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6月 19, 2025
乃公說鸞(2) 容乃公 「青鸞舞鏡,最終悲鳴而死」的典故是什麼故 這個故事出自南朝‧宋‧范泰的《鸞鳥詩序》,原文是這樣說的:「 昔罽賓王結置峻祁之山,獲一鸞鳥。王甚愛之,欲其鳴而不能致也。 乃飾以金樊,饗以珍羞,對之愈戚,三年不鳴。其夫人曰:『嘗聞鳥 見其類而後鳴,何不懸鏡以映之?』王從其言,鸞睹形感契,慨然悲 鳴,哀響中霄,一奮而絕」」。 故事翻譯過來是說:當年罽賓王得到一隻鸞鳥,想盡各種辦法讓它鳴 叫,但此鳥就是不叫,三年來哪怕給它配上金色的籠子,餵飼各種美 食都不起作用。後來罽賓王的夫人說:「聽人說鳥見到同類就會叫, 為什麼不掛一面鏡子讓它照一下自己呢」。然後罽賓王就按這個方法 做了,結果鸞鳥見到鏡子裡的自己以後以為見到同類,便慨然悲鳴, 展翅奮飛而死。 故事背後大致是在悲歎鳥的孤立無援,被束縛住自由的悲涼。 青鸞舞鏡 (鏡裡青鸞 ). 這個出典故來自南朝宋‧劉敬叔《異 苑》卷三: 「罽賓國王買得一鸞, 欲其鳴, 不可致, 飾金繁, 饗珍饈 , 對之愈戚, 三年不鳴。夫人曰: 『嘗聞鸞見類則鳴,何不懸鏡照之。』王從其言,鸞睹影悲鳴,衝霄一奮 而絕。」 「青鸞舞鏡」用以比喻失去伴侶的孤獨和痛苦,或用以比喻夫妻的離別 。又,古時鑄鏡往往在鏡背鑄鸞鳥之形,因稱鏡為「鸞鏡」,也應出自此 典. 安史之亂後的唐朝,藩鎮割據。河朔三鎮中的魏博藩主田季安擁兵自 重,作風殘暴。聶隱娘自小被道姑訓練成為殺手,13年後學成,銜命 返鄉刺殺田季安,殺一獨夫以救千百人。然而這個她受命刺殺的田季 安,卻是她兒時曾被許下婚約的青梅竹馬表兄。二者原是對偶, 郤陰 錯陽差成成殺人與被殺的對手. 當年,嘉誠公主從京師長安嫁到魏博,在異鄉度過餘生,藉以使魏博 軍安定,不伺機作亂。她將丈夫田緒之子田季安收為養子,田季安15 歲行冠禮那年,她將一對羊脂玉玦,一隻送給田季安,一隻給了自己 的錄事女官聶田氏之女隱娘,願這對表兄妹締結良緣。一對玉玦最後 都碎成孤鷥. 然而洺州刺史元誼帶萬人投靠,藩主田緒為了讓庶出的兒子田季安便 於接掌節度使大位,安排田元兩家聯姻,以獲元家奧援。10歲的聶隱 娘則被嘉誠公主的雙胞姊妹道姑帶走,13年後被道姑送回,已成隨身 佩帶羊角匕首的黑衣殺手。當年取代了她嫁給表兄的元誼女兒,如今 則是藩主田季安之妻田元氏。這兒很好幾個對偶關係與雙胞症侯. 聶隱娘夜訪田季安的側室瑚姬住所,留下羊脂玉玦,田季安始知黑衣 刺客竟是當年喚為「窈七」的隱娘,刻意前來留下玉玦,先了斷舊情 再取他性命。 聶隱娘的舅舅軍將統帥田興,直言進諫冒犯了田季安,被貶為臨清鎮 將。隱娘的父親聶鋒身為掌管軍紀的都虞侯,受命護送田興到臨清, 旅途中遭黑衣人埋伏,幸獲途經的磨鏡少年仗義拯救,隱娘也適時趕 到救出父舅。負傷的一行人隨少年來到一處桃花源般的山中村落養傷 ,隱娘在少年臉上初次見到了彷彿不問世俗的善良笑容。 田元氏化身為佩戴面具的神祕女子精精兒,前來欲取隱娘性命。精精 兒的師父空空兒,則以紙人陰術欲害瑚姬。隱娘見到田季安嗣子年幼 ,若殺藩主,魏博必亂,對於殺與不殺,心中已暗自做了最後的決定 。她回到山中道觀向師父叩別,並赴山中村落,隨磨鏡少年避走天涯 。 乃公曰:多的對應, 對偶, 與不對應和無緣. 可見 , 緣,不能在鏡中求.我們人人都有假雙胞症.有真雙胞者,最壞的是像 嘉誠公主和她的姐妹.命理說,姐妹同宮,未嫁而先適恨,意思是說人們 其實一直有一個相對而不對稱的自己 -- 它才緣份的阻擾. 最後人們 在鏡中如同青鸞找到緣份了. 嘉誠公主處境際遇,就如青鸞身不由己,失去同類,照鏡悲鳴奮絕, 目睹自己的孤影和落寞,倍感失去自由的不堪而心碎。如同范泰的〈 鸞鳥詩〉:「神鸞棲高梧,爰翔霄漢際。軒翼颺輕風,清響中天厲。 外患難預謀,高羅掩逸勢。明鏡懸高堂,顧影悲同契。一激九霄音, 響流形已斃。」寫出嘉誠公主的心「鏡」,青鸞悲鳴奮絕如同嘉誠丹 心泣血的香消玉殞。 聶隱娘在政治聯姻的時空背景被毀婚,只能隨道姑在雲深不知處的道 觀,勤練武術成為刺客,經年累月疏離親情的孤寂可想而知。還好她 遇見了時時勤拂拭的磨鏡少年,照亮了別人的生命也照出真心,他就 如一面鏡子,映照出隱娘從小就被壓抑遺忘的另一面,是照出隱娘笑 容的明「鏡」。磨鏡少年的純樸、桃花村的寧謐,都使隱娘幡然頓悟 ,變成一個雖然武功高強卻無法殺人的刺客。 電影中,「鏡子」不斷地映照每個人,是一場精神的反思和內省的曲 折歷程。鏡像到處存在,雙胞胎嘉誠公主和道姑也是一體兩面的鏡子 ,嘉誠以委曲求全保衛大唐江山,道姑以「殺一獨夫,以救千百人」 捍衛主權;田元氏照的鏡子,是女為悅己者容的鏡,她照到了自己的 美貌,也照出自己不受寵愛的不堪。這種政治聯姻下的鏡花水月,醞 釀出由愛生恨,傷人自傷的窘況,注定是悲劇性格的悲劇人生。
星期四, 6月 12, 2025
人工智能大崩盤 春上樓主談藝錄1
人工智能大崩盤 春上樓主談藝錄1
以下tony是樓主本人,MC是TALK OF THE FUTURE GROUP 論友
Tony:我寫作是以塊狀方式進行的。我不是一個受歡迎的博客寫手——也許是因
為我寫的主題離日常生活太遠了。
聽起來可能有點奇怪。你可能會問:「這也算寫作嗎?」讓我解釋一下。
我寫作的方式不太尋常。我只專注於核心思想,把所有東西攪在一起——就像炒
雞蛋一樣,很快就完成了。
我不會讀所有細節。我故意與材料保持距離。
為什麼?為了創造一種不同的風格。
我的寫作很深——人們常常需要查字典。我甚至不校對。我喜歡它原始的樣子。
它從哪裡來?本能。我只用一個鬆散的大綱,僅此而已。
而且我是一個「說話型思考者」——我不說話就沒法思考。
一旦我開始說話,我的大腦就開始運轉。
這就像蘇格拉底——你知道的,那個希臘哲學家?
