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月 23, 2014

談另類的『墨本丹青』--作者容乃公

談另類的『墨本丹青』--作者容乃公

中國的藝術與美學思想與西方美學最大不同就在於中國藝術和思想是綜合的, 不
論是詩、畫、音樂、都可以在彼此的表現中體現另一種表達形式的精神. 中國的
國樂可以用來描寫一幅圖. 國樂曲《春江花月夜》就是一首典型的用其獨具韻律
的旋律融詩、畫為一體的優秀作品。它似一幅長卷的山水畫,將多姿多彩的每個
畫面有機地組合在一起,體現了我國傳統藝術中描寫和審美的統一. 曲中有動靜
與遠近, 有如實景. 至於戲曲更是所有藝術的綜合. 國劇包括了樂曲, 而戲台以
動作把故事生動畫出來. 但是國劇的音律是進化了的音樂, 它的音樂由詩詞的曲
牌變成戲曲的曲牌, 中間有進化的改變. 而京劇的皮簧是民間流行的曲調抽象而
成制式, 復由單純而在不同的角色和個人化以細緻的唱腔產生千變萬化, 是由多
變少, 而再由簡變繁. 至於色相, 戲台所畫的絕不是丹青顏色, 而又是制式化後
再經由戲曲描寫的故事和角色開展成奪目的彩蝶群飛.

但是中國的藝術綜合性並不是將不同的表演形式勉強拼湊. 中國藝術不是中餐的
雜碎, 只是把零星的食料放在一鍋來炒. 中國藝術嚴格說來不是綜合的藝術, 而
是融會的配合. 明白一點說, 中國藝術很少將二種表現同時放在一個台面去以各
自的獨立形式同時演出. 也就是說, 除非特殊情況, 畫家很少一面畫, 同時另外
有人在旁奏曲.

中國的戲台上凡有演奏的, 一定是做假動作. 台上的畫作亦然. 比如京戲的空城
計中孔明彈琴郤敵, 從來沒聽說過有那個演員把真的古琴放在孔明面前讓演員去
發揮 . 再來, 孔明彈的是那個曲子沒人問過 -- 一向是由文場彈出小段算數.
名角裴豔玲曾在台上懸腕寫書法, 這並非是傳統的要求, 更不是演出的要求. 看
戲的只能以讚賞的眼光姑且接收, 大家買了票仍是來看她身段和唱腔的絕技, 不
是看她的書法技藝, 因為再怎麼好也不是一流的水準, 這其實是畫蛇添足的做法
.

京劇有墨本丹青的本子並不少. 比如王佐與陸文龍的《斷臂說書》就有一段墨本
. 戲中寫字最著名的是《搜孤救孤》. 古人寫字是生活的重要活動, 因而戲台上
  專講寫字畫畫的故事不少. 傳統京劇演員書法, 尤其在民國以後, 有意識地講
  求個人修養的覺醒使很多名角在台面下可以以書畫和名畫家交遊. 名鬚生余叔
  岩的字自是一流, 而梅蘭芳的書畫也不遜色.

梅蘭芳曾拜齊白石、陳半丁、姚茫父等諸位大師學習書畫,其畫作梅、蘭得益陳
半丁、人物得益姚茫父較深,並有不少畫作流傳於世。梅蘭芳繪畫以小幅居多,
書法以行書為主。

若如有人說唱腔可比為書法, 梅蘭芳的書法是端端正正的顏體. 論寫字唱戲, 梅
蘭芳沒有余叔岩變化多(注一). 余叔岩一生興趣很廣, 除了養鳥, 他也工書法. 其實他
的唱腔變化萬千, 張中行先生在《余派遺音》中說余叔岩的唱工己是集韻味派大
成。葉秀山先生認為韻味可以與中國傳統詩論中的「神韻」、畫論中的「氣韻」
、詞論中的「境界」相提並論。人們常以「雲遮月」形容余氏的嗓音,這是文人
畫的一種境界. 余派藝術與晉人書法、唐詩宋詞、宋元山水畫是一脈相承的,它
們都積澱著中國文人士大夫千百年來的美學理想。

當今余派傳人己寥若晨星, 而目前海峽兩岸數英雄人物, 有一位姑娘算是排前幾
名的. 她就是王佩瑜. 最近大陸興起了《趙氏孤兒》熱. 並非大家想念余叔岩的
藝術, 因為大陸才開始認識余叔岩, 而是因為一部電影紅了起來. 我看過王佩瑜
演劉世昌, 對劉世昌這一鬼魂人物角色相當出色, 長長的一段唱腔如行雲流水,
自成一格.


根據馬連良先生半個世紀之前曾將《趙氏孤兒》的劇本整理改編. 基本上大陸京
劇界對馬連良要比余叔岩熟悉, 但余派的精華己漸漸被欣賞, 所以有人將馬連良
的本子加上余本, 將原本長達三小時四十分鐘的演出被精簡到兩小時. 這不以為
足, 又有人將《趙氏孤兒》以山水丹青畫卷巧妙融合進舞美設計之中,「國畫」
與「京劇」兩種國粹開創性的跨界混搭,據說這是王珮瑜主導之作. 稱為墨本丹
青版的京劇《趙氏孤兒》.

過去郭小莊曾將國畫帶上京劇舞台的, 這是因為張大千的因緣. 郭小莊也曾在京
劇上作很多改革, 不過看過她的戲, 總讓人覺得台上那些新的裝飾和她穿在身上
的張大千的筆墨一樣只是一種未溶入的水墨, 點綴而己, 讓一心要領教她唱作的
人分心. 在表演藝術上, 太多加飾常常是功力不足的遮蓋. 有人跳舞跳得好, 生
怕沒內涵, 就將二噸的白米往台上傾倒, 結果台上只剩下了藝術, 除外沒有太多
別的.

也許墨本丹青搞出了名. 因而有人也想到將國畫和國樂, 甚至國劇, 「含把浪」
搬到了台上. 若這個人是國內文化執牛耳, 他更有本事將國寶級的名畫, 以及
古琴, 國樂, 書畫, 與京劇的高手拉在一塊去演出他串編的東西. 台灣的「漢唐
樂府」,曾將南管戲編為古典歌舞戲《韓熙載夜宴圖》,是一種將本來存在的藝
術重建 (reconstruct). 這大不同與把很多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拼成五味雜陳的
新作. 編者雖然名重一時, 但是創作云乎哉, 這麼多原先並不連結的書畫曲目由
文化泰斗用小學遊藝會和雜耍的手法並列並陳, 好像什麼都是, 可能慎剩下的藝
術就不太多了.

乃公注: 余叔岩唱腔之變化多端,因為他唱工太細,也許無法一下聽出來他功力.
加上他不像梅蘭芳留下很多音像資料,實在不易令人體會.大家若細心聽聽他留
下的十八張半的錄音,每段的唱法都不同.不論音色收韻咬字沒一段是相同的.
但粗聽又很相似.這就是他功力的証明:

京劇余叔岩音像配唱段(1) 
讀容乃公先生的《淡另類的「墨本丹青」》 

梁父吟是祭鬼的古琴曲

梁父吟是祭鬼的古琴曲


容乃公 frank.piedpiper
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裡。
裡中有三墓,纍纍正相似。
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
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
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
這首古曲,是——漢代古辭《梁甫吟》,也就是現人也彈的古琴曲,《梁父吟.》
陳壽在《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一句「好為《梁父吟》」。
這個好為的為字,
有人把「為」字理解為「做」,即寫詩,認為是諸葛亮寫了《梁父吟》這首詩;
有人認為,「為」就是朗誦,即,諸葛亮喜歡朗誦前人所寫的《梁父吟》這首詩

從字用法, 為被當做唱詩或做詩都很勉強, 就像男女交媾被今人淺薄稱為做愛一
樣無趣無知.
應該有別的意思
. 乃公以為這兒為可能是英文的 perform, 即做法或做儀式. 三國演義最令人印
象深刻就是孔明借東風, 和祭燈做法. 準此, 諸葛亮好為梁父吟應該是指做梁父
吟的法事.讓我解釋梁父吟的背景即明白.
梁父吟做為古琴的曲,原是配詩相和歌‧楚調曲,又名《泰山梁甫吟》。
「甫」亦作「父」。郭茂倩《樂府詩集》解題云:「按梁甫,山名,在泰山下。
《梁甫吟》蓋言人死葬此山,亦葬歌也。」這首古辭從寫墳開始,保留了葬歌痕跡,
原來梁甫是在泰山下, 專門埋葬為國捐驅數以萬計的無主孤魂的墳. 梁父吟, 說
白了,就是為了祭鬼而唱的宗教歌曲.
三國演義中提到易經神算管輅命不好,早死而去泰山治鬼.可見泰山多鬼,到底
多到什麼程度呢? 從梁父吟的原始功即看出,它是一個專為安撫為戰爭而死的
人的法事科儀.古時一打就要死幾十萬人,這些亡魂在南方就稱為王爺,即大眾爺,
即無主的大數目的孤魂.要祭這種鬼,是道士的責任.
諸葛亮會易經,太乙神數.現在我們坊間賣的太乙神數就是諸葛寫的.奇門他也會,
當然祭鬼的事是他的專長.
寫到這我們不免要問,諸葛是跟誰學的?他學的是道家那一門呢?
我想古時會易經道法的人都必然會被請去做一件事...就是處理死的的事.孔子自稱少
賤,故多能,其實他說的賤包括幫死人洗屍等等,即現在禮儀公司,所以孔子寫了禮
記.現在滿街教易經孔道的人很少專講禮記,尤其是祭禮,孔子是個專家.
諸葛亮出身荊州, 但原藉郤是山東省沂南縣, 即臨沂. 不過這個臨沂和白居易在
長恨歌提的
臨邛道士鴻都客,
能以精誠致魂魄;
地點不同.只不過他可能學的道術是四川的臨邛,而不山東的臨沂.
諸葛他與當時的荊州名士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有結交。後來他應了黃而變
成黃的女婿, 娶了黃的黃頭黑色丑女.
黃氏父女會很多法術,全都教給了諸葛亮.
不過諸葛亮自己也有一套,那可能是少時在山東或從山東長輩學到的祭王爺的
科儀,也就是現在古琴家們彈的古琴曲,梁父吟.
古琴原本是道家的玩意,而且是做科儀驅鬼用的.為什麼廣陵散那麼邪,像孫毓芹
一生忌彈它, 因為那是驅鬼的東西, 不小心會遭邪. 這曲子原是道家的東西, 但
是在六朝時, 被曹家, 像精通佛曲的曹家人, 包括稽康, 加了工, 變為不道不佛
的音樂.
話要說回頭,孔明為何愛做梁父吟呢.先從曲子歷史談起:

史上把梁父吟從法術,到藝術,到很自然用儒家的想法,拉到政治,以致原來功能
不清楚了.
原本是葬歌的東西,被改為一首詠史詩,
所詠為齊景公用國相晏嬰之謀,以二桃
殺三土的故事。因為景公,無罪而殺士,君子傷之,如聞《黃鳥》之哀吟。

據《晏子春秋‧諫下篇》記載:
春秋時齊國勇士田開疆、古冶子、公孫接同事齊
景公,各有殊功。一次國相晏嬰「過而趨之,三子者不起」,這使晏嬰甚為難堪
,便在景公面前進讒,說三人「上無君臣之義,下無長率之倫」,乃「危國之器
」,應該除掉。景公以為然,便由晏嬰設計,以二桃賜三人,讓他們自己表功爭
桃。公孫接、田開疆先自報功勞,各取一桃,最後古治子說:「我的功勞比你們
都大,桃子該給我吃。」說罷抽劍而起。公孫接、田開疆聽了都感到羞愧,認為
自己功小爭桃,是貪,爭得不對又不死,是無勇。於是二人退還桃子,自殺而死
。古治子見自己動武爭桃而使二人羞愧以死,也自責不仁不義接著自殺。
文化模式一向人類學原型最後變成文化,過程史家常以文化,即典故當先,而原始
宗教儀式功能被講為後來的事.其實梁父吟應該先是民間即流傳的祭鬼的曲子,
後來被晏子春秋之類解為齊景公二桃殺三士的典故.二桃殺三士也成為中國戲
曲的模型.(京劇即有二桃殺三士一劇).

