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8月 30, 2019

Maverick (獨立特行到)gobbledygook( 不知所云 )談郭台銘行誼


Maverick (獨立特行到)gobbledygook( 不知所云 )談郭台銘行誼容乃公

在 19 世紀的美國德克薩斯州,有一位名叫山姆馬華力(Samuel Maverick)的牧場主,被當地人看作是特立獨行者。按照當時的習俗,牧場上的牛、馬等牲畜都要打上本牧場的烙印,這樣牲畜丟失後,人們根據身上的烙印就能識別是哪家牧場的牲畜。但這位馬華力卻偏偏不肯按照慣例給牲畜打上烙印。大部分歷史學家認為 Maverick 因為不捨得傷害牛所以不願意打烙印,而也有人懷疑 Maverick 真正的動機為了覬覦鄰居家忘了打烙印的牛。據說他不給牲畜打記號的原因是,既然別人都有記號,那麼所有沒記號的牛都是他的。也有以為當年馬華力不願給牲畜打烙印並非出自特立獨行考慮,而是對放牧之事缺乏興趣。


總之,他的名字後來被拿來引申詞義特立獨行,標新立異的人。

總之, 他總有話說, 就這麼一號人物. 令我想起郭台銘. 他標新立異 , 郤一直無法自圓其說.

不管怎樣,馬華力在美國歷史上成了特立獨行的典型。他的姓氏 Maverick 也因此青史留名,成為了「特立獨行者」的代名詞。美國 NBA 聯盟中,德州達拉斯小牛隊的英文名就是 Dalas
Maverick,表達的就是這種叛逆不羈、特立獨行的精神,譯為「達拉斯特立獨行隊」可能更精確。著名電影「壯志凌雲」中,湯姆‧克魯斯所飾演的主角的代號就是 maverick (獨行俠),正好契合他的性格特徵。

美國政界常把這個字拿來嘲諷美國共和黨資深參議員約翰‧馬侃 (John McCain) 他最近在亞利桑那州的家中去世,享年 81 歲。他曾是 2008 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也是一名前海軍飛行員,曾在越戰中被俘。在超過 30 年的參議院生涯中,馬侃以立場獨立而聞名。時報的訃告將他稱為「 Maverick 」——一個特立獨行的人。馬侃一生都是共和黨人,但也會在一些議題上反對共和黨的立場:如全球暖化和醫改等議題。在 2016 年總統大選時,馬侃原本支援川普,但在曝出關於川普的性侵指控後,他收回了他的支援。希拉蕊在一份聲明中說,馬侃「經常擱置政黨立場,支援採取最符合國家利益的行動」。


時報專欄作家、前北京分社社長紀思道 (Nicholas Kristof) 在專欄文章 John McCain, a Maverick We Can Learn From (《約翰‧馬侃,一個我們可以學習的特立獨行者》)中讚揚了馬侃的
「勇氣、激情和遵守道德準則的決心」,他寫道:

「華盛頓到處都是試圖迎合公眾動向的政客。馬侃是不同的。他敢於為難選民,解決了一些不可能解決的問題——比如敘利亞問題、競選資金和移民問題。儘管他有時前後矛盾,但他為領導美國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他有時做的是對的,有時是錯的,但他在美國政壇中可以像在北越監獄中一樣英勇,這就是為什麼,今天這個國家的許多人在政治世界中感到了巨大的空虛。」

有趣的是, 馬侃政治風度和行誼和加之他令名的 Maverick 很不相同 , 他等於給 Maverick 重新定義.

這個差別, 讓我們想到郭台銘. 他獨行, 郤沒有一個令人足以稱讚的人格 --. 和他相反的朱立崙, 選敗後, 展現一個十分民主的風度.兩人說明教養與修養和特立獨行無關.

有趣的是,馬弗裡克家族也與美國政壇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農場主馬華裡克的孫子方丹‧ (Fontaine Maury Maverick) 曾擔任國會議員及聖安東尼奧市市長,在爭取連任市長的時候,他被保守派攻擊為共產主義分子,最後敗選。

方丹‧莫瑞‧馬弗裡克名聲創造了一個新英文字,gobbledygook.


什麼是gobbledygook,這個詞來自哪裡?

德克薩斯州議員, 即老獨行者馬弗裡克孫子方丹‧莫瑞‧馬華裡 Fontaine Maury Maverick 在 1944 年創造了這個詞來形容華盛頓政策制定者使用的令人沮喪的行話。它讓他想起了火雞吞虎嚥
的聲音。

Gobbledygook 是很常被拿來嘲笑說話不知所云的政治辭語.
,因為它抓住了感覺定義那麼好!這是一個擬聲詞描述不清楚和混亂的語言,就像很多政治和法律中使用的難以理解的官僚行話 -- 聽來冠冕堂皇, 郤全在閃避.

這就是 gobbledygook 的定義和意義,但是這個有趣的詞來自哪裡?

1944 年 3 月 30 日,Maury Maverick (順便說一句是那個「特立獨行」一詞被發明之後的傢伙的孫子,創造了 gobbledygook 一詞。
Maverick 在美國政府工作在眾議院,並參與了植物公司,支援第二次世界大戰。,它就在這裡與複雜的官方官僚雙重談話的時間,他發了一份備忘錄,他寫道,gobbledygook 應該被禁止「任何使用 gobbledygook 的人都該死.