MC:知道。
Tony:大多數偉大的哲學家都不是作家。
比如孔子——他一生從未親手寫下過一個字。
真的。我們現在看到的那些文本和教義?全是他的學生記錄下來的。
耶穌基督也是。他自己也沒有寫下任何東西。
我們今天讀到的那些比喻、語錄和書籍,全都是追隨者寫的,而不是這些思想家
本人。
MC:哇,我覺得佛陀也是這樣。他也沒有親自寫下任何東西——他的教義都是口
頭流傳下來的。
Tony:正是這樣。佛陀從未寫下一個字。耶穌基督也一樣。
新約聖經——甚至舊約——都不是耶穌自己寫的。
是保羅、約瑟和彼得這些人記錄了他的教義。
所有偉大的思想家——包括蘇格拉底——都不寫作。這是有原因的:他們想要保
留自己自由思考的能力。
你看,真正的思考必須通過說話來激活。但是現在的學校裡沒人談論這個。可這
是歷史事實。
你也知道——佛陀在臨終前,他的弟子問他,今後該跟隨誰。
MC:是的,我記得。
Tony:佛陀告訴他們,要跟隨的是「法」,而不是某一個人。孔子也是一樣。
一旦你把想法寫下來,你就開始限制自己的思維。你被困在平庸的思考模式中。
寫作其實可能是有害的——它凍結了你的思想。一個念頭一旦被固定下來,它就
失去了活力。它變得死氣沉沉。
這也是我一直主張廢除當前學校教育系統的原因。學校的設計就是為了訓練學生
以固定方式思考。
他們被歸類、被塞進狹窄的、預設好的思想框架中。
Tony:我最近看到一張中國的高中試卷——說實話,我會不及格。
為什麼?因為那完全是記憶性的內容,涵蓋所有學科。
但當你試圖學習所有東西時,你最終就無法真正理解任何一件事。
真正的學習來自於你專注於一件你真正關心的事。
這個問題不僅在中國存在——香港、美國、全球都是如此。
這不是教育,這是限制。
我相信有一天我們會掙脫這種桎梏。
當我們遠離這些僵化的系統——無論是書面形式,還是所謂的「開放」系統——
我們才能解鎖新的潛能。
拿 DeepSeek 來說。他們說是開源的,但那到底意味著什麼?
對我來說,開源常常感覺像是智力上的「投機取巧」——站在別人的成果上,然
後稱之為自己的。
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系統。
MC:是的。
Tony:我一直在思考這個——你還記得當年的互聯網泡沫嗎?那是很多年前發生
的。
我相信,我們可能正在走向一次 AI 泡沫崩盤,可能五年內——甚至更快。
為什麼?因為 AI 正在變成一種超市貨架上的商品。到處都是。每個人都在做。
連埃隆‧馬斯克也要做自己的 AI。Facebook 有,Google 有——每家公司都在搶
。
幾乎每天都有新的 AI 出現。它變得如此普遍,以至於開始失去意義。變成了量
產的、現成的產品。沒有意義。
為什麼?因為系統就是朝這個方向在走。我不懂電腦,也沒學過工程。
但憑直覺,我感覺到一些大事即將發生。尤其是在特朗普訪問沙特之後——
那可能會引發一場大規模的低成本生產浪潮。
MC:你知道嗎?迪拜現在為所有居民免費提供 GPT Plus(付費版)。
他們是第一個這麼做的國家。
他們的目標?讓整個國家進階——讓每個公民都成為一個 AI 驅動的大腦。
而且這正好發生在特朗普訪問那裡之後。
Tony:像 ChatGPT 這樣的系統需要巨大的電力支援——足以供整個城市使用。這
是極度耗能的。
現在,美國正努力成為全球領先的晶片製造國,尤其是台積電(台灣半導體製造
公司)把部分生產線搬到了美國。他們已經在亞利桑那設廠了。
美國本身也是能源大國,有能力支撐這樣的基礎設施。
沙特未來也可能會效仿——他們有這個潛力。
但中國目前在這場競爭中落後了,尤其是在像 2 納米晶片這樣的先進領域。
MC:是的。
Tony:我有個瘋狂的想法——也許我錯了,但你聽我說:中國可能真的會掉隊,
尤其在美國壓力下被擠出競爭。
如果他們被描繪成「壞人」,也許他們正在秘密開發完全不同的東西——比如量
子動力學。
當一個國家開始「脫鉤」時,它就會遠離物質生產——就像蘇格拉底或佛陀,他
們超越了「物質教導」,走向了智慧的彼岸。
要真正投入某件事,你必須先從中抽離。
新的晶片可能會改變我們儲存知識的方式——也許量子技術就是下一個飛躍。
而這個轉變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還快——當人們終於說:「夠了。」競爭太多,噪
音太多。
有一天,每個人都可能成為自己的 ChatGPT——不僅僅是吸收知識,而是創造和
分享。
MC:哇。
Tony:那才是真正的開源精神。將來,DeepSeek 和其他公司也會朝著這個方向發
展。
現在想像一下: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變成了自己的 ChatGPT。
人們在街上行走,在公共場所坐著,別人可以上前向他們提問。而他們會本能地
——甚至不需要思考——就能清晰、有智慧地回答。
因為在那個未來,所謂的「思考」將不再是我們今天理解的樣子。
當人類不再被「思考」這個行為所束縛時,他們才真正獲得了自由。在那種自由
中,他們將成為真正的知識主人。
那一天可能會到來。我告訴你,到時你會害怕的,我跟你說。
10 年之內,我們可能會看到這個未來的雛形。
它正在與地平線融合。
MC:哇。
Tony:是的,它正越來越逼近——但不要害怕。為什麼?因為這意味著真正的人
類自由即將開始——一種源自我們本質的自由。
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時代,人類將開始脫離對知識的依賴——甚至脫離整個文明結
構——但依然保有人性。
我不是在說人會變成機器人。不是的。他們仍然是人——他們可以生、可以死、
會流血、有感情。
但不同的是:他們不再是知識的奴隸。他們屬於自己。
你懂我的意思嗎?十年內,這種轉變是可能的——但不是必然的。為什麼?因為
我們生活在一個資本主義世界中,而這個系統絕不會輕易接受任何可能威脅其權
力的事物。
如果有人創造出這樣的突破,他們可能會被封殺——因為這會擾亂財富和控制結
構。
但人類進步是無法阻擋的。
它不會是黑白分明的。真正的變革是混亂的——是系統、阻力與希望的混合體。
人們仍然會讀報紙,學校仍會教授過時的觀念,很多老師仍會限制學生的思維。
這一切不會一夜之間消失。
但轉變會開始。有些人會突破出來。
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成為自己的 ChatGPT——但總會有人願意。
MC:就像你一年前說的那樣,人們暫時會成為「元人類」。
Tony:大多數人會保持被動——他們習慣了舒適,不想改變。
但並非所有人都這樣。有些人更好奇、更開放——他們會是首先向前邁出的人。
世界在不斷演變,但全球經濟的大部分仍停留在前工業時代。
有些國家的運作方式就像幾個世紀前,而另一些——比如沙特——則將古老傳統
與最尖端科技融合。
MC:文明科技。是的。他們確實是這樣。迪拜。
Tony:這是一個瘋狂的組合——但這就是我們生活的世界。一切共存。
但這並不意味著人類會停滯不前。不——我們會不斷進化。
時間一到,人類將開始脫離傳統知識與物質依賴。而當 AI 崩潰的那一刻來臨,
人們會問:「這意味著什麼?」
讓我告訴你——這意味著你將成為 AI 本身。
你會成為那個掌控一切的人。
AI 本身會變得毫無意義——就像去市場買個蘋果一樣。它會變得廉價、可獲得、
人人都能擁有。
那又怎麼樣?不同之處將不再在於誰「擁有」知識。
因為真正的智慧與資訊量無關。
MC:哇。
Tony:
不要害怕一個每個人都成為自己版本的 ChatGPT 的世界。
是的,數百萬人可能具備這種能力——但這並不意味著世界會因此崩潰。
為什麼?因為很多人仍會停滯不前。光是能夠獲取知識,並不意味著你會變得有
智慧。
事實上,擁有知識並不會讓你變得聰明——如果你只是依賴它而不去理解,它反
而會暴露你的無知。
你從 ChatGPT 下載的資訊不是真正的知識。那只是一次「交易」——就像買一個
商品。
所以即使人們可以瞬間回答所有問題,那也不一定意味著什麼。
這種知識不會摧毀文明。真正的威脅反而是我們持續的懶惰——我們對精神被動
狀態的習以為常。
而這,才是更深層次的人類缺陷。
MC:懶惰不僅僅是一個習慣——它更像是一種程式設計。我總覺得,也許它是深
深嵌入我們 DNA 裡的某種「代碼」,塑造了人類行為。
Tony:這確實是種可能性——但我不認為人類需要在腦中植入晶片。
會有新的方式去儲存和傳遞資訊——那些不需要改變我們神經系統的方法。
這些方式可能讓我們「更聰明」,但那是一種機械式的聰明。
你只是像機器一樣「共享」存儲的資訊——僅此而已。讓我說清楚:擁有知識不
等於有智慧。
但如今,人們相信只要擁有足夠的資訊,你就會變聰明,或者受過良好教育。這
是個神話。
這讓我感到難過。我最近看了中國的高中試卷,特別是歷史、社會學這類科目—
—我震驚了。如果讓我去考,我一定不及格。
不是因為我沒受教育,而是因為這些考試考的是學生的記憶力和知識擁有量——
而不是他們的思考能力。
你到處都能看到大學擠滿學生。但他們真的聰明嗎?我不這麼認為。
我最近還看了哈佛大學的畢業典禮。一個中國學生上台致辭——說實話,我被震
驚了。
那篇演講太套路、太空洞了。更讓我驚訝的是?後面的一些教授竟然在流淚並鼓
掌。這可是哈佛啊——他們居然在慶祝這種東西?