諸葛亮為何喜歡朗誦《梁父吟》一詩,有人認為,他是為了抒發對山東老家的思
念,梁父即泰山;有人認為,他是在表示對齊國三士的同情;有人認為,他在表
達對晏嬰的景慕。

諸葛亮為何喜歡朗誦《梁父吟》一詩? 諸葛亮雖然是琅邪陽都(今天山東沂南
縣)人,他父親也曾經做過太山(即泰山)郡丞,但諸葛亮很小就成了孤兒,跟
著叔父諸葛玄,在豫章(江西南昌)、荊州(在今湖北省)等地生活,
跟孔子一樣, 少時賤, 可能在山東就看過祭梁甫山的科儀, 甚至也學會了, 所以
經常沒事就自己擺設陣法, 演習祭鬼儀式. 吟彈起梁父吟.
在漢代詩歌中也有同類例子,例如《薤露》、《蒿裡》。原本都和祭鬼有關.
乃公不但通古琴,而且是目前少數精通易經的人.我曾專文談過八字吊客三國時
吊客的傳統.大家看了一下就明白,為何孔明好為梁父吟.

(八字命理有所謂流行遇到弔客不好. 命書《三命消息賦》說:" 喪弔臨人,變
宮商為薤露。薤露原自晉崔豹《古今注》卷中:
「《薤露》、《蒿裡》,並喪歌也。說的是田橫門人,橫自殺,門人傷之,為之
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滅也,
這歌曲和弔客都有共同的來頭.三國時曹操曾作過
薤露行
  薤露行
  三國?曹操
  惟漢廿二世,所任誠不良。
  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強。
  猶豫不敢斷,因狩執君王。
  白虹為貫日,己亦先受殃。
  賊臣持國柄,殺主滅宇京。
  蕩覆帝基業,宗廟以燔喪。
  播越西遷移,號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
這詩原本是祭田橫之鬼而寫.也要用古琴配. 也是道教的科儀用到的古琴曲.
乃公曾專文寫中國古琴最偉大的古琴大師蔡邕甚至為了完成科儀的要求, 故意去
收董卓屍體而犧牲. 從宗教學來看, 人為了宗教儀式去成就祭鬼的科儀要求, 現
代人不會理解, 而今時自稱為琴人的音樂家們更不會理解.


平均分數:0 顆星    投票人數:0
我要評分:

婚禮是為了避邪


中國傳統婚禮是華夏文化的重要部份。古人認為黃昏是吉時,所以會在黃昏行娶
妻之禮;基於此原因,夫妻結合的禮儀稱為「昏禮」。

從易經中可見, 易經的睽卦, 歸妹卦, 泰卦中提到婚事和種情況都有 (見容乃公
著易經原理 )說明為何昏禮要在晚上進行. 主要就是為了怕祖先的靈來鬧事. 基
本上, 禮儀和民俗中設定的種種規飭都是為了對付祖先鬼靈而設. 而古時, 加上
有搶婚的風俗,因而結婚不在白天進行,其目也是為了避邪.

很多人以為婚禮中很多的舖張好像過份了, 也沒意義. 常在參加禮婚時, 和大堆
不相識的親友同桌, 大家來的目的好像和當事人慎重行事無關, 反正吃喝一陣就
是.現在還可能會在婚禮中遇到脫衣秀的場面,更令人覺得無聊低俗.

若是從禮俗的目的是為了驅鬼的角度來看, 婚禮中種種低俗和無聊其法下作而其
目的仍然有存在的理由,因為在進行婚禮時,最怕有些祖靈來鬧場,這些祖靈包括
過房改姓的人的原先的祖先,或沒結婚就死的姑姑婆婆等等.所以婚禮場面有些
低俗胡鬧,多少取代了傳統禮儀的未竟之慮.也就是說,一堆人在吃吃喝喝,吵吵
鬧鬧, 一點不在乎新人的慎重, 並不見得是失儀和沒水準. 因為婚禮最大的功用
不是社會學的,而是人類學的合宜.

現代年輕人沒人教, 或無視傳統, 也許最好的方法是干脆取消婚禮, 反正人類在
比較有文化而缺文明的時代, 很長的時間是沒有婚姻制度的, 而我們基因中和生
理生活的種種特質因襲的, 不是孔子周公制禮以後的文化, 而是上萬年的母系社
會的文化.現代社會婚姻制度己經出現危機,亂七八糟,也許恢復到古代走婚的
傳統也許更安全.

中國文化中的人神戀

中國文化中的人神戀
容乃公

中國文化中的人神戀源遠流長,從《詩經》乃至殷商的甲骨文一直到今天的
故事傳說,都存在不同形態的人神戀話題 (故事 )。
基本人中國文化的男女關係從人類學原型出發, 全表現在人神戀的格式. 這
格式從易經, 詩經, 楚辭, 六朝, 道藏之中男女, 乃至後來由民俗發展出的戲曲
故事全在說明中國人的愛情並無存於現世. 清代文學中, 因為現世化, 而有像紅
樓夢的現代小說, 其形式和傳統以鬼神為骨幹的小說不同, 但其男女愛情主要仍
以形而上的精神戀為主, 都是在講一個人世外的陰陽乾坤.
作為一種婚戀,人神戀是一定社會階段中民俗、婚戀心理的曲折反映;從本
質上看,一切外在於自身的異己力量的化身,包括客觀的自然力量和以這種客觀
自然力為基礎的超自然力。在古代,尤其是在人類社會早期. 嚴格說來, 中國人
並不太懂以性為主的男女關係, 而中國人的愛情可以看成代表世俗世界 (陽 )與
形而上的世界的陰界 (就是鬼界 )相交. 現代小說越接近這種關係, 比較有機會
被頌揚成為以道教思想為主的傳統男女關係. 中國戲曲發源於孟姜女, 後來類似
寶蓮燈, 白蛇傳, 七仙女, 等等乃至昆劇中的四大夢 (尤其是遊園驚夢 ), 都在
發揚這些東西.

中國人的小說中男人是世俗人, 女人就是神仙和鬼, 這並不必要博士論文
去發現, 去看戲即可. 明以前, 中國男女故事都被戲曲收編了, 到了清朝, 連浮
生六記都讀起來像人神戀, 因為三白記芸娘, 多少把二人的愛放在神仙列傳架構
去談, 三白所頌的亦是洛神賦. 我讀胡蘭成今生今世, 甚至以為有胡蘭成的一生
太多和沈三白太像了. 芸娘為三白打點勾引風塵女, 甚至為了人家背了她老公而
氣死, 胡蘭成沒這個福氣. 當年林語堂發現了浮生六記, 只看到現代愛情的世界
, 那是嚴重的誤讀. 這種愛情和中國人的愛情世界全然無關. 中國人的愛情基本
上就是在說現世界的男人愛上神界的女人, 如此而己. 在中國人的愛中, 女人不
該是凡人
. 中國人的信仰中, 男人到廟, 不可對女神直視, 不是怕生不敬之心, 而是中國
 傳統相信男人看女神, 會不小心把女神看戀了, 下凡來成親, 寶蓮燈起頭就是
 因為一個男子到廟中對神仙起了覬覦, 而讓神仙下凡與他結合.


我讀柳如是別傳, 一直相信這個曾經在風塵中的女人不是凡人. 後來讀到她
和錢謙益搞密教的歡喜襌, 二人曾專研房中術, 幾為當時文人姤病. 我讀到這段
, 才驚覺原來他們的戀愛也是人神戀, 完全合乎道教傳統.


很多道教神仙傳中男女相戀,出自陶弘景所編道書《真誥》。
這書內容是陶弘景從東晉楊羲、許謐等人的「通靈」記錄,謂是仙真告授,故名
《真誥》。陶弘景根據南朝宋齊時道士顧歡搜集以楊羲主寫的記錄,加上其他修
行雜記和來往書信,流播江東的相關資料加以增改所編成的《真跡》一書(即《
無上秘要》等書所引《真跡經》)。陶弘景再勤加搜訪,「補罅糾謬」,重新詮
次,並加註解,易名《真誥》。
( 胡蘭成是否曾和張愛玲交合中得寫作三眛吾不可知, 但他為何把張寫得像
神人 )?
真誥》中有許多詩歌都涉及「人神戀」. 原來密宗和道教最神祕的法術就是
男女相交以至陰陽相合的天人的術, 說這些是道教不傳之秘. 《真誥》詩中多有
道法修煉隱語,也有因為與道教「房中術」有所關涉. 道藏的神仙傳中, 的仙女
, 其原型可能巫山神女. 人類早期女巫的工作除了幫族人解厄消災, 男外也做現
代妓女的勾當. 比如印度廟妓之類
. 現在台灣的紅燈區常開在廟旁, 在萬華仍可以看到, 其實是相當合乎傳統. 總
 之, 道藏中的女神, 像杜香蘭, 西王母的養女, 基本上帶了一大堆名女人《太
 平御覽》三九六記載:「神女姓杜,字蘭香。自雲家昔在青草湖,風溺,大人
 盡沒。香時年三歲,西王母接而養之於崑崙之山,於今千歲矣。」

《真誥》中有雲林、右英、滄浪、王夫人等稱,王夫人是紫微夫人的姊姊她
從天上降神於茅山,要許謐接受其示愛下嫁(我為有待來)。楊羲作為神人之間
的使者,傳達眾真誥諭,當時居住在許謐家中,許謐時過六十,其夫人過世,為
了二事困擾,一為是否專心隱退至茅山學道,一為是否仍留俗世納妾以練「房中
術」,楊羲藉此詩誥,暗示許謐接受王夫人的愛情;陶弘景在《真誥》中還講了
很多道士的男人故事, 也有很多遊仙詩. 為為道教密術都在房中術中以密法傳世
, 只有在人神戀可見端倪.



