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邦的雨前滴奏曲Op.28, No. 15
蕭邦(1810-1849),波蘭作曲家、鋼琴家。蕭邦1810年出生於波蘭,1830年因波蘭起義,離 開故鄉移居到法國巴黎,開始以演奏、教學、作曲為生,1849年10月17日,因肺結核逝世於 巴黎。蕭邦是波蘭音樂史上的重要人物,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蘭民間歌 舞為基礎,同時又深受巴赫影響,多以鋼琴曲為主,被譽為「鋼琴詩人」 。
蕭邦《二十四首前奏曲》,作品二十八中的降D大調第十五首,是整組前奏曲中最長的一首; 一直以來因其平易動人的旋律、和聲,以及規律的節奏廣為人知,全曲散發憂鬱、詩意的氣 質;時常被用在電影或廣告中,也是鋼琴學習者必彈的一首小品,因其不斷重複的降A音,被 形容有如下雨天滴滴答答的清脆雨聲,又有〈雨滴〉前奏曲之稱。然而蕭邦最初在創作這首 作品時真的是因為雨滴的發想而寫下那些重複音的嗎?這個名稱最早是從何而來?
瓦德莫薩的蕭邦
1836年10月,蕭邦在法國會見了法國作家喬治‧桑(Aurore Dudevant) 李斯特的房子。 1838年夏天,沙和蕭邦成為戀人。他們花了 接下來的1838年11月8日至1839年2月11日的冬天 的兩個孩子在馬略卡島。起初,他們住在馬略卡島帕爾馬(Palma de Mallorca),然後 在Valldemossa的Charterhouse中。
那年冬天特別 下雨了,蕭邦感冒了。最重要的是,進口的鋼琴 來自歐洲,特別是對他來說,在運輸過程中迷路了。鋼琴之後 被發現,它稍後在帕爾馬港等待數週 有薪酬的。在這段時間裡,蕭邦被迫用一架糟糕的馬略卡鋼琴演奏。 儘管困難重重,他仍在繼續他的作品。那是在馬略卡島 綽號「雨滴」的少校)。 完成了24首前奏的集合(包括D-flat中的前奏)
前奏曲Op. 28, No. 15為蕭邦24首前奏曲中的樂曲,為降D大調,延綿(Sostenuto),4/4拍。 此曲為時5-7分鐘,為作品中時間最長的前奏曲。
阿爾弗雷德‧科爾托將其稱為"但死亡在這裏,在陰影之中"(Mais la Morte est l□, dans l'ombre),漢斯‧馮‧彪羅將其稱為"雨滴"(Raindrop),而現在"雨滴"這一綽號是廣為 人知的。
喬治‧桑記述了蕭邦一次彈琴時發了一場夢:
他看見他淹在湖裏。冰冷的水重重地、有節奏地打在他的胸膛,而當我使他聆聽水滴有規律 地打在屋頂時,他否認他曾聽見這聲音。他更為我把它(樂句)視為聲音的模仿感到憤怒。他 盡所有力量抗議這幼稚的模仿(他是有道理的)。他的天分充滿了自然神秘的聲音,並將其轉 換為音樂的見解,而非一味模仿外來的音效。
她沒有指出上述故事源自哪首前奏曲,而以與雨聲類似一點來看,不少評論認為是這首。 但另一說認為第六首也有可能。
結構
此曲由一平靜的旋律開始,從第28小節開始轉為升C小調,旋律換到左手的低音部,較為厚重 、具戲劇性,並且漸強至極強音,與開首形成強烈對比。於第76小節又轉回降D大調,開首旋 律重新出現。重複的降A音(在中間段以升G音標記)一直貫穿全曲,但在第二部分該音顯得 更為突出,亦使這部分更為陰沉。
前奏曲原本是在一些大型樂曲前演奏的短小曲子,以引出正式的樂曲,往往即興創作。到了 後來,很多作曲家以前奏曲的形式來創作樂曲,這些作品大多比較短小,動機單一,但是卻 表達了豐富的音樂性。
