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3月 17, 2019

中國最有名的短信(簡訊)--從胡蘭成一篇短文說起

中國最有名的短信(簡訊)--從胡蘭成一篇短文說起 容乃公

短信, 英文 texting, 台灣稱為簡訊, 從 2003 年在世界流行, 是現
代人天天必要的溝通工具. 在中國, 一年最少發三千億筆. 短信說法
遠不及簡訊,  因為古時, 竹簡最早功能可能即用竹片發出如現今在
手機上數語以傳達思想, 意見和心情.

中國古時, 傳信因為遠路要走水, 所以傳書, 除了發鴿, 就靠二片與
魚相類或直接由水族傳送, 這就是柳毅傳書的典故.


故事講述湖北人柳毅在前往長安赴考落榜歸途中,在涇陽遇到一位女
子在冰天雪地中牧羊。原來對此女方乃是洞庭湖的龍宮三公主,遠嫁
給涇水龍王十太子。可惜小龍王生性風流,娶妻之後不單沒有洞過房
,連碰也沒有碰過她。三公主獨守空房之餘,又被翁姑欺凌,帶負責
降雨降雪的羊群到江邊放牧。週遭水族禽鳥懾於龍王聲威,都不敢為
三公主傳書回家求救。柳毅義憤填膺,答應放棄科舉的機會返回家鄉
送信。



柳毅回後來感動了洞庭君, 請他弟弟錢塘君解救三公主,最後他終和
三公主結成好合之緣.

這故事乃公以為原為說明中國南方二個水神, 洞庭和錢塘相生而成就
人間好事的神話原型. 故事並不曲折, 但背後有一大串與折柳的典故
, 有關. 這件中國很早的簡訊事情不單純. 因而名柳毅.

最近重讀胡蘭成的一段曾化名登在報紙,:回憶我的兩位書法老師 (
原載 1937 年 6 月 21 日《中華日報》副刊,署名胡亭蘭 )文章,
其中提到---

比今春北還,過泉唐,則先生已作古人。迺至西泠經塔下,摩挲先
生所書經文,佇立久之。夕陽無語,鳳林寺鐘聲徐聞,堤上遊人漸稀
,有少女划艇來泊柳枝下,曼聲作歌:

陌上花開蝴蝶飛,
江上如故昔人非。
遺民幾度垂垂老,
游女猶歌『緩緩歸』……

我注意到胡蘭成提及過泉唐, 我以為他說的應該是錢塘, 而在西泠寺
看剛死去不久, 從十三歲即教他書法的名書法家海寧周承德在西泠寫
的經文.看湖上有女子折柳,而興『緩緩歸』之嘆.

說及西泠, 近世的人都會想及五四時中國出了幾個學佛, 又通外文,
而精書畫的怪胎,柳亞子、邵力子、蘇曼殊、馬一浮、張宗祥、李叔
同.他們一同經營西泠印社,而且周承德還曾當過社長.

胡蘭成一生學問和思想被胡迷奉為神聖, 很少人提及, 他和被我稱為
文化怪胎的西泠印社有無法割去的臍帶關係. 而這些人, 包括周承德
,很多留日,周尚曾在日本留學時得深受精於書道的學監犬養毅器重.
胡蘭成一生的日本情結不待我多說,我以為他奉的是西泠精神.

胡蘭成在 1937 從廣西被白先勇的爸爸從獄人放出, 在歸途路過錢塘
, 唱出那首傳頌千古的蘇東坡名句,-- 緩緩歸. 他那時三十歲左右,
頭一個妻子剛死, 後來娶了全慧文. 那時, 他和晚年落破而死的恩師
周承德相同, 莫落而惶惶. 剛喪父, 又喪子, 身上帶著一個養家的重
擔 , 這『緩緩歸』三個字全寫出了他此時的遭遇.

『緩緩歸』有大來頭. 因為它是中國史上可能最早的短信. 乃公以為
它可能發生在詩經之前, 而且它可能是流傳在東吳地帶的民俗. 它要
比柳毅傳書有更深的文化袛蘊.