《真誥》是道教茅山上清派經典,梁朝時人稱「山中宰相」的陶弘景所編撰
。大在此詩中所錄的降詩,署名是某某神仙所撰,實情未必可信。但由有關人神
相戀的詩中所透露的文采精神,作為魏晉當時特殊的愛情觀來欣賞,其時代氛圍
當可推信。下一首是楊羲與安妃之間的情詩,楊在遇神女安妃前,尚未成道,這
詩也算是「人神戀」的佳作之一:《真誥》中有許多詩歌都涉及「人神戀」,雖
然有人說這些是道教不傳之秘,詩中多有道法修煉隱語,也有因為與道教「房中
術」有所關涉,但若除去道教宗教之外衣,去看這些《真誥》詩,解為道徙們情
慾昇華的一種方式,世俗之男女情愛轉型為此類「游仙詩」也是可以理解的。且
看另一首「人神戀」之詩:


《列仙傳》捲上:「簫史者,秦穆公時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鶴於庭。
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鳳鳴。居數年,吹似鳳聲,
鳳凰來止其屋。公為作鳳臺,夫婦止其上不下數年。一旦,皆隨鳳凰飛去。故秦
人作鳳女祠於雍宮中,時有簫聲而已。」根據這個故事記載,當可把簫史視為仙
人。簫史與秦弄玉的情史,也可視作「人神戀」一例,所不同者是仙人與凡女之
戀而已。

李炳莘著 余叔岩繫年


李炳莘著 余叔岩繫年
三版序
太老師孟小冬女士的祖父孟七, 於清咸豐年間在既無飛機也
無火車的狀況下,起旱個把月,由濟南到上海,去加入 " 長毛造
反 "。 按現在說法," 去參加太平天國革命 "。這不是單純的噉
飯謀生,而孟七也不是個尋常藝人。
    他晚年在舞台上,因飾 " 八蜡廟 " 的褚彪,走了個 " 硬搶
背 ",因而中風再也不能登台表演,從此家道中落。 孟小冬九歲
時,不得已典給了姨夫仇月祥學老生。 他聰明伶俐,學習很快,
十二歲在無錫新舞台登台,就聲名大噪。 再去上海,與張少泉 (
影星李麗華之母 ) 及粉菊花同台演出,便走紅於江南。斯時,梅
花館主就說她在坤生中,己有首屈一指之勢。 她十七歲北上,由
曾為譚鑫培操琴的孫老元為琴師兼說戲,藝業大進。 到京後,拜
陳秀華為師, 繼隨陳彥衡、王君直、言菊朋學譚,再跟楊寶忠學
余,藝事更佳。 在與梅蘭芳合演 " 四郎探母 " 以後,便由馮幼
偉等人撮合,與梅蘭芳同居於無量大人胡同。 當時梅的髮妻王氏
已病體沉重。 他的朋友分 " 擁福 " 與 " 擁孟 " 兩派。擁福的
齊如山等人主張王氏死後由福立為正室, 因福能生孩子,可以傳
宗接代。 及至王氏去世,福芝芳扶正以後,他就毅然搬出了無量
大人胡同,一心投向藝術,二十年不談婚姻。 民國二十七年立雪
余門之後,五年如一日,風雨無阻,學得一身絕藝。 據宗嫂慧清
回憶, 她雖然聰明,記憶力郤不很好,有時她姐妹會幫她寫戲詞
。 那時的她,雖然冷若冰霜,郤也豔如桃花,有北平三大美人之
稱,追她的男士很多,她都置諸不理。 其中有一富家子弟,因為
追不到她, 事先把她唱戲的那天前五排池座全包了,坐滿了客人
,等她上演時,全部 " 起堂 " 而去,給她難堪。 她事後哭著對
余家姐妹說:" 我如果再嫁人,必嫁個在前門城樓子上,跺跺腳,
能使九城顫動的人。"

    大陸變色之前,她隨平生知己姚玉蘭 (谷香 ) 由上海到了香
港。 在惺惺相惜的狀況下,她與杜月笙結合了。這時的杜家子女
,管她叫 " 媽咪 ",叫姚玉蘭為 " 娘娘 "。 雖然此時的杜月笙
, 不再是三十六家大公司的董事長,不再是一呼百諾的恆社領袖
,也沒有萬貫家財。 但他確曾是個可以在前門城樓子上跺跺腳的
巨人。 而且這位巨人,有他溫柔體貼的一面。這種粗中之細,吸
引著冬皇,讓她享受了她自己認為滿足的愛情。 杜月笙去世以後
,她誓言不再登台唱戲,祇以教戲及薪傳余藝為樂。 此時,大陸
逐漸穩定, 許多名伶,如馬連良,張君秋,楊寶森等,都在周恩
來的號召下, 回歸了大陸,孟小冬當然是他們的目標之一,特派
章士釗赴港說服她回歸。 章士釗是民初北洋政府的教育總長,北
伐統一後居住上海,常受杜月笙接濟。 他因與杜府有舊,而且此
時孟母張雲鶴女士尚住在北京, 認為水到渠成,孟一定會回歸的
,不意郤遭了婉拒。 章士釗每年去一次香港,就是為了此事。一
九五七 (丁酉 ) 年章士釗去香港,為孟寫了個條幅 (現由唐楚男
典藏 ) 曰:" 當時海上敞歌筵,贈句曾教萬口傳, 今日樊川歎牢
落,杜秋詩好也徒然。 絕響譚余跡亦己賒,宗工今日屬誰家。何
當重啟珠簾寨,靜聽營門鼓幾撾。 "

    丁酉春在香港 右詩奉詒

    令輝仁嫂夫人用資笑粲

    詩句中 " 杜秋詩好也徒然 ",當是勸駕不成的哀怨, 孟氏至
此已知不能再拖,乃於當年遷居台灣。

    章氏返回大陸以後,本應劃下休止符。 不意在 " 文革 " 以
後, 有人策動 " 貶余 ",把余叔岩與麒麟童 (周信芳 ) 併列為
兩大 " 戲霸 "。從此,余叔岩的十八張半唱片,不再在坊間露面
。 要想聽點余味的京戲,祇有找楊寶森的錄音帶。倒霉的是余家
慧清小姐, 她嫁給同學李永年,在上海鹽業銀行作事,生了三個
女兒。 因為亡父是戲霸,大小姐去新疆,二小姐去東北插隊,三
小姐初中畢業就不准升學。 家中古董書畫被劫燒一空,到現在仍
然是滿腹牢騷。 孟女士生前能將其藝術成就之一大部份,由其生
徒以唱段或說戲錄音,完整保存與流傳。 死後又由其弟子成立「
孟小冬國劇獎學金委員會」繼續弘揚余孟藝術, 對其一生從事之
劇藝工作,可謂己劃下一完美的句點。這種 " 無心裁柳柳成蔭 "
的意外收穫, 固係其弟子錢培榮先生師徒放眼深遠的成果,但也
是孟女士始料不及的成就。

    有人認為她的錄音中的 " 詞 " 與 " 腔 ",很多與余叔岩的
十八張半唱片略有不同,就奉承她是 " 孟派 "。她曾鄭重聲明:"
天下祇有余派,絕無孟派。 我所唱的詞與腔,都是老師改正過的
。 他臨終時曾說,「我所唱的戲,皆經千錘百鍊,你不可改正一
字一腔」,所以我從未自作聰明,妄予改動。"

    孟女士逝世之後, 大公子杜大律師維藩以 " 繼妣 " 訃聞。
總統以下各院院長暨很多立法委員多有輓聯致祭。 名流雅士學生
民眾數千人前往靈前追悼行禮。 古今藝人受此榮寵者恐僅一人而
己。她遺骨埋葬於她生前自己挑選的山佳佛教公墓,墓碑上書:

    杜母孟太夫人 墓     張大千敬題

    就一位中國傳統女人來說, 她有夫有子, 有事業,有後成,
曾受千萬人愛戴,年逾古稀,壽終正寢,可謂 " 福壽雙全 "。又
有五百年來一大千,為其親書墓碑,山林墓園均大為增色。

    本書第一版於癸酉秋出版不久, 錢師培榮即在香港成立余孟
藝術學會,並在京、津、台、加成立分會。 以利余孟藝術之研討
與發揚。

    乙亥秋, 天津分會在天津召開研討大會,會前由作者作序,
並由天津分會出版 " 珍本孟小冬說戲錄音 " 一盒。 六捲錄音帶
,即孟太老師與錢師說戲錄音。 劇目為失空斬、珠簾寨、捉放宿
店、 烏盆記、洪羊洞、武家坡、御碑亭、戰太平、二進宮、搜孤
救孤等十齣余派名劇。 內容為孟女士為錢培榮先生說戲的實錄。
有孟女士一人從頭到底獨唱獨白; 也有錢先生唱白,由孟女士一
字一句的改正。 對學習成齣戲劇,很是實用。此乃自程長庚,譚
鑫培, 余叔岩,孟小冬,一脈相傳之正統廣陵, 空前第一份完整
瑰寶。 另外,亦將拙著本書,在天津以簡體字翻印一千本,是謂
第二版。 上海方面,由作者師徒供給余派名票好友翁思再資料,
先後出版了「冬皇妙音 ---- 孟小冬唱腔集」錄音帶兩捲, 及 "
余叔岩與孟小冬唱腔集 " 一本三千冊。 (其中尖字,上口字,二
讀字之注音,係李炳莘執筆 ) 對弘揚余藝,大有裨益。
    丁丑以來, 錢師自感己屆九五高齡,雖身體素健,畢竟歲月
不曾饒人,決定以實際行動,參與弘揚余學。 因此命作者代開山
門招收李岩、李軍、尹培璽等名伶, 及張業才、劉瑞華、王文芳
等名票為徒, 以錄音函授之方法,彌補分居異地之缺陷,希望正
統余學在大陸復活,並飭作者趕印本書第三版,以利學者所需。
    三版的本書,首先把原書 " 劇藝完人余叔岩 " 抽換為 " 余
叔岩先生劇藝繫年 ", 其次以本序說明余派正宗未能在大陸流傳
之原委,再次要對冬皇的婚姻生活作個交待。 每當作者前往山佳
佛教公墓祭掃。 先看張大千的題字,再回首鳥瞰台北平原時,大
有立足台灣聲震華夏之勢; 而孟太老師一生謹言慎行, 仰俯無愧
,其生活細節有何不可對人言乎。

   
                            余門三傳

                                    李炳莘敬序於戊寅仲夏

 