《雨滴前奏曲》創作於1838年,當時蕭邦與喬治‧桑正在地中海瑪略卡島療養。他們住在一 所修道院裡,寒冷的冬天陰雨綿綿。有一天喬治‧桑出門買東西,遲遲不能回來,蕭邦在家 中非常寂寞和憂傷,碰巧房間又在漏雨,隨即寫下了這首《雨滴前奏曲》,全曲主題優美、 傷感。
據說〈雨滴〉前奏曲創作於一八三八年的冬天,當時蕭邦因病情惡化,與喬治.桑和她的兩 個孩子來到西班牙的度假勝地馬約卡島(Mallorca)休養;卻不巧遇上雨季,導致蕭邦病情 非但沒有好轉,還因感冒變得更加嚴重。租屋處的屋主看到蕭邦病重的慘況,不願再讓他們 居住,還向他們要求支付消毒、清潔房子的費用,將蕭邦一行人趕出居所;當地居民也深怕 蕭邦會將疾病傳染給島上其他的人,他們只好搬到山上的修道院中。
古老的修道院早已年久失修,蕭邦在漏水又透風的環境中彈著走音的鋼琴,依然沒有停止創 作;但由於修道院地處偏僻,生活所需都必須靠喬治.桑外出採買。某一天,當喬治.桑又 帶著兩個孩子外出購物的時候,途中遇上暴風雨,在外跋涉了六個多小時才回到修道院。蕭 邦在等待他們回來的過程中一度夢到喬治.桑死去,百般焦躁伴隨潮濕空氣和冰冷的雨滴, 讓他也不住地想像自己其實也已經死了,感受自己猶如淹死在一片廣闊無邊的湖中,在極度 陰鬱煩亂的心情下譜出了這首〈雨滴〉前奏曲。但這個故事是真的嗎?
關於二十四首前奏曲
蕭邦創作了《二十四首前奏曲》;將前奏曲從原本樂曲前導的功能性提昇至單獨的藝術層面 ;對前奏曲的發展意義重大。不同於巴赫在平均律曲集中以關係大小調的順序排列曲目,蕭 邦選擇以五度圈的關係大小調排列作品;在曲集出版的時候,蕭邦其實並未加上任何標題或 名稱,因此大多數作品的名稱都是後人穿鑿附會為他加上的。
十九世紀重要的德國指揮家、鋼琴家馮.畢羅(Hans von B□low)曾將蕭邦的二十四首前奏 曲冠上標題;而向來以演奏舒曼、蕭邦聞名的法國鋼琴家柯爾托(Alfred Cortot)也曾依據 自己的想像,在每一首作品中加上自己詮釋的描述,用以幫助學生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呈現。 然而同樣一首作品,兩個人所下的註解有時卻是大相逕庭,以第十五首前奏曲來說,〈雨滴 〉是畢羅下的標題;柯爾托所定的標題卻是〈但死神在這裡,就在那陰影中〉(But Death is here, in the shadows)。
這套曲集確切的創作時間其實沒有留下明確的相關紀錄,我們僅能透過蕭邦的書信往返中得 知整部作品完成的時間是一八三九年一月;出版於一八三九年九月。德文版樂譜提獻給德國 作曲家克斯勒(Joseph Kessler,1800~1872),因克斯勒曾在十年前提獻一部二十四首前 奏曲(Op.31)給蕭邦;而法文版與後來的英文版則都提獻給鋼琴製造商,也就是花了兩千法 郎買下這部作品版權的出版商普萊耶爾(Camille Pleyel)。
雖說蕭邦創作《二十四首前奏曲》,很大一部份的原因是受到巴赫的平均律曲集的啟發,但 剛開始蕭邦在創作這些作品時,並不是像巴赫那樣目的明確,而是採取比較隨興的態度,也 曾被推測他最初只是想寫成單曲的冊葉小品,因為當中有多首曲目在整部作品出版前就曾被 贈送給友人或贊助者。而蕭邦在寫這部作品時,也並不是從第一首開始寫的,其中第二首和 第二十四首作品的草稿早在一九三一年就曾出現,最先完成曲子,其實是創作於一八三六年 的第七首以及第十七首。
