緣得見兩人題贈高氏之字畫,故未將兩位大家列
入本文的考證。《大漢學家高羅佩傳》提及的高羅佩在渝期間結識的
其他人士如康先生、孫先生等,有姓無名,亦無法考證; 另,《巴江
錄別詩書畫冊》中王藹、鵬九、連璧、岳園等人因生平無考也暫未列
入本文,留待學界同仁補闕。
萊頓大學何四維教授在《高羅佩訃告 1910 — 1967 》一文中精闢地
指出,高羅佩的收藏實際上圍繞著一個主題,即「一個關於中國古代
士大夫的人生前途以及興趣的問題」。〔 21 〕 (P3) 同樣,高羅佩
在重慶選擇並交往的也是一群文化精英,或者說現代士大夫。這為他
深入了解中國文學、書畫、音樂的精髓創造了一個不可多得、再難複
製的機遇。
本文得到荷蘭萊頓大學圖書館東亞分館館員高柏 (Drs P . N .
Kuiper) 先生在相關資料方面的大力協助,在此表示感謝。
註釋:
1高羅佩 (Robert van Gulik,1910 — 1967),任職荷蘭駐日大使
館期間,因住在東京芝公園附近山坡上,故取字「芝台」,又取「一
笑百慮忘」之義,自號「笑忘」。
2萬蓮琴( H. de. Vries) ,女,前荷蘭外交官。
3巴克曼 (Carl Dietrich Barkman,1919 - 2006),荷蘭外交官,
1946 至 1948 年在荷蘭駐華使館任職,曾與高羅佩共事。「天風琴
社與渝都各界餞送荷蘭高芝台博士及水世芳夫人回荷」照片中,巴克
曼為後排中間最高者。
4《巴江錄別詩書畫冊》是 1946 年春高羅佩夫婦回荷前夕,重慶各
界人士題寫書畫以示送別的一本冊頁。沈尹默為冊頁題籤並落款「丙
戌暮春尹默題」。
5編號分別為5262 - 3 及5265 - 6a、6b。
6編號5265 - 6a、5265 - 6b。
7http: / /www. rmv. nl /collections /home. aspx。
8楊清如( 1913—1994) ,天風琴社創始人之一楊少五之女。
9即高羅佩。
十天風琴社社刊《天風古琴》第一期,2008 年,第40 頁。
□瑏□現收藏於萊頓民族學博物館。
□瑏瑢參見郭沫若《潮汐集》,作家出版社,1959 年,第362 頁及
391
頁。個別字不同於原詩。
□瑏瑣蘇淵雷: 《蘇淵雷全集‧佛學卷》之附錄三「蘇淵雷先生年表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年,第328 頁。
□瑏瑤高羅佩: 《明末義僧東皋僧師集刊》,許世英序。
□瑏□婁翁克( A. H. J. Lovink) ,二戰時荷蘭駐華大使館大使
。
□瑏□高羅佩: 《明末義僧東皋禪師集刊》王芃生序。
□瑏瑧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料研究所: 《王世傑日記( 手稿本)
》
第四冊,1990 年,第126 頁。
□瑏□萬蓮琴女士收藏有高羅佩、水世芳結婚證書一份,內容如下:
「高羅佩荷蘭國人( 生於公元一九一零年八月九日) ,水世芳江
蘇人( 生於民國八年九月二十四日) 。渥蒙上帝鴻恩盟訂白
首,謹遵救主基督一夫一妻成為一體、相親相愛互助互尊之聖
訓,於本日四時在重慶基督教思恩堂舉行結婚典禮,恭請張海
松會長證婚。此證。結婚人: 高羅佩、水世芳; 證婚人: 張海松;
介紹人王世傑、王鐘賢英; 主婚人: 羅芬克、水鈞韶( 張守謙
代) 。中華民國三十二年十二月十八日。」《大漢學家高羅佩
傳》在第106 頁說王世傑為高羅佩、水世芳的證婚人,有誤。筆
者查閱了《王世傑日記》,民國三十二年( 1943) 十二月十八日,
王世傑正在英國訪問,赴Stafford 參觀一個軍需制造廠。參見
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王世傑日記手稿本》第四
冊,第213 頁。
128
第3 期上海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 年
□瑏瑩徐文鏡《西湖百憶》,香港紫泥山館出版,英雄印務公司承印
。
□瑐琉林勇編: 《泓缽集———蘇淵雷紀念文集》,第70 頁。
□瑐□〔荷蘭〕高文厚著. 徐康榮譯《中國古樂之復活———畢鏗采
訪
錄》,《世界音樂文叢2》,第10 - 11 頁。
□瑐瑢參見吳贛伯《二十世紀中華國樂人物誌》「楊少五、楊大均」
及
「李約瑟、畢鏗」條。
□瑐瑣今虞琴社編: 《今虞》( 琴刊) ,1937 年5 月,第236 頁。
□瑐瑤陳之邁: 《荷蘭高羅佩》附錄一《續談荷蘭高羅佩》,第64 頁
。
□瑐□蘇淵雷: 《蘇淵雷全集‧佛學卷》之附錄三「蘇淵雷先生年表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年,第328 頁。
□瑐□參見劉壽林、萬仁元等《民國職官年表》,中華書局,1995 年
,第
1298 頁。另據裴艷《留學生與中國法學》一文載,中國民國法
學會第三屆年會於1945 年4 月5 日在江蘇旅渝同鄉會來蘇堂
舉行,吳忠本參加了此次會議。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 年,第
236 頁。
□瑐瑧鮮英( 1885—1968) ,字特生,四川西充人。民盟創始人之一
,著
名民主人士。
□瑐□今虞琴社編: 《今虞》( 琴刊) ,1937 年5 月,第236 頁。
□瑐瑩參見《遵義市志》,中華書局,1998 年,第1880 - 1881 頁
。
參考文獻:
〔1〕 巴克曼C D,德弗裡斯H. 大漢學家高羅佩傳〔M〕. 施輝
業,譯. 海口: 海南出版社,2011.
〔2〕 戴承元. 三沈研究〔M〕. 西安: 西北大學出版社,2008.
〔3〕 王朝賓. 民國書法( 1911—1949) 〔M〕. 鄭州: 河南美術出
版
社,1989.
〔4〕 龔繼民,方仁念. 郭沫若年譜1892—1978〔M〕. 天津: 天津
人民出版社,1992.
〔5〕 張向華. 田漢年譜〔M〕. 北京: 中國戲劇出版社,1992.
〔6〕 高羅佩. 明末義僧東皋僧師集刊〔Z〕. 上海: 商務印書
館,1945.
〔7〕 王秋華.回憶我的父親王世傑〔J〕.湖北文史,2009,( 2) :
163.
〔8〕 陳之邁. 荷蘭高羅佩〔J〕. 傳記文學,1969,14( 1) : 41
.
〔9〕 唐中六. 巴蜀琴藝考略〔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6.
〔10〕吳贛伯. 二十世紀中華國樂人物誌〔M〕. 上海: 上海音樂出
版社,2007.
〔11〕李約瑟,李大斐. 李約瑟游記〔M〕. 貴陽: 貴州人民出版
社,1999.
〔12〕陳左高. 文苑人物叢談〔M〕. 上海: 上海遠東出版社,
2010.
〔13〕李零。高羅佩與馬王堆房中書〔A〕. 湖南省博物館. 馬王堆
漢墓研究文集———1992 年馬王堆漢墓國際學術討論會論
文選〔C〕. 長沙: 湖南出版社,1994.
〔14〕高文厚. 中國古樂之復活———畢鏗采訪錄〔A〕. 徐康榮,
譯.
人民音樂出版社編輯部. 世界音樂文叢2〔C〕. 北京: 人民音
樂出版社,1993.
〔15〕蘇煒. 金陵訪琴〔A〕. 散文海外版編輯部. 大愛無邊2007
—
2008 散文精品〔C〕. 天津: 百花文藝出版社,2009.
〔16〕陳之邁. 荷蘭高羅佩〔M〕. 台北: 台北傳記文學社,1972.
〔17〕 文旻. 蔣介石的密友近臣〔M〕. 北京: 中國文史出版
社,2004.
〔18〕石評梅,丁玲,冰心,等. 夢似飛花: 中國現代才女真情美文
〔M〕. 北京: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8.
〔19〕林勇. 泓缽集———蘇淵雷紀念文集〔M〕. 上海: 華東師範
大
學出版社,2008.
〔20〕易存國. 中國古琴藝術〔M〕. 北京: 人民音樂出版社,
2004.
〔21〕Hulsew□ A F P. N□crologie R. H van Gulik ( 1910—
1967 )
〔J〕. T』oung Pao,Leiden 1968,vol. LIV.
Robert van Gulik』s Social Contacts in Chongqing
SHI Ye
(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s,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234,China)
Abstract: Robert van Gulik was a famous Dutch sinologist.
The core purpose of his Chinese studies was to be a typical
Chinese
scholar - official,who wanted to pursue political
achievements while enjoying a private life of a hermit.
For that purpose he
not only focused on the studies of Chinese poems,lute -
playing,chess,calligraphy and painting,but also socialized
with the
Chinese cultural elites of his days. Based on the rich
documents he left and the memories of Gulik』s family and his
colleagues,
the paper aims to give a sketch of Robert van Gulik』s social
activities in Chongqing during World War II.
Key words: Robert van Gulik,Chongqing,social contact
( 責任編輯: 吳澄)
http://wenku.baidu.com/view/712b8005f12d2af90242e6e5.html?re=view
星期四, 12月 24, 2015
古琴派別
古琴派別
古琴音樂源遠流長,其中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不同的詮釋方法所呈現
的趣味與內涵,其中的核心,是源於不同地域、師承、琴譜的影響。
筆者試著從此脈絡將琴史上所謂的琴派作一個概要敘述。
一、琴派擷述
琴派的界定與地域的分野有直接的聯繫,從明代以來流傳的琴譜文獻
中可以發現一些論述,琴派的觀念在更早的時代應當就已存在。
清代蔣文勳在《二香琴譜》(1833)「琴學萃言」中論「琴派」:「
琴之論派,由來久矣。晉侯見鍾儀,與之琴,操南音,此略見於春秋
時者。趙耶利曰:「吳聲清婉,如長江廣流,綿延徐逝,有國士之風
;蜀聲躁急,如急浪奔濤,亦一時之俊傑。」逮後有所謂中州、白下
、江浙、八閩之分,至今或滅或微。世所傳習,多宗吳派,雖今蜀人
,亦宗吳派矣。吳派後分為二,曰虞山,曰廣陵。」
蔣文勳將「琴派」歸向地域性的論述,據吳之振《德音堂琴譜》敘述
,琴派雖經嚴天池刪定而後產生各宗流派的說法,但萬源歸宗不離南
北地域的劃分。
清代吳之振所輯之《德音堂琴譜》(1691)凡例云:「音有南北二派
,故嚴天池刪定天下名譜,以古浙中州為主,今人多言浙操、閩操、
江操,更及川廣之分,以吳為最,不知吳即南音,派只有二,今特為
表著焉。」
《中國音樂辭典》論述琴派一詞的定義如下:「若干具有共同藝術風
格的琴人所形成的流派。除稱『派』,或稱『聲』、『家』、『譜』
、『操』。各個琴派之間的差別主要決定於地區、師承和傳譜等條件
」。歸結近代重要琴學領域對「琴派」的認知,不外乎如查阜西、吳
文光、葉明媚等學者所提出琴派的定義:
對琴學有關資料進行系統的蒐集、整理和研究貢獻卓著的中國著名琴
家,查阜西在「查阜西琴學文萃」提到:「琴派,是指彈琴藝術在一
定或大或小地區內和一定或久或暫時的時間內,多數彈琴人的風格逐
漸統一,與他處或先期發生了顯著的差異而言。」
現代著名古琴家吳文光(1946- )在「論古琴音樂中的情感形象生理
紀錄法與琴派的藝術風格」中提到:「……我們現在所說的琴派主要
並不是指一種古琴音樂的創作思潮和流派,而是在對琴曲原作的演奏
過程中進行各方面的闡發乃至於擴充變化而形成的具有某種再創作意
義的不同的表演藝術流派,……關於琴派地域性的問題也是如此,…
瞭解這一琴派的創始人和傳人的所處地域及師承……」
法國巴黎大學Sorbonne音樂博士葉明媚在「古琴藝術與中國文化」中
提到:「琴派所指的並非琴曲創作時所依據的哲學或美學思想,而是
指不同的表演藝術的流派。」
綜合以上所述,琴派的定義,不論從地域性的分野或是以師承傳譜為
宗,都是指琴樂表現的風格而言。其中葉明媚所歸納「琴派」之條件
要素有1.有跡可循的師承淵源2.有代表性的琴曲3.有代表性的琴人4.
有代表性的傳譜等。這些條件要素已經成為近代琴樂派別研究的重要
依據。
據日籍學者三谷陽子博士所發表論文「東亞琴箏之研究─琴樂歷史的
變遷」中,曾著墨1956年查阜西先生帶領中央音樂學院古琴採訪小組
所做的古琴採訪工作,其工作報告中,記載了八個不同的琴派:泛川
、諸城、廣陵、九嶷、嶺南、新浙、浦城、鳳陽。此採訪報告即以地
域性觀點分類。
近代由於交通工具便捷,琴人互通便利,不僅縮短了區域的距離,更
因成立琴社和有聲資料的廣泛流通,以及師承、傳譜的交互影響,形
成個人獨特風格,如管平湖、吳景略及查阜西等。
管平湖1897-1967,名平,字吉庵、仲康,號平湖,江蘇蘇州人。彈琴
學畫得於家傳。對古琴藝術研究極深,承自九嶷派楊宗稷、武夷派悟
澄老人、川派秦鶴鳴,融會創新自成一家,琴壇譽之為「管派」。以
「流水」著名。曾任教於中央音樂學院,著有「古指法考」,對指法
研究、打譜、斲琴方面貢獻卓著。
吳景略1907-1987,名韜,號縵叟,江蘇常熟人。著名古琴演奏家、音
樂教育家。曾任中央音樂學院古琴教授。吳氏幼時學習琵琶、三絃、
二胡、笙簫等。1927年習琴,師從王端璞和李明德。1936年加入查阜
西先生創立之上海今虞琴社。吳氏從事作曲、編曲、打譜、演奏、教
學、著述、斲琴等工作,對古琴音樂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且影響深遠
。演奏方面集廣陵、川、浙、九嶷、梅庵等琴派特色而自成一家,尤
善於「漁樵問答」,獲得「吳漁樵」雅號。琴界譽之為「吳派」。
以下將上述形成於各代之重要琴派整理略記如下:
1.南宋-民間:浙派(浙江杭州):郭楚望。吳派(江南)。文人清客
:京師派(汴涼、開封)。江西派。兩浙派。
2.明-浙派─徐門浙派:徐天民。松江派(上海松江)。熟派(琴川派
,虞山派,江蘇常熟):嚴澂。江派(江左南京)。紹興派(浙江紹
興)。
3.清-虞山派(江蘇常熟)。廣陵派(江蘇揚州):徐常遇。中州派(
河南一帶)。嶺南派(粵派,廣東)。金陵派(南京一帶)。
4.近代-泛川派(蜀派,四川)。諸城派(魯派、梅庵派,山東諸城)
。新浙派(江南)。廣陵派(江蘇揚州)。九嶷派(北京)。浦城派
(閩派,福建)。嶺南派(粵派,廣東)。鳳陽派(安徽)。
查阜西統計的八種琴派中,以「新浙派」和「鳳陽派」之名今少見延
用。以蘇璟(曾輯《春草堂琴譜》1744)為首的「新浙派」,其師承
范師竹、釋開濟,以「漁歌」、「瀟湘」、「平沙」、「高山」為代
表琴曲,似乎有浙派、虞山派的傳統;「鳳陽派」其淵源不詳,只知
以馬秋潭(生平不詳)為代表琴人,擅長曲目有:「梅花三弄」、「
憶故人」、「醉漁」。
星期五, 12月 11, 2015
從陽關三疊談到易經的樹院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_WRSm33_8U
2015年11月28在台北永康街樹院子演講:從陽關三疊談到易經的樹院子part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hwHHMZ5bCE
陽關三疊古琴曲乃公自彈自唱 part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SqfNZhfWEs
陽關三疊古琴曲乃公自彈自唱片段錄音 part3
2015年11月28在台北永康街樹院子演講:從陽關三疊談到易經的樹院子part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hwHHMZ5bCE
陽關三疊古琴曲乃公自彈自唱 part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SqfNZhfWEs
陽關三疊古琴曲乃公自彈自唱片段錄音 part3
星期日, 8月 30, 2015
談電影中的鬼魅和沖煞
談電影中的鬼魅和沖煞 (容乃公)
犯沖是中國傳統民間信仰很重要的觀念. 在近代西洋文學中, 犯沖也
經常被拿來當話題. 今天重看《印度之旅》(A Passage to India)
老電影 (一部 1984 年大衛‧利恩編劇並執導的英國劇情片,改編自
1924 年英國作家 E. M. Forster 所著的同名小說以及 1960 年印裔
美國人 Santha Rama Rau 根據小說而創作的戲劇 ), 對戲中那個在
山洞裡失魂而誤告印度導遊的情事, 特別感興趣, 因為現代的電影只
知道鬼, 郤不知可為沖煞。這個戲和小說完全沒寫到宗教.
它寫的只是犯煞與文化衝突.
本片是大衛‧連執導的最後一部電影,獲得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最
佳導演等 11 項提名,Peggy Ashcroft 贏得最佳女配角獎,她也以
77 歲的高齡成為奧斯卡史上最年長的女配角獎得主,音樂人
Maurice Jarre 贏得第三座最佳原創配樂獎。
從前看這部戲,和讀這小說,沒注意到這戲講的就是中國人說的犯沖.
其實美國小說家享利詹姆士, 大部份的小說都在說犯沖, 有時也直接
說到鬼. 其他涉及犯沖情事在當代小說和電影中非常多. 享利詹姆士
的小說戴茜‧米勒,Daisy Miller (1878), 碧廬冤孽,The Turn of
the Screw (1898), 說的就是犯煞.
早期西洋文學批評並不太注意到犯沖, 即人和大自然中一些莫名的力
道照面後, 產生的生命的變化. 他們將這類小說說成心理分析.
印度之旅這電影其實是很有代表性的, 因為西方人在近代人類學尚沒
發達時, 己經將這個犯沖煞的題目非常大量地發掘.
這種戲和鬼怪戲不同, 因為沒有神怪作用. 我覺得現代的文學和電影
知道鬼魅, 而不知鬼魅背後的沖煞.
我曾經也是個影迷. 不過最近幾年不太愛看電影了, 因為電影越來越
藝術, 尤其得獎名片, 好像都是為了造就名導演而完成的, 因為他們
個人風格創造了講求藝術手法而完成的作品. 這類電影對于在藝術上
用心的人會是福音, 可是想在戲中找戲的人就覺得沒意思. 我曾很喜
歡日本導演黑澤明. 他的戲三十部電影 --,如《羅生門》、《七武
士》、《大鏢客》、《天國與地獄》、都很有看頭, 不會讓你覺得去
看戲只是看導演. 但是最後看名叫『亂』是改自莎士比亞的《李爾王
》故事改編的戲, 就看不下去. 因為他把莎劇的世界混亂的部份誇張
得太過份了, 變成相當恐怖的故事 -- 最該死的是把日本名演員仲代
達矢整得像一個惡鬼一般玩偶, 我想黑澤明可能最後就是被藝術帶到
了岐途 -- 變成一個太相信導演功力的導演.
在『亂』片中因為莎劇中的 Redeeming quality( 救贖 )和緩沖
(resolution) 全不見了, 他讓我們相信一個好導演對電影最大的傷
害就是把一個好戲中該有的戲劇性深化理念, 而演員編劇只是導演的
另一種表達工具或道具.
過去我們看電影,最後只會記得演員,故事,很少有人去理會誰是導演.
那是一個戲迷美好的時代.現代的電影,甚止可以像李安那樣
干脆拿一個動畫的動物配一個生硬莫名的年輕新進演員來唬我們,
看了令人氣憤.他的故事名叫Life of Pi.
我真的很愛看電影. 不過現在每聽到一部由非常有作造的導演編造出
來的電影,要去看以前,我都有先給自己做些工作,怕在戲院中打瞌睡.
犯沖是中國傳統民間信仰很重要的觀念. 在近代西洋文學中, 犯沖也
經常被拿來當話題. 今天重看《印度之旅》(A Passage to India)
老電影 (一部 1984 年大衛‧利恩編劇並執導的英國劇情片,改編自
1924 年英國作家 E. M. Forster 所著的同名小說以及 1960 年印裔
美國人 Santha Rama Rau 根據小說而創作的戲劇 ), 對戲中那個在
山洞裡失魂而誤告印度導遊的情事, 特別感興趣, 因為現代的電影只
知道鬼, 郤不知可為沖煞。這個戲和小說完全沒寫到宗教.
它寫的只是犯煞與文化衝突.
本片是大衛‧連執導的最後一部電影,獲得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最
佳導演等 11 項提名,Peggy Ashcroft 贏得最佳女配角獎,她也以
77 歲的高齡成為奧斯卡史上最年長的女配角獎得主,音樂人
Maurice Jarre 贏得第三座最佳原創配樂獎。
從前看這部戲,和讀這小說,沒注意到這戲講的就是中國人說的犯沖.
其實美國小說家享利詹姆士, 大部份的小說都在說犯沖, 有時也直接
說到鬼. 其他涉及犯沖情事在當代小說和電影中非常多. 享利詹姆士
的小說戴茜‧米勒,Daisy Miller (1878), 碧廬冤孽,The Turn of
the Screw (1898), 說的就是犯煞.
早期西洋文學批評並不太注意到犯沖, 即人和大自然中一些莫名的力
道照面後, 產生的生命的變化. 他們將這類小說說成心理分析.
印度之旅這電影其實是很有代表性的, 因為西方人在近代人類學尚沒
發達時, 己經將這個犯沖煞的題目非常大量地發掘.
這種戲和鬼怪戲不同, 因為沒有神怪作用. 我覺得現代的文學和電影
知道鬼魅, 而不知鬼魅背後的沖煞.
我曾經也是個影迷. 不過最近幾年不太愛看電影了, 因為電影越來越
藝術, 尤其得獎名片, 好像都是為了造就名導演而完成的, 因為他們
個人風格創造了講求藝術手法而完成的作品. 這類電影對于在藝術上
用心的人會是福音, 可是想在戲中找戲的人就覺得沒意思. 我曾很喜
歡日本導演黑澤明. 他的戲三十部電影 --,如《羅生門》、《七武
士》、《大鏢客》、《天國與地獄》、都很有看頭, 不會讓你覺得去
看戲只是看導演. 但是最後看名叫『亂』是改自莎士比亞的《李爾王
》故事改編的戲, 就看不下去. 因為他把莎劇的世界混亂的部份誇張
得太過份了, 變成相當恐怖的故事 -- 最該死的是把日本名演員仲代
達矢整得像一個惡鬼一般玩偶, 我想黑澤明可能最後就是被藝術帶到
了岐途 -- 變成一個太相信導演功力的導演.
在『亂』片中因為莎劇中的 Redeeming quality( 救贖 )和緩沖
(resolution) 全不見了, 他讓我們相信一個好導演對電影最大的傷
害就是把一個好戲中該有的戲劇性深化理念, 而演員編劇只是導演的
另一種表達工具或道具.
過去我們看電影,最後只會記得演員,故事,很少有人去理會誰是導演.
那是一個戲迷美好的時代.現代的電影,甚止可以像李安那樣
干脆拿一個動畫的動物配一個生硬莫名的年輕新進演員來唬我們,
看了令人氣憤.他的故事名叫Life of Pi.
我真的很愛看電影. 不過現在每聽到一部由非常有作造的導演編造出
來的電影,要去看以前,我都有先給自己做些工作,怕在戲院中打瞌睡.
星期四, 8月 27, 2015
關于磨鏡
關于磨鏡
磨鏡的文化
中文以同音多有同義, 其後面的文化含義極其複雜. 比如五行金木水
火土, 和金同字即合五行金的特質. 比如金克木, 金生水, 土生金.
金和井同音, 而鏡亦同. 故漢朝起, 中國人以鏡避邪, 而造出各類的
消災鏡. 鏡最先作用當非閨房之物. 鏡子最早出現在商代婦好的陪葬
物中, 按我猜想, 當為避邪居多. 婦好為武士, 美貌該不是她關心的
.
銅鏡的起源始於 4000 多年前的齊家文化,在殷墟也有少量出土。早
期銅鏡鏡面較小,多光素或簡單幾何紋飾。戰國之時,始見精美銅鏡
。但質地未必堅固.
不過,鏡要保養,不但要磿,也要防跌破,故有破鏡重圓之說.
陳後主有一位妹妹,就是樂昌公主,嫁給太子舍人徐德言為妻。後二
人國破家亡, 分開取鏡一半作為將來復合之証. 即破鏡重圓. 徐德言
在妻子託來外出賣半鏡時, 留下一詩:
「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鏡也作為
愛情的証物.
古時死人用鏡贈於殮者,即用鏡殉葬,取其照幽冥的意思,世代沿襲
成為風氣。因此古代的銅鏡大多入土。古鏡銅質好的,入土多年,都
不會變壞.
因此幾千年後,仍可以看到古人的偉器。
漢鏡出土最多, 對鏡的文化有很多解釋. 其中中最流行規矩文象徵著
宇宙模式的觀點,即人己置身宇宙中央,與宇宙一起運行,週而復始
,長生不死,子孫蕃昌。
鏡的保養, 除了實用的必要, 也有宗教含義. 因而有磨鏡人的工作產
生. 磿鏡這個行業, 和中國傳統民問很多行業相同, 都來自宗教, 即
磿鏡者可能即為道教的道士. 他們流行民間, 若所謂下九流者.
古時磿鏡,常在井旁或湖邊,金以生水.
王維《鄭果州相過》:『床前磨鏡客,樹下灌園人』
磿鏡這個行業照說最接近磿刀者. 磿鏡由來是道教儀式 ( 這點很值
得文化學者去深究 ), 而因為這行業在歷史中消失後變形另一個模樣
, 被民歌手唱為痛仰樂隊的幌子:
金瓶梅五十八回潘金蓮打狗傷人孟玉樓周貧磨鏡, 提到一個老頭兒,
斯琅琅搖著驚閨葉過來。潘金蓮便道:「磨鏡子的過來了。」教平安
兒:「你叫住他,與俺每磨磨鏡子。這個驚閨葉在後來銅鏡不流行後
, 轉成了磿刀匠用了. 最終居然變成民歌手的幌子.
道教底成份﹐雖然非常地複雜﹐可是教中一切禮儀與思想都可以找出
他們的來源。好像北京的磨刀匠﹐同一是種職業﹐而他們當中有搖驚
閨葉的﹐有吹喇叭的﹐從他們痛幌子可以知道前者是從前為閨秀磨鏡
或繡剪的﹐後者是從前為軍營磨軍刀﹐現在兩樣積都變一樣了﹔道
教底形成也是如此。中國一般的思想就是道教的結晶體﹐一切都可以從
其中找出來。
古時磿鏡當非只是下九流行當. 跟現代人喝茶相同, 講的茶道. 磿鏡
者和以後沿門挨戶像貨郎一樣叫賣不同. 陸羽的茶經專講水, 而磿鏡
這一行也講水. 磿鏡上者用井水, 所以有王維詩說的床前磿鏡客. 此
床乃井欄也. 除了井水, 最好用的是湖水, 而不是從家裡拿出來的臉
盆水.
《烏程劉志》薛惠公說:
湖之薛鏡馳名,薛杭人而業於湖,以磨鏡必用湖水為佳。
《西吳枝乘》:鏡以吳興為良,其水清冽能發光也。予在婺源購得一
鏡,水銀血斑滿面,開之止半面,光如上弦之月。背鑄字兩行雲,湖
州石十三郎自照青銅監子,十二字,乃唐宋殉葬之物也。
鏡以監子名,甚奇。案宋人避敬字嫌名,改鏡曰照子,亦曰鑒於,監
即鑒之省文,何足為異。此必宋制,與唐無涉,且明雲自照,乃生時
所用,亦非殉葬物也。」
「南唐石十姐鏡:葵花六瓣,全體平素,右作方格而中分之,識分兩
行,凡十有二字,正書,曰,湖州石十姐摹練銅作此照子。
鏡子後來因為避諱稱為照子.這是在南唐以後,
張愛玲小說同學少年都不賤中提到的磨鏡黨是什麼意思? 她說的可能
就指女同性戀者.
原來磿鏡一辭, 即人體廝磿比為女性同性戀. 我尚未看到侯導名劇,
為何劇中多了一個磿鏡少年角色.我直覺這個電影說說去,講的就是
唐朝人同性文化.這故事法國人會直覺喜歡,那怕他們壓根底也看不出
這個故事那們子和同性戀有任何蛛絲馬跡的關係.
唐朝的名女人, 尤其入了道觀的, 或道教的, 像魚玄磯, 都是列士比
安, 或有列士比安傾向的.(中國文化的同性戀文化大都是雙性戀者).
我猜想故事中的女尼, 和人翁隱娘, 應該都是同性戀者. 所以她找了
個不同不女的磿鏡少年結婚. 這個故事因為弄了個磿鏡少年, 八成和
同性戀瞥不開.
磨鏡的文化
中文以同音多有同義, 其後面的文化含義極其複雜. 比如五行金木水
火土, 和金同字即合五行金的特質. 比如金克木, 金生水, 土生金.
金和井同音, 而鏡亦同. 故漢朝起, 中國人以鏡避邪, 而造出各類的
消災鏡. 鏡最先作用當非閨房之物. 鏡子最早出現在商代婦好的陪葬
物中, 按我猜想, 當為避邪居多. 婦好為武士, 美貌該不是她關心的
.