易經關于立神主牌和除穢的發明



    易經關于立神主牌和除穢的發明
    孔子一生最重要的工作可能是完成禮法變革和復興.禮記因而可算孔子最重要的工作.
    孔子一生沒當過廟祝,但他問禮于老子.我們現在無法想像為何短短的時間,他從老子
    那兒弄到極為龐大的學問體系.光是和廟相關的知識,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很多關于廟的學問很值得今人去詳研.
    1.當主神不見,為忘國滅家之徵.這時可以從群廟取一個新主來入廟.這就是禮:
    曾子問曰:「古者師行,必以遷廟主行乎﹖」孔子曰:「天子巡守,以遷廟主行,載于
    齊車,言必有尊也。今也,取七廟之主以行,則失之矣。當七廟五廟無虛主;虛主者,
    唯天子崩,諸侯薨與去其國,與祫祭於祖,為無主耳。吾聞諸老聃曰:天子崩,國君薨
    ,則祝取群廟之主而藏諸祖廟,禮也。
    2.五經中常見的師,也包括廟祝:
    卒哭成事而后,主各反其廟。君去其國,大宰取
    群廟之主以從,禮也。祫祭於祖,則祝迎四廟之主。主,出廟入廟必蹕;老聃云。」曾
    子問曰:「古者師行,無遷主,則何主﹖」孔子曰:「主命。」問曰:「何謂也﹖」孔
    子曰:「天子諸侯將出,必以幣帛皮圭告于祖禰,遂奉以出,載于齊車以行。每舍,奠
    焉而后就舍。反必告,設奠卒,歛幣玉,藏諸兩階之間,乃出。蓋貴命也。」
    3.帶喪的人要等身子乾淨後才可以登堂入室.
    《禮記》<少儀>
    郊之祭也,喪者不敢哭,凶服者不敢入國門,敬之至也。祭之日,君牽牲,穆答君,卿
    大夫序從。既入廟門,麗於碑,卿大夫袒,而毛牛尚耳,鸞刀以刲,取膟膋,乃退。爓
    祭,祭腥而退,敬之至也。

    《禮記》<少儀>
    ◎避疾
    易經有說到睽卦,其真義我在我著作易經原理說得很明白.其中最重要的睽的功能是避疾.
    書說:『弧矢衛國,威天下以睽』,這是當作拿武器平天下.易經說。
    先張之弧,後說之弧 (睽),張弧,即近時之<搶孤>,孤即祿命法之孤神或民俗之姑惡。
    ◎弦木為弧.
    可知弧在易經有二個重要工能.一是戰爭的工具,二是消災.此道理可見諸:
     < 史記 >< 楚世家 >;< 析父對曰:我
    先王熊繹辟在荊山, 蓽路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惟是桃弧棘
    矢以共王事。 < 左傳 >< 昭公十二年 > 亦有此相同記述。所謂 < 共禦王
    事 >,正如杜預注所云: < 桃弓.棘箭,所以禳除凶邪,將禦至尊故。 >
    至尊,包括社稷和宗廟, < 呂氏春秋 >< 遇合篇 >:< 宗廟之滅,天下之
    失。」即此謂也。
    < 左氏傳 > 曰:一桃弧棘欠,以除其災。梟,的也。所發無臬,當為引弓
    不發, 僅是一種作驅逐凶惡的懷式和舞踴,這與今日僅存的儺舞打赤鳥十
    分相似。
    弓箭作為驅邪物. 張衡「東京賦」: 「爾乃卒歲大儺, 驅除群厲, 方相
    弓箭作為驅邪之物由來已欠。
    張衡東京賦爾乃卒穢太攤,驅除摹庸。 方相秉鉞,巫硯操茢,侲子萬童,
    丹首玄制。桃弓棘矢,所發無臬。李善注云: < 桃弧,謂弓也:棘欠,箭
    也。…… < 漢舊儀 >:常以正歲十二月命時儺,以桃弧葦矢且射之……以
    除疾秧。一

    PMAIR 和八字六神論

    西方文化學有人倡議人格型態,和中國人八字六神論很像. Carol Person,
    一位提倡原型論(Archetype)發展一種新論,稱為Pearson-Mahr Archetype
    Indicator (PMAIR),這學說己流傳十多年。Pearson認為人人都有英雄潛能,
    (TheHero Within),而
    PMAI把人格稱為六種平凡人生的英雄潛能(Six Herioic Adventures of
    OPrdinary Life),而人生實為完成其潛能的過程:

    第一種人是孤兒,其一生載浮載沉,一心要想脫困。

    When you are at a time  in your  life  when  you are suffering  a
    loss, you are on the adventure of the "Orphan."

    第二種人是放蕩子,一生都盼望擺脫現實。

    When you are at a time in your  life  when you are breaking  away
    from a situation  that does not fit you, you are on the adventure
    of the "Wanderer."

    第三種人是戰士,以勇氣和堅忍破除困境。

    When  you are at a time  in your  life  when  you must  have  the
    courage and perseverance  to do what is necessary to accomplish a
    goal, you are on the adventure of the "Warrior."

    第四種人為他人而活,心繫眾生福祉,為他人著想,即仁心之士。

    When you are at a time in your  life when you are trying  to meet
    the needs of others, you are on the adventure of the "Altruist."

    第五種人有強烈信仰,一心追求完善,即完美主義者。

    When you are at a time  in your  life  when you are putting  your
    faith in the goodness of God or life, you are on the adventure of
    the "Innocent."

    第六種人胸懷大心,一心想改變世界,有如魔術師

    When you are at a time in your  life  when you are changing  your
    world  because  you are following  your true path, you are on the
    adventure of the "Magician."

    將人格分類,在中國命理學中早以有所發揮。八字命理有六神論。

    六神是
    1。洩氣者(食神,傷官),
    2。統御者(正官,七殺),
    3。用心者(正印偏印),
    4。類人者(比肩劫財)
    5。理財者 (正財偏財)
    6。自我

    若以六神分,Pearson的六種英雄皆有八字命理六神的特色。比如,孤兒,即
    類食神傷官,戰士即正官七殺,仁心之士(利他主義者)即正偏印,魔術家即以
    有才之人,以正才(學術)偏才(創造想像)改變世界,而第六種人的信仰無非是
    自我中心,以信仰完美自我。

    關于民歌和琴歌的唱法的一些思考(一):


    關于民歌和琴歌的唱法的一些思考(一):


    現代英詩兩大巨擘 Ezra Pound 和 T.S.Eliot, 有個大區別是 Pound 用了很多
    民歌當材料. 民歌基本上是可以唱的, 但是很多現在詩人的作品並不能唱出來.
    有的是因為太長, (但總沒有像荷馬古詩那麼長吧 ), 長並不是理由, 而很多是
    因為跟本現代詩沒有照聲韻法則, 常常是詩人即興而作, 所以不容易被優美的誦
    讀出來.

    曾經教過艾略特的詩, 『 The Love Song of Alfred J. Prufock 』, 學生問,
    為什麼老師不會背呢. 實在太長了. 可學生說, 我不一定喜愛披頭四, 但他們所
    有的歌我全都會背. 我想這一生我不會去寫詩, 我寧可去寫流行歌, 流行歌人人
    都爭唱. 而詩是沒人唱的. 既然沒人唱, 我幹嗎去寫. 這個說法聽來幼稚, 但也
    不是沒有道理, 因為到底新詩是不能吟的, 所以也不好背誦.

    當然我們的現代新詩人會了解新詩不講究韻律的短處 -- 新詩不能吟, 不在太深
    奧, 而是無法上口, 因而不好背誦. 台灣有些名詩人對這點曾一直不服氣所以即
    便新詩並不被寫來唱, 他曾在課堂, 或演講, 也吟唱他的詩, 而且以後他的詩終
    於也被唱成校園民歌了.

    這些愛吟新詩的詩人新詩吟唱好像獨創的聲韻法居多, 所以沒有品評的聲韻學或
    詩韻的根據, 而一旦以民歌的名目流行出來, 只能被當成流行文化的一種式樣,
    流行一過, 也沒聲沒息了. 這些都和吟詩的藝術無關. 主要是吟詩, 或詩歌, 在
    任何文化都有非常講究的傳統, 文學, 戲曲, 音律都用到相同的, 而又錯綜複雜
    理論和美學體系.

    最近很多人在學古詩, 而且彈古琴的人也開始學習或演唱琴歌. 在戲劇界因為約
    定成俗, 所以民間音樂轉到藝術殿堂己經成為完整的傳統, 但是古琴的琴歌因為
    傳統被切斷, 所以要恢復就比較不容易. 要想在這方面發展或努力的人可能不能
    走現代詩人搞新詩吟唱和校園民歌那麼荒腔走版.

    首先我們要澄清一個誤解. 所謂民歌, 不一定是人民的歌. 五四運動把屈原說成
    人民的詩人本來就很離譜, 因為他的詩不可能是楚國人民唱的. 我們說他是人民
    詩人, 除了他愛人民外, 可能和人民一點關係都沒有. 他的詩有些是在宗教場合
    唱作的, 而他也有宗教的身份, 但他的作品, 不論九歌, 離騷, 都算是他的創作
    , 而且是極高難度的創作, 不能說是人民的歌. 但是民歌在中國傳統跟它的歷史
    一樣悠久, 顯然民歌有民歌的傳統.

    民歌若非要說是來自民間的詩歌,我們不僅要問,誰才是人民呢?

    嚴格說來, 中國的歌曲, 不論是戲曲, 詩歌, 琴歌, 都是原自民歌. 據我的研究
    結果的理解, 民歌有一個簡明的界定: 民歌得要用方言來唱才算數.

    這個問題在戲曲來說不會是問題, 因為中國的戲曲大略都算地方藝術, 但是今天
    有人想唱琴歌了, 到底要用國語 (普通話 ), 或自己的方言來唱呢?

    那麼,什麼才是方言呢?

    這個問題也和另一個問題有關, 那就是吟唱時講究的是那門子的聲韻學. 又, 到
    底方言是什麼呢?

    25文化 好文轉寄

      緣在中文本指衣服的鑲邊.後來被中國人拿來翻成佛教的 Karma,即人生來不平等的
       原因.這本是佛學的重大問題,不過梁任公把它簡稱為關係.總之,緣是拿一個和原本不相
       關的東西來當做一個因和果的因.

      若以中國人講關係的觀念, 就是把一個看沾到邊, 而實質無關的事, 扯來當原由
       , 即為緣.故佛也講緣起緣滅.

      實在說, 這在中國人古代的想法, 是沒必要而多餘的理解. 因為中國人以為原由
       存在一個相關本身,而不外求.如同衣服的鑲邊並不是衣服.

      佛教把心和物的形成用五種理由解釋.即無中生有也.

      Utu Niyama - 事物和非生命的秩序

      physical inorganic order, e.g. seasonal phenomena of
       winds and rains. The unerring order of seasons, characteristic
       seasonal changes and events, causes of winds and rains, nature of
       heat, etc., all belong to this group.

      Bija Niyama -有生命的種子和生機的秩序

      order of germs and seeds (physical organic order), e.g.
       rice produced from rice-seed, sugary taste from sugar-cane or honey,
       peculiar characteristics of certain fruits, etc. The scientific theory
       of cells and genes and the physical similarity of twins may be
       ascribed to this order.

      Karma Niyama -因和果的秩序

      order of act and result, e.g., desirable and
       undesirable acts produce corresponding good and bad results. As surely
       as water seeks its own level so does Karma, given opportunity, produce
       its inevitable result, not in the form of a reward or punishment but
       as an innate sequence. This sequence of deed and effect is as natural
       and necessary as the way of the sun and the moon.

      Dhamma Niyama - 自然律,生死的秩序

      order of the norm, e.g., the natural phenomena
       occurring at the advent of a Bodhisattva in his last birth.
       Gravitation and other similar laws of nature. The natural reason for
       being good and so forth, may be included in this group.