這讓我意識到:即便是頂尖學府,如今也只是在訓練人重複,而不是思考。
好了,我收個尾。這一切都回到了我們談話的核心:擁有知識,不等於聰明。
別擔心——有一天,人們不會只是使用 ChatGPT。他們會「成為」它。這將是 AI
崩潰之後的真正結果:一代新思想者誕生——他們不再依賴儲存的知識。
就像耶穌、佛陀和孔子一樣——他們沒有積累或記錄知識。他們說的是智慧,不
是記憶。
因為一旦你試圖抓住知識,你就會被它束縛。而當你被束縛,你就不再自由。
終有一天,我們會看到更多佛陀、更多孔子行走在人間。
這就是這場談話的真正意義:
不論你擁有多少知識、講多少故事——光有知識,並不能讓你變得有智慧。
星期六, 5月 24, 2025
談陝西涇陽的兩個人物 容乃公
星期三, 5月 21, 2025
駁木蘭非漢人說 容乃公
星期二, 5月 06, 2025
談南北曲和山坡羊
談南北曲和山坡羊
星期五, 5月 02, 2025
汤玛斯曼的浮士德:談憂鬱症和梅毒 容乃公
汤玛斯曼的浮士德:談憂鬱症和梅毒 容乃公
湯瑪士曼 (Thomas Mann)的浮士德是魏瑪共和國文化走向希特勒帝國德國人的文化反思. 我讀浮士德時,天天聽的是古諾的歌劇浮士德.那時,在紐約,常去大都會歌劇院,有一回在 雪中去聽免費的歌劇,就坐在最後排,幫劇院當幫腔鼓掌的.
湯瑪士曼的浮士德除了檢討西方無調音樂之外,也對荀伯格之創作提出一個大疑問.同時, 湯瑪士曼對音樂的理解幾乎超過當時作曲家,比如和他相交的馬勒.這個故事是一個寓言.. 背後講的是貝多芬為什麼給世人留下一個沒有完成的曲子---是貝多芬以為奏鳴曲形式必 然要死亡呢?
最有意思的是和故事主人翁交易的浮士德的魔鬼叫梅菲斯托普萊斯.這個字原來是梅毒的字源.
(湯瑪士曼 (Thomas Mann) 似乎在他的小說中註入了一個難得的輕鬆時刻,提出了一個像 嚴酷的阿多諾這樣的人物作為梅菲斯托普萊斯的偽裝之一,梅菲斯托普勒斯是「理論家和評 論家,只要考慮允許他自己就構成」。)
故事的主人翁為了取得自己創作的能力,故意讓自己患梅毒--這不是創舉.自古很多天才 都是梅毒患者.原來天才梅毒和魔鬼交易的代價就是世紀的惡疾.
同治帝 , 華彥鈞(阿炳) , 亨利八世 , 舒伯特 , 舒曼 , 莫泊桑 , 間宮林藏 , 波特萊 爾 , 福樓拜 , 王爾德 , 伊凡雷帝 , 大川周明 , 霍華德‧休斯 , 斯美塔那 , 馬奈 , 高更 , 梵谷 , 恩斯特‧路德維希‧克爾希納 , 斯科特‧喬普林 , 弗雷德裡克‧戴留斯 , 貝尼托‧墨索里尼 , 希特勒 , 哥倫布 , 列寧.
我相信湯瑪士曼會認定貝多芬也得了梅毒.梅毒會不會曾經被記在歌德的意識呢? 梅毒專家深入審閱貝多芬的醫學記錄,發現有:高危險的性活動,造成他健康急轉直下的高 燒,有位醫生診斷出梅毒,許多醫生也都同意這個診斷,以及水銀藥膏治療的跡象。下一步 驟就是查看接下來幾十年的病歷,是否有梅毒發病的跡象,如:健康時好時壞;許多無法解 釋的疾病,而且沒有合理的診斷。若貝多芬如同奧斯勒所說,在1797年感染,那麼貝托裡尼 醫治他時,這疾病已經有十年了,他將發現梅毒難以根除。如果貝多芬用過水銀藥物,也無 法知道他用多久。水銀可能造成他當時的一些症狀。 許多學者問道,如果貝多芬耳聾是梅毒造成的,但他其他的疾病大多被忽視,那麼「偉大的 模仿者」潛伏在其他疾病背後所造成的症狀又如何。貝多芬的病歷包括:嚴重的腸胃痛(痛 得要死的腹絞痛)、可怕的頭痛(他拔掉幾顆牙齒,希望能夠緩和頭痛)、有隻手指的指甲 受感染必須動手術、下顎長膿瘡動手術、風濕病引起肺部嚴重發炎(1815年,此後他就沒有 完全恢復健康)、風濕病痛經常復發中有一次「可怕的風濕發作」、「胸部因為痛風引起關 節炎」、黃疸病、食道和鼻子流血、眼睛痛了五個月(復發過一次)必須待在黑暗的房間戴 上眼罩,以及心臟衰竭。他經常心律不整,還將此編寫入音樂(鋼琴奏鳴曲,作品81a,《告 別》),晚年時臉抽搐。這還只是部分症狀,安東‧諾伊邁爾(Anton Neumayr)含蓄地寫道 :「貝多芬晚年很可能有憂鬱症。」
星期日, 4月 27, 2025
為什麼鼎泰豐的包子是十八摺
為什麼鼎泰豐的包子是十八摺 容乃公
中國人吃包子,可能沒有注意原來包子是易經的來由.易經的作者 周文王被紂王囚禁的時候,他的大兒子伯邑考帶著禮物去救他,但是被蘇妲己害 了,結果他被做成肉包子,送給周文王吃,其實周文王通過卦象已經知道兒子被害,但 是他為了大業不得不吃。
這個恥辱是周文王發憤發明易經的理由,而包子是開蒙.
易經有重要的包象, 比如中爻是被上下兩爻包了, 這是解卦重要門路. 易經有好幾處爻名為 包的,比蒙卦九二, 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泰卦九二, 包荒,用馮河
否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象曰:大人否,亨,不亂群也。 否六三﹕包羞。
姤卦九二, 包有魚,(無)咎;不利賓。
九四, 包(無)魚,起凶。
九五, 以杞包瓜,含章:有隕,自天。
杞之為物, 生於肥地者也. 包瓜為物, 繫而不食者也.這是說包子有不同的餡,杞和瓜都不是肉餡.
