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如何取法 容乃公
易經中說到的法,不包括取法乎上的典故.
「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並非出于易經, 而
是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於上,僅得為中,取法於中,故為其
下。」我的理解是取法乎上, 並不包括易道的精神. 不過易經對于中
道有特別的講法,和中爻有關.孔子說過非中爻不辨.
易之中爻常為困象, 即不知要上或下. 辨上下是占卜, 即現在代求學
問的本事.即分別輕重,緩急.
易經凡卦二爻為內卦之人位,五爻為外卦之人位,然非中爻不辨,即
互卦上繫辭所說:「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齊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凶
者存乎辭。」
易經因為稱名之法很雜,但是雜又不能亂,所以繫辭說雜而不
越。雜是為了分別各 卦之卦德,所以繫辭又說雜物撰德,非中
爻不備。這句話其中一個意思是以爻位來判明卦的德性。
易經說到法有不多,主要是宇宙的原本道理,即天法自然.
1.先談到法的地方是蒙卦.蒙卦初六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蒙卦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象曰:利用刑人,
以正法也。
蒙在易經中指的是下民,而不是童蒙,即小孩。下民可能是來歸
之異族,或沒有身份之人民,比如俘虜。如以現代教育論蒙,則蒙卦
所說頗合教育之原理。蒙為艮山下為坎,艮為童,坎為源。而山下之
水為泉,可喻為訓蒙之道。在山水清,出山水濁,人性本善,如山上
之水,可以保持清潔。所以初爻發蒙可以啟智。
六二包蒙,則以初生之兒尚幼稚,要以愛心包容之。六三金夫象徵物
慾外誘,六四遠實是戒學者離開現實而虛浮不專,所以學而不成。六
五為專心於一志,而有成。上九可以出師為用。
蒙卦是占卜以問求子以及教養兒女。刑是比較艱困嚴苛的方法。
在占卜時,筮者可能以皮肉之痛的自刑來求靈光之發生。也可能是在
俘虜之中找到鄰國能任祭祀工作之人來問卜。俘虜即刑人,蒙卦是說
占卜之法,卜者在古時為專業之人,所以要占者身上有刑具狀況來進
行。
發蒙即既濟。占卜者能得到神靈之感應,則可以求問。蒙初六爻
變兌,卦成損。損為以自傷或自貶以得神應。
易經說古代文化的事未必可以全拿來對應現代的病症. 比如現在宗教
祭祀的活動. 比如何謂刑人. 現代有律師, 或創造社會生活規範的人
, 可說都算是刑人.
正法嚴格說, 包括判人死刑. 簡單的, 就是處罰.
2.噬嗑卦的卦辭說:「亨,利用獄」,而象辭曰:「雷電噬嗑,先王
以明罰敕法。」
噬嗑卦爻象提到的事物,似乎反映了周代建立殖民城邦的情形。
噬嗑的彖辭說先王以明罰敕法,是在初建國是立法以治。初九和上九
言刑具,是為了順服殖民或管理俘虜所採取的措施。六二噬膚滅鼻是
處理獵物連皮一起燒來烤食。因噬嗑為食,又在日中,所以噬膚滅鼻
未必是純指刑人。六三噬臘肉,九四噬乾胏 (唸子 ),六五噬乾肉,
是描寫周代先人建國是攜弓箭、執干戈、裹乾糧遷到新土的情形。《
詩經大雅公劉》中說:「迺裹餱糧,于橐于囊,思輯用光;弓矢斯張
,干戈戚揚,爰方啟行。」(見杜正勝著《周代城邦》,第二章 --
周人武裝殖民與邦國,二三頁。)
3. 易繫辭五章說到:
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傚法之謂坤,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
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乾卦成象, 是人類創造事物和文明. 坤卦主效法, 即道家尊循自然法
則. 法即大自然的原理. 孔子說隨心所欲即效法自然.
4.在易繫辭十一章中, 孔子又提到法. 他說: 制而用之謂之法. 這兒
法指的是制器象占的道理. 占在現代人中可解釋為推理, 但是推理
用的科學法則仍要依循自然法則. 孔子在繫辭中把卦爻的神性發揮
在人生中, 即興神物以前民用, 從而發明各類文明的用具. 神, 即
申, 發揮人的靈性.
易繫辭十一章
是故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
六爻之義易以貢,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與民同患。神以
知來,知以藏往。其孰能與於此哉?古之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者
夫。是以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是興神物以前民用。聖人以
此齊戒,以神明其德夫。是故闔戶謂之坤,闢戶謂之乾,一闔一闢
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制而用之謂
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謂之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