      Citta Niyama - 心和物,意識知覺的秩序

      order or mind or psychic law, e.g., processes of
       consciousness, arising and perishing of consciousness, constituents of
       consciousness, power of mind, etc., including telepathy, telaesthesia,
       retro-cognition, premonition, clairvoyance, clairaudience,
       thought-reading and such other psychic phenomena which are
       inexplicable to modern science.

      有關琴歌的基本認識 容乃公

      有關琴歌的基本認識   容乃公

      琴歌,即撫琴而歌,是古琴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利用古琴彈奏的指法特點
      與樂器本身所呈現的音色特質,與詩詞韻文等吟唱聲腔相互合擬,而體現出別具
      一格的韻致.琴歌最傑出的代表作包括《胡笳十八拍》、《陽關三疊》、《關山月》、
      《鳳求凰》、《古怨》和《秋風詞》等.

      有的琴歌可以追索民間小調的影響,比如《關山月》可能源自山東民間小調.
      也有將民歌小調直接改編彈奏的《四大景》等。

      琴歌就是弦歌,而弦歌也就是民歌

      中國有個成語, 家弦戶誦, 說是家家弦歌,戶戶吟誦。在古時, 古琴和今天的吉
      他一樣, 也是大眾藝術. 而且來自民間. 所以弦歌即民歌的說法是可以說得通.
      司馬遷就曾說過:「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三百
      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孔子以禮樂為教, 樂就以琴為主. 他將民歌選三百多,
      配在古琴上, 成為弦歌. 即所謂「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古琴的演奏形式主要有琴歌、獨奏兩種。根據文獻記載,先秦時期,古琴除用於
      郊廟祭祀、朝會、典禮等雅樂外,主要在士以上的階層中流行,秦以後盛興 於
      民間。常以即興創作. 戰國時百里奚妻子以琴歌贏回了做官忘妻的丈夫、西漢司
      馬相如以琴歌鳳求凰情挑卓文君, 都是即興唱出的琴歌.


      關於以琴為聲樂伴奏的形式,早在尚書中,已有 " 搏拊琴瑟以詠 " 的記載。周
      代,多用琴瑟伴奏歌唱,叫 " 弦歌 ",即唐宋以來所謂的琴歌。從漢代蔡邕所
      著琴操中,有歌詩五曲,即周之弦歌,其中的 " 十二操 "、" 九引 " 以及 "
      河間雜歌 ",都是援琴而歌的。 

      古時琴歌應該是辭先于曲多些.孔子詩經三百,篇篇都可以用琴聲唱出.

      漢末蔡豈在他的《琴操》中所記下的《九引》、《十二操》和《河間雜歌》都是
      傳統的琴歌。在漢魏以前, 琴歌可以自彈自唱, 也可以由別人來伴歌表演, 或加
      入洞簫(即漢時長笛)伴奏伴唱。這又是可以從歷年出土的文物得到證明的。很
      著名的山東武梁祠漢畫像的琴簫合奏圖, 中間有一人演唱四川資陽出土漢陶俑自
      彈自唱的姿態, 都是顯例。


      琴歌的傳統從明代中期起才開始失傳. 不過現存明代二十多種刊本譜集之中, 有
      旁詞的琴曲仍然不少, 這說明琴歌的余緒猶存。但是一到清代, 「士流」的彈琴
      家都崇尚虞山派, 而虞山派是排斥演唱只講演奏的。


      先弦後詞,以樂定詞

      琴歌可以先有辭,也可以有曲而填詞.韓愈創填琴操, 直到元代楊維禎還在仿效.
      以歌辭來填琴曲, 即以樂定詞. 唐元稹在《樂府古題序》裡, 說琴歌是「以樂定
      詞」

      現存最早的琴歌曲譜是宋代姜夔的《古怨》。琴歌的歌詞大多是唐詩體,因此吟
      誦起來琅琅上口。

      天廚貴人阿基師

      天廚貴人阿基師

      八字的食神有兩種不同看法. 一個是有吃福, 另一個是有廚藝, 二者有時可以相
      同, 比如清朝的袁枚.袁枚也是一位美食家,寫有著名的《隨園食單》,是清朝一
      部系統地論述烹飪技術和南北菜點的重要著作。該書出版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
      年〉。

      《清稗類鈔》提到幾個愛吃鬼:
        這是《清稗類鈔》裡的材料,說的是大名鼎鼎的年羹堯大將軍, 曾把四川的
      雀舌吃到變蟲災,自己未必會做菜.

      所以八字食神,不一定代表這個人有廚藝.有藝神的人一定得要有天廚星.不過,按
      星命學, 天廚星就要命帶食神. 反而會吃的人不一定八字都帶食神. 其實八字要
      有得吃, 所決條件就是要有福氣, 而八字帶食神傷官的人, 命弱的話, 不但沒口
      福, 而且可能弄到一生過都三餐不繼的日子.

      按星命學,天廚星,屬土、陰,為俸祿之星,主吉。天廚入命、官等宮,
      主有終身公職;加會廉、貪、巨、陽等星,主多應酬、能研究廚藝;若遇天才星
      ,更顯烹飪之資。

      安天廚訣曰:『甲丁食蛇口,乙戊辛馬方,丙從鼠口得,己食於猴房,庚食虎頭
      上,壬雞癸豬堂。』。」

      「天廚星」的基本意義為 " 盛宴 ",一般論命很少采
      用「天廚星」,因它只是代表廚藝的一顆星,代表有烹飪天份或對食物的美味有
      鑒賞天份. 比如現在在台灣紅當一時的名料理師阿基師,就是命帶天廚的人.

      阿基師生在 1954 年,8 月 25 日. 八字是癸丑日壬申月甲午年, 依我推測生時
      應該是卯時.


      這個八字命太旺而無依,用神是木,喜神是火.癸水命的人,以水生木為用神,
      而木即為食神.木可以生火,所以喜神為火.從他發展的路子看,就是以才藝手法
      投身在火的行業.

      15 歲國民中學甫畢,即進廚房開始工作,10 年後當上主廚,歷各知名飯店主廚
      ,獲獎頗多。因為能言善道,走入電視界,實在是配合得宜.

      在八字命理學中有客種貴人, 其中一種叫天廚貴人.

      謂天廚貴人

      歌訣曰:

       甲丙愛行雙女遊 乙丁獅子(未)己金牛 戊坐木陽庚魚腹
       二千石祿坐皇州  癸用天蝎壬人馬  辛到寶瓶祿自由

        甲丙愛雙女 :甲食丙 丙食戊 丙戊祿在巳
        甲丙日生的人 生在巳時
        即甲丙見雙女

      2 獅子值午時。

        乙丁獅子:乙食丁 丁食己 丁巳祿在午 即乙丁日生在午時
      即乙丁喜見獅子

      3.金牛值酉時
        己喜見金牛:.太陽行到此宮,己食辛,辛祿在酉,故己喜見酉時。

      4.雙子值申時
        戊喜雙子  戊日生在申時 戊食庚 庚祿在申 ,申為陰陽宮,即雙子.

      5.雙魚值亥時
        庚喜雙魚  太陽到此時庚食壬 壬祿在亥 故庚喜亥

      6.天蝎值卯時
        癸喜天蝎    太陽到此時 癸食乙 乙祿在卯 故癸喜卯

      7.人馬值寅時
        壬食甲 甲祿在寅 故壬日喜生寅時

      8.寶瓶值子時
        辛食癸 癸祿在子 故辛日喜生子時

      9.磨蝎 天秤 巨蟹 白羊四星 十二時辰值丑辰未戌 因為非五行建祿,所以無食
        祿.天廚貴人不臨
        生時居庫者,無食也

      以阿基師八字看, 一生在四十六歲前走比劫水運, 可以說完全沒運, 吃盡吃頭,
      沒破財到走投無路都不曾錯了.但是八字命旺的人,一定可以頂得住,只要頂得住,
      中年以後運走反向,泰半都大發.


      阿基師的個案對研究命理的人可以說最值得參考, 因為八生在卯時, 即命帶天廚
      食神.不管八字,就是看他人生走的路,也可算是典型的天廚食神命.

      乃公看八字一向不太注重排出的命盤, 而只看一個人的真實人生表現. 阿基師的
      命,就是天廚貴人命,不過因為他走的運是食傷運,56到76歲都在媒體發揮,而並沒
      有走火運, 火為財. 可知他太愛表現, 反而忽略了理財. 把自己的功夫獻給了天
      下人, 又不藏私, 實在一個大好人, 但也忘了照顧自己. 比起很多未必有絕技,
      但大打知名度後去開餐廳發財的人來說,他的命也應証了食傷洩秀的缺點了.

      所以天廚貴人未必就是福氣星.但是也是人生中很令人珍惜的人造.

      關于民歌和琴歌的唱法的一些思考(三)


      關于民歌和琴歌的唱法的一些思考(三)

      古琴音律可以在戲曲中求:

      最近開始出現古琴人唱琴歌.我曾聽過網上唱琴歌的在youtube上點播率非常高.
      只是因為唱法入今世流行的聽眾口味,但是很多未必合乎琴歌的美學.琴歌比美流
      行歌或現代聲樂, 只是悅耳. 真正琴歌的美在乎韻味. 現在流行的古琴琴歌唱法
      若有缺失,就是以人聲裹琴聲,二者出現輕重反差.

      重點在,中國的琴和戲曲最講的是韻,而不是聲.


      和唱腔一樣, 古琴也講聲韻, 不過聲韻要求到了琴歌的層次, 就更嚴格, 因為唱
      是人聲, 將辭發出.

        琴歌譜,很多是以一字配一音,容易顯得呆板,而且也不易讓人聽懂、中國
      語言的特點是它本身包含的旋律因素,亦即每個字的音高走向規律、高低升降聲
      調,就是通常所講的「四聲」。一些重視琴歌演唱的前輩琴人把中國語言音高規
      律的這種變化現象叫作「韻」,也叫作「折字」。而根據我國各地方言的特點,
      「四聲」中的每一聲還可能包含「陰陽」兩聲,故又稱「四聲陰陽」。

      琴人們為了更好地使琴歌演唱易於「移情」,讓本地區的人們聽懂琴歌的內容,
      在演唱琴歌時要求以「鄉談折字」為口訣,就是根據本地區的鄉音(方言)在譜
      音的基礎上作上下二、三度的「折字」,唱出韻母中的強弱、高低、長短不同的
      音,也就是唱出譜外「透韻」。字音來源於文學創作,譜音來源於音樂創作,這
      種「折字」的演唱方法可避免彼此以各自的規律、規格去束縛對方,而有利於文
      學和音樂兩方面的統一,把琴歌演唱時,文學的語言美和音樂的旋律美更好地結
      合起來。

      因為琴歌歌詞大多是唐詩體, 因此唱詞用的聲韻多以符合詩韻法則. 唐詩講四聲
      陰陽. 即現代漢語的聲調:分為第一聲「陰平聲」、第二聲「陽平聲」、第三聲
      「上聲」、第四聲「去聲」等四種。

      古漢語多了入聲,入聲字的讀音短促.在戲曲中有「平分陰陽,入派三聲」
      之說, 即入聲變上聲.

