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4月 05, 2019

我們不能丟掉老黃曆

我們不能丟掉老黃曆 容乃公

在我國歷史上,從黃帝時起至清朝末年這段時間裡,一共使用過
102 種曆法,對於閏月的安排也有處理不當之處。

夏曆傳說是夏代創立的曆法,如今也已經遺失。夏曆將寅月(即當今
農曆中正月)作為歲首,設置閏月以使平均歷年為一個回歸年,並設
置二十四節氣以反映季節(太陽直射點的週年運動)的變化特徵。

夏曆採用一個朔望作為一月(即月的一次盈虧),一年共12個月,其
大致是採用整數366天為一歲,用減差法和正閏余,來調整時差。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使用的曆法《顓頊歷》 公元前 366 年.


該歷採用十九年七閏法,一回歸年為365又1/4日(所以是一種四分曆
),一朔望月為29又499/940日,以十月為歲首,閏月放在九月之後,
稱後九月。測制年代或為秦獻公時公元前366年,至秦始皇一統天下後
遍行。


中國第一部有文字記載的曆法《太初曆》——公元前104年

公元前104年(元封六年),經司馬遷等人提議,漢武帝下令改定曆法
,並責成鄧平、唐都、落下閎等人議造《漢歷》。漢武帝元封七年歷
成,是年五月改年號為太初(即為太初元年),並頒布實施這套《漢
歷》,後人以此頒布年號稱呼此歷為《太初曆》。

最為準確的曆法《四分曆》——公元85年

四分曆亦稱「後漢四分曆」。東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實施的
曆法。編欣、李梵等創製。規定一年(回歸年)為365/4日,一月(朔
望月)為29 499/940日,19個太陰年插入7個閏月,因歲余為四分之一
日。


《尚書》實際上是中國的上古史,孔子時代就已經成型,孔子也曾參
與過修訂。在《尚書》的第一卷的「堯典」中有這樣一段話帝曰:「
咨!汝義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堯帝
說:「這才是正確的算法,一個週期有366天,要通過增插閏月來確定
四季,從而成為一年」。


閏月用來解決陽和陰曆之差別:

所有的人的「陰曆」生日和「陽曆」生日每 19 年重合一次。也就是
說「陰曆」和「陽曆」每 19 年重合一次(有些年會有一天的誤差,
因為「公曆」中那個閏年在搗亂)。


朱熹對閏月的解說:

地球繞太陽一週的時間是365.25天(也就是太陽曆),而月亮繞地球
一圈的時間是29.53天,如果一年有十二個月,則以月亮繞地球12圈為
一年(也就是月亮歷)的時間是354.37天。這樣一來每年的太陽曆和
月亮歷之間就相差10.88天,這樣的差距積累3年就變成了32.64天,這
時就要插閏月了,否則標誌春天的正月就跑到冬天去了。但是,雖然
在3年裡增加了一個閏月,卻只有30天,因此,3年增加一個閏月不夠
;而上述的那種差距如果積累到5年就變成了54.4天,就需要在5年裡
增加兩個閏月。但是兩個月是59天,因此,5年內增加兩個閏月又過多
。那麼,有沒有正好的增加整月的方法呢?有,那就是在19年裡增加
7個閏月,則太陽曆和月亮歷就正好重合。因此,這19年之數就被稱為
「一章」。

清光緒二十九年(西元1903年),劉師培在《國民日報》發表「黃帝紀
年論」

黃帝紀元=西元紀元+2698年。

夏曆最重要的制度, 定節氣

漢歷有個輔助部分——節氣。節氣如果也算曆法的話,就是完全的太
陽曆。節氣和地球在繞太陽運動的軌道的位置有關,和月球無關。節
氣是從立春開始的,一個太陽年是兩個立春之間的時間,約365.2422
天。根據太陽的位置,把一個太陽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以利於農業
種植等活動。


至於夏曆一年中哪個月為閏月,以及閏月的計算,這裡牽涉到節氣問
題。夏曆中的節氣設置,只能說是一種傳統的說法。早在春秋戰國時
期,我們的祖先就有了「日南至」的概念,隨著人們依據月初、月中
的日月運行位置和天氣及植物生長狀況等自然現象之間的關係,把一
年分為24等份,古時取名為「氣」,這樣每個月裡就有兩個節「氣」
,每個月裡第一個「氣」日「節氣」,後一個「氣」日「中氣」,如
表1中所示。這就是24節氣的來由。