銅鏡的起源始於 4000 多年前的齊家文化,在殷墟也有少量出土。早
期銅鏡鏡面較小,多光素或簡單幾何紋飾。戰國之時,始見精美銅鏡
。但質地未必堅固.
不過,鏡要保養,不但要磿,也要防跌破,故有破鏡重圓之說.
陳後主有一位妹妹,就是樂昌公主,嫁給太子舍人徐德言為妻。後二
人國破家亡, 分開取鏡一半作為將來復合之証. 即破鏡重圓. 徐德言
在妻子託來外出賣半鏡時, 留下一詩:
「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鏡也作為
愛情的証物.
古時死人用鏡贈於殮者,即用鏡殉葬,取其照幽冥的意思,世代沿襲
成為風氣。因此古代的銅鏡大多入土。古鏡銅質好的,入土多年,都
不會變壞.
因此幾千年後,仍可以看到古人的偉器。
漢鏡出土最多, 對鏡的文化有很多解釋. 其中中最流行規矩文象徵著
宇宙模式的觀點,即人己置身宇宙中央,與宇宙一起運行,週而復始
,長生不死,子孫蕃昌。
鏡的保養, 除了實用的必要, 也有宗教含義. 因而有磨鏡人的工作產
生. 磿鏡這個行業, 和中國傳統民問很多行業相同, 都來自宗教, 即
磿鏡者可能即為道教的道士. 他們流行民間, 若所謂下九流者.
古時磿鏡,常在井旁或湖邊,金以生水.
王維《鄭果州相過》:『床前磨鏡客,樹下灌園人』
磿鏡這個行業照說最接近磿刀者. 磿鏡由來是道教儀式 ( 這點很值
得文化學者去深究 ), 而因為這行業在歷史中消失後變形另一個模樣
, 被民歌手唱為痛仰樂隊的幌子:
金瓶梅五十八回潘金蓮打狗傷人孟玉樓周貧磨鏡, 提到一個老頭兒,
斯琅琅搖著驚閨葉過來。潘金蓮便道:「磨鏡子的過來了。」教平安
兒:「你叫住他,與俺每磨磨鏡子。這個驚閨葉在後來銅鏡不流行後
, 轉成了磿刀匠用了. 最終居然變成民歌手的幌子.
道教底成份﹐雖然非常地複雜﹐可是教中一切禮儀與思想都可以找出
他們的來源。好像北京的磨刀匠﹐同一是種職業﹐而他們當中有搖驚
閨葉的﹐有吹喇叭的﹐從他們痛幌子可以知道前者是從前為閨秀磨鏡
或繡剪的﹐後者是從前為軍營磨軍刀﹐現在兩樣積都變一樣了﹔道
教底形成也是如此。中國一般的思想就是道教的結晶體﹐一切都可以從
其中找出來。
古時磿鏡當非只是下九流行當. 跟現代人喝茶相同, 講的茶道. 磿鏡
者和以後沿門挨戶像貨郎一樣叫賣不同. 陸羽的茶經專講水, 而磿鏡
這一行也講水. 磿鏡上者用井水, 所以有王維詩說的床前磿鏡客. 此
床乃井欄也. 除了井水, 最好用的是湖水, 而不是從家裡拿出來的臉
盆水.
《烏程劉志》薛惠公說:
湖之薛鏡馳名,薛杭人而業於湖,以磨鏡必用湖水為佳。
《西吳枝乘》:鏡以吳興為良,其水清冽能發光也。予在婺源購得一
鏡,水銀血斑滿面,開之止半面,光如上弦之月。背鑄字兩行雲,湖
州石十三郎自照青銅監子,十二字,乃唐宋殉葬之物也。
鏡以監子名,甚奇。案宋人避敬字嫌名,改鏡曰照子,亦曰鑒於,監
即鑒之省文,何足為異。此必宋制,與唐無涉,且明雲自照,乃生時
所用,亦非殉葬物也。」
「南唐石十姐鏡:葵花六瓣,全體平素,右作方格而中分之,識分兩
行,凡十有二字,正書,曰,湖州石十姐摹練銅作此照子。
鏡子後來因為避諱稱為照子.這是在南唐以後,
張愛玲小說同學少年都不賤中提到的磨鏡黨是什麼意思? 她說的可能
就指女同性戀者.
原來磿鏡一辭, 即人體廝磿比為女性同性戀. 我尚未看到侯導名劇,
為何劇中多了一個磿鏡少年角色.我直覺這個電影說說去,講的就是
唐朝人同性文化.這故事法國人會直覺喜歡,那怕他們壓根底也看不出
這個故事那們子和同性戀有任何蛛絲馬跡的關係.
唐朝的名女人, 尤其入了道觀的, 或道教的, 像魚玄磯, 都是列士比
安, 或有列士比安傾向的.(中國文化的同性戀文化大都是雙性戀者).
我猜想故事中的女尼, 和人翁隱娘, 應該都是同性戀者. 所以她找了
個不同不女的磿鏡少年結婚. 這個故事因為弄了個磿鏡少年, 八成和
同性戀瞥不開.
星期六, 8月 22, 2015
一個我們都得用心去想的事
一個我們都得用心去想的事
為什麼台灣人不很恨日本人呢? 其實李登輝是很有代表性的, 他不是
個案.若你不理解,可能你不理解很多,或大部份的台灣人.那些人很多是你我的
鄰居,朋友.
為什麼同樣都被日本統治, 而朝鮮人仇恨日本, 台灣人敬愛日本. 最
主要是因為朝鮮是整個國家都被日本佔領甚至滅亡, 而台灣人原先並
沒有自己的國主認同. 很多台灣人說誰叫你們當年把台灣割讓給日本
呢. 朝鮮人嚐到亡國滅種之恨, 但台灣人反而因為日本統治而慶幸找
到一個歸屬?. 總之, 台灣人對日本人很尊敬, 而且日本人也不太看
不起台灣人, 當然尚不至於稱得上尊敬. 而日本人似乎很看不起朝鮮
人(聽說).
除外, 也許日本曾有心把台灣永遠變成日本國土, 但對朝鮮比台灣更早被日本人
吃掉了.台灣尚沒有到這個程度.以一個外來政權,好像日本對台灣比對朝鮮厚道些吧.
(以上是我的看法)
有一個很矛盾的現像. 在二戰中, 台灣和朝鮮人都曾為日本出力. 但
朝鮮人很被日本人重用, 很多都任將領級的. 台灣人郤很少被日人重
用. 我們看一個數字就可以感受朝鮮人台灣人並沒有同樣被日本人信
任和重用:
1.台灣和朝鮮人口數差異頗大,但徵兵數卻差不多
台灣約6百萬、朝鮮逾20百萬人
台灣是21萬、朝鮮是27萬?
偏好找台灣人??
2.台灣籍日本兵死亡率15%高於朝鮮9%原因?
因為戰場關係嗎?
台灣多在中國南方及南洋?
而朝鮮人多在東北或上海?
3.還有軍人與軍屬(類似軍伕)死亡率的差異
台籍軍人死亡率2.7%低於朝鮮5.3%
但台籍軍屬死亡率22%反而高於朝鮮13%
照理說,同一戰場應該死亡率趨勢會同方向才是
朝鮮人在日軍人任高官的很多:
李垠,日本軍陸軍中將,李氏朝鮮最後的王位繼承者。
李鍵,日本軍陸軍大佐,李氏朝鮮王族。
李(金禺),日本軍陸軍中佐,李氏朝鮮王族。
洪思翊,日本軍陸軍中將,乙級戰犯。
李秉武,日本軍陸軍中將。
魚潭,日本軍陸軍中將。
趙性根,日本軍陸軍中將。
趙東潤,日本軍陸軍中將。
金應善,日本軍陸軍少將。
李熙鬥,日本軍陸軍少將。
金錫源,日本名金山錫源,日本陸軍大佐、韓國陸軍中將。畢業於日
本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曾參加中國抗日戰爭。後任參加朝鮮內戰,任
師長,退役後任韓國國會議員。[9]
蔡秉德,日本軍陸軍少佐,韓國陸軍中將,陸軍參謀總長。
金貞烈,日本軍陸軍大尉,韓國空軍上將。
張都映,日本軍陸軍少尉,韓國陸軍中將,陸軍參謀總長。
黃長燁
台灣人真的有孤兒心結嗎?
下面轉載的文章可讓我們對台灣人被徵兵的性質多一點理解. 不過為
何台灣人不恨日本人的事, 可能只能讓像我一樣搞不懂的人去研究思
考吧
.
====================================================================
日軍中台灣與朝鮮人的比較
1895年甲午戰爭後台灣割讓給日本,1910年8月29日[合併條約]使日本
併吞朝鮮(大韓帝國)。日本拿台灣靠打硬戰,但拿朝鮮卻是不費一兵
一卒,不過是在桌上和朝鮮大臣李完用喝茶聊天就完成,所以日後台
灣人和朝鮮人在日軍中的現象就有很大的不同。
二戰時台籍日本兵(軍屬、軍人)共207083人,朝鮮共242341人。當時
台灣總人口600萬,朝鮮2100萬,所以台灣出兵比率竟高於朝鮮3倍以
上,可令人訝異的是,台灣兵都是小兵,軍階最高的是少佐(鍾謙順)
,但朝鮮人任日軍中將的有6人(李垠、李秉武、洪思翊、魚潭、趙性
根、趙東潤),少將2人,大佐3人,中佐3人,少佐1人(相當於少校),
大尉1人,中尉1人。
會有軍階如此大的差別是因為日韓合併條約中的規定,對原本親
日的韓國軍人予妥善照顧,尤其是當年經由日本教官訓練出來的新制
陸軍[訓練隊]。這些人加入日軍後得到完全的信任,到二戰時才能升
到少佐級以上。
日本帝國為避免台灣人、朝鮮人擁有武裝力量反抗,起初是不准加
入日軍的,二戰開始後,朝鮮自1938年2月實施志願兵制,1941年開始
徵義務役士兵。台灣自1937年開始招募軍屬、軍伕,1942年開始徵義
務役士兵。但如果以朝鮮人在日軍中軍階之高,就知道朝鮮人成為日
本軍人絕非僅自1938年開始,不可能在短短3年就能從新兵跳升到少佐
以上,所以朝鮮兵、台灣兵到底何時就存在於日軍之中,肯定比公開
的正式資料還要早十年以上。
很多人都以日本開始徵義務兵的年份來判定台灣兵、朝鮮兵是否有
參戰的依據,但這是錯誤的觀念,以1941年才開始徵召朝鮮義務役士
兵來看,那1937年南京大屠殺就沒有朝鮮兵參加了,但事實上首先攻
上南京城的正是朝鮮兵,而且屠殺時最殘忍的也是朝鮮兵(次為日本蝦
夷兵)。以1942年才徵台灣義務兵來看,那南京大屠殺前何必下令台灣
軍重籐支隊待在城外,可要知道率先突破服福防線、南京防線而最先
兵臨南京城的正是台灣軍重籐支隊,怎麼勝利入城反而是後來趕來的
,結果先入中華民國首都的光榮,台灣軍種籐支隊反而沒新聞,收刮
城內龐大戰利品的都是撿便宜的友軍,原因很簡單,因為台灣軍大部
分都是台灣人,而不是公開資料上的那些日本人。其實這種資料錯置
、造假的技巧也是國民黨軍隊所慣用的,例如1948年的塔山之役。
國民政府在1949年12月28日在台灣實施義務役徵兵制,所以理論
上在此之前的國共內戰中是不會有台灣兵的,但事實上卻不是如此,
例如1948年震驚國內外的塔山戰役就出現台灣兵成功攻頂的事實,不
能因正式徵兵年份在後而否認台灣兵犧牲奉獻的事實。
塔山戰役是遼瀋戰役的一部分,當時國軍第六兵團十萬大軍被共
軍包圍在錦州,國軍第九兵團、第十七兵團趕去營救。第九兵團被共
軍包圍在峽谷,第十七兵團自10月10日開始進攻塔山,直到13日依然
毫無進展,而且傷亡慘重,於是蔣中正改令獨立95師(美稱趙子龍師)
進攻塔山,這名震中日抗戰的趙子龍師剛因為中日戰爭傷亡過重而到
台灣補兵,除軍官外,九成都是台灣人,有原住民、客家人和福佬人
。但補兵時臺灣尚未實施徵兵,所以台灣人都是以[技術兵員]、[工員
]、[兵士]等身份補入,資料上都不是國軍。
獨立九十五師(台灣軍)一上,立刻使共軍驚嚇過度,因為跟先前
的國軍完全不同,原住民爬坡速度快到機關鎗都打不到,閃來閃去,
最後竟然爬上機關鎗碉堡頂,把炸彈從射口投入,客家人、福佬人隨
後一擁而上,久攻不下的塔山竟然被獨立九十五師攻下,師長林偉濤
從望眼鏡中看到奇蹟,樂得幾乎合不攏嘴。但共軍4縱、11縱共七萬大
軍迅速前來支援,塔山又陷入慘無人道的激戰,台灣人雖然勇猛,但
殺完一波又上來一波,這就是中共有名的人海戰術,讓你殺到手軟,
結果獨立95師不得不放棄塔山,最後國軍其他部隊也沒能再攻下,第
六、第九兵團被包圍殲滅,遼瀋戰役結束,扭轉了國共優劣局勢,國
軍自此沒再打過一次勝仗。
所以不能以徵兵年份來判斷台灣人、朝鮮人加入日軍的年份,有些
朝鮮兵雖然在公文上不是日軍,但朝鮮軍的確是日軍的一支,只是沒
戴鋼盔而已,戴布便帽以示區別。台灣人也是受到相同的待遇,名義
上是軍伕,沒鋼盔戴,但你以為軍伕不用上戰場嗎?那未免是誤認日本
人太厚道了,又不是嫌軍糧太多,而且又何必需要12萬軍伕呢?隨便抓
佔領區的中國人都可以搬東西、幹粗活,何必發薪餉養台灣軍伕、軍
屬?所以真相是軍伕、軍屬就是有戰鬥力的日軍部隊,只是沒有名份而
已,一有戰功就登記在所代名的部隊上,可說是隱形部隊,可以達到
迷惑敵方的效果。
根據倖存的臺灣老兵敘述,他們即使以軍伕、警埔(警察助理)、
軍屬(軍人傭人)入伍,一樣都是先受一個月的軍事訓練,然後投入戰
鬥,沒有人真的是在幹挑擔子、推米糧的工作,那是佔領區人民的工
作!
為什麼台灣人不很恨日本人呢? 其實李登輝是很有代表性的, 他不是
個案.若你不理解,可能你不理解很多,或大部份的台灣人.那些人很多是你我的
鄰居,朋友.
為什麼同樣都被日本統治, 而朝鮮人仇恨日本, 台灣人敬愛日本. 最
主要是因為朝鮮是整個國家都被日本佔領甚至滅亡, 而台灣人原先並
沒有自己的國主認同. 很多台灣人說誰叫你們當年把台灣割讓給日本
呢. 朝鮮人嚐到亡國滅種之恨, 但台灣人反而因為日本統治而慶幸找
到一個歸屬?. 總之, 台灣人對日本人很尊敬, 而且日本人也不太看
不起台灣人, 當然尚不至於稱得上尊敬. 而日本人似乎很看不起朝鮮
人(聽說).
除外, 也許日本曾有心把台灣永遠變成日本國土, 但對朝鮮比台灣更早被日本人
吃掉了.台灣尚沒有到這個程度.以一個外來政權,好像日本對台灣比對朝鮮厚道些吧.
(以上是我的看法)
有一個很矛盾的現像. 在二戰中, 台灣和朝鮮人都曾為日本出力. 但
朝鮮人很被日本人重用, 很多都任將領級的. 台灣人郤很少被日人重
用. 我們看一個數字就可以感受朝鮮人台灣人並沒有同樣被日本人信
任和重用:
1.台灣和朝鮮人口數差異頗大,但徵兵數卻差不多
台灣約6百萬、朝鮮逾20百萬人
台灣是21萬、朝鮮是27萬?
偏好找台灣人??
2.台灣籍日本兵死亡率15%高於朝鮮9%原因?
因為戰場關係嗎?
台灣多在中國南方及南洋?
而朝鮮人多在東北或上海?
3.還有軍人與軍屬(類似軍伕)死亡率的差異
台籍軍人死亡率2.7%低於朝鮮5.3%
但台籍軍屬死亡率22%反而高於朝鮮13%
照理說,同一戰場應該死亡率趨勢會同方向才是
朝鮮人在日軍人任高官的很多:
李垠,日本軍陸軍中將,李氏朝鮮最後的王位繼承者。
李鍵,日本軍陸軍大佐,李氏朝鮮王族。
李(金禺),日本軍陸軍中佐,李氏朝鮮王族。
洪思翊,日本軍陸軍中將,乙級戰犯。
李秉武,日本軍陸軍中將。
魚潭,日本軍陸軍中將。
趙性根,日本軍陸軍中將。
趙東潤,日本軍陸軍中將。
金應善,日本軍陸軍少將。
李熙鬥,日本軍陸軍少將。
金錫源,日本名金山錫源,日本陸軍大佐、韓國陸軍中將。畢業於日
本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曾參加中國抗日戰爭。後任參加朝鮮內戰,任
師長,退役後任韓國國會議員。[9]
蔡秉德,日本軍陸軍少佐,韓國陸軍中將,陸軍參謀總長。
金貞烈,日本軍陸軍大尉,韓國空軍上將。
張都映,日本軍陸軍少尉,韓國陸軍中將,陸軍參謀總長。
黃長燁
台灣人真的有孤兒心結嗎?
下面轉載的文章可讓我們對台灣人被徵兵的性質多一點理解. 不過為
何台灣人不恨日本人的事, 可能只能讓像我一樣搞不懂的人去研究思
考吧
.
====================================================================
日軍中台灣與朝鮮人的比較
1895年甲午戰爭後台灣割讓給日本,1910年8月29日[合併條約]使日本
併吞朝鮮(大韓帝國)。日本拿台灣靠打硬戰,但拿朝鮮卻是不費一兵
一卒,不過是在桌上和朝鮮大臣李完用喝茶聊天就完成,所以日後台
灣人和朝鮮人在日軍中的現象就有很大的不同。
二戰時台籍日本兵(軍屬、軍人)共207083人,朝鮮共242341人。當時
台灣總人口600萬,朝鮮2100萬,所以台灣出兵比率竟高於朝鮮3倍以
上,可令人訝異的是,台灣兵都是小兵,軍階最高的是少佐(鍾謙順)
,但朝鮮人任日軍中將的有6人(李垠、李秉武、洪思翊、魚潭、趙性
根、趙東潤),少將2人,大佐3人,中佐3人,少佐1人(相當於少校),
大尉1人,中尉1人。
會有軍階如此大的差別是因為日韓合併條約中的規定,對原本親
日的韓國軍人予妥善照顧,尤其是當年經由日本教官訓練出來的新制
陸軍[訓練隊]。這些人加入日軍後得到完全的信任,到二戰時才能升
到少佐級以上。
日本帝國為避免台灣人、朝鮮人擁有武裝力量反抗,起初是不准加
入日軍的,二戰開始後,朝鮮自1938年2月實施志願兵制,1941年開始
徵義務役士兵。台灣自1937年開始招募軍屬、軍伕,1942年開始徵義
務役士兵。但如果以朝鮮人在日軍中軍階之高,就知道朝鮮人成為日
本軍人絕非僅自1938年開始,不可能在短短3年就能從新兵跳升到少佐
以上,所以朝鮮兵、台灣兵到底何時就存在於日軍之中,肯定比公開
的正式資料還要早十年以上。
很多人都以日本開始徵義務兵的年份來判定台灣兵、朝鮮兵是否有
參戰的依據,但這是錯誤的觀念,以1941年才開始徵召朝鮮義務役士
兵來看,那1937年南京大屠殺就沒有朝鮮兵參加了,但事實上首先攻
上南京城的正是朝鮮兵,而且屠殺時最殘忍的也是朝鮮兵(次為日本蝦
夷兵)。以1942年才徵台灣義務兵來看,那南京大屠殺前何必下令台灣
軍重籐支隊待在城外,可要知道率先突破服福防線、南京防線而最先
兵臨南京城的正是台灣軍重籐支隊,怎麼勝利入城反而是後來趕來的
,結果先入中華民國首都的光榮,台灣軍種籐支隊反而沒新聞,收刮
城內龐大戰利品的都是撿便宜的友軍,原因很簡單,因為台灣軍大部
分都是台灣人,而不是公開資料上的那些日本人。其實這種資料錯置
、造假的技巧也是國民黨軍隊所慣用的,例如1948年的塔山之役。
國民政府在1949年12月28日在台灣實施義務役徵兵制,所以理論
上在此之前的國共內戰中是不會有台灣兵的,但事實上卻不是如此,
例如1948年震驚國內外的塔山戰役就出現台灣兵成功攻頂的事實,不
能因正式徵兵年份在後而否認台灣兵犧牲奉獻的事實。
塔山戰役是遼瀋戰役的一部分,當時國軍第六兵團十萬大軍被共
軍包圍在錦州,國軍第九兵團、第十七兵團趕去營救。第九兵團被共
軍包圍在峽谷,第十七兵團自10月10日開始進攻塔山,直到13日依然
毫無進展,而且傷亡慘重,於是蔣中正改令獨立95師(美稱趙子龍師)
進攻塔山,這名震中日抗戰的趙子龍師剛因為中日戰爭傷亡過重而到
台灣補兵,除軍官外,九成都是台灣人,有原住民、客家人和福佬人
。但補兵時臺灣尚未實施徵兵,所以台灣人都是以[技術兵員]、[工員
]、[兵士]等身份補入,資料上都不是國軍。
獨立九十五師(台灣軍)一上,立刻使共軍驚嚇過度,因為跟先前
的國軍完全不同,原住民爬坡速度快到機關鎗都打不到,閃來閃去,
最後竟然爬上機關鎗碉堡頂,把炸彈從射口投入,客家人、福佬人隨
後一擁而上,久攻不下的塔山竟然被獨立九十五師攻下,師長林偉濤
從望眼鏡中看到奇蹟,樂得幾乎合不攏嘴。但共軍4縱、11縱共七萬大
軍迅速前來支援,塔山又陷入慘無人道的激戰,台灣人雖然勇猛,但
殺完一波又上來一波,這就是中共有名的人海戰術,讓你殺到手軟,
結果獨立95師不得不放棄塔山,最後國軍其他部隊也沒能再攻下,第
六、第九兵團被包圍殲滅,遼瀋戰役結束,扭轉了國共優劣局勢,國
軍自此沒再打過一次勝仗。
所以不能以徵兵年份來判斷台灣人、朝鮮人加入日軍的年份,有些
朝鮮兵雖然在公文上不是日軍,但朝鮮軍的確是日軍的一支,只是沒
戴鋼盔而已,戴布便帽以示區別。台灣人也是受到相同的待遇,名義
上是軍伕,沒鋼盔戴,但你以為軍伕不用上戰場嗎?那未免是誤認日本
人太厚道了,又不是嫌軍糧太多,而且又何必需要12萬軍伕呢?隨便抓
佔領區的中國人都可以搬東西、幹粗活,何必發薪餉養台灣軍伕、軍
屬?所以真相是軍伕、軍屬就是有戰鬥力的日軍部隊,只是沒有名份而
已,一有戰功就登記在所代名的部隊上,可說是隱形部隊,可以達到
迷惑敵方的效果。
根據倖存的臺灣老兵敘述,他們即使以軍伕、警埔(警察助理)、
軍屬(軍人傭人)入伍,一樣都是先受一個月的軍事訓練,然後投入戰
鬥,沒有人真的是在幹挑擔子、推米糧的工作,那是佔領區人民的工
作!
星期三, 8月 12, 2015
沒有絲,如何開絲路?
沒有絲,如何開絲路?
周作人在〈故鄉的野菜〉一文裡記述紹興小孩的兒歌:「薺菜馬蘭頭, 姊
姊嫁在後門頭。 」把馬蘭頭寫成了文字。的確,這是江南遍地繁生的野菜
,郊外踏青,野菜占了春色的一半。
馬蘭頭其實說的不光是上海人愛吃薺菜, 而是一個和中國文化最直接
的蠶絲文化.
中國大陸開展一個世紀大計劃, 就是絲綢之路, 有海上和陸上的. 中
國自古立國, 和絲有非常綿密的關係. 不過大家可能會看不到在一件
事: 中國人己經不會造絲, 不但不會造絲, 而且也沒有絲的文化. 絲
文化因為題目太大, 我只能大略舉二三來談. 當年中國可以稱雄各國
, 不光因為會造絲, 而且也因為有絲的文化. 這文化背後就是養蠶文
化.
現代中國沒有絲文化, 從古琴找不到好絲就可以看出來. 我曾買過很
多號稱上品的冰弦, 實際上並沒好到那裡. 台灣琴人比大陸早二三十
多年開始用絲弦, 很多是因為大陸有人造生絲, 而日本人也開始做一
些改良過的新式絲. 不過看書上說的, 或聽老人家講的, 現在人的絲
真無法和從前比.
有一陣子我玩京胡. 在中正紀念公園圍廊向老票友們買, 是論兩買的
, 用起來, 相當不錯. 不過聽老一輩人說現在再也聽不到當年徐蘭沅
等琴師用的東西了. 不過更早的琴人用的琴, 可以一根絲用幾年不壞
. 可想好琴絲的時代是我們完全沒法領略的文化. 太遙遠.
比絲文化更古老的是蠶文化.那是比美商周或更高的四川蠶文化.
引而申之,無數的古老傳說編織出來的就是可能可以算是中華文化總合的
絲文化,這個發自四川巴蜀,從三星堆起,到後來的出現的和西周同時的蠶叢氏,
蜀國首位稱王的人 應該為一個氏族或朝代,持續了數百年,
蜀的名稱可能和蠶叢有關,說文‧《蟲部》釋蜀為:" 蜀,葵中蠶也
,從蟲,上目象蜀頭形,中像其身娟娟。這可以說是絲文化的原始.
以後和蠶相關的題目,諸如,廣東的蠶女與姑婆屋 ,「梳起」儀式,
纏蠶(喪和桑), 盤瓠, 高辛氏,瓠篱,戎吳將軍,馬頭娘, 由馬頭娘
引申的佛教馬鳴王菩薩.
《山海經》、《搜神記》、《太平廣記》
說到蠶神馬頭娘傳說姑娘和馬皮盡化為蠶,在樹上吐絲吶。這樹叫「
桑」. 死在樹上稱為喪.
蠶女是天女, 乘流雲駕馬. 天女是佛教西方傳到中土的, 但其思想的
根欲在中國.
馬頭娘即天女。這是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蠶神。相傳
,黃帝打敗九黎以後,在慶功會上蠶神前來獻絲。這位蠶神像個仙女
,披著馬皮飄然而降,手裏捧著兩束蠶絲,一束金色,一束黃色,獻
給了黃帝。
馬頭娘和盤瓠. 帝嚳高辛氏耳中的虫名, 似龍 (今人稱龍船廟又名龍
蚕廟 ), 名盤瓠。這就是盤古的原始.
中國自古把北方野人稱為龍犬和犬戎. 這個說法好像暗示龍為馬化 (
八字命理有馬化龍駒格 ) 而以龍名之, 會不會是說他們也有絲文化.
傳說中的冰絲只能出現在冰天雪地的塞外, 而不是中原. 至少金庸曾
在小說中吹哄過.
幼蠶叫蟻蠶發育到成蠶,一個多月裏體重增加了一萬倍。一個蠶繭不
過幾公分長,抽出一根絲來,竟有 140 0 公尺長﹗「變形」信仰
(metamorphoses).
蠶神即蠶叢、青衣神。周時,蜀地有個侯爺叫「蠶叢」,他的一雙眼
睛很特殊幼蠶,豎著長著,與一般人橫著長不同。蠶叢後來當了蜀王
,他到處視察,教給百姓種桑養蠶,鄉人感其德,便為他立祠祀之。
他的祠廟遍於西土,十分靈驗。蠶叢巡行郊野時,常愛穿一身青衣,
百姓便俗呼之為「青衣神」,把他出生的家鄉叫做「青神縣」。青衣
神蠶叢屬於四川一地的蠶神。
四川為蜀,即獨,姑獨之意.四川王名杜于.
蜀西南夷舊有君長,故昌意娶蜀山氏女也。其後有杜宇,自立為王,
號曰望帝。蜀王本紀曰:「張儀伐蜀,蜀王開戰不勝,為儀所滅也。」
蠶叢是四川的祖先:
荀子蠶賦篇中謂蠶是「身女子而頭馬」蠶之發生應在四川
雄蜀王本記 說 「蜀王之先名蠶叢」 明一統志謂蠶叢教民蠶桑.今四川
人還號蠶為馬頭娘.
無論是「蜀王本紀」或「華陽國志」等古籍,都記載古蜀王世系的順序是蠶叢、
柏濩、魚鳧,接下來是杜宇、開明等人。
李商隱《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蠶和杜于 (杜鵑啼血 ), 這個神話是說一個犯了罪
的國王為了自己做錯事而痛.這是春蠶的神話.
蝴蝶和杜鵑望帝與鰲靈四川王是「魚鳧」,
老鷹? 而是杜鵑鳥?
蠶和西天佛教
蠶又稱為馬鳴王或馬鳴菩薩
《大乘起信論》﹕佛經名。印度馬鳴菩薩作。馬鳴可能也是一個學造
絲的傳統,來自西方.
馬鳴菩薩即阿濕縛窶沙 Asvaghosa--馬鳴菩薩
《佛所行讚 Buddhacarita 》, 是以五言偈頌讚述佛陀的一生,由誕生至般涅槃後
八國平分舍利的事蹟,為古典梵文學美文體之先驅。 對中國佛教影響甚鉅的
《大乘起信論》據說也是馬鳴菩薩所造。
六月廿三日:水草馬明尊王 為馬明王生日.