      中國戲曲之音韻依據,是「南從洪武、北問中原」。亂彈 (京劇 )是北曲,當以
      「中原音韻」為本。中原音韻之基本精神,是「平分陰陽,入派三聲」。
      中原音韻是公元一三二四年周德清編的,這是北方人的漢語發聲.

      " 入派三聲 " 具體情況是: 全濁聲母入聲字歸陽平,次濁聲母入聲字歸去聲,
      清聲母入聲字分派到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各調中去。如「逼、急、你、立」
      均是古入聲字,發展至今,這幾個字普通話的讀音聲調已分別演變派入平上去三
      個聲調中去了。


      周德清根據北曲演出實踐資料整理了一本書韻書《中原音韻》,為創作和演出提
      供了字音依據。《中原音韻‧自序》「韻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語。」
      《中原音韻》音系成為當時的共同語。

      聲南韻北、聲北韻南

      自魏良輔創作「水磨腔」——昆腔,風靡南北,是南曲的代表,以後成為一種劇
      種。洪武年間奉敕編撰的《洪武正韻》音韻系統南北雜揉,舒聲韻近《中原音韻
      》,而聲母保持中古全濁音特點,昆曲宗法《洪武正韻》,但是「中原音韻」仍
      是戲曲正音的圭臬。南北兩種語音系統作為正音標準,出現聲南韻北、聲北韻南
      的情況。

      唐詩講平仄聲調:

      字的四種聲調又可分為平聲、仄聲二種,第一聲(陰平)和第二聲(陽平),通
      稱「平聲」。第三聲(上聲)、第四聲(去聲)和舊讀入聲字,通稱「仄聲」。

      為何琴歌也要講唐詩詩韻呢.

      「 鄉談折字」

      上回我說到界定民歌的標準不在地方性,而著重在地方的語音,即方言.
      中國的戲曲泰半都是地方性, 但是發音郤未必完全用方言. 比如京劇就混合很多
      方言以及普通話, 就連昆曲也如此. 比如蘇昆未必全說蘇州話. 不過唱民歌或琴
      歌時, 要用鄉音,即方言. 這和戲曲唱法不完全相同. 琴歌講的是「鄉談折字」
      .

      什麼是折字呢

      根據本地區的鄉音(方言)在譜音的基礎上作上下二、三度的「折字」,唱出韻
      母中的強弱、高低、長短不同的音,也就是唱出譜外「透韻」。字音來源於文學
      創作,譜音來源於音樂創作,這種「折字」的演唱方法可避免彼此以各自的規律
      、規格去束縛對方,而有利於文學和音樂兩方面的統一,把琴歌演唱時,文學「
      鄉談」就是方言,

      按查阜西的說法, 洞庭以南的六聲語系講音韻學, 洞庭湖以西的五聲語系講音韻
      學。若要將方言範圍擴大到全國, 可能就不得不去將就一個平均數, 這個平均數
      就是認定戲曲唱腔基本上要用到一個美化了言的假語言, 也就是說在戲台上聽到
      的話, 要以聲韻為標準, 而不是原來的發因. 這個標準就是「南從洪武、北問中
      原」.


      「折字」就是要求在演唱時用你的純正的方言, 把琴歌中每一字的「四呼開合」
      和「四聲陰陽」結合起來, 折轉到譜音上去。夏正彝和田曦明都是過去時代的貢
      生、秀才夏正彝寫過一部琴論, 書名《琴學料》(八篇 1914 年益陽圖書館石印
      )。


      演唱琴歌時, 必須把所用方言每一字音的「 聲調」 所跨越的「音度」
      透得清楚 (「音度」實質是頻率的變動, 他們通常使用大二度或小三度 )。

      琴歌的腔少, 因此他們不像戲曲家強調「字正腔圓」, 而是講的「字真韻 (或詠
      )透」。

      琴的散聲和泛聲是不能透出「聲調」的, 所以唱琴歌時必須「折轉到譜音」。他
      們的語匯是「頂上譜音」 (龔家 ), 或『迎上譜音」。


      梅蘭芳的琴師徐蘭沅曾指出, 京胡琴師說「老生要裹」, 是說戲曲中用拉弦的琴
      音去裹老生的唱腔。白話說, 就是胡琴要去遷就老生唱腔. 原本裹是不可能的 ,
      但是為了美感, 拉琴的人要去包庇老生唱腔不然就有隔.

      在琴歌中也說「散、泛要裹」, 就是說對彈弦樂器頻率不能變動的散、泛音, 倒
      要被聲調的變動去裹。在這一點說來, 唱與奏之間, 琴歌是幾乎與戲曲相反了。
      原因是老生唱腔堅, 而京胡軟, 但一旦落到琴歌唱法時, 散、泛音不能任意改變
      , 是堅了, 而唱的聲音是軟的, 就要去包涵琴聲了.

      容乃公詮釋(perform)貝多芬第一號鋼琴第二樂章

      容乃公詮釋(perform)貝多芬第一號鋼琴第二樂章


      1798年歐洲發生許多重要的事.在法國,拿破倫以革命英雄姿態向舊勢加宣戰.

      十八世紀末期,世界歷經了四次重大變化,
      美國獨立、法國大革命、工業革命和化學革命,
      人類開始丟掉高雅、規律的思考模式,


      愛爾蘭叛亂 1798 年或 1798 年叛亂照原樣當地為人所知, 是起義. 1798 年,
      持續幾個月, 反對英國在愛爾蘭控制.

      法國革命之後歐洲各國皆不安.

      1798年9月至1799年春,英國詩人華茲華斯同多蘿西去德國小住,這一年可以說是西
      方文藝很重要的一年.


      華茲華斯與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騷塞(Robert Southey)同
      被稱為「湖畔派」詩人(Lake Poets)。他們也是英國文學中最早出現的浪漫主
      義作家。他們喜愛大自然,描寫宗法制農村生活,厭惡資本主義的城市文明和冷
      酷的金錢關係,他們遠離城市,隱居在昆布蘭湖區和格拉斯米爾湖區,由此得名
      「湖畔派」。


      「湖畔派」三詩人中成就最高者為華茲華斯。他於1789年和柯勒律治合作發表了
      《抒情歌謠集》,華茲華斯和柯爾律治從擁護法國革命變成反對,於是前者寄情山
      水,在大自然裡找慰藉;後者神遊異域和古代,以夢境為歸宿。兩人的詩歌合集,
      題名《抒情歌謠集》,於1798年出版,《抒情歌謠集》宣告了浪漫主義新詩的誕生
      。兩年後再版,華茲華斯加了一個長序,在這篇序中,華茲華斯詳細闡述了他的
      浪漫主義文學主張,主張以平民的語言抒寫平民的事物、思想與感情,被譽為浪
      漫主義詩歌的宣言。

      浪漫主義的開始也結束了歐洲古典主義文學和藝術.它的影響極為深遠.


      一直在莫札特和海頓庇陰下的貝多芬1798在布拉格首演他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原本名為‵第二部′的鋼琴協奏曲,亦由於此作品較早出版,故一般人將之美
      其名曰‵第一鋼琴協奏曲′。

      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作品15),由貝多芬於1796年至1797年間完成,並於翌年(
      1798 年 )於布拉格作首演,當時首演由貝多芬本人彈鋼琴。這個曲子後來才在
      維也那由作者演出..


      1795年,當海頓完成他在倫敦之演出,他瞬即返回維也納,及在12月18日向聽眾
      介紹他在倫敦演出期間所撰之三首交響曲;其後,他更就此邀請貝多芬作第二度
      維也納之公開演出,貝多芬本人亦由此引介他這首鋼琴協奏曲。

      1798這一年,拿破倫統兵進攻意大利。


      寫這曲子這一年,他發現自己失去聽力.

      貝多芬的鋼琴協奏曲在形式上打破了傳統.他開始用奏鳴曲形式創作第一和二號
      鋼琴協奏曲. 而且不同與莫札等和海頓, 第一號由管絃樂表現出來一個創意的起
      頭,但主題郤是由後來的獨奏彈出來.這是前所未有的.

      貝多芬後來被稱為浪漫樂派的先行者

      這首曲子精華在于第二樂章, 慢板. 它起頭就由獨奏者在沒有伴奏下, 彈出非常
      音樂性(而且極為悅耳)的主題,而後再由管絃樂表現出來.

      本樂章以長度為主調—先由鋼琴帶出主旋律,接著由單簧管引發非常動人之情調
      —本樂章亦因而成為眾貝多芬協奏曲中「最長的慢樂章」。

      初學鋼琴的人最愛彈貝多芬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 有挑戰性. 幾年前,
      在電視上節目 Ellen 主持人訪問一位華裔兒童 Marc Yu 的小孩彈這段. 當時我
      學起老丈夫當如是的心. 沒想到二三年後好友鋼琴家徐欽華邀請我上台和彈這首
      曲子第二樂章.

      第二樂章一向被稱為貝多芬協奏曲中「最長的慢樂章」。

      我先在youtube上找到幾個名人彈奏這個曲子.包括名指揮家柏恩思坦,和Daniel
      Barenboim. 相比之下, 我覺得 Barenboim 比柏恩思坦細膩多. 鋼琴的音樂表現
      最不容易的是 touch. 我覺得名人之間居然差距這麼大, 可見西洋音樂還是很有
      看頭.相形之下,柏恩思坦的手法顯得粗糙多了.

      2014年1月5號,我將在台北藝術大學參加徐欽華師生鋼琴演奏會,我將彈奏貝多芬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由徐教授親自伴奏.