農曆,又稱夏曆、陰曆、舊曆、漢歷、老歷,是中國傳統曆法之一。
農曆是中國長期採用的一種傳統曆法,它以朔望的週期來定月,用置
閏的辦法使年平均長度接近太陽回歸年,因這種曆法安排了二十四節
氣以指導農業生產活動,故稱農曆,又叫中歷、夏曆,俗稱陰曆。農
曆是中國目前與格裡曆(即公曆)並行使用的一種曆法,人們習稱「
陰曆」,但其實是陰陽曆的一種,即夏曆,並非真正的「陰曆」。
不過, 這說法和想法, 只在應用上. 嚴格說, 農曆中可以把陰曆放在
一起, 只是為了配合生活需要.


農曆屬於一種陰陽曆,平均歷月等於一個朔望月,但設置閏月以使平
均歷年為一個回歸年,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反映季節(太陽直射點的週
年運動)的變化特徵,所以又有陽曆的成分。

所謂「我們暫時使用的曆法」就是我們現在正在使用的曆法,又叫「
公曆」或「陽曆」。這個曆法從西方傳來,自1911年清朝滅亡,民國
建立時開始在中國使用。


小留學生孫中山, 沒受到傳統文化洗禮, 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
國家採用西方的公曆紀年,從此黃帝紀元作為傳統華夏曆法的積累紀
年只在民間使用。


《黃曆》和《黃帝歷》

北京人有句俗話,翻了老黃曆.


黃帝歷是我國最早的漢族曆法—約公元前 2700 年,相傳是由黃帝命
人所制,原歷規則佚失,從一些古籍上約知一些:「《黃帝歷》是一
種陰陽合曆, 以建子之月(北鬥鬥柄指子,包含冬至之月)為一年開
始。開觀象授時之起點,創製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組成六十干支),
表達陰陽五行,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皇歷又稱老黃歷、通勝等,是一種能同時顯示公歷、農曆和干支歷等
多套曆法,並附加大量與趨吉避凶相關的規則和內容的歷書。中國民
間又俗稱為「通書」。但因通書的「書」字跟「輸」字同音,因避忌
故又名通勝或通順。黃歷或者稱作皇歷,有的地方稱為老黃歷、老皇
歷、農曆、陰曆、擇吉老黃歷等不同的名稱。
它是在中國農曆基礎上產生出來的,帶有許多表示當天吉凶的一種曆
法。

中國傳統的曆法,基礎則是天干地支的排列組合與循環,循環意味著
週而復始,同時也意味著再現。正是這種「再現」,讓擇日避忌有了
意義。古人制定曆法,確定吉凶之日的根本依據,就是日月星辰。這
其中星辰是確定日子的最關鍵的因素,而公歷則基本上不去考慮這些
,也就無有宜忌之說。《春秋命歷序》:「天地開闢,萬物渾渾,無
知無識;陰陽所憑,天體始於北極之野…日月五緯一輪轉;天皇出焉
…定天之象,法地之儀,作干支以定日月度。」


這曆法因為沒有被政治干擾, 又因為天干地支記年月日時, 永遠不變
, 而且在中國人的文物與生活都一再被用.  其實最值得被提倡.
現代人讀曆史, 其至文學, 比如紅樓夢, 金瓶梅, 全用天干地支記年
月日, 不會這玩意的人, 可能也就讀不懂. 至于讀古書, 也無法弄明
白時間關係. 所以我主張我們學校教育要加上干支記年知識. 至于曆
書吉凶的東西,有人反對迷信,可以不必理會.

今天人們談傳統文化, 開始過清明節等等傳統節日, 我們別忘了, 這
些節日都是根據節氣定的. 至于大家要用那種曆法過日子, 行政治
, 或定年號, 全有政治考慮. 若不理會政治, 有一樣東西郤千萬不可
以丟, 那就是被民間用來看風水, 算命, 擇日的老黃曆. 孫文先生 
在革命時,也革了曆法.易經說治曆明時,民國並沒把曆法建好.也許
今天我們要將老黃曆給翻回來一次,大家多用一點天干地支去過日子,
用天干地支紀年,記事,這才算傳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