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5月 24, 2025

談陝西涇陽的兩個人物 容乃公

談陝西涇陽的兩個人物 容乃公

大陸網紅經濟學家郎咸平博士論文寫的是員工入股的事, 題目令我想到清朝 末年陝西一位女富翁.

周瑩,來源不詳。或傳說她為三原縣魯橋鎮孟店村人。《重修涇陽縣誌》所 記,周氏少孤,依于兄嫂。年十六,以兄命歸於吳氏。婚後十日,丈夫吳聘病重 而亡。無子,以吳念昔為嗣子。

涇陽文廟在同治元年(1862 年),因同治陝甘回變毀壞。光緒十一年( 1885 年) [4],周氏獨力出資維修,三年竣工,費金四萬餘,事聞。清朝政府 給予周氏二品夫人的誥命。味經書局籌辦刊書,周氏撥光緒丁丑(1877 年)藩 庫所存帳款項下銀五千金。庚子事變(1900 年),慈禧太后和光緒帝西逃陝西 。時值大荒,周氏命子吳念昔赴行在,捐十萬金助賑。奉旨賞給周氏一品夫人的 誥命,嗣子吳念昔亦由郎中賞道員並戴花翎,秩二品。

熱播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對原型人物吳周氏的身世做了重大改動。朝 廷命婦「安吳寡婦」吳周氏本是陝西涇陽破落戶周家的養女,以良人身份嫁入吳 家,而劇中孫儷飾演的周瑩則是江湖藝人周老四的養女,被養父賣入沈家做婢女 ,從沈家出逃被吳家少爺容留,後又成了吳家的少奶奶。「奴婢」是這部七十多 集女性傳奇故事的起點。

故事有一段最令年動容的是她為了建立西式紡織廠而動腦筋讓奴僕入股. 這 創舉更令我佩服的是她為了取信家中奴僕入股, 每一學股票都拿她個人財物一一 寫下擔保. 我以為她若是活在今世, 這個發明足以被寫成博士論文, 或可能拿到 諾貝爾獎.

說到陝西涇陽,這個人口只有二十多萬的地方,郤有一個無可比擬的重要性.

周宣王五年(前 823 年)三月,玁狁進攻西周,主力部隊集中於焦獲(今 陝西省涇陽縣西北),前鋒部隊抵達涇陽(今陝西省涇陽縣境內),直接威脅到 西周首都鎬京。六月,周宣王命尹吉甫率軍反攻,在陝西白水附近與玁狁交戰。 尹吉甫以元戎十乘為先頭部隊擊敗玁狁,繼而追擊至太原(今甘肅省平涼一帶) 。周宣王又派南仲皇父率兵至朔方築城設防,暫時緩解了玁狁的威脅。

這個史實被寫在詩經裡:

六月詩經‧小雅〔先秦〕

玁狁匪茹,整居焦獲。侵鎬及方,至於涇陽。織文鳥章,白旆央央。元戎十 乘,以先啟行。

秦國統一中國, 曾大規模將北方人口移入關中, 光是涇陽就接納了二萬人, 這包括北方胡人. 我相信涇陽人一直血統流著胡人與創新思考.

周瑩曾幫助過著反清革命, 我相信她的思想可能是涇陽的基因. 但這其中郤 有深深的滿洲人的影響. 周瑩夫家姓吳, 後來新文化運動中出現一個新人文主義 的清華國學大師吳宓, 吳宓的思想我以為可稱為涇陽傳統, 他曾在詩論中稱道滿 族詩人的中國詩學注入新血. 他外文能力和陳寅恪相當, 對西洋傳統略勝錢鍾書 .

民國十三年十一月十八日至二十日,吳宓應大連中華青年學會之邀至大連做 講座,題為《人文主義論》。越明年一月二日,自大連乘船赴上海。有《海行雜 詩》二十首。其一:「初日出雲中,金光照碧海。奇景美如斯,可憐人不解。」 其七:「神交感知遇,依依魚水情。世豈有昭烈,而今無孔明。」乃贈復縣汪兆 璠者,時兆璠任東北大學文法科學長。宓字雨僧,一作雨生。陝西涇陽人。早歲 就讀清華,後留學美國。民國十年歸國,與梅光迪創辦《學衡》 -- 在五四運動 人, 他和與他梅光迪和梁實秋都同師承白璧德 - 哈佛大學的那位人文主義大師.