講包子,天下最有名是揚州包子.
揚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早在隋唐時代就以繁華、富庶名聞全國。明代的《揚州府志 》中記載道:「揚州飲食華侈,市肆百品,誇視江表」。到了清代,揚州的飲食業更加發達 ,特別是茶社,《揚州畫肪錄》中記錄了著名的有數十家。揚州民俗中有「早上皮包水、晚 上水包皮」的說法,「皮」指肚皮,皮包水指喫茶,水包皮指洗澡。「荸薺鼓形鯽魚嘴,三 十二折味道美」,是人們對於三丁大包由衷的讚譽,揚州百年老字號「富春茶社」名老廚師 殷長山,製作三丁大包最為拿手,這只是眾多茶食中的一種,自古以來,飲與食二者不可分 之。
揚州喫茶的風俗起於何時,未有細考。但唐代文獻即有錄述,唐末毛文餳《茶譜》中, 稱揚州禪智寺茶園的茶「味甘如蒙頂」。後歷代文獻均有己述。在茶館喫茶,「飲」與「食 」並重,一般佐以小吃、點心,千絲、餚蹄,茶食。千絲為豆製品,講究刀法,細如絲,勻 如頭髮,鮮嫩爽口。餚蹄源於鎮江,後引人揚州,色澤加紅,宜於茶用。小吃點心講究用酵 ,清鮮香醇,突出主料。其中,又以三丁大包,千層油糕、翡翠燒賣稱為「三絕」,以富春 三丁包、冶舂蒸餃、共和春餃面稱為「三特」。
揚州包子名師得一天包三百個包子,個個都得三十二摺,即三十二折.這三十二同時是味道,也是 包子皮摺.
要說一種美食代表一座城,那麼開封的灌湯包絕對是扛把子,開封的灌湯包可是灌湯包 的鼻祖,灌湯包皮薄,潔白如玉,有透明之感。內有肉餡,底層有鮮湯。包子上有精工捏制 縐折32道,均勻得不行。擱在白瓷盤上看,灌湯包子似白菊,抬箸夾起來,懸如燈籠。開封 人吃灌湯包子有這樣一句順口溜"先開窗,後喝湯,再滿口香"。
為什麼三十二?乃公考証,它和易經有關.
易經有羞這個字,這字原來是食物.包羞是包子的餡.包羞是否卦的象,但是在易經三十二卦恆, 九三,不恆其德,或承之羞,貞吝。象曰:不恆其德,旡所容也。恆字部首為心,而右旁的 亙,可能就像一個包子.
序卦說易經之家人卦說到恆,恆即常。
常字指的是恆常之事,也就是家常。恆常的事是永遠刻板而重覆。凡是恆常之事都有慣性, 所以不容易一下改變。我曾問過一個包子師父,要如何可以做到揚州人說的每一個包子都要守 住三十二個摺--答安是恆.天天做,把手藝弄精,可以一路包到三百個,個個包子都只有三十二摺.
台灣有家聞名世界的包子館,名叫鼎泰豐.這個名字不管是否高人取的,這三個字全是易經的卦名, 而泰卦取中,也是學問.
北京有慶豐包子1948開,是出了名的中華老字號,慶豐包子之於北京,代表了一座城 市對美食的執念,慶豐包子之於來北京旅遊的人,也成了到京必嘗的一種小吃,甚至不吃上 一口慶豐包子舖的包子,這趟旅行就稱不上完美。它的名氣可能被鼎泰豐蓋了.
這兒有一個秘招.鼎泰豐的會成為國際名店,管理有特別一套,別人無法學.我聽說,廚房 包包子的,若沒有包出十八摺,會被責罰,甚至被開革.為什麼沒有走揚州三十二摺,而是 十八摺--這兒可能有個不足為人道的江湖絕秘.原來,易經十八卦是蠱.三十二卦的恆卦是 雷風卦,而十八卦是蠱,山風蠱.易卦十八和少林寺十八拳有無瓜葛我不知道,但蠱卦原和吃 搭不上,但當做一門手藝,它足以壓服三十二折的氣勢.
乃公問過鼎泰豐控管手法.師父說:
我們廚師有考試分級,學員、學徒、助理、四級、五級還有資深,廚師又分四級師傅、三 級師傅、二級師傅、一級師傅,一級師傅就是最高級了,再上去就是總監了,老闆認為每個 人到餐廳吃飯都喜歡吃一級師傅做出來的料理,他希望把每一個師傅都培植到最好的一級師
別小看一分鐘10~11個,很厲害喔!你想想看,一個18摺,一分鐘包10個以上,就要摺180摺 以上,一般學徒光包皮,他就得學3個月以上,一開始手都會起水泡,也會生厚繭,是很辛苦 的,尤其是手上這一塊,因為這裡跟□麵棍接觸,一直在跟他磨擦。 還有一些說是鼎泰豐的師傅出去開的呀!如果你很瞭解鼎泰豐的話,你就會知道,應該是不 可能喔!因為鼎泰豐它分工分得非常細,□皮的有□皮的師傅,包包子的、挖餡的、蒸包子 的,都各由不同的師傅去分工完成,除非他像小張叔叔有這麼久,這麼豐富的資歷,他把很 多東西都學會了,但最重要的,還有秘密武器喔!就在明天要去的中央廚房,這個秘密基地 做肉餡,這最核心的地方,門市師傅是接觸不到的,所以要出去開店不容易。
https://vm.tiktok.com/ZMBvABHQC/
星期一, 4月 14, 2025
陸游的釵頭鳳(2)---容乃公談姑惡
陸游的釵頭鳳(2)---容乃公談姑惡
自古到今, 和唐琬有同樣的婦女非常之多. 但是許多人以為這婆媳的 問題是古時封建社會的家庭悲劇之一種. 只要封建社會的惡習去除 , 不實行大家庭制度, 婆媳問題就會解決. 這個想法也許太簡單了. 因 為實際的情形是到了如今, 現代的家庭中, 姑惡鳥的聲音還是相當普 遍.
只要孝順父母的觀念未因為時代變遷而消失, 就會有陸游那樣的人無 可奈地, 眼睜睜地看著唐琬帶著破碎的人不情願地簽下離婚書.
自古中外, 多少姑惡鳥, 以及造成姑惡的婆婆. 不論任何民族, 社會 制度, 當事人的教育背景, 品德, 社會地位, 年齡都有, 她們可能是 我們身旁的朋友, 姐妹, 母親, 嫂嫂, 或女兒.
中國人把安字以「家中有女」, 也就是屋子下頭有個女字為安來會意 . 不過這個女人最好是單數. 不要複數. 否則反而不安.
易經睽卦是兩女不同居為睽. 也就是人的心志不和時, 會相睽違不和 . 而易經對這個情況以兩女不能在一室為不和. 可見中國人自古就知 道在一家之中, 女性成員之間要處得好是大學問.
所以一本易經之中有一半的卦, 比如恆卦, 離卦, 家人, 蠱, 睽, 頤 ... 都有直接說到家中女性要如何相處的道理, 可見這個問題牽涉的 學問有多大, 其中的難解之處有多少. 而大部份的情形就是因為無法 全部怪罪凶惡的婆婆, 無能的丈夫, 好妥協的公公, 等等, 才會有令 人情何以堪的悲劇.
也許就因為調和一家之中婆媳的關係不容易, 中國傳統的結婚儀式有 特別為了坐促進一個新進家門的女性和其他女性成員的和諧的作用, 比如, 新娘穿藍色的繡鞋, 為了攔住婆婆的眼睛, 或懷裡放一隻抽緊 口的荷包, 為的是包住婆婆的嘴的習俗.
然而, 通常常這些方法不管用, 而釵頭鳳的悲劇也一再地在人間演出 .
如果從命理的角度來看, 我們就比較容易理解為何有釵頭鳳的悲劇發 生 .
