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月 13, 2023

在古琴曲中找曹植的梵唄

在古琴曲中找曹植的梵唄 容乃公

我讀了很多關於擊壤歌的文史資料. 最服曹植的說法. 他沒直接說到 擊壤歌到底是什麼東西. 我以為可能是和踏歌一樣, 一種民俗藝術. 也有人說最中國最古的一種可以拿來訓練運動選手的活動. 也可能是 一種儀式. 總之, 擊壤歌一定不光是講一個路旁的老頭子在酸溜溜回 答人家問他在敲打泥土幹嗎的智者之語.

曹植《書》:「擊轅之歌,有應《風》《雅》。」是知擊壤擊轅,並 唐虞時事矣。

曹植認為擊壤歌傳自詩經的風雅.

《詩經》十五國風的演唱形式多種多樣,除了獨唱外,還有對唱,幫 唱等多種形式。

不僅有節日集會時的集體對唱,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常明即興的對 唱抒發感情,如《鄭風‧東門之》

關于歌辭與曲互相幫襯,我在談古琴曲吟唱的文章己經說明很多. 我想如何理解曹植把一個外國語配上漢字, 到目前, 我們只能依現有佛寺梵唄形 制去探討,之外,古琴少數佛教的曲子也可以給我們一點思索的門路. 佛教日常使用的音樂主要是贊唄,或稱梵唄。一般分為詠經與歌贊兩部分,詠讀 佛經的稱「轉讀」,歌唱禮佛的稱「梵唄」。主要採用七字、五字、四字句式的 短偈形式。這些讚頌佛祖、菩薩,詠唱經文、詩讚的獨唱、齊唱、合唱,經常用 於講經宣道、朝課暮誦、道場懺法、無遮齋會等儀式。為了讓中國人接受,贊唄 開始與中國本土音樂結合。

  椐據所有現存琴譜,所載658個不同傳曲中,內容和佛教有關的也只寥寥數曲 ,計有:《普庵咒》(又名《釋談章》)、《色空訣》、《法曲獻仙音》、《那 羅法曲》、《蓮社引》、《花宮梵韻》、《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其中,經常被打譜演奏的其實只有《普庵咒》一曲,其餘皆乏人問津。 空塵和尚在《枯木禪琴譜》中記,戊子秋(1888)他在 北京旃檀寺聽喇嘛唱梵唄,聲音清和,詢之知其名《那羅法曲》。第二天他攜琴 再去,求喇嘛重唱,撫弦和之,得譜成曲。據中國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 究保護中心主任田青說,2003 年北京琴人余青欣曾將此曲重新打譜演奏並錄音 ,這可能是空塵之外第一個打譜的。 《枯木禪琴譜》因是和尚編撰的,自然要追溯與佛教有關的 內容。據這本琴譜卷二《歷代聖賢著曲名錄》所記,歸於和尚或著名的崇佛居士 創作的琴曲計有:僧覺道作《鶴鳴九皋》,王維作《春江送別》、僧智和作《釋 談》、《清夜聞鐘》、《松下觀濤》,蘇軾作《四樂吟》、《思君操》,僧義海 作《瑤天笙鶴》、《雙清吟》,僧省涓作《石上流泉》、《白雲操》。所舉曲目 中,《鶴鳴九皋》、《雙清吟》、《石上流泉》等都是常演曲目,但除《枯木禪 琴譜》外別譜所載均別有出處或不考,未提到是和尚居士所作,空塵和尚的說法 是孤證。枯木禪琴譜》卷八錄有七曲,一般認為是空塵 自己創作的琴曲。其中《那羅法曲》註明了出處,《蓮社引》一看曲名即知和佛 教有關,其餘還有《獨鶴與飛》、《雲水曲》、《懷古曲》、《枯木吟》、《思 賢操》。另,考為心越和尚作的琴曲有《熙春探》、《思 親引》、《安排曲》。