錢鍾書在對吳宓的評論中,也刻意在反動和進步、開明和保守、現代和古代 之間維持一種張力:

有時候我認為,一個嚴肅而開明的反動分子對「進步」事業的幫助不亞於一 個激烈的前鋒。吳宓先生壓根不是一個迂腐的保守派。任何一個對他那個時代有 一丁點瞭解的人都不可能看不見他本質上的現代性。在某種意義上,他通過他的 反對而與文學革命家們合作,正如足球賽中敵對的兩支球隊之間的合作一樣。

如錢鍾書在文中指出的,對當時的國人來說,吳宓所介紹的希臘羅馬文學, 與他的對手們所推薦的俄國文學,在新奇程度上是一樣的。錢鍾書對吳宓的「現 代性」這一認識在近年來已日漸成為共識。余英時說:「當時批評五四的所謂『 守舊派』,也和他們『進步的』對手一樣,不但具有批判的精神而且也採取了西 化的立場。」「現在,似乎愈來愈有必要在陳獨秀與魯迅的激進主義和胡適的自 由主義之外,將梅光迪和吳宓的文化保守主義,置於與五四新文化的同一的論述 結構之中。」鄭師渠強調「學衡派的文化思想,同樣屬於五四新文化的範疇,學 衡派是倡導新文化的一族」,認為「肯定學衡派是新文化運動的一翼,其思想文 化同樣體現著新文化的精神,當是毫無疑義的」。

1930 年 11 月 11 日下午,正在牛津大學訪學的吳宓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可 以視為他的座右銘:

牛津大學為英國國學,亦世界文化中堅。希臘古學及耶教德義,於此中深植 根底。牛津所養成之人才,不重博學,而期於修身立行,經世致用。所謂造成大 英帝國之工匠(Empirebuilders)是也。牛津以守舊聞於世,蓋其精神惟重是非 ,不計利害。寧為義死,不屑苟全。行其心之所安,堅貞不渝。絕異於順應潮流 ,揣摩風氣者。故牛津有 the home of lost causes 之名。然屈於一時而伸於 百世。事功雖敗,精神大顯矣。

所謂「牛津有 the home of lost causes 之名」,出自阿諾德《批評集》 的序言( 1865)。當時阿諾德在牛津大學擔任詩歌教授(Professor of Poetry )。在序言的最後一部分,阿諾德詩情畫意地讚美起這所古老的大學來。他問道 ,哪一個人,置身於她在月光下綿延的花園,聆聽著她的鐘樓中傳出的來自中世 紀的最後絮語,能夠否認,牛津以一種超出所有最尖端科學的力量,在召喚我們 不斷靠近我們所有人的真正目標—理想和完美(真和美是一個事物的兩面)?就 是在這樣一個具有無法言喻的魅力的牛津,「無望的事業、唾棄的信仰、不吃香 的名字和不可能的忠誠都找到了它們的家園」。

今天, 中國人正在改革和保守之中想找一條新路, 我以為涇陽的周瑩和吳宓 可以給我們點路燈. 西方人己經少人去頌讀阿諾德 -- 英國人文主義的聖人, 我 今天看了寫員工股票論文的郎咸平, 在斗音, 小紅書談各動新想法, 我在看《那 年花開月正圓》想到一百多年前陝西女富人的一生, 她的股票創新, 也想到她同 宗吳宓的學問和思想. 也許要理解中國, 得從涇陽起頭.