唐李冗《獨異志》:鮑瑗家多喪及病,淳于智為筮之.卦成云:「宜入市
門教十步,有一人持荊馬鞭懸掛在東北桑樹上,無病,三年當得財.」
如其言,后穿井得錢及銅器二十萬。 掛馬鞭在桑樹上即為笞喪. (馬和蠶)蠶和桑
鞭桑除喪這個儀式原用在道法和民間習俗, 但原來就是非常復雜的蠶
文化的流行.
廣東的蠶女與姑婆屋:
廣東的處女模仿蠶卵孵化, 即孵蠶. 廣東迷信有姑婆屋和「梳起」儀
式長瓣子解開,梳成另一種髮型, 這個藝術應是另一種模仿儀式, 模
仿的就是蠶吐絲.
天文學,蠶在地支為酉.天文丙方上應星馬故有蠶絲之祥,
丁方上應壽星故壽考之兆.八字丁亥為壽星像,即火坐長生.
兌龍辰水有金口舌, 為折, 故露齒辰酉合土塞金聲故主, 重舌含糊其
言龍和蠶都開金齒.
胡蘭成在今生今世寫嵊縣慳於出名人,缺少名勝古跡,卻不乏名山勝
水。
的農家生活, 在絲茶桐油,養蠶,在田頭禾間,在莊稼作物的寸長拔
他對家鄉的記憶也是保有一份樸實的充滿情趣的濃情厚意,經過幾十
年人生沉浮而未曾稍減:
桑樹叫人想起衣食艱難,我小時對它沒有像對竹的愛意,惟因見父親那麼殷勤的
在培壅,才知世上的珍重事還有比小小的愛憎更大的,倒是哀怨苦樂要從這裡出
來,人生才有份量。
三國時龐德公在樹上採桑,司馬徽來訪,又劉備小時門前有桑樹團團如車蓋,英
雄豪傑的本色原是出在如此份量的人世的。我鄉下的桑樹也這樣高大條暢,不像
新式栽桑法的切短,拳曲糾結。桑樹初發芽舒葉,金黃嬌嫩,照在太陽光裡,連
太陽光都成了是新的。女子提籠采新桑,叫做「小口葉」,飼烏毛蠶的。及桑葉
成蔭時,屋前屋後園裡田裡一片烏油油,蠶已二眠三眠了,則要男人上樹採葉,
論擔的挑回家。
這文章和周作人寫故鄉的野菜, 都在說一個種桑養蠶的農業生活. 當
今中國人要用現代經濟科技開闢一個新的海上陸上絲路.我不禁要問?
那麼我們的絲在那裡呢? 而傳統從三星堆文化開始到現今的中國人的
蠶絲信仰和文化在那裡呢?
不論文學, 宗教, 傳說, 神話, 民俗, 都全被排在現代中國文明生活
之中. 全民無人有這些信仰, 而這就是絲的信仰. 其結果, 中國人根
本忘了如何造絲.
沒有絲,如何開絲路?
http://yijingsearcher.blogspot.ca/2015/08/blog-post_52.html
周作人在〈故鄉的野菜〉一文裡記述紹興小孩的兒歌:「薺菜馬蘭頭, 姊
姊嫁在後門頭。 」把馬蘭頭寫成了文字。的確,這是江南遍地繁生的野菜
,郊外踏青,野菜占了春色的一半。
馬蘭頭其實說的不光是上海人愛吃薺菜, 而是一個和中國文化最直接
的蠶絲文化.
中國大陸開展一個世紀大計劃, 就是絲綢之路, 有海上和陸上的. 中
國自古立國, 和絲有非常綿密的關係. 不過大家可能會看不到在一件
事: 中國人己經不會造絲, 不但不會造絲, 而且也沒有絲的文化. 絲
文化因為題目太大, 我只能大略舉二三來談. 當年中國可以稱雄各國
, 不光因為會造絲, 而且也因為有絲的文化. 這文化背後就是養蠶文
化.
現代中國沒有絲文化, 從古琴找不到好絲就可以看出來. 我曾買過很
多號稱上品的冰弦, 實際上並沒好到那裡. 台灣琴人比大陸早二三十
多年開始用絲弦, 很多是因為大陸有人造生絲, 而日本人也開始做一
些改良過的新式絲. 不過看書上說的, 或聽老人家講的, 現在人的絲
真無法和從前比.
有一陣子我玩京胡. 在中正紀念公園圍廊向老票友們買, 是論兩買的
, 用起來, 相當不錯. 不過聽老一輩人說現在再也聽不到當年徐蘭沅
等琴師用的東西了. 不過更早的琴人用的琴, 可以一根絲用幾年不壞
. 可想好琴絲的時代是我們完全沒法領略的文化. 太遙遠.
比絲文化更古老的是蠶文化.那是比美商周或更高的四川蠶文化.
引而申之,無數的古老傳說編織出來的就是可能可以算是中華文化總合的
絲文化,這個發自四川巴蜀,從三星堆起,到後來的出現的和西周同時的蠶叢氏,
蜀國首位稱王的人 應該為一個氏族或朝代,持續了數百年,
蜀的名稱可能和蠶叢有關,說文‧《蟲部》釋蜀為:" 蜀,葵中蠶也
,從蟲,上目象蜀頭形,中像其身娟娟。這可以說是絲文化的原始.
以後和蠶相關的題目,諸如,廣東的蠶女與姑婆屋 ,「梳起」儀式,
纏蠶(喪和桑), 盤瓠, 高辛氏,瓠篱,戎吳將軍,馬頭娘, 由馬頭娘
引申的佛教馬鳴王菩薩.
《山海經》、《搜神記》、《太平廣記》
說到蠶神馬頭娘傳說姑娘和馬皮盡化為蠶,在樹上吐絲吶。這樹叫「
桑」. 死在樹上稱為喪.
蠶女是天女, 乘流雲駕馬. 天女是佛教西方傳到中土的, 但其思想的
根欲在中國.
馬頭娘即天女。這是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蠶神。相傳
,黃帝打敗九黎以後,在慶功會上蠶神前來獻絲。這位蠶神像個仙女
,披著馬皮飄然而降,手裏捧著兩束蠶絲,一束金色,一束黃色,獻
給了黃帝。
馬頭娘和盤瓠. 帝嚳高辛氏耳中的虫名, 似龍 (今人稱龍船廟又名龍
蚕廟 ), 名盤瓠。這就是盤古的原始.
中國自古把北方野人稱為龍犬和犬戎. 這個說法好像暗示龍為馬化 (
八字命理有馬化龍駒格 ) 而以龍名之, 會不會是說他們也有絲文化.
傳說中的冰絲只能出現在冰天雪地的塞外, 而不是中原. 至少金庸曾
在小說中吹哄過.
幼蠶叫蟻蠶發育到成蠶,一個多月裏體重增加了一萬倍。一個蠶繭不
過幾公分長,抽出一根絲來,竟有 140 0 公尺長﹗「變形」信仰
(metamorphoses).
蠶神即蠶叢、青衣神。周時,蜀地有個侯爺叫「蠶叢」,他的一雙眼
睛很特殊幼蠶,豎著長著,與一般人橫著長不同。蠶叢後來當了蜀王
,他到處視察,教給百姓種桑養蠶,鄉人感其德,便為他立祠祀之。
他的祠廟遍於西土,十分靈驗。蠶叢巡行郊野時,常愛穿一身青衣,
百姓便俗呼之為「青衣神」,把他出生的家鄉叫做「青神縣」。青衣
神蠶叢屬於四川一地的蠶神。
四川為蜀,即獨,姑獨之意.四川王名杜于.
蜀西南夷舊有君長,故昌意娶蜀山氏女也。其後有杜宇,自立為王,
號曰望帝。蜀王本紀曰:「張儀伐蜀,蜀王開戰不勝,為儀所滅也。」
蠶叢是四川的祖先:
荀子蠶賦篇中謂蠶是「身女子而頭馬」蠶之發生應在四川
雄蜀王本記 說 「蜀王之先名蠶叢」 明一統志謂蠶叢教民蠶桑.今四川
人還號蠶為馬頭娘.
無論是「蜀王本紀」或「華陽國志」等古籍,都記載古蜀王世系的順序是蠶叢、
柏濩、魚鳧,接下來是杜宇、開明等人。
李商隱《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蠶和杜于 (杜鵑啼血 ), 這個神話是說一個犯了罪
的國王為了自己做錯事而痛.這是春蠶的神話.
蝴蝶和杜鵑望帝與鰲靈四川王是「魚鳧」,
老鷹? 而是杜鵑鳥?
蠶和西天佛教
蠶又稱為馬鳴王或馬鳴菩薩
《大乘起信論》﹕佛經名。印度馬鳴菩薩作。馬鳴可能也是一個學造
絲的傳統,來自西方.
馬鳴菩薩即阿濕縛窶沙 Asvaghosa--馬鳴菩薩
《佛所行讚 Buddhacarita 》, 是以五言偈頌讚述佛陀的一生,由誕生至般涅槃後
八國平分舍利的事蹟,為古典梵文學美文體之先驅。 對中國佛教影響甚鉅的
《大乘起信論》據說也是馬鳴菩薩所造。
六月廿三日:水草馬明尊王 為馬明王生日.
唐李冗《獨異志》:鮑瑗家多喪及病,淳于智為筮之.卦成云:「宜入市
門教十步,有一人持荊馬鞭懸掛在東北桑樹上,無病,三年當得財.」
如其言,后穿井得錢及銅器二十萬。 掛馬鞭在桑樹上即為笞喪. (馬和蠶)蠶和桑
鞭桑除喪這個儀式原用在道法和民間習俗, 但原來就是非常復雜的蠶
文化的流行.
廣東的蠶女與姑婆屋:
廣東的處女模仿蠶卵孵化, 即孵蠶. 廣東迷信有姑婆屋和「梳起」儀
式長瓣子解開,梳成另一種髮型, 這個藝術應是另一種模仿儀式, 模
仿的就是蠶吐絲.
天文學,蠶在地支為酉.天文丙方上應星馬故有蠶絲之祥,
丁方上應壽星故壽考之兆.八字丁亥為壽星像,即火坐長生.
兌龍辰水有金口舌, 為折, 故露齒辰酉合土塞金聲故主, 重舌含糊其
言龍和蠶都開金齒.
胡蘭成在今生今世寫嵊縣慳於出名人,缺少名勝古跡,卻不乏名山勝
水。
的農家生活, 在絲茶桐油,養蠶,在田頭禾間,在莊稼作物的寸長拔
他對家鄉的記憶也是保有一份樸實的充滿情趣的濃情厚意,經過幾十
年人生沉浮而未曾稍減:
桑樹叫人想起衣食艱難,我小時對它沒有像對竹的愛意,惟因見父親那麼殷勤的
在培壅,才知世上的珍重事還有比小小的愛憎更大的,倒是哀怨苦樂要從這裡出
來,人生才有份量。
三國時龐德公在樹上採桑,司馬徽來訪,又劉備小時門前有桑樹團團如車蓋,英
雄豪傑的本色原是出在如此份量的人世的。我鄉下的桑樹也這樣高大條暢,不像
新式栽桑法的切短,拳曲糾結。桑樹初發芽舒葉,金黃嬌嫩,照在太陽光裡,連
太陽光都成了是新的。女子提籠采新桑,叫做「小口葉」,飼烏毛蠶的。及桑葉
成蔭時,屋前屋後園裡田裡一片烏油油,蠶已二眠三眠了,則要男人上樹採葉,
論擔的挑回家。
這文章和周作人寫故鄉的野菜, 都在說一個種桑養蠶的農業生活. 當
今中國人要用現代經濟科技開闢一個新的海上陸上絲路.我不禁要問?
那麼我們的絲在那裡呢? 而傳統從三星堆文化開始到現今的中國人的
蠶絲信仰和文化在那裡呢?
不論文學, 宗教, 傳說, 神話, 民俗, 都全被排在現代中國文明生活
之中. 全民無人有這些信仰, 而這就是絲的信仰. 其結果, 中國人根
本忘了如何造絲.
沒有絲,如何開絲路?
http://yijingsearcher.blogspot.ca/2015/08/blog-post_52.html
紅朝前七子與後七子 --轉載圍觀中國網
紅朝前七子與後七子
2015-08-11 圍觀中國網
紅朝前七子與後七子(一)
郭沫若(1892——1978)
中國文化史上最無恥的文人。一個阿諛奉迎、見風使舵、泯滅良知、
搖尾乞憐的「上三爛」文化流氓、生活流氓。
林語堂:「郭沫若集天下肉麻之大成。」
蘇雪林語:「玷辱士林之衣冠敗類,二十四史儒林傳所無之奸惡小人
。」
中國古代也有投機文人,但無出其右。或者曾經有但沒有留名於後,
郭沫若則依然是紅朝大家,還算「正能量」,注定能遺臭萬年。
郭沫若的歷史意義在於:在那個時代,只有郭沫若這樣的人才能「光
榮存在」,能「光榮存在」的,多多少少是郭沫若這樣的人。
姚文元(1931——2005)
作為政治人物,姚文元是一個失敗的政客;作為文化人,姚文元是一
個可悲的文痞。
姚文元的文筆是不錯的。早年的散文、隨筆中不乏真知灼見。供職《
萌芽》《文藝月報》期間,也有伯樂之功。解放初期寫的《論胡風的
文藝思想》,稱讚胡風為「最優秀的理論家」,幸虧沒有付梓。晚年
寫有20萬字的《回顧與反思》,被當局禁止出版。可見姚文元也說過
「實話」,也是「兩頭真」。
姚文元與郭沫若一樣,敗在了自己的投機性格上,且投機心理比郭更
甚。1954年毛澤東開始收拾胡風,剛剛寫完《論胡風的文藝思想》立
刻調轉筆鋒,發表《分清是非,劃清界限》攻擊胡風理論「是披著馬
克思主義外衣的資產階級唯心主義理論」,率先得到毛澤東的賞識,
認為姚文元「比李希凡、王蒙更少片面性」。自從被張春橋、柯慶施
、毛澤東發現並器重以後,便死心塌地的賣身投靠,從反右到文革。
姚文元比胡喬木、陳伯達更能準確表達毛澤東等四位黨和國家領導人
的思想,從未因文章受過批評。
附帶提一下:姚文元父親姚篷子,1927年入黨,1934年脫黨。其時在
《中央日報》上發表《脫離共黨宣言》,還給自己找了三條理由:「
第一,在民族危機日益加深的今日,共產黨所領導所發動的暴亂行為
,在客觀上和事實上充當了帝國主義的別動隊;第二,本該建築於廣大
群眾基礎之上的黨,非但不能給予群眾以深刻的良好影響,反而使人
談虎色變、心生恐怖;第三,當前中國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一個民族的死
亡和復興的問題,而不是一個階級的利害問題。」
父子倆都是投機分子。
馮友蘭(1895——1990)
馮友蘭是現代哲學史上「最先具備哲學史家資格的學者」,是新理學
的創始人、新儒家的開拓者。就是這位有可能成為「一代儒宗」的人
,1949年給毛澤東寫信,1959年寫反省書《四十年的回顧》,聲稱自
己「過去的學術著作都是沒有價值的」,是「站在破壞著、死亡著、
舊的、反革命的東西的陣線上,反抗創造中的、生長著的、新的、革
命的東西」。表示要按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重新寫作哲學史。結
果把《中國哲學史新編》完全寫成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鬥爭史。
馮友蘭躲過了反右,文革中與魏建功、林庚參加了「梁效」大批判寫
作組,1972年還成為光榮的供外賓訪問的「知識分子開放戶」。這些
都出於無奈,可以忽略不計。關鍵是一生沒有學術立場和道德堅守,
曲學阿世,隨波逐流,寫了一堆自己都不堪回首的東西。毀了自己,
也毀了中華文化。
楊榮國
楊榮國(1907——1978),1938年入黨,解放初擔任民盟中央委員,
1956年公開了共產黨員身份。歷任教授、系主任、文學院長。文革中
受衝擊,妻子陳慧敏因受到株連,被折磨成精神病患者,後棄家出走
,又溺水身亡。但楊榮國沒有怨言,積極為四人幫效勞。
楊榮國為國人所熟知、為後人所詬病,是他在文革後期批林批孔運動
中的兩篇文章:
1973年7月:《反動階級的「聖人」——孔子》
1973年8月:《孔子:頑固維護奴隸制的思想家》
毛澤東評語:「楊文頗好。」楊榮國一炮走紅,從此扶搖直上,1974
年起任中山大學革委會副主任,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
委員。
用學術為政治服務,搞實用主義史學,即所謂「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不獨楊榮國一人,也不獨文革一時。但楊榮國是一個典型案例。
這位秘密黨員、人大代表連歷史都可以歪曲,怎麼能不歪曲現實?
今天,執政者開始大建孔子學院了,楊先生在世,還能再響應號召,
寫出類似《東方文化的「聖人」——孔子》的文章嗎?
週一良
週一良(1913——2001),歷史學家,教授。1952年入民盟,1956年
入黨。1953年批判自己的老師胡適,1958年批判自己的老師陳寅恪,
導致陳寅恪在再版文集中刪去與週一良有關的所有文字。1972年加入
臭名昭著的「梁效」寫作組,感到又一次得到黨的重用。欣然作詩:
「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文革結束被關了兩年。晚年
有《向陳先生請罪》書面發言,並將友人罵他「無恥之尤」的信長期
壓在寫字檯玻璃下以自責。
文革中學生打死老師、徒弟出賣師傅的事例不勝枚舉。週一良本著「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西諺,背叛了胡、陳,投靠了馬、列,很
難說他是一個懂歷史、明古今的哲人。不過人們更應該敬畏革命家的
「宣傳」:一千遍的宣傳,可以讓中國頂尖的知識分子丟掉良知,斷
了脊樑。
附錄魏建功的一件軼事:在「梁效」寫作組撰寫《孔丘其人》時,給
大家解釋「趨進,翼如也。」一句。魏建功建議譯成「端著兩個胳膊
向前急走」,並現身說法,站起來依樣走了兩步。大家都說好,就定
了稿。審查時卻有人指出這一段是在影射周總理(周臂有疾),極其
惡毒。魏建功百口莫辯。
馮友蘭、週一良、魏建功、林庚曾被稱為京城「四大……」。蓋書生
也者,老百姓面前一本正經,滿嘴真理,政治家麾下不過是一個小丑
。你們給孔老二羅織罪名,復辟者也能給你們羅織罪名。
於會泳
於會泳(1926——1977),1946年參加革命,死前官至文化部長。極
富才華的音樂家和音樂理論家。於會泳永垂史冊的是他設計的京劇《
海港》《智取威虎山》的唱腔以及關於中國民歌的音樂理論。1977年
審查期間自殺,是文革結束後第一個自殺的部級官員。
於會泳早年是只專不紅、厭惡政治的知識分子,文革初期還被打成「
三反分子」,只是被江青相中後便一發而不可收。最終成為四人幫組
閣名單中的副總理人選。談到於會泳,人們還會想起更多:劉慶棠、
浩亮、莊則棟、李劫夫……
於會泳不自殺,最多也就判幾年,還可以教書、研究。無奈書生性格
使然,沉不住氣也。蓋「士」與「大夫」廝混,又想攀附權貴、青雲
直上,又沒有「三上三下」「永不翻案」的政治肚量和政治策略,享
得了福而受不了氣,只死得加重了自己的罪行。
錢學森
錢學森(1911——2009),作為一名自然科學家,中國航太之父、中
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火箭之王,早已永垂不朽。近年
卻因其在大躍進期間寫的一篇文章而備受指責。
[轉載]紅朝前七子與後七子(一)
錢學森在《糧食畝產量會有多少》一文中,用能量轉化的理論,通過
每畝地吸收的太陽光能,測算出將來每畝地的產量是4萬多斤,並且認
可了河南一畝地產160萬斤的蔬菜的荒謬新聞。以至於後來毛澤東都說
「上了錢學森的當」。
錢學森沒有種過地,但總知道美國沒有如此產量,落後的中國何來
160萬斤的蔬菜畝產?即使剛回國的錢學森不懂中國的浮誇,至少也懂
得比較吧?看來有科學知識的人未必有科學精神。
此後對錢學森的質疑越來越多。
錢學森是怎麼回國的?是他說了假話還是宣傳者刻意美化?
錢學森支援人體特異功能,有沒有科學依據?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所謂的「錢學森
之問」只是一種膽怯的試探。作為深諳中西教育的錢學森,不會不知
道這個為什麼,以他的身份、威望及耄耋之年,大呼一聲,痛陳時弊
,「集體總統」也不能把他怎麼樣,只會高功之上,再添一功。但是
他沒有,他不敢。他帶回了美國學的知識,沒有帶回美國學的精神,
或者他就沒有學到。
趙丹臨終時還說過一聲:「管的太多,文藝沒希望。」季羨林臨終時
還說過一聲:「假話全不說,真話不全說。」林黛玉臨終時還說過半
聲:「寶玉你好……」大概是「寶玉,你好窩囊啊!」吧。
錢學森只是問。其實這還用得著你問嗎?無數人已經問過無數遍了。
錢學森,你好窩囊啊!——李雙江臨終也會這麼說。
[轉載]紅朝前七子與後七子(一)
——當年的「特異功能」,不知裡面有沒有錢先生。
分享:
紅朝前七子與後七子(二)
余秋雨
余秋雨是當代郭沫若。
1.與郭沫若一樣,余秋雨首先是文化官員,其次才是文化學者。郭沫
若時而填詞打倒鄧小平,時而填詞打倒四人幫,所代表的都是官方的
態度。余秋雨含淚勸告地震死難學生的家屬不要鬧,也相當於街道辦
事處的官方老大娘。
2.與郭沫若一樣,余秋雨總是因時而化,順勢而為,緊跟著鑼鼓點爬
桿桿。一面說唐山大地震是「天譴」,一面又說汶川大地震不是天譴
,是西方污蔑。口吐蓮花,巧舌如簧。
3.與郭沫若一樣,余秋雨對文革中的自己極力迴避。成天價談天說地
,道貌岸然,卻從不表白文革中的自己。乃至當今沒有形成「余學」
,反倒形成了「反余學」,多少人專門出書發文,專職聲討偽君子。
4.與郭沫若一樣,余秋雨同樣得到了「才子加流氓」的稱號。不同的
是,郭沫若在歷史、考古等方面難以抹殺,有「科學家」之稱。余秋
雨在戲劇理論上無足輕重,只是文壇上的花花公子。郭沫若的日本前
妻恪守婦道,忍辱負重。余秋雨卻被李紅痛斥為「流氓前夫」,相當
於「政治流氓、生活流氓」。唯一能超過郭沫若的,是投機股票。某
一年,余秋雨悄然購進某公司的原始股,突然間成為「2006第一屆中
國作家富豪榜」首富。
5.與郭沫若一樣,余秋雨注定會得到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官方的和
民間的。無論左派還是右派,今天沒有多少人喜歡郭沫若。今天的「
余秋雨時代」也基本結束,人們再也看不到那青歌會上、藉著一兩道
文化基礎題借題發揮、顯擺自己的余大師了。擺在余秋雨身後的,是
他還沒有走完的「文化苦旅」。
詩云:
大師今去矣,秋雨入糞土。
賣弄誤一生,諂媚恥千古。
朱耷畫有明,孟鈄治薰恰
才子慕風流,風流不愛汝。
於 丹
於丹是特別紅衣主教。
於丹對儒經的理解多有舛誤,其見解也失之膚淺。常有望文生義、六
經注我之處。用她自己的話說,她的演講只是「自己對儒學的感悟」
,換言之就是讀後感,是「『學孔選』講用會」的講用報告。您還別
說,裡面「活學活用」的成分真是不少。
任何學派都是一個大雜燴,你可以從中找到你想要的任何東西。馬列
主義中既有暴力革命、階級專政,也有民主自由、巴黎普選。孔學中
既有樂天知命、中庸調和,也有捨生取義、民貴君輕。於丹「弱水三
千,只取一瓢飲」,專用來煮制溫良恭儉讓的心靈雞湯,掩蓋社會矛
盾,綏靖弱勢群體。於丹的雞湯很香,但她添加的是罌粟殼。
於丹講孔孟的背景是響應「和諧穩定」。如今中國夢開始了,於丹不
如改換門庭,講點老莊。例如「莊周夢蝶」「子非魚」之類。須知法
生於道,依法治國不就是道法自然嗎?
於丹最新出鍋的是「霧霾湯」:「霧霾持續到了週末,天昏地暗一座
北京城,能做的就是盡量不出門,不去跟它較勁。關上門窗,盡量不
讓霧霾進到家裡;打開空氣淨化器,盡量不讓霧霾進到肺裡;如果這
都沒用了,就只有憑自己的精神防護,不讓霧霾進到心裡。」仿此,
假如於教主被奸,不妨照此辦理:
1.封鎖資訊,不讓傳言進到網裡;
2.洗澡淨化,不讓穢物留在肉裡;
3.忘掉一切,不讓快感印在心裡。
絕不跟罪犯較勁。
詞雲(調寄沁園春‧砸場):
信手拈來,信馬由韁,信口雌黃。
摘孔孟唾余,囫圇吞棗;傳疏牙慧,咕嘟成湯。
曲解經文,奉迎時尚,語病百出萬千行。
不自量、憑黑絲短襦,賣弄徐娘。
多歧世道亡羊,需巫祝、牧師共幫腔。
歎友蘭沫若,聲名狼藉;兆山秋雨,顏面丟光。
現代女媧,文壇芙姐,五彩褲頭補天忙。
誰料想、被眾家學子、轟下會堂。
衣俊卿
衣俊卿同志是當代最倒霉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衣俊卿同志天才地、
創造性地、全面地設計出「自信、自信、再自信」的壯膽理論,把自
我迷信提高到一個難以置信的階段。
衣俊卿和德藝雙馨的趙忠祥一樣,除了這點緋聞之外,沒有其它爆料
。然而就是這一點,把兩人搞得狼狽不堪。趙老濕是玩了不給錢,衣
導師卻是玩了還要拿人家的錢,又不給人家辦事。「偉大的導師」就
是不一樣。常、饒做比,妓高一籌;衣、趙相較,嫖高一丈。
衣俊卿和唱紅打黑的薄熙來一樣,其實與多名博士生「發生或保持不
正當關係」,據言其「洗衣粉」(衣之粉絲)多為紅粉。不過薄熙來
有金主徐明買單,衣俊卿只有主義沒有金主,只能自己出血。出事後
給了對方100萬。理論家能否從哲學高度說明,這是權色交易未遂、性
賄賂中止還是通姦炸鍋、聖人失范?
衣俊卿和愛黨愛國又愛港的成龍一樣,都以表演為生。不過一個是動
作類,一個是語言類。緋聞對成龍來說稀鬆平常,即使是「強姦嫌疑
犯」也能不了了之。衣俊卿這裡卻是軒然大波,喜大普奔。原因很簡
單,因為衣俊卿是同文館編修,四品正堂,道德住持。可見衣俊卿的
倒下不是因為搞女人,而是因為搞馬列。
習近平說,想當官就別想搞錢;馬英九說,想當官就不能搞女人;龍
應台說,想搞錢、搞女人也可以,不要當官。
孔慶東
孔慶東與前七子中的北大教授相比,肯定不及。不過今日北大早已是
「雨雪霏霏」(當年可是「楊柳依依」),連校訓也從「相容並包、
思想自由」變成了「為國求學、努力自愛」,可見古人說的不差:「
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
孔慶東以「三媽」蜚聲海外,世人指責不必太過。自古文人輕狂,孔
慶東要做當代的孔融、檷衡。斜眼看天下,誰都是來路不正。近來香
港動作頻頻,孔氏兄弟(司馬南、戴九日)已經偃旗息鼓,這就是巨
大進步。
孔慶東力挺金家世襲,認為是「政治上正確」,所來有自。「學成文
武藝,貨與帝王家。」中國文人看似清高,骨子裡的帝王情結根深蒂
固。假如薄熙來給孔慶東100萬,哪能不要?假如金二世邀司馬南朝覲
,哪能不去?今天三千里江山受到大大冷落,孔氏兄弟已經默不作聲
,這才是「識時務者為俊傑」。
孔慶東放言拿下薄熙來是「反革命政變」,精神可嘉。自古道「士為
知己者死」,老百姓都知道拿人錢財與人消災,孔門之後怎能不挺身
而出?今天薄熙來已經塵埃落定,孔氏兄弟已經不再公開挺薄。文天
祥臨終對兒子(侄子?)說:「你可以到元朝做官,我不能。因為我
是宋臣,你不是。」孔慶東也會像文天祥那麼「變通」,一旦「西風
壓倒東風」,當年從天安門廣場走來的孔慶東還會到「高*自*聯」隊
伍中來。
范 曾
范曾,號稱「當代大儒、國學大家、書畫巨匠」,自稱「坐四望五,
以待來日」,此外還有詩人、散文家、美學家、教育家、理論家、講
演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等等等等冠名,當代七十二能。
范曾一貫眼空無物,盛氣凌人。指天說地而不關人事,談古論今而附
庸風雅;好為人師而誤人子弟,好仿古文而半通不達。如范曾所得意
的《炎黃賦》:
「伐檀有人,莫及舟車;蠶桑未采,何來垂裳。」——詩經:「坎坎
伐檀兮」,當時沒有舟車?
「不蔽奸佞之讒,不用取容之士。'——「不蔽」只能表示「不遮蔽」
,等於放開讒言;不作被動句「不蔽於」解(不被讒言遮蔽)。
「中華文化,有源以之開流;」——流,源之末也,只能開源,哪有
開流。
「炎黃脊樑遍列九州,姓氏血脈,揚輝全球。」——脊樑遍九州,簡
直是「白骨蔽平原」,何其多也。「姓氏血脈」怎麼能「揚輝全球」
?范姓揚輝全球了嗎?
「齊獻瓣香,恭祭先祖。」——瓣香,一瓣心香之謂。自造縮略語。
「刻石再拜,以頌以禱,斯馨無恙。」——斯馨無恙?死去的祖先又
香又沒病?
