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3月 03, 2020

驚蟄是個怎樣的節氣呢?

驚蟄是個怎樣的節氣呢? 容乃公

最近網路大家在傳一句名言:

瘟疫!始於大雪、發於冬至、生於小寒、長於大寒、盛於立春、弱於雨水、衰於驚蜇.

乃公不曾在經書看過這句話,總以為這話說的可能不是中醫的理論.最多只是說到節氣的運氣, 或許更不經典.至少不能拿來節証所有瘟疫,道理很簡單,自古以來很多瘟疫發生未必都按這韻律.
蟲類冬眠或隱藏起來,伏著不動,叫做蟄。 時序到了春天,萬物逐漸孳生茂盛, 天空出現雷聲,把冬眠的各種動物驚醒了,所以這個節氣稱為驚蟄。


傳統易經倒是對驚蟄這個節氣拿來和各種人間怪異不祥之事當做大事防備,因為這個月為卯月,是一年木氣最旺,它和桃花與春水泛濫帶來人間的困擾最多.古時把卯月和天上的鬼精,連想一塊,所以取名為驚.驚蟄  不光是把蟲驚醒,這蟲常也是會在人世找喳的蟲,比如老虎.

中國傳統曆法是將全年分為四季二十四節氣,四季就是春、夏、秋、冬,節氣則是立春、清明、立秋、冬至等,驚蟄是春季的節氣之一,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在陽曆3月5、6或7日。按字面解釋,「蟄」指冬眠,「驚蟄」是指蟄伏在泥土中的生物開始出土活動。

生物一出土,便開始覓食。按廣東傳說,凶神之一的白虎(俗稱虎爺)也在這時出來找吃的。在古老的農業社會裡,老虎為患是常有的事,為求平安,人們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這是驚蟄祭白虎的由來。

當然很多人體不安,和寒氣有關,古時人們沒像現在人們吃那麼好,營養不足,冬天保暖成為養生最高的原則,就算當今也是要尊守,拿這條科律去猜測說到了立夏,情形會好,這是合理的推理,和瘟疫發生的頻律無關.


節候語:

「驚蟄聞雷,米麵如泥;驚蟄未蟄,人吃狗食。 」這句農諺,古代農民認為驚蟄這一天,有無雷聲用來預測這一年收成的好壞,極為靈驗。 如果這一天春雷響了, 米麵如泥,表示大有之年,如果沒有雷聲,那麼就要人吃狗食,表示是饑饉之歲。 現代的農人仍是同樣相信,驚蟄這一天的雷聲,是他們一年勞苦的代價,如果沒有聽到雷聲就感到大失所望。

「未到驚蟄雷先叫,四十九日暗天門。 」這是說時序未到驚蟄節氣,雷聲先響了,必定連綿下雨,甚至四十九天看不見太陽出來。 還有一句俚語只說「四十九日烏」,用意亦同。

 中醫本來和西醫的道理不同,這是常識,但二則未必不能同行.古時,中國人開始對鬼神太關注,後來影響醫道,應該是道教流行以後.所以很多中醫書目,大多存在道教經典之中,比方素問,和黃帝內經,都算是道教加上先秦的思想.

說到卯月驚蟄與疫病,古人以為疫是起于東方木.

病欲將入疫室,先想青氣自肝而出,左行於東,化為林木。次想白氣自肺而  出,左行於西,化作戈甲。次想赤氣自心而出,南行於上,化作焰明。次想黑  氣自腎而出,北行於下,化作水。次想黃氣自脾而出,存於中央作土。五氣護  身之畢。以想頭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後可入於疫室。

這也成為古人避災的關念.

此乃藉存思法以避疫,是以精神性的力量來抵禦病疫.古人對養病,特別注重「守神」:「人虛即神遊失守位,使鬼神外干,是致夭亡」「人病心虛,又遇君相二火,司天失守,感而三虛,遇火不及,黑尸鬼犯之,令人暴亡」。人患疾病,是因鬼怪干犯,乃古老之信仰,為人
只有在虛弱時、精神耗失時才會遭到鬼神的干犯。〈本病論〉說:「人氣不足,天氣如虛,人神失守,神光不聚,邪鬼干人,致有夭亡」.

不可否認,人們一到春天,精神就來了,這對養生當然有幫助.最重要是,這個節氣把大自然凶惡的氣看成白虎.白虎在五行本是以木論,在十二生肖以寅為虎,春為木居東方,也和西方白虎同論.春天的木虎看來不像西方的金虎吃人,其破壞力也足人造成重大死傷.

所以驚蟄在中國,尤在南方,有流行打虎的習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