後來,他透露了他發明 gobbledygook 創造這個詞靈感來是因為所有行話的聲音聽起來很像是在他的家鄉得克薩斯狼吞虎嚥的火雞的怪聲.

他把火雞形容為「...... 總是狼吞虎嚥的充滿了荒唐的浮誇,就像許多政府一樣他和他一起工作的官員和商人。「 gook 」 --- 從火雞吞噬結束時發出的聲音。

這幾天, 在網路上一直聽到郭董派出的發言人當名嘴為老板發聲 - 她們發言空泛而無義, 說了半天, 不知她們在說什麼, 有時像是狼吞虎嚥的火雞的怪聲. 也許郭董在同時一如 Maverick. 單騎走天下, 一下東, 一下西, 而他的人馬也用平淡又空洞的回聲, 目的明明為了聲東擊西 -- 那不就是 Maverick 孫子 Fontaine Maury Maverick 有名的 gobbledygook 嗎.


算命是為了改命 ──術數里的命運觀 容乃公

 算命是為了改命 ──術數里的命運觀 容乃公

中國人基本上是口頭說命中注定,但很少人真心相信它。 人對命運的理解牽涉到一個最難的問題就是──心靈,心靈是沒有歷史證據的, 它不會留下任何證物。所以,揣測前人對於命運的看法很不容易。我們不能假設 中國人是不是宿命論者,我認為人類任何的文化、宗教,基本上對人與天的看法 差不多。所以算命,以及人對命運的興趣,牽涉到宗教儀式、禮儀、文化活動, 不能光是在理念上瞭解。基本上命運是文化問題,幾乎各個民族都有處理這個問 題的觀念和方法。 術數發展和科舉制度有關 中國的算命活動到漢朝才開始普遍,平民算命則遲至五代宋朝八字興起的時候。 八字是由唐朝李虛中發明的(他只用到年月日三柱,到了徐子平才改加時柱,成 為現在習用的八字)。唐宋時將算命稱為「祿命法」,是和科舉制度一起出來的 ,顯然中國的算命術在某些程度上和做官有關,普通人還沒有資格去算八字。其 實古時候的人很現實,論命時也是如此。所以中國命學充滿科舉制度思想(八字 中所謂的正官、正財、正印,這些都和科舉有關),也因此我們現在算八字常會 遇到很多難題,比方說「夫」、「官」、「財」的定義是什麼,今昔的解釋就不 太一樣。 早期的算命者都是出入宮廷的,唐朝袁天罡其實就是個宮廷算命家。這個習慣一 直沿襲到清朝。宋朝以後,系統的算命走入民間。宋朝筆記小說裡講到杭州等都 市裡的算命攤子,可能和現在街坊充斥算命攤子景象差不多。其實幾個重要的八 字書,就是在京城的一些讀書人觀察朝廷的變化後,所記載下來的。像是明朝《 三命通會》所寫的幾百個例子,大都是做官的命,老百姓的八字很少。 民間是怎樣算命呢?民間和道教產生關係,一般民俗宗教,像是小孩犯煞等,很 多觀念古時候就有,像是燒冥紙從漢朝到現在都沒有改。後來自稱「子平術」的 命理專家,像清初任鐵樵,明朝的張楠寫《神峰通考》,都是要去闢除民間迷信 神煞的信仰,基本上可以看成讀書人算命和比較接近道家的民間算命的對抗。其 實清朝流行的大流年批命仍用神煞,這些寫書的讀書人基本上和相信鬼神的小百 姓的算命很不同。純子平術其實並不很可取,我在初學算命時很不願談神煞,後 來才發現不談神煞,算命用處不大,因為人間的問題和凶神惡煞有關,和宗教有 關。算命被稱為星命是有道理的,因為星命與人的命運是宗教問題。 算命是一種生活方式 中國人偏重綜合性的思考方式,思考生命的問題時,它同時是文化問題、藝術問 題、生活問題,也是政治的問題。這種特色顯現在易經占卜上,這是一個同時去 體會空間、時間、概念、感覺,又同時展現特定靈視的那種能力。甚至中國發明 文字就不全是為了傳播溝通,可能比較是為了對付命運的問題,不信你看中國人 創造文字背後原始的功能,都是為了鬼神問題,是有宗教含意的,做為溝通工具 是以後的事情,甲骨文就是一個例子。所以古時候的人算命也有多種意義,它不 僅是想預知未來,同時也是一種儀式,比方說出生時是要排八字的,不是為了知 道這個小孩以後會怎樣,他就是一定要有一個八字。 其實中國人一直都不是宿命論者,因為中國人不是用單一方式去想問題,歷史是 文學,文學是歷史也是藝術,沒有什麼純藝術。五四運動以前的中國人,算命不 僅是算命,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休閒,是非常快樂的事情,文人也會研究, 自己批八字。它同時也是一種人際關係。像是《登科錄》,以前皇帝用一個官, 或一個人中了進士後,還要向朝廷報告作了什麼夢。所有進士在考試前幾天或幾 個月,發生了什麼事都要向皇帝報備,看看是否有什麼異狀,他們相信這個事就 把它寫在《登科錄》裡。清朝康熙、雍正皇帝,他們奏摺裡面都有別人的八字, 也常討論,對政治影響相當大。 算命還影響到生活各個層面。就以蓋房子來說,《營造法式》、《魯班經》,哪 一樣不是和算命有關?另外,最重要的是宗教。以中國的戲曲活動來說,原本戲 曲就是為了宗教的功能而設的,它和命運當然有關係──戲曲的最大目的是消災 ,它演述的是中國人對抗命運的方法。所以不能單獨用哲學的方式去討論中國的 命理學,而是要把它放在中國文化史裡來討論,就像以前把算命術歸入《藝術典 》一樣。 算命的功利性 算命除了是一種生活方式外,中國人算命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改命。改命的 活動是自古即有的,像是漢朝有巫蠱之禍,就是利用蠱去影響政治,不就是改命 嗎?算命的人應該告訴人原因以及如何解,這在中國民俗是非常發達的。我們的 命理文化等於是幫算命的人解決問題的文化。 根據我的觀察,近代科學家與西方社會學家因為採用科學原理和邏輯,應用或然 率和統計學做為研究方法,比較相信宇宙事物發展有一定的公式和規律,他們比 較不信人的意志可以改變自然律,也就是說他們不太相信超自然律,而視之為迷 信。只是他們並沒看出自己這種信仰就是相信命中注定的道理。不相信科學原理 或認為宇宙運行沒有必然性的常人,卻多少對人的命運心存僥倖,這種人相信萬 物運行的偶然性,而非必然性,其實這就是中國人的信仰模式,也可以說中國人 基本上是口頭說命中注定,但很少有人真心去相信它。中國人看來迷信,其實是 相當世故而精明。 在原始社會,大小事都問占問卜,但是都有人的參與。最早談到命學的古書《尚 書》有所謂「立時人作卜筮,三人占則從二人之言」(〈洪範〉)。由此不難看 出,古人對問神的效用仍然半信半疑,所以不能決時還得要多問人。在決定過程 中,即在決策之前,首先要用心思考,同官員們商議,徵求平民百姓的意見,以 及看占卜、占筮的答案,並要在1.國君自己、2.卜人、3.筮人、4.卿士、5.庶人 這五個意見中,按照五個方面的抉擇原則去權衡。這也是很合乎民主精神的。 我們可以說中國人對天的敬畏,多少是因為相信命運是受天左右,古人是相信天 命的。但是人也可以去改命。中國人發展的宗教行為,主要是想用宗教來和老天 談判,因為相信人可以用膜拜、祭祀,甚至用鎮壓、管束或賄賂的方法,對付帶 給人們好運或不幸的鬼靈,或進行其他種種改命的行為,比如求子、求官、求財 、消災解厄,所以中國人信神的特點是相當功利的,其目的是為了改命。 算命或推命基本的前提是,命是可以被算出來的。在清末開始流行星命合參,所 謂星命合參就是把流行在宋朝以前、主要從西域傳來的五星法,配上八字和紫微 斗數一起來批流年。在民間星命合參的大流年,通常交代一個人命盤裡的十二件 狀況,即命宮、兄弟、夫妻、子女、財帛、疾厄、遷移、奴僕、事業、田宅、福 德、父母,此外也談到個性或特別遭遇,比如某年某月會生病,官非、血光、失 財、見鬼等等。另外,最主要是要寫出一個人的大限,也就是死亡的可能時間, 以及死時多少子女會在旁送終。 不過,命可以被算出來仍然有或然率。某些人的某些事是定死的,但也有很多別 的方面卻不定。到底哪些是先天定死的,這就得看算命人的本事來推了。不過, 顯然其中或然率非常高,才會有這麼多人能靠算命吃飯。這當然也說明了中國人 相信命中注定的傾向,只是我們不能忽略一個重要的事情──中國人算命的文化 得以發展並不是因為完全聽天由命,而是積極地想搞清楚自己先天會如何,以便 可以去找到方法改變它。 本文作者為命理學家

