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6月 19, 2025

乃公說鸞(2) 容乃公 「青鸞舞鏡,最終悲鳴而死」的典故是什麼故 這個故事出自南朝‧宋‧范泰的《鸞鳥詩序》,原文是這樣說的:「 昔罽賓王結置峻祁之山,獲一鸞鳥。王甚愛之,欲其鳴而不能致也。 乃飾以金樊,饗以珍羞,對之愈戚,三年不鳴。其夫人曰:『嘗聞鳥 見其類而後鳴,何不懸鏡以映之?』王從其言,鸞睹形感契,慨然悲 鳴,哀響中霄,一奮而絕」」。 故事翻譯過來是說:當年罽賓王得到一隻鸞鳥,想盡各種辦法讓它鳴 叫,但此鳥就是不叫,三年來哪怕給它配上金色的籠子,餵飼各種美 食都不起作用。後來罽賓王的夫人說:「聽人說鳥見到同類就會叫, 為什麼不掛一面鏡子讓它照一下自己呢」。然後罽賓王就按這個方法 做了,結果鸞鳥見到鏡子裡的自己以後以為見到同類,便慨然悲鳴, 展翅奮飛而死。 故事背後大致是在悲歎鳥的孤立無援,被束縛住自由的悲涼。 青鸞舞鏡 (鏡裡青鸞 ). 這個出典故來自南朝宋‧劉敬叔《異 苑》卷三: 「罽賓國王買得一鸞, 欲其鳴, 不可致, 飾金繁, 饗珍饈 , 對之愈戚, 三年不鳴。夫人曰: 『嘗聞鸞見類則鳴,何不懸鏡照之。』王從其言,鸞睹影悲鳴,衝霄一奮 而絕。」 「青鸞舞鏡」用以比喻失去伴侶的孤獨和痛苦,或用以比喻夫妻的離別 。又,古時鑄鏡往往在鏡背鑄鸞鳥之形,因稱鏡為「鸞鏡」,也應出自此 典. 安史之亂後的唐朝,藩鎮割據。河朔三鎮中的魏博藩主田季安擁兵自 重,作風殘暴。聶隱娘自小被道姑訓練成為殺手,13年後學成,銜命 返鄉刺殺田季安,殺一獨夫以救千百人。然而這個她受命刺殺的田季 安,卻是她兒時曾被許下婚約的青梅竹馬表兄。二者原是對偶, 郤陰 錯陽差成成殺人與被殺的對手. 當年,嘉誠公主從京師長安嫁到魏博,在異鄉度過餘生,藉以使魏博 軍安定,不伺機作亂。她將丈夫田緒之子田季安收為養子,田季安15 歲行冠禮那年,她將一對羊脂玉玦,一隻送給田季安,一隻給了自己 的錄事女官聶田氏之女隱娘,願這對表兄妹締結良緣。一對玉玦最後 都碎成孤鷥. 然而洺州刺史元誼帶萬人投靠,藩主田緒為了讓庶出的兒子田季安便 於接掌節度使大位,安排田元兩家聯姻,以獲元家奧援。10歲的聶隱 娘則被嘉誠公主的雙胞姊妹道姑帶走,13年後被道姑送回,已成隨身 佩帶羊角匕首的黑衣殺手。當年取代了她嫁給表兄的元誼女兒,如今 則是藩主田季安之妻田元氏。這兒很好幾個對偶關係與雙胞症侯. 聶隱娘夜訪田季安的側室瑚姬住所,留下羊脂玉玦,田季安始知黑衣 刺客竟是當年喚為「窈七」的隱娘,刻意前來留下玉玦,先了斷舊情 再取他性命。 聶隱娘的舅舅軍將統帥田興,直言進諫冒犯了田季安,被貶為臨清鎮 將。隱娘的父親聶鋒身為掌管軍紀的都虞侯,受命護送田興到臨清, 旅途中遭黑衣人埋伏,幸獲途經的磨鏡少年仗義拯救,隱娘也適時趕 到救出父舅。負傷的一行人隨少年來到一處桃花源般的山中村落養傷 ,隱娘在少年臉上初次見到了彷彿不問世俗的善良笑容。 田元氏化身為佩戴面具的神祕女子精精兒,前來欲取隱娘性命。精精 兒的師父空空兒,則以紙人陰術欲害瑚姬。隱娘見到田季安嗣子年幼 ,若殺藩主,魏博必亂,對於殺與不殺,心中已暗自做了最後的決定 。她回到山中道觀向師父叩別,並赴山中村落,隨磨鏡少年避走天涯 。 乃公曰:多的對應, 對偶, 與不對應和無緣. 可見 , 緣,不能在鏡中求.我們人人都有假雙胞症.有真雙胞者,最壞的是像 嘉誠公主和她的姐妹.命理說,姐妹同宮,未嫁而先適恨,意思是說人們 其實一直有一個相對而不對稱的自己 -- 它才緣份的阻擾. 最後人們 在鏡中如同青鸞找到緣份了. 嘉誠公主處境際遇,就如青鸞身不由己,失去同類,照鏡悲鳴奮絕, 目睹自己的孤影和落寞,倍感失去自由的不堪而心碎。如同范泰的〈 鸞鳥詩〉:「神鸞棲高梧,爰翔霄漢際。軒翼颺輕風,清響中天厲。 外患難預謀,高羅掩逸勢。明鏡懸高堂,顧影悲同契。一激九霄音, 響流形已斃。」寫出嘉誠公主的心「鏡」,青鸞悲鳴奮絕如同嘉誠丹 心泣血的香消玉殞。 聶隱娘在政治聯姻的時空背景被毀婚,只能隨道姑在雲深不知處的道 觀,勤練武術成為刺客,經年累月疏離親情的孤寂可想而知。還好她 遇見了時時勤拂拭的磨鏡少年,照亮了別人的生命也照出真心,他就 如一面鏡子,映照出隱娘從小就被壓抑遺忘的另一面,是照出隱娘笑 容的明「鏡」。磨鏡少年的純樸、桃花村的寧謐,都使隱娘幡然頓悟 ,變成一個雖然武功高強卻無法殺人的刺客。 電影中,「鏡子」不斷地映照每個人,是一場精神的反思和內省的曲 折歷程。鏡像到處存在,雙胞胎嘉誠公主和道姑也是一體兩面的鏡子 ,嘉誠以委曲求全保衛大唐江山,道姑以「殺一獨夫,以救千百人」 捍衛主權;田元氏照的鏡子,是女為悅己者容的鏡,她照到了自己的 美貌,也照出自己不受寵愛的不堪。這種政治聯姻下的鏡花水月,醞 釀出由愛生恨,傷人自傷的窘況,注定是悲劇性格的悲劇人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