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月 04, 2022

刷屏的「青綠腰」,「綠腰」到底是什麼意思?

刷屏的「青綠腰」,「綠腰」到底是什麼意思? 容乃公

乃公一向以為做學問最容易是下結論,而最難在于提出關鍵的疑問.

乃公微友牛隴菲教授昨天在光明日報發表:

春晚之後,「青綠腰」刷屏。

因舞劇《只此青綠》之名,而有誤解為「青綠之腰」的「青綠腰」名稱。其實, 「綠腰」古舞原名「六么」,讀 lu yao,故又寫作「綠腰」「錄要」。「綠腰 」之「綠」,不指綠色。「綠腰」之「腰」,不指腰身。

乃公一向愛抬槓, 不是故意作怪, 而是給人們多方面的思考. 比如綠腰是否和綠 色有關?還是一時方便而錯用的翻譯?

唐代《樂府雜錄》記載:「《綠腰》,軟舞曲也。」其本名是《錄要》或《六么 》。據說在德宗貞元年間,有樂工獻上新編樂曲,德宗甚為喜愛,但覺的曲調過 長,便下令將其中精華部分萃取出來,即「錄出要者,因以為名」,而不知為何 變為《綠腰》或《六么》,大概為別名。

《碧雞漫志》:「六么一名綠腰,一名樂世,一名錄要。或雲此曲拍無過 六字者,故曰六么。

學者向達在 《西域傳來的畫派與樂舞》一章,考證西域繪畫、音樂、 舞蹈對中原的影響,著名的西域樂人包括白智通、白明達、康阿馱、安馬駒;著 名的西域畫家有曹仲達、僧吉底俱、僧加佛陀。向達認為唐吳道子的畫風受西域 凹凸畫派影響。西域傳來的樂器有龜茲樂師曹剛的琵琶,李謨的橫笛, 王花奴羯 鼓,王麻奴觱篥等。舞曲有《阿連》、《柘枝》、《胡旋》、《胡騰》、《涼州 》、《綠腰》,還有經龜茲傳入中國的伊朗寒冬撥水舞《蘇莫遮》,又經中國傳 入日本。

《綠腰》顯然是泊來品.

  六么,一名綠腰,一名樂世,一名錄要。元微之琵琶歌云:「綠腰散 序多攏。」又云:「管兒還為彈綠腰。綠腰依舊聲迢迢。」又云:「逡巡彈得六 么徹。霜刀破竹無殘節。」沈亞之歌者葉記云:「合韻奏綠腰。」又志盧金蘭墓 云:「為綠腰玉樹之舞。」唐史吐蕃傳云:「奏涼州、胡渭、綠要、雜曲。」段 安節琵琶錄云:「綠腰,本錄要也,樂工進曲,上令錄其要者。」白樂天楊柳枝 詞云:「六麼水調家家唱,白雪梅花處處吹。」又聽歌六絕句內,樂世一篇云: 「管急弦繁拍漸稠。綠腰宛轉曲終頭。誠知樂世聲聲樂,老病人聽未免愁。」注 云:「樂世一名六麼。」王建宮詞云:「琵琶先抹六麼頭。」故知唐人以腰作麼 者,惟樂天與王建耳。此曲拍無過六字者,故曰六么。

這些都在說曲式,而不是舞--唐時綠腰是新創的羽調:

  青箱雜記云:「曲有錄要者,錄霓裳羽衣曲之要拍。」霓裳羽衣曲乃宮調, 與此曲了不相關。六么或綠腰舞本來因為琵琶伴奏而以音律為名, 用的不是宮調 , 而是羽調. 唐琵琶錄說:「貞元中,康崑崙琵琶第一手,兩市樓抵斗聲樂,崑 崙登東采樓,彈新翻羽調綠腰,必謂無敵。曲罷,西市樓上出一女郎,抱樂器云 :『我亦彈此曲。』兼移在楓香調中,下撥聲如雷,絕妙入神。崑崙拜請為師。

這個女郎琵琶高手是段胡僧裝假扮的. 唐朝胡僧來華傳佛法, 善巧方便, 用法術 變形是家常便飯. 這位在長安男扮女裝的乃僧善本,俗姓段。」段師所謂楓香調 ,以中土音律是羽調. 最先和服裝沒關係. 但後來可能流行者把舞者衣色和 style 混在一起當名稱了.