星期四, 8月 22, 2019

容乃公論命--談古琴與吊客

容乃公論命--談古琴與吊客
弔客與"天狗"同位。太歲、兇殺並臨於大小運限,主有災禍。古詩云:"五官六死
十二病,三喪十一弔來臨"。駕前神煞、第三位為喪門十一位為弔客,不只命中有
這不吉,流年犯之尤凶,若有帶羊刃來助殺氣,則為"橫關"。古歌曰:"橫關一殺
少人知,月祿凶神又及時;縱有吉星重疊至,不遭刑戮也傾危。"大抵喪、弔星逢
之是主喪服、破財之事。
======================================================================


八字命理有所謂流行遇到弔客不好. 命書《三命消息賦》說:" 喪弔臨人,變宮
商為薤露。薤露原自晉崔豹《古今注》卷中:
「《薤露》、《蒿裡》,並喪歌也。說的是田橫門人,橫自殺,門人傷之,為之
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滅也,

這歌曲和弔客都有共同的來頭.三國時曹操曾作----

薤露行

  薤露行
  三國‧曹操
  惟漢廿二世,所任誠不良。
  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強。
  猶豫不敢斷,因狩執君王。
  白虹為貫日,己亦先受殃。
  賊臣持國柄,殺主滅宇京。
  蕩覆帝基業,宗廟以燔喪。
  播越西遷移,號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

主要是罵董卓作亂.可這歌又連到另一個為了吹捧董卓以致被後人編劇罵成
不義之人的人.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在中國音樂書法史上佔有龍頭地位的
蔡邕.

