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8月 23, 2020

那些得瑟的事兒

那些得瑟的事兒  容乃公
<br><br><a href="https://yijingsearcher.blogspot.com/2020/05/blog-post_84.html">容乃公的 google blogger

得瑟一辭是流行中國大陸,簡體得加一個口.

意思是指獲得不值一提的成就或做成一件芝麻大的事就得意忘形,一
般帶有貶義或者調侃之意.這個山東方言讀音為diexie

得瑟是蹀躞的音轉---為中國古代的一種多
功能腰帶名稱 - 蹀躞.

蹀躞,可能是現代人誤聽山東話而誤寫為得瑟, 瑟字在古詩詞有發抖的意思.得瑟.蹀躞都在說一個好東西,不靠譜,不穩定.用山東話寫成的《金瓶梅》第二回,有這麼一句: 雖然有這小丫頭迎兒,奴家見他拿東拿西,蹀裡蹀斜,也不靠他。現在人把它說成得瑟,成為反諷一個不靠譜的得意.《蹀斜》是否為山東話的《得瑟》.

蹀躞最早是一種出家人的護身符, 一個一臉得瑟的人可能有靠山,或護身符.

薩滿教是人類歷史上流傳至今的最早的宗教之一,蒙古語族和突厥語族都廣泛信仰這種宗教,薩滿教至今還被我國的鄂倫春、赫哲、鄂溫克、維吾爾等少數民族信仰著。薩滿教徒都束著獸皮腰帶,腰帶上垂著七根短帶子,用來懸掛腰鈴鐺、小銅鏡、兩個「護身符」,以及其他隨身用品。這
就是薩滿教的《蹀躞七事》。

信仰薩滿教的粟特人(是中亞地區阿姆河、錫爾河流域的一個古老的遊牧民族春秋時期,粟特人逐漸向東和東北方入侵,他們經常跟青藏高原北部的羌人、蒙古高原南部及東南部的胡人因爭奪牧場和獵物而發生武裝衝突。粟特騎兵都是薩滿教徒,他們根據戰爭的需要調整了蹀躞七事中荷囊裡
裝載的物品,他們的腰帶下掛著彎刀、尖刀、弓、箭等五種武器和兩個薩滿教徒必備的「護身符」。由於粟特騎兵的蹀躞七事非常方便於作戰,胡人騎兵便給借鑑下來了。

這個制度,後來被唐朝設為國家的制服.

根據唐代官制,五品以上的武官佩戴朝廷專門製作的皮革腰帶,腰帶上有金飾,還掛著七個用金屬或皮革製作的掛鉤、帶子、袋子,分別掛、系或盛裝佩刀、刀子、礪石、契苾真、噦厥,針筒和火石。


唐朝女人也得瑟--

雖然唐制所規定的蹀躞七事是五品以上武官的「標配」,但是其變通型樣式也為文官們採用,甚至在社會上廣為流行,連女子也多有佩戴者。唐永泰公主墓出土的女俑就佩帶著蹀躞七事;據《新唐書》記載,唐高宗嘗舉行宴會,太平公主佩戴標準型的蹀躞七事獻舞,高宗和武後連誇時尚。我以為唐代公主們未必要身上和男人一樣,佩帶七事.很可能後來,蹀躞有讓人
得意洋洋地待瑟,走路有風,在跳舞時,與環珮,響珮.步搖同時成為獻舞者的行當了.這更可能是得瑟一辭最早的來原.


唐代只要求文官束朝廷發給的皮革腰帶和兩隻分別用來盛裝印綬和文書的荷囊,荷囊的飾紋樣式及顏色制度如同隋制,其他荷囊則任由文官需要自行配備。但是,唐代對武官的腰帶和荷囊採取了非常規範化的措施,就是五品以上武官一律佩戴蹀躞七事,其具體形式如前文所述,當然,荷囊的獸紋也是依據隋制的。盛唐詩人張說的詩句「連騫勢出魚龍變,蹀躞驕生
鳥獸行」中就提到了蹀躞七事;同是盛唐時期的武平一也有「驂驔回上苑,蹀躞繞通溝」的詩句描繪了當時武官的宮廷活動。

蹀躞七事在隋唐時期特別在唐代成為制度性武官裝束,後來遼代也這麼做了,但是以唐朝的合法繼承者自居的宋代卻取消了蹀躞七事,此後歷代武官遂不再佩戴這種腰帶了。那麼,為什麼蹀躞七事主要在唐代興盛呢?這與中國傳統的荷包文化有關,也與中亞地區騎士的單兵武器配置通過突厥人的傳入有關,蹀躞七事還是隋唐時期結束數百年分裂局面之後對武官個
人行為的有意規範。騎術在宋朝可能只用在馬球上頭,而且胡人在沙漠必備的蹀躞七事最後也被取消了.「荷包」作為一個名詞到宋代才出現,之前它叫荷囊,可能也取代男士們身上的蹀躞.蹀躞的意義從得意洋洋的得瑟,退化到被嘲弄的對象.一人走路步履顛跛.


