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0月 06, 2016

未來的杭州和文化系統學 易經學者容乃公

未來的杭州和文化系統學  易經學者容乃公

在注意G20杭州的新聞,我看了這一個報導:

G20 峰會文藝演出《最憶是杭州》讓我們盡情享受了一場充滿中國江
南韻味的盛宴。其中,我國古老的傳統樂器古琴,首次與西方經典樂
器大提琴合作,在西湖上演出了知音佳話《高山流水》。同時伴以《
詩經‧小雅‧鹿鳴》選段的童聲合唱,兩者結合無比巧妙.


同時,我也被另一個報導所吸引,因而引發我的一些遐想:

在觀看杭州 G20 宣傳片子時, 我曾為了視頻上同時看見真實的杭州,
動畫的, 和虛凝的杭州一下分不清身置何處, 尤其視頻介紹了古代 (
尤其是南宋 )的城市, 包括名畫中的都市生活, 與現代為架設的古代
人物與場景. 未來, 古和今, 虛和實, 己經沒有辦法分開了.

杭州為 G20 暖身砸錢拍大片! 昔南宋首都臨安, 只能算是小小的一
筆. 我在想是否己經有些年輕人在創造一個虛擬的城市, 但又包含現
實世界的多元, 多空間的環境.

要完成這種環境,人們得要學會新的處理文化的方法.

未來人類要去理解文化, 光用從前學者專家提共的方法與觀點可能不
夠了.

我以為未來的文化學, 與自然科學和社會學, 都要有新的方法學來看
待. 有一個方法很可以提供大家參考. 有人說將來人們要去理解科學
和人文的途徑, 必要講制度. 我以為制度不是一個好的說法. 應該是
系統比較好. 文化未必是全然是制度可以解說, 但用系統會清楚一點
.
這兩個辭在英文都稱為 system, 不過用來說明文化學, 或社會學,
以及其他學科, 制度是很僵硬的.

目前在自然科學中有系統分類學.

系統分類學(Systematics)是研究物種的演化歷史,以及他與其它
物種間的關係的學科。關係被可視化為進化樹(別名:進化樹,系統
發生樹,系統發育)。系統發育有兩個組成部分,分支順序(顯示組
的關係)和分支長度(顯示進化的量)。利用生物物種在不同的環境
,地區進行不同的演化,以基因或是基因產物,也就是蛋白質的資訊
,將物種演化的歷史進行解析。比方說形態上的演化傾向等等。


在管理學, 有人提出系統動力學(英語:System dynamics),或稱
系統動態學,是美國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 Jay W. Forrester 於
1950 年代綜合了系統理論 (System Theory)、控制論
(Cybernetics)、伺服機械學 (Servo- mechanism)、資訊理論
(Information Theory)、決策理論 (Decision Theory) 以及電腦模
擬 (Computer Simulation) 所發展出來的。系統動力學是過程導向
的研究方法,擅長於大量變數、高階非線性系統的研究,系統中的因
、果回饋關係環環相扣,例如研究世界人口、生產活動、污染、自然
資源等問題的「世界動力學模式」 (Forrester, 1973)、


我們想做一個多度空間多元的未來杭州市, 可以包括南宋的杭州, 宋
代的臨安,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
或者考古學家找出來杭州埋在地下不層次的建構,以後現在的杭州.
將來讓杭州市民和遊客可以同時選擇或被迫進入一個充滿動力又多層
次變化的都市生活. 我們可以借重「都市動力學模式」來完成它.



研究都市發展動態的「都市動力學模式」 (Forrester, 1969) 等。
系統動力學應用的領域非常廣泛,包含生態、經濟、社會、組織、管
理、環境保護等。系統動力學研究的主要貢獻是對於動態系統反直覺
行為的深入瞭解,透過行為背後的結構性原因 (互動機制 )來解釋為
何行為產生如此的變化形態;其次透過電腦的模擬提供了政策設計與
學習的練習場。

系統動力學對問題的理解,是基於系統行為與內在機制間的相互緊密
的依賴關係,並且透過數學模型的建立與操弄的過程而獲得的,逐步
發掘出產生變化形態的因、果關係,系統動力學稱之為結構。所謂結
構是指一組環環相扣的行動或決策規則所構成的網路,例如指導組織
成員每日行動與決策的一組相互關連的準則、慣例或政策,這一組結
構決定了組織行為的特性。構成系統動力學模式結構的主要元件包含
下列幾項,「流」 (flow)、「積量」 (level)、「率量」 (rate)、
「輔助變數」 (auxiliary) (Forrester, 1961)。

系統動力學將組織中的運作,用流的階段來進行. 比如在管理學, 六
種流來加,包括訂單 ( order) 流、人員 (people) 流、錢 (money)
流、設備 (equipment) 流、物料流 (material) 與資訊
(information) 流,這六種流歸納了組織運作所包含的基本結構。積
量表示真實世界中,可隨時間遞移而累積或減少的事物,其中包含可
見的,如存貨水準、人員數;與不可見的,如認知負荷的水準或壓力
等,它代表了某一時點,環境變數的狀態,是模式中資訊的來源;率
量表示某一個積量,在單位時間內量的變化速率,它可以是單純地表
示增加、減少或是淨增加率,是資訊處理與轉換成行動的地方;輔助
變數在模式中有三種涵意,資訊處理的中間過程、參數值、模式的輸
入測試函數。其中,前兩種涵意都可視為率量變數的一部分。系統動
力學的建模基本單位-資訊回饋環路結構的基本組成是資訊回饋環路
(information feedback loops)。環路是由現況、目標以及現況 (積
量 )與目標間差距所產生的調節行動 (率量 )所構成的,環路行為的
特性在消弭目標與現況間的差距,例如存貨的調節環路。除了目標追
尋的負環外,還有一種具有自我增強 (self- reinforced) 的正回饋
環路,即因果彼此相互增強的影響關係,系統的行為則是環路間彼此
力量消長的過程。但除此之外結構還須包括時間滯延 (time delay)
的過程,如組織中不論是實體的過程例如生產、運輸、傳遞等,或是
無形的過程例如決策過程,以及認知的過程等都存在著或長或短的時
間延遲。系統動力學的建模過程,主要就是透過觀察系統內六種流的
交互運作過程,討論不同流裡,其積量的變化與影響積量的各種率量
行為。

也許 Google 都以經在開始做這東西了. 但是在硅谷的電腦將家們未必
文化的修養, 可能他們只能像張藝謀在搞 G20 杭州文藝會那樣
用他習慣的粗魯去將一個忽悠老外的方法做出不三不四的表演會.

有了文化系統學後, 將來的都市動力學專家可以幫電腦界的朋友去打
造更精細的杭州城. 而且那個喜歡把文化變成馬戲的張導演也可以加
入他的好點子, 又不會弄得在 G20 看晚會的內行的老外不再做鬼臉
( 你以為老外都不懂古琴?)

真希望不久的將來, 在杭州, 或美國硅谷, 或歐州, 或台灣, 人們願
集思廣益來打造未來的杭州市. 這種合作也算是一種文化系統學.


1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用系统来解释文化学和社会学,的确比较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