蔡邕字伯喈北宋時民間還把蔡邕說成是不忠不孝之人。早期戲文中多有有關蔡邕
的戲,明徐渭《南詞敘錄宋元舊篇》第一本就是〈趙貞女,蔡二郎〉,注曰︰「
即舊伯喈棄親背婦,為暴雷震死……」(摘自錢南楊〈元末琵琶記校注〉前言)


這兒把蔡邕和曹操擺在相反的抬面, 不是因為他被董卓逼出來作官被重用, 拜左
中郎將。封高陽鄉候,後董卓被殺, 蔡邕不是董卓的親信,卻偏偏在董卓暴屍於
市,親信「見敗兆紛紛逃亡」作鳥獸散之際,去撫屍大哭。後來被和他唱反調的
王允下獄而死. 這裡頭有個奧妙的原由.

古代中國有一個很特別的傳統, 這傳統來由尚待考証, 但是以後和星像, 戲曲,
以及宗教儀式有關, 就是所謂的弔客. 弔客可能原來是一種習俗, 甚至也是一種
職業, 就是看到有人死, 跑去幫喪家做哭喪事的客人. 這種人和死者無關, 但是
變成了比死者家人哭喪更甚的事.

蔡邕得董卓的重用, 是被逼出來的, 連知遇之恩都不算, 但他郤體現中中國文人
反骨的傳統. 蔡邕扮演的角色就是原來星命學說的伏屍弔客.


據史傳,伏屍哭祭在兩漢很平常. 這個倒行逆施的風俗曾被魯迅為文批評過, 只
是不懂星命學的魯迅沒搞懂為何中國古代的文人, 其中不少是我們位居文化史最
高位的如古琴大師蔡邕, 也以親自上了這個文化類型的祭台. 三國時代田疇在公
孫瓚的刀口下哭劉虞,跟了曹操後又去哭袁尚;袁氏故吏王修也哭祭過袁譚等等
。「撫哭叛徒」本來就是很奇怪的高行. 大部份的這種「弔客」自己與叛徒無關
, 郤因行為抵觸當局而受到喪命的懲罰. 「弔客」變成了喪家了.
犯此罪可誅之律,恐怕是後來對「撫哭叛徒」者的懲罰加重了,終至與「叛徒」
同罪.



蔡邕是中國最偉大的音律家. 他也是著名的圖書家, 書法家. 易經學者王弼就是
看他的書才有學問的. 東漢靈帝熹平四年,蔡邕上奏請求正定六經文字,得到許
可。蔡邕親自用丹砂將經文書寫於石碑,再命工匠鐫刻,立於太學門外。這就是
熹平石經。

其實真正的蔡邕人品沒太多問題. 但他去哭一個暴虐的董卓, 幹了弔客的差事,
遭人污名化.

後世人看蔡邕也就越來越不可理解。陸放翁有一首詩單表此事︰

    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
    身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

身後惹出是非, 和一種我們到現在仍全然無法理解的傳統宗教儀式有關, 就是弔
客. 這個傳統可能發原數千年, 但因為被文學歷史以及戲劇美化後, 變得面目全
非, 而落實為道德是非評價的材料,被史家把玩.

中國傳統戲劇裡的搜孤救孤, 法場換子, 等等都有類似弔客違法收屍的例子. 古
琴文化中的廣陵散故事是說聶政殺韓王後被殺而暴屍於市, 後另有弔客觸法收屍
. 理論上京劇中的臥龍弔孝扮的是另一種弔客, 和蔡邕扮的不全相同. 可是乃公
懷疑蔡邕作為古琴大家, 在漢獻帝要倒時, 他手中握有包括宮中重要文獻藏書
可能有某些是想登帝位大寶的人覬覦的. 這些藏書一定有皇朝典儀必備的古
琴曲資料. 也許蔡邕弔客知道王允不會放過他, 以後也無所遁形, 干脆殉志了事
.

曹操一心要拿到這些資料, 用火燒上逼出蔡邕的門人阮瑀. 他用各種手段對付當
朝的名音律家. 阮瑀是名士族之後, 出身比改姓過房的曹操高貴多了, 他手中該
也有好貨.

劉備是皇叔, 手中當然也不少東西, 當然落在諸葛亮手中了. 也許後來臥龍弔孝
扮另一種弔客的做法是給別人看的. 諸葛亮可是有其他動機的. 諸葛亮是否也拿
到了曹操覬覦的東西, 或足以引起天下文人燒騷動的走向帝位之路. 也因而也扮
了某種程度的弔客, 讓人以為他也有心了去完成一個登上藝術最高祭台的路程?

這個路程的秘碼也許就寫在以後令六朝文人前赴後繼玩命的琴律中.
這個秘碼就存在曹操家族之一的稽康彈出令天下士子嘆息的廣陵散中.

而諸葛亮手中應該就曾握過也有幾乎後來成為曹魏家族精神象徵的廣陵散.
要知原由,請看下回分解.

