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a85528480102wd0d.html
易經的損卦和琴忌,兼談譚嗣同生平
損卦和音律很有關係, 因為音律隔八相生的道理即合乎損和益, 二個易卦.
損卦和驅鬼也有關, 而古琴的音律即有驅鬼的作用.
損的作用可以從斲琴的方法看出來. 一則為以金克木來損其木氣, 取
音. 而大自然也有損木而發音的事 -- 最有名的是暴電擊木而成就發
好音的樹材. 唐昭宗間 (889-904) 廣西司馬劉恂作的《嶺表錄異》
嶺表錄異記楓人嶺中諸山多楓樹, 樹老則有癭. 癭 (gall) 是指植物
組織受到昆蟲或其他生物刺激而不正常增生的現象。該刺激可能是昆
蟲所釋放出的化學物質,或是單純的物理刺激。其他可產生癭的生物
包括真菌、細菌、蜱等. 劉恂作的《嶺表錄異》說有一晚, 樹遇暴雷
驟雨其樹因為化學作用而長肉, 多了長三數尺, 南中謂之楓人粵東聞
見錄也提到楓人條 --- 粵巫取之作術往往有神. 有瘤的樹是老榼,
又遭雷似和古琴之崩雷故事相似. 崩為損, 損之物都可以用之來避邪
也見易經損卦. 樹損氣質, 但多了贅肉 (今人說招贅, 可能也有易經
損卦的道理 ). 說到崩樹, 最有名的是戊戌政變六君子的嗣同譚親手
造的名琴, 崩霆. 這張琴是:
琴名「崩霆」二字下有「雷經其始,我竟其工,是皆有益於琴,而無
益於桐,譚嗣同作」(桐和同為名忌) 的題款。龍池內側有腹款:「瀏陽譚嗣同復生甫
監製」、「霹靂琴第一光緒十六年庚寅仲秋」。
關於「崩霆」琴的來歷和流傳,據史料記載,1881 年譚嗣同年方十
六,該年盛夏,譚家宅院兩棵高約六丈的梧桐樹被雷霆劈倒其中一棵
。譚嗣同後來於 1890 年,以梧桐殘幹,製成二張古琴,命名為「崩
霆」與「殘雷」.
說來也奇, 譚嗣同一生最愛的一張琴是文天祥曾有的蕉雨琴, 他曾為
此寫了一篇大作名為: 《文信國公蕉雨琴記》
據史料記載,1881 年譚嗣同年方十六,該年盛夏,譚家宅院兩棵高
約六丈的梧桐樹被雷霆劈倒其中一棵,譚嗣同以梧桐殘幹,製成二架
七弦琴,命名為「殘雷」與「崩霆」,琴銘分別為「破天一聲揮大斧
,干斷枝折皮骨腐。縱作良材遇已苦,遇已苦,嗚咽哀鳴莽終古!」
「雷經其始,我竟其工。是皆有益於琴而無益於桐。」據說,譚嗣同
當年每遇回鄉,都要帶著這七弦琴到北城口的文廟與友人縱談天下大
事並彈琴舞劍助興。相傳,1898 年譚嗣同應召去京參加維新運動前
夕,還與夫人李閏秉燭夜話,並對彈「殘雷」、「崩霆」兩琴。
譚嗣同一生好琴,他曾收藏到一架他平生最崇敬的文天祥的「蕉雨琴
」。文天祥寫的琴銘是「海沉沉,天寂寂,芭蕉雨,聲何急。孤臣淚
,不敢泣!」譚嗣同再也想不到,他殉難之地就是 600 年前與文天
祥同一個刑場:菜市口。時過百年,南京市民們走過淮海路「金陵刻
經處」都會看到其大門口樹一銅牌「譚嗣同讀書處」
譚嗣同,維新四公子之一,能文章,好任俠,喜劍術,擅操琴,傳藏
有信國公文天祥彈過的「蕉雨琴」,並對其珍愛如命。
這創作於光緒十六(1890)年,記述了當年譚嗣同獲得「蕉雨琴」的故事。譚
嗣同作品流傳極少,真跡更罕見,此幅作品字體挺拔,筆畫遒勁,用
筆精緻,字裡行間流露出對於此琴的喜悅與珍惜之情。作品曾為香港
收藏家何曼庵先生收藏,並著錄於《禮山草堂緒余》,其中大加讚賞
:「此記寫作俱佳,尤堪賞玩,傳世遺墨,極罕,人間瑰寶也。」
據說譚被捕後, 關在北京, 就關在當年文天祥被虜的囚房, 而兩人最
後都被殺. 其命運可謂與殉琴無二致, 以二人皆對被雷擊的木頭所造
之琴相同. 乃公曾為文論琴忌. 古來殉琴的人物從三國時期的蔡邕起
, 到晉時的稽康, 都可與廣陵散的琴祭列入古今琴忌的名錄. 琴之為
損器, 其吉凶之道, 凡琴人不可不聞.