星期三, 5月 21, 2025

駁木蘭非漢人說 容乃公

駁木蘭非漢人說 容乃公

吳藕汀《藥窗詩話》之「木蘭從軍」一則云:「一個女子參軍,自古 稀少,歷史上除了少數民族,很難找到。因此,只要提到為女人爭一 口氣,就不屑將侵略者借來一用」。又云:「像這樣一個侵略者的幫 兇,我們漢族人竟然把一篇侵略者頌揚自己有功之人的文字作為張本 (指《木蘭辭》),當做一個抵禦外敵的英雄來崇拜」。花木蘭的籍 貫模糊,而她所從之軍是北魏還是前秦,也不清楚。但有一點是肯定 的:她是來打中國的「女侵略者」,而絕非什麼「民族英雄」。中國 歷史上,大凡「民族英雄」最後都不得好死,而花木蘭戍邊十二年後 回鄉得以善終,這哪裡會是中國(漢人)的事。

木蘭究竟是北狄還是漢人,歷來說法不一。如《河南通志》: 「隋木蘭,宋州人,姓魏氏。恭帝時發兵御戍,木蘭有智勇,代父出 征,有功而還」。有人說姓朱,有人說複姓木蘭,有人說是姓魏,不 一而足。明人馮夢龍在《智囊》中稱她是前秦人,而徐渭《四聲猿》 中則雲其姓花,名木蘭,父花弧(一說朱文祿),姐花木蓮,幼弟花 雄,母親姓袁。但無論如何,她是北魏人,北魏(鮮卑族拓拔氏政權 )與柔然之戰,與中原漢人關係不大,故花木蘭本身是個「外國鬼子 」。

1.《木蘭詩》中之戰事,當發生於北魏與柔然之間,照說她沒有參加過打漢人的 戰事。

《木蘭詩》產生的時代眾說紛紜,但據其最早著錄於陳釋智匠所撰的 《古今樂錄》,可證其產生之時代不晚於陳。詩中稱天子為「可汗」 ,征戰地點皆在北方,則其產生之地域在北朝。詩中有「旦辭黃河去 ,暮至黑山頭」,「但聞燕山胡騎聲啾啾」語。黑山即殺虎山,在今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去黃河不遠。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 共和國杭愛山。據此,《木蘭詩》中之戰事,當發生於北魏與柔然之 間。柔然是北方遊牧族大國,立國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間,與 北魏及東魏、北齊曾發生過多次戰爭。而最主要之戰場,正是黑山、 燕然山一帶。429年,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車駕出東道,向黑 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北史‧蠕蠕傳》,蠕蠕即 柔然。)

此詩收入《樂府詩集》的《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中,至唐代已 廣為傳誦,唐人韋元甫有擬作《木蘭歌》,可以為證。因此,學者們 大都認為,民歌《木蘭詩》產生於北朝後期。

2.說花木蘭為突厥族人,只能算是推想:

《內蒙古晨報》2009年10月14日第10版 作者:張昊文 原 題為:花木蘭是鄂爾多斯准格爾旗人.他認為木蘭是突厥族人.

日前,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史志辦楊玉銘根據民國年間編纂《綏遠通 志稿》,並查閱漢魏至隋唐有關征戰的記載,對照《木蘭詩》記述的 古地名考證現地名,認為花木蘭為隋代勝州屬地突厥族人,即今內蒙 古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境人。這個論文並沒有提到直接証明說花木蘭代 父從軍的木蘭是突厥族人,若果是,她到底出征打誰?

3.可汗不是胡人專利.漢人也可稱為可汗

《木蘭詩》中只見「可汗」不見「單于」。「單于」,為漢 代北方匈奴部落首領之稱,「可汗」則是隋唐時柔然、突厥等北方遊 牧民族首領之名。

漢人君主也稱可汗,但非自稱, 《樂府詩集‧木蘭詩》是漢字的成品,而且

唐朝貞觀四年,擊敗東突厥後,西域各國君主在長安尊唐太宗為「天可汗」,貞觀 二十一年滅薛延陀第二次在靈州被15部鐵勒諸部酋長尊為天可汗,其地位在 遊牧民族語義中比聖人可汗還高,「天」在突厥語中具有很高尚、有權力的含義,其後 在中亞掌權的突厥國王吐火羅葉護、石國吐屯王也稱唐玄宗為「天可汗」,在安史之亂後唐代宗也 被回紇人藥葛羅稱為「天可汗」