星期六, 8月 17, 2019

台灣來的騙子


容乃公說字--騙    容乃公

一個人會被騙是因為他先騙自己:  容乃公
`
名作家胡蘭成說:"小孩兒有時候說謊話,是為了想說更真的話"。

乃公說: 老頭說真話, 常讓人聽來像瞎扯. 就是台灣人說的烏魯木齊 (沒歷練的人無法聽懂 ), 請大家常聽老朽忠言.

乃公說字, 曾談過謊這個字, 不過顯然, 謊這個字, 地老天荒, 和騙字很不同. 騙字, 再如何說, 都是有心去胡弄人家. 揶揄和胡弄, 聽來很像一種動物, 名為 YAHOO, 讀來像揶唬.

我說過, 謊字見于甲骨文, 但「騙」字是後來杜撰的, 因為甲骨文有「馬」;「扁」字郤尚未出現, 就連《說文解字》也沒收錄「騙」字。是否古人說謊, 比如編造故事, 郤不會騙. 二者有大不同, 前者活在虛幻, 而後者以虛弄假騙人.

在《說文解字》是有個很像的,諞:便巧言也。從言『扁』聲。論語》曰:「友諞佞」。

乃公談字,發現中國字太多pitfalls,太沒厘頭.

現在很多專心古文的人會去強解, 說騙和騎馬身側一邊, 有點不真實 , 所以騙這個壞事和馬掛了勾. 我想馬這個動物和狐狸比起了, 可說是老實得可以了, 但為何馬這個字和騙字連上呢.

我相信古時有中國有一種動物名叫『騙』, 因為它會騙人. 或許 Yahoo 和故事中其他的馬, 有的是來古老的東方 -- 其名為『騙』.

  傳說饕餮是一種毛人,在《神異經‧西南荒經》有記載:「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頭上戴豕,貪如狼惡,積財而不用,善奪人谷物。強者奪老弱者,畏群而擊單,名曰饕餮。」實在是一副讓人厭惡的嘴臉.

這個東西不就是Swift小說中的Yahoo的形象?


Yahoo 當做搜索引擎 (search engine) 是由一個台灣博士學生楊致遠和他朋友 David Filo 為了找東西方便而發明的, 後來演變成賺大錢的網路公司. 有人後來問楊致遠他用 yahoo 和 Swift 小說動物有無關係, 他承認他們自認雅虎就是故事中那個半人半獸不文明的造物
. 我不知道老楊曉得不曉 Swift 遊記中把 Yahoo 寫成一個在污泥中尋寶, 金錢至上的時尚人物, 用來譏諷當時英國上流社會粗暴下流的 -- 他們像人類, 是作者心目中當時的人類, 集骯髒不雅之大成.

若是我, 打死也不會取 Yahoo 這個字當公司標籤.

故事主人公 Lemuel Gulliver 喜愛的是另一個角色, 他們是另一種馬, 有智慧, 和高尚品德, 名叫 Houyhnhnms.

除了和 Yahoo 相同, 它代表貪婪的本性,如同檮杌一樣,這又是一個生前作惡令人憎恨,死後遭到極度醜化扭曲的人物因為它專以龍的腦袋為食,可以看出饕餮除了貪婪之外還有卑鄙的性格,加上它又是半人半獸, 所以更令我想起 Yahoo.



說起吃腦, 我過去讀過台大外文系出身在文革時投共的作家陳若曦寫過吃人腦的事 (尹縣長 )當時以為太過傳奇, 因為那小說擺明是寫實故事. 其實傳統中國小說指的就是那類超乎常人知識和經驗法則的事, 才可以稱為小說, 至少會在經驗法則之邊緣 (bordering on bruth). 一個人生活經驗多了, 可能必要天天和謊言生活在一起. 好的文
人可以寫到人吃人腦, 這是紀曉嵐寫烏魯木齊 (台灣人口語匪夷所思之事 )之可貴. 因為真的有個吃人腦的半人半獸物, 或未必名為 yahoo, 相差不遠. 作家不一定要和張愛玲那樣一生走同一條街而天天新鮮, 但她得要在那條街上像她模仿的美國小說家 Henry Janes 的仕女, 常常會見鬼才算數, 否則她再妙筆生花, 沒有小說家風範 -- 因
為 bordering on truth 那是小說的要件, 否則這個作家越想說真的話, 反而騙人. 作家一生寫的那條街只是她窄小心靈的寫照, 即便她不必寫到人吃腦的事. 容乃公回應胡蘭成說的 -- 小孩說謊.
其實作家最要說謊, 否則會騙人. 坦白說, 見到鬼的作家在說謊, 沒見到鬼的作家必要說謊, 因為說謊其實就是為了說更真實的事.

山海經還說到很多馬,比如長得像狗的天馬.

這種天馬,雖然叫天馬,其實就是一直差色的小狗——說差色,是因為這狗身子是白的,但是狗頭確實黑的,而且會飛。


英招,《山海經》裡記述的槐江山神,中國的人馬獸.

《山海經 - 北山經》:說到敦頭之山,多孛馬,牛尾而白身,一角,其音如呼。」,是座敦頭山,山上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但不生長花草樹木。

Yahoo就是愛金玉被 Swift嘲笑的.