胡蘭成在短文中接著說:

東坡此詞,蓋采自錢武肅王與淑妃簡:「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者;意殊哀艷,不可卒聽也。

(陌上花開原來自中國民俗羅敷, 陌上桑. 漢樂府民歌.  這又是另
一個傳統, 和『緩緩歸』是連成一塊,成為東吳民間獨有的傳統.這個
傳統蘇東坡沒說明,但他提到『緩緩歸』的共典故,後來給蘇浙文人,
包括柳如是 (又是個柳字, 柳字何其多也 ), 錢鍾書 (個一個錢字,
錢字可錢多也 ), 等等大費周章的事, 這待後提. 那個小朋友沒唱過
李叔同的著名聞折柳.

柳如是寫不少折柳詩和『緩緩歸』, 而錢鍾書在談藝錄甚至專文開一


談藝錄》讀本
(一四)折柳解

 『緩緩歸』其實原來是由一個大字不識只能像現代人發簡信的吳越
 王發給他續絃妻的 text message.



錢鏐原本是大字不認, 的個鹽販,精通拳術,唐末參加了鎮壓黃巢起
義軍。因有功,唐昭宗任他為節度使,佔據兩浙十三州,唐滅亡後,
朱溫封他為吳越王。吳越王錢鏐的王妃吳氏,是一個農家姑娘。在鄉
里是出了名的賢良淑德,嫁給錢鏐之後,跟隨錢鏐南征北戰,擔驚受
怕了半輩子,後來成了一國之母。

二個沒有太多文化的互相通短信, 反而變成中國文學特別重要的, 被
名家傳抄的經典。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是一句話,出自吳越王給他夫人的一封信。
其寓意為田間阡陌上的花開了,你可以一邊賞花,一邊慢慢回來,或
者小路上的花兒都開了,而我可以慢慢等你回來。

胡蘭成在短文中不寫錢塘, 而說 -- 過泉唐. 乃公曾以為泉唐乃另一
地名, 但細思, 這是胡蘭成留下的現代文學說的佛洛衣德的溜口
(fruedian slip ).(或他無意間露出思念亡妻的心思).


(乃公識 --- 戰國時期,稱錢為泉,發音相近。錢稱為泉,主要還是
從古錢外形演繹而來的,因為秦半兩,外圓內方,具有「周流四方」
的意義。故泉就泛指外圓內方的方孔錢。泉是由四面八方彙集在一起
,再流向四面八方。錢與「泉」又是近音,直到現在,集幣迷們仍以
「泉友」相稱,如今的錢學家也稱泉學家。  )

胡蘭成在路經泉唐時, 未必有心和錢鏐心思相照, 因為他家中的原配
己亡故了, 二人緩緩歸的思慮者不可同日而語. 對一個剛失業三十歲
的, 又有妻小待哺的人, 心中可能只為了一個字 -- 孔方兄, 因而有
泉唐隱筆.

北宋熙寧年間,蘇東坡任杭州通判。英雄相惜,對錢鏐敬佩有加,曾
書《表忠觀記》碑文,高度評價錢鏐之功績。蘇公喜歡走動,也常來
臨安,聽到裡人之歌後,頗有感觸,便寫下了三首《陌上花》詩,其
引曰:" 游九仙山,聞裡中兒歌《陌上花》。父老云,吳越王妃每歲
春必歸臨安,王以書遺妃曰:『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吳人用其
語為歌,含思宛轉,聽之淒然,而其詞鄙野,為易之云。"

乃公以為蘇東坡說到蘇州人把陌上花看看成鄙野,可能沒問對人啦.
漢朝的樂府和詩經不都是從民間來的.