對於北魏陝人花木蘭,代父北征柔然還有待進一步考證。明代鄒之麟 著《俠女傳》說:「木蘭,花姓,陝人也」,北魏太武帝年間,替父 從軍,參加了北魏兵伐柔然的戰爭,屢建戰功。花木蘭家在陝西延安 城南萬花鄉,1984年,萬花鄉還修復了木蘭陵園。從地理方位考證, 木蘭代父出征的路線無大的偏差。

4.有人說《木蘭詩》 而木蘭的家鄉在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 ,不能確認。因為《商丘縣志》引用《大清一統志》載:「隋恭帝 時,募兵戍北方,木蘭代父行,歷十二年,樹殊勳,人不知為女子」 。查閱《中國歷代紀年表》,隋恭帝楊侑在位僅六個月便禪讓於唐, 並無十二年之紀。

不過,可能她出征十二年中也發生在唐太宗時.十二年未必可以說大清一流志 的資料有誤.

木蘭為準格爾旗人之證據不足最主要是詩中用了胡騎一辭.沒聽說胡人自稱 別人為胡.把花木蘭說成胡人,光這個字就指明這是全然胡說

是隋將韋雲起討伐契丹的戰場。因此木蘭才能「旦辭黃河去, 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從木蘭行軍的地理方位考證,楊玉銘推斷出木蘭的家鄉在勝州附近啟 民可汗所屬牧地,木蘭買鞍馬鞭轡之城有東、南、西、北四市,便是 隋朝設置的勝州城,今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北的十二連城古城 遺址。當年人口眾多、市井繁華,盛極一時。《木蘭詩》後文「爺娘 聞女來,出郭相扶將」,也說明木蘭的家在勝州城內。至於詩中開篇 的「機杼聲」,再次驗證了木蘭的家離勝州城不遠,突厥人的遊牧生 產方式因勝州城漢族人的影響逐步漢化了。

楊玉銘以突厥人己經漢化,而有買馬鞭轡在東,南,西,北四市為隋朝設的 勝州城.這理論也很怪.

也許木蘭是漢化的胡人,勝州為胡地的建城.其實四市未必可以看成胡人 趕集.古時有市朝一夫,指市場的大小如一夫之地,即方百步,東西、 南北各長140 米左右 就是完全按照《周禮》的原則設計的.

清雍正元年(西元一七三二年)又由當時的諸羅縣分出 ,設立一彰化縣,《台灣府志》就當時置縣之情形做了一簡單描述: 「半線街,分東西南北四市」。小小台灣彰化都可以有四市,不待隋朝 去化外特別建設成不胡不漢的商場.

由於文化落後,遊牧民族留下的典籍少得可憐。楊玉銘無法找到可以 佐證互見的實物。儘管如此,他依然堅持自己的推斷,花木蘭就是隋 勝州啟民可汗所屬突厥女子。隋煬帝大業初年(公元605年),啟民可 汗點兵助隋煬帝討伐契丹,花木蘭代父從軍。平定契丹後,跟隨煬帝 征伐高麗。大業十年(公元614年),高麗投降才班師回朝,花木蘭不 受策勳之賞,退伍回鄉,與家人團聚。

不過,就算楊玉銘的說法有理,也看不出花木蘭是個像楊典說的,一個 打漢人的鬼子, 最多她只是個打鬼子的女鬼.

中國歷朝有將近一半時間都不是漢人管的.問題是,從來,外來的政權在還沒 有入關,就己經努力漢化.這個事實不待史家去爭辯.而且其中漢化胡人多 于胡化漢人也是不爭的事實.有時,沒有全面漢化的胡人也有意無意以漢人 正朔自居.看京劇四朗探母就可見旗人要比漢人更漢.西太后自導的這出 京劇中,她無意把自己比為蕭太后,可是這個戲講的是漢人流落番邦的困境. 慈禧特別創造一個腳登「寸子」的旗鞋的蕭太后走外八字的 身段,而全戲番 邦的稱呼全然不忌.其實她也十足是個鬼子.