可能我讀書太少. 古今中外, 馬這個東西其實還真得很虛幻, 而且不實. 比如 Yahoo, 它是一隻被寫成令人厭惡的怪馬, 但是和騙人有關 , 而且最後還牽扯到台灣人 -- 不是因為創設 yahoo 公司的楊致遠是台灣人.

Yahoo 的人格在小說中有太多缺點, 也包括了不實, 但它不騙人.

這個小說最後被扯到台灣人, 也不是因為台灣有個像 yahoo 的傳說人物名字有個『扁』字, 他一下裝病, 一下弄很多錢說是要獨立救國 .Swift 在寫他的小說時, 英國情形和台灣很像, 就是格列佛遊說中的大小人國一個國家兩派人馬相爭到個個 yahoo 的樣子相像. 有人罵台灣政治人物愛騙. 我以為台灣政治太像格列佛遊記中的大小人國 .
政治家太像 yahoo, 而且是會騙人的 yahoo. 不過這不是我把 yahoo 扯到台灣的原因. 故事說來話長.

Swift 的文章後來成為一個揭穿一個來自台灣的大騙子的引子, 因為他提到一個好朋友, 知道『台灣人』很會吃小孩. Swift 寫過一篇名 A Modest Proposal 去教沒飯吃的愛爾人吃小孩, 而他建議人們去問一個據說來自福爾摩沙的好友, 因為那兒的人很懂吃小孩. Swift 的遊記也寫到了日本, 而這位來自台灣的朋友自稱福爾摩沙是日本國
王的地方.

總之, 這個人己被列為史上最大的騙子.



他讓我們發現科學家包括牛頓都可以被騙. 這個騙子是個天才, 說他來自福爾沙,他創造了當時稱為福爾摩沙的文化, 包括文字, 習俗 . 他曾編了一本福爾摩沙字典. 他到英國皇家學院還開了課. 英國著名的文學家和英文字典專家 De. Samuel Johnson 說他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牛頓坐在皇家學院主位, 主持一個面試. 無法揭穿他. 到最後
他的書成為暢銷書, 而歐洲人大體也相信他說的鬼話.

你以為科學家個個都像發現黑洞也有光的史蒂芬哈金嗎? 你錯了. 一個科學家掉進文化的泥淖時, 包括牛頓, 也可以是個白痴.

和文學一樣, 原來文化學和科學也因為有 bordering on truth, 而自願或不甘心的被騙. 不過到今天, 包括台灣的學界, 仍無法查出這個騙子的真名和真人.

請繼續聽我說來自台灣騙子的故事.

我開始對 Yahoo 發生興趣是在台大外文系聽一個美國耶穌會神父傅良圃 Father   Frederic J. Foley 講到英國小說家 Jonathan Swift. 這位英國 - 愛爾蘭作家作家以尖刻文筆譏諷英國政治. 最有名的就是格列佛遊記. 當時我們讀了 Swift 著名的諷文,一個謙卑的建議(A Modest Proposal). 這文章談到為解決愛爾蘭人饑荒,有個方
法是殺嬰食肉. 因為其肉味美, 而又養生.


這篇永垂不朽的大作在後來我才知道和台灣有點瓜葛. 也和 Father Foley 教授的生涯有關係.


這論文最重要是 Swift 在提議吃小兒肉, 拿了一個地方的風俗當參考. 這個地方就是台灣, 當時歐洲人稱福爾摩沙.
他提到吃小兒肉的方法很多, 可以去問我的一個在倫敦的美國朋友, 名叫撒瑪納札一個福爾摩沙來的住民.

我後來才知道, 原來 Father Foley 博士論文寫的是《福爾摩沙大騙子》(The Great
Formosan Impostor)

原來傅良圃神父研究撒瑪納札,純屬偶然,。他是在台大教英國文學史時,讀到《小人國遊記》作者史威佛特(Jonathan Swift)所寫的(A Modest Pro posal)裡面某篇尖刻的諷刺文章(應該就是那篇煮嬰孩來吃的建議〉,提到撒瑪納札跟台灣,引發他的興趣.


Swift 的遊記因為成為文學史的政治諷刺經典,英國人把它變成公民考試必讀。但是沒想到原來這一句話引到了另一個大發現, 一個曾編過皇家學會, 包括牛頓, 所有會員的自稱來現在我們稱為台灣島來的騙子.



台大外文系的教授(他獲有哈佛大學英國文學博士學位)。早年在台大文學院出入的人,對於這位體型壯碩,頂著個大禿頭,熱愛攝影,曾經出版 Face of Taiwan 攝影集的神父應該不陌生。作家李敖曾追憶他在台大求學最有趣的幾件事,其中之一就是,有一回他跟人稱 Father Foley 的傅神父坐在大草坪上聊天,聊到盡興時,神父竟指著
自己的生殖器做鬼臉,說:「 useless 」。其人幽默風趣,於此可想而知。

