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1月 01, 2016

易經是一本盜經(2)

易經是一本盜經(2)   春山樓主容乃公

上回說過易經是盜經, 聽來像是危言聳聽. 有人或以為乃公是標題黨
, 其實乃公說得還不夠, 因為易經的完成真的為了盜匪行徑而寫的
. 易經卦爻用到很多匪人這個字. 這個字原講的是占卜的飛. 在占卜
中, 有伏和飛的觀念. 卦爻若不顯, 即為伏. 比如乾伏在坤下, 陰伏
在陽下, 反者為飛. 在人生中, 不正的人即為匪. 說明白一點, 就是
盜匪. 從甲骨文可以看出, 那時人們最怕的一種人就是盜. 說易經是
盜經, 當不過份.

(乃公注: 在占卜中,無用神爻出現,則從八宮卦首卦內的六親爻找尋
用神.與伏神同爻位之本爻稱為飛神,易經中的匪,也有飛神的觀念).


易經作者不停地關心著匪和寇,幾乎到了歇斯地裡的程度,令人相信作者
一再擔心小人 (對周人來說, 他們自己也曾是小人, 建立封建制度,
再重新劃定族群和社會地位, 以防被別人拿走 ), 結婚實行搶婚, 在
陷於泥潭時,想解決自己的需求, 反而不能自拔而遭賊. 我們可以看
見完成易經的人, 面對的是一個盜賊遍地, 而社會不安的環境.


比方說:


繫辭下二:重門擊柝,以待暴客,蓋取諸豫。

比卦
比卦六三﹕比之匪人。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傷乎!

否卦: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 大往小來, 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
      也;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也。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內小人
      而外君子。 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

蒙卦:
  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 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御寇。

需卦: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象曰﹕需于泥,災在外也。 自我致寇,敬慎不敗也。

賁卦:
  六四﹕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
  象曰﹕六四,當位疑也。 匪寇婚媾,終無尤也。

睽卦:
  上九﹕睽孤, 見豕負涂,載鬼一車, 先張之弧,後說之弧,匪寇婚
          媾,往遇雨則吉。

解卦:
  六三﹕負且乘,致寇至,貞吝。
  象曰﹕負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誰咎也。

漸卦:
  九三﹕鴻漸于陸,夫征不復,婦孕不育,凶;利御寇。
  象曰﹕夫征不復,離群丑也。 婦孕不育,失其道也。利用御寇,順
          相保也。

易經中的匪人未必是只講拿別人財物. 大半說是是鬼, 或是異族, 或
居心不良的普通人. 中國人在政治人用最重的貶抑就是用匪這個字,
比如共匪, 蔣匪. 歷史上指別人為匪, 例子太多.
而思想史上, 道家和儒家互指別人為盜. 比孔子晚的莊子不但笑孔子
是盜, 而且還寫了一篇名為『盜跖』的文章來指孔子之流是盜.


易經是一本專講盜匪的經是有証明的.孔子在繫辭說,

「子曰:作易者其知盜乎?易曰:負且乘,致寇至。負也者,小人故事
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故器,盜思奪之矣。上慢下暴
,盜思伐之矣。慢藏誨盜,冶容誨淫。易曰:負且乘,致寇至。盜之
招也。」

這句話明白地講作易經的人相當知道盜的盜理. 盜亦有道, 不但如此
, 而且盜即是道. 原來人生的道理就是講無理取鬧, 或搶拿別人財物
的事.


 孔子在說『作易者其知盜乎』講的可能就是周文王. 上回我提到周
文王的占卜是半偷半借.並非亂說.這得要從殷商和周交接時談起.

  殷代,大約就在它的末年。已經有私有財產的成立. 一個社會一
旦有私有產,就會有盜賊之事.而在殷末時:


卜辭中有各項錫貝的記事,便是這項重大事變的證明。那時的王侯雖
然以極少數的貨貝寶物賜予其臣下,但那證明族的公有物儼然成為了
王的私有,而臣庶也能有私有物的公然的權利。

   又卜辭中無攘盜竊奪等類之文字,然無幾何時《商書》之《微子篇》便有下
列數語:

     殷罔不小大,好革竊奸宄。……小民方興,相為敵讎。……今殷民乃攘
對偷盜文化發生興趣. 易經就是在這個背景被發明出來.宗教上,
竊神祇之犧牲。(末句《史記宋微子世家》引作「今殷民乃陋淫神祇
」。


王國維在《殷周制度論》說:

   惟「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於殷、周之際」.