關於古琴的琴忌我寫過多次文章. 所有最稱奇與應准的就是譚嗣同和
文天祥曾有過的, 而且二人也在被虜後在同一個牢裡彈過, 最後也殉
國 (殉琴 ) 的事跡.
我見過不少蕉尾琴. 說實話, 若不是因為蔡文姬父女的傳說, 我不覺
得舊尾琴會有多好. 而被雷打過的琴, 我們無法聽到蔡氏父女的錄音
, 只能用想像與文史的吹噓去憧憬. 而被雷打過的琴, 按易經損卦來
看, 多是不祥.
唐昭宗間 (889-904) 廣西司馬劉恂作的《嶺表錄異》嶺表錄異記楓
人嶺中諸山多楓樹, 樹老則有癭忽一夜遇暴雷驟雨其樹贅則暗長三數
尺, 南中謂之楓人粵東聞見錄也提到楓人條 --- 粵巫取之作術往往
有神. 我注: 有瘤的樹是老榼, 又遭雷似和古琴之崩雷故事相似. 崩
為損, 損之物都可以用之來避邪也見易經損卦.
譚嗣同在近代是一個比文天祥還奇的奇人. 最主要是他書念得好, 而
且有想法. 不過戊戌政變的幾個亡魂中, 他的很多極其傳奇的事郤很
少人知.
他有殘雷琴不是問題,而他也玩刀器,另外是他家風水符合易經損卦.
殘雷琴,清光緒,通長 120cm,肩寬 18.9cm,尾寬 12cm。
琴落霞式,黑色光漆,蚌鈿徽,牛角軫。岳山內雕有梅花、龍池、鳳
沼,均作圓形。龍焦尾雕靈芝雲紋,尾托作籐蔓紋,左右對稱。琴面
為桐木斫,紋理清晰。
琴背面龍池之上刻魏碑體「殘雷」二字,其下刻有行楷三十五字:「
破天一聲揮大斧,干斷柯析皮骨腐。縱作良材遇己苦,遇己苦,嗚咽
哀鳴莽終古。譚嗣同作。」均填以石綠。詩左下方刻長方形朱文印,
篆「壯飛」二字。腹款刻「霹靂琴光緒十六年瀏陽譚嗣同復生甫監製
」二十字。「殘雷」詩見於譚嗣同手稿《秋雨年華之館從脞書》中,
光緒十六年 (1890 年 ),譚嗣同只有 25 歲。
此琴為譚嗣同用雷劈梧桐監製的古琴之一,不同於一般清琴,彌足珍
貴。
譚嗣同生平最鍾愛的一劍二琴,今仍存人間.
這劍是是譚嗣同的「鳳矩劍」。他曾攜帶此劍,為拯救中華民族於亡
國滅種之難,呼號奔走,足跡遍及神州十多個省,三更燈火讀書,聞
雞起舞擊劍。直到他殉難前夕才將此劍贈給大刀王五。
在譚嗣同的手下,七弦琴已不是一般文人雅士休閒遣興之玩物,而是
愛國志士劍戟交鳴的生命之歌。
按易經原理, 能避邪之物, 輕重時也會遭邪. 看過譚嗣同的琴和劍,
或去過他瀏陽老宅,若再證之以風水八字.其人不亡,何來天理.
其實對古琴文化與易經有涉略的人可能會和我一樣, 在讀了他的生平
, 相信譚嗣同殉國與殉琴,不也頗合天理人文之道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