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皇帝演戲談到中華文化復興 容乃公
說起骨子老戲, 能稱得瀟洒的唱段依我看, 要數馬連良的甘露寺的勸千歲和 孟小冬的《珠簾寨》的西皮導板太保傳令.
孟小冬自從嫁給杜月笙即「封麥」, 息影, 不過曾教過我京劇的李炳莘老師 有一年給我一個影像帶, 是她在台灣堂會演了《珠簾寨》, 因為可能是偷錄, 遠 鏡頭看不太清楚, 只是唱腔郤是地道孟余派太保傳令的腔. 李炳莘曾受業孟小冬 唯一入室第子錢培榮門下, 算是余派第四代傳人. 有一年, 李老師要收我為徒, 說要我去北京跟錢培榮叩頭, 好做余派五代傳人準備. 當時我以為這是妄想, 不 小心被雷劈. 其實我很清楚, 學戲對老天爺賞飯的人常會像入余門不得己最後差 點餓死路旁的楊派老生楊寶森, 或某些名票為了出台而傾家蕩產. 至于老天不賞 飯的普通人可能結果被天打雷劈 -- 能不避行嗎.
乃公一生以為人都得有嗜好, 唯不能玩戲. 古時皇帝因為戲迷而亡國多得是 . 《珠簾寨》就是說這個警戒.
《珠簾寨》,或稱《竹簾寨》,是京劇傳統劇目,取材於雜劇《紫泥宣》和 《殘唐五代史演義》。
唐朝末年,黃巢起義,唐僖宗逃至美良川,派程敬思到沙陀李克用處搬兵。 李克用記恨曾因失手打死國舅段文楚而受謫貶,不肯發兵。程敬思與李克用的大 太保李嗣源(唐明宗)商議,知道李克用懼內,遂程去求李的兩位夫人劉銀屏、 曹玉娥(貞簡皇后)。二位夫人掛帥,傳令發兵,反將李克用點為前戰先行官, 又故意提早點卯,使李克用誤卯,當場幾欲正法,以羞抑之。經眾人求情,曹玉 娥讓李克用把守後軍,命大太保李嗣源為先行官。兵行至珠簾寨,遇到周德威擋 路,李嗣源戰不過周德威,曹玉娥激李克用出戰,李克用與其比試,不分勝負, 又比試箭法,李箭射雙鵰,周心服歸降,成為李克用的第十二太保。
《珠簾寨》就說這一段歷史.
十三太保曾在台灣黑幫出名, 所以台灣不良少年有太保之稱. 這個稱號最早 就是《珠簾寨》這出名劇而來.
這十三太保其實是五代史佔領中國河北地區的家族.
歷史上號稱十三太保的團體不在少數,而李克用帳下的十三太保名聲最為顯 赫。李克用是唐末沙陀族著名將領,他的親兒子、義子和部將十三人組成的十三 太保 -- 這十三太保是大太保李嗣源:李嗣源的父親是李克用的部將,他從小吃 住在軍營,曾在戰場上救下李克用,被收為義子。李克用死後,李存勖滅掉後梁 建立後唐。後李存勖被殺,李嗣源即位。李嗣源雖然體恤民情,但理政不當,用 人不明,導致朝廷一片混亂,最後次子李從榮叛亂,李嗣源在病中驚聞,飲恨龍 歸。
十三太保中,李存勖是李克用唯一的親生骨肉,他善於騎射,膽略過人,率 領大軍鏟除後梁,登基為帝。李存勖懂得打下江山,卻不懂守住江山,當上皇帝 後變得昏聵無能,一時天下鼎沸,近臣郭從謙起兵逆反,李存勖在亂戰中被射死 。
這十三太保其實是五代史佔領中國河北地區的家族. 他們都是沙陀人 -- 中 國後代對唐王引到中國中亞民族 (可能包括車臣人 )祖先在中國將近百年的影響 少有該有的民族記憶. 後來歐陽修修五代史, 郤以一篇被收在《五代史伶官傳序 》而出名.
這文章說的是因為愛演戲而亡國的十三太保李存勖. 宋朝歐陽修總結的那樣:「『君以此始,必以此終。』莊宗好伶,而弒於門高, 焚以樂器,可不信哉,可不戒哉!」(以上均《新五代史》)李存勖就是 後唐莊宗(885 年 12 月 2 日~ 926 年 5 月 15 日), (一作李存勖,小名亞子、亞次。出生於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沙陀族。唐 末五代軍事家,後唐王朝開國皇帝。晉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勖曉音律,習《春秋 》,通大義,善騎射。
唐朝末年,黃巢佔據長安,唐僖宗出奔美良川,派欽差大臣程敬思至沙陀國 求救。沙陀國王李克用與唐僖宗曾有段不愉快,李克用差點被僖宗斬首,好在程 敬思說情,李克用才獲赦免。此事造成李克用的心結,所以他對救唐王這件事, 顯不出熱衷。
珠簾寨,傳為五代唐明宗李嗣源駐蹕之處,李嗣源為李克用長子(大太保) 。沙陀人滅黃巢,接著滅朱溫,五代唐、晉、漢都是沙陀人當的皇帝.
唐朝未年很像當今的俄羅斯普丁. 他們用了很多中亞少數民族, 比如車臣, 齊而吉斯, 烏之別克人當佣兵. 李克用家是西突厥出身的沙陀人. 他們漢化但仍 保存原來胡人習俗. 我們讀五代隋唐必須要有一個觀念, 這些京劇珠簾寨人物, 包括十三太保, 和我們戲台看到余派張克 " 邊式 "(stylish) 的李克用不同. 他們是沙陀人, 沙陀人長相魁梧,高鼻深目虯髯,不同於漢人,也不不與突厥人 屬於同等種族,鮮有其沙陀本身族群特色,或許可以說沙陀民族更具有和親善良 的本質,因為自沙陀人東遷進大唐後,沙陀人有了自己的政治特權並以代北 (河 北 )為基地成就其大業,以他們的大度和寬容吸收了許多當地少數民族部落,與 吐渾、突厥、回鶻、達韃、契苾、奚等民族融合在一起,立族為「代北集團」。 因此,使得沙陀人的基本力量更得以發展狀大。
最近台灣國光劇團有一部新作《優伶天子》劇描寫唐朝末年十三太保李存孝 遭義父李克用五馬分屍,李克用兒子李存勗於幼時因為目睹大受驚嚇,以為是戲 ,自此愛上看戲,後來登基為君,更縱情戲曲,甚至寵幸伶人,結果唱戲三年亡 國。
其實乃公考証後唐李存勖少時在宮中受到父親影響而迷上戲曲. 那時胡人剛 到中國, 為了治權殘暴打殺沒有例外. 但他們對戲曲有特別喜愛. 當時伶人地位 很高 , 如歐陽修說的. 我們可以說這些沙陀人把西方文化帶到原來相當死版的 漢人生活區, 這是無法否認的. 台灣國光劇團《優伶天子》用錯亂手法把政治寫 入藝術 , 我很不以為然.
不要說戲劇介人士, 即令目前在朝主政高談中華文化者," 提及當年 " 《珠 簾寨》時沙陀人文明, 我們教後代人對胡人對中華文化的影響是否有公平的介紹 ?也許中國在搞一帶一路時, 那天讓中亞那些突厥後人來北京學京劇, 用他們的 音樂戲曲重編一套自己唱的《珠簾寨》讓我們學子們重新看到當年沙陀人教中國 人演戲的歷史.那才可以真的搞中華文化復興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