但范曾自視甚高。所謂「坐四望五」:范曾認為畫分九品,正六負三
。最高級為四、五、六品。「四品,已成大師,鳳毛麟角;五品,謂
之巨匠,五百年出一位;六品,稱魔鬼,從未看到。」其口氣可與毛
澤東、李敖媲美。
幾十年來罵范曾的絡繹不絕。前有黃永玉,後有郭慶祥;上有李瑞環
,外有李敖。
黃永玉:黃永玉是沈從文的侄子,沈從文幫范曾調到歷史博物館。沈
從文回憶:「揭發我最多的是范曾,到我家前後不會少十次,有幾回
還是和他愛人同來的。過去老話說,十大罪狀已夠致人於死地,范曾
一下子竟寫出幾百條……」(《沈從文別集‧顧問官》)。沈老有教
養,不罵;黃永玉「沒教養」,每次都罵范曾是「披著人皮的畜生」
。
郭慶祥:收藏家。因揭發范曾「流水作業」遭范曾起訴。「這位名家
其實才能平平,他的中國畫人物畫,不過是『連環畫的放大』。他畫
來畫去的老子、屈原、謝靈運、蘇東坡、鍾馗、李時珍等幾個古人,
都有如複印式的東西。人物造型大同小異。他的人物畫雖然是寫實的
,但其中不少連人體比例、結構都有毛病。他的書法是『有書無法,
不足為式』,裝腔作勢,頗為俗氣。他的詩不但韻律平仄有毛病,而
且,在內容上,不少是為了自我吹噓而故作萌態,不足掛齒。」
李瑞環:范曾「毫無人格,毫無國格。」
毫無人格:1967年,范曾跑到南開大學給第一任妻子貼大字報。70年
代勾搭上好友、恩人的老婆後與第二任妻子離婚。之後把好友的老婆
、兒女、財產全部擄回,「以充後宮」。
毫無國格:1990年,范曾帶小三去國(你懂的)。1993年,范曾給丁
關根寫信,服軟回國。
李 敖:「范曾人品有問題,當屬可信。他的畫,乍看不錯,但看多了
,千篇一律。 他的字,做作討厭,帳房的毛筆字而已。」(《評范曾
》1991年)
社會上罵范曾的,又與范曾大讚于丹有關:「談到儒學的問題,我非
常欣賞於丹,一個人知識不能盡善,但她為千百萬群眾對《論語》產
生熱愛開了個方便法門,於丹是個啟蒙老師,她做得非常出色。」
有人把郭沫若、余秋雨、范曾、于丹戲稱為「四人幫」,但如果說五
百年才出這麼一個東西,則其字畫只能與蔡京、秦檜、趙孟釵榱恕3
嗲鎘輟□詰□猓對吶笥訝褂卸鍤瀾緄惱災蟻欏□婊ㄑ購L牡難鈁衲、
仙風道骨的文懷沙等等,可謂物以類聚。
郎咸平
郎咸平是大名鼎鼎的經濟學家。有關他的經濟觀點和經濟主張,本博
能夠看懂,不敢妄評。大致說來,郎鹹平是一位批判經濟學家(類似
於批判現實主義),他對改革開放以來的種種負面(國有資產流失、
工人下崗、三座大山、腐敗等等)的尖銳批評,特別符合工農大眾的
口味,因而被社會認為「代表了中下層民眾的利益」。他反對管理層
收購、反對國退民進、反對朱鎔基式的產權改革,反對匯率自由浮動
,宣揚美國的「新帝國主義威脅」,主張大政府,主張國有經濟,崇
拜毛澤東和毛澤東時代,更與左派反對「資改派」、薄熙來「縮差共
富」的腔調一致。因此郎鹹平在大陸基本沒有職務、他的節目基本不
上星(衛視)就可以理解了。
值得非經濟人士關注的是郎鹹平的人文情懷。
1.郎咸平因什麼崇拜毛澤東?
郎咸平說:「毛主席是例外,像美國是例外一樣。」
「他這人做事是一步一腳印,精益求精是你不可想像的。」
「毛主席的偉大,根本不是你所能想像的。我可以再……我可以大膽
地說一句話啊,能夠認識到毛澤東的偉大的人是極少數、極少數、極
少數的人。」
「你們不要跟我談毛主席,我比你理解得多得多,如果我們中國(人
)都像毛主席一樣的話,我們早就發達強大了,你知道嗎?」
郎鹹平崇拜毛澤東無可厚非。但網上看不到他對毛澤東時代經濟狀況
的評論。不妨說這也是一種例外。
2.張榮為什麼不能評價毛澤東?
郎鹹平說:「張榮女士寫的一本書,叫作《毛澤東的鮮為人知的故事
》。啊,把毛主席批評得一無是處……就憑你張榮這把年紀的女人,
你有什麼經歷能有資格評價毛澤東?而且我再講一句話,連你都知道
的事情,毛主席會不知道?把你給聰明的。」
按照郎鹹平的邏輯,年紀小的男人也沒有資格歌頌毛澤東吧。郎鹹平
生於1956年的台灣,長期在美國、香港泡大,你在毛澤東時代很可能
是海外特務,至少需要嚴格審查。你的歌頌很可能是偽裝的。想想林
彪吧,你以為你一歌頌就會被認可?
3.郎咸平為什麼要否定鄧小平?
郎咸平說:「改革開放是毛主席的功勞……不是鄧小平的功勞。我不
是胡說八道,我問你,如果你把鄧小平放在非洲,會不會造就今天的
中國?你跟我講——不會!可見鄧小平所接受的這塊土壤不是非洲、
不是一片空白,而是什麼?一片沃土。誰給他的?毛主席給他的!」
按照郎鹹平的邏輯,毛主席的功勞恐怕也是蔣介石和斯大林給的,甚
至是孔夫子和秦始皇給的。
4.郎咸平為什麼不回應顧維軍的指控?
經受牢獄之災的顧雛軍出獄即召開新聞發佈會,指名道姓揭發四名貪官
對其迫害,並指郎鹹平也是陰謀操縱的參與者。郎鹹平至今沒有回應
。
5.郎鹹平為什麼要採訪郭美美母子?
郎鹹平對此同樣沒有回應。
2011年8月初,郭美美炫富被全國人民聲討,之後郎鹹平主持的《解碼
財商》對郭美美母子進行了採訪,這是郭美美第一次公開在世人面前
亮相。
經濟學家突然轉行至此,引起了全社會的競猜:為了錢,為了「當乾
爹」,「為了總理的囑托」(王軍總經理)。事實上,20分鐘的採訪
,郎鹹平的引導性說話比母女倆的表達還多,以至於被網民譏為「母
女倆採訪郎鹹平」:
如在問及王軍投資中紅博愛的問題時,郎教授說:「因為你年紀輕,
很多事情你不一定知道……也就是說他投資這個錢,他還沒有從中紅
博愛賺到任何的錢,這是要告訴我的話嗎?」
母女倆:「對。」
郎咸平出場費在20—30萬之間,年納稅100多萬,但鮮有善捐。據說郎
先生有六任妻房,還喜歡李勇的「非常6+1」節目,因而手頭並不寬裕
。如此「工農代言人」「意見領袖」,不說也罷。
莫言
不能不言莫言,但總不如莫言。
自胡趙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情。因此本博幾十年來從不看全
人類的文藝作品。除了當年的電影《紅高粱》外,莫言先生的作品、
衍生作品一字未讀。當不能以我昏昏,使人昭昭。在此僅以瑞典文學
院諾獎委員會主席瓦斯特伯格的頒獎詞片段充數:
……
莫言是個詩人,他扯下程式化的宣傳畫,使個人從茫茫無名大眾中突
出出來。他用嘲笑和諷刺的筆觸,攻擊歷史和謬誤以及貧乏和zz虛偽
。他有技巧的揭露了人類最陰暗的一面,在不經意間給象徵賦予了形
象。
高密東北鄉體現了中國的民間故事和歷史。在這些民間故事中,驢與
豬的吵鬧淹沒了人的聲音,愛與邪惡被賦予了超自然的能量。
……………………
莫言自己所處和小說所描寫的時代,本博和屈尊本博客的大多網友並
不陌生。莫言通過幾千、幾萬字的敘述想表達的思想主題和個人情懷
,還不如現今網文來得直露。莫言用高粱、毛驢、日本人、薛蟠式的
農民語言所編織的故事情節,還不如橫店導演編的離奇。
莫言的諾獎給黨和政府爭光了嗎?新中國有著強烈的諾獎情結,急需
要一個諾獎來證明我們的體制和思想。然而等來的都是些烏七八糟的
和平獎、文學獎,包括莫言的諾獎也是「涉險過關」,若不是為了穩
定,恐怕也是前者的下場。有關部門並沒有高調處理莫言,因為我們
想要的是「不夾雜任何政治因素」的諾獎,例如物理獎、化學獎。
莫言的諾獎贏得老百姓和文藝界的喝彩了嗎?滿懷民族尊嚴的左派指
責莫言「反動」,期待莫言直言的右派譏諷新貴「圓滑」。家長和中
小學教師不知道如何向學生推薦,文藝界的掌聲、歡呼聲也是稀稀落
落。新中國的第一個取得北京戶口的諾獎就這樣落在了六環外。假想
來年哪位再領回一個諾貝爾經濟學獎,恐怕也有雞肋之虞。
莫言先生人如其名,一生謹慎。因為他不會忘記,電影《紅高粱》最
初是被批判的。他的那首歌頌重慶的、略欠火候的七律也曾受到輿論
的譴責:
唱紅打黑聲勢隆,舉國翹首望重慶。
白蛛吐絲真網蟲,黑馬竄稀假憤青。
為文蔑視左右黨,當官珍惜前後名。
中流砥柱君子格,丹崖如火照嘉陵。
莫言,生在一個莫言的時代,領回一個莫言獎,讓所有人概莫能言。
2015-08-11 圍觀中國網
紅朝前七子與後七子(一)
郭沫若(1892——1978)
中國文化史上最無恥的文人。一個阿諛奉迎、見風使舵、泯滅良知、
搖尾乞憐的「上三爛」文化流氓、生活流氓。
林語堂:「郭沫若集天下肉麻之大成。」
蘇雪林語:「玷辱士林之衣冠敗類,二十四史儒林傳所無之奸惡小人
。」
中國古代也有投機文人,但無出其右。或者曾經有但沒有留名於後,
郭沫若則依然是紅朝大家,還算「正能量」,注定能遺臭萬年。
郭沫若的歷史意義在於:在那個時代,只有郭沫若這樣的人才能「光
榮存在」,能「光榮存在」的,多多少少是郭沫若這樣的人。
姚文元(1931——2005)
作為政治人物,姚文元是一個失敗的政客;作為文化人,姚文元是一
個可悲的文痞。
姚文元的文筆是不錯的。早年的散文、隨筆中不乏真知灼見。供職《
萌芽》《文藝月報》期間,也有伯樂之功。解放初期寫的《論胡風的
文藝思想》,稱讚胡風為「最優秀的理論家」,幸虧沒有付梓。晚年
寫有20萬字的《回顧與反思》,被當局禁止出版。可見姚文元也說過
「實話」,也是「兩頭真」。
姚文元與郭沫若一樣,敗在了自己的投機性格上,且投機心理比郭更
甚。1954年毛澤東開始收拾胡風,剛剛寫完《論胡風的文藝思想》立
刻調轉筆鋒,發表《分清是非,劃清界限》攻擊胡風理論「是披著馬
克思主義外衣的資產階級唯心主義理論」,率先得到毛澤東的賞識,
認為姚文元「比李希凡、王蒙更少片面性」。自從被張春橋、柯慶施
、毛澤東發現並器重以後,便死心塌地的賣身投靠,從反右到文革。
姚文元比胡喬木、陳伯達更能準確表達毛澤東等四位黨和國家領導人
的思想,從未因文章受過批評。
附帶提一下:姚文元父親姚篷子,1927年入黨,1934年脫黨。其時在
《中央日報》上發表《脫離共黨宣言》,還給自己找了三條理由:「
第一,在民族危機日益加深的今日,共產黨所領導所發動的暴亂行為
,在客觀上和事實上充當了帝國主義的別動隊;第二,本該建築於廣大
群眾基礎之上的黨,非但不能給予群眾以深刻的良好影響,反而使人
談虎色變、心生恐怖;第三,當前中國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一個民族的死
亡和復興的問題,而不是一個階級的利害問題。」
父子倆都是投機分子。
馮友蘭(1895——1990)
馮友蘭是現代哲學史上「最先具備哲學史家資格的學者」,是新理學
的創始人、新儒家的開拓者。就是這位有可能成為「一代儒宗」的人
,1949年給毛澤東寫信,1959年寫反省書《四十年的回顧》,聲稱自
己「過去的學術著作都是沒有價值的」,是「站在破壞著、死亡著、
舊的、反革命的東西的陣線上,反抗創造中的、生長著的、新的、革
命的東西」。表示要按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重新寫作哲學史。結
果把《中國哲學史新編》完全寫成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鬥爭史。
馮友蘭躲過了反右,文革中與魏建功、林庚參加了「梁效」大批判寫
作組,1972年還成為光榮的供外賓訪問的「知識分子開放戶」。這些
都出於無奈,可以忽略不計。關鍵是一生沒有學術立場和道德堅守,
曲學阿世,隨波逐流,寫了一堆自己都不堪回首的東西。毀了自己,
也毀了中華文化。
楊榮國
楊榮國(1907——1978),1938年入黨,解放初擔任民盟中央委員,
1956年公開了共產黨員身份。歷任教授、系主任、文學院長。文革中
受衝擊,妻子陳慧敏因受到株連,被折磨成精神病患者,後棄家出走
,又溺水身亡。但楊榮國沒有怨言,積極為四人幫效勞。
楊榮國為國人所熟知、為後人所詬病,是他在文革後期批林批孔運動
中的兩篇文章:
1973年7月:《反動階級的「聖人」——孔子》
1973年8月:《孔子:頑固維護奴隸制的思想家》
毛澤東評語:「楊文頗好。」楊榮國一炮走紅,從此扶搖直上,1974
年起任中山大學革委會副主任,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
委員。
用學術為政治服務,搞實用主義史學,即所謂「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不獨楊榮國一人,也不獨文革一時。但楊榮國是一個典型案例。
這位秘密黨員、人大代表連歷史都可以歪曲,怎麼能不歪曲現實?
今天,執政者開始大建孔子學院了,楊先生在世,還能再響應號召,
寫出類似《東方文化的「聖人」——孔子》的文章嗎?
週一良
週一良(1913——2001),歷史學家,教授。1952年入民盟,1956年
入黨。1953年批判自己的老師胡適,1958年批判自己的老師陳寅恪,
導致陳寅恪在再版文集中刪去與週一良有關的所有文字。1972年加入
臭名昭著的「梁效」寫作組,感到又一次得到黨的重用。欣然作詩:
「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文革結束被關了兩年。晚年
有《向陳先生請罪》書面發言,並將友人罵他「無恥之尤」的信長期
壓在寫字檯玻璃下以自責。
文革中學生打死老師、徒弟出賣師傅的事例不勝枚舉。週一良本著「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西諺,背叛了胡、陳,投靠了馬、列,很
難說他是一個懂歷史、明古今的哲人。不過人們更應該敬畏革命家的
「宣傳」:一千遍的宣傳,可以讓中國頂尖的知識分子丟掉良知,斷
了脊樑。
附錄魏建功的一件軼事:在「梁效」寫作組撰寫《孔丘其人》時,給
大家解釋「趨進,翼如也。」一句。魏建功建議譯成「端著兩個胳膊
向前急走」,並現身說法,站起來依樣走了兩步。大家都說好,就定
了稿。審查時卻有人指出這一段是在影射周總理(周臂有疾),極其
惡毒。魏建功百口莫辯。
馮友蘭、週一良、魏建功、林庚曾被稱為京城「四大……」。蓋書生
也者,老百姓面前一本正經,滿嘴真理,政治家麾下不過是一個小丑
。你們給孔老二羅織罪名,復辟者也能給你們羅織罪名。
於會泳
於會泳(1926——1977),1946年參加革命,死前官至文化部長。極
富才華的音樂家和音樂理論家。於會泳永垂史冊的是他設計的京劇《
海港》《智取威虎山》的唱腔以及關於中國民歌的音樂理論。1977年
審查期間自殺,是文革結束後第一個自殺的部級官員。
於會泳早年是只專不紅、厭惡政治的知識分子,文革初期還被打成「
三反分子」,只是被江青相中後便一發而不可收。最終成為四人幫組
閣名單中的副總理人選。談到於會泳,人們還會想起更多:劉慶棠、
浩亮、莊則棟、李劫夫……
於會泳不自殺,最多也就判幾年,還可以教書、研究。無奈書生性格
使然,沉不住氣也。蓋「士」與「大夫」廝混,又想攀附權貴、青雲
直上,又沒有「三上三下」「永不翻案」的政治肚量和政治策略,享
得了福而受不了氣,只死得加重了自己的罪行。
錢學森
錢學森(1911——2009),作為一名自然科學家,中國航太之父、中
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火箭之王,早已永垂不朽。近年
卻因其在大躍進期間寫的一篇文章而備受指責。
[轉載]紅朝前七子與後七子(一)
錢學森在《糧食畝產量會有多少》一文中,用能量轉化的理論,通過
每畝地吸收的太陽光能,測算出將來每畝地的產量是4萬多斤,並且認
可了河南一畝地產160萬斤的蔬菜的荒謬新聞。以至於後來毛澤東都說
「上了錢學森的當」。
錢學森沒有種過地,但總知道美國沒有如此產量,落後的中國何來
160萬斤的蔬菜畝產?即使剛回國的錢學森不懂中國的浮誇,至少也懂
得比較吧?看來有科學知識的人未必有科學精神。
此後對錢學森的質疑越來越多。
錢學森是怎麼回國的?是他說了假話還是宣傳者刻意美化?
錢學森支援人體特異功能,有沒有科學依據?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所謂的「錢學森
之問」只是一種膽怯的試探。作為深諳中西教育的錢學森,不會不知
道這個為什麼,以他的身份、威望及耄耋之年,大呼一聲,痛陳時弊
,「集體總統」也不能把他怎麼樣,只會高功之上,再添一功。但是
他沒有,他不敢。他帶回了美國學的知識,沒有帶回美國學的精神,
或者他就沒有學到。
趙丹臨終時還說過一聲:「管的太多,文藝沒希望。」季羨林臨終時
還說過一聲:「假話全不說,真話不全說。」林黛玉臨終時還說過半
聲:「寶玉你好……」大概是「寶玉,你好窩囊啊!」吧。
錢學森只是問。其實這還用得著你問嗎?無數人已經問過無數遍了。
錢學森,你好窩囊啊!——李雙江臨終也會這麼說。
[轉載]紅朝前七子與後七子(一)
——當年的「特異功能」,不知裡面有沒有錢先生。
分享:
紅朝前七子與後七子(二)
余秋雨
余秋雨是當代郭沫若。
1.與郭沫若一樣,余秋雨首先是文化官員,其次才是文化學者。郭沫
若時而填詞打倒鄧小平,時而填詞打倒四人幫,所代表的都是官方的
態度。余秋雨含淚勸告地震死難學生的家屬不要鬧,也相當於街道辦
事處的官方老大娘。
2.與郭沫若一樣,余秋雨總是因時而化,順勢而為,緊跟著鑼鼓點爬
桿桿。一面說唐山大地震是「天譴」,一面又說汶川大地震不是天譴
,是西方污蔑。口吐蓮花,巧舌如簧。
3.與郭沫若一樣,余秋雨對文革中的自己極力迴避。成天價談天說地
,道貌岸然,卻從不表白文革中的自己。乃至當今沒有形成「余學」
,反倒形成了「反余學」,多少人專門出書發文,專職聲討偽君子。
4.與郭沫若一樣,余秋雨同樣得到了「才子加流氓」的稱號。不同的
是,郭沫若在歷史、考古等方面難以抹殺,有「科學家」之稱。余秋
雨在戲劇理論上無足輕重,只是文壇上的花花公子。郭沫若的日本前
妻恪守婦道,忍辱負重。余秋雨卻被李紅痛斥為「流氓前夫」,相當
於「政治流氓、生活流氓」。唯一能超過郭沫若的,是投機股票。某
一年,余秋雨悄然購進某公司的原始股,突然間成為「2006第一屆中
國作家富豪榜」首富。
5.與郭沫若一樣,余秋雨注定會得到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官方的和
民間的。無論左派還是右派,今天沒有多少人喜歡郭沫若。今天的「
余秋雨時代」也基本結束,人們再也看不到那青歌會上、藉著一兩道
文化基礎題借題發揮、顯擺自己的余大師了。擺在余秋雨身後的,是
他還沒有走完的「文化苦旅」。
詩云:
大師今去矣,秋雨入糞土。
賣弄誤一生,諂媚恥千古。
朱耷畫有明,孟鈄治薰恰
才子慕風流,風流不愛汝。
於 丹
於丹是特別紅衣主教。
於丹對儒經的理解多有舛誤,其見解也失之膚淺。常有望文生義、六
經注我之處。用她自己的話說,她的演講只是「自己對儒學的感悟」
,換言之就是讀後感,是「『學孔選』講用會」的講用報告。您還別
說,裡面「活學活用」的成分真是不少。
任何學派都是一個大雜燴,你可以從中找到你想要的任何東西。馬列
主義中既有暴力革命、階級專政,也有民主自由、巴黎普選。孔學中
既有樂天知命、中庸調和,也有捨生取義、民貴君輕。於丹「弱水三
千,只取一瓢飲」,專用來煮制溫良恭儉讓的心靈雞湯,掩蓋社會矛
盾,綏靖弱勢群體。於丹的雞湯很香,但她添加的是罌粟殼。
於丹講孔孟的背景是響應「和諧穩定」。如今中國夢開始了,於丹不
如改換門庭,講點老莊。例如「莊周夢蝶」「子非魚」之類。須知法
生於道,依法治國不就是道法自然嗎?
於丹最新出鍋的是「霧霾湯」:「霧霾持續到了週末,天昏地暗一座
北京城,能做的就是盡量不出門,不去跟它較勁。關上門窗,盡量不
讓霧霾進到家裡;打開空氣淨化器,盡量不讓霧霾進到肺裡;如果這
都沒用了,就只有憑自己的精神防護,不讓霧霾進到心裡。」仿此,
假如於教主被奸,不妨照此辦理:
1.封鎖資訊,不讓傳言進到網裡;
2.洗澡淨化,不讓穢物留在肉裡;
3.忘掉一切,不讓快感印在心裡。
絕不跟罪犯較勁。
詞雲(調寄沁園春‧砸場):
信手拈來,信馬由韁,信口雌黃。
摘孔孟唾余,囫圇吞棗;傳疏牙慧,咕嘟成湯。
曲解經文,奉迎時尚,語病百出萬千行。
不自量、憑黑絲短襦,賣弄徐娘。
多歧世道亡羊,需巫祝、牧師共幫腔。
歎友蘭沫若,聲名狼藉;兆山秋雨,顏面丟光。
現代女媧,文壇芙姐,五彩褲頭補天忙。
誰料想、被眾家學子、轟下會堂。
衣俊卿
衣俊卿同志是當代最倒霉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衣俊卿同志天才地、
創造性地、全面地設計出「自信、自信、再自信」的壯膽理論,把自
我迷信提高到一個難以置信的階段。
衣俊卿和德藝雙馨的趙忠祥一樣,除了這點緋聞之外,沒有其它爆料
。然而就是這一點,把兩人搞得狼狽不堪。趙老濕是玩了不給錢,衣
導師卻是玩了還要拿人家的錢,又不給人家辦事。「偉大的導師」就
是不一樣。常、饒做比,妓高一籌;衣、趙相較,嫖高一丈。
衣俊卿和唱紅打黑的薄熙來一樣,其實與多名博士生「發生或保持不
正當關係」,據言其「洗衣粉」(衣之粉絲)多為紅粉。不過薄熙來
有金主徐明買單,衣俊卿只有主義沒有金主,只能自己出血。出事後
給了對方100萬。理論家能否從哲學高度說明,這是權色交易未遂、性
賄賂中止還是通姦炸鍋、聖人失范?
衣俊卿和愛黨愛國又愛港的成龍一樣,都以表演為生。不過一個是動
作類,一個是語言類。緋聞對成龍來說稀鬆平常,即使是「強姦嫌疑
犯」也能不了了之。衣俊卿這裡卻是軒然大波,喜大普奔。原因很簡
單,因為衣俊卿是同文館編修,四品正堂,道德住持。可見衣俊卿的
倒下不是因為搞女人,而是因為搞馬列。
習近平說,想當官就別想搞錢;馬英九說,想當官就不能搞女人;龍
應台說,想搞錢、搞女人也可以,不要當官。
孔慶東
孔慶東與前七子中的北大教授相比,肯定不及。不過今日北大早已是
「雨雪霏霏」(當年可是「楊柳依依」),連校訓也從「相容並包、
思想自由」變成了「為國求學、努力自愛」,可見古人說的不差:「
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
孔慶東以「三媽」蜚聲海外,世人指責不必太過。自古文人輕狂,孔
慶東要做當代的孔融、檷衡。斜眼看天下,誰都是來路不正。近來香
港動作頻頻,孔氏兄弟(司馬南、戴九日)已經偃旗息鼓,這就是巨
大進步。
孔慶東力挺金家世襲,認為是「政治上正確」,所來有自。「學成文
武藝,貨與帝王家。」中國文人看似清高,骨子裡的帝王情結根深蒂
固。假如薄熙來給孔慶東100萬,哪能不要?假如金二世邀司馬南朝覲
,哪能不去?今天三千里江山受到大大冷落,孔氏兄弟已經默不作聲
,這才是「識時務者為俊傑」。
孔慶東放言拿下薄熙來是「反革命政變」,精神可嘉。自古道「士為
知己者死」,老百姓都知道拿人錢財與人消災,孔門之後怎能不挺身
而出?今天薄熙來已經塵埃落定,孔氏兄弟已經不再公開挺薄。文天
祥臨終對兒子(侄子?)說:「你可以到元朝做官,我不能。因為我
是宋臣,你不是。」孔慶東也會像文天祥那麼「變通」,一旦「西風
壓倒東風」,當年從天安門廣場走來的孔慶東還會到「高*自*聯」隊
伍中來。
范 曾
范曾,號稱「當代大儒、國學大家、書畫巨匠」,自稱「坐四望五,
以待來日」,此外還有詩人、散文家、美學家、教育家、理論家、講
演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等等等等冠名,當代七十二能。
范曾一貫眼空無物,盛氣凌人。指天說地而不關人事,談古論今而附
庸風雅;好為人師而誤人子弟,好仿古文而半通不達。如范曾所得意
的《炎黃賦》:
「伐檀有人,莫及舟車;蠶桑未采,何來垂裳。」——詩經:「坎坎
伐檀兮」,當時沒有舟車?
「不蔽奸佞之讒,不用取容之士。'——「不蔽」只能表示「不遮蔽」
,等於放開讒言;不作被動句「不蔽於」解(不被讒言遮蔽)。
「中華文化,有源以之開流;」——流,源之末也,只能開源,哪有
開流。
「炎黃脊樑遍列九州,姓氏血脈,揚輝全球。」——脊樑遍九州,簡
直是「白骨蔽平原」,何其多也。「姓氏血脈」怎麼能「揚輝全球」
?范姓揚輝全球了嗎?
「齊獻瓣香,恭祭先祖。」——瓣香,一瓣心香之謂。自造縮略語。
「刻石再拜,以頌以禱,斯馨無恙。」——斯馨無恙?死去的祖先又
香又沒病?
但范曾自視甚高。所謂「坐四望五」:范曾認為畫分九品,正六負三
。最高級為四、五、六品。「四品,已成大師,鳳毛麟角;五品,謂
之巨匠,五百年出一位;六品,稱魔鬼,從未看到。」其口氣可與毛
澤東、李敖媲美。
幾十年來罵范曾的絡繹不絕。前有黃永玉,後有郭慶祥;上有李瑞環
,外有李敖。
黃永玉:黃永玉是沈從文的侄子,沈從文幫范曾調到歷史博物館。沈
從文回憶:「揭發我最多的是范曾,到我家前後不會少十次,有幾回
還是和他愛人同來的。過去老話說,十大罪狀已夠致人於死地,范曾
一下子竟寫出幾百條……」(《沈從文別集‧顧問官》)。沈老有教
養,不罵;黃永玉「沒教養」,每次都罵范曾是「披著人皮的畜生」
。
郭慶祥:收藏家。因揭發范曾「流水作業」遭范曾起訴。「這位名家
其實才能平平,他的中國畫人物畫,不過是『連環畫的放大』。他畫
來畫去的老子、屈原、謝靈運、蘇東坡、鍾馗、李時珍等幾個古人,
都有如複印式的東西。人物造型大同小異。他的人物畫雖然是寫實的
,但其中不少連人體比例、結構都有毛病。他的書法是『有書無法,
不足為式』,裝腔作勢,頗為俗氣。他的詩不但韻律平仄有毛病,而
且,在內容上,不少是為了自我吹噓而故作萌態,不足掛齒。」
李瑞環:范曾「毫無人格,毫無國格。」
毫無人格:1967年,范曾跑到南開大學給第一任妻子貼大字報。70年
代勾搭上好友、恩人的老婆後與第二任妻子離婚。之後把好友的老婆
、兒女、財產全部擄回,「以充後宮」。
毫無國格:1990年,范曾帶小三去國(你懂的)。1993年,范曾給丁
關根寫信,服軟回國。
李 敖:「范曾人品有問題,當屬可信。他的畫,乍看不錯,但看多了
,千篇一律。 他的字,做作討厭,帳房的毛筆字而已。」(《評范曾
》1991年)
社會上罵范曾的,又與范曾大讚于丹有關:「談到儒學的問題,我非
常欣賞於丹,一個人知識不能盡善,但她為千百萬群眾對《論語》產
生熱愛開了個方便法門,於丹是個啟蒙老師,她做得非常出色。」
有人把郭沫若、余秋雨、范曾、于丹戲稱為「四人幫」,但如果說五
百年才出這麼一個東西,則其字畫只能與蔡京、秦檜、趙孟釵榱恕3
嗲鎘輟□詰□猓對吶笥訝褂卸鍤瀾緄惱災蟻欏□婊ㄑ購L牡難鈁衲、
仙風道骨的文懷沙等等,可謂物以類聚。
郎咸平
郎咸平是大名鼎鼎的經濟學家。有關他的經濟觀點和經濟主張,本博
能夠看懂,不敢妄評。大致說來,郎鹹平是一位批判經濟學家(類似
於批判現實主義),他對改革開放以來的種種負面(國有資產流失、
工人下崗、三座大山、腐敗等等)的尖銳批評,特別符合工農大眾的
口味,因而被社會認為「代表了中下層民眾的利益」。他反對管理層
收購、反對國退民進、反對朱鎔基式的產權改革,反對匯率自由浮動
,宣揚美國的「新帝國主義威脅」,主張大政府,主張國有經濟,崇
拜毛澤東和毛澤東時代,更與左派反對「資改派」、薄熙來「縮差共
富」的腔調一致。因此郎鹹平在大陸基本沒有職務、他的節目基本不
上星(衛視)就可以理解了。
值得非經濟人士關注的是郎鹹平的人文情懷。
1.郎咸平因什麼崇拜毛澤東?