傅良圃神父會研究撒瑪納札,純屬偶然,與為台灣辯護無關。他是在台大教英國文學史時,讀到《小人國遊記》作者史威佛特(Jonathan Swift)所寫的《芻議》(A Modest Pro posal)裡面某篇尖刻的諷刺文章(應該就是那篇煮嬰孩來吃的〈育嬰芻議〉),提到撒瑪納札跟台灣,引發他的興趣,一路追索下去,走遍了英國、美國、荷蘭、
義大利各地圖書館。最後根據原始函件、當事人回憶等資料,寫成了這本書,讓世人對於撒瑪納札這個大騙子的一生,有了更清楚的瞭解。







我在大學受業于這位天主教耶穌會教士,讀了不少英國文學,後來查了一下,他的博士論文題目是一

文/傳月庵】

1996 年,大塊出版社創業甫始,推出新書系『 mark 』。第一本書《福爾摩啥》果然不同凡響,開疆闢土,立下汗馬功勞。這本書的成功,不單是譯名有趣,荒誕無經的內容,更讓台灣讀者在發噱之餘,獲得某種「他們都通通猜錯」的快感。事實上,書中圖版所顯示的貨幣、文字、宗教、葬禮、人物造型、交通、居室等等,處處充滿西洋
痕跡。以今視昔,實在很難想像向來號稱「睿智」的英國上下,都被這書唬得一愣一愣,一下子成了「暢銷書」,出版一年,即刻再版。作者撒瑪納札(G. Psalmanaazaar)更吃香喝辣,儼然文化名人,甚至還進入牛津大學做起研究來了。

這本書所以轟動,自然跟當時新舊教衝突,雙方爭搶「改宗」,乃至「受洗皈依」的異教徒多所關連。然而,人的判斷能力因知識多寡而不同,卻也是原因之一。18 世紀初年,東西洋海陸難通,「東方」即是「遙遠」的代名詞,遙遠遂成朦朧。據說,更早些時候,耶穌會記載,法國還有自充「中國人」,到處招搖撞騙者。以今日知識而言
,白種人跟黃種人,難道大家都分不出來嗎?答案是,當時一般西洋人只知道有白人、黑人之分,至於夾在中間的黃種人,那就「莫宰羊」了。但即使知道吧,天這麼高,世界這麼大,遙遠的東方有一群人,名字叫「福爾摩啥」,他們到底是「高鼻深目碧眼白膚」,還是「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誰又敢保證呢?1704 年,相當於清聖祖康
熙 43 年,再過二年,康熙皇帝就要把所有外國傳教士驅逐出境,一般士農工商,對於加了「犬部」的「英吉利」的理解,只怕也不會多過萬里之外的大不列顛子民們吧。

總之,此書的出現,讓人知道洋人所曾經想像跟虛構過的「台灣國」
。談笑之餘,或者也可理解,自我感覺優越的西方人之「妖魔化」東方,那是整體而論的,台灣從來也沒倖免過,「 Illa Formosa 」,「啊,美麗之島」的說法,純屬地理層面,而不及於其他。

有趣的是,介紹這本書給大塊出版的是兩位長年居留台灣的法國人,施蘭芳(Francoise Zylber-berg)跟魏延年(Rene Vienet),當時電視採訪還播出魏延年及其所擁有的 1705 年英文第二版珍貴古書的畫面,令人印象深刻。然而,無論是為此書寫序的翁佳音先生,或在書後寫了一個有趣的跋記的魏延年先生似乎都不知道,關於這本書作
者撒瑪納札最詳盡的傳記研究,早在 1969 年就已翻譯成中文,在台灣出版了。而且寫作該書的作者,跟施、魏兩位一樣,都是最熱愛台灣的西洋友人。

這本書,也就是魏延年所提到,1968 年美國密蘇里大學所出版的《福爾摩沙大騙子》(Th e Great Formosan Impostor),作者 Frederic J. Fo-ley,其實跟他一樣,也有個中文名字叫「傅良圃」。他是美國麻州人,也是耶穌會教士,1946 年到中國研究語言跟神學, 1951 年來到台灣,一方面是耕莘文教院的神父,另一方面也是台大外
文系的教授(他獲有哈佛大學英國文學博士學位)。早年在台大文學院出入的人,對於這位體型壯碩,頂著個大禿頭,熱愛攝影,曾經出版 Face of Taiwan 攝影集的神父應該不陌生。作家李敖曾追憶他在台大求學最有趣的幾件事,其中之一就是,有一回他跟人稱 Father Foley 的傅神父坐在大草坪上聊天,聊到盡興時,神父竟指著自己的
生殖器做鬼臉,說:「 useless 」。
其人幽默風趣,於此可想而知。

傅良圃神父會研究撒瑪納札,純屬偶然,與為台灣辯護無關。他是在台大教英國文學史時,讀到《小人國遊記》作者史威佛特(Jonathan Swift)所寫的《芻議》(A Modest Proposal)裡面某篇尖刻的諷刺文章(應該就是那篇煮嬰孩來吃的〈育嬰芻議〉),提到撒瑪納札跟台灣,引發他的興趣,一路追索下去,走遍了英國、美國、荷蘭、
義大利各地圖書館。最後根據原始函件、當事人回憶等資料,寫成了這本書,讓世人對於撒瑪納札這個大騙子的一生,有了更清楚的瞭解。

1969 年,這本書由傅神父的好友張劍鳴先生翻譯成中文,由純文學出版社出版,書名叫《文學史上的大騙子》。如此修改,是基於營利目的,還是有政治考量?歲月迢遙,人事俱非,很難問得清楚。但很可能也就是這一改,讓大家都忘了這本書的存在,畢竟,要把《福爾摩啥》跟「文學」聯想在一起,還真是有點困難吧。

【2004/09/05 民生報】  @ http://udn.com

星期四, 8月 15, 2019

長安十二時辰的古琴譜

長安十二時辰的古琴譜  容乃公

長安十二時辰用易經陰陽二元來看, 陽的一面是說恐攻, 主要人物是張小敬, 但故事背後有另一更重要人物是李白, 他十幾首詩把十二時辰串起, 同時又成為唐朝長安文化的點綴和歷史建構.