在政治上, 私有財產開始盛行, 而在文化上, 也因為私有財而人開始
宗教上有今殷民乃陋淫神祇.

私有財產殷末, 最大的問題就是出現了強盜. 孔子說小人, 即低下的
平民, 或思想不合宜的人, 把自己的小錢拿出來炫耀. 結果遭了壞人
去搶奪. 孔子在易經的繫辭花了一大段說這個道理, 其實不光是說一
個走路背包等級的平民踰越了社會地位而坐在貴族的馬車, 結果惹來
覬覦.他在強調社會新秩序的建立和倫理代替宗教.

此時, 中國人的信仰也開始出現很奇怪的變化. 比如人們祭拜一些奇
怪的神明.

中國人的信仰中最奇怪的就是祭盜神. 在宋朝流行一種神名目都和五
有關. 孔子在易經中講五字, 比如五位相得. 易經的五在河圖洛書中
五與十都是不安不好的數字.

孔子說:
天數五,地數五,五者變化之極也。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
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
化而行鬼神也。

他說的行鬼神,到了宋代演變成一種五的神,


宋代有五聖信仰,後來又有五顯、五通、五道、五盜、五子、五路等
名目。至於他們的來歷有許多傳說,其中比較可信的一種是說五代時
,有一夥強盜結義為兄弟,靠搶劫發了財,後來良心發現,以未能盡
孝道為憾。於是找了一位貧困至極的老太太奉為母親,事事甚孝,言
必聽之。他們從此改惡從善,死後被人供奉香火,屢顯靈異。

原來五通神,即財神,就是強盜.平常人求財,很少人曉得拜的是盜賊.
(可見道教也是邪門).


盜匪除了劫財,又好「取人婦女」,華北地區信奉盜跖為娼妓的守護
神,尊之為「白眉神」。孔子說到冶容誨淫時,是否也暗示那時代,娼
妓己經普遍存在社會了.


《莊子‧盜跖篇》說到載,跖為魯國大夫展禽(柳下惠)之弟,
說他「從卒九千人,橫行天下,侵暴諸侯,穴室樞戶,驅人牛馬,取
人婦女,貪得忘親,不顧父母兄弟,不祭先祖」。

盜跖可能己經成為神話中盜的同意語.

《史記正義》說: 「跖者,黃帝時大盜之名。以柳下惠弟為天下大盜
,故世放古,號之盜跖。」


盜跖,中國民間傳說中,春秋時期的率領盜匪數千人的大盜。傳說原
名展雄,姬姓,展氏,名跖,一作蹠,又名柳下跖、柳展雄,在先秦
古籍中被稱為「盜跖」和「桀跖」。
他就是比孔子早些出生那個我疑為可能有同性戀的坐懷不亂的那位魯
國賢臣柳下惠(柳下季)之弟.

莊子為了批孔, 在盜跖篇中瞎掰了一段孔子和盜跖的對話. 透過盜跖
之口, 說孔丘:『爾作言造語,妄稱文武,冠枝木之冠,帶死牛之脅
,多辭繆說,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搖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
之主,使天下學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僥倖於封,侯富貴者也。

你們的行徑就是盜匪.


故跖之徒問於跖曰:「盜亦有道乎?」
跖曰:「何適而無有道邪?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
,... 由是觀之,善人不得聖人之道不立,跖不得聖人之道不行;天
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則聖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

天啊, 對讀中國歷史的人, 這是一個多麼真實的真理. 史上人物, 那
個不是盜呀?

按照道家的說法, 孔子即匪盜, 而孔子說天下小人也都是盜. 中國思
想史易經開始,道家開始,都在說到盜經.

2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淋漓盡致

Unknown 提到...

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