郎咸平說:「毛主席是例外,像美國是例外一樣。」
「他這人做事是一步一腳印,精益求精是你不可想像的。」
「毛主席的偉大,根本不是你所能想像的。我可以再……我可以大膽
地說一句話啊,能夠認識到毛澤東的偉大的人是極少數、極少數、極
少數的人。」
「你們不要跟我談毛主席,我比你理解得多得多,如果我們中國(人
)都像毛主席一樣的話,我們早就發達強大了,你知道嗎?」
郎鹹平崇拜毛澤東無可厚非。但網上看不到他對毛澤東時代經濟狀況
的評論。不妨說這也是一種例外。
2.張榮為什麼不能評價毛澤東?
郎鹹平說:「張榮女士寫的一本書,叫作《毛澤東的鮮為人知的故事
》。啊,把毛主席批評得一無是處……就憑你張榮這把年紀的女人,
你有什麼經歷能有資格評價毛澤東?而且我再講一句話,連你都知道
的事情,毛主席會不知道?把你給聰明的。」
按照郎鹹平的邏輯,年紀小的男人也沒有資格歌頌毛澤東吧。郎鹹平
生於1956年的台灣,長期在美國、香港泡大,你在毛澤東時代很可能
是海外特務,至少需要嚴格審查。你的歌頌很可能是偽裝的。想想林
彪吧,你以為你一歌頌就會被認可?
3.郎咸平為什麼要否定鄧小平?
郎咸平說:「改革開放是毛主席的功勞……不是鄧小平的功勞。我不
是胡說八道,我問你,如果你把鄧小平放在非洲,會不會造就今天的
中國?你跟我講——不會!可見鄧小平所接受的這塊土壤不是非洲、
不是一片空白,而是什麼?一片沃土。誰給他的?毛主席給他的!」
按照郎鹹平的邏輯,毛主席的功勞恐怕也是蔣介石和斯大林給的,甚
至是孔夫子和秦始皇給的。
4.郎咸平為什麼不回應顧維軍的指控?
經受牢獄之災的顧雛軍出獄即召開新聞發佈會,指名道姓揭發四名貪官
對其迫害,並指郎鹹平也是陰謀操縱的參與者。郎鹹平至今沒有回應
。
5.郎鹹平為什麼要採訪郭美美母子?
郎鹹平對此同樣沒有回應。
2011年8月初,郭美美炫富被全國人民聲討,之後郎鹹平主持的《解碼
財商》對郭美美母子進行了採訪,這是郭美美第一次公開在世人面前
亮相。
經濟學家突然轉行至此,引起了全社會的競猜:為了錢,為了「當乾
爹」,「為了總理的囑托」(王軍總經理)。事實上,20分鐘的採訪
,郎鹹平的引導性說話比母女倆的表達還多,以至於被網民譏為「母
女倆採訪郎鹹平」:
如在問及王軍投資中紅博愛的問題時,郎教授說:「因為你年紀輕,
很多事情你不一定知道……也就是說他投資這個錢,他還沒有從中紅
博愛賺到任何的錢,這是要告訴我的話嗎?」
母女倆:「對。」
郎咸平出場費在20—30萬之間,年納稅100多萬,但鮮有善捐。據說郎
先生有六任妻房,還喜歡李勇的「非常6+1」節目,因而手頭並不寬裕
。如此「工農代言人」「意見領袖」,不說也罷。
莫言
不能不言莫言,但總不如莫言。
自胡趙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情。因此本博幾十年來從不看全
人類的文藝作品。除了當年的電影《紅高粱》外,莫言先生的作品、
衍生作品一字未讀。當不能以我昏昏,使人昭昭。在此僅以瑞典文學
院諾獎委員會主席瓦斯特伯格的頒獎詞片段充數:
……
莫言是個詩人,他扯下程式化的宣傳畫,使個人從茫茫無名大眾中突
出出來。他用嘲笑和諷刺的筆觸,攻擊歷史和謬誤以及貧乏和zz虛偽
。他有技巧的揭露了人類最陰暗的一面,在不經意間給象徵賦予了形
象。
高密東北鄉體現了中國的民間故事和歷史。在這些民間故事中,驢與
豬的吵鬧淹沒了人的聲音,愛與邪惡被賦予了超自然的能量。
……………………
莫言自己所處和小說所描寫的時代,本博和屈尊本博客的大多網友並
不陌生。莫言通過幾千、幾萬字的敘述想表達的思想主題和個人情懷
,還不如現今網文來得直露。莫言用高粱、毛驢、日本人、薛蟠式的
農民語言所編織的故事情節,還不如橫店導演編的離奇。
莫言的諾獎給黨和政府爭光了嗎?新中國有著強烈的諾獎情結,急需
要一個諾獎來證明我們的體制和思想。然而等來的都是些烏七八糟的
和平獎、文學獎,包括莫言的諾獎也是「涉險過關」,若不是為了穩
定,恐怕也是前者的下場。有關部門並沒有高調處理莫言,因為我們
想要的是「不夾雜任何政治因素」的諾獎,例如物理獎、化學獎。
莫言的諾獎贏得老百姓和文藝界的喝彩了嗎?滿懷民族尊嚴的左派指
責莫言「反動」,期待莫言直言的右派譏諷新貴「圓滑」。家長和中
小學教師不知道如何向學生推薦,文藝界的掌聲、歡呼聲也是稀稀落
落。新中國的第一個取得北京戶口的諾獎就這樣落在了六環外。假想
來年哪位再領回一個諾貝爾經濟學獎,恐怕也有雞肋之虞。
莫言先生人如其名,一生謹慎。因為他不會忘記,電影《紅高粱》最
初是被批判的。他的那首歌頌重慶的、略欠火候的七律也曾受到輿論
的譴責:
唱紅打黑聲勢隆,舉國翹首望重慶。
白蛛吐絲真網蟲,黑馬竄稀假憤青。
為文蔑視左右黨,當官珍惜前後名。
中流砥柱君子格,丹崖如火照嘉陵。
莫言,生在一個莫言的時代,領回一個莫言獎,讓所有人概莫能言。
星期日, 8月 09, 2015
胡蘭成的女兒
我以為張愛玲想寫張學良傳, 可能是她曾聽說胡蘭成談及中島差點成
為張胡蘭成的女兒 (容乃公)
下午得空寫了一篇很長的文章談到中島成子和咪咪 (胡晉明 )的關係. 可能是天
意吧, 這文章莫名奇妙不見了. 我猜上天不要我太去干涉世人緣份之事. 何況胡
先生家人目前就在我們圈中. 中島成子一生的事跡和張學良, 汪夫人, 都可以有
關係.她曾在東北幫日本關東軍作間諜, 主持日本移民在東北開發農業,聽說她
也在張作霖府當家庭教師,可能也有資格變成
張府的壓寨夫人, 或類似的傳聞, 考其思索根本.張愛玲或許對這事有所聞,也會有
發現類似和她寫色戒可能會有同工之妙創作索引, 也是天意, 她沒寫成張學良傳.
因為若上天要作弄, 變成咪咪和張學良有手足之誼 (當然這是比哈喻,因為若有其
一不會有其二).總之,以當年胡蘭成的地位,對中島一定非常清楚.
讀今年今世, 胡先生只提到中島一次. 而此處又寫到人世牽連, 是世間的生養關
系等等典型. 中島和川島芳子曾在中國為日本人做情報工作, 兩人都各有各自非
常不同凡向的功業. 川島以清室後人被日人收養. 而中島的女兒被中國人收養.
養川島的是日本浪人, 而養中島的女兒是中國文化界地位極高的文化浪子. 一文
一武, 但二人下場不同. 川島最後被槍決, 而中島先和佘愛珍被關在同一處, 據
《今生今世》之《良時燕婉》所寫,咪咪是佘愛珍 1949 年在上海入獄時獄中日
本婦人中島成子所生,佘愛珍獲釋後受人之托將咪咪帶出。中島成子後來又和汪
夫人關在一處, 差別被同情者送到台灣, 可惜被發現. 不然, 這故事版本會另起
爐灶了. 她的被收養, 幾乎在同時, 佘愛珍的女兒也遇到傷女的痛. 這也成為佘
和胡後來將咪咪視為己出有點關係.
胡蘭成寫過去的事, 不論時地, 或事情原委, 都有史家的風範. 可知他一路都會
帶筆記跟隨. 這說明他自知他所說的事, 將來都攤在歷史中. 不過, 對於收養中
島成子的女兒這事, 他只輕描淡寫說一個日本婦女, 中島成子. 在《閒愁萬種》
中《幽冥記》之詩歌《與女兒咪咪》咪咪是佘愛珍 1949 年在上海入獄時獄中日
本婦人中島成子所生,佘愛珍獲釋後受人之托將咪咪帶出。
1949 年五月三十一日,胡晉明出生於上海提籃橋監獄,時佘愛珍入獄與中島成
子同房。佘愛珍保釋出獄,中島成子將幼女托付給佘愛珍帶出監獄,輾轉至日本
。
他並沒提到後來中島被釋放出來, 回到了日本. 好像這段時間, 胡蘭成正忙著將今
生今世這本書寄給張愛玲. 我猜這時他心中更沒有把中島成子放在心裡.
中國人一向認為養大於生. 所以日後, 中島成子實在沒必要扯到胡蘭成的人生中.
不過, 我個人仍有點好奇. 過去到現在, 在台灣, 或中國國內, 或海外, 人人都對胡
蘭成一生有興趣. 可是很少有人去特別注意中島成子個人的一生. 我有一個印象
, 過去很多機會雜誌在做專題寫胡蘭成在日本的生活, 圈裡的人,和胡晉明相識的人,
多少會刻意去避開中島成子這名字. 也許要對胡先生家人的尊重. 這點我以為值得理解. 不過,
我覺得她的一生要比川島芳子, 李香蘭, 等等人物不會更遜色, 實在不必為了反
顧到胡蘭成個人的家庭生活的刻意隱晦.
其實, 胡蘭成自己一生, 都存在被人養的情況. 我寫過他八字辛日生在丙午月.
火太旺, 而辛從於火. 但因為丙辛合. 故而一生到那兒, 都有人事來合. 合看
1949 年生咪咪, 我查一下, 八字是辛酉日人生在己巳月, 巳丑年. 八字土生金,
而己巳土, 己丑土, 可論為土旺. 五行講土重金埋, 這合乎八字偏印格. 是生養
氣太過, 故必要過房. 他的八字土多, 金旺, 正和胡蘭成的旺火相配, 五行相宜.
故而二人一生的緣份特好. 胡蘭成一生能得到一個讓他可以在令名, 或事功, 或文章的旺氣中找到一個膝下承歡的慰藉和休憩, 無寧說是前世修的好功德.
大家不妨另一角度去想. 倘若當年佘愛珍沒被關, 沒和中島成子關在一處, 以後
胡蘭成獨身離開眾多子女,在日本的生活會是那搬情境呢?
(容乃公寫於2015年8月8日父親節)
上:胡蘭成養女胡晉明,中島成子在獄中所生
右下:中島成子,與川島芳子齊名的女間諜,戰後與佘愛珍共囚一室
,佘被釋後,中島曾與陳璧君共囚一室。據中島回憶說,宋慶齡何香
凝營救陳璧君一事乃後來虛構的。左下:中丸熏,1937 年中島成子
與明治天皇的私生子所生之女
當時舊報曾說,中島成子出庭審判時手裡抱著剛出生不久的嬰兒
最後一張是川島芳子
為張胡蘭成的女兒 (容乃公)
下午得空寫了一篇很長的文章談到中島成子和咪咪 (胡晉明 )的關係. 可能是天
意吧, 這文章莫名奇妙不見了. 我猜上天不要我太去干涉世人緣份之事. 何況胡
先生家人目前就在我們圈中. 中島成子一生的事跡和張學良, 汪夫人, 都可以有
關係.她曾在東北幫日本關東軍作間諜, 主持日本移民在東北開發農業,聽說她
也在張作霖府當家庭教師,可能也有資格變成
張府的壓寨夫人, 或類似的傳聞, 考其思索根本.張愛玲或許對這事有所聞,也會有
發現類似和她寫色戒可能會有同工之妙創作索引, 也是天意, 她沒寫成張學良傳.
因為若上天要作弄, 變成咪咪和張學良有手足之誼 (當然這是比哈喻,因為若有其
一不會有其二).總之,以當年胡蘭成的地位,對中島一定非常清楚.
讀今年今世, 胡先生只提到中島一次. 而此處又寫到人世牽連, 是世間的生養關
系等等典型. 中島和川島芳子曾在中國為日本人做情報工作, 兩人都各有各自非
常不同凡向的功業. 川島以清室後人被日人收養. 而中島的女兒被中國人收養.
養川島的是日本浪人, 而養中島的女兒是中國文化界地位極高的文化浪子. 一文
一武, 但二人下場不同. 川島最後被槍決, 而中島先和佘愛珍被關在同一處, 據
《今生今世》之《良時燕婉》所寫,咪咪是佘愛珍 1949 年在上海入獄時獄中日
本婦人中島成子所生,佘愛珍獲釋後受人之托將咪咪帶出。中島成子後來又和汪
夫人關在一處, 差別被同情者送到台灣, 可惜被發現. 不然, 這故事版本會另起
爐灶了. 她的被收養, 幾乎在同時, 佘愛珍的女兒也遇到傷女的痛. 這也成為佘
和胡後來將咪咪視為己出有點關係.
胡蘭成寫過去的事, 不論時地, 或事情原委, 都有史家的風範. 可知他一路都會
帶筆記跟隨. 這說明他自知他所說的事, 將來都攤在歷史中. 不過, 對於收養中
島成子的女兒這事, 他只輕描淡寫說一個日本婦女, 中島成子. 在《閒愁萬種》
中《幽冥記》之詩歌《與女兒咪咪》咪咪是佘愛珍 1949 年在上海入獄時獄中日
本婦人中島成子所生,佘愛珍獲釋後受人之托將咪咪帶出。
1949 年五月三十一日,胡晉明出生於上海提籃橋監獄,時佘愛珍入獄與中島成
子同房。佘愛珍保釋出獄,中島成子將幼女托付給佘愛珍帶出監獄,輾轉至日本
。
他並沒提到後來中島被釋放出來, 回到了日本. 好像這段時間, 胡蘭成正忙著將今
生今世這本書寄給張愛玲. 我猜這時他心中更沒有把中島成子放在心裡.
中國人一向認為養大於生. 所以日後, 中島成子實在沒必要扯到胡蘭成的人生中.
不過, 我個人仍有點好奇. 過去到現在, 在台灣, 或中國國內, 或海外, 人人都對胡
蘭成一生有興趣. 可是很少有人去特別注意中島成子個人的一生. 我有一個印象
, 過去很多機會雜誌在做專題寫胡蘭成在日本的生活, 圈裡的人,和胡晉明相識的人,
多少會刻意去避開中島成子這名字. 也許要對胡先生家人的尊重. 這點我以為值得理解. 不過,
我覺得她的一生要比川島芳子, 李香蘭, 等等人物不會更遜色, 實在不必為了反
顧到胡蘭成個人的家庭生活的刻意隱晦.
其實, 胡蘭成自己一生, 都存在被人養的情況. 我寫過他八字辛日生在丙午月.
火太旺, 而辛從於火. 但因為丙辛合. 故而一生到那兒, 都有人事來合. 合看
1949 年生咪咪, 我查一下, 八字是辛酉日人生在己巳月, 巳丑年. 八字土生金,
而己巳土, 己丑土, 可論為土旺. 五行講土重金埋, 這合乎八字偏印格. 是生養
氣太過, 故必要過房. 他的八字土多, 金旺, 正和胡蘭成的旺火相配, 五行相宜.
故而二人一生的緣份特好. 胡蘭成一生能得到一個讓他可以在令名, 或事功, 或文章的旺氣中找到一個膝下承歡的慰藉和休憩, 無寧說是前世修的好功德.
大家不妨另一角度去想. 倘若當年佘愛珍沒被關, 沒和中島成子關在一處, 以後
胡蘭成獨身離開眾多子女,在日本的生活會是那搬情境呢?
(容乃公寫於2015年8月8日父親節)
上:胡蘭成養女胡晉明,中島成子在獄中所生
右下:中島成子,與川島芳子齊名的女間諜,戰後與佘愛珍共囚一室
,佘被釋後,中島曾與陳璧君共囚一室。據中島回憶說,宋慶齡何香
凝營救陳璧君一事乃後來虛構的。左下:中丸熏,1937 年中島成子
與明治天皇的私生子所生之女
當時舊報曾說,中島成子出庭審判時手裡抱著剛出生不久的嬰兒
最後一張是川島芳子
星期三, 8月 05, 2015
中國或許會是一種舞蹈的名稱
中國或許會是一種舞蹈的名稱 作者容乃公
在臉書上看到有人從考古的東西發現『中國』是兵器. 這是很大膽的
想法.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的銘文。這一國寶
級的重器 1963 年出土於陝西寶雞。長達 122 字的銘文講到周武王
在滅商之後就有營建東都的重大決策。記載了周成王營建洛邑王城的
重要歷史事件,而其中「宅茲中國」是「中國」最早的文字記載。文
曰:「唯王初遷宅於成周,復稟武王禮,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誥
宗小子於京室,曰:昔在爾考公氏,克達文王,肆牧民。」
有人說『中,象形字,應該是軍旗。國當時寫為或字,象形乃盾牌與
戈的合併,會意為武器的總稱。中國,原來是軍事戰爭的工具。中,
象形字,應該是軍旗。國當時寫為或字,象形乃盾牌與戈的合併,會
意為武器的總稱。中國,原來是軍事戰爭的工具。』
我以為這個說法很可疑.
或字是會義字,不會是象形字.所以不應該是直指兵器.
『或』最早源自甲骨文,圖形是;其金文的圖形是,篆文的字形則是
。該甲骨文從囗從戈,囗象城形,以戈守之,會國之義;金、篆文從
戈從口從一,其義.
或字是會意字. 甲骨文字形從囗 (象城形 ), 從戈 (以戈守之 )。表
示以戈衛國。本義: 國家。... 〔古文〕?? 《集韻》越逼切,音閾
。《說文》邦也。從口從戈,以守一。一,地也。通作域。
出土文物中,「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的銘
文。
寶級的重器 1963 年出土於陝西寶雞。長達 122 字的銘文講到周武
王在滅商之後就有營建東都的重大決策。記載了周成王營建洛邑王城
的重要歷史事件,而其中「宅茲中國」是「中國」最早的文字記載。
文曰:「唯王初遷宅於成周,復稟武王禮,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
誥宗小子於京室,曰:昔在爾考公氏,克達文王,肆文王受茲因(命
),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之牧民
。」出土文物中,
到底『余其宅茲中國』說是在王城中置放兵器. 這個可以稱為中國的
兵器應該會在其他甲骨文中提及.
@@@中國應釋為中域。
成王開始營建宅於成周,舉揚武王,得到來自天的胙肉。成王誥宗小
子.於京室。
古文卜辭或:從戈,從口。這個口字在甲骨文中可以代表很多象形的
意義,比如井,邑,口等等,在或這個字裡,口表示的是宮殿或者社
。宮殿和社是形影不離的兩種建築,宮殿是統治所在,社是祖宗所在
的祭祀場所。戰士執戈保衛宮殿或者保衛社,意味著或是一個國家的
首都的意思。就是說,或的甲骨文本義是首都,國都。到了西周初期
,或的首都和國都的本義產生了國這個字。國在或的基礎上加了一個
半包圍結構「匚」。這個「匚」代表的是國都的城牆。西周的兩京都
是三面圍城,剩下一面是有衛兵守護的大門。「匚」表示西周豐、鎬
兩京的大門可能是朝向正東的,因為如果城門正門向南,其國字的半
包圍結構也可以向下成為「□」。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周代文獻,後來隨著所指對像不同而有不同
的含義。大致說來,有以下六種概念:
1.一是指京師(首都)而言,如《詩經? 民勞》註:「中國,京師也
」。
2. 二是指天子直接統治的地區,如諸葛亮對孫權說:「若能以吳越
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
3.三是指中原地區,如《史記東越列傳》:
「東甌請舉國徒中國」。
4.四是指國內、內地,如《史記 武帝本紀》:「天下名山八,而三
在蠻夷,五在中國」。
5.五是指諸夏族居住的地區,如《論語集解》:
「諸夏,中國也」。六是指華夏或漢族建立的國家,《史記》、《漢
書》經常出現這樣的稱謂。所以自漢代開始,人們常常把漢族建立的
中原王朝稱為「中國」
。正因為如此,當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後,便以「中國」自居,如鮮卑
人建立的北魏自稱「中國」,將南朝叫作「島夷」;而同時漢族建立
的南朝雖然遷離了中原,仍以「中國」自居,稱北朝為「索虜」、北
魏為「魏虜」。又如在宋代,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都自稱「中國
」,且互不承認對方是「中國」。
『中國』到了十九世紀才拿來代表國家
「中國」一詞所指範圍,隨著時代的推移而經歷了一個由小到大的擴
展過程。當《尚書》上出現「中國」時,僅僅是西周人們對自己所居
關中、河洛地區的稱呼;到東周時,周的附屬地區也可以稱為「中國
」了,「中國」的涵義擴展到包括各大小諸侯國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地
區。而隨著各諸侯國疆域的膨脹,「中國」成了列國全境的稱號。秦
漢以來,又把不屬黃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權統轄範圍之內的地區都
稱為「中國」,「中國」一名終於成為我國的通用名號。 19 世紀中
葉以來,「中國」則成了專指我們國家全部領土的專用名詞。
「中國」正式作為國名,始於辛亥革命以後。
事實上,「中國」一名雖有三千年文字記載的歷史,但它僅僅是一種
地域觀念,從夏、商、周開始直至清末,從來沒有一個王朝或政權曾
以「中國」作為正式國名。
@@@在宗廟儀式中,兵器可能只有一種情況會真的被拿來派上用場.那就
是『武舞』
《周禮春官》所說周代六樂中的周樂。又稱武。用以作為宗廟之
樂,祭祀祖先。在六樂中是一種武舞,歌頌武王伐紂的武功。據《禮
記樂記賓牟賈》載,共六段(六成)。第一段:表現戰前的準備,有
擊鼓、舞蹈、造型、歌唱;第二段:戰爭和勝利,有隊舞和獨舞;第
三段:滅商以後又向南方進軍;第四段:在南方取得勝利;第五段:
周公、召公協助紂王進行通知;第六段:對周天子的尊崇。歌詞在《
詩經周頌》中。《通典樂》:「秦始皇平天下,六代廟樂,唯《韶》
、《武》存焉。二十六年(前 221)改周《大武》曰《五行》。」可
知秦時猶存。
周樂《大武》,是武王伐紂勝利後由周公創編的,內容就是表現
武王克商的豐功偉業。據春秋時孔子所見,這個樂舞開始先有一段長
長的鼓聲作引子,舞者(戰士)持兵器屹立待命。接著是六段舞蹈:
第一段舞隊由北邊上場,這是描寫出兵的情形,第二段表現滅了商朝
,第三段繼續向南進軍,第四段表現平定南部邊疆,第五段舞隊分列
,表示周公、召公的分疆治理,第六段舞隊重新集合,列隊向武王致
敬。舞蹈雖然是用的象徵性手法,並不像舞劇那樣描繪人物和矛盾過
程,但無疑這是一部表現當時重大事件的敘事性舞蹈作品。
周公將這六部樂舞加以集中、整理、規範成一個整體,作為國家
的禮制,用於祭祀、慶典等活動。並對它們的演出儀制、祭祀對像、
服飾道具、樂歌宮調和舞者身份、演出場合都作了明確的規定。
《大武》是周代編創的歌頌武王伐紂獲得勝利的樂舞作品,屬《
六舞》之一。共分為六段:(一)在一段擊鼓聲後,舞隊從北面上場
,舞者都手執武器,列隊而立,以歌唱表現了武王伐紂的決心。(二
)舞隊兩面有人振鐸傳達軍令,舞隊隨即分兩行,作激烈的擊刺動作
,邊舞邊進,表示已有滅商。(三)滅商後再向南進軍。(四)表示
南方的疆域已穩定。(五)舞隊再分兩行,表示周公在左,召公在右
,協助周王統治。接著有條不紊地變化各種複雜的隊形,形成整齊的
隊式後,舞者皆坐,作低勢的靜止場面,表示國家得到了很好治理。
(六)舞隊
重新集合,排列整齊,表示對周王的崇敬。全舞結束。
編輯本段背景介紹
《大武》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很有影響的舞蹈。它的成就是多方
面的:一、武王伐紂是為了推翻商紂王的統治而進行的戰爭。二、《
大武》是手持武器的戰舞,這種舞蹈形式在原始舞蹈中已經存在,從
原始時代「刑天氏之樂」等,到歷代歌頌戰功的「武舞」,而《大武
》則發展了這種舞蹈形式,並有所創新。它的結構比較複雜,舞段安
排得體,概括而真實的表現了周人滅商的過程,以及滅商後班師回鎬
京(今西安);次年,武王病死,年少的成王即位,由周公召公輔佐
統治。商紂兒子武庚乘機聯合管轄,陝之東歸周公管轄,於是天下大
定。
《大武》內容是由六成(段)樂舞來表現的。根據孔子對《大武
》的述評及其他有關記載,可以設想出《大武》的表演情況:第一段
:開始是一長段鼓聲,大概是舞蹈的前奏。舞隊已集合,準備上場,
接著,舞者手持武器,從北面出來,巍然屹立,徐緩悠長地歌唱,表
現了武王伐紂的決心並等待諸侯到來。(大意是:啊!強大的王師,
本來遵照文王的遺命,處於隱晦狀態;現在時代已大放光明,於是披
甲持戈而戰。我恭敬的繼承了這一功業,英勇的文王的將士們,於是
又都效力於後繼人,惟有你的功業確實足以取法。) 第二段:舞
蹈轉入熾熱的戰鬥氣氛,「發揚蹈厲」,表現周軍由姜太公率領的前
鋒部隊,直指商都朝歌,這時舞隊兩面有人以示傳達軍令。舞隊隨即
分成兩行,作激烈的擊刺動作,邊舞邊進,表示已滅商。(大意是:
啊!偉大的武王,他的功勳無與倫比。文德卓著的文王,為後代開創
了業績,戰勝了殷商,結束了戰禍,完成了你的大業。)
第三段:表示凱旋後南歸。舞隊可能只作「過場」式的回還移動
。(大意是:文王經營過這一功業,我繼承下來,發揚光大,使它延
續無窮。我去討伐殷商,只是為了求得安定。這個周國所受的天命延
續無窮。)
第四段:表示南方各小國成服於周,南疆已穩定。舞隊可能以宏
大、對稱、穩定的構圖,來顯示萬邦來朝的氣勢。(大意是:啊!偉
大的周國。登上高山四望,大山小山羅列,從山間流出的溪川都匯合
到大河。普天之下,萬邦來朝,報答頌祝周國所受的天命。)
第五段:舞隊再分成兩行,表示周公在左,召公在右,協助周王
統治。接著有條不紊地變化各種繁難複雜的隊勢。舞者皆坐,作低姿
的靜止場面。表示國家已得到很好的治理,國泰民安。
第六段:舞隊重新集合,排列整齊,莊嚴肅穆的表示對周王的崇
敬。全舞結束。(大意是:綏靖萬邦,屢次得到豐年,上天對於周國
,永遠不會厭棄。英勇的武王統率著將士,征服了四方,安定了國家
。啊!他的威德也照耀到上天,偉大的周國,代表上天主宰人間。)
編輯本段藝術成就 《大武》從內容上看,反映了武王伐紂的征戰
生活。從藝術處理上看,這個認輸眾多的男子群舞,結構比較嚴謹,
隊形、動作、情緒有變化,有起伏,以表現激烈戰鬥場面的刺擊動作
和複雜的隊形變化,把舞蹈推向高潮。以整齊、規範、平穩的隊勢表
示取得完全的勝利,國家得到統一、安定。音樂有鼓聲作為前奏,物
段伴隨歌唱以烘托雄渾的氣勢。
如果非要把中國當兵器講. 我想最可能是指的是一種歌頌武王伐紂的
武功的武舞。
http://yijingsearcher.blogspot.ca/2015/08/blog-post_5.html
在臉書上看到有人從考古的東西發現『中國』是兵器. 這是很大膽的
想法.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的銘文。這一國寶
級的重器 1963 年出土於陝西寶雞。長達 122 字的銘文講到周武王
在滅商之後就有營建東都的重大決策。記載了周成王營建洛邑王城的
重要歷史事件,而其中「宅茲中國」是「中國」最早的文字記載。文
曰:「唯王初遷宅於成周,復稟武王禮,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誥
宗小子於京室,曰:昔在爾考公氏,克達文王,肆牧民。」
有人說『中,象形字,應該是軍旗。國當時寫為或字,象形乃盾牌與
戈的合併,會意為武器的總稱。中國,原來是軍事戰爭的工具。中,
象形字,應該是軍旗。國當時寫為或字,象形乃盾牌與戈的合併,會
意為武器的總稱。中國,原來是軍事戰爭的工具。』
我以為這個說法很可疑.
