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月 16, 2020

愛哭的台灣人--台灣是否最後成為南島文化一族?

愛哭的台灣人--台灣是否最後成為南島文化一族?

 作者:容乃公

小時在宜蘭住過,至今最難忘的親身經驗是到廟口聽地方宿老「講聖諭」, 在光復很久以後,宜蘭這地方居然有人仍在施行前清皇帝所編給民眾的修身補習課程,我能躬逢其盛真不容。另一個印象是街頭巷尾永遠不停有「做七」的女人哭聲。有人是連哭三年。這種喪禮的
哀號和歌仔戲的哭調是許多年長的台灣人心中最重要的群體意識.

做七的哭聲和歌仔戲很相近,因為不但唱,還要有詞,有的女人唱久了,幾乎把歌仔戲的「
四句連」都用上了,在七七四十九天每天按時開唱,約半小時後如錄音機嘎然而止, 聽來不
知是演戲還是哀亡人.有時不免令人覺得有些虛情假意。

也許小時聽多了「哭七」變成一種制約反應,以後迷上歌仔戲,經常放學降旗前逃學去看戲
院開大門免費的「看戲尾」。歌仔戲的特色就是哭,一路哭到尾。哭調在歌仔戲中佔有相當
大的份量: 「破窯調」和後來的舞台戲「補破網」、「艋舺哭」、「七字仔哭」、「都馬哭
」、「運河哭」、「大哭」﹑「宜蘭哭」﹐再從「宜蘭哭」到「台南哭」、「彰化哭」甚至
還有「賣藥仔哭」; 鬼魂出現時使用「陰調」相當悽慘,令人納悶為何台灣人如此愛哭。過
不久以後不但習以為常,有時甚至沒哭還不過癮,以後研究宗教,才發現原來台灣人愛哭不
是如許多文人想的「因為封建的社會倫理及殖民統治的影響,婦女地位處於壓迫之下,將感
情轉移至劇中悲慘人物的境遇,進而產生自憐的作用」。這個現像背後有別的文章。

中國傳統戲祖宗「孟姜女」的哭最有名,她把萬里長城哭倒。這傳奇的發源《春秋左傳》也
說「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變國俗」。可見哭不是閩南人的發明。南方泉州保留中原古音
,並非南蠻 (閩 )鴃舌,而是中國話的古音特色,這特色是「音起鼻喉」,就是現在台灣話
那樣, 它的發音不論在日常或戲台上,都合乎唱哭調的要求。難怪這「哭字訣」成為閩南人
的專利,因為泉州曾是中國和世界文化的重心。

所以嚴格說來歌仔戲不能只算地方戲,因為它的原型如「上路」、「下南」和以後傳來台灣
的「正音」都可以毫無愧色稱為最原始正宗的中國戲祖宗。現在談本土文化的人把台灣戲「
發揚」成別於中國傳統戲曲的另類藝術,甚至和南太平洋草裙舞文化相類,是不必要的謙卑


中國文化中發生的感性活動都是儀式性居多,所以中國的文化藝術重暗示和隱約,這不是因
為如外人看來做作虛假,或中國人不重視表情或合理宣洩。歌仔戲的哭原來和世界很多傳統
,比如西藏之苦歌與猶太人之哭牆,都是儀式重於舒情。中國文學中感情一向因宗教而昇華
,最後竟落到由蔡元培來講「美育代替宗教」,實在可笑。善哭的閩南人不是比別人會發抒
感情,或更歇斯底里 -- 歌仔戲保存了中國傳統宗教最重要的功能,其目的是驅鬼,而民間
做七的哭其目的是為了招魂。


今天的台灣人己忘了自己的文化傳統了. 台灣的南管北管, 梨園戲, 仍是中華文化的主要薪
火傳人. 可惜, 在台灣正在努力建立南島外交, 想讓自己褪變為南島國, 丟掉五千年衣冠大
國的身份, 自命為草裙文化一員, 也許正是台灣人該大哭的時候了.

(台灣文化原民化是基於美國人發明的文化人類學開展的. 其實文化人類學是白種人從西方
文化看待其他文化的優越主義的思想. 現在連故宮的國寶都被放置在原民文化的博物館並陳
)台灣學者忙者成立讓一些連台灣話都說不好的人去做台灣文學研所,國際外交做的是南島外交
(Taiwan』s Austronesian Foreign Affairs)
http://www.tisanet.org/quarterly/3-3-7.pdf)令人無法想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