雖然正式的琴書中有關佛教留下的痕跡不多,但是如果 翻一下「琴詩」條目,就會發現留傳下來的「琴詩」中不少都和和尚寺院有 關。

唐詩中最有名的描寫古琴的詩是李白的《聽蜀僧睿彈琴》,還有韓愈的《聽 穎師彈琴》。李白信道教,他其實還有不少寫道家的詩裡提到過古琴,但都不如 他寫和尚彈琴的這首有名。王維、白居易也有不少詩提到古琴,他們本來就好佛 ,創作中自然也留下許多佛家思想的印跡。中唐詩人鄭谷有一句詩:「琴有澗風 聲轉澹,詩無僧字格還卑」,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的文化空氣,與僧人交往並寫進 詩句,在當時被看成很有格調。上過《諫迎佛骨表》的韓愈在政治上反對佛教, 但他的詩裡卻不能不寫和僧人的交往,聽僧人彈琴,在古寺看壁畫。

啟功的老師陳垣在 1932 年有過一次講座,題目叫《佛教能傳佈中國之幾點 原因》,提出佛教能利用文學、美術和園林,是它能在中國紮穩腳跟的主要原因 。佛教從東漢末年傳入中國,一開始是在外國僑民範圍裡的信仰,後來中國士大 夫層少數知識分子的主動學習和北方少數民族統治者的推崇,成為佛教大規模進 入中國的主要原因。而在唐朝中期以後,極具中國特色的禪宗的發展和成熟,深 深滲透進了中國文化,對藝術審美影響也非常大。唐宋間佛教盛行,禪僧輩出, 文人士大夫都以尋僧訪道為雅事,他們以琴和僧、寺、禪理一起入詩,非常自然 。     

古琴有一個特點,琴弦比較長,發出的聲音餘音較長,這使得操琴者可利用 餘韻來做文章。但古人一開始並未充分利用古琴的這一特點。在留傳下來的較早 的琴曲如《廣陵散》裡,表現節奏氣勢的右手套頭指法用得較多,表現韻味的左 手吟猱指法並不發達,是典型的「聲多韻少」。用個不恰當的比喻:有點類似把 古琴像鋼琴一樣使用。也許我們可以從古琴佛曲吟唱找出梵唄曲調的原理. 我相信梵文和漢語不管有多大差別, 配成古琴, 是否梵唄有模仿琴曲的可能. 這 是很值得探討的.

目前中國有系統去教唱梵唄是五台山.

五台山佛教音樂的傳承方式是傳統的口傳心授。學習時,徒弟首先要把樂器 上每個字的位置記牢,然後學習唱譜。學習唱譜時,師傅首先依照工尺譜(中國 民間傳統記譜法之一,因用工、尺等字記寫唱名而得名)所提供的曲調框架,按 照自己的理解或是個人的愛好和習慣,依據板眼一句一句施教,待徒弟唱會並背 下來之後,再拿樂器依字找音(俗稱「捏眼」),慢慢奏出旋律。每一首樂曲的 每一句都需要這樣去教。所以,如果沒有師傅的傳授,徒弟僅有樂譜也是唱不出 曲調的。這種教授方式,使每一首樂曲旋律由於師傅的不同而產生些微的差異, ,同時,也形成了相同曲調有多種不同唱法的現象,使樂曲顯得非常豐富。但是 ,無論怎樣變化,曲調的基本風格不會變。五台山僧人在點笙(調音)方面有獨 特的技藝。

在一部清宣統二年曲譜的抄本中,記有曲調 200 多首,而目前青、黃廟恢 復的曲目僅二三十首。造成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是傳承的困難。目前,五台山上 會佛樂的僧人不過 50 餘位。培養一個能演奏樂器並會唱經的僧人要幾年甚至十 幾年的時間,而訓練班裡的僧人流動性很強。繼承五台山佛樂文化遺產,需要一 份恆心。如何更好地傳承這份文化遺產,是一個刻不容緩的課題。如果讓五台山 的僧人去學古琴, 也許可以唱出更動人的梵唄也說不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