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4月 08, 2020

用程派鬼音驅趕流行病


用程派鬼音驅趕流行病  容乃公說戲

乃公今天要說說用鬼音趕病的點子.特別為大家錄一段百人程派戲迷合唱.乃公以為若能號招全世界一百萬人同時在zoom上網合唱效用更佳,或許一下子把病鬼一掃而光.這個百人合唱戲目是程派的《火焰駒》. 乃公一聽這名字, 立馬想到武漢火神山醫院, 而網上找到了目前唱這段子最好的程派傳人張火丁. 火和丁全是克水的, 也和火神山可以乎應.大家也可以在家多聽,或跟唱,可以預防流行病.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4411P7jR/?spm_id_from=333.788.videocard.7

音配像《火焰駒》只為我父把婚變 張火丁

程派唱腔的音質、音色特點又是什麼呢?便是民國年間李宣倜所揭示的「鬼音」:「程艷秋
(即程硯秋)……其嗓音狹而渾,不吐開口之字,迄今猶帶腦後之鬼音。凡低亢不續之處,
能藉鬼音以維繫之,獨開前輩未有之奇舉,世詫為異稟。腔調則私淑瑤卿,而每參以己意,
變本加厲,幽誕亦如其人,故時稱程調。」程硯秋全面繼承了陳德霖唱法的力度和立音,但是由於他嗓音晦暗而悶,於是他琢磨出了自己獨特的運氣方法,用以氣托聲、引聲、送聲的發音方法以及音域寬廣、極低和極高因素反差、似斷非斷。所謂「鬼音」,是當時戲曲界的一個術語,專指「童年旦角未變嗓以前,皆有極幽細之高腔」。按程硯秋 6 歲從榮蝶仙學戲,11 歲登台演出,13 歲倒倉,旋得羅癭公的幫助,15 歲變嗓成功,乃問學王瑤卿,並拜梅蘭芳為師,18 歲開始獨立挑班,一舉而名聲鵲起。李宣倜「鬼音」的點評,便在此際。程硯秋晚年曾自述,少年時每天早起到陶然亭喊嗓,「從低到高再轉下來,越到高音越覺得音在腦後,好像打一個圈子再回來似的」,正是通過腦後音的共鳴,有別於胸腔的共鳴,使「極幽細之高腔」的「鬼音」表現出魔幻一般的迷離。

多年前, 乃公在台北看過多次程派傳人程硯秋先生的義女李世濟的戲. 親見李和幫她拉琴的先生, 可說情深至極. 聽說她晚年得了郁症, 或與傳唱鬼音有關. 後來的程派傳人, 如張火丁少了一些程派的怪味, 或許太世俗了.

順便說說張火丁用音像配給大家聽聽程派真傳的趙榮琛的火焰駒.趙榮琛的名字有個榮字,有
兩個火,也可以驅鬼.

程派唱腔傳人當今最紅的是張火丁. 張火丁曾音像配了程派傳人趙榮再琛的《火焰駒》. 說
起趙榮琛,他出身不凡.趙榮琛他是宦門公子,出生在一個世代書香的家庭裡,祖上一連出過四代翰林,太高祖趙雯楷是清朝嘉慶年間的狀元,李鴻章一家三代都是趙家門婿。20 世紀 20 年代隨家北上,定居北京。自幼常隨母親看戲,對京劇產生了興趣,上中學時,就是業餘國劇研習社的積極分子。1934 年他高中二年級時,山東省立劇院到京招生,他應試被錄取進入京劇科赴濟南學習。在上海一年多的時間裡,趙榮琛向程硯秋學了《荒山淚》、《春閨夢》、《碧玉簪》、《鎖麟囊》、《金鎖記》、《文姬歸漢》、《青霜劍》等程派戲和《玉堂春》、《御碑亭》、《桑園會》、《賀後罵殿》、《二堂捨子》、《汾河灣》、《三擊掌》、《四郎探母》、《弓硯緣》、《祭塔》、《戰蒲關》等傳統戲,技藝大進。1947年趙榮琛回到北京,用秋聲社班底,以「大風劇社」的名義在北京演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