原來類似釵頭鳳的悲劇和當事人 (包括丈夫, 妻子, 婆婆 ) 祖上風 水, 個人的八字, 等有關. 也就是說, 經過分折, 我們可以比較清楚 為何一個婆婆會看某個媳婦不順眼, 常是連當事人也是身不由已, 不 論她的修養有多好.
世界上總有某些婆婆硬是看不慣某個媳婦, 一直到媳婦和兒子離婚為 止 . 有些甚至不以一為足, 一而再, 再而三地, 離了又娶, 娶了又 離.
古代的封建社會的確有對女人不很公道的休妻規定. 在七出的名義之 下, 一個女人可以無條件被離掉. 這七出的理由句括淫蕩, 不服侍婆 婆, 愛多嘴, 偷東西, 妒忌心太重, 還有惡疾.
其實大多出嫁的女人面臨的威脅常常不是她可能因為品格上的問題受 到懲罰. 有必要為了個人格的問題而顧慮到七出的後果的女人畢竟不 多 .而且就我們所知, 古代人講究家門之譽, 除非迫不得已才得行之的 七出 , 對出嫁的女人可能不如現代為她們辯護的人士所想的那麼 可怕.
出嫁的女人所會碰到對她身心更大的挑戰的可能來自於別的方向 -- 其中最不好應付的是夫家的另一個女人. 如果她命中註定有姑惡的陰 影出現, 就是不幸中之不幸了.
在婆媳問題之中最為不易解開的, 我們姑且稱之為「姑惡症候群」, 在中國的社會很早就被注意了. 早在東漢時就有五言詩「孔雀東南飛」說到另一個典型的「姑惡」 的故事.
在一首只有一千七百多字的十古詩中, 作者寫出了廬江的一個小官
焦仲卿的妻子劉蘭芝因為被休而造成的悲劇. 劉蘭芝和唐琬一樣是讀 過書的女人. 也是在大家的期盼和祝福中出嫁. 不幸遇到了惡婆婆. 把媳婦給休了. 劉蘭芝的母親和婆婆一樣是個寡婦, 不願見到被休的 女兒在家和性暴如雷的哥哥長期相處, 所以要女兒改嫁. 想到莫名其 妙被休, 又不願再婚, 劉蘭芝乾脆投水自殺 , 而多情的仲卿也在家 門口上吊了結自己的生命.
「孔雀東南飛」只是小說, 所以我們無法把個故事當作命理的活料理 來研究. 不過, 陸游的生平為他的名氣, 以及當時文人對他的重視, 有不少的東西可以用之佐証命理的推研.
陸游的釵頭鳳(3)---容乃公談姑惡
陸游的釵頭鳳(3)---容乃公談姑惡
照中國人的傳統, 男女結婚要合八字.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看看的男女 兩造是否八字相合. 除外, 較為考究的配八字也要看要娶進門的女孩 八字會不會和男方的家人, 尤其是長輩, 相沖. 從各種宋代類似東京 夢華錄的筆記小說中我們知道當時剛剛發明不久的八字推命己經相當 普遍. 但是為何還是有像陸游和唐琬這種不理想的婚配呢. 顯然這對 青梅竹馬的表兄妺是未合八字就結婚的.
宋代道學的流行, 加上歷來以發抒個人情感個性為生涯的文人 (搞純 文學詩詞歌賦詞章小說的人 )比較不會相信命, 所以陸游的婚配應該 是沒有合過八字.
倒是陸游對他的出生有很詳細的記錄.
在劍南詩稿三十三有詩說十月十七日是他自己的生日生在淮上, 「是 日平旦, 大風雨駭人, 及予墮地, 雨乃止. 」
這一年是宣和七年冬,他父親奉詔京師.出生時是「急雨暗淮天,」
照五行命理, 他的八字是乙已年, 丁亥月, 甲寅日, 寅時. 也就是甲 木命的人生在冬天, 八字木旺, 木得到水生, 生之太過, 反成其害. 化加上他又生在水上, 生時又見大雨. 這個大水的忌諱就是他一生姻 緣的致命傷. 八字以所生為母, 所以造成他不幸的就是他的母親.
陸游在詩中很少提到他的母親但對其高祖, 祖父, 父親會稽公記載頗 多. 記其父有二十次之多, 其母只二次. 對老袓母說了又說, 對親生母反 諱莫如深? 詩曰: 少傳奉詔朝京師, 艤船生我淮之湄, 宣和七年冬十月, 猶是中 原無事時, 」 我生出沒蛟鼉浪入船,白首功名無尺寸,茅簷還聽雨聲眠」
照山西陸氏族譜說陸是徽宗宣和七年, 乙已十月十七日寅時生, 寧宗 嘉定二年己已十二月二十九日卒, 年八十五, 陸 八字是劫印格 丙寅甲寅丁亥乙巳,即
乙已年丁亥月甲寅日丙寅時 (照山西陸氏族譜說陸是徽宗宣和七年, 乙已十月十七日寅時生, 寧宗嘉定二年己已十二月二十九日卒, 年八 十五,)
陸游在幼年跟父讀書, 習字, 吟詩, 十二三歲能詩文紹興十四年陸游 二十跟父讀書. 十七年陸二十三,父親逝世,又被秦檜所排斥
陸游一生寫詩共八十五卷九千二百二十多首最有名的是釵頭鳳詞 :
紅酥手, 黃籐酒, 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 歡情薄一盃愁緒, 幾年離 索, 錯錯錯春如舊, 人空瘦淚痕紅浥蛟綃透. 桃花落, 閑池閣, 山盟 雖在, 錦書難託, 莫莫莫.
這詩講的就是愛被斬之苦悲吟
唐琬 父閎,作過鄭州通判及右史,
嘉慶志 記載:
唐少卿宅在城內新河坊少卿名翊, 宋宣和中為鴻臚少卿, 連守楚, 泗 , 台三州, 未嘗開, 守舍者自側門出入. 少卿長子閎, 為鄭州通判, 代還, 一術士善相宅, 至少卿宅, 夜登屋臥視雲: 「此宅前門開則出 兩府, 後門開則出台諫, 而所應者非本宗. 」
陸游四歲和家人自江淮返回山陰故里魯墟. 距山陰七八里路. 陸之母 (應為閎之姐妹 ) 紹興十四陸二十左右, 和唐琬結合, 不久離異. 陸 另營所居又被母發覺不得已而相訣絕
後唐琬改適同郡趙士程紹興二十五年春唐琬隨夫出遊在禹跡寺南沈園 相遇陸賦釵頭鳳題園壁上. 琬也和了一闕不久琬怏怏而卒
周密在齊東野語」記此事:周為宋未人.距陸不遠.
陸務觀初婚唐氏, 閎之女也. 於其母為姑侄. 伉儷相得, 而弗獲於姑 , 既出
而未忍絕之, 則為別館, 時時往焉, 姑知而掩之, 雖先佑掣去, 然事 不得隱 , 竟絕之. 亦人倫之變也. 唐後改適同郡宗子士程, 嘗以春日出遊, 相 遇於禹跡寺南之沈氏園. 唐以語趙, 遣致酒餚, 翁悵然久之, 而賦釵 頭一詞. 題園壁間雲: 實乙亥歲也.
蔣仲舒堯山堂外記: 其意和上同. 唐見陸詞和之, 有「世情薄 , 人情惡」之句.
耆舊續聞一書說其婦見而和之, 有世情薄, 人情惡之句. 惜不得其全闋
香東漫筆記載:
「放翁釵頭鳳詞見御選歷代詩餘詞話及 林下詞選:
世情薄, 人情惡, 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乾, 汨痕殘, 病魂常似 鞦韆索, 角聲寒, 夜珊, 怕人尋問, 咽洎歡, 瞞瞞瞞.
陸游在詩中很少提到 他的母親但對其高祖, 祖父, 父親會稽公記載頗多. 記其父有二十次之多, 其母 只二次. 對老袓母說了又說, 對親生母反諱莫如深? 這就是八字在作怪也.