據音樂學者布朗(M.J.E. Brown)研究的結果,認為作品中真正創作於馬約卡島上的作品包 括第二、四、十與二十一號,創作時間落在一八三八年十一~十二月間;而第一號則是一八 三九年一月在島上完成的作品,其餘的作品大多是早在巴黎的時候就已完成,蕭邦頂多是在 島上再做整理或修改而已。
故事的來源
然而關於〈雨滴〉的創作故事,卻也不是毫無根據。這樣的說法最初來自喬治.桑,她在一 九五四年出版的長篇自傳小說中,曾提到她和蕭邦在馬約卡島上休養時,在某個暴風雨的天 氣中,獨留蕭邦在修道院而外出直到深夜;回來時,她看到蕭邦還在彈琴,正隨著屋簷滴落 的雨滴奏著一首前奏曲。
喬治.桑在這篇文章中寫道,蕭邦因夢見她死去,因此而感覺自己也就要死了「他看見自己 沒入湖中。沈重冰冷的水滴規律地滴落在他的胸上,當我想要他聽窗外雨滴滴落屋簷的聲音 時,他否認聽到。他甚至感到生氣當我說出我將這些樂句視為聲音的模仿。他用盡全力對這 種幼稚的聽覺模仿表達抗議,我想他是正確的。他的天份充滿了自然中的神秘之聲;但已轉 化為崇高的音樂思想,並不是盲目地模仿外在實際的聲音。」
「他看見自己淹死在湖中。 律動在他的乳房上,當我讓他聆聽水滴的聲音時 確實有節奏的水落在屋頂上,他否認聽到了。他是 我很生氣,我應該用模仿的聲音來解釋。他 他全力以赴-他是對的-反對孩子氣 這樣的聽覺模仿。他的天才充滿了神秘的聲音 自然,但在音樂思想上轉化為崇高的等同物,而不是 通過奴役模仿實際的外部聲音。」
喬治.桑在書中並未指出她所描述的究竟是哪一首前奏曲,但不論是哪一首,按照書中的說 法,蕭邦並沒有承認他在作品中有想要模仿雨滴的意圖,這個故事卻仍因喬治.桑的文字而 被一再猜測。一般學者普遍認為書中所指的作品是B小調的第六號前奏曲,或是降D大調的第 十五首;兩首樂曲的共同點就是都有綿延不斷如細雨般的重複音,但其實根據考證,兩首應 該都是早在來到馬約卡島之前就已經完成的作品。也許是因為畢羅將第十五首前奏曲冠上了 雨滴的名稱,後人又亟欲知道作品相關的創作故事,加上樂曲中的重複音確實符合這樣的臆 測,也讓這個不盡真實的創作故事因此而廣為流傳至今。
《雨滴》創作於一八三八年。當時蕭邦正在地中海馬爾島療養。關於這首前奏曲的創作,有 這樣一段傳聞:一八三八年,活躍在巴黎樂壇上的蕭邦,由於肺病的惡化,經女友喬治‧桑 的安排,千里迢迢地來到四季如春的地中海馬爾島。由於蕭邦的病情和喬治‧桑的衣著打扮 ,使他們在租房問題上發生了困難。後來經喬治‧桑四處奔走,勉強借到一座山殿之中的古 老寺院。寺院中不但毫無設備,而且漏雨,簡直不能住人。因為寺院十分寒冷,買東西也很 不方便,所以,蕭邦的養病得到了相反的效果。有一天,喬治‧桑上街買東西,恰巧下了大 雨,遲遲不能回來。蕭邦躺在家裡即寂寞又懼怕。正在這時候,房間又漏雨,滴滴答答令人 心煩。蕭邦在不耐煩之中,起身作出了這首著名的前奏曲。 據喬治‧桑在《我的一生》中記載,有一天她在暴風雨後回家,聽到蕭邦正應和著屋簷滴落 的雨聲彈奏一首前奏曲———這恐怕就是「雨滴」的出處;不過喬治‧桑隨後又寫到:「當 我讓他留意窗外的雨滴聲時24首前奏曲, Op. 28作於1835-1839年,出版於1839年,為具備全部24調的前奏曲集。部分前 奏曲完成於1838-1839年的冬天,當時蕭邦與喬治‧桑及其孩子在法德摩薩,避過巴黎潮濕的 天氣。蕭邦將此作品之德文版本獻予德國作曲家及鋼琴家Joseph Christoph Kessler[3] (他十年前將其24首前奏曲, Op. 31獻給蕭邦),法文版本獻予出版商及鋼琴製造商Camille Pleyel(他以2000法郎委託創作此作品)。