或字是會義字,不會是象形字.所以不應該是直指兵器.
『或』最早源自甲骨文,圖形是;其金文的圖形是,篆文的字形則是
。該甲骨文從囗從戈,囗象城形,以戈守之,會國之義;金、篆文從
戈從口從一,其義.
或字是會意字. 甲骨文字形從囗 (象城形 ), 從戈 (以戈守之 )。表
示以戈衛國。本義: 國家。... 〔古文〕?? 《集韻》越逼切,音閾
。《說文》邦也。從口從戈,以守一。一,地也。通作域。
出土文物中,「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的銘
文。
寶級的重器 1963 年出土於陝西寶雞。長達 122 字的銘文講到周武
王在滅商之後就有營建東都的重大決策。記載了周成王營建洛邑王城
的重要歷史事件,而其中「宅茲中國」是「中國」最早的文字記載。
文曰:「唯王初遷宅於成周,復稟武王禮,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
誥宗小子於京室,曰:昔在爾考公氏,克達文王,肆文王受茲因(命
),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之牧民
。」出土文物中,
到底『余其宅茲中國』說是在王城中置放兵器. 這個可以稱為中國的
兵器應該會在其他甲骨文中提及.
@@@中國應釋為中域。
成王開始營建宅於成周,舉揚武王,得到來自天的胙肉。成王誥宗小
子.於京室。
古文卜辭或:從戈,從口。這個口字在甲骨文中可以代表很多象形的
意義,比如井,邑,口等等,在或這個字裡,口表示的是宮殿或者社
。宮殿和社是形影不離的兩種建築,宮殿是統治所在,社是祖宗所在
的祭祀場所。戰士執戈保衛宮殿或者保衛社,意味著或是一個國家的
首都的意思。就是說,或的甲骨文本義是首都,國都。到了西周初期
,或的首都和國都的本義產生了國這個字。國在或的基礎上加了一個
半包圍結構「匚」。這個「匚」代表的是國都的城牆。西周的兩京都
是三面圍城,剩下一面是有衛兵守護的大門。「匚」表示西周豐、鎬
兩京的大門可能是朝向正東的,因為如果城門正門向南,其國字的半
包圍結構也可以向下成為「□」。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周代文獻,後來隨著所指對像不同而有不同
的含義。大致說來,有以下六種概念:
1.一是指京師(首都)而言,如《詩經? 民勞》註:「中國,京師也
」。
2. 二是指天子直接統治的地區,如諸葛亮對孫權說:「若能以吳越
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
3.三是指中原地區,如《史記東越列傳》:
「東甌請舉國徒中國」。
4.四是指國內、內地,如《史記 武帝本紀》:「天下名山八,而三
在蠻夷,五在中國」。
5.五是指諸夏族居住的地區,如《論語集解》:
「諸夏,中國也」。六是指華夏或漢族建立的國家,《史記》、《漢
書》經常出現這樣的稱謂。所以自漢代開始,人們常常把漢族建立的
中原王朝稱為「中國」
。正因為如此,當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後,便以「中國」自居,如鮮卑
人建立的北魏自稱「中國」,將南朝叫作「島夷」;而同時漢族建立
的南朝雖然遷離了中原,仍以「中國」自居,稱北朝為「索虜」、北
魏為「魏虜」。又如在宋代,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都自稱「中國
」,且互不承認對方是「中國」。
『中國』到了十九世紀才拿來代表國家
「中國」一詞所指範圍,隨著時代的推移而經歷了一個由小到大的擴
展過程。當《尚書》上出現「中國」時,僅僅是西周人們對自己所居
關中、河洛地區的稱呼;到東周時,周的附屬地區也可以稱為「中國
」了,「中國」的涵義擴展到包括各大小諸侯國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地
區。而隨著各諸侯國疆域的膨脹,「中國」成了列國全境的稱號。秦
漢以來,又把不屬黃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權統轄範圍之內的地區都
稱為「中國」,「中國」一名終於成為我國的通用名號。 19 世紀中
葉以來,「中國」則成了專指我們國家全部領土的專用名詞。
「中國」正式作為國名,始於辛亥革命以後。
事實上,「中國」一名雖有三千年文字記載的歷史,但它僅僅是一種
地域觀念,從夏、商、周開始直至清末,從來沒有一個王朝或政權曾
以「中國」作為正式國名。
@@@在宗廟儀式中,兵器可能只有一種情況會真的被拿來派上用場.那就
是『武舞』
《周禮春官》所說周代六樂中的周樂。又稱武。用以作為宗廟之
樂,祭祀祖先。在六樂中是一種武舞,歌頌武王伐紂的武功。據《禮
記樂記賓牟賈》載,共六段(六成)。第一段:表現戰前的準備,有
擊鼓、舞蹈、造型、歌唱;第二段:戰爭和勝利,有隊舞和獨舞;第
三段:滅商以後又向南方進軍;第四段:在南方取得勝利;第五段:
周公、召公協助紂王進行通知;第六段:對周天子的尊崇。歌詞在《
詩經周頌》中。《通典樂》:「秦始皇平天下,六代廟樂,唯《韶》
、《武》存焉。二十六年(前 221)改周《大武》曰《五行》。」可
知秦時猶存。
周樂《大武》,是武王伐紂勝利後由周公創編的,內容就是表現
武王克商的豐功偉業。據春秋時孔子所見,這個樂舞開始先有一段長
長的鼓聲作引子,舞者(戰士)持兵器屹立待命。接著是六段舞蹈:
第一段舞隊由北邊上場,這是描寫出兵的情形,第二段表現滅了商朝
,第三段繼續向南進軍,第四段表現平定南部邊疆,第五段舞隊分列
,表示周公、召公的分疆治理,第六段舞隊重新集合,列隊向武王致
敬。舞蹈雖然是用的象徵性手法,並不像舞劇那樣描繪人物和矛盾過
程,但無疑這是一部表現當時重大事件的敘事性舞蹈作品。
周公將這六部樂舞加以集中、整理、規範成一個整體,作為國家
的禮制,用於祭祀、慶典等活動。並對它們的演出儀制、祭祀對像、
服飾道具、樂歌宮調和舞者身份、演出場合都作了明確的規定。
《大武》是周代編創的歌頌武王伐紂獲得勝利的樂舞作品,屬《
六舞》之一。共分為六段:(一)在一段擊鼓聲後,舞隊從北面上場
,舞者都手執武器,列隊而立,以歌唱表現了武王伐紂的決心。(二
)舞隊兩面有人振鐸傳達軍令,舞隊隨即分兩行,作激烈的擊刺動作
,邊舞邊進,表示已有滅商。(三)滅商後再向南進軍。(四)表示
南方的疆域已穩定。(五)舞隊再分兩行,表示周公在左,召公在右
,協助周王統治。接著有條不紊地變化各種複雜的隊形,形成整齊的
隊式後,舞者皆坐,作低勢的靜止場面,表示國家得到了很好治理。
(六)舞隊
重新集合,排列整齊,表示對周王的崇敬。全舞結束。
編輯本段背景介紹
《大武》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很有影響的舞蹈。它的成就是多方
面的:一、武王伐紂是為了推翻商紂王的統治而進行的戰爭。二、《
大武》是手持武器的戰舞,這種舞蹈形式在原始舞蹈中已經存在,從
原始時代「刑天氏之樂」等,到歷代歌頌戰功的「武舞」,而《大武
》則發展了這種舞蹈形式,並有所創新。它的結構比較複雜,舞段安
排得體,概括而真實的表現了周人滅商的過程,以及滅商後班師回鎬
京(今西安);次年,武王病死,年少的成王即位,由周公召公輔佐
統治。商紂兒子武庚乘機聯合管轄,陝之東歸周公管轄,於是天下大
定。
《大武》內容是由六成(段)樂舞來表現的。根據孔子對《大武
》的述評及其他有關記載,可以設想出《大武》的表演情況:第一段
:開始是一長段鼓聲,大概是舞蹈的前奏。舞隊已集合,準備上場,
接著,舞者手持武器,從北面出來,巍然屹立,徐緩悠長地歌唱,表
現了武王伐紂的決心並等待諸侯到來。(大意是:啊!強大的王師,
本來遵照文王的遺命,處於隱晦狀態;現在時代已大放光明,於是披
甲持戈而戰。我恭敬的繼承了這一功業,英勇的文王的將士們,於是
又都效力於後繼人,惟有你的功業確實足以取法。) 第二段:舞
蹈轉入熾熱的戰鬥氣氛,「發揚蹈厲」,表現周軍由姜太公率領的前
鋒部隊,直指商都朝歌,這時舞隊兩面有人以示傳達軍令。舞隊隨即
分成兩行,作激烈的擊刺動作,邊舞邊進,表示已滅商。(大意是:
啊!偉大的武王,他的功勳無與倫比。文德卓著的文王,為後代開創
了業績,戰勝了殷商,結束了戰禍,完成了你的大業。)
第三段:表示凱旋後南歸。舞隊可能只作「過場」式的回還移動
。(大意是:文王經營過這一功業,我繼承下來,發揚光大,使它延
續無窮。我去討伐殷商,只是為了求得安定。這個周國所受的天命延
續無窮。)
第四段:表示南方各小國成服於周,南疆已穩定。舞隊可能以宏
大、對稱、穩定的構圖,來顯示萬邦來朝的氣勢。(大意是:啊!偉
大的周國。登上高山四望,大山小山羅列,從山間流出的溪川都匯合
到大河。普天之下,萬邦來朝,報答頌祝周國所受的天命。)
第五段:舞隊再分成兩行,表示周公在左,召公在右,協助周王
統治。接著有條不紊地變化各種繁難複雜的隊勢。舞者皆坐,作低姿
的靜止場面。表示國家已得到很好的治理,國泰民安。
第六段:舞隊重新集合,排列整齊,莊嚴肅穆的表示對周王的崇
敬。全舞結束。(大意是:綏靖萬邦,屢次得到豐年,上天對於周國
,永遠不會厭棄。英勇的武王統率著將士,征服了四方,安定了國家
。啊!他的威德也照耀到上天,偉大的周國,代表上天主宰人間。)
編輯本段藝術成就 《大武》從內容上看,反映了武王伐紂的征戰
生活。從藝術處理上看,這個認輸眾多的男子群舞,結構比較嚴謹,
隊形、動作、情緒有變化,有起伏,以表現激烈戰鬥場面的刺擊動作
和複雜的隊形變化,把舞蹈推向高潮。以整齊、規範、平穩的隊勢表
示取得完全的勝利,國家得到統一、安定。音樂有鼓聲作為前奏,物
段伴隨歌唱以烘托雄渾的氣勢。
如果非要把中國當兵器講. 我想最可能是指的是一種歌頌武王伐紂的
武功的武舞。
http://yijingsearcher.blogspot.ca/2015/08/blog-post_5.html
星期五, 7月 31, 2015
擊壤歌的傳統
擊壤歌的傳統 作者容公
大家都知道擊壤歌, 連北宋五子之一,易學家、思想家、詩人北宋邵堯夫
大仙拿這歌當招排。他著有《皇極經世》、《伊川擊壤集》、《漁樵
問對》等。
詩人沈德潛在《古詩源》中,他把《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
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定為我國詩歌之祖,因為「帝堯
以前,近於荒渺。雖有《皇娥》、《白帝》二歌,系王嘉偽作,其事近誣
,故以《擊壤歌》為始。」
擊壤歌最正統的出典是東漢王充《論衡‧藝增篇》:「傳曰:有年五
十擊壤於路者,觀者曰:『大哉,堯德乎!』擊壤者曰:『吾日出而
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堯何等力!』」
我讀了很多關於擊壤歌的文史資料. 最服曹植的說法. 他沒直接說到
擊壤歌到底是什麼東西. 我以為可能是和踏歌一樣, 一種民俗藝術.
也有人說最中國最古的一種可以拿來訓練運動選手的活動. 也可能是
一種儀式. 總之, 擊壤歌一定不光是講一個路旁的老頭子在酸溜溜回
答人家問他在敲打泥土幹嗎的智者之語.
曹植《書》:「擊轅之歌,有應《風》《雅》。」是知擊壤擊轅,並
唐虞時事矣。
曹植認為擊壤歌傳自詩經的風雅.
《詩經》十五國風的演唱形式多種多樣,除了獨唱外,還有對唱,幫
唱等多種形式。
不僅有節日集會時的集體對唱,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常明即興的對
唱抒發感情,如《鄭風‧東門之》
2、幫唱
十五國風中很多歌曲採用一唱眾和的幫唱形式。前段由小伙子唱兩句
,然後由眾人幫唱「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使用的樂歌。《雅》分為小雅和大雅的部分,是貴族宴飲或朝廷演奏
《大雅》三十一篇,大部分似乎西周初期。
出於周王朝,史、樂官之導,是用於歌頒祖先的祭歌。
小雅基本上來自民間.表演時採用了以絲行為主的樂隊。
而大雅表演時採用的是以鐘鼓為主的樂隊。
曹植不但是一個詩人, 他也是一個 linguistic professor, 語言學
家, 他發明了梵唄, 魚山梵唱. 不過, 他沒工夫為我們解說可能擊壤
歌可以被金庸大俠寫成鬼斧神工的秘法. 我沒空去考, 否則, 我相信
可以考出來擊壤歌不止是運動, 或老人家胡亂唱腔, 而且和金木水火
土變易的招術有關. 反正來頭不小.
最早提出種種想法的是明未文人周亮工《因樹屋書影》. 你會喜歡張
岱, 我不怪你, 但是你讀了因樹屋書影後, 不會不對周亮工折服的.
因為壤是土, 《說文解字》裡說:「壤,柔土也。」壤為泥土。因而
大多數的人以為則「擊壤」即是擊打土地。至於如何擊打、用什麼擊
打則眾說紛紜。有人說用腳,具體場景則如馬遠《踏歌圖》中所描繪
的;有人說用手。從後來歷代人的描繪中,可以看出「擊壤」用手一
說是佔優勢的,但用手怎麼擊則又莫衷一是。
上古的「擊壤」到底若何,是很難說的。三國魏邯鄲淳《藝經》中載
:「壤以木為之,前廣後銳,長尺四,闊三寸,其形如履。將戲,先
側一壤於地,遙於三四十步以手中壤敲之,中者為上。古野老戲成。
」. 這個說法把土壤的土一下變成了木了. 原來擊壤的壤是木做的.
而遊戲是拿木打土.
晉代周處《風土記》中亦曰:「擊壤,壤以木為之,前廣後銳,可長
尺四三寸。」
按周亮工的說法,這說法有圖為証:
明人刊刻《三才圖繪》中幾位憨態可掬的老者手持木棒,擊打立於地
上的木棒。
壤這個木頭是放在地上,讓人拿土做的,或木柱,去擊中為戲.
「其形如履」, 因為便於手持和用力。莫非這就是美國牛郎們玩的丟
馬蹄的先驅?
擊壤為戲,另有相似的飛堶.
這種遊戲和宋朝的拋堶很像.
宋世寒食有飛堶之戲,梅堯臣《禁煙》詩「窈窕踏歌相把袂,輕浮賭
勝各飛堶」是也。案,亦曰「拋堶」,今名為「打瓦」,實則投石。
其石方長,大小不一。先立一石於十步之外,手石擲擊,或以足蹴蹋
發機命中。蓋本古人投石之藝,因以角力。兒童此戲捷於木為者也。
至此,一種至少在宋代就產生明代還遺存的「擊壤」遊戲已然明瞭。
不過其間有很多不同的解釋. 比如, 這是兒童玩的. 壤為立土上的木
, 以石擊之. 稱為打瓦. 瓦就是缶.
最後我們聽張岱《夜航船》裡記載:
擊壤,石戲也。壤以木為之,前廣後銳,長四尺三寸,闊三寸,其形
如履,將戲,先側一壤,於三四十步外,以手中壤擊之,中者為吉。
這是以木擊石.
周處《風土記》:「以木為之。前廣後銳,長尺三寸,其形如履。先
側一壤於地,遙於三十四步以手中壤擊之。中者為上。」案,即飛磚
戲也。《集韻》:「堶,徒禾切,飛塼戲也。」這類以石擊木. 木為
壤.
除了我前面說過擊壤的遊戲和美國人玩的丟馬蹄鐵很相像. 這裡頭有
些和易經有點關係. 易經有履卦, 這個履 (horse shoes) 也可能是
石. 而植立地上的木柱, 可能是易經說的日中之昃.
從易經看, 用石頭做的盛器, 用處很多. 主要是用來看月, 作太空測
量,而最多是做為樂器. 這一點, 牛隴菲教授有專文談到:
隴菲《古樂發隱》有關「缶」的文字
古人玩任何東西, 都講究古風, 崔駰《西巡頌表》曰:「唐虞之世,
樵夫牧豎,擊轅中韶,感於和也。」《班固集》:「擊轅相杵,亦足
樂也』這說法比較接近曹植說的, 擊壤就是直接古代風和雅的水準.
這己經不是兒戲二字可言了. 它是一種和古琴一樣很高段的雅士玩的
, 同時又有宗教意味的消遣。 曹植有捉到和字的精髓.
現代談學術都講証據.我們可以在很多古畫中看到從前擊壤的活動:
韓滉的《擊壤圖》,說它「但作含哺鼓腹狀」。韓滉的畫著錄於《宣
和畫譜》,作於 1637 年。畫卷長約三米,最左端繪有老婦坦胸哺子
的情景,右端則細緻聯袂踏歌的歡慶場面,這個擊壤的版本其實說的
是踏歌和民間和樂的生活. 所以擊壤可能和就一種流行歌舞.
據《宋元明清書畫寶鑒》中所載明人崔子忠的《堯民擊壤圖卷》,大
卷尾「丙子春三月寫得堯民擊壤圖子忠氏」的落款可知將兩幅畫相對
照,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崔子忠所理解的「擊壤」的含義,並不是
那些酒酣耳熱、解衣聯袂的舞者,應當是位於圖卷中央的老者。而這
一老者也絕非「別無戲具」——從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老者手持
的兩根木棒。崔子忠所理解的「擊壤」,是指用棒子擊打土地。
這些都是和張岱齊名的文人周亮工提到的.
周亮工(1612 年- 1672 年),字元亮,號減齋,明末清初河南祥
符(開封)人。文章寫的好, 和晚明文人一樣什麼狗皮搗灶都可以寫
成好文章. 可能關于擊壤歌這個文化謎是一個最佳入口.
牛隴菲教授談到古代缶成為樂器的涉略.林林總總,包括莊子,
有舌之鈴,日甘肅隴東道情、隴南影子腔、天水影子腔、陝西碗碗
腔中所用的「水水」,當代民族樂隊中常用的「碰鈴」
中國古代稱之為「鐸」。他主張
莊子鼓盆成大道和藺相如迫秦王擊缶的故事是眾所周知的。
《詩經‧陳風‧宛丘》即有其樂的記載。《詩》載:「坎某擊缶。」
《楚辭‧卜居》說:「黃鐘毀棄,瓦釜雷鳴。」看來,瓦釜之樂在先
秦已經風靡一時,此正所謂「醉從趙人舞,歌鼓秦人盆」。(杜甫《
貽華陽柳少府》 )敦煌遺書《父母恩重經講經文》(北京河字十二號
)所謂「學音聲,屈博士,弄缽調弦渾金喜」,其所謂「弄缽」,正
是這種「歌鼓秦人盆」的音樂。
擊甌之樂,是由中國遠古的擊壤之樂發展而來。可惜他以為
所謂「擊壤」,是後人所記,不足為憑。其樂,想必與先秦擊缶類同
。
不過他在文章中己經把擊壤歌包括金木水火土的秘密全都寫出來了.
他也提到最重要的:
《易》稱:『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詩》云:『坎其擊缶,宛
丘之道』。缶者,瓦器,所以盛漿,秦人鼓之以節歌。」據此,可知
擊缶之樂,是擊盛漿之缶,也即敲擊水盞之樂,此,正所謂「擊甌」
。唐‧段安節《樂府雜錄》載:「擊甌:武宗朝,郭道源後為鳳翔府
天興縣丞,充太常寺調音律官,善擊甌,率以邢甌越甌共十二隻,旋
加減水於其中,以莇擊之,其音妙於方響也。感通中有吳繽,洞曉音
律,亦為鼓吹署丞,充調音律官,善於擊甌。擊甌,蓋出於擊缶。」
我相信作為擊甌的原始, 擊壤也必定可以拿來當做中國古代文化很重
要的形式.這工作有待我們大家去追尋.
http://yijingsearcher.blogspot.ca/2015/07/blog-post_31.html
星期四, 7月 30, 2015
談課綱
談課綱 容乃公
我認為我們教育系統己經到了任何人都無法修補的程度了.
我們教科書的編寫由教育部主導, 這是問題的根源. 世界上很多國家
都沒有教育部, 而關于教育事務可能由某些學者專家設立委員會來協
調或制定和國民教育有關的事. 不過課程設計常委諸教師或學區教育
會 (school board) 來參與共同完成. 在課堂上, 一個老師可以因為
個人對某些問題的想法而去發揮, 學生因而會接受各種知識和影響,
在正常的情況,除非有嚴重過失,學校當局或主管通常不會有干涉.
不過因為這類沒有課程綱領的國家相信教育是輔助學生學習, 而不是
去控制學生思想, 所以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培養判斷力. 在學校學生
學到的只是求知的開始, 而不是階段的完成. 嚴格說來, 學校最不應
該做的是給學生做結論.
這些學生對課綱效用的迷信,簡直令人匪夷所思.
沒有課網的國家通常都相信: 不論提供什麼思想指導原則, 或知識,
學生終究自己可以在書本, 網路, 或其他活動, 去得到更有啟發性的
指引和開導.
總之, 所謂課網, 是一個相當沒有意義的東西. 除非這個相信課綱的
國家把學生和老師當成沒有自我思考的動物.
但是我們的國家相信主政者有責任教學生『正確』的知識. 而學生因
為沒有獨立自主的思考意願 (注意, 我不是說能力 ), 他們相信學習
知識是要靠別人來完成.
這才是我們教育的問題. 至于課網裡的葫蘆擺什麼藥, 其實對學生的
求知並沒有太大差別.
可是現在我們看到兩種都不相信教育的人類, 即學生和主持教育當局
, 在作無謂的爭執, 而且擴大成為政治鬥爭.
我在求學時, 我們讀的中國地理曾經和現實差別到整本教科書讀來像
是小說, 比如我們讀到中國地理有三十幾省, 而且地理中說的事實和
大陸建政後的情形完全不同. 這何止與目前課綱相爭的嚴重性大過幾
千倍. 但是做為學生的我們知道那是有政治考量, 有不得己之處, 也
沒人去在乎: 因為我們自己有自己判斷的能力. 而這個能力是現在去
教育部抗議的學生完全沒有的. 他們其實就是知識的傀儡, 或更嚴重
地說, 政治的傀儡. 獨立自主的思考不是建立在紙面上的, 而是在大
腦.傀儡什麼都有, 就是沒有大腦.
其實現在知識己經全數據化雲端化了.很快,學校這個建制會被
淘汱成歷史的渣滓,因為教育的活動可能會完全走出校園.
http://yijingsearcher.blogspot.ca/2015/07/blog-post_30.html 發表者
星期四, 7月 02, 2015
我讀中文的安妮法蘭克 王長寶的歐氛隨侍記
我讀中文的安妮法蘭克 (容乃公) (三民書局有賣)
二十多年前我曾在台北舊書攤花了六十元買到一本由王長寶寫的歐氛
隨侍記, 二 . 我五六年來一開始丟書, 開始只看數據書,或網上看
書 . 但這本書我一直捨不得丟. 只到昨天, 拿到了 fujitsu
scanner, 掃描機 . 將書拆開, 不到一個小時, 就把書變成數據版了
. 這本書可能會被我重裝, 保存一陣. 這本書讀來很像中文的安妮法
朗克日記, 不過觀點不太相同. 它記載了德國攻入波蘭的那些日子發
生的事. 給我們打開另一個比較中立冷靜客觀的筆記.
我寫這小文主要是介紹我處理紙本書的最新手段,即丟掉前,用掃描機
將書印成數據. 我目前仍存有一些捨不得扔的. 現在都可以扔了. 因
為掃一本書, 比較花工夫的是拆, 至于掃描, 一本書可能花不到二十
分鐘即完成.實在太捧了.
下面是我上網找到關于王長寶和她家人的介紹:
=========================================================
歐氛隨侍記介紹
讀逃難記(PC Home 個人新聞台)
遊記中最悽慘的是逃難記,近來讀褚威格 (Stefan
Zweig, 1881- 1942, 或譯作茨威格 )的自傳《昨日的世界》 (Die
Welt von Gestern) 與王長寶 (1908-1954) 女士的《歐氛隨侍記》
,感觸頗深。事實上,褚威格早在大戰爆發前就開始逃難了,由於他
是猶太裔的奧地利人,又反對希特勒,在 1933 年希特勒掌權後便離
開奧地利,進而遠走美洲避禍,先是到紐約,後又受邀到阿根廷與巴
西演講。褚威格對當時南美的印象很好,他寫道:
「這以後看到的阿根廷國土上的景像當然令人更加欣慰。那裡是另一
個西班牙;西班牙的古老文化在那一片新的、遼闊的、沒有流過血、
沒有被仇恨薰染過的土地上得到了保護和保存。那裡有豐足的糧食、
過剩的財富,那裡有無限的空間和未來的糧食。我感到莫大的愉快和
一種新的信心。幾千年來,文化不就是從一個國度傳播到另一個國度
的嗎?…巴西給我留下同樣深刻的印象,也給了我不小的希望。那片
得天獨厚的土地有著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在那裡,歷史被保存得更
加精心。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的野蠻還沒有在那裡侵入民族的風尚和
精神。人類在那裡和平地一起生活,他們懂禮貌,不像在我們歐洲,
不同種族之間的交往含著一種敵意。那裡的人不是由人們用荒謬的血
統論、種族論和出身論來劃分。」
然而,褚威格雖然得到肉身的自由,卻受到精神上的折磨,西班牙內
戰以及英法姑息政策所帶來一連串的壞消息,皆令他產生一種朝不保
夕的絕望感——
「但是旅行,繼續不斷地到另一個星空下、到另一個世界去旅行,不
等於擺脫了歐洲、擺脫了對歐洲的擔憂。…技術帶給我們的最壞的咒
語,莫過於它會阻止我們逃避哪怕只是一剎那的現實。…在佩爾南布
戈登岸的那一天夜裡,南方的十字星座就在頭頂,黑色皮膚的人群在
我周圍的街上行走,我感到疲勞不堪,忽然我在一張報紙上讀到轟炸
巴塞羅那和槍殺一位西班牙朋友的消息。那位朋友幾個月前曾和我度
過了愉快的幾小時。…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我總一直懷著痛苦的
憂慮思念著歐洲,一值想著在歐洲的奧地利…這大概就是一種狹隘的
愛國主義吧。但我知道,整個歐洲的命運全繫在那個小國家身上——
它恰巧是我的祖國。」
最後,奧地利被納粹德國併吞,褚威格成了無國籍的人,後來他雖然
申請到英國公民權,在美洲也書籍暢銷、受人尊重,生活不虞匱乏,
但當他開始真正地逃難:從英國倫敦逃到美國紐約,又從美國紐約逃
到巴西裡約的時候,他的知交好友不是流亡異國就是陷於亂邦,甚至
是生死兩茫茫。褚威格眼見自己親身參與建立的「文明世界」毀了,
當他得知新加坡被日本攻陷,在戰局最絕望的時候,他自殺了!他留
下了遺書,強烈表達了不自由毋寧死的抗議!
《絕命書》(Declaracao)
在我自願和神智清醒地同這個世界訣別之前,一項最後的義務逼使我
要去把它完成:向這個美麗的國家巴西表示我衷心的感謝。它對我是
那樣善良,給予我的勞動那樣殷勤的關切,我日益深沉地愛上了這個
國家。在我自己的語言所通行的世界對我說來業已淪亡和我精神上的
故鄉歐洲業已自我毀滅之後,我再也沒有地方可以從頭開始重建我的
生活了。
年過花甲,要想再一次開始全新的生活,這需要一種非凡的力量,而
我的力量在無家可歸的漫長流浪歲月中業已消耗殆盡。這樣,我認為
最好是及時地和以正當的態度來結束這個生命,結束這個認為精神勞
動一向是最純真的快樂、個人的自由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的生命。
我向我所有的朋友致意!願他們在漫長的黑夜之後還能見得到朝霞!
而我,一個格外焦急不耐的人先他們而去了。
斯蒂芳.茨威格
1942年2月22日於彼得羅保利斯
王長寶的經歷並不輸給褚威格,她的父親王景歧(1882-1941)頗受陸徵
祥重用,自巴黎和會起便歷任中國駐歐洲各國使館的公職。王長寶亦
追隨父母親到歐洲留學,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學完成政治學博士學位
(著有論文:Tsang Pao Wang, La femme dans la societe
chinoise : sa situation sociale, civile et politique (中國婦
女問題), Paris, A.-Pedone, 1933),並曾在課餘隨父母親遊歷西歐
北歐諸國,亦結交了多國的同學與朋友。所以她在歐洲逃難的感觸之
深刻、回憶承平時遊歷各地的歡樂、觀察戰爭與政治事態之精準,並
不亞於大文豪褚威格!