談雜字學先賢--陸游 容乃公
談雜字學先賢--陸游 容乃公
雜字常以韻語編成,用隔句押韻以讀來上口、聽來悅耳、便於背誦,涉及 內容比較廣泛,如衣食住行、生產工具、家用什器、工商等。版本在不同時代、 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本子,並不斷有所修改增刪,因此現存的《雜字》書,其編纂 時代與作者均不易考訂。書名多以一句字數多少定名、如《三言雜字》、《四言 雜字》、《五言雜字》等。
《四言雜字》在近代中國各地也多有同名書。此書名在宋朝就有,為教授 兒童的詞訟之書。《宋會要輯稿》:「今《四言雜字》皆係教授詞訟之書,有犯 ,合依上條斷罪。欲乞行下諸路州軍、監司,依條施行。」在北宋時曾翻譯為西 夏文,如《宋史‧外國傳一‧夏國上》:「元昊自製蕃書……教國人記事用蕃書 ,而譯《孝經》、《爾雅》、《四言雜字》為蕃語。」
提起雜字學, 我要推介一位宋朝大學問家, 他一生著作等身, 而且其詩詞在 中國文學史地位比美李杜的人物.
陸游(1125 年 11 月 13 日- 1210 年 1 月 26 日),字務觀,號放 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 家、愛國詩人。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 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 蜀,投身軍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 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 、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 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 學庵筆記》等。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 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 世影響深遠。
雜字指古代啟蒙的識字讀本。匯輯各類常用字,編成韻語,以便初學者記 誦。這個字出處正是以文孛觀照即是一本活生生的雜字學. 雜字一辭出自宋陸游 《秋日郊居》詩:
「授罷村書閉門睡,終年不著面看人」 他在自註說:「農家十 月乃遣子弟入學,謂之冬學。所讀《雜字》、《百家姓》之類,謂之村書。」 《宋史‧外國傳一‧夏國上》:「 元昊 自製蕃書……教國人記事用蕃書,而譯 《孝經》、《爾雅》、《四言雜字》為蕃語。
陸游〈山園雜詠〉詩:「汗青事業都忘盡,時賴吾兒舉話端。」
誇士騎牛著鐵冠,往來城市擁途觀。
爭如老子無奇怪,惟是蓑衣伴釣竿。
雜字在宋朝流行和印刷有關.10 世紀以後,西域吐魯番盆地民族開發的蘆 葦、稻殼等造紙技術傳入江南,使「木化」的竹子與稻殼等成為造紙的主要原料 ,大大降低了造紙成本。廉價的竹紙、稻殼紙大量生產與流通,成為印刷業大規 模興起的物質基礎。因此,唐末五代出現的印刷術,伴隨著繁榮的江南經濟,在 南宋得到空前的普及。原本起自民間的印刷術,經歷了北宋的政府壟斷之後,在 南宋又重新「飛入尋常百姓家」,官私、書院刊刻之外,書坊蜂起,書籍走入流 通領域,遠販各地,乃至海外。
印刷業的興盛,可謂是繼紙張普及之後的又一次新媒體革命。提高了識字 率,加速了文化下移。儒釋道經典、科舉時文、詩詞文集、戲曲話本、白話小說 、童蒙曆算,印刷書籍溝通精英凡庶。南宋的陸游『秋日郊居』中的一首這樣寫 道:「兒童冬學鬧比鄰,據案愚儒卻自珍。授罷村書閉門睡,終年不著面看人。 」其下陸游自注云:「農家十月乃遣子入學,謂之冬學,所讀『雜字』『百家姓 』之類,謂之村書。」這裡提及的村書『雜字』『百家姓』之類就是流行於民間 的印刷品。史籍『建炎以來繫年要錄』也記載說:「江西州縣百姓好訟,教兒童 之言,有如『四言雜字』之類。」
印刷業的繁榮,既活躍並普及了文化,也成為士人交往的重要工具。於是 ,道學賦予的共同理念,書籍的傳播與士人的流徙,便超越時空,不僅將看似孤 立的地域連成一體,還將知識普及開來和傳承下去。內籐湖南指出:「印刷技術 的發展對弘揚文化是個巨大推動,隨之出現了學問的平民化傾向。」精英文化向 平民文化轉型,發達的印刷業是重要的推手之一。
陸游的釵頭鳳(1)---容乃公談姑惡
陸游的釵頭鳳(1)---容乃公談姑惡
俗傳此鳥為遣婦所化
----「君聽姑惡聲,無乃遣婦魂」 -----
傳說在中國的江南有一種俗名為姑惡的鳥, 這種鳥在陰雨的寒天叫聲 特別淒涼, 令人聞之斷腸. 因為它的聲音不止是哀, 而且是苦楚不堪 , 所以民間就把它的聲音比擬為在人間受到最為無可耐何的對待的人 的抱怨. 您道是那一種人才會有如此冤苦被姑惡鳥的聲音形容呢?
世界上所有心思敏銳的文學家, 一旦聽聞勾人心弦的動物號聲, 鳥啼 - 就會觸發他聯想到人間各種無耐的情況, 吟詠在詩裡, 成為千古絕 響. - 比如, 白居易的三峽猿哀, 不如歸, 英國詩人濟慈的夜鶯,
以多情著稱的北宋的大詩人陸游也不例外. 他所吟詠的是一種在中國 北方河上出現的姑惡鳥.因為姑惡鳥的哭聲正是他一生苦悶的寫照.
陸游是宋朝的大詩人,完成的詩有一萬多首.可說是才氣洋溢. 可是他一生也算是命運坎坷. 他年輕時在試場中因為和當權的秦檜作 對 , 而被排擠, 以致功名不遂. 另外一件真正是影響他一輩子的事 是他的悲劇性的姻緣. 這個悲劇以後被人以故事「釵頭鳳」道出, 賺 進千古有情人之熱淚. 而在陸游的詩詞中, 他自己則是用一個傳說之 中的姑惡鳥來表答他永遠無法了盡的悲情.
什麼是姑惡鳥呢.跟據蘇東坡在詠姑惡詩的自注說,:根據民間傳說 ,姑惡是一種水鳥,一個被婆婆虐待而死的女人叫「姑惡」,因為這 水鳥叫聲就和姑惡的鬼哭叫很像,所以這水鳥也被稱為姑惡.
原來陸游會對姑惡的啼叫特別傷懷,就是因為姑惡鳥叫出的正是他的 妻子的命運之歌. 他所深愛的妻子唐琬受到婆婆岐視, 並且被迫和陸 游離婚的. 為了這事, 陸游忍受了終身的痛苦, 至死不休.
陸游出生在風雨之中的淮河上.時為宋徽宗宣和七年冬. 他自出生以 後,跟隨作官的父親外出,為了求學,以後自已也置身宧海,所以經 常在淮河上遊走. 在河上, 總是不斷有姑惡的啼聲來喚起他的回憶. 所以在他的詩中 ,
頻頻出現吟詠姑惡的句子:
在一首名之為 " 夜聞姑惡 " 的詩: 陸遊說: 「孤愁忽起不可耐, 風 雨溪頭姑惡聲」, 「不知姑惡何所恨, 時時一聲能斷魂」;
在夜雨詩:他說 「姑惡獨何怨、菰叢聲若哭」;
詩上夜釣詩說:
「露濕菱叢姑惡哭, 煙深沙渚鷺鷥寒」
在另一首詩中,他寫:
「釣船夜過掠沙際,蒲葦蕭蕭姑惡聲」;
另一首秋夜自近村歸詩,他寫道:「女貞林黑月未上,姑惡聲悲村己寒」
讀者在這些句中,可以感受陸游心中至為悲切的苦楚.
陸游和唐琬的婚變, 除了作者隱隱約約地表現在詩中, 也因為特別值 得同情, 所以被許多中傳述下來. 和陸游活在差不多時代的南宋未年的筆記家周密曾在他的「齊東野語 」中書中. 講到有關陸游最有名的一首詞「釵頭鳳」的故事.周密說:
「陸游最先和唐閎的女兒結婚. 這女孩和陸游的母親是姑侄的關係 . 婚後夫妻感情非常好. 可是婆婆郤不高興. 以後甚至把媳婦驅逐出家 門了. 陸游沒法子, 只好把妻子接到外頭住, 自己得空就去看她. 沒 想到做母親的連這一個人情也不賣. 不准兩人相見. 兩人終於被逼離 婚了.