星期二, 5月 06, 2025

談南北曲和山坡羊

談南北曲和山坡羊 春山樓主容乃公

徐文長的《南詞敘錄》說:

南之不如北有宮調,固也;然南有高處,四聲是也。北雖合律,而止 於三聲,非復中原先代之正,周德清區區詳訂,不過為胡人傳譜,乃 曰《中原音韻》,夏蟲、井蛙之見耳!

徐文長是頭一個把南方的音樂抬高在北曲的人. 他用夏蟲來講周德清 的中原音韻. 是為胡人傳譜.

他又說:

胡部自來高於漢音。在唐,龜茲樂譜已出開元梨園之上。今日北曲, 宜其高於南曲。

有人酷信北曲,至以伎女南歌為犯禁,愚哉是子!北曲豈誠唐、宋名 家之遺?不過出於邊鄙裔夷之偽造耳。夷、狄之音可唱,中國村坊之 音獨不可唱?原其意,欲強與知音之列,而不探其本,故大言以欺人 也。

中原自金、元二虜亂之後,胡曲盛行,今惟琴譜僅存古曲。余若琵 琶、箏、笛、阮鹹、響 [ 角戔 ] 之屬,其曲但有【迎仙客】、【朝 天子】之類,無一器能存其舊者。至於喇叭、嗩吶之流、並其器皆金 、元遺物矣。樂之不講至是哉!

張養浩是元朝時代的人,它創山坡羊可能和吃羊肉有關.不過北曲是聲韻直到明朝才 被列為不拿譜的事.

眾多文學作品也用「山坡羊」曲。在《金瓶梅詞話》中,倘若將屬於民間小曲、 南北曲不同形式,包括「哭山坡羊」、「集名山坡羊」、「慢山坡羊」、「四不應 山坡羊」等各種名目的「山坡羊」一併統計的話,所錄的「山坡羊」應為21首。

金瓶梅詞話是明朝人寫宋朝事,但是南曲開始和北曲真正分開是到了明朝才開始. 金瓶梅詞話寫春梅哭金蓮,作者拿山坡羊為証:

「春梅轎子來到,也不到寺,逕入寺白楊樹下金蓮墳前下了轎子。兩邊青衣人伺 候。這春梅不慌不忙,來到墳前插了香,拜了四拜,說道:「我的娘,今日龐大 姐特來與你燒陌紙錢。你好處生天。苦處用錢!早知你死在仇人之手,奴隨問怎 的,也娶來府中,和奴做一處。還是奴耽誤了你,悔已是遲了!」說畢,令左右 把紙錢燒了。這春梅向前放聲大哭,有哭山坡羊為證: 「燒罷紙,把鳳頭鞋跌綻。叫了聲娘,把我肝腸兒叫斷!自因你逞風流,人多惱 你,疾發你出去,被仇人纔把你命兒坑陷!奴在深宅,怎得個自然?又無親,誰 把你掛牽?實指望你同床兒共枕,怎知道你命短無常,死的好可憐!叫了聲不睜 眼的青天,常言道:好物道全,紅羅尺短!」」

山坡羊,最早為宋元時的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常用於劇套與散曲小令。元末周 德清《中原音韻》列北曲牌三百三十五調,於中呂宮下「蘇武持節」一牌,自注 「即『山坡裡羊』」。而同書《作詞十法》「末句」和「定格」兩處則作「山坡 羊」。從出土的陳草庵與無名氏的作品樣本看,均題「山坡裡羊」,與元人選元曲 的《樂府新聲》一致。

「山坡羊」一調,明清以降流入時調小曲與很多地方戲中,是古曲傳播最廣的幾 個調牌之一。民間的俗曲「山坡羊」並不是由散曲俗化而來,而是流傳在下層社 會民眾的口頭上的曲調,其形態更加自由,內容多是表現男女私情,有的甚至被 當時人看作穢褻鄙淺、卑俗不堪的東西。俗曲「山坡羊」在《聊齋俚曲‧穰妒咒 》第二十四回《撻廚》中收錄雙調六首。

「南曲」和「北曲」的本質區別就是「入聲字」!