蹀躞不但是裝備, 也成為一種胡人的藝術. 這事令我想到很可能馬踏飛燕和敦煌的飛天都可能是蹀躞的變形.

蹀馬,意思是能舞蹈的馬;指按蹀馬動作譜成的樂曲。
蹀馬動作譜成的樂曲。引《舊唐書‧音樂志二》:「及會,先奏坐部伎,次奏立部伎,次奏蹀馬,次奏《散樂》而畢矣。」

蹀躞曾在宋朝在外交時令讓漢家震攝. 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九:「元昊遣使戴金冠,衣緋,佩蹀躞,奉表納旌節告敕。」. 唐人的蹀躞七事到了宋朝都被忘了. 不過宋人不再佩蹀躞, 郤仍有得瑟的本事, 宋人會馬球, 也會蹀馬, 其宋曾慥《類說‧蹀馬戲》:「宴土蕃使蹀馬之戲,皆五色彩絲金具裝於鞍上,加麟首飛翅。樂作,馬皆隨音蹀足,宛轉中節,胡人大駭。」

乃公以為這個回敬胡人的dancing,舞者麟首飛翅,不會是敦煌飛天的構想?


唐人和宋人都會蹀馬, 但玩法不同. 宋朝流行類似今天 polo 的馬球, 但不給做官的玩, 郤是妓女們必會的技術. 但見馬場麟首飛翅。樂作,馬皆隨音蹀足 --莫非唐朝女士們舞蹀躞之承傳.

清順治 名士侯懷風寫少年行,
  章台蹀躞紫驊騮,繡轂雕鞍翡翠裘。歌舞不知銀箭急,日高酣臥
在青樓。說唐人玩了《得瑟》過頭,把國家玩掉了.即說是蹀馬也可以亡國.


玄宗在位多年,太常樂立部伎、坐部伎依點鼓舞,間以胡夷之伎。日旰,即內閒廄引蹀馬三十匹,為《傾杯樂曲》,奮首鼓尾,縱橫應節。又施三層板床,乘馬而上,抃轉如飛。


蹀躞的躞是走路搖擺不定, 而蹀應該最早是鞋變形字. 所以古時響屧很可能是響蹀, 它也是蹀躞同意語. 在現代戲曲, 角色在台上走路, 都得走虛步, 不能像普通人走路的樣子. 比如旦角, 最早走的是魂步. 蕭太后走的八字是西太后發明的胡后步. 至于生角, 步子全是合提線木偶的步形. 這會不會從胡人蹀躞學來很不好說. 但戰國時, 邯鄲少男志高而揚,家殷而富,具有大都邑人的自信和高姿態,因此走路都別具一格——兩條後腿邁得非常有個性,《
莊子秋水》:「……壽陽余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這些都是嘲笑得瑟失態. 在那時, 走路講高踏, 即現代美學高踏派之先風. 而同時,走路發出聲音, 類日本女人的杯子木屐,( 扣不利 ), 是名為響屧 (鞋 ).

響屧 (鞋 )廊 也原于春秋戰國.
春秋時吳王宮中的走廊。地面以楩梓板鋪設,行走時有聲。遺址在今江蘇省吳縣靈巖山中。也稱為「屧廊」。

清蔣士銓《響鞋廊》

不重雄封重艷情,遺蹤猶自慕傾城。憐伊幾兩平生屐,踏碎山河是此聲!

詩寫春秋時吳王夫差寵愛西施,迷戀女色,以致造成亡國大禍的故事,就這件事抨擊了那些昏庸荒淫的君王。

響鞋廊 -- 相傳吳王夫差在蘇州靈巖山為西施造了館娃宮,宮中有一條響鞋廊。廊下放大甕,甕上舖木板,讓西施穿鞋在板上行走,錚錚作聲。鞋,木鞋。只為吳王歡喜西施那幾雙木鞋,正是這種木鞋和響廊的聲音把大好河山葬送了。是為得瑟壞事之尤也.

說起蹀馬,我不免想起詩人鄭愁予《錯誤》名句: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這相當得瑟的詩句意象是指現代文藝的達達主義,為了反而反的--那是文學的蹀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