以後唐琬改嫁了同鄉宗親趙士誠. 多年以後, 有一個春天, 和趙士程 出外遊玩, 很巧地竟和陸游相遇在禹跡寺南的沈氏之園. 唐琬讓趙士 程知道, 然後送上了酒餚給陸游致意. 陸游和前妻默然相對, 久久說不出話來. 就在園中的壁上題了釵頭鳳 一詞.
這事是發生在紹興乙亥年. 」
這首題在沈園的「釵頭鳳」是後世所有喜愛宋詞的人都能背誦的. 也 許陸游完成它時的心情更應該得到普天下為了婆媳問題而苦惱的媳婦 , 丈夫, 子女, 和婆婆們所熟知.
釵頭鳳這首詞是這樣的:
「紅酥手,黃籐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 一盃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 淚痕紅浥蛟綃透. 桃花落, 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 難託, 莫莫莫.」
周密的記載並未提到唐琬的反應. 但其它的筆記郤把唐琬的心情說得 一清二楚. 我們從香東漫筆記中得知陸游的妻子唐琬也和了釵頭鳳一詞, 其詞見 之於林下詞選:
「世情薄, 人情惡, 雨送昏易落, 曉風乾, 汨痕殘, 欲箋心事獨語斜 .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狀 歡.瞞瞞瞞.」
陸游是始終不甘心和唐琬分手. 他怨昔日的海誓山盟仍在, 至今情書 郤無法投遞.
而唐琬雖然再婚,她也是心中有千言萬語無人可訢. 只能怨嘆今昔非比. 她怨恨世界上的人情可惡, 和不公平的對待, 以 致得病.
直到他死在八十多歲之前, 陸游還多次回到沈園. 不過他再也見不到 心愛的人了. 在題了釵頭鳳時陸游才歲, 不久, 唐氏就如詩中所說的 「為病魂常索」, 傷心而死.
沈園是在山陰城南, 也就是會稽山附近的禹跡寺. 是南宋以池台出名 的地方. 因為唐氏是山陰城人. 她父親曾在這兒作官定居. 而家在離 山陰數里之距的陸游小時跟母親回娘家探親而和表妹唐琬成了青梅竹 馬, 終於因相愛而結合. 這麼一對佳偶, 甚至有表兄妹之親, 感情又 如此之好, 為何無緣無故被迫離異呢?
如果是命運作弄,我們是否可以在命理之中找出答案呢.
星期一, 2月 03, 2025
身懷六甲
身懷六甲 容乃公
為何女人大肚子被稱為身懷六甲呢? 易經說「先甲三日,後甲三日」,加起來, 就是六 個甲,這是出現在專講女人生子的蠱卦中。蠱卦是專說傳宗接代,而女人 有身肚子 鼓(蠱)起,就是大肚子。蠱就精蟲變的。
六甲也是帶了嬰兒來投胎的神。我們戲稱小孩為「小鬼」,頗有道理。女人身懷 的 六甲,其實就是鬼來投胎的東西.我們說一個人有特別的心計、這人的「肚子 裡 有鬼」、也說「心內懷著鬼胎」。其實肚中的六甲原本就是鬼。
「六甲」在古時也是一種賭博的名稱,就是雙六棋,是黑白各六個子,以佔對方 之地 取勝。另一種同樣的賭博又稱為雙陸棋,如現今之西洋雙陸棋。據說三國的 才子曹 植是最先製了雙六來玩的人。
雙六在中國歷代一直流行。據說最早是印度傳來的。明代小說金瓶梅寫西門慶和 他家人 及朋友沒事最常玩的遊戲就是打雙陸,《鏡花緣》也提到這遊戲.《紅樓 夢》八十 八回中,兩個剋過夫的女人,賈母與李紈在談完修佛寫經之後,沒事在 一起打雙陸。 這玩意有如玩今的西洋跳棋,不過是用骰子丟。棋子如同錘馬。
唐代中國人己經有雙六了,開展北派禪宗居功至偉的武則天大居士,一生的興趣 很 多,最主要是鬥殺自己的親生子女,和男色。另外,在發展佛法之餘她也賭雙 六。 有一次,她想立自己母家人武三思為太子,又心中不安。晚上夢見打雙陸不 勝。於是 召大臣狄仁傑與王方慶問解法。這兩人一心要幫她的親生子,回說:「 夢見雙陸不 勝,是無子也,這是上天給你的警告。」打雙六不勝,即失去六甲, 等於剋子。
現在人己經不興打雙六了,因為可以玩的太多。不過容乃公也要學狄仁傑對愛賭 的 人提出一點忠言: 有孕的女人,或一心想得子的人們,想靠寫經念佛積德來求 子, 容乃公不反對。不過,千萬別學武則天。在修心之餘,諸如牌九、梭哈、捉 紅點、 接龍之類的離得遠一點。你一心想要得子,而這些賭戲都是要「吃」棋「 子」 或牌「子」的。一旦吃了「子」,孩子就不來了。至於接龍,最不能玩。這 龍是流 龍,接不好,也會流失,造成流產。先別談命理玄學,就以養生之道來說 ,坐在賭 桌是滿盤邪氣,肚子裡免不了會有鬼。現代人開始大規模流行打胎流產 和光怪陸離 之類遊戲變多了,可能很有關係。
曾逼宋真宗訂立的「澶淵之盟」的 遼興宗「耶律宗真」一生興趣很多,他愛聽佛 教的《報恩經》、上台演戲、和擊鞠(踢球)。他最愛打雙陸。有時並以此賭 博 。 有一次,他與弟弟「耶律宗元」用雙陸賭博,竟以城做賭注,連著輸了好幾個 城,被伶官勸止。你道這麼打雙陸法後果如何,不比武則天差,他十六歲就 和 自己的生母「法天太後」蕭耨斤女士不合,把她囚禁。他母親也恨死他,他死時 , 老母差點沒放鞭炮慶祝。
發明佛教梵唄,同時又發明賭具雙六的曹植,愛人被親哥哥曹丕奪去,腦袋 瓜子 也差點在七步成詩前被曹丕取走。也算是打雙六的報應吧。
西門慶和家人最愛的娛樂就是打雙陸。《金瓶梅》裡的女人,幾乎個個都和西門 慶 打過雙陸。雙六就是六甲,打不得的。你瞧。他的女人遭遇如何?大房吳月娘 在生日 當天肚裡的男胎流產了,以後兒子孝哥出家;三房卓二姐早死無子;四房孫 雪娥上吊 自殺;六房李瓶兒上吊過,兒子官哥也被潘金蓮虐待死;至於潘金蓮自己 外私有孕,吃 藥打胎。打雙陸專家西門慶的女兒西門大姐上吊,自己的幾個妾, 孫雪娥、潘金蓮、 龐春梅大半在生前死後被女婿陳敬濟染指過。而女婿陳敬濟下 場更糟,甚至到流落 在外行乞被人雞姦。
八字命理說女人命中犯「金神帶甲」,這個甲字並不是武士穿的盔甲,而是說 一 個女人生年天干地支和生日天干地支相同,比如庚辰年生的人,又生在庚辰日, 這叫「金神帶甲」。金神帶甲的女人會剋夫。除了因為六甲是惡鬼,也因為帶甲 的 人身上帶兩個氣,所以婚姻會被人相爭,或是身上有個怪氣,這個多餘的氣就 是惡鬼,終會把丈夫剋死。不過如果女人真的帶甲,這個金神就是武士盔甲,可 以 保住她,這個六甲等於是成績得六個A加,不但不剋夫,而且會得子,是件好 事。
六甲就是後來道士驅使的六甲六丁的神的名字。甲和丁都是指兵士,他也是一種 鬼神。神仙傳說三國的左慈「尤明六甲,能役使鬼神」。學會六甲可以驅鬼。
中國人是以天干地支計日的。最早黃帝命大撓作天干地支,天干十個, 甲乙丙丁 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個,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頭一天就是甲子。 十個天干和十二個地支會成六十組,就稱為六十甲子。據說上帝是在六甲日造人 的, 所以六甲日不可做凶事殺生。據宋史律曆志說六甲原是個神的名字。六十干 支以甲 為首的共六,即甲子、甲寅、甲辰、甲申、甲戌,不過女人的六甲和這六 個無關。
身懷六甲這個六字在易經是代表地和水,洛書一六為水,女人生小孩最重要的是水 , 地為土,就是肚子,這和西方聖經所說上帝在造了地和水之後再創生物和人道 理全 然相同。
原來很多女人有孩子是靠做假才有,其實女人生孩子也是有如做假。人來投胎, 是借媽媽的肚子,租了十個月的房子,沒付租金而己。甲和假同音,中國人發 明象形文,最早假借了「甲」這個字,是一種妙思。據容乃公考証,甲這個字 可 能是中國人發明的頭一個字。這個甲,原本就是指假借。
六甲也是帶了嬰兒來投胎的神。我們戲稱小孩為「小鬼」,頗有道理。女人身懷 的 六甲,其實就是鬼來投胎的東西.我們說一個人有特別的心計、這人的「肚子 裡 有鬼」、也說「心內懷著鬼胎」。其實肚中的六甲原本就是鬼。
下飯和A
下飯和AI 容乃公
昨天做了一個菜脯蛋,也就是蘿蔔干炒蛋,光吃了半盤,不覺好吃.等肚餓了, 配上飯吃時,才覺得好吃,也許就是下飯的原因.可能古時米飯不好吃,要靠配菜曾加胃口. 我查了一下chatgpt,openAI, 加上deepseek,問什麼是下飯,結果答案都很制式,沒告訴太多.我自己在一面 吃飯時悟出一個道理:下飯是個大學間.中國人一向把辦妥三餐一事稱為吃飯, 打招呼時,問人家吃飯沒有.過去北方人少米飯,但吃飯成為問安,也不例外,可見 吃飯對中國人而言,重要性和這個谷物沒一定相關.說白了,吃飯不是吃飯,至于 下飯呢,學問更大,這些都是AI搞不來的.