「南曲」是啥時候產生的?在「南宋+金+元」並存時期就已經產生。「金+元」是 馬背上的戰鬥民族,玩不了詩詞,就玩非常民俗的「戲曲雜劇」之類,結果南宋 的人民也受到了影響,但終究接受不了北方的「豪放憨直」,於是就另起爐灶玩 起來自己「清麗婉約」的「南曲」來。(是後代文人為了區分,才有了「南曲」 和「北曲」的不同名稱,不過在「宋->元」時期,真正的「南曲」還沒興起,所 以一提到「元曲」指的就是「北曲」。直到明初,「北曲」漸衰,「南曲」大盛 ,後來竟演變出「昆曲」。此是另題,不再贅述。)

大家知道,「北曲」是北方人的「玩意兒」,裡面已經沒有「入聲」了。「入聲 」跑哪兒去了?被北方人給「派入」其它三聲(平上去)裡面去了,這個現象在 咱們中國文學史裡被稱作「入派三聲」。

《牡丹亭‧驚夢》中也有「山坡羊」:「沒亂裡春情難遣,驀地裡懷人幽怨。則 為俺生小嬋娟,揀名門一例一例裡神仙眷。甚良緣,把青春拋的遠。俺的睡情誰 見?則索要因循靦腆想幽夢誰邊和春光暗流轉。遷延,這衷懷哪處言?淹煎,潑 殘生除問天。」將將閨閣女孩兒杜麗娘壓抑的青春與無奈的春情予以彰顯。 乃公不是聲韻專家,但是若從徐文長的《南詞敘錄》來看,山坡羊聲韻可能仍有羊騷, 到了明代,諸如牡丹亭,《金瓶梅詞話》都得要「入派三聲」--北方人是沒有入聲( 國音第四聲)的.」《金瓶梅》人物說山東話,照說沒有入聲,而牡丹亭是明朝作品, 山坡羊得用南方人口音來唱.

談南北曲和山坡羊

談南北曲和山坡羊 春山樓主容乃公

徐文長的《南詞敘錄》說:

南之不如北有宮調,固也;然南有高處,四聲是也。北雖合律,而止 於三聲,非復中原先代之正,周德清區區詳訂,不過為胡人傳譜,乃 曰《中原音韻》,夏蟲、井蛙之見耳!

徐文長是頭一個把南方的音樂抬高在北曲的人. 他用夏蟲來講周德清 的中原音韻. 是為胡人傳譜.

他又說:

胡部自來高於漢音。在唐,龜茲樂譜已出開元梨園之上。今日北曲, 宜其高於南曲。

有人酷信北曲,至以伎女南歌為犯禁,愚哉是子!北曲豈誠唐、宋名 家之遺?不過出於邊鄙裔夷之偽造耳。夷、狄之音可唱,中國村坊之 音獨不可唱?原其意,欲強與知音之列,而不探其本,故大言以欺人 也。

中原自金、元二虜亂之後,胡曲盛行,今惟琴譜僅存古曲。余若琵 琶、箏、笛、阮鹹、響 [ 角戔 ] 之屬,其曲但有【迎仙客】、【朝 天子】之類,無一器能存其舊者。至於喇叭、嗩吶之流、並其器皆金 、元遺物矣。樂之不講至是哉!

張養浩是元朝時代的人,它創山坡羊可能和吃羊肉有關.不過北曲是聲韻直到明朝才 被列為不拿譜的事.