然而王氏一家真可謂時運不濟,王景歧時任波蘭大使,數年來懸而未
決的大戰正是在德國進攻波蘭時潰堤而至,《歐氛隨侍記》以逐日紀
錄的日記寫下了華沙圍城、波蘭淪陷、各國公使出奔丹麥、王氏一家
聽憑國民政府調度,輾轉於荷蘭、比利時、法國、瑞士的過程,戰火
追趕著他們,一國接著一國淪陷,最後王景歧大使因過勞而使舊病加
劇,病逝於瑞士日內瓦,竟埋骨於異鄉。
然而逃難才剛剛開始,回中國的旅途如此漫長,王長寶與母親輾轉從
「維琪法國」取道西班牙、葡萄牙,從里斯本搭船到紐約,再搭船經
巴拿馬運河越過太平洋前往新加坡,打算由東南亞尋路回中國重慶,
不料船行至夏威夷檀香山的港外,她們竟戲劇性地目擊了珍珠港事變
!彷彿遭到詛咒一般,繞著地球逃了大半圈後,又被另一頭的戰火燒
到。此後王長寶母女被困在夏威夷數週,又被迫搭船回舊金山,復乘
火車回紐約寄身,一等就是四年,直到日本戰敗的那一刻,才得以繼
續這趟苦旅,搭船回到了上海。然而,等待她們的又是新一波的國共
內戰...
逃難記中很意外地充滿了快樂的情節,戰亂的殘酷使往日和平的回憶
愈發珍貴,逃難者很自然地書寫著歡樂的往事,成為苦旅中最大的安
慰。而戰爭就是這麼荒謬,跨過國界,沒有戰爭的中立國食衣住行不
虞匱乏,節慶、宴會、郊遊一如往常,然而咫尺之外的戰爭國度哀鴻
遍野,富饒的歐洲頓時通貨膨脹、物價飆漲、百物奇缺、有價無市,
飛機日日轟炸,屍體曝於道旁,難民扶老攜幼從四處湧來,又流離輾
轉於四方。王長寶女士雖然堅持著走完全程,然而現代中國的不幸再
於戰爭似乎永無止境,她於民國四十三(1954)年病逝於上海,並沒有
隨母親和兄弟逃到台北,她過世的細節雖不可考,想必是很悽慘的故
事。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挾雷霆萬鈞之勢,席捲歐陸時,王長寶女士
適侍親駐波蘭之華沙(乃父王景歧先生時任駐波公使),目睹大戰爆
發,於危急中襄助乃父護僑撤館,輾轉流徙,駕車避難,繞道德境,
遍歷丹麥、比、法、荷蘭、瑞典、挪威、瑞士諸國;其間經過,日有
記述。及老父在日內瓦沈痾不起,忍痛訣別;王女士遭此大變,著之
於篇,辛酸惋惻,不忍卒讀。後奉母返國,途經珍珠港,適逢日機偷
襲,硝煙彈雨,劫後餘生,目擊身受,寫來歷歷如繪。本書一編在手
,可為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史讀,亦可為外交軼事讀;至如旁及歐美
戰時風光,敘述弱小國家在強權侵略下,求容苟存,終歸慘遭覆國之
痛,又足為當代姑息取容者,引為殷鑒。
王長寶兄王季徵幼年時與父親一同在歐洲生活,中學畢業後考入北京
大學,先後獲哲學文學碩士、法學博士。其後又赴英國牛津大學學習
經濟學。回國後,曾擔任過交通部專員,交通部秘書、設計委員兼稽
核委員會秘書,以及川滇西路管理局專員,外交部禮賓司科長、幫辦
、專門委員、司長,東吳大學法學兼任教授等職務。
赴台後,歷任中華民國駐巴拿馬公使、兼駐薩爾瓦多公使、兼駐宏都
拉斯公使、駐黎巴嫩公使(後升任大使)、外交部顧問、駐利比亞大
使、駐中非大使、外交部研究設計委員、外交領事人員講習所教授、
考試院使領館人員特考典試委員等。
延伸閱讀:
斯蒂芳.茨威格,(Stefan Zweig),舒昌善、孫龍生等譯,《昨日的
世界》(Die Welt von Gestern),(北京:三聯,[1991]、1997)。
王長寶,《歐氛隨侍記》,(台北:三民,[1962]、1976)。
我要檢舉
【大紀元5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朱江報導)美國主流教育界對教師
要求甚高,得到格外禮遇和尊重屬鳳毛麟角。2009年四月,紐約華裔
教師黃蘭馨的退休典禮卻享有少有的隆重,梅格爾大學附屬中學為這
位華裔教師和另一位西裔同仁退休高規格舉辦了近百人晚宴。
近一個晚上,紐約教育局代表、學校校長威爾捨博士及副校長艾德黎
弗博士分別緻詞。艾德黎弗副校長讚揚世界公民黃老師踏遍世界,學
貫中西,黃老師是這所學校的中文創辦教師,如今發展到包括她在內
共有四位中文教師,也使該校成為全美非華裔學生學習中文人數最多
的公立學校。當晚對黃老師的禮遇和讚揚也為主流教育界華裔教師增
加了被認知尊重的基礎和自豪感。
這位年薪快趕上三位新教師的資深教師,習慣了常年每天六點前出門
去學校,晚間十點多才回來的披星戴月的生活。退休後,因中文教師
缺乏,她還應邀回校教授中文。歲月和辛勞沒有消磨黃老師的熱誠,
反而增添她更多的慈愛和爽朗。回顧黃老師的教學生涯,也許會為許
多家長們和未來的教師瞭解更多教育之道。
名門之後 外交官夫人赴美定居
聽黃老師淡淡回憶往事,才發現她和夫君王季徵先生的兩家祖父父輩
的故事也許更應記載在小說裏。黃蘭馨的祖父黃慕崧曾留學日英,為
中國陸軍大學和黃埔軍校創辦人之一,曾任代校長。黃慕崧於1929年
8月任參謀本部測量總局局長,被譽「中國軍事測量之父」,後任蒙藏
委負會委員長,廣東省政府主席,逝世後被國民政府追封為上將。
黃蘭馨的父親黃維恕曾任中將測量署長,還先後擔任中美合作航空測
量隊隊長。黃父留學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在黃蘭馨出生後不久,日本
侵華戰火點燃,黃父旋即攜全家返華抗日報國。在保家衛國的烽火歲
月,母親曾背扁擔挑蘭馨去尋找父親。
在抗戰勝利後,從四川遷往南京,之後再遷往臺灣,黃父一直全身心
安排和運送那些國家重要精密設備儀器,黃母則帶幾個孩子輾轉遷移
,一個衛國一個保家,父母各自的承負,也許也為黃蘭馨獨立的個性
中增加了未來的參照。
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律係的黃蘭馨在臨畢業時,因緣際會,認識了當時
中華民國外交部禮賓司長王季徵。王季徵也是外交世家,其父曾任波
蘭大使,王季徵一直在歐洲等國任公使,因母親身體原因,後期返台
盡孝。當時尚在大學就讀的黃蘭馨傾心王季徵精通七國語言,學養厚
,風度翩翩,待畢業後兩人完婚。後王季徵被外派擔任駐利比亞大使
,黃蘭馨也曾隨夫旅居利比亞一段時間。
七十年代初,由於中共恐嚇臺灣的言論和動作,臺灣民間開始出現遷
美移民。王季徵身為外交家在國際上始終維護中華民國尊嚴,與共產
官員的分庭抗禮也一直走在最前面。為了後代的未來,黃蘭馨在七一
年攜幼子來美,幾年後,夫君赴中非任大使,再將兩稍大的兒子帶來
,她也就開始了在美國撫養三個兒子們的生活,像當年父母一樣,伉
儷兩人一個盡忠衛國,一個育子保家。後因王季徵返台時猝逝,使得
他們母子更在美扎根。
放棄法律博士 轉學教育
曾在臺灣法律專業畢業的黃蘭馨先在曼哈頓一個律師事務所做法律秘
書的工作,也曾在家庭法庭和紐約最高法院擔任通譯員,也經營過禮
品店、花店,擔任餐廳經理、中英文家教及ESL的教師。在八十年代,
新移民大量遷居來美,看到大量的新移民孩子,黃老師說:「這些孩
子剛來,不懂英文,父母又要謀生存,也不太懂英文,自顧不暇,那
些孩子在美國上學有很多挫折,非常需要雙語幫助。」「為這麼多人
的孩子,我決定要讀教育專業。」她放棄了可以在NYU攻讀法律博士的
機會,選擇了最直接長期幫助家長孩子們的路--做教師。
為教而學的漫長之路
在美國做教師並不容易,要在大學選修很多學分,還要考不同程度的
教師執照,目前公立學校教師即使取得執照和教師資格都需要在五年
進修完碩士學位課程,取得碩士學位。
在近三十年前,資源缺乏還得獨立撫養三個孩子,黃老師學習的路程
更漫長,她先考上了兩年的有獎學金的教育碩士學位,她晚上上課讀
這個碩士專業,白天還要做法律秘書,她要大清早把孩子清晨送到學
校,下午接到中文學校念中文,把孩子送回去家後,再去上課。
黃老師獲得教育碩士學位後,通過考試取得小學教師的執照,又在杭
特學院進修科學專業課程,之後還考取了高中老師的執照。前前後後
,選修的學分高達100 多個,她也獲得了兩個碩士學位,所以如今工
薪待遇等同博士學位。在她學成後,也趕上前Sew and Park學校外語
專業(非英文選修課)的教師位置需要教師,黃老師就在該校擔任了
25年的中文教師。
兩年前因為中文熱,紐約公立學校陸續開設中文課,在擁有四千學生
的Sew and Park學校被教育局分成五所學校後,黃老師又被梅格爾大
學附屬中學聘請擔任三個班的中文教師。由於學生學中文興致高,校
長副校長重視中文教育,學校先後又增聘三位中文教師,如今該校變
成全美非華裔學生最多學中文的公立學校。
心系文化薪傳和道德熏陶
在退休晚宴上,也許是黃老師最輕鬆和欣慰的一夜。紐約教育教育局
官員介紹他在別的大學裏遇到的學生都記得教中文「你好」的黃老師
,他們對黃老師都是好評,留給他深刻的印象。
校長威爾捨博士將自己的孩子也送入該校中文班學中文,他致詞感謝
黃老師說:「我看到了她的熱誠承諾和她對孩子的奉獻,不管教學上
我們需要什麼,她都是給予而且給予更多。她的奉獻是難以言表的。
對於這一切,我們極為感謝。」
該校副校長艾德黎弗博士說:「黃老師是我們學校中文部的創辦教師
,現在我們有400多個學生,學中文的學生都通過了去年六月的紐約州
中文統考,她是我們的頂樑柱。她的心總是緊緊相連文化薪傳和道德
熏陶,在我看來,她的身上散發了一個教育家最好的特質。」
二十多年前我曾在台北舊書攤花了六十元買到一本由王長寶寫的歐氛
隨侍記, 二 . 我五六年來一開始丟書, 開始只看數據書,或網上看
書 . 但這本書我一直捨不得丟. 只到昨天, 拿到了 fujitsu
scanner, 掃描機 . 將書拆開, 不到一個小時, 就把書變成數據版了
. 這本書可能會被我重裝, 保存一陣. 這本書讀來很像中文的安妮法
朗克日記, 不過觀點不太相同. 它記載了德國攻入波蘭的那些日子發
生的事. 給我們打開另一個比較中立冷靜客觀的筆記.
我寫這小文主要是介紹我處理紙本書的最新手段,即丟掉前,用掃描機
將書印成數據. 我目前仍存有一些捨不得扔的. 現在都可以扔了. 因
為掃一本書, 比較花工夫的是拆, 至于掃描, 一本書可能花不到二十
分鐘即完成.實在太捧了.
下面是我上網找到關于王長寶和她家人的介紹:
=========================================================
歐氛隨侍記介紹
讀逃難記(PC Home 個人新聞台)
遊記中最悽慘的是逃難記,近來讀褚威格 (Stefan
Zweig, 1881- 1942, 或譯作茨威格 )的自傳《昨日的世界》 (Die
Welt von Gestern) 與王長寶 (1908-1954) 女士的《歐氛隨侍記》
,感觸頗深。事實上,褚威格早在大戰爆發前就開始逃難了,由於他
是猶太裔的奧地利人,又反對希特勒,在 1933 年希特勒掌權後便離
開奧地利,進而遠走美洲避禍,先是到紐約,後又受邀到阿根廷與巴
西演講。褚威格對當時南美的印象很好,他寫道:
「這以後看到的阿根廷國土上的景像當然令人更加欣慰。那裡是另一
個西班牙;西班牙的古老文化在那一片新的、遼闊的、沒有流過血、
沒有被仇恨薰染過的土地上得到了保護和保存。那裡有豐足的糧食、
過剩的財富,那裡有無限的空間和未來的糧食。我感到莫大的愉快和
一種新的信心。幾千年來,文化不就是從一個國度傳播到另一個國度
的嗎?…巴西給我留下同樣深刻的印象,也給了我不小的希望。那片
得天獨厚的土地有著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在那裡,歷史被保存得更
加精心。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的野蠻還沒有在那裡侵入民族的風尚和
精神。人類在那裡和平地一起生活,他們懂禮貌,不像在我們歐洲,
不同種族之間的交往含著一種敵意。那裡的人不是由人們用荒謬的血
統論、種族論和出身論來劃分。」
然而,褚威格雖然得到肉身的自由,卻受到精神上的折磨,西班牙內
戰以及英法姑息政策所帶來一連串的壞消息,皆令他產生一種朝不保
夕的絕望感——
「但是旅行,繼續不斷地到另一個星空下、到另一個世界去旅行,不
等於擺脫了歐洲、擺脫了對歐洲的擔憂。…技術帶給我們的最壞的咒
語,莫過於它會阻止我們逃避哪怕只是一剎那的現實。…在佩爾南布
戈登岸的那一天夜裡,南方的十字星座就在頭頂,黑色皮膚的人群在
我周圍的街上行走,我感到疲勞不堪,忽然我在一張報紙上讀到轟炸
巴塞羅那和槍殺一位西班牙朋友的消息。那位朋友幾個月前曾和我度
過了愉快的幾小時。…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我總一直懷著痛苦的
憂慮思念著歐洲,一值想著在歐洲的奧地利…這大概就是一種狹隘的
愛國主義吧。但我知道,整個歐洲的命運全繫在那個小國家身上——
它恰巧是我的祖國。」
最後,奧地利被納粹德國併吞,褚威格成了無國籍的人,後來他雖然
申請到英國公民權,在美洲也書籍暢銷、受人尊重,生活不虞匱乏,
但當他開始真正地逃難:從英國倫敦逃到美國紐約,又從美國紐約逃
到巴西裡約的時候,他的知交好友不是流亡異國就是陷於亂邦,甚至
是生死兩茫茫。褚威格眼見自己親身參與建立的「文明世界」毀了,
當他得知新加坡被日本攻陷,在戰局最絕望的時候,他自殺了!他留
下了遺書,強烈表達了不自由毋寧死的抗議!
《絕命書》(Declaracao)
在我自願和神智清醒地同這個世界訣別之前,一項最後的義務逼使我
要去把它完成:向這個美麗的國家巴西表示我衷心的感謝。它對我是
那樣善良,給予我的勞動那樣殷勤的關切,我日益深沉地愛上了這個
國家。在我自己的語言所通行的世界對我說來業已淪亡和我精神上的
故鄉歐洲業已自我毀滅之後,我再也沒有地方可以從頭開始重建我的
生活了。
年過花甲,要想再一次開始全新的生活,這需要一種非凡的力量,而
我的力量在無家可歸的漫長流浪歲月中業已消耗殆盡。這樣,我認為
最好是及時地和以正當的態度來結束這個生命,結束這個認為精神勞
動一向是最純真的快樂、個人的自由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的生命。
我向我所有的朋友致意!願他們在漫長的黑夜之後還能見得到朝霞!
而我,一個格外焦急不耐的人先他們而去了。
斯蒂芳.茨威格
1942年2月22日於彼得羅保利斯
王長寶的經歷並不輸給褚威格,她的父親王景歧(1882-1941)頗受陸徵
祥重用,自巴黎和會起便歷任中國駐歐洲各國使館的公職。王長寶亦
追隨父母親到歐洲留學,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學完成政治學博士學位
(著有論文:Tsang Pao Wang, La femme dans la societe
chinoise : sa situation sociale, civile et politique (中國婦
女問題), Paris, A.-Pedone, 1933),並曾在課餘隨父母親遊歷西歐
北歐諸國,亦結交了多國的同學與朋友。所以她在歐洲逃難的感觸之
深刻、回憶承平時遊歷各地的歡樂、觀察戰爭與政治事態之精準,並
不亞於大文豪褚威格!
然而王氏一家真可謂時運不濟,王景歧時任波蘭大使,數年來懸而未
決的大戰正是在德國進攻波蘭時潰堤而至,《歐氛隨侍記》以逐日紀
錄的日記寫下了華沙圍城、波蘭淪陷、各國公使出奔丹麥、王氏一家
聽憑國民政府調度,輾轉於荷蘭、比利時、法國、瑞士的過程,戰火
追趕著他們,一國接著一國淪陷,最後王景歧大使因過勞而使舊病加
劇,病逝於瑞士日內瓦,竟埋骨於異鄉。
然而逃難才剛剛開始,回中國的旅途如此漫長,王長寶與母親輾轉從
「維琪法國」取道西班牙、葡萄牙,從里斯本搭船到紐約,再搭船經
巴拿馬運河越過太平洋前往新加坡,打算由東南亞尋路回中國重慶,
不料船行至夏威夷檀香山的港外,她們竟戲劇性地目擊了珍珠港事變
!彷彿遭到詛咒一般,繞著地球逃了大半圈後,又被另一頭的戰火燒
到。此後王長寶母女被困在夏威夷數週,又被迫搭船回舊金山,復乘
火車回紐約寄身,一等就是四年,直到日本戰敗的那一刻,才得以繼
續這趟苦旅,搭船回到了上海。然而,等待她們的又是新一波的國共
內戰...
逃難記中很意外地充滿了快樂的情節,戰亂的殘酷使往日和平的回憶
愈發珍貴,逃難者很自然地書寫著歡樂的往事,成為苦旅中最大的安
慰。而戰爭就是這麼荒謬,跨過國界,沒有戰爭的中立國食衣住行不
虞匱乏,節慶、宴會、郊遊一如往常,然而咫尺之外的戰爭國度哀鴻
遍野,富饒的歐洲頓時通貨膨脹、物價飆漲、百物奇缺、有價無市,
飛機日日轟炸,屍體曝於道旁,難民扶老攜幼從四處湧來,又流離輾
轉於四方。王長寶女士雖然堅持著走完全程,然而現代中國的不幸再
於戰爭似乎永無止境,她於民國四十三(1954)年病逝於上海,並沒有
隨母親和兄弟逃到台北,她過世的細節雖不可考,想必是很悽慘的故
事。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挾雷霆萬鈞之勢,席捲歐陸時,王長寶女士
適侍親駐波蘭之華沙(乃父王景歧先生時任駐波公使),目睹大戰爆
發,於危急中襄助乃父護僑撤館,輾轉流徙,駕車避難,繞道德境,
遍歷丹麥、比、法、荷蘭、瑞典、挪威、瑞士諸國;其間經過,日有
記述。及老父在日內瓦沈痾不起,忍痛訣別;王女士遭此大變,著之
於篇,辛酸惋惻,不忍卒讀。後奉母返國,途經珍珠港,適逢日機偷
襲,硝煙彈雨,劫後餘生,目擊身受,寫來歷歷如繪。本書一編在手
,可為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史讀,亦可為外交軼事讀;至如旁及歐美
戰時風光,敘述弱小國家在強權侵略下,求容苟存,終歸慘遭覆國之
痛,又足為當代姑息取容者,引為殷鑒。
王長寶兄王季徵幼年時與父親一同在歐洲生活,中學畢業後考入北京
大學,先後獲哲學文學碩士、法學博士。其後又赴英國牛津大學學習
經濟學。回國後,曾擔任過交通部專員,交通部秘書、設計委員兼稽
核委員會秘書,以及川滇西路管理局專員,外交部禮賓司科長、幫辦
、專門委員、司長,東吳大學法學兼任教授等職務。
赴台後,歷任中華民國駐巴拿馬公使、兼駐薩爾瓦多公使、兼駐宏都
拉斯公使、駐黎巴嫩公使(後升任大使)、外交部顧問、駐利比亞大
使、駐中非大使、外交部研究設計委員、外交領事人員講習所教授、
考試院使領館人員特考典試委員等。
延伸閱讀:
斯蒂芳.茨威格,(Stefan Zweig),舒昌善、孫龍生等譯,《昨日的
世界》(Die Welt von Gestern),(北京:三聯,[1991]、1997)。
王長寶,《歐氛隨侍記》,(台北:三民,[1962]、1976)。
我要檢舉
【大紀元5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朱江報導)美國主流教育界對教師
要求甚高,得到格外禮遇和尊重屬鳳毛麟角。2009年四月,紐約華裔
教師黃蘭馨的退休典禮卻享有少有的隆重,梅格爾大學附屬中學為這
位華裔教師和另一位西裔同仁退休高規格舉辦了近百人晚宴。
近一個晚上,紐約教育局代表、學校校長威爾捨博士及副校長艾德黎
弗博士分別緻詞。艾德黎弗副校長讚揚世界公民黃老師踏遍世界,學
貫中西,黃老師是這所學校的中文創辦教師,如今發展到包括她在內
共有四位中文教師,也使該校成為全美非華裔學生學習中文人數最多
的公立學校。當晚對黃老師的禮遇和讚揚也為主流教育界華裔教師增
加了被認知尊重的基礎和自豪感。
這位年薪快趕上三位新教師的資深教師,習慣了常年每天六點前出門
去學校,晚間十點多才回來的披星戴月的生活。退休後,因中文教師
缺乏,她還應邀回校教授中文。歲月和辛勞沒有消磨黃老師的熱誠,
反而增添她更多的慈愛和爽朗。回顧黃老師的教學生涯,也許會為許
多家長們和未來的教師瞭解更多教育之道。
名門之後 外交官夫人赴美定居
聽黃老師淡淡回憶往事,才發現她和夫君王季徵先生的兩家祖父父輩
的故事也許更應記載在小說裏。黃蘭馨的祖父黃慕崧曾留學日英,為
中國陸軍大學和黃埔軍校創辦人之一,曾任代校長。黃慕崧於1929年
8月任參謀本部測量總局局長,被譽「中國軍事測量之父」,後任蒙藏
委負會委員長,廣東省政府主席,逝世後被國民政府追封為上將。
黃蘭馨的父親黃維恕曾任中將測量署長,還先後擔任中美合作航空測
量隊隊長。黃父留學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在黃蘭馨出生後不久,日本
侵華戰火點燃,黃父旋即攜全家返華抗日報國。在保家衛國的烽火歲
月,母親曾背扁擔挑蘭馨去尋找父親。
在抗戰勝利後,從四川遷往南京,之後再遷往臺灣,黃父一直全身心
安排和運送那些國家重要精密設備儀器,黃母則帶幾個孩子輾轉遷移
,一個衛國一個保家,父母各自的承負,也許也為黃蘭馨獨立的個性
中增加了未來的參照。
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律係的黃蘭馨在臨畢業時,因緣際會,認識了當時
中華民國外交部禮賓司長王季徵。王季徵也是外交世家,其父曾任波
蘭大使,王季徵一直在歐洲等國任公使,因母親身體原因,後期返台
盡孝。當時尚在大學就讀的黃蘭馨傾心王季徵精通七國語言,學養厚
,風度翩翩,待畢業後兩人完婚。後王季徵被外派擔任駐利比亞大使
,黃蘭馨也曾隨夫旅居利比亞一段時間。
七十年代初,由於中共恐嚇臺灣的言論和動作,臺灣民間開始出現遷
美移民。王季徵身為外交家在國際上始終維護中華民國尊嚴,與共產
官員的分庭抗禮也一直走在最前面。為了後代的未來,黃蘭馨在七一
年攜幼子來美,幾年後,夫君赴中非任大使,再將兩稍大的兒子帶來
,她也就開始了在美國撫養三個兒子們的生活,像當年父母一樣,伉
儷兩人一個盡忠衛國,一個育子保家。後因王季徵返台時猝逝,使得
他們母子更在美扎根。
放棄法律博士 轉學教育
曾在臺灣法律專業畢業的黃蘭馨先在曼哈頓一個律師事務所做法律秘
書的工作,也曾在家庭法庭和紐約最高法院擔任通譯員,也經營過禮
品店、花店,擔任餐廳經理、中英文家教及ESL的教師。在八十年代,
新移民大量遷居來美,看到大量的新移民孩子,黃老師說:「這些孩
子剛來,不懂英文,父母又要謀生存,也不太懂英文,自顧不暇,那
些孩子在美國上學有很多挫折,非常需要雙語幫助。」「為這麼多人
的孩子,我決定要讀教育專業。」她放棄了可以在NYU攻讀法律博士的
機會,選擇了最直接長期幫助家長孩子們的路--做教師。
為教而學的漫長之路
在美國做教師並不容易,要在大學選修很多學分,還要考不同程度的
教師執照,目前公立學校教師即使取得執照和教師資格都需要在五年
進修完碩士學位課程,取得碩士學位。
在近三十年前,資源缺乏還得獨立撫養三個孩子,黃老師學習的路程
更漫長,她先考上了兩年的有獎學金的教育碩士學位,她晚上上課讀
這個碩士專業,白天還要做法律秘書,她要大清早把孩子清晨送到學
校,下午接到中文學校念中文,把孩子送回去家後,再去上課。
黃老師獲得教育碩士學位後,通過考試取得小學教師的執照,又在杭
特學院進修科學專業課程,之後還考取了高中老師的執照。前前後後
,選修的學分高達100 多個,她也獲得了兩個碩士學位,所以如今工
薪待遇等同博士學位。在她學成後,也趕上前Sew and Park學校外語
專業(非英文選修課)的教師位置需要教師,黃老師就在該校擔任了
25年的中文教師。
兩年前因為中文熱,紐約公立學校陸續開設中文課,在擁有四千學生
的Sew and Park學校被教育局分成五所學校後,黃老師又被梅格爾大
學附屬中學聘請擔任三個班的中文教師。由於學生學中文興致高,校
長副校長重視中文教育,學校先後又增聘三位中文教師,如今該校變
成全美非華裔學生最多學中文的公立學校。
心系文化薪傳和道德熏陶
在退休晚宴上,也許是黃老師最輕鬆和欣慰的一夜。紐約教育教育局
官員介紹他在別的大學裏遇到的學生都記得教中文「你好」的黃老師
,他們對黃老師都是好評,留給他深刻的印象。
校長威爾捨博士將自己的孩子也送入該校中文班學中文,他致詞感謝
黃老師說:「我看到了她的熱誠承諾和她對孩子的奉獻,不管教學上
我們需要什麼,她都是給予而且給予更多。她的奉獻是難以言表的。
對於這一切,我們極為感謝。」
該校副校長艾德黎弗博士說:「黃老師是我們學校中文部的創辦教師
,現在我們有400多個學生,學中文的學生都通過了去年六月的紐約州
中文統考,她是我們的頂樑柱。她的心總是緊緊相連文化薪傳和道德
熏陶,在我看來,她的身上散發了一個教育家最好的特質。」
星期六, 5月 09, 2015
星期日, 4月 12, 2015
名字的勢利眼
http://yijingsearcher.blogspot.ca/2015/04/the-naming-of-snubs.html
名字的勢利眼
法國在開始出現暴發戶時, 皇帝看不順眼, 所以給個顏色看. 皇帝請
來了一些有錢的布而喬亞, 到宮庭吃飯. 在飯中, 皇帝故意做出各種
不成體統的失儀失態. 讓那些必恭必敬的客人看了口瞪目呆. 皇帝的
意思是, 你們現在發了, 講禮儀, 我要告訴你們, 禮儀是我由我決定
的.
美國的肯乃迪總統夫人在剛入白宮時. 也耍過類似一招, 故意糟蹋那
些比她有錢多多的南方貴族. 她在第一次白宮派對時, 身上光溜溜一
顆石頭都沒有, 讓那些珠光寶氣的德州大佬們氣不過.
英文稱這個行為snub.
她其實就是要snub,告訴人家,我是決定品味的人.
在中國大陸過去剛起家時,紅朝新貴從延安窯洞搬到了北京.當時的
環境玩的不是擺闊.所以要snub就得用另找門路.他們在人民狂熱地選
紅, 軍, 等等愛國名字給第二代第三代取名時, 他們故意搞一個不照
章法的名堂. 第二代第三代紅色貴族給後代取的名字, 全是疊字, 比
如, 如薄瓜瓜、毛東東、李特特(李富春與蔡暢女兒)、柯六六(柯
慶施女兒)、羅了了(羅瑞卿女兒), 宋彬彬 (宋任窮的女兒 ) 。
李鵬夫婦與孫女陶陶、蘭蘭.
不然就是中間有個小字, 比如
陳伯達的兒子陳小達取父名中的一個字,
李雪峰兒子用(李小雪,李小峰),陳希同兩個兒子(陳小同、陳小
希)。而李鵬的子女則分別借用了他和夫人朱琳的名字(李小鵬、李
小琳),他的第三子已無父母名字可用,只好用了李小勇。父姓與母
姓中間加個小字組合成 A 小 B 也較常見,譬如李先念與夫人林佳媚
的女兒叫李小林。
這個姿態無疑也要昭告天下,取名的吉凶,由我說了算數.
名字的勢利眼
法國在開始出現暴發戶時, 皇帝看不順眼, 所以給個顏色看. 皇帝請
來了一些有錢的布而喬亞, 到宮庭吃飯. 在飯中, 皇帝故意做出各種
不成體統的失儀失態. 讓那些必恭必敬的客人看了口瞪目呆. 皇帝的
意思是, 你們現在發了, 講禮儀, 我要告訴你們, 禮儀是我由我決定
的.