蕭邦創作此作品時參考了伊格納茲‧莫謝萊斯的前奏曲集, Op. 73和巴赫平均律鍵盤曲集的 前奏曲。雖然當時前奏曲通常為演奏的引子,但蕭邦的前奏曲為獨立的作品,其本身能傳 達一些意念。此外其前奏曲順序以五度圈排列大調,然後再在每一個大調後加以其關係小調 (C, a, G, e, ...)。由於此順序依從音樂上的和聲,一些意見為蕭邦認為當中的前奏曲可 連續演奏,但一些意見認為蕭邦沒有這樣的看法[7]。蕭邦本人並沒有在任何一場演奏中 表演多於四首前奏曲,但自阿爾弗雷德‧科爾托起不斷有人將整套前奏曲集演奏。
這些前奏曲缺乏規範的結構,亦十分短(12至90小節),使不少人感到錯愕[8]。舒曼在其樂 評形容作奇怪的作品:「它們是速寫、練習曲的萌芽;又或是廢墟、一條條的老鷹羽毛、紊 亂且令人困惑之物。」然而李斯特‧費倫茨評論:「它們為富詩意的前奏曲,正如一名偉大 的詩人會將其靈魂置於美好的夢境中。」 24首前奏曲, Op. 28作於1835-1839年,出版於1839年,為具備全部24調的前奏曲集。部分前 奏曲完成於1838-1839年的冬天,當時蕭邦與喬治‧桑及其孩子在法德摩薩,避過巴黎潮濕的 天氣。蕭邦將此作品之德文版本獻予德國作曲家及鋼琴家Joseph Christoph Kessler[3] (他十年前將其24首前奏曲, Op. 31獻給蕭邦),法文版本獻予出版商及鋼琴製造商Camille Pleyel(他以2000法郎委託創作此作品)。 蕭邦創作此作品時參考了伊格納茲‧莫謝萊斯的前奏曲集, Op. 73和巴赫平均律鍵盤曲集的 前奏曲。雖然當時前奏曲通常為演奏的引子,但蕭邦的前奏曲為獨立的作品,其本身能傳 達一些意念。此外其前奏曲順序以五度圈排列大調,然後再在每一個大調後加以其關係小調 (C, a, G, e, ...)。由於此順序依從音樂上的和聲,一些意見為蕭邦認為當中的前奏曲可 連續演奏,但一些意見認為蕭邦沒有這樣的看法[7]。蕭邦本人並沒有在任何一場演奏中 表演多於四首前奏曲,但自阿爾弗雷德‧科爾托起不斷有人將整套前奏曲集演奏。 這些前奏曲缺乏規範的結構,亦十分短(12至90小節),使不少人感到錯愕[8]。舒曼在其樂 評形容作奇怪的作品:「它們是速寫、練習曲的萌芽;又或是廢墟、一條條的老鷹羽毛、紊 亂且令人困惑之物。」然而李斯特‧費倫茨評論:「它們為富詩意的前奏曲,正如一名偉大 的詩人會將其靈魂置於美好的夢境中。」
桑德沒有透露蕭邦當時為她演奏的前奏。大多數音樂 評論家認為不是。 15,由於重複了A平,有其建議 雨的「溫柔p瀝」。[4]彼得‧達揚(Peter Dayan)指出,桑德接受了 蕭邦的抗議,即前奏不是模仿聲音 雨滴,但在蕭邦的「 genie」中翻譯了自然的和諧。 弗雷德裡克‧尼克斯(Frederick Niecks)說,這首序曲「在世人面前浮出水面 瓦爾德莫薩修道院的院子,和尚高唱 艱苦的祈禱,並在夜晚漆黑的夜晚進行 兄弟到他最後的住所。
前奏以D調的「寧靜」為主題開始。 然後將其更改為「 「 C尖調小調」 basso ostinato」。在整個 第一節,這裡變得更加堅持。 在此之後,序言以 原始主題的重複。 尼克斯說:「這個C鋒利的小部分... 像一個壓迫的夢一樣影響一個人; 開口D平的重新進入 消除了可怕的噩夢的少校,面帶微笑 親愛的自然的新鮮感–只有在這些恐怖的想像之後 可以充分欣賞它的寧靜之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