眾多文學作品也用「山坡羊」曲。在《金瓶梅詞話》中,倘若將屬於民間小曲、 南北曲不同形式,包括「哭山坡羊」、「集名山坡羊」、「慢山坡羊」、「四不應 山坡羊」等各種名目的「山坡羊」一併統計的話,所錄的「山坡羊」應為21首。

金瓶梅詞話是明朝人寫宋朝事,但是南曲開始和北曲真正分開是到了明朝才開始. 金瓶梅詞話寫春梅哭金蓮,作者拿山坡羊為証:

「春梅轎子來到,也不到寺,逕入寺白楊樹下金蓮墳前下了轎子。兩邊青衣人伺 候。這春梅不慌不忙,來到墳前插了香,拜了四拜,說道:「我的娘,今日龐大 姐特來與你燒陌紙錢。你好處生天。苦處用錢!早知你死在仇人之手,奴隨問怎 的,也娶來府中,和奴做一處。還是奴耽誤了你,悔已是遲了!」說畢,令左右 把紙錢燒了。這春梅向前放聲大哭,有哭山坡羊為證: 「燒罷紙,把鳳頭鞋跌綻。叫了聲娘,把我肝腸兒叫斷!自因你逞風流,人多惱 你,疾發你出去,被仇人纔把你命兒坑陷!奴在深宅,怎得個自然?又無親,誰 把你掛牽?實指望你同床兒共枕,怎知道你命短無常,死的好可憐!叫了聲不睜 眼的青天,常言道:好物道全,紅羅尺短!」」

山坡羊,最早為宋元時的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常用於劇套與散曲小令。元末周 德清《中原音韻》列北曲牌三百三十五調,於中呂宮下「蘇武持節」一牌,自注 「即『山坡裡羊』」。而同書《作詞十法》「末句」和「定格」兩處則作「山坡 羊」。從出土的陳草庵與無名氏的作品樣本看,均題「山坡裡羊」,與元人選元曲 的《樂府新聲》一致。

「山坡羊」一調,明清以降流入時調小曲與很多地方戲中,是古曲傳播最廣的幾 個調牌之一。民間的俗曲「山坡羊」並不是由散曲俗化而來,而是流傳在下層社 會民眾的口頭上的曲調,其形態更加自由,內容多是表現男女私情,有的甚至被 當時人看作穢褻鄙淺、卑俗不堪的東西。俗曲「山坡羊」在《聊齋俚曲‧穰妒咒 》第二十四回《撻廚》中收錄雙調六首。

「南曲」和「北曲」的本質區別就是「入聲字」!

「南曲」是啥時候產生的?在「南宋+金+元」並存時期就已經產生。「金+元」是 馬背上的戰鬥民族,玩不了詩詞,就玩非常民俗的「戲曲雜劇」之類,結果南宋 的人民也受到了影響,但終究接受不了北方的「豪放憨直」,於是就另起爐灶玩 起來自己「清麗婉約」的「南曲」來。(是後代文人為了區分,才有了「南曲」 和「北曲」的不同名稱,不過在「宋->元」時期,真正的「南曲」還沒興起,所 以一提到「元曲」指的就是「北曲」。直到明初,「北曲」漸衰,「南曲」大盛 ,後來竟演變出「昆曲」。此是另題,不再贅述。)

大家知道,「北曲」是北方人的「玩意兒」,裡面已經沒有「入聲」了。「入聲 」跑哪兒去了?被北方人給「派入」其它三聲(平上去)裡面去了,這個現象在 咱們中國文學史裡被稱作「入派三聲」。

《牡丹亭‧驚夢》中也有「山坡羊」:「沒亂裡春情難遣,驀地裡懷人幽怨。則 為俺生小嬋娟,揀名門一例一例裡神仙眷。甚良緣,把青春拋的遠。俺的睡情誰 見?則索要因循靦腆想幽夢誰邊和春光暗流轉。遷延,這衷懷哪處言?淹煎,潑 殘生除問天。」將將閨閣女孩兒杜麗娘壓抑的青春與無奈的春情予以彰顯。 乃公不是聲韻專家,但是若從徐文長的《南詞敘錄》來看,山坡羊聲韻可能仍有羊騷, 到了明代,諸如牡丹亭,《金瓶梅詞話》都得要「入派三聲」--北方人是沒有入聲( 國音第四聲)的.」《金瓶梅》人物說山東話,照說沒有入聲,而牡丹亭是明朝作品, 山坡羊得用南方人口音來唱.