      時   間:2014年元月5日(星期日) 下午14:00
      地   點: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藝術館演奏廳
           台北市中正區愛國西路1號

      歡迎你有空來聽.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東和音樂學術研究獎助基金會
      時  間:2014年元月5(星期日) 下午1400
      地  點: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藝術館演奏廳
           台北市中正區愛國西路1號

      e演奏曲目f

      ¯莫扎特 四手聯彈鋼琴奏鳴曲 作品381 D大調
        
      第一樂章快板 ……………………… 張軒、朱珮瑄
        
      第二樂章行板 ……………………… 張軒、朱珮瑄
      ¯海頓 鋼琴協奏曲 D大調
        
      第一樂章急板 ……………………… 丁湘庭、吳秀明
        
      第二樂章緩板 ……………………… 李孟芳、蔡靜怡老師
        
      第三樂章快板 ……………………… 蔡欣柔、吳秀明
      ¯莫扎特 鋼琴協奏曲 作品414 A大調
        
      第一樂章快板 ……………………… 林佑庭、莊貽婷老師 ¯貝多芬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作品15 C大調
        
      第一樂章快板 ……………………… 林怡君、蔡靜怡老師
        
      第二樂章緩板 …………………… 王明雄先生、徐欽華老師
        
      第三樂章快板的輪旋曲 …………… 駱佩妤、蔡靜怡老師
      ¯孟德爾頌 光輝的隨想曲 作品22 B小調
        
      緩板---快板 ……………………… 衛俞霏、蔡雨璇老師

            
      ¯莫扎特 雙鋼琴奏鳴曲 作品448 D大調
        
      第二樂章行板 ……………………… 吳秀明、徐欽華老師
      ¯貝多芬 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作品37 C小調
        
      第一樂章快板 ……………………… 蕭珮儀、莊貽婷老師
        
      第三樂章輪旋曲 …………………… 陳心如、莊貽婷老師
      ¯姜漪萍 雙鋼琴曲 舞夢(世界首演)
        
      自由的緩板 …………………… 姜漪萍、蔡雨璇老師
      ¯格里克 A小調鋼琴協奏曲
        
      第一樂章中庸的快板 ……………… 朱珮瑄、徐欽華老師

      f 演出者介紹 h

      { 新竹縣竹北市竹仁小學六年級,朱珮瑄老師的學生
      {丁湘庭 澎湖縣馬公小學四年級,吳秀明老師的女兒
      {李孟芳 澎湖縣馬公高中一年級
      {蔡欣柔 澎湖縣海事水產職業學校二年級
      {林佑庭 澎湖縣馬公市柔柔音樂教室鋼琴老師
      {林怡君 宜蘭羅東山葉音樂室鋼琴老師
      {駱佩妤 汐止皇音音樂教室鋼琴老師
      {衛俞霏 新竹鴻韻音樂教室鋼琴、小提琴老師
      {陳心如 鋼琴老師,任教於天母敦品托兒所
      {吳秀明 湖澎縣馬公市柔柔音樂教室主持人兼鋼琴老師
      {蕭珮儀 新竹鴻韻音樂教室鋼琴老師
      {朱珮瑄 新竹縣六家國小音樂老師

      h 特別演出 f

      õ姜漪萍女士 本人35年前的學生,現居美國洛杉磯市,
      任音樂學校董事兼作曲家
      õ王明雄先生 本人40年的老友,溫哥華的鄰居,自修琴藝,
                  
      精神意志令人感佩,特邀演出
      õ蔡雨璇老師 任教於武陵高中、師大附中音樂班及國立
                
      台灣藝術大學
      õ莊貽婷老師 任教於新竹元培大學、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
      õ蔡靜怡老師 任教於台北美國學校
       








      快樂地活在有毒世界中 容乃公

       快樂地活在有毒世界中 容乃公
      我很喜歡焦仁和的一句名言:那些勸我運動的人的告別式我都參加了.

      台灣最近爆發恐毒很多是來自媒體的影響.


      英文免疫力 mithridatize 這個字來自古希臘一位名叫 Mithridates
      Mithridate,也被稱為 mithridatium,mithridatum,或
      mithridaticum,是一個傳說中的解毒藥, 多達 65 配料,用作解毒
      劑中毒,並說是由名叫龐密特蘭達特斯六世 Equtor of Pontus 國王
      在公元前 1 世紀發明的。

      據說 Mithridate VI 國王父親被母親暗殺的中毒. 他的青年時期,
      他開始懷疑母親陰謀. 他在開始注意到他膳食中有母親下令少量的毒
      藥,以添加到他的食物要慢慢殺他, 以後他開始以每天吃少量毒物訓
      練身體抗毒, 以後果然避開了被毒殺.

      他的名字因此變成解毒藥的字源.

      英文的解毒藥居然源自一個天天吃毒的人. 這個嘲諷的典故令人遐思
      . 語意學原本有矛盾的解說. 從語意看, 怕毒也會是一種毒.

      我很早注意這個反意現象. 在高中時, 有個生物老師只用腳開廁所門
      , 因為怕沾到細菌, 沒想到這位潔僻的先生不久就病死了.

      乃公相信人的一生一半被命運左右, 但從道教, 或中國民俗看, 真正
      影響人的安全, 其實是鬼. 古代中國人並不信鬼, 但是用一個鬼字來
      表現人所無法看到的副面因素, 這些因素可能和一個人身旁的人有關
      , 或八字, 或風水, 或心思, 或作為. 總之, 副(負)因素力道強, 人就生
      病, 而其中吃錯東西常是最不重要的.

      據說在 Mithridates 活著的時候, 按當時的信仰傳統, 他吃的抗毒
      的毒藥都包含, 經過 Agari,or Scythian 巫師加持監製的. 所以你
      最好別為了抗毒防而以身試法. 尤其要相信乃公在著作生活易經中提
      倡的:

      人生的問題都有鬼.而易經的反思原理可以幫我們驅除.只要生活合中道,別太為了食品安全
      捉狂了.



      附注:關于解毒藥文化,可以參考北京大學陳明教授的:

      西方古代的珍貴解毒劑

       第一劑著名的「底野迦」藥方是西元前1世紀黑海南岸本都(Pontus)的國王米
      特裡達提斯六世(Mithridates VI)和御醫所創製的。米特裡達提斯既是卓越的
      統治者,然而他卻終日懼怕被人毒害,故對毒物學產生很大的興趣。他在奴隸的
      身體上進行試驗,並配製出了一種解毒藥,該藥方名為「米特裡達提斯解毒劑」
      (Antidotum Mithridatium),它含有蘇合香、乳香、松脂、沒藥等多種藥草和香
      料。這些成分研磨之後,用蜂蜜調和製成藥片。普林尼在《博物誌》中所記載的
      成分最複雜的「底野迦」,據稱由六百多味藥配製而成。陳明說﹕「在希臘與羅
      馬時代,能服『底野迦』的都是皇室貴族和上流社會的人。」

       「底野迦」的藥方日漸從希臘、羅馬傳到了中亞地區,亦浸入了波斯、敘利亞
      與阿拉伯等地方的文化色彩。Al-kindi的《醫方集》(Aqrabadhin,The
      Medical Formulary)是最早用阿拉伯語所寫的醫著之一,當中提到了液體狀的「
      底野迦」,「用於治療口齒不清,只要往嘴裡滴進兩滴純的、好的底野迦,舌頭
      就會放開,有如神助」。Tabari的名著《智慧的天堂》(Firdaws al-hikma,The
      paradise of wisdom)有46個藥方使用了鴉片或者罌粟,其中就有「大底野迦方
      」。



      我對多元成家的看法

      我對多元成家的看法

      人一生一世莫不是憑造化, 而造化也者, 可能也有先天累世因緣. 有很多人生來
      , 很不容易和同一個單一異性結婚生子女過一輩子. 不幸的是, 社會對婚姻郤有
      固定的看法, 即男女生來要成家, 而成家只能一男一女. 因而, 很多人會在這個
      模式中, 走不出正規的路.

      現在社會出現同性戀. 同性相戀, 或同性互愛, 自古即有. 而且在中國古代除了
      對這事隱而不言, 做的花樣和容忍度郤比現在人寬大得多. 從前讀書人多養有書
      僮, 很多書僮其實是供主人當同性玩伴, 而且主人大多不是同性戀者,因為讀
      書人生活講風雅, 所以這己經是成為社會習尚. 依我所知, 現代人對同性戀問題
      的處置, 遠不如古人.

      但是在封建的古代, 為何同性戀沒成為離經叛道, 或反社會問題呢? 我以為從前
      人把一夫一妻制擺在正統位置, 但也同時容許相當多『異常』男女相合的模式,
      包括納妾.

      目前世界上很多文化並沒有真正實行一夫一妻制, 而同時, 很多主流社會又奉一
      夫一妻為自然而且也合理合法的婚姻模式, 因而對同性戀的人產生了嚴重的岐視
      .

      我以為人類發展出一男一女一夫一妻制, 自然有其合理性. 有人甚至振振有辭拿
      出聖經之類的宗教說法辯解: 因為它對人類文化和社會生活的保持而言, 它最
      合人性, 也最安全. 總之, 一男一女成家是值得提倡和維持的. 這種看法未必全
      對 , 但至少二千年來人類大部份文化發展出的就是這樣. 在大多數的文化沒變
      之前 , 同性戀成家一直會是個問題.

      目前, 在台灣就開始面對這個挑戰.想要保護的同性戀者要如何對待這問題呢?

      我以為我們法律和社會對家的定義要維時不變時, 同時也可以開闢另一種人們可
      以同居, 又快快樂樂實現很多家庭生的結合方式, 以開方便之門. 除了民法中對
      家的定義不必, 也不要改之外, 可以用個人選擇來登記去界定合組居住的路子 ,
      只要界定財產關係和養育照料責任這事多加一些個人選擇, 而又被法律認同, 即
      可.這可以用民法的合約關係去完成.

      除了同性戀者之外, 其他一男多女, 一女多男的同居者, 也可以自己伸報關係,
      (也就是傳統說的納妾等等)而取得合法的財產與養育責任的關係, 甚至自己可以
      選擇除了『家』這個神聖的稱號之外, 以任何他們用自己喜歡的名稱來聲明他們
      想要的關係.

      請繼續LINE吧


      請繼續LINE吧   容乃公
      
      最近看到一則消息, 美國專家說吃紅肉不會影響人的健康. 我有位親友, 是愛吃
      肉的吧, 以為這消息是遲來的正義.
      
      我一向不太相信科學家的發現, 因為西方科學方法用實証, 而不是全面看問題.
      包括醫學知識. 記得年少時, 醫生說胃病最好喝牛奶, 經過半世紀, 才被告知胃
      病千萬不要喝牛奶. 總之, 科學家, 包括醫學家, 天天有新發現, 大都是用來推
      翻昨天的發現.
      
      我這陣子最快樂的事是玩 LINE, 最主要的原因是過去每一個月的電話費都要比
      我一年繳的所得稅多, 有時不小心可以多到五六千元. 過去在威權時代, 我們打
      室內電話不計時, 每個月給政府二三百元或一百多元即可. 但是現在中華電信控
      制的室內電話不但計時收費, 收起來比手機還凶. 台灣政府, 不論藍綠, 全和資
      本家掛勾, 錢全由資本家拿去分, 連民生最基本的電話權都被剝奪了. 我其實知
      道這幾年把中華電信變成有錢的資本家分贓的主要幫凶是誰, 但只能懷恨在心.
      想到威權時代台灣當家的人, 心懷感恩, 而想到當今台灣貧富差距那麼大, 就人
      民的電話權, 通訊權, 這麼重要的生計資源都被搶了. 真是恨.
      
      自從有 LINE 以後, 我發現我每個月只要老老實實付給手機公司上網費以外, 其
      他都不必給. 我基本上認為很快打電話不要錢的日子要來了. 至少我每月不必再
      為了幾千元電話費傷腦筋.
      
      可是最近晴天霹靂的一則流傳的文化信令我產生懷疑. 我一向稱那些發送親朋好
      友不要吃這, 不要吃那的 circular 為文化信. 為此我還專們在我的布落格寫了
      一篇"快快樂活在有毒的世界"的小文. 這類被我稱為文化信的東西因為多到內
      容全互相牴觸而變得無聊又傷神. 很多人就像少女被告知在公共池游泳會懷孕一
      樣天真地去傳播, 去相信. 我曾想過若全照文化信說的去做, 可能沒有幾個人可
      以活得過來.
      
      這些信最讓我納悶的就是一封說 LINE 有多恐怖的內容:
      
      ======================================================
      不要再用 line 講電話了!
      