美國的肯乃迪總統夫人在剛入白宮時. 也耍過類似一招, 故意糟蹋那
些比她有錢多多的南方貴族. 她在第一次白宮派對時, 身上光溜溜一
顆石頭都沒有, 讓那些珠光寶氣的德州大佬們氣不過.
英文稱這個行為snub.
她其實就是要snub,告訴人家,我是決定品味的人.
在中國大陸過去剛起家時,紅朝新貴從延安窯洞搬到了北京.當時的
環境玩的不是擺闊.所以要snub就得用另找門路.他們在人民狂熱地選
紅, 軍, 等等愛國名字給第二代第三代取名時, 他們故意搞一個不照
章法的名堂. 第二代第三代紅色貴族給後代取的名字, 全是疊字, 比
如, 如薄瓜瓜、毛東東、李特特(李富春與蔡暢女兒)、柯六六(柯
慶施女兒)、羅了了(羅瑞卿女兒), 宋彬彬 (宋任窮的女兒 ) 。
李鵬夫婦與孫女陶陶、蘭蘭.
不然就是中間有個小字, 比如
陳伯達的兒子陳小達取父名中的一個字,
李雪峰兒子用(李小雪,李小峰),陳希同兩個兒子(陳小同、陳小
希)。而李鵬的子女則分別借用了他和夫人朱琳的名字(李小鵬、李
小琳),他的第三子已無父母名字可用,只好用了李小勇。父姓與母
姓中間加個小字組合成 A 小 B 也較常見,譬如李先念與夫人林佳媚
的女兒叫李小林。
這個姿態無疑也要昭告天下,取名的吉凶,由我說了算數.
星期三, 4月 08, 2015
從河北人牧雞治煌的成效來找出打貪官的方法
牧雞除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v6pO8dR0_E
從河北人牧雞治煌的成效來找出打貪官的方法 作者:容乃公
看到河北省牧雞治蝗的youtube.我深感易經一物克一物的原理實在偉大.請大家一面看,
一面想你有無可以發揮這個道理來解決人生的問題. 河北人趕可怕的蝗蟲,用的是易經蠱
卦的原理--牧雞吃蝗.蠱卦專說乙庚甲辛金木相克的原理,最合于除蟲害.河北人除蠱用非常科學又合易經的手法.這個方法,想治另一種蠱的政府應該要參考.
比如中國大陸目前一心一意要除貪,它一旦成為一個社會的固定形態,可能打老虎蒼蠅最後
好像都不太有用.比如台灣每個上台的政府也信誓旦旦說除貪,最後都沒效.現在大陸從老虎
打起,接下來要打小蟲,蒼蠅.老虎和蒼蠅大小不一,打起來都很費力.其中,數目的相對平衡
要講究.我看過不論用福壽螺養大甲蟹,或種菜養魚,凡新法養殖,易經的數得講究,數目沒調好,
不但無效,反而有副作用.
我看現在大陸除貪,講的是法律,實行起來,仍有人治的味道,就是以好官對付壞官.理論上是
好的,可是他們全是從幹部學校讀同一種書的人培養出來的.個個都是馬列信徒,也談孔孟之
道.問題就出在這兩種道理不相合,甚至相反.所以我看,最後只是小貪把大貪搞掉,或者會
出現另一種貪.不信,我們走著瞧,因為孔孟之道用不好,會變成『附身符』或護身符.以後
一些善良的剝削者會出來,把中國又搞成另一種貪敗.總之,易經的一物克一物,最不能由
人去治人.但是馬列和孔孟二個東西放在一起,其邪惡度會不相上下.因為二者都是
講常人做不到的道德.
我覺得目前大陸貪腐居然會在十來個頂頭幹部,即中央政治局,就出現了相當百分比的大貪,
幾乎是和珅級的,光看比例,就有玄機.我覺得不很放心.而大陸要走到非人治,而全面法治,可能二三十年,甚至五十年,都沒法看到.
西洋的法律是從中古時代就開始.比如,英美法,原來都要追溯到古時封建社會的習俗.
英國大憲章是四五百年前的朝代就開始.中國人要學到洋人的那一套,不知要何年何月.
而我們中國人的法律思想,有強烈的因果報應成分,這又不合現代不迷信的生活.
我覺得也許中國可以思考一種河北人以雞治蠱的方法.引進一種另類.相生相克的東西,來治蠱.
這東西得要夠離奇才能見效.
我的易經理論一向有荒唐色彩,非夷所思.也就是不是洋人夷狄們會想到的.
中國革命後,剷除了幾樣很多舊社會的利度.比如幫會組織.其實中國早期幫會並不全是
搞殺人放火逼良為娼的.孫中山革命,用洪門會發大.蔣介石曾參加青幫.這是他們發展時
沒放掉的資源.
中共發達,全得力自己的地下組織.其實形式和幫會也沒不同.名目比較冠冕而己.可是一旦
這種組織沒用了,由地下變成地下,反而成了大不掉的勢力.因為沒有幫會老人,沒有真正管用
的入會,起誓,等等控制.最後演變成文革時和蝗蠱災一樣可怕的全民災禍.
所以,目前要在中國全面去除貪官,得要引進一種沒有天敵的東西---幫會組織.
台灣有很多幫會,比如四海幫,竹聯幫.不過有心的人一聽.一定會說的想搞顛復.
其實,幫會未必會是否會成為社會災害,全看數目大小以及有無一物克之.比如舊社會
克制幫會,用的就是類式初期宗教會社,比如一貫道等等.甚至宗親會都可以算數.
數目大小,全得要由實際檢驗才知.
可能剛起來,這些幫會不一定可以被接受.但是參拜黃帝,等等作法,為了大中華文化,總可以吧.
現在大家忙著參拜黃帝,其實很久以來,這個儀式曾附身在很多幫會上,而現在參加者不自知.
現在要在中國搞幫會,門都沒有.中國新社會
當然不容這些舊社會的人渣去搞亂.不過,要整治這些和珅級的東西,非得以毒攻毒.也許
效法幫會精神,用道德倫理作架構,引入一種新的法律之外,又不是舊式人治的組織和
與論成用來消除貪官作崇可能要比用『清官』治貪官好.因為不久,常常清官也搞錢,用的
是更高明的手段更吃人不吐骨頭的方法.這在各國政府中都可以看到.
到時,在下面苦哈哈的還是苦哈哈,而在上頭的還在吃酸喝辣,一手拿道德經.
若中國能真的引進一種專吃貪蟲的雞,比如我說的幫會組織,那就善莫大焉.
星期一, 4月 06, 2015
我們得要認真經營和與那國島人民的友誼
http://yijingsearcher.blogspot.ca/2015/04/blog-post_6.html
我們得要認真經營和與那國島人民的友誼
我建議花蓮政府單位全力支持與那國島和台灣交流. 我們可以做的事
很多:
1.與那國島連個像樣的醫院都沒有. 我們應該設立與那國島居民醫事
支持單位,包括急救送醫,派常態醫事人員駐島有料或免料服務.
將來可以考慮提供與那國島民取得台灣健保資格.
2.目前從與那國島某些地點可以用台灣手機以台灣島內價格通話. 以
後可以提供手機低價或免費优待島民.設立傳播站,從而開發給島民
專用的電視頻道.
3.增加該島的華語教學課程給就學兒童.
4.鼓勵島民送青少年來台讀大學或高中.
5.花蓮市增設與那國島在台公辦接待所. 提供來台購物, 經商, 做事
時短期居住.
6.若島民選擇在台工作, 可以用免所得稅, 或居留權, 鼓勵在台長期
居留.最後可以選擇歸化中華民國.
7.鼓勵台灣人民去該島旅遊,做生意,開店.和與島民通婚.
8.鼓勵想回台灣的有日本國居留權, 或國藉的台灣人先搬去與那國島
住.
8.與那國島人民想要自主或成為日本自治區, 我們要全力配合. 將來可以組織區堿
聯盟.
9.儘快提供航空輪船直航.免簽.
============================================================
儘管如此,與那國島上的住民多少與台灣都有些牽連,往往可以跟你
說出一堆他們跟台灣的關係,例如誰誰誰當年是在板橋或松山長大,
又或是誰誰誰在基隆或宜蘭念中學,不少人年輕時都在台灣待過,當
然,二二八時也有台灣人就這樣逃到這裡,然後再轉往石垣島,避開
國民黨軍的追殺。與那國島上的人只要提到台灣,都有說不完的故事
。不過比較可悲的是,很多台灣島上的人們,反而對於他們的存在一
無所知,而他們卻嘗試用很多方式與台灣連結。若說,與那國的「本
島」是石垣島,還不如說是台灣呢!他們想跟台灣直接通航的心,其
實比在日本國內推廣更焦急。因為與那國島最重要的經濟來源就是觀
光產業,若能與台灣直航,台灣觀光客帶來的收益,絕對是他們引頸
期盼的收入來源。
在與那國島上的機場開始,遊客到處都可以看到他們遠望台灣的經典
畫面。在天氣晴的時候,雪山山脈可以清楚從島上看見,與那國島的
民眾都會用手指著跟你說,台灣就在那邊,很近。也許你很難相信,
島上的住民至少有十分之一都到過台灣。他們跟你提到這個數據時,
臉上還會有一抹神祕的微笑——原來幾年前他們曾經包了一架飛機,
載著島民直接到台灣觀光。那一架搭載一百多人的飛機,居然就可以
把總數也才一千多人的島民,給全帶去台灣玩了!
台灣手機在這都能通
與那國島的空港位於島的北端,跑道走向是東北東與西南西,這個可
以降落波音七三七噴射客機的跑道,在二○○七年重修擴大後才啟用
,旁邊就是東經一二三度,也是屬於台灣的飛航情報區界線,因此飛
到與那國的日本國內線客機,其實都會繞進台灣的區域才下降,不過
這樣的飛航程式應該已經是一種慣例。當我搭乘飛機從與那國島起飛
,窗戶左邊一看就是基隆東北角的連峰,這實在是種「明明台灣就在
眼前,實際上卻還在日本領土」的奇怪時空感覺。
與那國島與台灣的「親近」,還表現在「手機」的通話祕技當中。在
島上最西端的久部良港旁山丘上,拿起中華電信的手機居然還有訊號
,可以直接打回台灣算「國內通訊」計價呢!
熱門日劇拍攝地點
不過,這小小的日本島嶼鄰居,有怎樣的觀光號召可以吸引台灣的哈
日遊客呢?也許提起日劇《五島醫生》(又稱《離島醫生》)的志木
那島,哈日族就有印象了,劇裡的小島正是與那國島,且全劇在島上
實地拍攝!
你相信嗎?一齣日劇就可以「創造」出島上的人造名勝。《五島醫生
》的故事是以架空的「志木那島」為背景,敘述離島醫生在資源不足
下,與島民的感人互動。事實上志木那島的許多特色與存在問題,是
真實地發生於與那國島上。真實世界的與那國島,與台灣距離一百一
十一公里,比「本島」(劇中這樣稱呼,實際上指石垣島,距離一百
二十七公里)還要近。如果島上民眾突然生了大病,當然可以後送石
垣島,但有時候還是得往沖繩本島那霸去,這一來一往其實就跟劇裡
面描述的一樣,病人早已無法忍受這般的折騰。
走一趟就可以發現,與那國島的醫療資源真的很缺乏,真正的「與那
國診療所」就位於與那國町役場的旁邊,但名氣不大,反而是日劇裡
假的「志木那島診療所」有著超人氣!這棟為了拍片而蓋的「假的醫
院」,位於比川聚落的沙灘旁,每天都有一車車的觀光客來此朝聖,
當地居民雖覺得假的醫院很好笑,但也高興大發觀光財,因為觀光客
入內參觀還要收門票。從診療室的窗戶外望就可以看到一整片美麗如
星沙的海灘「比川濱」,有這款美景的醫院,恐怕全世界也沒幾間吧
!「志木那島診療所」門口掛著劇中的木製招牌,讓觀光客可以與它
合照,而旁邊還停有那輛五島醫生的腳踏車,彷彿劇中的故事仍然天
天上演。
走在與那國島的街道上,我總會想起距離不遠處,台北那永遠不平的
道路。我記得市政府曾經說台灣多雨又高溫,所以鋪好的馬路很容易
不平或者破掉,言下之意道路不平不是技術或施工問題,而是不可抗
拒的天候因素。可是與那國島的氣候條件與狀況,跟台灣幾乎一模一
樣啊!那為什麼連日本一個這麼偏遠的小島,道路都可以如此平,台
灣首善之都的街道卻永遠是不平的?或許與其花大錢去歐美取經,不
如到這個離台灣最近的外國看看,人家到底是怎麼「路平」的吧!
(全文刊載於《潮人物》vol.14十二月號)
星期三, 4月 01, 2015
台大的風水---
http://yijingsearcher.blogspot.ca/2015/04/blog-post.html
台大的風水 容乃公
台北人很怪,可以把東門市場變成文化產保留,同时台大人忙著想拆舊大樓更新.
聽說最近台灣大學要加蓋文學院在校本部,我覺得這事實在要三思.我早幾年很喜歡
在台大校園打球散步.當時椰林大道看日落甚至是台北的主要景點.以後台大學生變
多,校園因為加蓋變小,到處都是自行車,當年那種優雅的氣派都沒有了.一入校門,很
奇怪,就感到疲憊無聊,全然沒有最高學府的氣氛.
當年日本人在設計台大校園,應該是很完整的一片.後人任意改變,只是為了現實利用,
全然沒考慮到一個教育機構與國運也會有關.
我相信台大的風水變壞,最大的影響就是從這個地方出來的人,一旦變成台灣的領導人,
其心胸氣魄就和越來寒傖的校園一搬----個個見識短小,目光如豆.最悲哀的是
台灣主掌大局的,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居然會由台大人包辦了.
我看現在又有動腦筋想在台大校園加上一個類似違建的文學院.台灣前途真可憐.
---------------------------------------------------------------------------------------------------------
我要人文大樓!台大生槓名校友
2015-03-14 07:06:55 聯合報 記者林秀姿/台北報導
耗時8年、爭議已久的台灣大學人文大樓興建案,日前通過校內程式,
將送到台北市政府進行文化資產、都市計畫審議,但昨天部分台大校
友、知名作家平路、台大教授張小虹出面呼籲市政府搶救校門歷史,
盼人文大樓移地興建,避免破壞台大正門「天際線」。台大校友黃武
雄、葉啟政、南方朔、朱天心、簡媜、蔡珠兒、胡晴舫等人也參與連
署支援。
人文大樓距離校門口80公尺、高20公尺,部分台大校友、師生認為高
聳建築會破壞台大低矮校門天際線景觀,因此組成「搶救台大校門口
」行動聯盟,校友連署聲明,要求台大校方保存台大校門景觀、盡速
規畫「移地興建」。
平路表示,校園除了教育功用,還能給人精神力量,每個台大人的共
同記憶就是「找不到校門」,因為低矮、樸實的校門,「對心高氣傲
的台大人是重要的經驗,提醒台大生必須謙遜」,這是台大從1931年
開始,累積出最可貴的精神力量,這種天生自然的精神,應該盡可能
保存,如要蓋新大樓,應找新地方。
台大建築與城鄉所教授畢恆達則表示,人文大樓的空間設計評估並沒
有受到太大的重視,只有粗略計畫,沒有使用經驗、未來發展等方面
評估,才會導致種種爭議。
張小虹說,過去不斷向校方建議,要求先照顧有迫切教學需求的系所
學生,同時希望捐贈者放棄指定建築師和設計,但都沒結果,希望柯
市長為台大做最後把關。
不過,學者與作家的呼籲,遭到台大學生到場踢館怒嗆。台大人類所
博士生許崇銘說,畢業校友並非校園空間使用者,目前文學院空間非
常窘迫、沒有辦法讀書,很多校友、師長連一次規畫委員會都沒參加
,只憑空泛想像就反對。
台大學生會發表聲明強調,近年師生人數增加,文學院學生分散不同
校區上課,尤其不少學生窩在破舊教室裡,常面臨天花板掉落等各種
危險,大部分人文學院師生都非常期盼新大樓的空間,希望校方堅持
興建。
台大主秘林達德說,人文大樓興建案歷經8年共40餘次的正式會議,取
得絕大多數師生共識,才把如今第10個修正案送交北市府審議,包括
外界最在意的樓高問題,目前改為前面4層樓、後面6層樓方式解決,
儘量降低破壞天際線的情況,期望審議順利通過。
【轉載】請注意台大的校門口將蓋起一棟二十三層的文學院高樓
在LS的部落格上看到這則消息,相當驚訝!台大校園中建築物
越來越多,綠地越來越少,在復興南路校門一帶蓋滿了新而無創意的
樓館;物理系的新館(凝態實驗室)在那巨蛋體育館的後方拔地而起
,既反光又刺眼。
但我們總是期待著那些日治時代之後,沒特色、比較醜的建築物
,是集中在校園的後方。我們至少還有一條椰林大道,讓我們可以從
舊總圖、文學院、動物系、物理系、行政大樓、傅鐘等漂亮的建築中
一路行去,這是讀台大的一種意象的記憶。
而今,台大文學院居然要在台大校門口,把洞洞館(人類系、圖
館系)鏟平,蓋一棟高達二十三層的高樓,充作文學院,這會不會太
誇張一點?
感謝外文系的教授張小虹跳出來寫這麼一篇文章,希望校友的力
量可以力阻此事發生,不要一個恍神,怎麼校園就變了個樣了!
張小虹:校門不幸文學院復仇記【聯合報╱張小虹】
2009.06.04 02:45 am 張小虹
前不久台師大的校園外牆高高掛起廿幾幅酒類廣告而遭批評,只因該
校籌辦大專運動會經費不足而找來酒商贊助,並以校園圍牆為廣告看
板做交換,故有人說台師大不是「喝醉」了,而是「餓昏」了。此事
媒體曝光不宜「酒」留後,接下來的校園焦點,便轉到了台大甫通過
的廿三層新人文大樓興建案,反對的學生譏此為即將出現在台大校門
口的變形金剛。
台大校門口 蓋「形金剛」
高樓不是原罪,而廿三層的高樓說高也不是太高,但此高樓座落的地
點,卻是最敏感的大學入口,直接衝擊台大校門與椰林大道兩側建築
景觀。廿三層之所以為「高」,乃在相對的尺度比例,硬是要在原本
多為二或三層樓「低」尺度的校門週遭建物中拔地而起,一柱擎天。
文學院「餓昏」 竟霸凌人文
而反諷的是,此重創大學入口意象、破壞尺度和諧的興建案,背後的
推動者,不是他人,正是號稱最尊重人文精神與價值的文學院。台大
文學院過去五十年來空間嚴重不足,長年皆為校內空間資源分配不均
的「受害者」,而當觀樹基金會捐贈五億多元給文學院興建大樓時,
遂計畫在現有洞洞館「一個基地」之上、「一次解決」所有空間問題
。無奈基地過小、量體過大,又有需要保存的歷史建物與校園內建物
高度的限制,只得在緊臨校門口、緊臨大馬路的基地西南角,往上堆
疊出細長型的廿三層高樓。故此興建案的最高指導原則,不是人文生
態,而是巨大的量體需求,於是顧不得尺度和諧,顧不得節能減碳,
顧不得未來遷入此大樓研究室教師所將面臨的噪音、汙染、風切、震
動等問題,而被迫上演一齣「打著人文反人文」的「復仇記」。看來
台大文學院和台師大一樣,不是「喝醉」了,而是「餓昏」了,只是
台師大的外牆廣告可以說撤就撤,而蓋到台大校門口的廿三層大樓可
是無法說拆就拆的。
高樓當圍牆 卓越的台大?
歷史的反諷,讓弱勢的「受害者」文學院,搖身一變成為破壞大學入
口意象、霸凌椰林大道與都市界面的「加害者」,甚至還必須搬演出
一套說法,謂此校門口高樓乃象徵「台大追求卓越之新地標」來自圓
其說。但更反諷的是,此備受爭議的興建案,卻在眾人的質疑聲中一
路過關斬將,再次印證「層層負責,無人把關」的層級官僚制度之問
題。從二○○二年起,台大努力拆除校門口與新生南路周邊欄杆,降
低圍牆高度,以建立大學與周邊社區的開放友善關係,既是象徵意義
上的打破象牙塔,也是實體空間上朝向「沒有圍牆的大學」之努力。
但隨著校園空間需求增加以及校園內整體建築高度的限制,台大開始
在校園周邊蓋起高樓,以高樓為圍牆,而此廿三層的新人文大樓乃是
此波「校園新圍牆主義」的最新發展。不幸的是,堆疊在校園邊的高
樓,此次可是堆疊到了校門口,倘若台大校方、捐贈單位不能展現足
夠的智慧與處理問題的能力,而台大的師生與校友不能展現尊重歷史
空間人文尺度的決心與行動,台大校門必將淪陷。
(作者為台大外文系教授)
-------------------------------------------------------------------------------------------------------
來信照登:(來信者是一位建築師)
王老師好
台大的風水 容乃公
台北人很怪,可以把東門市場變成文化產保留,同时台大人忙著想拆舊大樓更新.
聽說最近台灣大學要加蓋文學院在校本部,我覺得這事實在要三思.我早幾年很喜歡
在台大校園打球散步.當時椰林大道看日落甚至是台北的主要景點.以後台大學生變
多,校園因為加蓋變小,到處都是自行車,當年那種優雅的氣派都沒有了.一入校門,很
奇怪,就感到疲憊無聊,全然沒有最高學府的氣氛.
當年日本人在設計台大校園,應該是很完整的一片.後人任意改變,只是為了現實利用,
全然沒考慮到一個教育機構與國運也會有關.
我相信台大的風水變壞,最大的影響就是從這個地方出來的人,一旦變成台灣的領導人,
其心胸氣魄就和越來寒傖的校園一搬----個個見識短小,目光如豆.最悲哀的是
台灣主掌大局的,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居然會由台大人包辦了.
我看現在又有動腦筋想在台大校園加上一個類似違建的文學院.台灣前途真可憐.
---------------------------------------------------------------------------------------------------------
我要人文大樓!台大生槓名校友
2015-03-14 07:06:55 聯合報 記者林秀姿/台北報導
耗時8年、爭議已久的台灣大學人文大樓興建案,日前通過校內程式,
將送到台北市政府進行文化資產、都市計畫審議,但昨天部分台大校
友、知名作家平路、台大教授張小虹出面呼籲市政府搶救校門歷史,
盼人文大樓移地興建,避免破壞台大正門「天際線」。台大校友黃武
雄、葉啟政、南方朔、朱天心、簡媜、蔡珠兒、胡晴舫等人也參與連
署支援。
人文大樓距離校門口80公尺、高20公尺,部分台大校友、師生認為高
聳建築會破壞台大低矮校門天際線景觀,因此組成「搶救台大校門口
」行動聯盟,校友連署聲明,要求台大校方保存台大校門景觀、盡速
規畫「移地興建」。
平路表示,校園除了教育功用,還能給人精神力量,每個台大人的共
同記憶就是「找不到校門」,因為低矮、樸實的校門,「對心高氣傲
的台大人是重要的經驗,提醒台大生必須謙遜」,這是台大從1931年
開始,累積出最可貴的精神力量,這種天生自然的精神,應該盡可能
保存,如要蓋新大樓,應找新地方。
台大建築與城鄉所教授畢恆達則表示,人文大樓的空間設計評估並沒
有受到太大的重視,只有粗略計畫,沒有使用經驗、未來發展等方面
評估,才會導致種種爭議。
張小虹說,過去不斷向校方建議,要求先照顧有迫切教學需求的系所
學生,同時希望捐贈者放棄指定建築師和設計,但都沒結果,希望柯
市長為台大做最後把關。
不過,學者與作家的呼籲,遭到台大學生到場踢館怒嗆。台大人類所
博士生許崇銘說,畢業校友並非校園空間使用者,目前文學院空間非
常窘迫、沒有辦法讀書,很多校友、師長連一次規畫委員會都沒參加
,只憑空泛想像就反對。
台大學生會發表聲明強調,近年師生人數增加,文學院學生分散不同
校區上課,尤其不少學生窩在破舊教室裡,常面臨天花板掉落等各種
危險,大部分人文學院師生都非常期盼新大樓的空間,希望校方堅持
興建。
台大主秘林達德說,人文大樓興建案歷經8年共40餘次的正式會議,取
得絕大多數師生共識,才把如今第10個修正案送交北市府審議,包括
外界最在意的樓高問題,目前改為前面4層樓、後面6層樓方式解決,
儘量降低破壞天際線的情況,期望審議順利通過。
【轉載】請注意台大的校門口將蓋起一棟二十三層的文學院高樓
在LS的部落格上看到這則消息,相當驚訝!台大校園中建築物
越來越多,綠地越來越少,在復興南路校門一帶蓋滿了新而無創意的
樓館;物理系的新館(凝態實驗室)在那巨蛋體育館的後方拔地而起
,既反光又刺眼。
但我們總是期待著那些日治時代之後,沒特色、比較醜的建築物
,是集中在校園的後方。我們至少還有一條椰林大道,讓我們可以從
舊總圖、文學院、動物系、物理系、行政大樓、傅鐘等漂亮的建築中
一路行去,這是讀台大的一種意象的記憶。
而今,台大文學院居然要在台大校門口,把洞洞館(人類系、圖
館系)鏟平,蓋一棟高達二十三層的高樓,充作文學院,這會不會太
誇張一點?
感謝外文系的教授張小虹跳出來寫這麼一篇文章,希望校友的力
量可以力阻此事發生,不要一個恍神,怎麼校園就變了個樣了!
張小虹:校門不幸文學院復仇記【聯合報╱張小虹】
2009.06.04 02:45 am 張小虹
前不久台師大的校園外牆高高掛起廿幾幅酒類廣告而遭批評,只因該
校籌辦大專運動會經費不足而找來酒商贊助,並以校園圍牆為廣告看
板做交換,故有人說台師大不是「喝醉」了,而是「餓昏」了。此事
媒體曝光不宜「酒」留後,接下來的校園焦點,便轉到了台大甫通過
的廿三層新人文大樓興建案,反對的學生譏此為即將出現在台大校門
口的變形金剛。
台大校門口 蓋「形金剛」
高樓不是原罪,而廿三層的高樓說高也不是太高,但此高樓座落的地
點,卻是最敏感的大學入口,直接衝擊台大校門與椰林大道兩側建築
景觀。廿三層之所以為「高」,乃在相對的尺度比例,硬是要在原本
多為二或三層樓「低」尺度的校門週遭建物中拔地而起,一柱擎天。
文學院「餓昏」 竟霸凌人文
而反諷的是,此重創大學入口意象、破壞尺度和諧的興建案,背後的
推動者,不是他人,正是號稱最尊重人文精神與價值的文學院。台大
文學院過去五十年來空間嚴重不足,長年皆為校內空間資源分配不均
的「受害者」,而當觀樹基金會捐贈五億多元給文學院興建大樓時,
遂計畫在現有洞洞館「一個基地」之上、「一次解決」所有空間問題
。無奈基地過小、量體過大,又有需要保存的歷史建物與校園內建物
高度的限制,只得在緊臨校門口、緊臨大馬路的基地西南角,往上堆
疊出細長型的廿三層高樓。故此興建案的最高指導原則,不是人文生
態,而是巨大的量體需求,於是顧不得尺度和諧,顧不得節能減碳,
顧不得未來遷入此大樓研究室教師所將面臨的噪音、汙染、風切、震
動等問題,而被迫上演一齣「打著人文反人文」的「復仇記」。看來
台大文學院和台師大一樣,不是「喝醉」了,而是「餓昏」了,只是
台師大的外牆廣告可以說撤就撤,而蓋到台大校門口的廿三層大樓可
是無法說拆就拆的。
高樓當圍牆 卓越的台大?
歷史的反諷,讓弱勢的「受害者」文學院,搖身一變成為破壞大學入
口意象、霸凌椰林大道與都市界面的「加害者」,甚至還必須搬演出
一套說法,謂此校門口高樓乃象徵「台大追求卓越之新地標」來自圓
其說。但更反諷的是,此備受爭議的興建案,卻在眾人的質疑聲中一
路過關斬將,再次印證「層層負責,無人把關」的層級官僚制度之問
題。從二○○二年起,台大努力拆除校門口與新生南路周邊欄杆,降
低圍牆高度,以建立大學與周邊社區的開放友善關係,既是象徵意義
上的打破象牙塔,也是實體空間上朝向「沒有圍牆的大學」之努力。
但隨著校園空間需求增加以及校園內整體建築高度的限制,台大開始
在校園周邊蓋起高樓,以高樓為圍牆,而此廿三層的新人文大樓乃是
此波「校園新圍牆主義」的最新發展。不幸的是,堆疊在校園邊的高
樓,此次可是堆疊到了校門口,倘若台大校方、捐贈單位不能展現足
夠的智慧與處理問題的能力,而台大的師生與校友不能展現尊重歷史
空間人文尺度的決心與行動,台大校門必將淪陷。
(作者為台大外文系教授)
-------------------------------------------------------------------------------------------------------
來信照登:(來信者是一位建築師)
王老師好
如您說的台大校園已經失控,名家建築師各顯神通, 各家捐贈者玩弄校園,
台大則是錢財掛帥拚經濟,已不見社會責任、 人文的素養與宏大的遠見,
連具有意義的老房子都有意無意加入財團的都更基地,
我笑稱有朝一日台大會是台灣最大的土地開發商。
人文學院新建築,我也注意過這個案子, 但既使已經反對聲音這麼多,好像一直無法讓校方打消念頭...
這樣的事情,又豈止是台大呢,當我看到連台灣傳統美術龍頭, 師大都可以瘋狂如此...
我們的國家連教育的堡壘都失守,
就怕有什麼樣的校園就會有什麼樣的老師與學生。
謝謝
愉快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