日本人吃飯一定用的泡菜首選就是蘿蔔,因為它下飯.作家汪曾祺說:
北京人炒蘿蔔條,是家常下飯菜。或入醬炒,則為南方人所不喜 。
白蘿蔔最能消食通氣。我們在湖南體驗生活,有位領導同志,接 連五天大便不通,吃了各種藥都不見效,憋得他難受得不行。後來生 吃了幾個大白蘿蔔,一下子暢通了。奇效如此,若非親見,很難相信.
我自己對蘿蔔下飯的經驗,和汪曾祺略略為相通--因為我吃蘿蔔干炒蛋是當特別加菜(己經是硬菜等級對待) ,而平時吃蘿蔔全走日韓路線,就是拿來做泡菜下飯,而下飯一辭三千年來,中國人我相當多面 的文化理解,這些事全在AI認知之外.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天曉諸人出市》:「 和寧門 紅杈子前,買賣細色異品菜 蔬,諸般嗄飯。」 元 高文秀 《襄陽會》第一折:「俺這裡安排一席好酒,多著 些湯水,多著幾道嗄飯。」《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四:「山東酒店沒甚嗄飯下酒 ,無非是兩碟大蒜幾個磨磨。」就著菜餚把飯吃下去。
《古今小說‧木綿庵鄭虎臣報冤》:「 賈涉 自帶得有牛脯、乾菜之類,取出嗄 飯。」 明 吳炳 《畫中人‧示幻》:「這一大尾鮮魚嗄飯儘彀了。」 艾蕪 《芭 蕉谷》:「餓了時,就把貨擔子挑到 彝 人門口,只買一兩個銅板的蜂蜜,拿來 嗄飯,別的菜和鹽,是不須要的。」
這理看出下飯是菜的類別:(1).下飯的菜餚。(也是一個動作:(2).就著菜餚把飯吃下去。
「嘎飯」又叫下飯,但明清時期的下飯和我們今天所說的「下飯菜」並不能完全 劃等號。「嘎飯」一是指今天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下飯菜;二是指下酒菜;三是指 宴席中比較重要的那幾個菜,就像今天我們說的「硬菜」。
古典小說紅樓夢和金瓶梅寫吃專門到可以編成食譜,在金瓶梅這本用山東方言寫的全是南 事物下飯(嗄飯)分別更詳:
下飯可以這麼看:
一、下飯菜
這幾碗「嗄飯」就是下飯菜。
《金瓶梅》第六十七回:來安兒用方盒拿了八碗下飯:一碗黃熬山藥雞, 一碗臊子韭,一碗山藥肉圓子,一碗燉爛羊頭,一碗燒豬肉,一碗肚肥羹,一碗 血髒湯,一碗牛肚兒,一碗爆炒豬腰子。
這些菜品從技法上說燜燉居多,從口味上說味道偏厚且湯汁兒比較寬,的確都屬 於下飯利器。
二、下酒菜
例如在《醒世姻緣傳》第二十五回:薛奶奶道:「醬斗內有煮熟的臘肉醃雞,濟 南帶來的肉鮓,還有甜蝦米、豆豉、萵筍,再著人去買幾件鮮嗄飯來。」
這裡的「鮮嗄飯」就是新鮮的下酒菜。
三、宴席中的「硬菜」
例如《金瓶梅》第三十四回,西門慶請應伯爵等人吃便飯:
先放了四碟菜果,然後又放了四碟案鮮:紅鄧鄧的泰州鴨蛋,曲彎彎王瓜拌遼東 金蝦,香噴噴油炸的燒骨,禿肥肥干蒸的劈曬雞。第二道,又是四碗嘎飯:一甌 兒濾蒸的燒鴨,一甌兒水晶蹄膀,一甌兒白炸豬肉,一甌兒炮炒的腰子。落後才 是外青花白地磁碟,盛著一盤紅馥馥柳蒸的糟鰣魚,馨香美味,入口而化,骨刺 皆香……
這當中的四碗嘎飯,燒鴨、水晶蹄膀、白炸豬肉,都不屬於下飯菜的特質,而是 酒席菜餚,而且這些菜品較其他菜品來說,明顯要更為重要。
總之,嘎飯不是飯,而是菜。在吃飯的時候代表下飯菜,在酒宴之上則代表下酒 菜,而且往往是所有菜品比較重要的菜品。 至于下飯可能因大家過活好,下飯己經簡化為養胃口.周作人沒寫到蘿蔔下飯,而寫上莧菜:
莧菜梗的製法須俟 其「抽莖如人長」,肌肉充實的時候,去葉取梗,切作寸許長短, 用鹽俺藏瓦壇中;候發酵即成,生熟皆可食。平民幾乎家家皆制,每食必備,與乾菜淹 菜及螺獅霉豆腐千張等為日用的副食物,莧菜梗鹵中又可浸豆腐乾,鹵可蒸豆腐,味與 「溜豆腐萬相似,稍帶桔澀,別有一種山野之趣。讀外鄉人游越的文章,大抵眾口一詞 地譏笑上人之臭食,其實這是不足怪的,紹興中等以下的人家大都能安貧賤,敝衣惡食, 終歲勤勞,其所食者除米而外唯菜與鹽,蓋亦自然之勢耳。乾脆者有乾菜,濕腋者以槐 菜及覽菜梗為大宗,一年間的「下飯」差不多都在這裡,《詩》云,我有旨蓄,可以御 冬,是之謂也,至於存且日久,乾脆者別無問題,濕腋則難免氣味變化,顧氣味有變而 亦別具風味,此亦是事實,原無須引西洋乾酪為例者也。
胡蘭成的書,也說過「嗄飯」,他是嵊縣人.他寫平民百姓,「嗄飯」更不是硬菜.
不信你查這幾個AI名家,可能很久以後對下飯一事才可能弄清,反正我目前才不會迷信 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