      智慧型手機越來越普及,大家也都用 LINE 等通訊軟體聊天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
      治協會檢測多款手機後發現,透過手機使用 LINE 後,比不使用時的電磁波,高
      達 5 至 6 萬倍,長期下來可能引發頭痛、耳鳴等症狀,呼籲學生少用,或下載
      至電腦再操作,,,,,]
      
      ======================================================
      
      這個科學發現或許有道理, 但是 LINE 到目前己經流行全世界, 在台灣幾乎
      人人有 LINE, 使用的人可能比 facetime 多. 若是有問題, 可能滿街都見到得
      病的人在哀號了.
      
      我私下曾小人之心的猜想可能這些都是電話公司為了求生而弄出來的計謀, 讓大
      家繼續去當他們的提款機, 因為前此一位日本朋友告訴我說 LINE 的內容會被偷
      或有病毒.....
      
      或許這消息, 跟大部份的文化信一樣, 都會在某一時被 " 証實 " 有根據, 不過
      我告訴你, 我仍會快快樂樂地 line (濫 )下去, 因為為了生活方便, 我們付給
      中華電信的錢太多, 真懷念從前每個月繳一百來塊就可以拿著聽筒說不完的日子
      ,在那個時代,打電話真是一種沒有憂慮的幸福.
      
      請來LINE吧.
      
      
      
      

      容乃公論 2014年年運

      2014年運
      2014年歲次甲午,在五行之學以甲子甲午為進神:
      進神原為占卜學名稱.

      占卜以生入剋入為進神,生出剋出為退神。進神原理是從易經十二位分東西,以子午起
      頭,向左和右進,東西分進退.事物變化同時有進,有退,在十二個位置中進行.
      子午為正南北,為起頭點.而東西的卯酉為陰的進神.

      在占卜中,以

      如寅化卯、巳化午、申化酉、亥化子、丑化辰、辰化未、未化戌、戌化丑,
      是為爻化進神(也就是相同五行前進位的意思),生剋之力倍增。
      用神、元神化進神則吉,忌神、仇神化進神則凶。

      五行命理以甲子、甲午、為陽進神,己卯、己酉為陰進神。陽主進,陰主退,
      故甲子、甲午進神以攻作守,積極激進。己卯、己酉陰進神,步步為營,
      以退為進。甲子日,自坐沐浴,所以臨桃花者,傾國傾城,在冬為天赦日則妙不可言。
      甲午日,沙中金,金處午地也沐浴,假令桃花煞也在午,則亦是「沐浴進神臨桃花,必教傾
      國亦傾城」.

      洛書九宮玄空大法以2014年四綠星入主五黃中位,其他宮位都是和洛書九宮本位
      差一格,其中亦有順逆之道.2014年


      原局飛星:三碧       年飛星:二黑
      原局飛星:九紫       年飛星:八白
      原局飛星:七赤        年飛星:六白
      原局飛星:一白         年飛星:九紫
      原局飛星:四綠         年飛星:三碧
      原局飛星:八白       年飛星:七赤
      原局飛星:二黑       年飛星:一白
      原局飛星:六白        年飛星:五黃

      以地理方位論,2014 飛星走向看吉凶:


      東方 原局飛星:三碧       年飛星:二黑,東方不吉,有流行病,地震等等.
      若到日本,在春秋季要小心

      南方 原局飛星:九紫       年飛星:八白

      原局九紫星守於南方,九紫星為未來當運之星,屬火,生旺年飛星八白,可主吉慶,
      亦主財旺,正如《紫白訣》《玄空秘旨》所云:「八逢紫曜,婚喜齊來。」
      「天市合丙坤,富堪敵國。」.甲午年旺在南方諸國.可以買澳幣,投資南亞諸國.
      印度也看好.

      不過甲午年,馬在南方,太歲在南方坐南的屋子不宜動土.

      西方 原局飛星:七赤        年飛星:六白

      二金相遇,變成劫財.秋生的人,或坐西之屋,最好小心.

      原局七赤破軍星守於西方,主賊劫,

      北方  原局飛星:一白         年飛星:九紫
      水火相遇,多主爭吵.2014,北京的主政者,會出現口舌之爭,心律之疾.對國政推行
      並不利.同時又被鄰國干擾,最好以退為進.加上年運三煞歲破都在北方,
      最好以靜制動,不制大興土木.安養民氣即可.

      住在坐北的,千萬不要動土.否則有血光.

      東南 原局飛星:四綠         年飛星:三碧
      四綠三碧有文昌氣.台灣或東南諸地,《飛星斷》云:「同來震巽,昧事無常」,
      同性戀大流行.而且社會八卦特多.污煙瘴氣.

      東北 原局飛星:八白       年飛星:七赤

      原局八白當運財星位於東北方,八白星屬土,為當時得令的旺星,
      厚土遇金,運程順遂,

      不過總論2014年,每個方位飛星都呈相比的情況.比如八和七,四和三,甚至水和火都
      走在一塊.這情形加上甲午年進神,到退要進要退決定死生.

      依我看,夏天生的人,最好以退為進,而冬生的人可以大展鴻圖.秋生的人為桃花,
      可以求名求婚姻.





      Beethoben Piano Conceto No.1 Second Movement by Tony Wan

      Beethoben Piano Conceto No.1 Second Movement by Tony Wang
      多年前,在Hollend America 遊輪上每週都有一位英國名鋼琴家在船上音樂廳演奏一百多人管絃樂團的古典鋼琴演奏,由巨大的電子銀幕顯示的伴奏下,表演像柴可夫斯基和蕭邦的鋼琴協奏曲.這種表演方法最大的好處是不必花錢而請到全世界最好的管絃樂團任何時候由你擺佈,幫你伴奏.也就是卡拉歐開.缺點是,彈奏者要跟伴奏,而無法隨己意來發揮,但是若彈奏者習慣了,效果反而更好.因為把伴奏當主角,演奏者自己去伴它.對學習者,這也是一種新挑戰.當時在船上,給自已許願,這一生不能真的好到可以由世界上最好的管絃樂團給你伴奏,但若是天天都有類似虛擬的演奏會由卡拉歐開來彈奏像柴可夫斯基鋼琴協奏曲,那是多開心的事.我曾經用心去找真的古典交響樂的卡拉歐開,不過找到的並不理想.只好退而求其次直接下載yout be video權充代用.我發現效果並不差.因為彈奏時只能配合video,對於學習反而非常好.我跟著youtube 學鋼沒幾年,靠youtube幫助,希望拿一百人的大型管絃樂伴奏彈蕭邦鋼琴協奏曲的願望早日達成.希望這個經驗可以給有心人參考.因為人在台北住公寓,怕吵到鄰居,只好用電子鋼琴練習(平常只能戴耳機彈),事實上,電子鋼琴聲音遠不如鋼琴,也是一種學習的挑戰.我這回參加徐欽華師生鋼琴演奏,和徐教授彈貝多第一號鋼琴協奏第二樂章largo,全靠電子鋼琴練習.記得當年古琴大師李祥霆沒有古琴,只能在紙上畫琴的絃線來學琴,比起來,電子鋼琴好得多了.
       ·  · 

      我對離婚的看法:

      我對離婚的看法:
      
      1.一種米養百種人,夫妻共同生活一生原本就很不合理.但是婚姻好處郤無可取代.所以
      能不離婚最好不要離.可是一個人一生會走到非常不容易和某一個人共同生活的時候,
      很不容易熬,這時分開是有必要.這時,勉強維持並不理想.反而帶更大傷害.
      2.離婚不等於沒有夫妻關係.尤其有小孩的人,因為同為人父母,仍有必要有夫妻名份,
      但這也不等於二者離婚後不可以和別人組新家庭.
      3.離婚不必成為釋放二人衝突的唯一方法.可以不必離,而二人各行其是.不過在台灣,
      離婚可能是女人追求解決夫妻爭端唯一的管道,因為男人比較容易在婚姻模式中求出路,
      而女人較不容易.不過現在台灣女人也不見得笨,這要看人.
      4.外遇常只是夫妻不和的解決,而不是原因.夫妻不和和祖先鬼,和八字都有係,以及彼此
      互相對待都有關係.為何變得
      有外遇,一定有原因,最好不要太再意外遇的事.八字帶桃花多,比較容易外遇,是個
      性,也是教養.不過沒有外遇的配偶最好不要一直把眼睛放在這一點.吃醋沒用.會外遇的
      人,很不容易戒.想用發誓等等手段只是自欺欺人.但是不見得這個會外遇的人不會變.
      原因和在家被對待有關係,想要配偶不外,自己要改善對待別人的方法.
      
      
      5.一個人活著, 能愛人, 是很崇高的特質. 最理想的是每個人只會愛別人, 而不 在意別人愛不愛自己. 常常有愛人能力的人, 常常比較容易被喜歡. 而一心在 意別人對待自己的人, 就是會吃醋的人, 常會被人離棄. 最好是一個人就是單 純會對別人好, 但不會在意別人是否對自己好. 被離棄的人不必在意對方決定 , 天要下雨, 娘要嫁人, 要任他去. 不過很多人在愛的世界只是剝削者. 對別 人未必存心善良. 善良的愛, 永遠會想到別人, 最後才想到自己. 
      
      
      
      6.選擇離去的人,最不該用的理由就是在意對方對自己不公.最合理的理由是對對方
      沒有感覺了,不喜歡對方了.不過若因為在意對方對自己不公,那代表自己仍在意對方,
      那就不要先想離開.不要因為吃魚有刺,決定不吃魚.不要因為對方不忠,而決定離開.
      
      
      7.成熟的人, 不會因為生氣而離婚, 離了婚, 仍可以和對方維持好的友誼. 守在 婚姻中, 每天爭吵, 反而沒意思. 總之, 婚姻可以不必和感情的的事糾在一起 . 可以冷靜將夫妻分開看成事務性的決定. 不過, 某些人必須走出婚姻才可以 和另一個人發生關係. 對於這種人, 我建議要學習改變. 婚姻的忠貞不一定全 包括感情. 信守對配偶終生和他相伴, 照顧他, 不見得等於自己永遠和其他人 沒感情. 夫妻是倫理關係. 但現代社會也不排除給人自由選擇. 一個人喜歡二 個不同的人, 未必會互有排他性. 仍可以維持對其中一個人好, 因為不同的好 , 性質也不同. 
      
      8.每個人都有隱私性, 尤其感情的事. 明智的人會隱藏自己的內心世界, 尤其因 為尊重另一個人. 一個私生活太大意, 毫不遮掩, 是對別人最大的不尊重. 人 人都會有心生不良的想法, 讓它實現, 除非有其不得己, 是不好的教養. 這時 要有不安之心. 所以隱之不提. 將它公開, 實在不明智. 
      
      9.人要終生學習. 所以離婚可以成為一種成長的過程. 不要在怨和恨中離婚 . 最好在互相祝福喜悅中離. 離婚後, 最理想是可以常回到對方生活中, 像個 朋友, 或仍然在子女面前當友善互助的父母. 有人可以離婚後去幫前妻前夫 介紹新朋友, 氣度大, 是好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