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8月 29, 2017

增加文言文有什麼不對?

增加文言文有什麼不對? 本文轉載自部落格知識家

現在的國語(北京話) 以前是北京的官話 其實是很淺白的語言
就算當時漢人說的 也大多是南京官話 也就是以洪武正韻為系統的話
但深刻的和古典文學(文言文)連結的 應該是更早之前的中原音
台語源於閩南話 主要分為漳洲話跟泉洲話的混同
它各自有三個時期混進了中原的上古音 跟中古音


然後漳洲話跟泉洲話兩音又相互混同
基本上 閩南移民時代大約三四百年左右
台灣基本上還可以與新加坡 大馬 印尼 越南..那些閩南移民還超過80%以上的相同
那也表示語言要整個系統的改變 也不是那麼容易 或多或少會改變
但要整個腔調 整個字義的改變 恐怕也有限....
那既然有混進中古音與上古音 多少還能保留大部份的音
也就是說 台語比所謂的國語 還要接近中原音 還要接近那些文言文

在那同時伴隨的新文化運動裡的白話文運動 也是跟它一起連動的
推廣者像胡適等人 幾乎是同批的人
白話文也是連同著國語話(北京話)運動
亦或可以說是近代的中國化運動(語言文字淺白話)

要把文言文 當做是中國化 根本上是個完全的謬誤...
文言文跟台語才是性質更像的 更接近中原化
而一些人大力提暢的白話文 才是更接近北京話

提高文言文比率有何不妥????
宋代 明代 書院講學風氣大盛時 都還是用帶著中原音的一些官話 或南京官話在講
那時候北京官話還根本是個渣....還沒成行呢
為什麼有人可以認為 台語跟文言文間帶有中原音性質可以連結 可以切斷???
兩百年前 你的祖先還是在台灣用台語才讀你所謂的文言文古書

文言文到底是中國化 還是台灣化?? 恐怕更接近後者...
近代的台灣文學 則比較像在已經白話文(中國化)的浪潮中 再加入些許台語的使用
要比較起來 文言文似乎台灣一點....
完全可以跟近代中國化(白話文化)做切割....

增加文言文又有什麼不對????
不會用台語讀文言文 那是自己太不濟了... 就這樣把他歸中國化
這才是可笑.... 200年前祖先做的到的事 現在有人連做都不想做

刪除文言文到底是不是刨根 還是台灣化(白話文化??)???
重建文言文就是中國化???? 恐怕都相反了...



乃公以為文言文到底是不是中國化或台灣化不重要.問題在于台灣有太多假台灣文化,名為台灣化,實在反而是只為政治而施行的台灣化.我們教育者一直在假裝台語教學,其實只拿幾條台語童歌放在教材中去濛混.兒童並未因而學會用台語.民議代表用國台混用的假台語在議事廳或媒體大談去中國化,前教育部長在電視開台文講堂用北京話說鄭成功反清是想獨立,值得我們效法.把反清復明比成台獨.也是標準假台獨.我在他任內時建議開辦台語實驗小學,像香港人一樣只用廣東話教學,郤沒人理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