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5月 12, 2020

何謂天意? 容乃公看清平樂

何謂天意? 容乃公看清平樂

清平樂背後的歷史:水洛城築城案引發的黨爭

北宋仁宗時期,西夏的李元昊崛起,屢屢開始南下入侵北宋邊境,雙方三年時間打了三場大
仗,分別是三川口之戰、好利川之戰、定邊寨之戰。三川口之戰,北宋和李元昊打了平手,但是損失慘重;好利川之戰,韓琦貪功冒進,遭伏擊全軍覆沒;定邊寨之戰再度遭伏擊,損兵折將過萬人。

雖然這三次戰役都以北宋的慘敗而告終,但也消耗西夏的軍事力量,從此再也沒有能力大規
模南下。

宋仁宗在歷朝與西方諸帝中,是一位唯一真心善待異族的君王.他死時,北方遼國皇帝都為他流淚痛哭. 可惜他未能學會對付西方異族. 說異族, 並不算真確, 因為他們也相當漢化.

仁宗一生重要事之一即與李元昊政權的鬥爭. 在清平樂三十六集, 說到水洛城案.

水洛城築城一案,劉滬一個小小的邊將主動出擊,擊破了當時羌人聚居的水洛地區,羌人最後率全族獻城而降。劉滬為了鞏固邊境,向上級提出了修築水洛城的建議,得到了當時的陝西四路經略安撫招討使鄭戩的支援。

鄭戩建洛水城,引發了朝廷兩派官員爭論,最後引起黨爭.一方是支持他的,范仲淹為首;
范沖淹這邊的是歐陽修、余靖、鄭戩等人,


另一方是反對他的韓琦這邊的是尹洙、文彥博、狄青等人。

這次爭論最後的結果是雙方各打五十大板,盡力調和由此次事件所引發的文官內部之間,上
下級之間的不和。劉滬出獄之後,繼續主持修築水洛城的事宜,終於在慶歷四年修好了這座邊境小城。歷史告訴我們,西夏王國最後也和北宋相同,被蒙古人征服.

宋仁宗一路用愛心, 含蓄漸進的方式行政,錯過多次 了大變革的可能時機,治不好國家的
病根; 又或許,這種方式的成功,過分依賴他個人的寬仁魅力,而令後世之君難以效仿。但
無論如何,新黨舊黨的爭議淡化了; 日後改革的中心人物王安石提拔了; 人才薈萃的一座高
峰到來了——在「唐宋八大家」裡,除了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其他 6 人都活躍於仁宗時
期。以至於林語堂說,這是中國文人「最好的時代」。

很多年以後,激進的王安石改革失敗了,宋神宗又恢復了祖父仁宗的溫和改良做法,遼國君
主急忙召集將領:「不許再去邊界惹事了,宋朝又回到了仁宗的路上」。遼國人或許不會懂
得,他們敬畏的這個宋朝皇帝,為什麼叫「仁宗」。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追求;在中國歷史
上,他是第一個被尊稱為「仁宗」的皇帝,並造就了北宋一世繁華。

清平樂的編劇其實一路在說的是宋仁如何學習做皇帝. 劉滬修好水洛城之後,這裡人口漸漸
繁盛,吳玠、吳璘正是成長於此,後來北宋滅亡,吳氏兄弟帶領著家鄉弟子兵嚴守四川,阻
止了金人沿長江上游東進的打算,保南宋朝廷於危難之際。

或許這就是天意吧。

何謂天意?

大宋宣和遺事》,知名的話本,講北宋與金人.

一個不知名的人,用民間的話語講宣和年間情事.開宗明義說何為天道:


  詩曰:

  暫時罷鼓膝間琴,閒把遺編閱古今。

  常歎賢君務勤儉,深悲庸主事荒淫。

  致平端自親賢哲,稔亂無非近佞臣。

  說破興亡多少事,高山流水有知音。

  茫茫往古,繼繼來今,上下三千餘年,興廢百千萬事。大概光風霽月之時少,陰雨晦冥
之時多;衣冠文物之時少,干戈征戰之時多。看破治亂兩途,不出陰陽一理。中國也,君子也
,天理也,皆是陽類;夷狄也,小人也,人欲也,皆是陰類。陽明用事的時節,中國奠安,君
子在位,在天便有甘露慶雲之瑞,在地便有醴泉芝草之祥,天下百姓,享太平之治;陰濁用事
底時節,夷狄陸梁,小人得志,在天便有彗孛日蝕之災,在地便有蝗蟲饑饉之變,天下百姓
,有流離之厄。這個陰陽,都關係著皇帝一人心術之邪正是也。

清平樂的仁宗, 在處理水洛城案時, 心中天人交爭, 見朝中個個君子, 郤爭個死活. 這時,
和大半有心想當仁君者,都在問:天意若何?

宋朝讀書人, 個個讀的都是孔學. 孔子一生常對天哭, 學生顏回死, 他對天大嘁, 說老天要
亡我了.他不談天意,只在易經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他說天道

天意是一個比較宿命的用法.最先說天意的是

《墨子‧天志上》:「來順天意者,兼相愛,交相利,必得賞;反天意者,別相惡,交相賊
,必得罰。」

順從天意的人,互敬互愛,互惠互利,必定會得到上天的賞賜;違反天意的人,互相厭惡,
互相殘自害,必定會受到上天的懲罰。

宋仁宗在思索去路時,她小小年紀的女兒居然給他說了一段他和他的臣子,沒專注個的想法.
女兒告訴他,最近讀到一篇好文,其中一句: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天其或者.

意思是: 大自然的運行有其自身規律,這個規律不會因為三皇五帝堯的聖明或者夏朝桀的暴
虐而改變.上天的旨意人沒必要去知道,天意就是一種當然的法則,不因人為而存在.

這個成語。出自《荀子天論》

給仁宗點撥的福康公主趙徽柔, 這時不到十歲.

在《荀子》一書中,反映了荀況的唯物主義自然觀,主要是《天論》、《非相》等篇。荀子
在《天論篇》開頭便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
。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這就
徹底否定了天有意志的說法,把自然界的客觀規律與人類社會的發展狀況區分開來。這就是
荀況「天人相分」的觀點。他說:「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
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君子有常體矣。」在天人相分的基礎
上,荀況大膽地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輝思想。他說:「與其把天看得非常偉大而仰
慕它,怎麼不把天當作一種物來畜養它,控制它?如其順從天而頌揚它,怎麼不掌握和控制
天的變化規律來利用它?如其仰望天時坐等它的恩賜,怎不因時制宜,使天時為生產服務?
」荀子是戰國末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曾經三次在著名的「稷下學宮」擔任「學宮祭酒」。荀
子廣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華,豐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內容。在天人關係上,他一方面強調「
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荀子主
張「人性本惡」(性惡論),他認為學習的最高目標是把握「禮」。「天行有常」是指:大
自然的運行是有一定規律的意思。 「制天命而用之」人們只要掌握了自然規律就可以利用它為自身服務,而不是把人的意志強加給天,去改變規律。反映了荀子樸素的唯物主義自然觀。

可惜相信人性善的仁宗,一生沒看到女兒說話背後的含意.最後,歷史的邏輯決定了一個個人,
家庭,和國家命運,但人也是幫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