乃公查看一下, 五代畫家顧閎中的名畫《韓熙載夜宴圖》,在第二段「觀舞」中 韓熙載的家伎王屋山跳的那段舞蹈 -- 就是唐代最流行的軟舞——「六么舞」。

她穿著天藍色袖管狹長的舞衣,背對觀眾,從右肩一側過半張臉,微微抬起右足 待踏下去,雙手背置身後,她身上衣著不是綠色, 反而其他人很多是衣著有綠色 傾向. 但畫中沒有飛天美姿, 也沒有水袖, 反而只見腰身有一層綢布, 會不會就 是綠腰或「青綠腰」.

事實上,綠腰真和綠大有關係.可能綠腰說的是跳這種舞者腰身有一條綠色帶子,

漢朝,最開始還是比較推崇黑色系搭配的,有繼承傳統的因素。但到了漢中期時 候,漢朝逐漸將儒學搬到台面上,人們對紅色越來越喜歡,也會把這種色系放在 經常能看到的地方。

唐朝正常衣服都是紅色配綠色,要麼就是純綠色和純紅色。比如進行大婚時新娘 和新郎的服裝穿搭,新郎穿著紅色的喜袍代表欣欣向榮,新娘則搭配純綠色的婚 服,和新郎的紅形成鮮明對比,顏色反差大更加吸引人。這樣的搭配已經在唐朝 形成了一種風尚,結婚時必須要大紅大綠,顯得喜慶。

唐代的女裝主要是衫、裙、帔,還有短袖半臂衫,主要套在長衫外面,起到層層 疊加的效果。不過襦裙最為普及,年輕女孩們經常會搭配著這種裙裝,在腰部位 置繫上一條綢帶--綠腰舞或許指舞者身上的綠色綢帶.

除此之外,唐朝皇宮中的嬪妃們服裝也是以這種色系為主的。皇宮裡的女性中, 皇后地位最為尊貴,皇后往往會在重要場合裡穿上華麗的紅色服飾。私下場合也 能穿著正紅,亦或者紅配綠穿搭 -- 直接地說, 綠是唐朝最正典的國色. 我以為 綠腰和古琴的綠綺台都有深重的文化含意.

綠腰是舞或曲都沒法去現真形, 這是沈從文花血完成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價 值之所在.

綠腰本來就是一個唐朝舞伎圍在腰部緊纏綠帶--並不是一個美麗的誤會而已 。

王國維《唐宋大曲考》引《陳氏樂書》,具體記載了六么舞特徵是「但以手袖為 容,踏足為節。」我以為是把中國人傳統踏足為節放在一個胡人傳來時尚的誤讀 .綠腰不是一個美麗的錯誤,而是顏色一向被西方人以為不是中國人強項的偏見最 好的糾正.

顏色比形狀聲音較容易辨証,在近代有一個好的例子.

沈從文娶合肥四姐妹的張兆和, 小姨子張充和有外號叫『張黑女』,是因為拿她 書法和詩壇大家汪辟疆有詩「此時幽事那復得,盡日閒情慾付誰?北體偶臨張黑 女,新詞合和比紅兒。」「張黑女」字面上意指魏碑晚期作品《張黑女墓誌銘》 ,又名《張玄墓誌》,有遒厚精古、神妙兼備之稱,實隱指張兆和的四妹張充和 。和膚色沒關係.

張充和和江南才子盧冀野在重慶禮樂館供職, 二人都有唱作本事. 盧冀野,曾以「綠腰長袖舞婆娑」之句勾勒出其軟舞輕盈的繁姿曼態,他對張充 和的性情容貌和身份.

凡是見過張家四姊妹的人都知道,張家四姊妹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只有張 兆和膚色黑,綽號「黑鳳」、「黑牡丹」,其餘三姊妹膚色都很白,正是因為張 兆和膚色特別,所以才有「張黑女」的雅號,說膚色黑的肯定是兆和。張充和冒 拿了張黑女之名,說的是書法,而不是膚色.

所以名和實常會被誤會. 在文化人身上足以說明, 但文化的顏色, 要去作一翻辨 証, 類似沈從文的著作, 有圖為証, 比較可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