星期五, 5月 02, 2025

汤玛斯曼的浮士德:談憂鬱症和梅毒 容乃公

汤玛斯曼的浮士德:談憂鬱症和梅毒 容乃公


湯瑪士曼 (Thomas Mann)的浮士德是魏瑪共和國文化走向希特勒帝國德國人的文化反思. 我讀浮士德時,天天聽的是古諾的歌劇浮士德.那時,在紐約,常去大都會歌劇院,有一回在 雪中去聽免費的歌劇,就坐在最後排,幫劇院當幫腔鼓掌的.


湯瑪士曼的浮士德除了檢討西方無調音樂之外,也對荀伯格之創作提出一個大疑問.同時, 湯瑪士曼對音樂的理解幾乎超過當時作曲家,比如和他相交的馬勒.這個故事是一個寓言.. 背後講的是貝多芬為什麼給世人留下一個沒有完成的曲子---是貝多芬以為奏鳴曲形式必 然要死亡呢?


最有意思的是和故事主人翁交易的浮士德的魔鬼叫梅菲斯托普萊斯.這個字原來是梅毒的字源.


(湯瑪士曼 (Thomas Mann) 似乎在他的小說中註入了一個難得的輕鬆時刻,提出了一個像 嚴酷的阿多諾這樣的人物作為梅菲斯托普萊斯的偽裝之一,梅菲斯托普勒斯是「理論家和評 論家,只要考慮允許他自己就構成」。)


故事的主人翁為了取得自己創作的能力,故意讓自己患梅毒--這不是創舉.自古很多天才 都是梅毒患者.原來天才梅毒和魔鬼交易的代價就是世紀的惡疾.


同治帝 , 華彥鈞(阿炳) , 亨利八世 , 舒伯特 , 舒曼 , 莫泊桑 , 間宮林藏 , 波特萊 爾 , 福樓拜 , 王爾德 , 伊凡雷帝 , 大川周明 , 霍華德‧休斯 , 斯美塔那 , 馬奈 , 高更 , 梵谷 , 恩斯特‧路德維希‧克爾希納 , 斯科特‧喬普林 , 弗雷德裡克‧戴留斯 , 貝尼托‧墨索里尼 , 希特勒 , 哥倫布 , 列寧.


我相信湯瑪士曼會認定貝多芬也得了梅毒.梅毒會不會曾經被記在歌德的意識呢? 梅毒專家深入審閱貝多芬的醫學記錄,發現有:高危險的性活動,造成他健康急轉直下的高 燒,有位醫生診斷出梅毒,許多醫生也都同意這個診斷,以及水銀藥膏治療的跡象。下一步 驟就是查看接下來幾十年的病歷,是否有梅毒發病的跡象,如:健康時好時壞;許多無法解 釋的疾病,而且沒有合理的診斷。若貝多芬如同奧斯勒所說,在1797年感染,那麼貝托裡尼 醫治他時,這疾病已經有十年了,他將發現梅毒難以根除。如果貝多芬用過水銀藥物,也無 法知道他用多久。水銀可能造成他當時的一些症狀。 許多學者問道,如果貝多芬耳聾是梅毒造成的,但他其他的疾病大多被忽視,那麼「偉大的 模仿者」潛伏在其他疾病背後所造成的症狀又如何。貝多芬的病歷包括:嚴重的腸胃痛(痛 得要死的腹絞痛)、可怕的頭痛(他拔掉幾顆牙齒,希望能夠緩和頭痛)、有隻手指的指甲 受感染必須動手術、下顎長膿瘡動手術、風濕病引起肺部嚴重發炎(1815年,此後他就沒有 完全恢復健康)、風濕病痛經常復發中有一次「可怕的風濕發作」、「胸部因為痛風引起關 節炎」、黃疸病、食道和鼻子流血、眼睛痛了五個月(復發過一次)必須待在黑暗的房間戴 上眼罩,以及心臟衰竭。他經常心律不整,還將此編寫入音樂(鋼琴奏鳴曲,作品81a,《告 別》),晚年時臉抽搐。這還只是部分症狀,安東‧諾伊邁爾(Anton Neumayr)含蓄地寫道 :「貝多芬晚年很可能有憂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