『緩緩歸』

吳越王錢鏐 莊穆夫人吳氏,每年寒食節必歸臨安。錢鏐也
是一個性情中人,最是念這個糟糠結髮之妻。吳氏回家住得久了,便
要帶信給她:或是思念、或是問候,其中也有催促之意。那一年,吳
妃又去了臨安娘家。錢鏐在杭州料理政事,一日走出宮門,卻見鳳凰
山腳,西湖堤岸已是桃紅柳綠,萬紫千紅,想到與吳氏夫人已是多日
不見,不免又生出幾分思念。回到宮中,便提筆寫上一封書信,雖則
寥寥數語,但卻情真意切,細膩入微,其中有這麼一句: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九個字,平實溫馨,情愫尤重,讓吳妃當即落下兩行珠淚。此事傳開
去,一時成為佳話。清代學者王士禎曾說:"『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二語艷稱千古。" 後來還被裡人編成山歌,就名《陌上花》. 其
實乃公相信《陌上花》『緩緩歸』與被李白寫成千古名句--聞折柳,
都是中國文學相重要的原型與經典.



胡蘭成:回憶我的兩位書法老師


圖:杭州孤山頂上華嚴經塔,為西泠印社標誌性建築,即下文中所謂
「西泠經塔」,有周承德書《華嚴經》及弘一法師書《西泠華嚴塔寫
經題偈》,周承德為西泠印社創始人

原題:書法隨談

海寧周承德先生,一代書家。余少從之遊,因亦稍稍習臨池。猶憶五
年前遠適廣西,走辭先生;先生病後清懼甚,即簷前設幾,為寫余舊
作一首:

寄跡塵市裡,惻惻影常單。
遲日照虛室,深巷知春還。
客心雖寂寞,對此聊為歡。
故鄉久不到,花鳥閒千山。

時宿雨初霽,垣外西湖韻峰,青森逼人。庭中紫籐迤邐作花,斜日照
之,一室明媚。階下積水粼粼。有鳥來呼,聲似子規。忽念此去南中
,或已桄榔葉暗,荔枝子紅;道路千里,何以為懷!是日與先生座談
至薄暮,弘一師來,始興辭。

比今春北還,過泉唐,則先生已作古人。迺至西泠經塔下,摩挲先生
所書經文,佇立久之。夕陽無語,鳳林寺鐘聲徐聞,堤上遊人漸稀,
有少女划艇來泊柳枝下,曼聲作歌:

陌上花開蝴蝶飛,
江上如故昔人非。
遺民幾度垂垂老,
游女猶歌『緩緩歸』……

東坡此詞,蓋采自錢武肅王與淑妃簡:「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者;意殊哀艷,不可卒聽也。


李生翁(1875-1964),即紹興徐生翁,原姓李,名徐,號生翁,晚年
改姓徐,仍號生翁。一生以鬻書畫為生,生活清寒而狷介自適,數十
年足不出紹興,不求聞達,以布衣終天年。

翌日至紹興,尋東郭門三十六號,謁李生翁先生。先生蓋老氏之所謂
嬰兒,得天獨厚,書法精湛,饒歸真反璞之趣。其造詣有非他人所能
及者,曰「生」曰「拙」。書道「熟」易「生」難,「巧」易「拙」
難,臨摹碑帖至千種,而下筆轉似無宗,大氣舒捲,而轉似生澀者,
為最上層。近人除沈曾植外,惟先生能之。然世俗于先生書徒見其不
受準繩,而不能見其雍容安詳之致,固未足與言先生之書也。

先生於作畫及鐫印均精絕,亦似其書,無所取宗。

余最欽佩先生之處,為其對於藝術之認真,無一毫苟且心理,竟有所
未安,不出以示人;蓋其作書作畫作印,非僅為人,亦以為己也。嘗
見西湖岳王祠先生所書楹聯,歎為當今第一。蓋近人書如鄭孝胥,馬
一浮,弘一上人,皆各有獨到之處,而生翁先生則無有門類,猶陶淵
明詩,無警句可尋,而氣象彌佳。抑陶淵明在當時詩名不及二謝;今
生翁先生亦以與顯貴交疏,書名遠在諸子下,顧諸子未敢自謂勝之也


坊間多偽造名家墨跡,紹興尤習見偽造生翁先生書畫;惟逕向先生寓
所索件,迺得其真。

是日在生翁先生家小憩,相對忘言。塵勞餘生,恍如夢寐。

——原載1937年6月21日《中華日報》副刊,署名胡亭蘭,朱之珩按,
「胡亭蘭」當是「胡蘭亭」之誤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