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9月 02, 2023

弱智淺語

弱智淺語 容乃公

淺語並非幼稚的語言,淺語更非一揮而就。

國語日報林良曾出了《淺語的藝術》在書中舉日本作家香川茂為例,他為了 寫一本關於鯨魚的故事,花了 3 年時間閱讀相關書籍、向科學家請益、到水族 館觀察,培養與「要寫的東西」──鯨魚的情感,做足了寫作前的準備,甚至生 病住院期間,也整日在腦海中構思故事與畫面,一遍一遍,反覆推想,等到出院 時,他立即找來紙筆來寫,3 年的準備、1 年的寫作,香川茂完成了《冰海小鯨 》一書。林良認為,作家的工作跟任何工作一樣,都是很辛苦的,需要恆心跟耐 性,「不肯用心思的作家,等於給兒童文學下了一個不雅的定義:兒童文學作品 就是『膚淺的作品』。」

作家張大春在臉書上發文批評小學二級的國語課本中的一篇「門、鬥大仙」 課文言不及義,批評作者林哲璋信奉的淺語藝術是「弱智的淺 語」;林提告妨害名譽,張獲不起訴確定,林聲請交付審判,台北地院審理裁定 駁回。

我看了林哲璋給小二寫的課文「門、鬥大仙」, 我以為己經低于張大春說的 「弱智的淺語」 , 它是用沒有情意念頭的小兒口氣寫的, 大人用兒語並不是模 擬兒語即可, 那是輕薄的淺語.

何謂淺語?

淺語是無深意的話語 -- 說的是才思, 不論大人小孩, 一出口, 可以令人發 出會心的喜愛才算數. 清趙翼《甌北詩話‧杜少陵詩》:「其筆力之豪勁,又足 以副其才思之所至,故深人無淺語。」。

五四學者吳宓在《空軒詩話》

『油頭滑腦之人,只能作淺語;利慾薰心之人,只能作假語,可以欺世,而 不能為識者道。不過用字、用句,全仗工夫。有組織之淺語假語,尚不失為詩, 無組織之真話,則去詩甚遠。」

淺語有高下, 有美丑, 全在乎情意, 即性情. 評一個童話全看天真, 不 是玩弄搞門、鬥之別 -- 那不是開蒙的文字學 -- 看來有點小童玩糞之樂 --Coprophila.

兒童個個天真可愛,但得培養性情.

  近見作詩者,好作拗語以為古,好填浮詞以為富;孟子所謂「終身由之 而不知其道」者也。 他又引張芝亭詩,曰:「《三百篇》專主性情。性情有厚薄之分,則詩亦有淺深 之別。性情薄者,詞深而轉淺;性情厚者,詞淺而轉深。」

按袁枚說. 話有深淺, 有人說話極淺語,而讀之有餘味。

好的淺語,讀之有餘味. 編教材的人或不能接近童蒙之學, 也千萬不可能拿 孩子童真門、鬥的玩笑, 因為我讀了全身不安, 體察不出餘味在那兒。

現代很多小學課本, 很多是張大春說的「弱智的淺語」. 「弱智」尚不足令 人驚恐, 一個沒思想深度, 沒性情, 沒有餘味的感覺, 以無聊當天真, 那才是我 們有心的人難受至極.

語不在深淺, 小學生可以讀古詩古文, 也可以讀名家童話. 但教孩子不能把自己當孩子, 否則, 孩子要從低下向上, 可能會如登山. 若一開 始, 就不輕視孩子的智力, 把孩子當大人教, 以後孩子學習的路子可能就輕鬆容 易.

古時的人從不拿孩子當大頭, 一起蒙學, 就要讀文字學, 要讀四書五經, 要 讀詩詞, 這些看來孩子未必會理解, 但以後自然會從生活去領會. 現代人相信民 主, 所以我們教育把學生一生拿停格在幼稚的天平, 長大了, 仍然幼稚, 這種教 育看似開明, 其實只利于那些騙選票的政客. 現在很多寫文章的人, 是吳宓說的:油頭滑腦之人,只能作淺語;利慾薰心 之人,只能作假語,可以欺世, 長遠看, 對一個社會健全發展是不利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