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8月 05, 2025

嘆世界

約個時間去飲茶吧 容乃公

新聞報導著名史學家許倬雲辭世,享年九十六.許教授長壽可能是基因,因為他手足家族都是人瑞. 他曾在一段訪談說人活著最重要是看世界--最好能看到未臻之界.對凡夫若吾等,我以為要活到看見 境外之境的世界,要活到上百也不容易,這要看老天臉色,不過常人無法看世界去養壽,郤可以嘆世界養壽.

朋友問長壽之道,我說天天去廣東館子飲茶.全世界最說壽命最長的地方是香港(而不是 傳說的日本),而加拿大人最長命的也是華人最多的列治文.你道為何--因為這兒的人 都興廣東人飲茶.

廣州人所說的飲茶,實際上指的是上茶樓飲茶,不僅飲茶,還要吃點心,被視作 一種交際的方式。廣州的茶樓與其他茶館的概念也不盡相同。現在到處與
搞茶文化,它無茶水又無點心,更有只讓你 去學禪靜坐,有的還加上古琴來折騰--不太合人性.

廣州人聚會,談生意,業餘消遣,都樂 於上茶樓。一壺濃茶几件美點,三 三兩兩聚在一起,邊吃邊談,既填飽了肚子、聯絡了感情,又交流了資訊,甚至 談成了一樁生意,實在是一件愜意的事情。正因為如此,廣州人把飲茶又稱「嘆 茶」。

廣州人嗜好飲茶。早上見面打招呼就是問「飲左茶未」,以此作為問候早安的代 名詞.這個嘆字,從何而來,不得而知,但我以為和對茶評價無關.在戲曲中,常有用 嘆字起頭,比如洪洋洞有嘆楊家唱詞,那是近乎輓歌和喪歌,這令我懷疑嘆茶典故從 何而來.

「嘆」是廣州的俗語,為享受之意。這也正是廣州茶樓業歷百年而不衰的一個重 要原因。在廣州的老字號飲食店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當年的茶樓。

廣東話有一個很妙的說詞叫嘆世界,我曾有一回,請了幾個老外飲茶,說廣東人喝茶 都愛說是嘆世界,我粗譯之為lament the world.我跟老外說這是一種反語,明白聽來 是說這個世界真不令人看好,所以發出哀嘆,但反面意思是我日子過得太滋潤,沒啥可 以抱怨,看這世界還能不順眼呢?

其實嘆世界也可以用來責備偷懶的人.比如 (粵) 中左六合彩慨話﹐我就可以嘆世界唔使做喇。 若找中了六合彩,以後就可以享福不做事. (粵) 些仔女都大曬喇,嘆嚇世界啦! 子女都長大了,你可以過好日子了.

廣東口語,把嘆和歎混用.廣州話的歎茶,歎世界等短語的歎,我以為用嘆字才有一語雙關之妙- 因為嘆是負面語,而歎是贊美.其實背後有文化根由.

偷懶和懼內或有關.在茶館大早老廣聚集飲茶,常是一推老男.這是否和越南男人與 客家男人女人幹活男人嘆世界的文化相似.美國小說家華盛頓歐文的李白大夢(Rip Van Winkle) 寫男人們大早聚在樹下嗑嘮,屁股下的板凳移動如日昝,在當今越南男人就是這搬喝他們的 咖啡--嘆世界文化也許是最不該被遺忘的文明.

嘆和歎二字,在古代是各有本義的。段玉裁在《說文》注中有說明:古,歎 與嘆義別,歎與喜樂為類,嘆與怒哀為類。

嘆,《說文》說:吞歎也,一曰太息。所謂吞歎,意即吞聲而呻氣。例見《詩 王風中谷蓷》:中谷有蓷,嘆其乾矣,有女仳離,慨其嘆矣。可能這也在說懼內,

歎,據段注本《說文》說:吟也。謂情有說(悅),吟歎而歌詠。據此又引伸為讚 賞,讚美,贊同的用義,前者例見《禮樂記》:一倡而三歎,有遺音者矣。引 吭高歌謂之倡(唱),低聲和吟謂之歎。後者例見《禮郊特牲》:孔子屢歎之。 是讚賞的意思,用的是引伸義。歎之時義大矣哉.

但是由於古代嘆,歎兩字可假借,古書中常有嘆曰,歎曰之類的用語, 究竟是作讚賞地說還是悲哀地說,就要聯繫上下文意才能明白。加上我們現 在受的多是語體文教育,在意念上慣性地存著嘆,歎是悲哀歎息的概念,所 以就不知其所以然。

「嘆」可能源自古代和歌. 《大戴禮記‧禮三本》: 三年之哭不反也,清廟之歌一倡而三歎也, 它是一種楚民族的土風形式,多人合唱,俗名幫腔。

用「相和」「亂」曲演唱「金剛般若詞」一類的佛教偈語,自然會用 和聲。「但歌」,《晉書樂志》說: 但歌四曲,出自漢世。無弦節,作伎最先唱,一人唱,三人和。 用這種「一唱三歎」之本屬於漢世「相和歌」系統的「但歌」演唱「 金剛般若詞」一類的佛教偈語,也自然會用和聲。或許「嘆」茶這個 說法,從禮記看,「嘆」茶可能詩經楚辭可找到這習俗起源.可見老廣「嘆」 茶並不簡單.

拿廣東人飲茶嘆世界,讚賞地說還是悲哀地說,都同時合宜.就同人們說自己享福一樣, 大魚大肉,和粗茶淡飯,都可以享福.通常一個人一無所有時,去哀嘆世界,或感歎人生 美好如此一搬,與口袋有幾個子沒關,全看不同角度,勞勞碌碌的人是沒資格嘆世界的--可能 常也活不好,活不久..

​1