我看古裝戲常會略去本事, 而把注意放在其他 backdrop, 而文化重構最令我發生興趣, 比如編劇, 小說作者對唐人文化的理解.

李白因而比李必更是支撐這戲的要角.每一場戲等于在為他詩注解.

戲中有配樂,也專為李白而設.

《清平樂》 李白 趙亮棋 劉梅 片尾曲
《短歌行》 李白 趙亮棋 劉梅 片尾曲
《長相思》-男歌版 李白 趙亮棋 趙亮棋 插曲
《長相思》-女歌版 李白 趙亮棋 劉梅 插曲
《清平樂‧一名憶蘿月》 李白 趙亮棋 劉梅 插曲
《憶秦娥‧簫聲咽》 李白 趙亮棋、賀洋 王思思 插曲
《短歌行》 李白 趙亮棋 劉梅、趙亮棋 插曲
《俠客行》 李白 趙亮棋 熱依扎 插曲
《長相思》 李白 趙亮棋 曲柵柵 插曲
《清平樂》 李白 趙亮棋 火箭少女101紫寧 推廣曲


傳說李白在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初年到長安,賀知章讀了
他的《烏棲曲》和《烏夜啼》等詩後,大為歎賞,說他是「天上謫仙
人也」,於是在唐玄宗面前推薦了他。可見此詩當作於唐玄宗天寶初
年之前。郁賢皓《李白集》認為此詩大概作於開元十八、十九年(
730、731年)李白初次到長安之時。

戲中有一段專講李白《烏夜啼》,有琴也有歌手依琴譜以手勢演習.

小說作者可能發了功夫去重建長安文化, 這非同小可, 因而也可能犯病. 比如這段似乎暗示幾個肥女子用人形擺出琴譜, 而口誦的是古琴的簡字譜.

傳統琴曲專用的樂譜。唐代以前用文字記述彈琴的指位和弦位,稱文字譜。唐代曹柔首創減字法,將原來的文字譜減化、縮寫,成為減字譜,明清兩代沿用。減字譜將左手的大指、中指、無名指分別記為「大」、「中」、「夕」
,右手各指因撥弦方向而有不同的名稱,如「擘」、「抹」、「勾」等,還有很多怪字。洛陽金刀王家祖孫,皆粗鄙武人,因而懷疑《笑傲江湖》琴譜系避邪劍譜。(見金庸《笑傲江湖》). 李白個人文武皆通, 而更精的應是古
琴. 在唐朝時, 李白是否己開始用簡字譜, 不得而知, 因為曹柔生在公元 730, 要比李白晚了三十年, 那年李白初到長安, 他會用的應該是傳統的文字譜.

「琴曲減字譜,相傳為曹柔作。曹柔譜不可見。此外宋人譜僅有姜白石一小曲。明人琴譜,則皆減字。自臞仙《神奇秘譜》以後,愈出愈精;至於《自遠堂》而寫法完備。

在簡字譜沒出現之前, 古人用什麼方法記譜呢? 乃公以為應該是綜合各種方法. 比如現在京戲演員學戲, 由老師說戲, 未必要會認字, 即全由記誦. 這種學習法, 雖未有譜去幫助記憶, 未必比用譜更管用.
李白看公孫大娘舞劍, 或許心中即有一個古琴譜跟著. 傳說嵇康在臨刑的一剎那,之所以奏《廣陵散》,他嘆從此天下無人可再聞之曲, 沒料他平時習琴時, 己有人在旁偷偷記下這傳世名曲, 如何辦到呢, 這可是古人的本事.

如我說的, 古人並不太在乎琴譜, 有譜, 未必即靠譜, 因為譜全在心裡, 在呼及, 動作, 或其他藝術活動, 比如書法, 或金庸小說的武功. 李白一生或許聽過曹柔, 但他的詩, 或未必和詩經一樣, 全由古琴伴奏, 因為唐朝音樂選
擇己大增了.

自中唐曹柔將文字譜轉化為減字譜以後,到北宋末期減字譜已大致定型了,宋.姜夔的琴歌《古怨》,雖然旋律和調性均有可議之處,但它是一個說明當時記譜法的重要文獻。
然則《廣陵散》之譜,在隋、唐、宋、元、明間,其組織聲調,大略如此矣。雖然,此特言其內容之大略耳。至於此譜之構成,則未必能早也。

看過達文西秘碼的人都知道,達文西最後的晚餐的麵包其實是樂譜黑蝌蚪,可見藝術天成合于造化,古今中外皆然.
如今馬伯庸硬要讓李白看簡字譜,是以今人之心度古人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